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止善知识 1

全文 分二:一、《广论》所出——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轨理;二、依兰仁巴等大德教言宣说。

甲一、《广论》所出——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轨理 分二:一、宣说依止之根据;二、正式宣说依止轨理。

今初。

乙一、宣说依止之根据

《摄决定心藏》云:“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又如铎巴所集《博朵瓦语录》中云:“总摄一切教授首,是不舍离善知识。”

何为“善知识”?《法华文句》说:“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何为“住性”?《瑜伽师地论》云:“云何种性?谓住种性补特伽罗,有种子法。由现有故,安住种性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于其涅槃能够得证。”(安住种性的补特伽罗由于具有种子法,遇到殊胜助缘就有势力,堪能证得涅槃。)

《摄决定心藏》说:“安住种性的补特伽罗应当亲近善知识。”(“安住种性”是具因,“亲近善知识”是殊胜助缘,因缘值遇便能证得涅槃,所以应当亲近善知识。)又如铎巴汇集的《博朵瓦语录》中说:“总摄一切教授的首要,就是不舍离善知识。”

总摄一切修行的教授,以修持上师瑜伽最为重要。以下宣说原因。

能令学者相续之中,下至发起一德、损减一过,一切善乐之本源者,厥为善知识,故于最初依师轨理极为紧要。

能让学人相续中,下至发起一分功德、减少一分过失,这一切善乐的根本来源就是善知识,因此最初依止上师的轨理极为紧要,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下面引经证明。

《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蜜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菩萨藏经》说:“总之,我们能获得菩萨的一切修行,能圆满一切波罗蜜多,能获证一至十地的果位,能成就安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能发起回向、大愿,乃至能成就佛的功德法,这一切都依赖上师、以上师为根本、以上师的大慈大悲而得以出生、以上师的护持方得增长。一切地道功德之出生乃至圆满,都依靠上师,上师是一切利乐的源泉。”

博朵瓦亦云:“修解脱者,更无紧要过于尊重。即观现世,可看他而作者,若无教者亦且无成,况是无间从恶趣来,欲往从所未经之地,岂能无师?”

博朵瓦尊者也说:“凡是修持解脱,再没有比上师更紧要的助缘。即便是观察今生,我们可以看他人做事,若无老师指导,也无法成就,何况刚从恶趣中出来,想去往从未经过的地方,岂能没有上师?”

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未宣说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现量见到的,也无有一人以自我造就及魄力而生起十地五道功德的。如此自己以及一切众生对于邪道很有造诣,而对于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却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的荒野上一般知之甚少,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取宝的例子。”

归纳:

住种性者,如理依止善知识非常重要,因为:总摄一切教授的首要,是不舍离善知识之故;一切善乐的本源即是善知识之故;菩萨的修行乃至佛功德法等,均依上师而出生之故;《菩萨藏经》中明显宣说之故。

(诸理由中,后后是前前的能立:以教证了知一切功德皆依上师出生,可以决定善乐之源为善知识,由此了知一切教授的首要是不舍离善知识,所以如理依止善知识极为紧要。)


乙二、正式宣说依止轨理 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

由是亲近知识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识之相;二、能依学者之相;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四、依止胜利;五、未依过患;六、摄彼等义。

丙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分四:一、略说;二、上等法相;三、中等法相;四、下等法相。

今初。

丁一、略说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论中这样认定本论所指的善知识:

总的在诸经论中,虽然按照各乘自身的情况,宣说了许多种上师的体相,但此处所说的善知识,是特指在下中上三士所有的道中能够渐次引导,之后能将学人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即能于三士道中渐次引导学人的上师。

归纳起来,上师可分为传戒上师和教授上师两种。传戒上师的法相,将在后文(受菩萨律仪)宣说。关于教授上师,按小乘《戒律三百论》所说,必须具足六种德相,按《入行论》须具二相,按《戒律根本颂》须具二相,按《菩萨地》须具八相,按《事师五十颂》须具十四相。本论则按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讲述上师的法相。

以下分别从上等、中等、下等三个层次来抉择上师的法相。

丁二、上等法相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按照《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学人必须依止成就十法的大乘善知识。“十法”即:一、调伏;二、静;三、近静;四、德增;五、具勤;六、教富;七、善达实性;八、具巧说;九、悲体;十、离厌。

此十法可分为自利功德和利他功德两类,即:前七法除“具勤”之外,均是自利功德,其余四法是利他功德。

以下分别解释。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为什么善知识必须具备“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呢?

自己尚未调伏而能调伏他人,绝无是处。因此,能够调伏他人的上师,首先必须调伏自相续。那么,需要何种调伏法呢?如果只是随便稍作修行,相续中只有虚假的证德名称,则对他人毫无利益。所以,必须具有一种随顺佛教调伏相续的证法,这决定是戒定慧三种宝学,因此《大乘庄严经论》中首先讲述了“调伏”等三种德相。

经云:“己犹未度,能度他者,无有是处。”《维摩诘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人?”《佛子行》中也说:“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因此,善知识应具调伏自相续的三学功德。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

“调伏”,指尸罗学或戒学。《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炎,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调伏相续必须依靠戒学,依靠其它法则难以成办。比如:耽著现世会增长身语恶行,依止戒学就能禁止这些恶行而获得调伏。又如微细的犯戒,可依戒律发露忏悔而得以清净。

《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别解脱经》说:“心的野马日夜不停地奔驰,即使长期努力也难以驯服,而能调伏心马的百利针顺衔,即是别解脱戒。”

“百利针顺衔”,是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必须使用具有锐利铁针的衔,才能调伏烈马,以此比喻只有凭借别解脱戒,才能制伏心之野马。

“别解脱”之义,如《义林章》云:“别别防非,名之为别,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又如《分辨教》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又如《毗奈耶经》中说:此别解脱戒是制伏尚未调伏之众生的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如同驯马师以锐利的铁衔调伏烈马,同样,六根如烈马一般随着邪境流转,当它趣向非理的行为时,应及时制伏。学习尸罗调伏分别心的野马,应当通过多次努力制驭心马,使它趣向应当行持的如理行为。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注释中说:“以增上戒学禁制相续,故诸根调伏。”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即对善行和恶行的所有取舍之处,通过依止正念正知,使心发起内在寂静安住的所有定学。

唯有依止正念正知,才能寂静内在的烦恼散乱,以心外之法根本无法获得寂静。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以定学寂静烦恼散乱。”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即依靠内心堪能的奢摩他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引生的慧学。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以慧学寂灭烦恼分别念。”

为何在具足三学的基础上,还要具有“教富”、“善达实性”此二德相呢?论中说: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善知识仅仅具有调伏相续的三学证功德,仍不足够,还须具有成就圣教的功德。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所谓“教富”,就是对三藏等教典成就了多闻。善知识种敦巴说:所谓的大乘上师,必须是一种说法时能令弟子产生无量知解,若依其教言行持时,对于未来圣教接近隐没时能成办何种利益,当时对初学者能有何种利益,比如持戒、取舍因果等,就宣说此种法。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所谓“通达真实性”,即殊胜慧学——通达法无我空性,或者以现证真实为主。如果没有证悟的智慧,通过教理通达真实性也可以。

为了简别上文“观察抉择真实义所生起的慧学”,此处特别说是殊胜慧学,即证悟的智慧。

为什么还需要有“功德增上”呢?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善知识虽然具足了教证功德,但如果功德较学者低劣或与学者相等,则仍不圆满,因此还需要一种功德比自己增上的上师。

《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亲友集》中说:“依止低劣者,自己原有的功德将会退失;依止相等者,便会平然而住,不得进步;依止尊胜者,才能获得殊胜的功德。因此,应当亲近功德胜过自己的善知识。若能亲近具足戒定慧等殊胜功德的尊长,则将比尊胜更为殊胜。”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所依止者在持戒、多闻等功德方面超胜自己,如是依止才能增长善根。若依止与自己平等或不及者,必要不大。”《论语》也说:“毋友不如己者。”

以下引语录说明。

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同朴穷瓦所说:“听到诸善知识的传记时,我是向上仰望他们的。”又如塔乙所说:“我把惹珍寺的长老上座们作为自己向上的目标。”善知识必须是一种学人自己心目向上仰望的功德增上者。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

以上六法(三学成就、教证二德、功德增上)是善知识自相续中所应获得之功德,其余四法则是摄受众生的功德。

以下“摄他功德”,都是在说法方面安立的,因为除了说法之外,再无其它利益众生之事。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这也如教典中所说:“诸佛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的罪业(而是为众生宣说集谛),不是以手遣除众生的痛苦(而是为众生宣说苦谛),也不是将自己的证悟转移给他人(而是为众生宣说灭谛),诸佛唯一是以开示法性的真谛,而使众生获得解脱(如是为众生宣说道谛)。”因此,除了为众生宣说无谬正道而摄受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

《礼记》也说:“师者,教人以道之称。”以道教人者为“师”。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在摄持众生的四法中,第一,“善巧说法”,即对于如何引导学人的次第获得善巧,而能将法义巧妙地送入所化众生的心中。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第二,“悲愍”,即说法的等起清净,不考虑利养、恭敬等,完全是由慈悲心推动而宣说。这必须像博朵瓦告诉慬哦瓦的那样:“黎摩子,不论说多少法,我从未接受过一句善哉的赞叹,因为众生无一不是苦恼的。”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第三,“具精勤”,即对利他内心勇悍坚固,任何违缘、困难都无法动摇,毫无怯弱、懈怠。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第四,“远离厌患”,就是数数说法而没有疲厌,即能安忍说法的劳累辛苦。

《大乘庄严经论》注释中说:“远离对于传法无意乐不善说,或者除了稍讲之外平时不恒时努力宣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