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

忍波罗蜜

18、 为什么必须安受众苦?

19、 引发安受苦忍的方便是什么?

20、 如何思惟苦的功德?如何思惟能忍众苦难行的功德?二者有何差别?

21、 解释忍苦八处:

(1) 依止处 (2) 世法处 (3) 威仪处 (4) 摄法处

(5) 乞活处 (6) 勤劬处 (7) 利有情处 (8) 现所作处

22、 说出法思胜解忍的胜解之境和胜解之理。

23、 修安忍时如何具足六种波罗蜜多?

24、 第五“此等摄义”中讲了哪些要点?

精进波罗蜜

1、 说出精进的自性。

2 、 用自己的话讲述精进的利益。

3 、 什么是擐甲精进?引发擐甲精进有何种利益?

4 、 什么是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

5 、 精进的所治品是哪些?

6 、 如何修行破除推延懈怠?

7 、 如何破除贪著恶劣事业?

8 、 如何破除退屈或者自轻?

(1) 于应得破除退屈; (2) 于能得方便破除退屈;

(3) 于所安住修道处所破除怯弱。

9 、 什么是胜解力?如何发胜解力?

10、 什么是坚固力?如何发坚固力?

11、 什么是欢喜力?如何发欢喜力?

12、 什么是暂止息力?为什么要运用暂止息力?

13、 胜解力

(1) 修习业果、信、欲、精进四者有什么关系?

(2) 按修胜解力的原理说明如何才能对于十白业道和解脱道发起胜解力?

14、 坚固力

(1) 由缘起观察以下两种行善的做法有哪些功过差别?

① 轻率决定,中途舍弃。

② 慎重考虑,一旦决定,坚持到底。

(2) 业慢、功能慢和烦恼慢分别指哪种心理状态?

(3) 说出业慢、功能慢和烦恼慢与慢的相似及不同之处。

15、 欢喜力

(1) 说出对善行不应饱足的理由 (至少四条) 。

(2) 欢喜力应修到何种程度?

16、 息舍力

(1) 由业果观察以下做法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① 身心疲劳时不休息 ② 完成一项善事时心里留恋

③ 用功时过急 ④ 用功时过缓

(2) 由业果观察以下做法有哪些利益?

① 劳逸结合 ② 事过不留 ③ 不急不缓 ④ 向上不息

17、 对修精进来说,具足四力能起到何种顺缘作用?缺乏四力分别会造成何种不良状态和后果?

18、 发精进时这些方面分别起到何种作用?

(1) 正念 (2) 思惟业果 (3) 忏悔

(4) 多闻 (5) 依止师友

19、 如何才能做到一失念就无间提起?

20、 “迦旃延那因缘”告诉我们何种依止正念的方式?

21、 解释颂词:

(1) 于此等时中,何能串习念,此因能遇师,或行应理事。

(2) 定于修业前,令一切有力,忆不放逸论,令自成轻利。

(3) 如树棉去来,随风飘动转,如是勇悍转,由是事皆成。

22、 说说修精进时应如何具足六种殊胜和六波罗蜜多?

23、 有人想:我们身为凡夫,能力有限,论中反复强调要以大地菩萨的精进为目标、要擐意乐甲,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并没有多少实义。对此应如何破斥?

24、 在修精进时应如何保持良好趋势?

25、 论证: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愿菩提心的修法是修持精进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静虑波罗蜜

1 、 静虑的自性如何?

2 、 为什么大乘初学者应当随力学习三摩地?

般若波罗蜜

1、 慧的自性如何?

2、 从哪个角度说智慧如同布施等前五度的眼目?

3、 为什么信等根以慧为主?

4、 解释颂词:

(1) 菩萨开慧眼,虽施自身肉,如从药树取,无别无高下。

(2) 慧见三有狱,胜解度世间,持戒非自利,何况为三有!

(3) 慧者有忍德,怨敌莫能害,如调伏象王,堪多业差别。

(4) 唯勤堕苦边,有慧成大利。

(5) 诸已趣歧途,集过重罪染,恶人岂能成,静虑妙喜乐。

5、 为什么菩萨能达到慈而无贪、悲而无忧、喜而无动、舍而无弃?

6、 什么是智慧的无上功德?

7、 解释颂词:

世间艺术及胜藏,所有如眼诸经典,

救护觉慧及咒等,种种建立法差别,

众多异门解脱门,彼彼利益世间相,

大力佛子所显示,此等皆从慧力生。

8、 为什么说布施、持戒、安忍若无智慧如无眼目?

9、 说出造成愚痴的因缘。

10、 以理证成修行者需要精勤闻法。

11、 为什么说“欲速成佛则须勤修,欲利圣教则须多闻”是自相矛盾的观点?

12、 按本论说出把闻思转为实修助缘的窍诀。

13、 修三慧时如何具足六种殊胜和六波罗蜜多?

14、 是否勤修开发智慧的方便 —— 多闻,有哪些利益和过患?

四 摄 法

1 、 解释四摄法的自性。

2、 安立四摄法的理由何在?

3、 四摄中的每一摄各能起到何种作用?

4、 解释颂词:

诸摄眷属者,当善依此理,能办一切义,赞为妙方便。

5、 爱语中的随世仪轨语和随正法教语各指什么?

6、 菩萨应修学的三种难行爱语是哪些?

7、 于现法利劝导利行、于后法利劝导利行、于现法后法利劝导利行,各指什么?

8、 应当修行的三类难行利行是哪些?

9、 解释颂词:

有未自调伏,虽说正理教,违自语而行,不能调伏他。

尊知此义故,心念诸众生,自未调伏时,暂勤自调伏。

10、 如何把四摄法归纳为财摄和法摄两种?

11、 为什么说菩萨万行的总纲是六度四摄?

12、 解释颂词:

若由闻何法,令世间生怖,尊亦于此法,久未能实行。

然尊习其行,时至任运转,是故诸功德,不修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