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苦

2、坏苦

坏苦者,于善趣等任何世界,也是无论其有漏处、身、受用的安乐相如何显现,都定不能如是恒常相续,而终归唯一变坏,超不出四边所摄。当变坏时,也正是先前的乐成为(此时)逼恼内心之因,如母亲丧子而悲痛,若未生此子则不以其死发生悲痛。这也如经中所说:“坏苦者,生时是乐,住时是乐,坏时则是苦。”

坏苦的涵义,分五段讲解:

一、有漏乐的种类

包括处、身、受用的安乐。环境清净、幽雅、舒适,是处的安乐;身体轻安、调畅等,是身的安乐;享受美妙色、声、香、味、触的快乐,是受用的安乐。

二、有漏乐的无常

有漏处、身、受用的安乐,都是因缘所作法,因此都是无常性。这些安乐无论怎样显现,以有为法的体性,注定不能如此永远相续,最终会因缘告罄而彻底变坏。

比如身体的乐注定变坏:年轻时身体健康、有活力,感觉生活很快乐,但发展下去,就像鲜花凋零一样,身体逐渐衰败,乃至死亡。

又如过年时亲友团聚、喜气洋洋,内心有团圆之喜,但注定不能如此长久,它的尽头即是反面的离别忧苦。总之,一切有漏乐走到尽头,都变为它的反面,即终究变坏。

三、乐是苦因

当乐变坏时,正是前面的乐成为此时逼恼内心的原因。

比如,生时享受了财富、亲友、身体所带来的快乐,到死亡时,难以舍离可爱的财富、亲友、身体,就引发猛利忧苦。(生时的圆满可爱,成为此时死亡忧苦的原因。)

又如,与亲人团聚使内心爱执欢喜;离别时,内心便陷入忧苦中。造成忧苦的原因就是前面带有情执的快乐,否则决定不会引发忧苦。当一只蚂蚁来到你身边时,你无动于衷,那么当它离去时,你也必定毫无忧感。这证明单单的离别并不足以引生苦恼,因为你对蚂蚁没有情执,所以它的离开也无所谓。又比如,和不喜欢的人一起共处,心里非常苦恼。一旦他离开,心里反而很高兴。

总之,由于有漏乐带有烦恼性,当乐变坏时,内心的贪著得不到满足,就会使心忧恼而苦(乐变坏了、内心得不到乐时就向反面烦乱起来,这是凡人避免不了的心理规律)。

四、比喻

母亲见爱子死去,痛不欲生;如果当初没生这个孩子,就不会引生此时的悲痛。

比喻有正反两方面。正面“有子才有丧子的悲痛”,“子”比喻有漏乐(带有贪著的乐),丧子的悲痛比喻乐变坏时,心里忧恼;反面“无子则无丧子的悲痛”,比喻当初若无此种有漏乐,就不会产生此乐变坏时的忧苦。(如果当初是苦,失去时反而会感觉快乐。)这证明先前的乐是后来变坏时忧苦的原因。

五、教证

佛曾经说:“坏苦者,生时为乐,住时为乐,坏时则是苦。”(坏苦指有漏乐,最初生起时是乐,相续安住时也是乐,最终变坏时则是苦。)以佛语证明坏苦的道理千真万确。

全知麦彭仁波切这段提纲挈领的指示,实际是一盏示路明灯,告诉我们如何通达坏苦的内涵。我们学习时应当按照尊者的指点,对应生活观察趣入,把坏苦的法义在心中消化。多次观察,再回转来看,就更能真正懂得这一段的涵义,和大概听听是不一样的。

以下就逐步地对照原文,看看该怎么结合生活。

(原文)“无论其有漏处、身、受用的安乐相如何显现”。这是总的指明观察对象,范围非常广大,包括三有器世界、身体、受用的一切有漏乐现象。我们按照见闻经验在重点处观察,就是这句话的落实。

当然,要把世间有漏乐的现象都观察一遍,这根本做不到,但对大的方面、重点的方面以一种合适的量展开观察,应是不可缺少。所谓“合适的量”,言外之意指每个人都有一段拓开思路、抉择法义、生起智慧的过程,从一而三、从三而十……逐渐地深入,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地形成坏苦的定解,进而引生心态、行为方面的转变,这些都需要一定的观察量才能达到。

(原文)“都定不能如是恒常相续,而终归唯一变坏,超不出四边所摄。”指示有漏乐的无常本性,即无论哪种乐,最终都必然由因缘穷尽而变异坏灭。

(原文)“当变坏时,也正是先前的乐成为(此时)逼恼内心之因”指示到乐变坏时,前面的乐成为此时逼恼内心、使心忧苦不堪的原因。

(原文)“如母亲丧子而悲痛,若未生此子则不以其死发生悲痛”。以比喻表明有漏乐恰恰是造成后来忧苦的原因:犹如母亲有子的喜乐恰恰造成她的丧子之痛;如果未生此子,则决定没有失子的悲痛。

我们要力争做一名好手,见一个比喻,就能遍推到一切境界上观察,这才是善思善学。总之,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就能通达一切有漏乐普遍如此,有它的产生,就有后面失坏时逼恼内心的忧苦。此即是“苦从乐生”的道理。

结论:每当我们享用一种有漏乐时,也同时制造了未来的忧苦。再多、再高级的享乐都终究回到苦中。

用公式简略显示:有漏乐+变坏=忧苦

从正反面推理,正面:“有漏乐”、“变坏”这两个因缘具足,就必然造成忧苦;反面:若未产生有漏乐,就不会造成后来坏灭的忧苦。反复地从正反面观察,就能逐渐认识这条普遍存在的法则,由此认定有漏乐为坏苦自性,再也不会认为它是真实的安乐。把它视为苦相,这就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不再“以苦为乐”,而是“乐中观苦”。

(原文)“这也如经中所说:“坏苦者,生时是乐,住时是乐,坏时则是苦”。以此表明以上论述实际是按深密佛语而宣说。凡夫愚痴障重,不能直接解开密意,借助如钥匙般能开显佛语密意的论典、按照论典的指示仔细观察,才有可能了达坏苦的涵义。

以下从原文得出两个结论:一、有漏乐不可信赖;二、有漏乐利小害大。

一、有漏乐不可信赖

因此,无论感受何种大小之乐,都无法超出“前前渐次灭后,后后次第而生,终究相续坏灭”之故,如同秋日美妙的白云般,无可信赖。

理由:有漏乐皆是无常性故。结论:都不可信赖。比喻:秋天美妙的白云。

首先在细的刹那上观察,白云依仗他缘而生,因此仅显现一刹那,不可能后刹那无因还继续显现,否则就成了恒时显现,因此白云刹那就灭,不可信赖;其次就同类相续的层面观察,之前没有白云,后来缘聚时忽然显现,同类的白云不断地显现。前刹那的白云殒谢,后刹那的白云又现起,即是同类白云的安住。终了时,白云的相续灭尽,所以它无可信赖。坏灭一空比喻有漏乐终归灭尽,没有任何可信赖处。

意义:之前没有乐,缘聚时忽然显现乐受,就刹那层面观察,仅仅是一刹那显现,过后不会无因继续显现,因此一刹那就灭尽了,无可依赖;再按同类相续观察,注定是“前前渐次灭后,后后次第而生,终究相续坏灭”的体性,也就是它的暂时安住,只是一念接一念地生起同类的乐的显现;一旦因缘消散,乐的相续显现便随之告罄,因此不可信赖。若寄望它能带来真实安乐,最终没有不失望的。

我们要注意到“世间乐终归坏灭之故,不可信赖”这一点。例如认为住在优美的风景区能得到真实安乐,这只是表明我们并不了解它的真相。虽然短暂的疗养似乎令身心舒适、安逸,但当离开时,这段时间的享乐也随即烟消云散。起初寄望它带来安乐,最终却是心中空荡荡的,并没有得到真乐,甚至在不得不回到恶劣环境时生起痛苦。可见不应相信环境能给予安乐。

美味佳肴能带来安乐吗?正当享用时,似乎真的得到了乐,但盛宴过后,没留下任何乐受,舌头上、口腔里没有任何乐安住,甚至在后来不得不进食粗茶淡饭时生起痛苦。最终的结果是零或是负值,享用饮食的快乐可信、可靠吗?能靠它得到真实的安乐吗?

又比如,节日晚会上灯火辉煌、欢歌笑语,各种精彩的节目赏心悦目。这是真实的安乐吗?曲终人散,人去楼空,更觉寂寥落寞。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又比如,人们羡慕的权势地位在得到时感觉十分幸福,实际如同夏日彩虹,只在空中妄现一下就消失了,这类法有何实义?依靠它真能使我们得安乐吗?

以此类推,一切大大小小的世间享乐,既然都是缘起生、刹那灭的法,就必将彻底灭尽相续。看到最终的结果,就知道有漏乐靠不住、不可信,不能依它获得真正安乐。

以上观察了有漏乐是因缘所作,因而是无常性,终归坏灭。世间中无论显现多大、多久的五欲乐,最终都坏灭无存;无论环境、身体、受用哪方面的乐受,都不可靠,或无有可得的实义。

从“无常”的角度观察世间,曾经显现的有漏乐受都一个个消失不见。之后,又在心前出现种种有漏乐,过后又消失了。一次次地显现,一次次地消失,有漏乐是这般欺诳!《解脱明道》中说:“现似安乐欺诳变坏性”,重点也在于观察所谓轮回乐的真相。总之,有漏乐如空中白云,风吹即散,哪有可信之处?

二、有漏乐利小害大

依于贪著五欲乐将造成无量难忍的恶趣等苦,并且混杂着能障碍趣入解脱道等过失垢染的有漏乐,利益微小,过患至大。

世人都认为追求安乐天经地义,人生一世应当尽情享受环境、身体、受用等安乐,有谁会追求痛苦呢?

当然,避苦趋乐是有情内心的基本愿望,没什么不对。但安乐有有漏、无漏之分,需要辨别取舍。一般人误认有漏乐是真实安乐,由此生起颠倒乐执;以佛法的眼光来看,这种乐利益微小,过患巨大。

我们做任何事,都希望它能带来利益。如果知道某种事利益小、过患大,就会放弃不做,犹如商人预知某项投资只会大亏血本,便不去实施。

很多人没有观察有漏乐的利益、过患,不了解有漏乐的巨大危害,反而以非理作意夸大五欲享乐,这是众生的愚昧错乱。(上面讲诸行无常时,说到众生有执著有为法常住的错乱;现在讲有漏皆苦,可以观察到众生的另一错乱——以苦为乐。)这种错乱如果不能经由观察破除,就会一直存留于心,每当见到有漏乐时,像看到可意亲友那样,立即耽著、求取。

总之,没有确认到有漏乐的体性和作用,就很难止息对有漏乐的贪求。因此,应当具体观察有漏乐的利害。

分二:

(一)观察有漏乐利益微小;

(二)观察有漏乐过患巨大。

(一)观察有漏乐利益微小

有漏乐的享受都有尽头,受用穷尽时将一无所有。比如受用饮食,过喉就没有滋味。而且,有漏乐不能带到后世,不能作长久的利益。

从细无常上观察,五欲的享乐仅仅显现一刹那,不住第二刹那而随即坏灭。受用五欲乐不能引生任何未来或后有的安乐,所谓的利益不过是一刹那的幻受。

《资粮论》中说到:“所有受欲天,彼亦无乐心,遭欲贪炽燃,内火而烧煮,若诸心散乱,彼岂有安乐。”享受欲乐的众天并未得到真实安乐,他们享受欲乐时内心遭受着贪欲炽燃的煎煮,心散乱在五欲当中,怎么会有真正的安乐呢?

(二)观察有漏乐过患巨大

分二:

1、依靠贪著五欲乐将造成难忍、无量的恶趣等苦;

2、混杂着能障碍趣入解脱道等的过失垢染

1、依靠贪著五欲乐将造成难忍、无量的恶趣等苦

(“等”字包括人间、天界种种苦恼以及生死流转之苦。恶趣苦,指堕入恶趣遭受被割肉、剔骨、剥皮、分裂等大苦。)

(1)贪著现世五欲乐→造非福业→感召三恶趣种种难忍、无量苦报

首先观察贪著五欲如何引发烦恼:得到了,希求更多、更好——由贪引贪;没得到就发嗔恚——由贪引嗔;为得到五欲享乐,与人竞争——由贪引争;得到五欲享乐,自诩高人一等——由贪引慢;不能容忍别人圆满——由贪引嫉;享受五欲,内心散乱——由贪引散乱,如此无量种种烦恼都是因贪而引发的。《瑜伽师地论》中说:“此中诸受欲者所有欲乐,是随顺喜处,贪爱所随故。是随顺忧处,瞋恚所随故。是随顺舍处,无简择舍之所随故。”(欲乐是随顺生喜之处,其后贪爱跟随的缘故。欲乐是随顺生忧之处,其后嗔恚跟随的缘故。欲乐是随顺生舍之处,其后愚痴跟随的缘故。)

观察世人贪著现世欲乐,造集各种非福业,而感召无量恶趣苦报。例如,贪著口味而杀生,须堕入地狱多劫受苦以还业报,从地狱脱生为人,还要偿还五百次生命;贪著女色,造诸淫业,须在铁柱山地狱被铁树的尖刺刺穿、被飞鸟啄掉眼珠等而还报;贪著财产,造欺诈业,须堕入饿鬼界受苦或作牛作马,以偿还业债……由贪著五欲,举步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造成无量难忍的恶趣苦痛。

(2)贪著来世五欲乐→造福业→感召后世生死等苦

观察:今生为了求得来世的享乐而修福、持戒,在来世享乐时又造恶业,到了第三世就堕落恶趣、长时受苦。这堕恶趣的后苦也来自贪著五欲。

(3)增长无量生死

按照十二缘起链中的一段,观察由贪著欲乐将随增生死因缘。

在十二缘起中有这些环节:

受 →爱 →取 →有 →生、老死

以享受为因缘则增长爱,以爱为因缘则发生求取冲动;“爱、取”这两支是感召生死的主因,由爱、取烦恼滋润业种,必定感召后有生死。故可决定:贪著欲乐,念念增贪长爱,以此将增长无量生死。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然三有乐任受几多,非但无饱,后后转复增长贪爱。由此长夜驰骋生死,经无量劫,受诸至极难忍大苦,然其安乐不及一分。”(三有中乐,无论受用多大量,非但不会就此满足,反而将在后时辗转增长贪爱。以贪爱力增长故,为其牵引,长劫驰骋于生死中,无量劫中感受极其难忍诸大苦聚。纵使有些微享乐,也远不及所受苦痛的一分。)

《华严经》里有一首偈这样警策说:“汝应忆念为诸欲,徒耗诸身前边际,未能承事恒沙佛,未从佛闻如是语。”(你应忆念宿世为追求五欲,徒耗了从此身一直到受生初际的一切身命,在如此极为漫长的时间里,自己也曾值遇过恒河沙数诸佛,但都由于贪著五欲而未能承事,未能在诸佛前听闻如是法语。)曾经有过的世间圆满是那么欺诳不实,只让我们饱受无数无意义的大苦。以前为此已经浪掷了无数身命,今后若再不鞭策自心精勤修法,则仍会徒劳生死。应当思维此理,使心深生厌离。

2、混杂着能障碍趣入解脱道等的过失垢染

失坏出离心

耽著五欲乐与出离心相违。出离心是见到世间盛事纯是苦的自性,毫无实义,从而希求出离的意乐。贪著五欲则是视欲乐为真乐,耽著不舍。此不但与希求出离的心态相违,而且愈贪著五欲,就愈深陷其中,不思出离。

以前印度的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位菩萨,共同发愿,求生兜率,约定谁先见到弥勒菩萨,就回来相报。

后来,师子觉首先往生,多年来杳无音讯。随后,世亲菩萨往生,过了三年,才回来转告无著菩萨。

无著菩萨问:“为何耽搁这么久才回来?”

世亲菩萨说:“我到了兜率天,听完弥勒菩萨讲一座法后,就立即回来。天界时间长,所以人间已过了三年。”

无著又问:“师子觉现住何处?”

世亲说:“他生在外院,里面太享受,他以五欲自娱,还没见过弥勒菩萨。”(《西国传》)

这是在天界享受欲乐而失坏出离心的例子。

贪著五欲障碍持戒

持戒的目的是向内调伏身口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念、正知、不放逸则是守护净戒的三要素;而贪著五欲享乐,必然使人放逸散乱、失坏正念正知,严重障碍持戒。为此,佛陀要求修行人少欲知足、少希望而住。

佛在《遗教经》上教诫比丘:在已能安住戒行之后,应当谨护五根,不令放逸,入于五欲。就像牧牛人应当持杖时时看牛,不让它放逸损坏庄稼,修行人也要护好持戒的正念,严护五根,不让它放逸于五欲中而损坏禅定、智慧等善根。

又说:如若放纵五根,不仅增长对五欲的贪著,而且后患无穷,如果习性增长坚固了,就会难以制伏。犹如野马不以辔头控制,将会使骑者坠入深渊;以放纵五根失坏净戒,非但善法不能成就,而且以破戒恶业力,会深陷恶趣,过患无穷。又比如为盗贼洗劫,仅一生受苦;被五根贼损害,则无数生陷于苦途。

贪著五欲障碍禅定、神通

禅定是心住一缘,其违品是散乱。在贪著欲乐时,心识攀缘欲尘,纷乱掉动不已,因此直接障碍禅定,已修成的定境也会因此退失。

例如郁头蓝弗,以世俗智伏住下地烦恼,修得非想非非想定,具足五通。当时,国王很敬重他,迎请他入宫应供。每次,郁头蓝弗都是以通力往返于山林、王宫。

一天,国王出外巡访,委托女儿依惯例供养仙人。王女很虔诚,恭敬行接足礼。郁头蓝弗触到王女的身体和手部,当即生起贪心,顿失神通。

饭食完毕,郁头蓝弗假装说:“平素我是以通力往返于深山王宫,转瞬即到。国人虽然崇拜,却没机会见到我。今天我想在应供完毕后步行回山,也让国人能见上一面。”

王女信以为真,将他送到门外。郁头蓝弗步行回山,他已失去神通,此刻怅然若失,灰心丧气。(《宗镜录》)

这说明暂时获得禅定、神通,一旦触及五欲生起贪心,便前功尽弃。

贪著五欲障碍生起智慧

例如,白天处理事情,犹豫不定。睡过一觉早起,身心清净,白天事情的是非可否,忽然心中明白,做错之处也都在内心显现。可见,不能明见心性,是由忙乱遮蔽了本体。古人说:“静见真如性。”又云:“性水澄清,心珠自现。”(《竹窗随笔》)

当贪著五欲时,内心攀缘欲尘,散乱、动荡,不能深观和体察万法的真理,不能生起深远的智慧。此时,内心处在强烈分别执著的妄动中,障蔽了本有的智慧。《四十二章经》里说:人心有爱欲而不见道,就像浊水中投放五种颜料,并用力搅动,便不能照见众人的影子;内心的爱欲此起彼伏,心地染污,也同样不能见道。

又如,欲界天人在五欲中散乱,除了少数天人由于宿世的修道习气深厚能见真谛外,大多被放逸和散乱障碍,不能生起圣道智慧。

《八大人觉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多欲障碍智慧,少欲知足则智慧清明。

贪著五欲障碍往生

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念佛求生净土的人,平时有娑婆的一爱不淡、不轻,临终就会被此爱牵引而不得往生,何况有多种爱?

爱的种类很多。从所爱的境缘上分析,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贵、权力地位、衣服饮食、小车洋房、种种电器、种种娱乐,大者重于泰山,小者轻于鸿毛,有一物不忘怀,便是爱;有一念去不掉,就是爱。有一爱存于心,心念就不归一;有一念不归一,就不得往生。(依《净土法语》讲述。)

可见,贪著五欲与往生净土直接相违。往生净土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愿指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内心的取向观察,娑婆是所舍,极乐是所取。贪著欲乐,不感觉娑婆世界很苦,就不会有真切的出离心;不愿出离娑婆,怎么会念念求生极乐?因此,贪著五欲必定障碍往生。

业识化虫的案例:

佛世之时,有一位居士,平素虔诚供养三宝。在他临终之际,妻子悲哀啼泣。居士随生依恋之心。不久他断气了,神识没有走远,在他妻子鼻孔中化作一条小虫。

这时来了一位道人,见女人哀哭,便好言劝慰。女人涕泪交流,虫子掉落在地。女人不禁惭愧,就用脚去踩虫子。

道人忙说:“停!停!这是你丈夫,不要杀它!”

女人说:“我丈夫生前念经持戒,非常精进,怎么会如此?”

道人说:“因你怀着恩爱,临终啼泣使他动情,才堕落为虫。”道人给虫说法。小虫听后忏悔,命终生天。

临终是最关键时刻,一念有差,便致前功尽弃。十二缘起里的“爱、取、有”三支是取后有的因。临终哪种业重,就会随此业受生。如果贪著世间享乐而耽恋不舍,就一定以此堕入生死,不能往生。

总之,有漏乐利小害大,如同刀刃上蜜,舔食它不仅得不到一口享受,还会带来割舌大患。

《七童女因缘论》中说:“见住世动摇,如水中月影,观欲如嗔蛇,盘身举头影。”世间的器情现相,如同被风吹动的水月,刹那不住、坏灭无常;观见五欲又如凶残的毒蛇,正显现时,就具有极大后患,应当以此对治贪欲。


坏苦的总结及相关提示

如果问:坏苦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一般会回答:坏苦指快乐变坏时的痛苦,比如失坏名誉时的痛苦。以这种回答便区分不出坏苦和苦苦。苦苦指正当产生时就有逼恼身心的苦受,而“快乐变坏时的痛苦”正是此苦。

那么,坏苦到底指什么?其实是指有漏乐受。当我们处在快乐中的时候,内心的乐受、与此乐受同时存在的心王、其余心所,以及所缘的诸有漏境,这几方面都是坏苦。这就把坏苦的内容指示得具体、清楚了。因为当快乐时,乐受、心王、心所、所缘境四者并存,既找不到无感受的快乐,也找不到没有所缘境的快乐,同样也找不到无心王、心所活动的快乐,所以坏苦的内容包括四方面。

其次要把握苦苦、坏苦、行苦的准确体相。三种苦后面都有“苦”字,此“苦”是差别基,是总体的“苦”,在它上面分出三种差别——苦的苦、坏的苦、行的苦。一切有漏的痛苦境界都有逼恼的共相,叫做苦苦;一切有漏的安乐境界都有变坏的共相,叫做坏苦;一切有漏的苦、乐、舍境界都有迁流的共相,叫做行苦。

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因为三种苦的认识,一层比一层深细。苦苦行相最粗,下至旁生也能了知;坏苦较细,一般人都不认识,此处便要决定地认识到,每当有漏乐受生起时,注定有痛苦和它相连,无论如何都逃不出苦的结局;行苦最细,需要认识一切苦、乐、舍都是后后诸苦的因,放在苦谛的最后面观察。

按照次第逐步深入地认识苦谛,心里生起的反应也不同:认识苦苦,会引发对痛苦的出离心;认识坏苦,会引发对有漏乐的出离心;认识行苦,会引发对有漏五蕴的出离心。

没有扎实到量的闻思修,则很难生起出离心。一般只停留在初步最低的认识层次上。

其实,“有漏皆苦”的苦不能和现在概念的痛苦划等号。痛苦属于“苦苦”。如果说一切轮回境界都是痛苦,那可以马上反对:“现在我很快乐,或者不苦不乐,怎么是痛苦呢?”

但可以换个角度说,轮回只有有漏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境界,经过如理的观察可知:苦受决定逼恼身心;带有烦恼的快乐,决定和忧苦相连;不苦不乐,完全是未来诸苦的因。由此得出结论——轮回纯粹是苦性,丝毫不具有超出苦的真实安乐。因此把轮回比喻为火宅、不净坑、罗刹洲。

试想:为什么佛将有漏乐说成坏苦?有什么必要?

凡夫最执著的是快乐。在梦寐以求的快乐出现在眼前时,谁都想奔扑上去,尽情地享受一番。如果强制性地命令:“佛教徒不能贪图享乐,应当过苦行僧的生活。”这时有几人会心悦诚服地放下享受呢?即使在场顾及面子、有所收敛,但过后看见别人过得那么快乐,谁也不会甘于清苦。

既然众生对快乐的执著很顽固,想牢牢地抓住眼前的享乐,那么硬性的强迫怎么可能使他放手?正津津有味地享乐时,只知道这是最好的肥肉厚酒,硬要从口里拔出来,不和你拼命才怪!到口的美食谁愿意吐出来?除非两种人:洞达世间快乐真相的智者和不知快乐滋味的白痴。

怎么能让他吐出到口的肥肉、放弃眼前现实的快乐呢?可以告诉他:“肉里有毒。不吐出来,过一小时就会死亡。”知道后面有大苦,即使快乐得舌头打颤,也决不愿吃。不用强迫,他会害怕得立即吐掉。为使众生了解乐是坏苦,也换一种方式说:快乐里面有剧毒,毒性发作时,“倒地暴毙”,过患无穷。

对佛陀这些善巧之处,应好好体会。一旦领会了人的心理规律,就易于把人们从贪著享乐中救出来。

凡夫都是高度近视,看到眼前有快乐,自然去追求。行为逻辑就这么简单。所以佛有必要宣说坏苦,培养众生的远见,制止他们对于五欲快乐的贪著。

常常听人说:“因为有快乐生起呀,为什么禁止我追求?”——简单地以“乐”这一点来判定是否有价值,认为快乐起来就是真实的安乐,这并不全面。

之前的观念——“凡是乐的,就是好的”,在学习坏苦后会认识到其实并不一定。

问:“乐”还不好吗?有什么道理说不好?

答:“乐”,是众生确实有乐受生起。“不是真的好”,指这种乐受存在问题,它有不好的后果。所以,不能认为“快乐了就都好。”请问:精神病患者自己快乐起来了,这好吗?吸毒者快乐起来了,这好吗?皮肤病搔起来舒服,这好吗?吃喝玩乐,这好吗?都不好!因为后面有痛苦跟随。如同吃有毒的美食,当时快乐,后来引发癌症,瘦得皮包骨头,不得不做化疗、放疗,在病痛的折磨中死去。当时的乐有什么好?

这样宣说后,智者就会反省:我求错了。以前认为只要快乐,那就是好的,只求这一生过得快快乐乐。经过这一番分析,才知道乐中大有文章,确实需要辨别,不应随随便便把追求享乐立为人生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认识坏苦呢?注意四个字——乐、贪、坏、苦。也就是当五欲快乐生起时,凡夫免不了贪著,但有漏乐决定变坏,在变坏时,就有痛苦生起。由此可知,造成快乐变坏时忧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享受快乐时有贪著心理,二是五欲快乐终必坏灭。

形象的比喻是“两只踩空的脚”,一旦基础变坏时,就两脚踩空而坠入深渊。我们的心就像一直著在五欲快乐境界上的两只脚,过分地贪著、依赖,然而一旦境界失坏,心无可执取,顿时就转为忧苦。如果能通过观察把这一条真正决定下来,以后在任何快乐境界现前时,便会警觉:“这是有毒的美味,在它的后面有忧苦,我不能上当,我不能触碰。”

我们应该在种种乐受上观察思维,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上体会,真正地明了它是坏苦性。要多思维:我曾经怎样执著快乐,又是怎样在失去时陷入忧苦。这些基本功做好了,才有可能在相续中生起对坏苦的认识——不是听来,而是谁也无法夺走的、自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