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讲记 5

丁二、广说法性分二:

一、总标 二、其义广说

戊一、总标

由六相悟入,法性为无上,

谓相与依处,抉择及触证,

随念并悟入,到达彼自性。

由六相悟入法性是一种无上的抉择。通达这六相就可以很容易、无余、彻底地理解法性的意义。不是很困难而是容易;不是不圆满而是无余;不是不究竟而是彻底。这是表达由六相而悟入是一种无上的方便(方法)。

这六相——相、依处、抉择、触证、随念、悟入到达彼自性,都是围绕一个法性在讲。其中,“相”是法性的体相;“依处”是能令法性现前的依靠处,或者说,我们的心缘何种所缘而现前法性,这个所缘就叫依处;接下来,“抉择”是对法性获得抉择;“触证”是对法性现量触证;“随念”是对已证悟的法性数数随念;“悟达彼自性”是悟入到达法性自性的究竟。

戊二、其义广说分六:

一、相 二、依处 三、抉择 四、触证 

五、随念 六、悟达

己一、相

相如略标说;

法性的体相,就像略标时所说,远离一切能取所取和能诠所诠。

法性本来远离言说,没有分别心遍计的此种彼种的相状,所以它不可思议,无法以观现世量通达它的自相。《六波罗蜜多经》中说:“慈氏,当知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无染无着离诸分别,平等清净一相一味,不与如是差别等法而为相应。”《智慧品》也说:“胜义非心境。”

这里,弥勒菩萨以遮诠的方式开示法性体相,指出凡是有二取相、有名言相的都不是法性,胜义法性本来远离二取和名言的差别。这样表达是为了避免把有法错认成法性而随顺轮回。

己二、依处

处谓一切法,及一切经等;

这一句是从所诠义和能诠句两方面讲解清净的依处。其中,“一切法”指一切轮涅诸法的所诠义;“一切经”指三藏十二部所摄一切经的能诠句。

为什么清净的依处是轮涅诸法和一切经呢?以下次第抉择:

一、正面观察,轮涅诸法的所诠义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名言中取舍等的法相,二是胜义中无缘。对于这两方面无误抉择,可以由此而获得涅槃。一切法从名言和胜义作分析,名言中,轮回法是应舍,涅槃法是应取;胜义中,诸法本来远离戏论,本为无缘。通达了胜义中无缘时,就开始认识轮涅万法本来是一味的大平等性。认识了大平等再安住修行,当然会获得涅槃。所以,轮涅诸法的所诠义是清净的依处(或涅槃的依处)。

反面观察,如果不抉择名言中的取舍等相或者错误抉择,就会引起和加重染污,从而无法顺利趣入真实道,更无从获得涅槃果。也就是,如果不抉择业果引生定解,就没有心力把握自己的身口意,谨慎取舍,以业果愚的驱使会造下很多恶业;其次,如果不能认识杂染和清净的两重缘起,以这种愚痴,心态和行为不知不觉就往生死的方面转,不能义无反顾地趣向解脱;再者,不能辨别大乘和小乘的差别,不知道大乘的意乐、行为、所缘、果证等等,容易堕在小乘道中,得不到究竟涅槃。所以,不抉择名言中的取舍等相,则不可能从自相续中遣除粗分和细分的杂染,而现前本有的清净,所以会障碍获得涅槃。

不抉择胜义中的无缘之理,也不可能获得涅槃。《般若经》中说:“凡有法想者,无三菩提解脱。”《般若摄颂》说:“无量盲人无引导,不能见道入城廓,缺慧五度无眼导,无力能证菩提果。”所以,不能抉择胜义中无缘,就无法遣除种种实有的邪分别。这样纵然事相上努力行持五度,但没有般若的摄持,仍然无力现证菩提果。因此,由正理抉择胜义无缘至关重要。

按大乘显宗来说,如理抉择胜义无缘,会有很大的效用,就是能息灭种种分别,最终获得解脱。《入中论》中说:“有性乃生诸分别,已观自性咸非有,无性彼等即不生,譬如无薪则无火。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

由以上正反面的观察可知:轮涅诸法的所诠义的确是清净的依处。

二、为什么承许一切经的能诠句是清净的依处?

因为通过如理闻思经典能在自相续中引生定解,由此在修道方面不会愚昧。《听闻集》说:“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结合本论,可以这样解释:由听闻圣教,才能了知轮涅诸法的体相,才能遮止一切粗细的恶性造作,才能遣除无意义的增益损减执著,才能由此获得涅槃。所以如理闻思直接、间接都会成为现前清净的因缘。所以诸佛菩萨的经论都成为清净的依处。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应当对佛菩萨的经论有始有终地闻思。

《大乘庄严经论》说:“由缘等流法,如理而作意,住于信解中,见有义无义。”诸佛是以通达二无我的智慧而如实地开示甚深之义,所以十二部经称为等流法。为什么佛经叫做等流法呢?因为这个教法和佛的证法相似,或者说是能获得真实证法的因缘。要想现前法性,从资粮道开始就应当以三藏十二部的等流法为依处,首先缘等流法听闻,然后如理思维其甚深义,并且依此指导自己的修行,由此能生起圣道功德。“生起圣道功德”是指获得见道安住信解中,获得修道见有义无义,最终获得大涅槃。因此,一切经等是现前法性的依处或来源。

《本生论》也说:“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如理闻思佛法,会使自己的心获得大助益。不仅能断除疑惑,在相续中树立清净正见,还能由如理修行获得涅槃。所以一切经论都成为涅槃的依处。

己三、抉择

其中抉择者,谓依大乘经,

如理作意摄,一切加行道;

所谓抉择,即是依照大乘经的密意如理作意所摄的一切加行。

何谓抉择?抉是抉断,择是简择,对于法义抉断疑惑、分别其理,即是抉择。这里,对于何者抉择呢?对法性抉择。如何才能获得抉择呢?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按大乘经典的甚深义、以闻思修三慧的方式如理作意,就能对法性的意义获得抉择。依照何者而抉择呢?依照大乘经,也就是以大乘经的密意作为抉择标准,由此抉择出诸法的真实性。颂中提到“大乘经”,是说应当依靠了义大乘经。佛法中有一部分小乘经是顺应小乘根机的方便说、不了义说,以这种不了义经不能直接诠示法性的体相,所以在抉择法性时不能依小乘经,必须以大乘经的密意作为标准。

如理作意:按太虚大师解释,“理”指甚深了义,“如”即循顺不违,依照甚深了义而不违背,叫如理。“如理作意”就是按照所解的义理集中心力而生起深刻思量。没有如理作意把心投入在法性的意义上,则很难对法性的意义得到抉择,所以如理作意所摄的加行是凡夫胜解行地极重要的修行。

总之,在资粮道和加行道中按照了义经所说的法性之义,以三慧方式如理作意,到量时就能对法性抉断疑惑、择定其义,这叫做抉择。

己四、触证

触为得正见,故以真见道,

现前得真如,所以亲领受;

“为得正见”:为了获得出世间正见。“以真见道,现前得真如”:简别并非胜解行地以总相方式现前真如的影像,而是在见道入定中现量现前真如的自相。“所以亲领受”,意思是,由见道的力量而在出定位中以正见亲自领受。

己五、随念

随念谓修道,为除诸垢故,

于前所见义,菩提分所摄;

“修道”指随念的分位,即修道二至十地。“为除诸垢故”:为了遣除修道所断障垢,这是随念的目的。“于前所见义”是指随念的对象,就是随念见道所现见的法性义。“菩提分所摄”,就是依靠数数随念而修持三十七菩提分所含摄的一切道品。世亲释中说:“由通达此已证得之道而随念故,能使彼现前。”意思是,由数数随念已证得的真如法性,可以使法性直接现前。

《大乘庄严经论》说:“应知诸地中,无分别建立,次第无间起,如是说随行。”意思是,修道位以后得建立所知法的世间智慧能了知尽所有法,以入根本定的无分别智如实了知如虚空般的如所有法性,这两种智慧以一者之后产生另一者的方式轮番修行,依次相续产生,称为随行或随念的修行。

按本论来说,随念已见的法性而数数修行,是随念的涵义。

己六、悟达分二:

一、认定究竟转依之自性 二、广说其差别法

庚一、认定究竟转依之自性

悟达彼自性,谓真如无垢,

一切唯真如,显现彼即是,

转依圆满成。

“悟达”悟入到达,指佛果地的境界。“彼自性”彼法性的自性。

“悟达彼自性”是何种境界呢?即真如无客尘障垢位,一切诸法唯一显现为真如。所以说:“真如无垢,一切唯真如显现。”此时即是转依圆满成就。

以实相和现相诠释,在不清净凡夫位,因为未净除障垢,所以实相和现相不同,唯一显现二取有法,不现真如法性;在净不净圣者菩萨位,一方面已开始净除障垢,另一方面还有障垢余留,所以菩萨出定位仍有微细二取,不是唯现真如法性;在极清净位,消尽客尘障垢,一切唯现真如,实相现相不二,这是到达法性的自性,也就是“转依圆满成”。

一般的转依从大乘初地开始获得,但究竟转依唯一在佛地成就。这里是从转依圆满成就的角度抉择究竟转依的自性。


以比喻归摄六相之义

譬如摩尼宝王,自性清净光明,由于被客尘障垢覆盖而不能现见它清净、光明的自性。摩尼宝的自性比喻法性,客尘比喻有法——现二及名言。

为了显露摩尼宝的自性,首先应当宣说摩尼宝的体相,由此认知客尘不是摩尼宝,客尘是所舍,摩尼宝是所取。这是比喻首先需要悟入法性的体相。

如何表达法性的体相呢?比如人们从没有见过摩尼宝的自相,只是看见障覆摩尼宝的客尘相,这时候只能对他说“有这种相状的客尘并不是摩尼宝”。虽然没有说到自相、也无法说自相,但这样以遮诠表示能起到作用。什么作用呢?就是能让人无误地取舍,不至于把客尘错认为摩尼宝,也就是能给人指明正确的方向。同样,悟入法性远离二取、远离能诠、所诠之后,不会把二取境界——文字、声音等当作法性。《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悟入体相之后,就知道远离二取才能现前法性。如何远离障垢呢?遣除障垢需要有依处,就像擦拭尘垢必须用布一样。这里,清净的依处就是一切法的所诠义和一切经等的能诠句。也就是,要想使清净现前,不能离开两件事,一是需要对于名言中取舍等的法相和胜义中的无缘反复抉择;二是需要对佛经和堪为定量的菩萨论典如理闻思。这二者就是清净的依处。

有了依处之后,就要修持能触证法性的加行,就像有了布就要精勤擦拭,争取让摩尼宝的自性现量显露。这个擦拭的勤作比喻数数如理作意,擦拭的结果见到摩尼宝的影像比喻依靠如理作意对法性获得真实的抉择。

抉择之后,就是触证。好比摩尼宝最初显现时,现量看见它的自性,触证就是在见道以现量的方式现前法性。

触证之后,需要随念。目的是为了遣除微细障垢。就像摩尼宝的障垢越来越薄弱,由随念法性可以逐渐净除二障。

随念的最终结果是悟入到达。比如净除客尘、完全显现出摩尼宝的光明本性时,叫做究竟达到摩尼宝的自性,同样,消除了二取障垢后,唯一显露真如法性,实相和现相不二,这时是悟入到达法性自性的究竟。

总之,从胜解行地到佛地之间的一切加行,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悟入到达法性的自性而获得究竟转依。


庚二、广说其差别法分二:

一、略说 二、广说

辛一、略说

由十相悟入,转依为无上:

入性物数取,别所为依住,

作意及加行,过患并功德。

什么是悟入转依的最好方法?首先由十相了知转依,然后以修行的方式悟入转依,即是最好的方法。因为由十相可以如实地通达转依的意义,由通达再修行,就能获得究竟涅槃。

十相为:转依的本体或自性;转依的有事(事物);转依的数取趣;转依的差别;转依的所为;转依的依处或所依;转依的作意;转依的加行;无转依的过患;转依所具有的殊胜功德。以这十相而悟入转依。由这十相在理解意义之后按照法义实修,才成为真正的无上。

辛二、广说分十:

一、悟入转依之自性 二、悟入转依之有事 

三、悟入转依之数取趣 四、悟入转依之殊胜差别 

五、悟入殊胜转依之所为 六、悟入转依之依处或所依 七、悟入转依之作意 八、悟入转依之加行 

九、悟入无转依之过失 十、悟入转依之功德

壬一、悟入转依之自性

其悟入自性,谓客尘诸垢,

及与真如性,不现及现义,

即无垢真如。

首先需要明白转依的意义。“依”分为根本依(阿赖耶识)和迷悟依(真如)两种。论中说:“即无垢真如”,可见依是指真如,而且,由“无垢”可见是从已转之依方面说“转依”。

“转”有能转道和所转果两方面,所转果又分为转所得和转所舍。“客尘诸垢”是转所舍,即客尘诸垢不显现。“真如法性”是转所得,即真如法性现前。世亲释中说:“客尘不现而显现者唯有真如,真如已成无垢,此即转依的自性。”所以是由已转之依而定义转依。

真如法性周遍染净诸法,有客尘障垢时,真如不现前,这时叫有垢真如。到客尘不现、真如全体现前时,叫无垢真如,即是转依。

按实相现相来解说,虽然实相中一切二取本来没有,但在以迷乱障蔽实相而在现相中似乎有不清净显现的阶段,叫做未转依,一旦遣除客尘障垢而达到实相现相不二时,叫做究竟转依。

壬二、悟入转依之有事

悟入物体者,谓共器界识,

真如性转依;及契经法界,

真如性转依;并诸非所共,

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

转依的有事归纳为三种: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不共有情界内识真如性转依。

共器界识:“共”就是看起来像是众人前的共同显现,事实上,器世界只是识的相分(识的相的方面),没有心外的真实体性,所以叫做器界识。这个似共同显现的器世界相分真如转依,就是所谓的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

契经法界:契经是指显现能诠句名词文的一切契经,界是因的意思,契经是产生一切圣法的因,所以叫做契经法界。第二种转依有事是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

不共有情界识:不共是指别别相续所摄,和他相续不共。在未转依时,色和语言这两类法可以共同显现(比如,山河大地在大众的眼识前显现,声音在大众的耳识前显现。),但有情内的心识无法在众人心前显现相状,所以是不共。有情界的心与心所一切识聚的真如转依,叫做有情界识真如性转依。

通达以上转依的有事,就是悟入转依有事。

以上三类转依有事只是观待名言而分类的。实际上,真如周遍在一切诸法中,在成佛时一切法都唯一显现为真如,所以到达究竟转依时,在无漏法界中,具足等同穷尽有法一切相之边际的不可思议功德。

对应三身来说,在共器界识转依中,间接包括一切身转依获得真如周遍的法身;在契经法界转依中,间接包括一切语言转依获得圣法妙音恒时相续的报身;在内识转依中,包括八识转依获得具有五智的化身。世亲释中说,这三种转依有事是以果的差别而分类的,也就是从果的显现、教诫、周遍显示这样三个侧面安立转依有事。由共器界识真如性转依,显现刹土清净和身清净;由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无勤任运教诫佛法;由内识真如性转依,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开示一切所知相。具有这三种差别的缘故,安立三类转依有事。

问:既然转依时万法唯一显现真如,没有异体和不清净的法,为什么佛还生病、还穿衣吃饭……有种种不同的相呢?

答:这里关键要分清佛自身的转依境界和佛在众生前示现的差别。比如天上的月亮只是一个,纯一光明皎洁,但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而且随着江水动荡,月影也不断迁变。同样,佛自己是唯一显现真如法性,但为了度化无转依的众生,佛在众生的心识前也随缘示现导师、圣法等的别别之相,这两方面丝毫不相违。《宝性论》中说:“由自善根生与灭,故佛色身现生灭,然如帝释天主身,法界之身无生灭。”

壬三、悟入转依之数取趣

悟入数取趣,初二谓诸佛,

及诸菩萨众,真如性转依,

后亦通声闻,及诸独觉者。

悟入数取趣,即通达上面三种转依有事当中,初二种是诸佛菩萨不共的转依,后一种是四圣共有的转依。

为什么说初二种是诸佛菩萨不共的转依?从法报二身作抉择,器界识真如性转依即获得法身,是佛自见的境界;契经法界真如性转依即获得报身,是菩萨所见的境界。自在成就刹土清净和身清净、显示无量圣法等等,是诸佛菩萨才有的转依境界,声闻独觉不具有,所以是不共。

为什么后一种是四圣共有的转依呢?配合三身来说,内识真如性转依即获得具有五智慧的化身,声闻独觉能见到化身佛,从这一侧面可以说“共”;从第七识末那识的转依来说,声闻独觉证悟人无我,断了人我执,具有第七识末那识一部分的转依,因此也是“共”。但是声闻、独觉只具有第三种转依的部分,并没有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