如何依止善知识 6

辛三、必须特意执取上师功德而思惟

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

除了不应思惟上师的过失之外,还应特意执取上师的功德而思惟。比如,对于上师守持净戒,具足多闻、信心、精进等,应当让心执取这些功德仔细思惟。这样修习就能避免信心的违品,即使见到上师有少许过失,也能由一向执取功德的势力,而不会成为信心的障难。

以下从正反两方面的比喻显示其义。

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

比如,对自己不喜爱的事物,即使见到它有很多功德,但由于见过失的心势力强大,便能映蔽见功德之心。比如:生起强烈的嫉妒心时,即使对境具有功德,自己非但不见,反而会被强烈的嫉妒障碍,无法随喜赞叹。

相反,虽然见到自己有很多过失,但如果见自己某项功德的心势力猛利,也能障蔽见过失之心。比如:陶醉于自己某种功德时,即使别人指出过失,自己也不愿承认。又如母亲内心始终执著孩子的功德,即使孩子有许多过失,也会被见功德之心遮蔽而看不见。

再以公案证明。

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

又如:阿底峡尊者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真相唯识宗见。虽然阿底峡尊者的见解比上师高,但因为尊者相续中的大乘道总体次第和菩提心等功德,都是依靠金洲大师才生起的,因此,尊者把金洲大师执为众多上师中无与伦比的上师。

据传记说,当年阿底峡尊者提起其他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于胸前,而说到金洲上师的尊名时,便双手合于顶上,流泪敬称上师的尊名。

弟子问他:“您说到上师名称时,为何有如此差别?是因为上师们的功德有差别,还是对您的恩德有差别?”

尊者说:“我的上师都是大成就者,因此功德无大小,但恩德有大小。我相续中的少分菩提心是依靠金洲大师的恩德才获得,因此他对我的恩德极大。”

此处引用尊者的公案,说明执取功德的心猛利,就会遮止见过失之心。尊者可以从完全相反的两个角度观察:一是上师的见解比自己低;二是由于上师加持,自己生起了大乘道的总体次第和菩提心的功德。若执取前者,便会误入歧途,若执取后者,则能引发信敬。而尊者始终忆念上师的功德和恩德,所以一提及上师的尊名时,恭敬之情油然而生。

又如,古代的读书人作了大官,返回故里时,一见到少年时老师的房舍,就会下马敬礼。虽然如今自己的学问已超过老师,但内心一直忆念师恩,所以见到老师的房舍时,自然引发恭敬的行为。

归纳:

应当一心思惟上师的功德,因为:一直以心执取上师的功德,就会遮止执取过失,而不会产生信心的障难。

比喻:若一棵树平时向东倾,则最终必不会向西倒。

因此,若一向思惟上师的功德,则始终只见功德而不取过失。如此不断观修,则信心未生者能生、不稳定者能得稳固、稳固者能增上圆满。一旦信心圆满,自然就引生华严九心,而有了圆满的亲近意乐,就能获得上师圆满的加持,由此生起一切地道功德。

明理之后,当一心思惟上师的功德,此乃甚深之方便。宗大师在《事师五十颂》中教诫说:“心里反复忆念上师显而易见的功德,是对上师生起信心最行之有效的甚深方便……如此能增上功德智慧,制止审视过患的心理。经常观察上师功德,便可成为圆满成就之因。”

辛四、对所有上师皆须无差别行持“思惟功德、莫观过失”之理

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亦应就其功德思惟,莫观过失,悉无差别。

此句是说无差别之理。

对何者无差别?“下至唯从闻一偈颂,虽犯戒等”,即下至在任何法师前只听过一颂佛法,即使法师有犯戒等过失,也应无差别地观想清净,不应观其过失。

在何处无差别呢?在“思惟功德、莫观过失”上无差别,即应当一向思惟法师的功德,不观过失。

下面引两个教证说明。

《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之想。”

《宝云经》说:“如果知道由依止上师将会增长善根、损减不善,那么我们对所有亲教师都应无差别地发起大师之想,即不论亲教师闻法广博或寡少、是否有智慧解了法义、具戒或犯戒,都应对其发起大师之想。”

比如,我们是由父母养育成人,不论父母有没有文化、是否具足智慧、行为圆满与否,都不必分别,唯应忆念父母恩德而生起孝敬心。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对他发起大师想?

答:因为由依止佛陀,能使你诸善增长、不善损减,而如今在特定的因缘下,你通过依止上师而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因此他是你的导师,应对其生起导师之想。

经中继续说明什么是“作大师想”。

“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

对待亲教师要像对待佛陀一样,对佛陀如何信敬爱乐,对亲教师也应如是信乐,对所有轨范师都应发起恭敬而承事。

“信敬爱乐”,即毫无疑虑而净信,不傲慢而恭敬,不疏远、不厌背而爱念,不懈怠而乐欲。这四字包括了所有亲近善知识的善心。

这样做有何利益呢?

“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

由于恭敬亲教师和轨范师的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都能逐渐圆满,烦恼未断除者都能逐渐断除。

所以,应当特别注意“敬师因缘”。对待上师的心态和行为是道之根本,做好了才能成就,否则会失坏根本,最后沦为善星比丘之流。试想:无根者能否坚固、成长、圆满、广大呢?不敬上师者即是无根之人,此辈想获得成就,犹如蒸沙煮饭,永无可能。

“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

这样明白道理之后,便能触动善根而获得欢喜踊跃的善法欲,随顺一切善法而行,不随顺一切恶法,一定会有这种心理和行为的转变。

对此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能够觉悟。善心一旦萌发,就会欢喜行善,会想随学高尚的行为。佛教强调尊师重道,佛陀亲口教导我们,尊重善知识应与佛无异。因此,明理之后,要把握好这个根本,内有信敬、外有善知识加持,自己一定会随顺善行、遮止恶行。

第二个教证。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

“求受圣教”,指求受圣教的传承。“求读诵”,是求学经文的读诵。“相应”即具有,译师随顺古译,译为“相应”。“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具有布施等六度的所诠义,或者具有集积菩萨正道资粮所诠义的一个颂词。

佛在《猛利问经》中也说:“长者,若菩萨求受圣教的传承和经文的读诵,而从某人处听受了一颂法义,其中说到六度或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的涵义,则菩萨就应如法恭敬、尊重此位阿阇黎。”

下面以比喻显示“法恩难报”。

“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首先假设一种广大供养:

供养的时间,是“尔所劫中”,即阿阇黎开示了多少颂法义,就在这么多劫的时间中供养。

供养心,是“无谄心”。真心诚意,是无谄;表里不一,心不敬重,外表敬重,是有谄。

供养物,是“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比如:御厨烹制天下所有美味供养皇帝,是“以一切种美味承事供养”,此处则以一切种类的利养、恭敬和供养具作为供养物。

如此承事供养是否足够呢?佛说:“即使这样承事供养,弟子尚且不能圆满本分应做的敬重阿阇黎之事,更何况不是如法恭敬承事。”

我们往往觉得不必承事供养阿阇黎,或者稍作承事供养便感满足。

大家应对照经文,逐项反观自身:

一、自己在善知识座前听过多少法?

比如,一天听二十颂,一年就有六千多颂。

二、善知识对自己的法恩有多大?

善知识开示解脱道的恩德无法衡量。

三、身为弟子,自己曾作过多久的承事供养?

也许连一百天也没有。若和比喻中的时间相比,自己承事供养的时间则可忽略不计。

四、自己是以何种心态承事供养?

或许是表面应付,无可奈何地作一点,或者根本没想到承事供养,都不是以无谄心供养。

五、自己曾作过何等承事供养?是否以一切种利养、恭敬、供具承事供养?

《猛利问经》说:对善知识以比喻中的广大供养而作承事,尚且不能圆满报恩,何况我们根本无法如是供养承事,就更难以报恩了。既已了知法恩浩大,便要彻底断除分别善知识的过失,时时忆念善知识的恩德和功德。

比如:在你穷困潦倒时,有人送你一亿美金,那么他就是你的大恩人。若不知恩念恩,反而观其过失,甚至四处宣扬,则是忘恩负义之辈。我们不能在佛法中忘恩负义,对于曾经有过法恩的善知识,下至只听过一颂法义,都要思惟善知识的功德,不能分别过失。

有些人怀疑:“上师还是有差别的,有些是主要的上师,有些只听过几次法,他们对我的影响也不一样。”

这是没有辨明在何处无差别,何处有差别。

在何处无差别呢?在“只观功德、不观过失”上无差别。对曾有法恩的善知识,皆应只观功德、不观过失,这样才能远离一切成就的障碍、修集一切成就的因缘。又在何处有差别呢?恩德有大小、加持有深浅,所以善知识还是有主次的差别。比如,那洛巴主要依止帝洛巴,阿底峡尊者以金洲大师为恩德最大的上师等。

己三、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第三,随念深恩者。

随念善知识的深恩,是为了发起恭敬、尊重之心。“敬重”是重要的亲近意乐,应当由念恩来引发。如何念恩呢?须按《十法经》和《华严经》所说,结合实际,对照经文具体忆念。

《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

《十法经》说:

当我在漫漫长夜中,奔走于生死旷野时,是谁以慈悲的双眼将我寻觅?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在漆黑长夜中,被愚痴覆盖而陷入沉沉迷梦时,是谁将我从梦中唤醒?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沉溺在三有苦海中苦苦挣扎时,是谁如船师般救拔我?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误入恶道业际颠倒时,是谁为我指示安稳的善道?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被紧紧系缚在三有的牢狱中,是谁为我解开系缚、让我重返自由?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在长夜中为烦恼病所折磨,是谁如医王般为我疗治?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被贪嗔的烈火不断焚烧时,是谁化作清凉云雨息灭我的热恼?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应当这样时常感念善知识的恩德。

以下具体解释。

一、“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

比如,孩子走失后,母亲万分焦急,而小孩却不知母亲的慈悲一刹那也没有舍离他。我们这些轮回浪子,无论在三有中何处漂泊,善知识都一直以慈悲眼寻觅我们。

比如,在遥远的汉地时,谁曾想到有朝一日会来到藏地修行,然而上师以悲眼寻觅我们,用温暖的手把我们带到安乐之地,世上再没有人能像上师这样生生世世寻找我们。

二、“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

生死是一场大梦,我们沉迷在生死大梦中,迷乱颠倒,若非上师唤醒,我们依然会在迷梦中沉睡,无法醒来。

上师唯一希愿将我们从长夜的迷梦中唤醒,只要我们能有一丝觉醒,他就备感欢喜。为了唤醒我们,老人家七十高龄还日日击大法鼓,为我们宣讲《百业经》、《入行论》、《大幻化网》、《上师心滴》等妙法,这都是由于慈悲我们。

若无上师宣说因果,谁能从恶道迷梦中醒来?若无上师开示四谛,谁能从生死迷梦中醒来?若非上师劝发菩提心,谁能从自私自利的迷梦中醒来?若非上师直指心性,谁又能从无明中觉醒?

孩子昏迷时,母亲不断地呼唤他,即使孩子长眠不醒,母亲也愿意终生陪伴。我们的愚痴深重,难以觉醒,大恩上师在长夜之中陪伴我们,用种种方法唤醒我们,这就是无等的大恩上师!

三、“沉溺有海,拔济我者。”

当我们沉溺在苦海中时,上师作为船师,不顾一切地救济我们,始终以慈悲护持我们。

大恩上师曾经说:“你们一生中造的恶业非常多,今生更应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解脱苦难。凡是和我结过缘的人,假如因为信愿不够或者业障过重,今生未能如愿往生,不管下一世你们转生何处,我都会化身到你们身边度化你们,一直到你们往生极乐世界为止。”

和大恩上师有缘的人,不应忘记上师的恩德。上师发愿、回向,都是为了救度我们。老年人更应时常祈祷上师,依靠上师的加被,今生便能往生极乐世界。

四、“我入恶道,示善道者。”

在我们误入恶道即将堕落时,是善知识及时为我们开示善道。若无善知识引导,我们将无恶不作,过着充满罪恶的生活,今生是苦,来世也苦,毫无安乐可言。善知识悲悯我们,为我们指示解脱之路,今生能走上善道,完全是上师的恩德所致。

五、“系缚有狱,解释我者。”

比如:孩子被关入监狱,没有任何行动自由,父亲因为怜悯爱子,便会想方设法地营救,大恩上师就是这样的慈父。如果没有上师的救护,我们在轮回当中,有家庭、感情、无量琐事的束缚,每天在世间牢狱中,像牛马一样毫无自由。然而,在上师的加持下,我们重获自由,不需为琐事忙碌,不必为生活操心,能够自在地闻思修行,这都是上师的加持所致。没有上师,我们的命运将全然不同,是上师解救了我们,让我们拥有自在的修行生活。

六、“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

当我们被烦恼病逼恼时,是上师慈悲地看护我们,为我们治疗心病。他观察病情,开出对治的药方,并叮嘱我们如何取舍。

虽然我们病情严重,时常发作,但上师也没有舍弃我们,反而亲自作护士照顾我们,为我们承受苦难。

七、“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

当贪等烦恼猛火燃烧时,上师以慈悲化解我们的热恼,从他智慧海中流露的法语,就像一阵阵云雨,让我们的内心当下清凉。

应当如此反复忆念上师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