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乐的差别

上文学习坏苦时,讲到“依靠贪著五欲享乐将造成难忍无量的恶趣等苦,并且混杂着能障碍趣入解脱道等的过失垢染的有漏安乐,利益微小,过患至大”。当时也做过一定观察,但金刚句的涵义极其深广,其中的主题是今天人类迫切需要求得明确认识的地方。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类偏离正法的轨道,受业果愚的愚弄,已经走到了贪欲炽盛、物欲横流、极其危险的地步。各种鼓说享乐的言论,如雨点般密集地散布在人心深处,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形成了人类内心牢固的乐执。各种各样的安乐假相时时引诱着人们贪婪地追求,丧失了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

针对今天的现状,考察人类的心理、行为取向,我们会发现,如何通达苦圣谛而破除乐执已成为摆在面前、极为迫切而重大的问题。

通达苦谛,就是生起苦苦、坏苦、行苦三方面的认识。苦苦容易认识,行苦行相微细,目前要力争在认识坏苦上有所突破。如果能认识有漏乐是“伪装的骗子”、“杂毒的美酒”,那就不会再被它蒙骗,从而破除乐执,并集中起散逸的心力,一心投入修行。

目前信息时代,媒体所起的作用非常强大。每天不知有多少杂染信息大面积地传入人心,繁殖生长。这样高强度、高密度地强化人们心中的乐执,一旦串习成性,白的也会看成黑的,假的也被认为是真的,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面对这种现状,反面的操作,就是从多角度反复地观察有漏乐受的真相,观察到它的苦性、它的无实义,由此在根本上松动牢固的乐执。

这就像一个坚固的堡垒,放一发炮弹顶多打出一个洞眼,没办法使它从根本上瓦解,但如果集中火力,从各方面狂轰烂炸,起先打出三个孔、五个洞,渐渐变成千疮百孔,也就从整体上完全动摇倒塌了。这便是观察修的原理,需要面面观、数数观。持续修习到一定程度,就会愈观愈明确,愈观愈有力量。角度多、数量多,转动心的次数就多,发起的正确心态就越猛利。心识转变的力量随着修习力的增长而增长,最终必然引发猛利的厌离心。

基于这一观察修的原理,我们选择《瑜伽师地论》中的一段作为补充资料。或许大家认为“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没必要讲这么多。但是我们应当深刻领会观察修的原理和方法(这方面在学习《广论》时也曾多次强调过),为了从心上引出对轮回的厌离心、对佛法的希求心,我们有必要多方面、详细地观察。

末法时代的凡夫,自身的观察力非常有限,如果不凭借大菩萨的论典作为指导,单凭自己在屋子里冥思苦想,很多时候困于狭小的心量,打不开思路。加上世间媒体散播的多数鼓吹享乐的言论,常常熏染,无形中把人的眼界缩小到只有一点,其他方方面面都看不到。这就像从小在贼窝里长大的人,认为打劫、偷盗就是人生的全部内容。或者从小生活在狼群里的人,只见过狼的思惟、行为习惯,只会学狼叫、吃生肉、四脚趴地走。如果没有从更多、更广的层面上拓开认识,那就很难生起脱离这种习惯状态的愿望。我们很多人的状态与此相似。

《瑜伽师地论》这样的宝典,它的特点就是以大菩萨极稀有的智慧能在你的心中开启广大智慧。比如比较二种乐差别的这一段,从二十个方面具体显示五欲乐和法乐的差别。这些是原本就存在的、非常明显的事实,但我们都像盲人一样,从没有发现或明确地体认过,以此导致我们内心的免疫力非常低下,一直严重地受错误见解的感染,造了不可计数的恶业。

平心而论,我们虽有佛教徒的名称,但内心深处未尝不贪著现代享乐。如果能接受大菩萨论典的指导,就会逐渐拓开见识。这就好比一个封闭的黑屋,打开一点,再打开一点,最后彻底打开,会看到极广阔的蓝天,见识变得非常宽广,自己的心也会从过去的狭隘当中走出来。这时候,任世间花样翻新,任邪魔使出浑身法数,都丝毫影响不了自己的心,这就是有了智慧的对治力,有了确然不拔的正确人生信念。

以下学习《瑜伽师地论》的相关内容,首先认识“圣财乐”和“非圣财乐”的涵义。

问:为什么要在财富上区分圣财和非圣财?

答:如果只存在五欲的财富,则不必在财富上区分圣与非圣的差别。但财富有很多层次,为了让人认识到什么是超出世间的财富,什么是成就圣道的财富,就有必要区分财富的圣与非圣。

问:追求圣财会失去很多快乐享受,这不是很吃亏吗?我只关心能否得到快乐这个问题。

答:如果没有金子只有铜,会认为铜是很贵重的。但在铜的旁边还有金子,就会取金子,这样做并不吃亏。

人们认为:没有钱,买不到吃的、穿的、用的,没有吃穿用,就没有快乐可言。所以享乐需要依靠财富,为了得到享乐,就要努力地奠定经济基础,去攒一大笔钱。

殊胜的法乐则是由圣财引生的,没有积聚圣财,就没有法乐。修道人和世间人的财富观不同,修道人为了成办自他现前与究竟的利乐,昼夜不懈地摄取圣法财富。

所谓圣财,是指修行人心中修集的证法功德。佛法把林林总总的心上的功德归纳为七种,叫做七圣财——信心的财富、持戒的财富、惭的财富、愧的财富、听闻的财富、施舍的财富、智慧的财富。实际上,展开来就包括一切内心的证法功德。

问:为什么信心等叫做财富呢?

答:信心等是能出生安乐的资本,是能成就道果的资本,所以称为财富。能生安乐的因素,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只有物质。世间人否认内心的布施、持戒、修持空性、慈悲等能得安乐,这是遗忘了最根本的安乐之源。

比如我们做好事时,内心喜悦,这不是享用五欲的喜乐,而是从善心发起的喜乐。做一点小善,安乐的深度就已经胜过物欲享受的快乐。由此意识到,心上得安乐可以无限地深入、无限地展开。朝此方向进入,终将现前最深广的、全体的安乐。

行持信心等七种出世法财能成就道果,所以称为圣财。具体是:

一、信财:以信心能决定受持正法,由此成为成佛的资粮。

二、戒财:戒是解脱的根本,能防非止恶,断除身口意的恶行而成为成佛资粮。

三、四、惭财和愧财:惭是自己有羞耻心,愧指对人有羞愧心,有惭有愧则不会造恶业,能发起向善之心,故成为成佛的资粮。

五、闻财:闻是三慧之一,由闻法能转入思维,由思维能转入修习,或者说,如果听闻佛法,就能由闻发起妙解、如说修行,成为成佛的资粮。

六、舍财:舍是施舍。能够以平等心、没有爱憎偏执,不论身命、资财,都随顺众生的希愿而施舍,以此成为成佛的资粮。

七、慧财:有些论中也称定慧财,定是摄心不散,止住妄念,慧是照了诸法,破除邪见,以此成为成佛的资粮。

以上种种圣财都是指心上的功德。心是万法的根源,智者通达此理,故直接在自心上积聚圣财。圣财引生安乐的能力远大于物质财富。

例如,心上积累了圣财,可以时时处处受用、得安乐。而由外物引生快乐则非常吃力,只有积聚很多的物质条件才能实现,好不容易得到,又很快就失去了。等到下次享用,又要费力地积聚条件。这就是很劣等的方式。

又如,外财不能随时带在身上,会被水火等灾害夺走,不能带到后世,不能引发安乐,越受用越减少等。内法财则随时随地存于心中,不会被水火等夺走,可以带到后世,能随时运用,能引发内心安乐,且愈受用愈增长等。经由这些方面比较,不难认识到圣财的殊胜。

心性遍于一切时处,具足无量功德。自心可以无限地开发潜能。例如电脑,功能越多,速度越快,起的作用就越大,而心灵则比电脑微妙无数倍。我们在最微妙、最不可思议的心上着眼,以寻求安乐,将有广大的天地。照此方向走,将内在恒河沙数的性德开发出来,则会源源不断地显发安乐,辗转地增长广大,终至获得充满太虚、常恒不坏的大乐。

虚妄的欲尘怎能比得上周遍时空、遍含万德的心性呢?享受欲尘的快乐怎能比得上从广大心源开出的安乐呢?譬如心量广大,将法界众生视为独子,此种大慈心的安乐如大海般深广,物质享受怎能比呢?

以此观察到,圣财具有方方面面超胜物质财富的特性。观察清楚了,内心就会得到决定,由此发愿生生世世依止正法。

问:开发圣财乐的渠道如何?

答:其渠道就是依照圣法而修心。因为圣财指心上的功德,而佛法则教导人如何认识自心、用怎样的方法引发自心功德。由于佛自身现前了大安乐,所以完全知道哪种安乐才是真实、究竟的安乐,以及如何获得此安乐。佛有圆满的慈悲,佛开示的一切一定是真实的安乐之道。我们谨依佛法积聚圣财,得到的安乐将日益增上,终至达到大乐果位。

从佛法的角度看,不是以外财的多少来评判人的高低,而是视内在功德如何。经论中讲到人天的财富、小乘阿罗汉的财富、大乘菩萨的财富、佛陀的财富,后后比前前殊胜。其中,以佛的财富最为圆满。实际上,判定五道十地,不在于物质财富拥有的多少,而在于圣财拥有的多少。比如,菩萨从一地到十地,功德辗转增长,以功德的数量来认定是几地菩萨。这就是佛法的财富观。

在五道十地无量的功德财富面前,物质财富显得极其渺小。《宝积经》中说,世间众生未获圣财的缘故,名为极贫穷。如果不寻求圣财,毕竟是贫乏的,得不到圆满安乐。

对应三士道来说,有下士的意乐和行为,才有下士的法财。下士意乐指不求现世乐,只求来世增上生安乐;行为则是为实现此目的,励力断除十恶,修持十善。以此发心摄持,不断积功累德,终致获得人天善趣的财富。在此之上,中士则一心希求解脱,需积聚更高层次的圣财,以此所获的安乐也是超出三界的解脱乐。上士发起无上菩提心,修持六度万行,以完成佛道,得到的法财自然更加殊胜,引生的安乐也更为胜妙。

复次由十五种相,圣非圣财所生乐差别。

由如下十五方面的相状比较,显示了圣财所生乐与非圣财所生乐的差别。

问:如此显示差别有什么作用?

答:譬如从前难陀爱执他的妻子,恋著不舍,但当他到天宫见过天女之后,就认为妻子简直像母猴一样丑陋,生不起贪心。又比如以前很信任一位伪君子,后来有人揭发他的过失,在听到他的第一个缺点时,心里并不在意。但后来不断地听到他的恶行,而且都有确凿根据。这样听多了,就逐渐地认定:这是一个伪君子,外表贤善,内心恶毒。从此以后,不再想理他,哪里还会信任他呢?

以这两个比喻可以了解重要的修行方法。如果能按照比喻所揭示的方法,不断地观察圣财乐和非圣财乐的差别,及五欲的种种过患,最后就会像扔垃圾一样放弃五欲。

何等十五?

所谓的十五种差别具体指哪些呢?以下逐一讲解。

1、起行差别

谓非圣财所生乐能起恶行,圣财所生乐能起妙行。

由五欲所生的快乐能起种种身口意的恶行,由圣财所生的安乐则能起种种身口意的妙行。

圣财乐能起妙行,是指人们内心有了圣财,例如有施舍善德、惭愧善德、智慧善德等等,那么心态、语言、行为都是利他,也都是能得安乐的妙行。

例如一位菩萨在为众生说法时,从他的智慧和慈悲中流露的行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言,都能饶益众生、启发众生。

又如佛世时,有位马胜比丘,戒德庄严,住于持戒法乐中。他行走时,寂静调柔。外道见到他,都生敬仰之心。马胜比丘受用持戒法乐,自然发起如此的妙行。

又如有利他心的人,待众生如父母,种种承事、供养,态度温和,言辞善妙,身心调柔,做事善巧,表现的都是妙行。他是内心得了法喜受用,行为才妙。越做利他,越欢喜;越欢喜,行为就越妙。

所以,修道人愿意修习圣法。因为修学下去,圣财越积越多,安乐越来越大,行为也越来越妙。持续数年积聚圣财,智慧、慈悲、态度、语言、家庭、事业,方方面面都将明显变好。

相反,如果走追求五欲的路,则越贪著享用,内心就越会变坏,越远离善德、丧失法财。这是受用欲乐频繁的缘故。很多人由于贪求享乐,内心就逐渐变得自私、冷漠,身语意日渐恶劣。这也是五欲魔王施加手段的结果。他使人在快乐中堕落,将人放入五欲堆中腐蚀。享乐多了,人心自然堕落。

问:为何受用两种乐所发起的行为截然不同?

答:佛法是调伏贪嗔痴、开发内在性德的法,积聚圣财、往佛法上修,自然辗转地发起妙行。相反,纵享五欲则滋生恶行,因为享乐时内心并无法的内涵。愈享乐,贪习愈强。没得到时,内心生起逼恼;为求取得到,就不顾因果、道德,不惜手段。所以享乐自然会丧失德行。它像吸毒一样,吸多了,就损坏内心的功德,发起种种恶行。

事例1:

比如问一个曾经因追求享受而受害的人:“你从小到大怎么堕落的?”

他会回答:“起初是农村的孩子嘛,没有零花钱。到了夏天,冰棍都不是经常能吃到的。偶尔父母给个五分钱、一毛钱,心里特别高兴啊,能买个冰棍吃。

那时候,老师和家长都教育要勤俭节约,不能乱花钱。一般懂事的孩子都知道父母攒钱辛苦,把自己养大不容易,怎么能乱花父母的血汗钱呢?所以,即使走在路上渴了,父母想给买瓶汽水,自己还会主动说:‘不买了!忍一忍,回家有水喝。’

那时候还有善心。都不主动要求买新衣服,过年的时候才会做一件新的。一般都是做衣服,不买现成的。吃的也不挑剔,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从不主动向父母要求,不像现在的孩子要这要那。

当时也没什么格外的欲望,不成天琢磨吃、穿、打扮,偶尔父母给了点零花钱,还想节省下来。不吃那些冰棍糖果,也不觉得日子难过,反倒觉得生活很快乐,偶尔吃个苹果也觉得很香甜。不像后来,天天有好吃的,但没感觉那么好吃,那么快乐。

后来到了大城市,慢慢就讲究起生活享受来了。那时,上大学刚进大城市,在街上一看,‘一杯可乐竟然一块六’!当时什么心态呢?‘喝水还要花钱?一杯这么贵——一块六!傻子才买了喝呢?简直是白扔钱。’

后来逐渐认同了享受五欲的观点,尤其是参加工作之后,在自己身上逐渐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比如买T恤衫一定要买名牌,料子要纯绵,款式要新潮,穿上很帅的那一种,花花公子牌的。吃饭,一般的小餐馆根本不愿去,一定要像麦当劳那样有环境、有气氛、有档次、挺时尚的那种。

那时候只觉得‘我赚的钱,我自己花。有钱嘛,就应该享受!’自己的良心就像被吃了一样,不晓得珍惜福报。照理说,父母养自己这么大,自己能赚钱了,第一件事就应该回报父母。而且世界上有这么多穷苦的人,难道就不能省下钱来帮助他们吗?所以,贪图享乐渐渐地就埋没了一个人的良心。这颗心变得越来越坏了——炫耀、虚荣、买手机、买电脑、出入打的、在别人面前说大话、假装有钱、出手阔绰、去一小时收费上百元的KTV……过那种追赶潮流的生活。

这样过,我发现钱不够花,而妄想却越来越大,我想房子也没有,车子也没有,妻子也没有,按我现在这种挣钱、花钱的状况,是很难备齐这几样的,因此必须要找快速发财的门路。工资才固定地那么两三千元,无法满足我更高的生活要求。所以我想找一种快速致富的途径。

享受惯了,确实需要很多的钱。但享受习惯了,又不愿意吃苦,好逸恶劳,不愿意勤勤恳恳实实在在地干活挣钱。一定要搞个投机的、来得快的发财途径。这样一来,人就不安分了,开始看各种各样发财的消息,只想投机取巧尽快地发家致富,其他都置之不顾。琢磨来琢磨去,自己是搞药物的,何不仿制某种畅销的西药,这个利润太大了。于是就和一个也想卖假药的合作起来,准备大干一场。

我只想追求金钱,然后有更多更好的物质享受。这就是当时唯一的目标。至于‘奉献’,心里根本就不想这个词。什么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关怀别人,没有这些概念。只想赚钱买车子、房子、娶妻子。所以,享乐让人只想自己,其他一切都不关心、不管了,觉得人活着就要对得起这一生,该享受的就要多多地享受到。只关心实现自己的欲望,其他什么道德啊、法律啊、是否损害别人的利益啊、父母啊、亲戚朋友啊,都不管了。就变成了这样的人。”

通过这一段,每个人应该返照回光,看自己是否发生了这些问题。从前到后看清了上述整个变化过程,就会明白享乐是怎样让心、让行为变坏的。

事例2:

上世纪韩国汉城有一位老婆婆,她这样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在29岁时就成了一名寡妇。我丈夫丢下五个还小的孩子就走了。当时,我觉得天塌地陷一样,失去了继续生活的意志。整个人精神恍惚,变得像一具活死尸一样。五个宝贝般的儿女,也进不了我眼里。当时没有婆婆的话,我和我的孩子们都无法活下去。当时孩子都还小,作为母亲的我已经丢了魂似的,根本不知道能走路的孩子在肚子饿时是到处游荡偷东西吃,还是去了孤儿院,或者已经在交通事故中死去。不会走路的孩子正处在吃奶的时期,没有我的哺育也会饿死的。幸亏婆婆很细心地把孩子们都抚养长大,对我也给予同样的照顾。

婆婆总劝我:‘你好歹就盛一勺吃吧!你不能这样死啊!好歹还是吃点吧!’托婆婆的一片诚心,我一勺两勺地吃下饭,这才活下来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个人把五个孩子这么重的负担扔到我身上就走了,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以后,我不论坐着、站着、躺着,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始终解不开这个心结。我想不通,我得不到答案。

就这样过了很苦的三年。有一天早晨,前世的事情在我心前显现,就像看电视画面一样,一幕幕的影像在心前显过去。瞬间,我开始醒悟过来了:我是因为前世造了那种业,现在才受这样的果报。五个孩子应该由我独自抚养成人!这是我现在应负的责任,如果我再逃避这个责任,后面会有更大的业债降在我身上。”

这个女人知道了自己的业报之后,从那天开始,很用心地抚养自己的孩子。她无论受什么辛苦,都尽心尽力地做好。不但如此,她还干地里的活,凡是力所能及之事,都没有任何抱怨地去做。最终把三儿二女都培养成了博士。

她每次来参加法会,一结束就一定直接走回家,而且一定会对住持和尚留下一句感谢的话:“师父!我的债还没有还清。”

故事中的老婆婆见到了前世的事以后,就对因缘法睁开了眼睛。她恍然明白一生的遭遇都是因缘果报,前面欠了,现在就还债;现在不还,将来就还要更多地还。她知道自己的遭遇是感召而来,不是别人强加的,是自己造的。这时候她想通了,她任劳任怨地偿还。

譬如一个人欠了别人的钱,他会想:我欠了很多钱,要尽快打工还债。会心甘情愿地去打工,越有活干,就越高兴,因为干得多还得就快。老婆婆也像这样想通了,她高高兴兴地还剩下的债,凡是力所能及的事都去做好,并没有束缚在对“自我”的爱执中,这就是发起了妙行。

心结解开,就满心欢喜,这是由慧财所生的乐;心里欢喜,一切行为就都顺了,这是以乐发起妙行。什么妙行?就是安然顺受,欢欢喜喜地接受命运中的一切。过去很勉强、不愿承受,在思想深处有解不开的结,总觉得丈夫对不起她,不该把沉重的负担扔在她身上。这种怨尤之心将她摧残得精神濒临崩溃。

后来她心里生起了法的内涵。原来满腹怨尤,觉得痛苦、不幸,现在她终于想通:“我过去负了债,现在这个债就跑到我身上来,如果现在再把债扔过去,那就又附加利息,将来会有更大的回报落在我身上。所以我不能再负欠,以前的债我尽量还清。”这时候再做家务、带孩子,是很积极的心态。原来不好的心态使她深陷痛苦之中;想通以后,心里就不苦,是心甘情愿地做好每件事。因果的正见使她发起了妙行。她的心态,她表现的态度、行为,她的生活、家庭,方方面面都变了。她变得热情充满,做什么事都有活力,给别人的感觉也是乐观向上,把孩子也个个培养成了博士。

所以,法的内涵在她心中出现之后,她整个身心的状态、表现出的态度行为,统统变得贤善。一个原本坠入痛苦深渊的人,开始精神焕发,活在向上的生活中,这就是法的力量。

2、喜乐相应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有罪喜乐相应;圣财所生乐,无罪喜乐相应。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寻求安乐的自由,你们修行人往内寻找安乐,我们以集聚财富营造快乐,各有各的方式,二者平等,不必要重一、轻一。

对此驳斥:虽然这两种乐都是喜乐,但品质上大有差别。非圣财所生乐是有罪喜乐相应,圣财所生乐则是无罪喜乐相应。就像两种美食,一种是有毒美食,吃起来味感好,却含有毒素;另一种是纯净甘露,味道美,又没有负作用。所以应当取圣财所生乐。

应当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辨别二种乐的差别?它的重要性何在?心里明了后,才会自觉地在行为上调整。

辨别和之后的行为取舍有着紧密关系,辨别如眼,行动如足。就像雨天行路,眼睛见到哪边有水,就会主动地避开,往没水的地方走;眼睛近视,光线不好,可能一脚踩到水沟里。这是比喻二者的关系。

生活中,一个人的辨别能力和他的取舍是否决断有着直接关系。

比如,在面对垃圾美食时,人们采取的行动根本不同。一种人没意识到它的危害,每天大量地吃有毒食品,认为是生活的享受,乐在其中;另一种人虽然有了解,但他取舍不决定,既吃健康美食,也吃垃圾美食,认为吃一点也没关系;第三种人,行为的取舍非常决断,垃圾美食一点不沾,只吃无毒健康食品,在饮食选择上有自己坚定的原则。

为什么第三种人能严格规范自己的饮食?细心地观察,就能找到其中的原因。一般做过实地观察,见解的力量就很强,行为的取舍也非常干脆。他花了很多时间做多方面的观察,从细节到整体都很了解。他知道像防腐剂、人工色素等这些是什么样的物质,人体吸收后会产生什么负作用,比如肝脏需多少天才能排除这些毒素,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脏中会发生哪些反应,积累多了会造成哪些病变等等。了解清楚之后,就形成了稳固的见解。在他眼里,包装再漂亮、口感再好的垃圾美食,也只是毒害自己的敌人。由于见解清晰,所以买东西时,直接就买健康食品,凡是含有毒性成分的食品,绝对不买不吃。而且,由见解的稳固,导致行为比一般人稳固。比如,会坚持一生不吃有毒美食。

一般人说归说,可是到了这种美食面前,就经不起诱惑,根本狠不下心来舍弃。问题就出在“认识不够”,所以经常在两种食物中徘徊。见解稳固,行为上就界限分明,只取健康食品。这就是两种人的差别。

懂了以上比喻,就容易通达辨别和取舍的关系。

譬如我们小时候心很单纯,老师教我们助人为乐、不做坏事,真的就不做坏事,还常常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放假时,会去街道打扫卫生、搀扶老人等等。每当做这些好事时,看到别人高兴,自己心里也高兴,内心充满着阳光。这就是一分圣财所生的喜乐,是利他的喜乐、奉献的喜乐,没有自私自利杂染在里面。

后来,我们逐渐长大,人也渐渐变得自私起来。心里只想着自己快乐,只知道追求物质享受。我们很少主动做帮助别人的事,也越来越体会不到无私助人的快乐感受,每天在染污中生活,很少能开心地笑了。

内心的烦恼却在不断增长,为了求取财富享受,有很多的非理妄想。没有得到时,常常妄想纷飞,投机取巧;追求时,和别人竞争,彼此冲突,生嗔恨心,生嫉妒心(别人稍微损害到自己的利益,就会对他生起嗔恨);五欲享乐快得到时,就生起兴奋的感觉,仿佛好东西快要抓到手上;已经得到时,就贪婪地享受,再再生贪。所以,五欲乐是有染污、有罪的快乐。

想一想:小时候心地善良,很多时候在受用法的喜乐,为什么长大以后,又偏到追求五欲享乐上呢?就是没有稳固见解造成的。如果从小学习佛法,知道“一是无罪喜乐相应,另一是有罪喜乐相应”,那不论社会风气怎么改变,自己的行为决不会动摇。

如果没有学习佛法,没有观察、明辨染净的差别,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快就会转变。比如,修行人住在山林,念的是经书,接触的是修行人,没有电视、没有上网、没有报纸,因为受到环境的保护,就能一心缘佛法闻思修;但入于红尘,很多人快速转变,对五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回到寺院,又开始做一些闻思修行。像这样,在五欲生活和正法生活两头来回穿梭。为什么行为会如此摇摆不定呢?就是因为见解不深刻,导致行为取舍不决断。有时吃五欲垃圾美食,有时又吃佛法的清净美食。一心皈依正法的誓愿并没有生起。

怎样来改变这种状况,让心专一缘法修行呢?方法是观察“法”与“非法”的差别,观察“圣财乐”和“非圣财乐”的差别。在世俗中修行,生起辨别的智慧至关重要。这上面不得力,行为就取舍不清、把握不住。再三强调观察修的原因也在于此。

无罪喜乐的范围很广,凡是圣财所生的喜乐、善心所生的喜乐,都属于无罪喜乐。《瑜伽师地论》里讲,从圣财中能引生无量的无罪喜乐。所以,学好了佛法、修好了自心,会有很大的受用。修行并不是自找苦吃,修行是为自他寻求最真实、最究竟、最永恒的安乐,沿这条路走,决定能开发出无穷的安乐。而且,安乐并不遥远,就在当下的心上可以开发,不劳辛苦外求。

比如,冬天大雪纷纷,在路边看到有人没衣服穿,冻得发抖,我们脱下衣服给他穿,看他得到温暖,自心油然生起欢喜,就是无罪的喜乐。这是金钱买不到、只有从内心得到的,是心上积聚圣法财自然引生的清净意乐。

又比如,给母亲端饭、端洗脚水,给母亲按摩,以孝心生起清净的喜乐。或者,老师把清净的法教给学生,看到学生智慧增长,会油然生起欢喜心。所以,施者比受者更幸福。越是奉献,就越得到安乐。这是自然的反应。

我们边观察体会,边提出其中的原理原则来。比如,观察布施这一条,就可以给出结论:每当真诚地奉献时,内心就会引生清净的喜乐。因为是真诚的善心,不夹杂自私心理,所以决定引发无罪喜乐。

很多人因为认识了这一点,愿意一生奉献给众生。他知道奉献是安乐的资源,从而在一生中,时时处处奉献,找一切机会做利他的善事。他的观念是积聚内心的财富,积聚多了,精神会越来越富有,安乐会充满身心。这种纯净的安乐,没有任何负作用。他认识到这一点后,就决心把一生精力投注其中。

像宋朝的葛繁,每天保持做一件利人的事,后来做两件、三件,有时一天做十件。数十年没有一天放弃。他也拜佛念佛。有一天,在礼拜念佛时,舍利从天而降。后来,他无病向西端坐往生。

他的一生都在行善、利他中度过,他是以法为乐。这样的安乐太近、太容易得到,反而被人们忽视。古人说“为善最乐,助人为乐”,我们能放下私利,真诚地助人,心情自然愉快。

有本书上讲到,我们帮助他人,做了好事,心里就欢喜——从这里就产生阳气,阳气在心头一冲,就会有欣喜的感觉。虽然吃点补药也可以滋阴补阳,但不是真阴真阳,总有点不纯。真正做到佛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生出来的就是真阴真阳……所以,工作和生活搞好了,多作利益人的事,身上的阴阳二气就越来越纯净。

同时,身心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多去行善,就有用功办道的本钱,由此可以得定,可以生起清净的喜乐。

《大智度论》里引用佛语说:“持戒者安乐,身心不热恼,卧安觉亦安,名声亦远闻。”如果能持守戒律,止恶行善,自然身心清凉,无时无处不安乐,眠卧安乐、醒来也安乐,这都是因为圣财法尔能引无罪喜乐。

推展开来,方方面面都能体现这个规律。比如,信心积聚、增长时,内心会欣喜。对上师三宝、对佛法、对自己的修行之路生起确信时,对空性、对佛性、对因果远离疑惑时,内心会欢喜庆幸,庆幸自己的道路选择对了,自己体会的真理是正确的,自己所修的法是珍贵的等等。

或者有惭愧心的人,对于凡是大众不喜欢的事,诸佛菩萨、天地鬼神不喜欢的事,都避免去做。尽其一生不做恶行,保有清白的内心,这就是最幸福的人。临终时,欢欢喜喜,没有对不起人的事,确实可以含笑往生。这就是以惭愧圣财引生喜乐。

又比如,一生学佛法、听闻佛法,每当对法义有所领会时,就会生起欢喜心,这是由闻财引生乐的原理——每当闻法获得财富时,必定引起清净喜乐。知道了这一点,就要尽量积聚法的财富,由此生起无罪的喜乐,而且让它日益加深、日益增广。

《瑜伽师地论》中讲到,作为讲法的菩萨,应当常常想到,“演说佛法是我的安乐资具”。“安乐资具”即幸福的本钱。

由此举一反三,确定我们一生应当以圣财为安乐资具,行为方向和世间俗人完全相反。

比如,世间人以索取为乐,我们以奉献为乐;世间人以受到恭敬承事为乐,我们以恭敬承事众生为乐;世间人以享受五欲为乐,我们以听法、学法为乐;世间人以放纵为乐,我们以持戒为乐……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积聚圣财会得到无量的无罪喜乐。

世间人为了得到享受,乐于积聚一切低等的财富,却得不到无罪的正法喜乐,他们得到的只有由物质财富所生的有罪妄想喜乐。

知道了二者差别,就应当改变求安乐的方向,由以前的在五欲中求安乐,转为在法中求安乐。精进地去积聚圣财,尽量去闻思修正法,去做有益他人的事,去精勤地持戒、习定、修慧,则自然会生起清净的喜乐。这才是踏上了在根本的内心上寻求安乐的正道。

下面看一则古代的公案:

宋朝范俨居士,壮年时考取进士,担任郡县地方官,后来升至卿佐的官位。做官二十多年,每天都要静思如何忠于国家、如何造福百姓。言行举止丝毫不敢乱来,即使在暗室屋漏中无人看到时,也时时有战兢惕厉的景象。

等到儿子成家后,他就辞官归隐,布衣素食,不再牵涉世俗因缘,以清净心融入佛道。

他每天持诵《法华经》、《金刚经》等,暇时就禅定观想。一切世俗的观念和行为,毫不杂染。道德性命,归于自然。

到他九十多岁的时候,忽然了悟,嘱咐侍者说:“人生在世,就像一场戏剧,当锣鼓声响起时,剧中的生、旦、丑、末就开始各自表演自己的技艺。等到蜡烛燃尽、灯火熄灭时,又有何乐趣呢?像我来到世间已经九十年,一切都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幸而悟得这个。这个无边际,无方圆大小,无赤白青黄,无长短上下,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所谓‘一物也无有,万象悉包罗’。此是最真最上、无来无往之妙谛,关键只在人至诚精进,心心相续、念念不断,三世诸佛都从中出现,这是真语、实语、如语、非诳语、非异语。大家各自努力修行。”

说完这段话,范俨默然静坐,合掌而化。当时,异香满屋,祥云遍空,各种光明照耀世界。这些瑞相持续了好几天。

这位大居士,见解和行为都很决断。他做高官时,把重点放在积聚圣财上,言语行为住在清净戒行中;退隐后,全部心力用于修法,诵经、习定、修慧,终至开大智慧,获大安乐。算得上是成功精彩的人生。

4、时分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时有,以依外缘故;圣财所生乐,一切时有,以依内缘故。

五欲之乐不是能够一切时拥有的,因为它依靠外在的因缘,(外在因缘一旦发生变化,它就随着消失,所以靠不住);圣财所生乐可以一切时中拥有,因为它依于内在的自心。

事例1:

在一辆列车的卧铺车厢里,一个青年和一个修行人坐在一起。

到了黄昏,修行人过午不食,两眼微微闭着,神态安祥,充满了法喜。他身边的年轻人,耳朵里插着耳机,索尼mp3正在播放周杰伦唱的“双节棍”,他边听边摇头晃脑,嘴里吃着“肯德基”,再打开一瓶啤酒“咕噜”两口。吃完后,又拿出一本金庸的《天龙八部》,躺在卧铺上看,时不时地往嘴里送一把美国杏仁。

他看看默无声息的修行人,心里在问:我有这么多的享受,我的旅途生活过得多么充实!你这一无所有的人,人生快乐吗?

请衡量,这两个人谁更快乐呢?修行人不需要依靠外在条件,不需要用“索尼”听“双节棍”,不需要口里嚼大杏仁,不需要看《天龙八部》……一心住在法中,心是全然的幸福;任外境起起灭灭,心是一味的喜乐。无论上车、下车,坐着、躺着,始终住在法乐中。这是以零成本而获得常享法乐。

小青年获取快乐的代价昂贵,却又极其脆弱、短暂。他的享受也只是感官接触欲尘的乐受,转眼间就消失了。比如吃完,吃的乐受就没有了;听完,听的乐受也瞬息即逝。他的乐能和修行的法乐相比吗?到他内心浑浑噩噩地下车时,修行人的法乐还是洋溢充满的。

大家要从中体会到怎样来做幸福的投资,不然投资错了,就很不划算。在所有的投资中,往法上积累财富,是以外在零成本而获得永恒的效益。

事例2:

2005年1月,媒体报道一位节目主持人的盛大婚礼场面。文章说道:“这是一场相当浪漫的婚礼,满眼的花卉,粉色的幔纱,鲜花拱门和烛光一同摇曳。婚礼现场数十万枝空运而来的象征纯洁爱情的白玫瑰与象征爱情天长地久的百合花组成了鲜花的海洋,宽12米、高达8米巨型鲜花花门将主舞台布置成室外花园,所有与会嘉宾都感觉不到这是一场冬日的婚礼,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园……由999支红色蜡烛组成的巨型心型方阵,同样出自名师之手,远远看去如同一场视觉盛宴,令这场婚礼如此的与众不同!”

一年后,这位主持人的婚姻以协议离婚而告终。

我们用智慧来洞穿这件事的真相。首先,作为欲界凡夫,只知道外求色声香味触所生乐受。这个五欲乐受由何而来呢?这是以触为因缘才生起的,感官没有与境界接触,哪里有享乐?再观察触是如何生起的?这需要根、境、识三缘和合引生分别才有触。因此,为了营造浪漫的感觉,得到当时的幸福感受,就必须集聚外在种种色、香、光等的因缘。

比如,为了营造“盛大婚礼”的虚妄感觉,就要空运十万枝新开的鲜花,要用999根蜡烛组成一个“心”字,要让鲜花花门高到8米、宽到12米,还要邀请政界要员、商界大亨、各路明星来捧场。

想想看,制造一种“盛大”的假像,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花费了数百万元却只买到几小时的幻觉。然而外缘和合的假相一旦消失,相应的感受就没有了,不是能一切时拥有的。等到蜡烛燃尽、鲜花枯萎、各路人士打道回府时,站在空荡荡的场地,有什么美好的感觉呢?还不都是一场空吗?况且,一年后分道扬镳,婚礼的虚假感觉也成了一想起就让人难过的苦因,成了一场闹剧。所以:非圣财所生乐,非一切时有,依靠外缘的缘故。

想想看,世上那么多穷苦的人,吃不饱、穿不暖,每天在生存线上挣扎。如果能省下这些钱,献给贫苦的人,一定会得到千千万万观众的衷心爱戴。对自己来说,这是在心中创造施舍的法财,是真正为自己祝福,也必将得到真正的安乐。

求取何等安乐,都在自己一念的取舍之间。往圣财方面求取,就会获得永久的安乐。相反,有什么必要追求外在短暂虚假的欲乐呢?

事例3: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于釜山法雨寺安详示寂。

他俗姓黄,法名河潭,19岁在金刚山长安寺出家,一直以念“南无阿弥陀佛”作为自己的修行。

不论坐着、站着,他都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在干活或吃饭时,“南无阿弥陀佛”也从不丢掉。就这样修持有十多年,跟别人讲话时“南无阿弥陀佛”都不间断,睡觉时也是跟“南无阿弥陀佛”在一起。

后来,河潭在三十多岁时见到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并明心见性。他抑制不住体得无量光明和妙义的法喜,从金刚山下山了。他想把“南无阿弥陀佛”这样一个伟大的名号送到众生耳中,送到众生心里,消除他们的业障。为此,他来到了汉城。

在韩国日据时期,电影院的宣传员在做电影宣传时,通常在身上套一个桶,桶上贴一份海报,在大街小巷到处走。河潭就用这个方法,在自己身上套了一个桶,桶的四面和僧帽上都写了“南无阿弥陀佛”。他背着这个桶,一天到晚高声地唱“南无阿弥陀佛”,走遍了汉城大大小小胡同的每个角落。他深深地相信:人们只要耳朵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眼睛见到“南无阿弥陀佛”,就能消除业障。如果遇到对此产生兴趣的人、生起确信的人,他就讲述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的法,并把念佛消业障的忏悔法门也教给他。像这样,做了有五年。

后来,他不知怎的知道了酒,开始喝起酒来。从此,他从一名普通僧人变成了“莫食莫行僧”。有些寺院以各种理由不让他进入,他就从这所寺院走到那所寺院不断地流浪。但在他心底最深处,始终有佛安住,任何情况都无法动摇他的心。

对于帮助他的人,以前他是感谢,现在则是为对方祝愿。无论是小事还是大的帮助,他没有一句感谢的话,任何时候都是合掌说:“愿以此功德,你将来成佛。”不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只要给过他哪怕小小的帮助,他都弯腰合掌说:“愿以此功德,你将来成佛。”

他成了喜爱酒的人。走在路上,嗓子干渴时,就直接进入酒家。缓解了干渴,他就向酒家老板合掌半拜祝愿:“愿以此功德,你将来成佛。”

有的人拿着食物和酒走到他跟前,对他说:“和尚!来一杯吧!”

他说:“好啊!”

当他一饮而尽时,这些人又取笑又讥讽地说:“和尚,你刚才是喝茶还是喝酒呢?”“看你还喝酒,不像个出家人啊!”

他一点不放在心上,照样合掌恭敬地说那句始终不变的话:“愿以此功德,你将来成佛。”就这样,始终说这句“愿成佛”的话。

河潭的晚年是在法雨寺度过的。该寺当时由大律师东山和尚住持,戒律极严。但东山和尚对他倒是很宽容,来去随他,愿住就住,愿走就走。好酒的河潭无法和大众在大寮里共住,也不能跟大众一起过堂用斋,他只能跟那些来庙里干活的行者和做杂活的工人一起吃住。每天吃过早饭,他就走出庙门,直到夜里才归寺。

有一天,他把该寺的监院叫过来说:“三个月后,我就要走了。”监院只当作是玩笑话,至于他是搬到哪里还是离开人世,并不仔细过问。

后来,在河潭说要走的那天前的一个星期,河潭又叫来监院,把一捆由十元、一百元整整齐齐叠好了的六万韩元(按现在算,不到一百元人民币)交给监院。河潭说:“我其他什么都没有,没一本经书,没一个木箱,也没一块地。刚才这些钱是我全部的财产,就捐给庙里用吧!”

他又从袜子里拿出三万韩元,说:“这些钱用来处理我的后事应该足够了。”

要走的前一天,河潭用泡了檀香木的水洗了澡,换上预先准备的寿衣。然后在干净的地方,把洗澡前穿的衣服都烧掉了。这时候,他真是一无所有了,除了穿在寿衣外的一件长衫和袈裟,连一块毛巾和一双袜子也没有。

起初,监院听到河潭说“三个月后要走”,只当作是玩笑,这时看到河潭接二连三的异常举动,也有些不安起来。在河潭要走的那天清早,他派了三个年轻僧人看着河潭。

到了上午十点,河潭开口说:“现在到我该走的时候了。”

旁边看他的年轻僧人有点不耐烦地说:“你不知道现在是大殿供佛的时间吗?你既然是个出家人,为什么在供佛的时间走呢?”

河潭说:“你说的也对,你把我扶起来。”

说完,本想坐着圆寂的河潭,在年轻僧人的搀扶下,往佛殿这边走来。他在大殿的一处端正地坐着,很安静地等到供佛仪式全部做完。这时他吩咐身边的僧人说:“现在没别的事了,请扶我躺下吧!”

在身边僧人的帮助下,河潭安详地躺下了,用微小的声音说了他一生最后的话——“愿共法界诸众生,自他一时成佛道。”

河潭和尚圆寂了。这时法雨寺的监院顿足捶胸,痛哭流涕地说:“唉呀!唉呀!真正有道的善知识撇在一边,我真是瞎眼了、聋耳了,什么也不知道啊!”

讲到这里,大家返照一下自身:当下的我是怎样活着的?果真幸福地活着吗?实际上,丢失自己真心的我们生生世世都在妄想中活着。在妄想、贪欲、嗔恚中颠倒迷惑,积累了数不清的业。此时此刻来到轮回的此处,而我们却沉迷其中,毫不知觉。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也惘然不觉,对于自己的前途命运并不做任何应该做的事。

我们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学会直视生活。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这些多得不可计数的生活方式中,我们视什么为幸福的生活呢?财富多是幸福的生活吗?名誉大是幸福的生活吗?周围有人向你虔诚礼拜是幸福的生活吗?不然,就像河潭和尚一样,始终身无长物,活在周围人对他的嘲骂和轻蔑当中,但在内心深处,他始终守持着不变的东西,享受安乐的生活。最后没给任何人烦扰,洒脱自在地离开人间。你认为这样的人幸福吗?每个人都可以做出判断,返照自己的真实状况,就能明白。

河潭和尚以一句名号作为所缘,功深力极,证入了念佛三昧而明心见性。从此,他远离了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他现生就处在极乐世界中,得到了究竟、永恒的大乐。《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相形之下,世人是多么的可悲!辛苦地劳作,只是为了得到短暂一刻的虚假享受。不像那些内心依止圣法的修行人,一旦上了路,不必外在条件,就可以时时住在法喜中,安住在如此简单、方便、真实的安乐中。它并非遥不可及,甚至不需要外在的拼搏。只可惜人们不懂得回归自心,不知道平淡中有大受用,有完全的、遍一切时处的受用。

一个人从早到晚地辛勤工作,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就又受贪欲的迫使,盼望感官能和五欲接触;接触到了有点感觉,就以为得到了真乐,自己是幸福的人了。然而,辛苦求得的财富很快就在虚幻中消耗殆尽,值得吗?有意义吗?

千千万万见识短浅的人认为幸福就是感官享受。他们只看到这一点,也就全力以赴地追求这一点。于是乎,游乐园、眼花缭乱的影视片、花样百出的娱乐节目、各种风味的美食、名目繁多的旅游项目……娱乐享受随处可见。为什么演变成了这种潮流和局面呢?这不是什么好事,而是人类智慧滑坡的表现。正因为只把五欲享受看作快乐,把追求五欲看成实现安乐的途径,所以就朝着这一方向一路狂奔,越发展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花样也越多。

如果能冷静下来用智慧观照,则一定会发现:五欲享乐实际是最低等的安乐,下至旁生也会追逐。欲界众生追求外在的五欲享乐,色界、无色界众生追求内在的乐受和舍受,只有佛弟子希求无漏的大乐。所以,往外求取五欲乐是最低等的方式,有智慧的人理应舍弃。只有放下虚假的感官刺激,回归内心,去集聚法的财富,才能得到永久的法乐,因为这是相应本心的缘故,不需要虚假外缘的缘故。

我们学习这段资料时,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并不是两种财富的差别,而是由两种财富所生乐的差别。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一观察对象,就容易跑题,也难以形成决定的认识。

为什么要观察呢?因为总括来说,乐只有这么两种,每个人活着都想求乐,在有两种乐可供选择时,就要抉择哪种乐更能利益自己,然后再把人生用在对这种乐的追求上面。

那么,这两种乐到底有什么不同?哪种乐更有利益?单单说一个结论“圣财乐比非圣财乐好”,对于自己观念和行为的转变难以起到作用,没做过具体的观察,就不能形成决定的见解。所以应当主动地开动思维,运用教理,联系自己的体会、周遭的现象,详细观察这两种乐在作用、品质、大小、有无染污、有无负作用等方面的差别。真正以理衡量到了这二者的差别,才成为内心不得不承认的定理,产生清晰、决定的认知;见解上一旦决定,行为上的取舍就会相当干脆利落。

很多人认识不到这里有一条由如理观察而逐渐转变颠倒见解和行为的路子,导致并没有主动地在这方面用功。虽然有时候也愿意学一点,但缺乏主动、多方面的思维衡量,致使无法凝结成坚固的正见。没有正见的力量摄持住自心,行为当然就摇摆不定了。所以务必要弥补此缺失。

6、引发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不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圣财所生乐,能引发后世圣非圣财。

后世的事很遥远,看不到、摸不着,难以亲切体会,所以要举一些容易懂的例子帮助理解。理解了浅近的方面,再往远大的方面观察、拓展,就能在广大的范围里建立结论(注:此处有一重要途径,即依止佛宣说因果的圣教量,得佛语加持,可对引发后世果报的情形生起胜解)。以下就对这一条同样先结合现世事例做浅近的观察。

事例1:

比如甲、乙两人一同上大学,但想法不同。甲认为:以前为了上大学,吃苦读了那么多年书,也没有好好享受过;现在上了大学,有时间、有精力,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中,应当好好享受一下。否则,将来步入社会,成家工作,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所以,这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应当以最快乐的方式度过。在他眼里,似乎未来一切美好前景都开始显现了,他也逐步行动起来,放开身心尽情享受大学新生活。

以前上中学有严格规定,只能穿校服、留短发。现在则开始买名牌衣服,尽量把自己包装得青春潇洒;参加周末舞会;买港台明星的流行歌曲磁带;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一本接一本,看得废寝忘食;各种中外影视大片也是通宵达旦地看。一到周末,约朋友把周边的名胜古迹挨个游遍,今天是颐和园,明天是长城,后天是世界公园……世界杯、欧洲杯足球赛,美国篮球联赛,一场不漏;成为某个足球明星的忠实球迷后,凡是他的报导,下至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了解,谈起来头头是道。要么抱着一个吉他,在夜幕降临之际,坐在宿舍楼前的长椅上,深情地弹起流行曲调,显得浪漫而有气质,还时不时地甩一甩满头的长发;或者,三三两两坐在草坪上,一瓶接一瓶地喝啤酒,假装深沉、成熟,实际上内心空虚无聊;手机款式不断地更新,电脑配置不断地升级,没完没了地上网。总之,什么样的新花样都要去尝试,什么样的新感觉都要去体验,觉得这样才够潇洒、浪漫,才对得起自己。

转眼间,四年的时光过去了,一切美好的幻像于此息灭,只留下一片空虚。

面对未来的人生,他开始发愁,有种无法应对的感觉。他根本没有资本去争取人生的成功,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底气。才发现前途黯淡,一片茫然。他很清楚,自己只是在吃喝玩乐中混过了这四年,哪有什么内在的东西?人生的成功要凭内在的素质、品德、才干,要凭福德和智慧,然而他却没有去努力积累。此时,过去的享乐都化为泡影,又能对今后的人生起到什么作用呢?能引发内心和物质的财富吗?当然不能,享乐只会消福,只会滋长恶习、恶行,没有任何引发财富的功能,也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在他贫乏、空虚的心里,未曾播下未来成功的种子,却在享乐中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气,比如,不能吃苦、好逸恶劳、任性傲慢,只想到自私自利地索取享受等等。这使他陷入人生的低谷,内心躁动、恐慌不安。

和他相比,乙是有智慧的人,眼光非常深远。他认为:人的一生应当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利益国家、社会、人类的基础之上。暂时的五欲享乐,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可能以享受来报效国家、改良社会、造福人类,不可能以享受来滋养慧命,完善人格;真正的安乐来自开发自己的智慧和善心。所以,他决心在这四年当中昼夜安住于法乐,安住在善心开发、提升、充实的安乐中。由此,每天不间断地吸收古今圣贤智慧经验的结晶,开拓自己的眼界,陶冶自己的情操。每当别人在闲谈、玩乐时,他珍惜时间广泛求学,以提升智慧,或者在生活中,帮助同学、尊敬师长,做各种有益他人、有益社会的好事。尽管没去追赶潮流,过所谓时尚的生活,但他并不孤独、痛苦,反而得到了非常实在的心灵的安乐和滋养,以及美好、远大的前途。四年以后,他满载着内心的财富和喜乐走出校园。

有远见的人见到乙的表现,就预料到他将来会有很好的前程,在他身上会得到内外两种财富。

这又如何解释呢?一方面,对内在的法乐——比如探索真理的快乐、奉献的快乐、发善心的快乐等等,越去受用,就越增强善的力量,由此福德力、善根力就越深,当然将来会引发内外两种财富。这是从因上事先知道果上的情形。

从等流的作用方面看,得到了法乐,对一个人一生的行为取向有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乙在大学期间亲身体味到了探索真理的乐、奉献的乐、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乐等等,他所得的乐趣,会推动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摄取这类圣财。比如乐于助人、乐于利他的人,不管到什么环境里,都会主动地实行利他。

关键要认识到人的行为动力是乐趣。如果在某种事上得到真正的乐趣,以后就有兴趣在这方面追求;相反,很长时间没得到乐趣,心理就会厌倦,不想再坚持做。人的心理即是如此。乙在积聚圣财中尝到了甜头,这给他很大的上进动力。

十二缘起中“由受生爱,由爱生取”,是一条心理规律,意思是,一旦心上生起乐受,随即缘此引发贪爱;受贪爱的驱使,又会不断地求取。凡夫只要见到有乐,就会不断地求取;有苦,就尽量地逃避。如果做某种事只有苦受,谁愿意投入呢?人都是为了求乐而行动的。

换到佛法上解释这一规律:得到法乐就会引发善法欲(欲,就是进取的动力,善法欲就是在善法上求取的动力)。每当得到法乐时,就会增长我们的善法欲,会发起在圣道上进取的动力。这样的行为方向是向上的良性方向,能源源不断地引发圣财和非圣财。世间欲乐的方向则刚好相反,由享乐增长贪欲,以贪欲推动自心继续追求五欲,把人一步步推向堕落,最后耗损福德,损坏内心的功德法财。

由此可见,两种乐所带来的是行为方向上截然相反的差别。懂了这个道理,就要有意识地去受用法的喜乐。

比喻中的两个学生都同样想追求快乐,但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甲并不是分不清苦、乐的白痴,恰好相反,他自以为聪明,认为只有用感官去和五欲接触,才会生起快乐感受,不然的话,老老实实或不去主动追求,快乐并不会自动送上门来。因此他很主动,全力以赴地追求一切可追求的享受。

他的想法是,以触为因缘才能生乐受,因此只有去尝试,才能得到快乐感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理由,并为此而积极采取行动。

这就是现代人智慧短浅的一面。只见到眼前,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虽然五欲乐和法乐都是乐,但所导致的行为取向以及是否引发财富上大有差别。如果在前一条追求五欲乐的路上狂奔不已,虽然暂时有些享受,但注定归于贫乏,因为五欲乐并没有引发内外财富的功能,随着贪欲的增长、追逐五欲的增强,福报将逐渐耗尽,善心将逐渐被埋没,恶业将逐渐地增长,走到最后,就陷入痛苦的深渊。

相反,往求取法乐的路上走,就会不断升华、不断开发功德,因此越走越安乐,越走越光明。

事例2:

比如一个人贪图饮食享受,他到高级餐馆去吃山珍海味,吃得很快乐。这种饮食之乐能引发后后的财富吗?享用山珍海味的快乐,吃过去就没有了。正当享受饮食之乐时,心上并没有种下任何善业习气,怎么能引发圣财非圣财?五欲财富唯从善业产生,内在的圣财是由修集善心功德而来,二者都不可能在贪婪咀嚼中产生。

往未来方面观察,享受五欲乐不仅不能产生财富,反而会导致身心环境的衰损。按照十二缘起“受缘生爱”的规律衡量,正当津津有味地享用美食时,对饮食的贪欲也在悄然增长,由此变得对饮食越来越讲究,会常常受贪欲的驱使,不由自主地追求美食。吃惯了好的,没有好吃的就难受,会控制不住地往高级餐馆里钻。不吃到心满意足,就缓解不了欲渴。按这样发展下去,不知不觉就堕到讲究吃喝享受的行列里去了。

所以,享受会增长贪心,贪心却不能助长善心。享乐不会增加一分对非洲难民的怜悯心,但会增加自私、虚荣、贪欲、散乱等这些使将来贫乏乃至堕落的因素。

反面观察,如果享乐可以引发财富,那应当享受越多,引发的财富也越多;享受越大,引发的财富也越大。但谁都没见过这类事,反而处处见到享乐使人堕落的例子。多少高官、多少名人都是因为享乐而身败名裂的。

如果他们能把这些钱省下来布施众生,内心定会生起喜悦,也就是由圣财所生的乐。我们观察,这份乐能否引发未来的财富呢?内心安住在奉献的喜悦中,就会加强同类的善心。心中有了欢喜,就播了善种子,以此能在未来不断地引发财富。

五里铜盆的公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讲一个穷人以卖柴为生,有一次卖完了柴,得到三文铜钱,见一位比丘在市场上放着空钵乞食。他就把这三文钱供养了比丘,然后离开市场。在回家的五里路上,他随喜这份善行,步步发欢喜心。走到家门要进屋时,还转身向那位比丘顶礼发愿。由于他长时间沉浸在供养的喜悦中,以这种对善欢喜的力量,获得了后世极大的福报。

他来世做了国王。有一次看见一只金猫从庭院的东北角跑到了西南角。他就命人挖掘,结果得到了三层铜盆,满满的全是钱,一直延伸到五里之外。他请问迦旃延尊者此事的缘由。尊者告诉他,这是他前世布施三文钱后,在五里路上步步生欢喜心的果报。由此证明,如果心住在对善法的欢喜中,就能滋润同类善根,以此将引发内外财富。

从负面而言,由享受五欲乐会增长对五欲的贪爱;从正面而言,受用法乐则会滋长善法欲,以善法欲驱动,善法会越做越大、越做越欢喜,由此当然会源源不断地引发圣财和非圣财。

例如施舍钱财照顾穷苦人,看到他们能吃饱穿暖,内心感到幸福;当生起了布施的安乐感受时,布施的意乐会进一步增强。以此欢喜会激励自心不断地做布施,越做越大、越做越欢喜。同时,对穷苦人的同情心、善心等会越来越增强,福报也会越来越大。由此可知,从布施等得到的圣财之乐,会激发更多、更深、更广的善行,能不断地引发圣财和非圣财。

事例3:

大家知道,观看暴力片有很多视觉享受。在欣赏暴力画面的同时,其实就在对暴力随喜。以此欢喜,会增强邪知邪见,把杀人犯视为英雄,把打打杀杀当作乐趣。那些暴力镜头在心上落下印象之后,会时时在心前浮现,使内心失去平静,甚至引起暴力倾向。影片的光色、声音、场景设计,都会吸引人的注意力,使内心不由自主地随着它散乱。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安静、埋没善心,由此障碍集聚圣法功德。总之,这种视觉享受只在我们心田中种下恶习,却不能引发圣财和非圣财。

如果把时间用于寻求法乐,比如集中精力,用一段时间思维两种乐的差别,通过思维上的点滴积累,认识逐渐从模糊、不定而变得明确、决定,最终达到思维透彻、生起定解。这时候,内心得了法喜,就自然喜悦。在获得法喜的同时,会对圣法生起信心和欲乐,会生起一切生恒持正法的愿心、立志尽量积聚圣财等,很多善心功德都会被引发出来。这种由法喜引发的非常深广的圣财,对于今生乃至未来无量生都会起到正面作用。按这条路走下去,有望生起尽未来际依止法、护持法的大愿。生起了这样的大愿,就会源源不断地摄取圣财,而非圣财也不求自得。经由这番比较,我们会明确内心获得法喜是极有意义的事。

再往后世方向观察,更会深信,由圣财所生的乐能引发圣财和非圣财。相较之下,非圣财所生之乐毫无引发财富的功能。因为乐享过去了也就消失了,关键要看享乐时种下什么种子。受用法乐时,播的是善种子,所以引发后世圣财和非圣财;而受用五欲乐时,种的是恶种子,故将来只会引发痛苦。

事例4:

一个人的事业不成功,面临倒闭。在一次学习佛法后,恍然醒悟,这是因为自己缺少慈爱心,没有磁力,吸引不住周围的人、事、物,导致福星不照临。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后,他的心就变得开朗起来,而住在法的喜悦中。这种来自智慧的喜悦促使他积极调整心态。之后的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事业也开展起来,不但创造了外在财富,内在的慈心圣财也日渐增长。

可见,推动后后良性发展的并不是五欲享乐,而是圣财所生的喜乐。这是很重要的原理。因为如果把重点放在瞬间消失的五欲享乐上,就不能带来未来的大好前程,最终会陷于贫乏;但如果把重点放在受用法乐上,人生就会潜力无穷、实力无穷,越来越富有、充实,这才是真正把握到了创富窍诀。所以,少一点外在享乐,多一点内在法喜,会让生活改变局面、焕发生机。

事例5: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有位比丘在林间坐禅行道,饭后经行。他的诵经声美妙清雅,无与伦比。

有一只鸟敬爱比丘诵经的音声,它飞到了树上恭敬聆听,不幸被猎人用箭射死。

这只鸟以爱敬法音的善心,死后生到了忉利天,面容端严,光彩夺人。他心想:我是以什么福德而生到了天上呢?就以宿命通观察,见到自己前世是一只鸟,因为听闻比丘诵经声的福报而上升到天界。他为了报恩,就持着天花下到阎浮提,到比丘面前礼敬问讯,奉上天花、天香。

比丘问明了原委,非常欢喜地让他坐下,为他说法。天人听法,当即证得须陀洹果。之后,欢喜踊跃地回到天界。

佛告诉阿难:“修出世法能得到无量利益。佛所说的法非常深妙,下至飞鸟喜爱佛法的音声也能获得无量福德,何况人用坚固的信心来受持,所获果报就更加无法衡量。”

小鸟聆听诵经的法音而生起信敬欢喜,是以闻圣财而引生喜乐。在受用这种喜乐的同时,就种了贤妙习气,这个力量使它升到了天界,拥有天界的富足,这是由圣财所生乐而引发非圣财;而且,以宿世的善业习性又使他持着花香来供养比丘,再次听比丘说法而证得圣果,则是由圣财所生乐引发圣财。

缘起律既然不变,以此可往无尽的未来推演。比如修菩提心而得到内心的法乐,能滋润菩提善根、增强意乐。同时它的引发力用不可思议。由大愿力的驱使,从现在到成佛之间,昼夜恒常摄集圣财与非圣财,引发无量无边的财富,最终成为拥有最大财富的佛陀。

总之,要看到这里会出现一条无尽增长的良性循环链。享用刹那体性的有漏欲乐,除了造成贪欲的增长、相关烦恼恶业的增长、未来苦患的增长之外,不可能引发丝毫内外财富。所以这条享乐之路是没前途的、向下堕落的路。相形之下,受用圣财所生之乐,能引发圣财和非圣财;在获得圣财时,又引发喜乐;以这一喜乐,再度滋润自己的善根,使其更加增长、广大、无尽,就有更大量地引发圣财与非圣财;到下一次,圣财更加增长时,内心就更为充实、更具德性光辉,喜乐也就更大量地生起,如此又让未来更加美好。如是辗转地增长,直至成佛。所以,把握这一不断引发、增长的缘起,的确不可思议。

在世间商业的投资上,如果真正找到了窍门,不只是一次赚钱,而是形成良性循环,让利润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长。然而这还不算什么,最稀奇的是懂得往圣财上投资,才算最高明、最具远见的。

懂得了以上的道理,就应该调整自己的行为,把重点放在寻求和受用圣财所生乐上面。

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朝这方面多投入心力,多开动脑筋积聚圣财,就会在自己心上打开喜乐的泉源。每当获得一份圣财喜乐时,就要像五里铜盆故事里的穷人那样,对于善法修随喜心,久久地滋润善心。使自心越来越喜爱积累圣财,形成不断向上的良性循环链。微妙的是,受用法乐会持续增上、良性开发,像火箭升空那样一级级地升高。

我们做好事积累得越多、越是上了轨道,就越无法停息,会达到每日必做的地步。为什么呢?因为天天乐在其中,有强大的动力驱动。只要在开始阶段能克服困难,一旦上了这条学法、修法的轨道,路就会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光明。

7、尽无尽差别

又非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有尽有边;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转更充盛,增长广大。

受用非圣财所生的五欲乐,在达到最后边际时就会穷尽;而受用圣财所生的法乐,不但不会穷尽,还将辗转不断地增盛,日渐广大。

所以,我们应当发愿在未来一切生中都积聚圣法资财,一切时中都受用圣财之乐,如此辗转增广,一路走下去,法乐会日益变大,何乐而不为呢?

用比喻说明:世界上有两个饭馆——五欲饭馆和圣法饭馆。在五欲饭馆里,能吃到色、声、香、味、触这五种饭食,吃一顿要付十元,如果钱花光了,就会被罗刹老板吃掉;而圣法饭馆,能吃到信、闻、戒、舍、惭、愧、慧七种饭食,不但免费,还吃一送十。如果我们只有一百元,应该进哪个饭馆呢?如果误入五欲饭馆,即使感觉味道很好,但吃过十顿,就不得不丧命。所以,有智慧的人会进圣法饭馆尽情地享用,那真是极有福气的人。

下面就看看世间人是怎么进入“五欲饭馆”而丢了性命的。

事例1:

根据《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2005年2月17日,湖南常德人巢中立在自己十几平方米的超市中用一根绿色尼龙绳悬梁自尽。巢中立曾号称拥有2千万资产,死时却只有两床棉被。

改革开放初期,他在当地开了一家美术社,因为手艺精细,价格便宜,十几平方米的小店顾客盈门,初次赚到了十几万元。

巢中立乐意炫耀自己的财富,1986年他成为常德市第一个拥有轿车的商人,他经常开着一辆写有自己名字的红色菲亚特轿车在街头出没,引起众人围观。

1988年,巢中立变卖家产到深圳图谋更大发展,在深圳开设美术社,生意蒸蒸日上。收入丰厚的巢中立在家中专门用29台电视机堆成一堵墙,每次看电视时将电视一齐打开,同时收看29个频道。

然而巢中立富裕之时也陷入了情欲的漩涡,因为贪恋女色而散尽千金。2003年初,他与第二任妻子离异之后,只身携带10万元回到老家。回家之后,巢中立还想东山再起,然而时代迁变,今非昔比,在生意场上,巢中立屡受挫折,由于巨大的财富落差和世态炎凉,给他内心带来难以承受的打击,最后人格完全扭曲,走上自杀的悲凉之途。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一个人凭借前世的福德,今生能得到种种受用。这种由因缘造作的法,就像仰头向着天空射箭,虽然一度以发射的力量上升到高空,但在箭的势力穷尽时必然直线下落。也就是以五欲乐最终招来的是堕落恶趣之苦。

古大德说,人天福报是三世冤。一世修福,二世享乐,三世堕落。巢中立就是一个典型,由于他前世积福,而在今生发家致富,但发财的同时也发了狂。他不知道灯油燃尽,灯即熄灭的道理,反而纵情声色,铺张享受。他的那点福报,没用多久就享尽了,剩下的只有心中满满的烦恼和恶业。之后烦恼业力就控制了他,使他以自杀堕落来收场。(可见,五欲乐是终将穷尽的有漏法,当福报穷尽时,就必定大祸临头。)

如果他有智慧懂得把心用在受用圣财之乐上,结局必然不同。像做上供下施,积聚布施法财,会越来越享有布施的法乐。而且越布施越增强同类善根习气,内心的喜悦、法乐也会随之增长。大家不妨一试,接连地做好事,观察内心的安乐程度是否增长广大。

俞净意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当初改过行善时,杂念纷飞,不是怀疑就是退惰,迷迷糊糊又落到过去的状态里去了。但他后来勇猛发誓,凡是有益他人的事,不论大小、有没有空闲、别人知不知道,都踏踏实实地去行持,而且每件事都做到圆满为止。这样随缘多行方便、处处积功累德,经过三年,他就达到了“动即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的境界。以此足可证明受用圣财乐能辗转增长。

还有《大智度论》上说,以持戒清净故,心无后悔;心无后悔故,身心快乐;身心快乐故,能摄持自心;能摄持自心故,如实了知;如实了知故,生起厌离;生起厌离故,便能离欲;以离欲故,获得解脱;获得解脱故,获得涅槃。由此也可看出,精勤地积聚持戒圣财,会辗转不断地增上,并将无穷无尽地受用法乐。

事例2:

下面看韩国1948年建国以来几位总统的命运。

第一任总统李承晚在美国协助下建立了大韩民国,在任的最后一年,因为操纵总统选举引发全国学生示威浪潮,被迫下台到夏威夷寻求庇护。1965年去世。

第二任总统朴正熙1961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979年,他与情报局局长共进晚餐时被刺杀身亡。

第三任总统全斗焕是在朴正熙遭到暗杀之后,出现权力真空时发动政变上台的。1996年8月以光州屠杀平民事件被控判国罪,判以死刑,后改为终身监禁。

第四任总统卢泰愚1996年8月以叛变罪、贪污罪判处17年徒刑。1998年卢泰愚、全斗焕两人获释。

第七任总统卢武铉下台后,因涉嫌受贿接受调查。2009年5月23日跳崖自杀身亡。

2008年短短3个月内,就有5位韩国艺人自杀,令人叹息。

2008年9月8日,36岁的韩国著名主持人安在焕被发现死在车内,警方分析他已死了一个月,尸体已经腐烂,车上的遗书和其他迹象显示他是自杀。韩国媒体声称,安在焕生前欠了40亿韩元债务。

10月2日,39岁的韩国著名影星崔真实在住所的浴室内上吊自杀。分析认为,她是死于谣言带来的压力,她死前有多个网民造谣说,安在焕欠了崔真实25亿韩元的高利贷。

10月3日,26岁的韩国艺人张彩苑步崔真实的后尘,在浴室上吊自杀。媒体猜测理由也类似崔真实,是她承受不了网友攻击。

10月6日,23岁男演员金智厚在家中上吊自杀。

12月1日,韩国音乐组合明星李瑞贤在首尔的练习室内上吊自杀。据说他借了数亿韩元炒股,但股市大跌,他自杀前一天还在为还债奔忙,他的父亲猜测炒股失败是他自杀的最大原因。(网上资料)

总统和明星是世上最为光彩、最有五欲享受的人,但他们的命运却如此悲惨,最后在势力穷尽时,走到人生的末途。恰如《红楼梦》里一首词所说: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好比一群鸟,吃完了地上的食物后,各自飞回树林,除了剩下白茫茫的大地之外,什么也没留下;同样,红尘万事,转头成空。无数众生都陷在痴迷中享受五欲,却不知最终的结局唯有破灭。

事例3:

这是发生在韩国的真实故事。有位年过八十的老婆婆非常精勤地念观世音菩萨,从而延长了寿命。无论何时,在她脸上都挂着浅浅的微笑。

打从出生时起,她的身体就非常虚弱。看相的人都说她活不过三十岁,连普通人都说:“这孩子不像长命的人。”

等她渐渐长到二十岁时,父母的担心越来越大。女儿虽然注定短命,但毕竟到了婚嫁年龄,没办法留在家里,也不能让她没成家就做鬼去。

每一次媒人来时,母亲总告诉对方自己女儿的真实情况。但有一次,对方并没有表示异议。

婚礼举办后,婆婆就带着媳妇来到釜山摩诃寺。寺里有婆婆一位出家的好友。婆婆托付她说:“我的媳妇托付给您了,您求佛保佑这孩子延长她的寿命吧。”

好友说:“您的嘱托我怎么会拒绝呢?我一定求佛给孩子延寿,但需要一年还是十年,我无法确定。我有个条件,在此期间,不论家里出什么事,都不要和孩子联系。在我把孩子送回家之前,家里任何人不许来找她。像这样过上几年,能做到吗?”

婆婆接受了条件,离开了摩诃寺。

媳妇从那天起,开始在师父的指导下念观世音菩萨。师父说:“从现在起,为了推延死亡,你要开始做祈祷。不论生还是死,都不能不念观世音菩萨。不论上殿、端坐、往返行走、穿衣吃饭,这句观音菩萨时时要念。”

最开始时,师父没有指使她做任何洗碗等的事情,只让她坐在佛殿里念观世音菩萨。白天不用说,夜间直到12点,她一直在佛殿里念。早晨雄鸡初唱,师父就叫起睡梦中的她,让她念观世音菩萨。

这样过了有几个月,师父开始逐渐地让她做事。师父说:“你现在洗自己的碗,然后上殿”“你洗自己的衣服”——像这样让她逐渐地做一些事,同时不间断念观世音菩萨。

又过了几年,她不论在耕地、给僧众洗衣或者做饭、打扫时,都能不间断地念观音菩萨。她已经达到了行住坐卧都能和这句圣号融为一体。最后在睡眠中,“观世音菩萨”也没有放下,做梦时也始终念着观世音菩萨。

有一天,师父对她说:“你可以回家侍奉婆婆、丈夫了,但这不是说现在有什么定论。在观世音菩萨没有给答案之前,你千万不能把观世音菩萨放下。”

于是,女子离开了摩诃寺,回到了家中,和婆婆、丈夫一起生活。当然,“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从未间断过。

岁月如水,转眼间,她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三岁。这时候她身上出现了奇妙的事。

那年初夏的一天,她做完饭,等候在外干活的婆婆和丈夫。她独自坐在屋里,安静地念观世音菩萨。

忽然,屋里的蜡烛自动点亮了。没有谁点过蜡烛,蜡烛是自动燃起来的。原来漆黑的屋里,自己亮起来的烛光!这是观世音菩萨给她的答案。她通过十年的念诵祈祷,终于得到了答案。

后来,她年过八十时,脸上也始终没离过天真的微笑。有一天,她在法华寺看着远处的釜山市区,对一位师父说:“师父,你看釜山的市区,多么美好、多么灿烂!这么和平、幸福的土地,什么地方会有呢?极乐世界!这里就是极乐世界!这不就是佛国净土吗?”

从这个例子看出,越受用圣财,所生乐就越增大。

修行人初念佛时,心不容易收摄,口里念佛,内在的心念却跑到了其他地方。这是正常现象,因为长期以来散乱惯了。但只要不懈地努力,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在静处能够集中心力念佛,这时就有一定的法乐。但在做事或到闹市中时,佛号还是会常常丢掉,这时再次收摄自己的心,把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经过一段时间精勤用功,就能做到不论身体是静是动,都能持念这句佛,达到“动静一如”。这时生起的喜乐更加深广。

即使做到了“动静一如”,但在和别人谈话时,佛号还是常常溜掉。如果能更严密地收摄自心,逐渐就能做到在说话时佛号仍然不断,达到“语默一如”的程度,当然有更大、更深的法乐。

在“语默一如”后,再达到“醒梦一如”也不会太难,不仅醒觉时,连打鼾时也是“观世音菩萨”,翻身时也是“观世音菩萨”,做梦时也是“观世音菩萨”,内心便更清净、更安乐。

把“醒梦一如”再持续下去,终有一天会达到,不论心依附身体还是脱离身体,都没有关系,完全是“观世音菩萨”的“生死一如”的境界,达到了大自在、大解脱、大安乐。

所以,圣财乐可以放心地受用,不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辗转增长。与此不同的是,受用欲乐如油灯般,随着油的逐渐消耗而有减无增,最终减至零而穷尽。圣财乐如同甘露,越受用越长养修证之身和内在法乐。

比如念观世音菩萨,从最初散乱的状态开始修习,受用法乐、辗转增进,到一定程度会在身心的当下顿时从意识状态中解脱,超出时空,进入三昧境界。这时,幸福的门就豁然开启了。像这位老菩萨,内心唯一充满幸福、安乐,这时看到的、听到的,全是美好、光明的,没有任何负面的、令人不快的、肮脏的东西。这便是通过念观世音菩萨得到了法喜三昧,是完全的幸福、全体的安乐,超越了一切不幸、悲伤以及相对的幸福和安乐。

以上就念佛讲到了受用圣财乐如何辗转地增长。至于参禅、修密、作观,可以配合自身修持的法门具体观察。

虚花悟

这是《红楼梦》里的一首词: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挨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娑婆,上结着长生果。”

词中说道,把那三月的春光看破,粉红的桃花、嫩绿的柳枝,结局又如何?把这春天美景打灭,寻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的桃花盛放枝头,云中满是粉红的杏花,到头来,哪样能把秋季捱过?

“三春桃红柳绿”表示世间花花绿绿的景象,色、声、香、味、触的欲尘。为什么“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因为这些只是虚妄分别显现的假相,并不真实。“清淡天和”表示清净涅槃。世人喜欢五欲繁华,其实“清淡”才更殊胜,因为真实是离妄的,离妄就清淡。“天”指天然、本然。心不著妄相才合乎本心,所以是“清淡天和”。欲界、色界、无色界、菩萨法界、佛法界,越往上,境界也是越淡、越微妙。修道寻求的是“清淡天和”,并非花花绿绿的欲尘,那是渴鹿逐阳焰,是迷乱之举。所以“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清淡天和”也就是法,法是离欲尊。享受欲乐最终都走到尽头,穷尽坏灭,所以说:娇艳的桃花、杏花,哪一样能留到秋天?秋天表边际之相,时辰一到,千朵万朵的鲜花全部凋零,比喻五欲乐受用到一定时候,都穷尽消失了。

再看那白杨村里送葬的人泣不成声,枫树林下死去的鬼哀愁叹息,更有那连天的枯草遮蔽了坟墓。的确,人是在贫贱和富贵中奔波劳碌,春天的繁华到了秋季全部谢落。生关死劫就像那天罗地网,罩住了所有三界凡夫。只听说西方净土的宝树召唤着娑婆众生,那上面结着永劫不死的长生果。

生到极乐世界,六尘就转为清净境界,鸟鸣水喧,宣演妙法;一色一香,皆是佛事。在那里,受用的都是清净法乐,辗转增进,无有退转,其原因是:“圣财所生乐,若受用时,转更充盛,增长广大”。因此说,“西方宝树唤娑婆,上结着长生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