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法法性论讲记 1

弥勒菩萨 造

智圆法师 讲授

顶礼上师三宝!

为利益无边众生发无上菩提心!

今天开始学习弥勒五论之一的《辨法法性论》,首先简略说明弥勒五论的来源。

当年无著菩萨立志弘扬甚深广大的大乘佛法,他对弥勒圣尊具有不共的信心,因此前往云南鸡足山住山观修弥勒本尊,希望能见到圣尊得到窍诀。按照誓愿,无著菩萨在鸡足山苦修了十二年,最终业障清净,得见本尊金颜。弥勒菩萨以神通力把他带到兜率天宫,而且传授他弥勒五论。无著菩萨返回人间,就开始弘扬这五部论典。

弥勒菩萨是佛所授记的一生补处、十地大菩萨,对于一切佛经的密意都通达无碍,为了住持佛法、利益无量有情,他撰造五部论典,无误诠释一切佛经的密意。

我们今天学习弥勒五论,因缘殊胜,意义很大,因为学好了这五部论典,就能通达一切佛经的密意,让自己的智慧得到很大增长,或者说,可以由此生起大乘正见,直趣大乘道的修行。因此我们应当生欢喜心、作稀有之想,很认真地来完成这部论典的学习。

弥勒五论,就是《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辨法法性论》和《宝性论》。对于这五部论典,各宗各派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智者认为五论是一部大论,根据是:《现观庄严论》只有顶礼句,《宝性论》只有回向句,其余三部论既无顶礼句也无回向句,因此《现观庄严论》是开头部分,《宝性论》是最后部分,其余三论是中间部分。有些智者说:这五部论不应是一部论,因为如果是一部论,密意应当一致,但五部论究竟宣说的意义是有差别的,比如《大乘庄严经论》宣说究竟三乘是了义,《宝性论》等宣说究竟一乘为了义,应当承许《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是中观论典,其余三论是解释唯识宗义的论典。有的讲只有《大乘庄严经论》是唯识论典,其余都是中观论典;有的认为《现观庄严论》讲述了《般若经》当中有关修行次第的现观法,因此是中观论典,其余都是唯识论典;有些偏重唯识,把五论都判为唯识论典;有些偏于中观,承许五论都是中观密意;西藏还有论师按照大手印的观点作解释。总之,印度和西藏论师有种种不同的解释方法。那么宁玛派自宗是如何解释这五论的密意呢?我们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来树立自宗的无垢观点。自宗讲:

《现观庄严论》是开显第二转法轮般若波罗蜜多密意的注释,弥勒菩萨在该论中说:“般若波罗蜜,以八事正说。”就是以八事无颠倒地宣说一切般若波罗蜜多经典的所诠义,因此对这一点无可诤论。

《宝性论》是开显第三转法轮宣说如来藏的众多了义佛经密意的注释。该论说:“如是依于正教理,为令自心纯一净,具信善圆之智者,亦为摄彼宣说此。”弥勒菩萨说自己依靠佛的正教撰造《宝性论》,“正教”是指第三转法轮中宣说如来藏的了义佛经。无著菩萨在《宝性论释》中也如是解释。我们对照经论,能明显看出《宝性论》的内容都是在解释或者归纳第三转法轮中了义经的涵义,比如《如来藏经》《胜鬘经》《不增不减经》《度一切诸佛境界智严经》《法华经》等的意义在《宝性论》中都有相应的解释或归纳。因此承许《宝性论》是第三转法轮中了义经的注释也没有任何诤论。

《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中都承许究竟一种性和究竟一乘。《现观庄严论》中说:“法界无差别,种性不应异。”意思是,由法界一味无差别的缘故,有情的种性不应有差别,即承许究竟的种性是一种。《宝性论》宣说一切有情皆具无为法的自性住种性,依靠这一种性决定成佛,而且论中以正理成立说:“佛陀法身能现故,真如无有差别故,具种性故诸有情,恒时具有如来藏。”论中以三种理成立一切有情都具有圆具法身功德的如来藏,所以是承许究竟的种性唯有一种,即佛性。该论又说:“犹如地藏及果树,当知佛性有二种,无始自性住种性,真实纳受胜种性。承许依此二种性,获得如来三种身,依于初者得初身,依于次者得后二。”明显说到依于二种性获得法报化三身,可见承许究竟的乘唯是一佛乘。

《大乘庄严经论》是把《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所讲述经典之外的大部分大乘经义摄集在一起的大疏,里面有了义经的法义,也有不了义经的法义。论中讲解了大乘的皈依、种性、二利、真实性和证悟真实性的修行次第,大乘的神通、自成熟和他成熟、大菩提的功德、事业等等,也讲到信心、求法、弘法、教授、六度、四摄、供养、依止善知识、修习四无量心、三十七菩提分、佛菩萨功德等等,摄尽了大乘广大修行之义,堪称大乘法要的总汇,内容极其丰富。无著菩萨在《菩萨地》中说:若讲闻此论,一定能获得等同讲闻一切大乘法的功德。所以这部论典的功德很大。

总体看《大乘庄严经论》,主要在解释唯识经典的密意,比如论中说:“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即不仅讲到暂时不具有种性者,还说到毕竟不具种性的阐提,因此是承许究竟的种性不是一种。又比如说到:“法无我解脱,同故性别故,得二意变化,究竟说一乘”,这是随顺不了义经把究竟一乘解释为具有八种密意的不了义,属于究竟三乘的观点。但这些都不是弥勒菩萨的究竟观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论中所说“一切无别故,得如清净故,故说诸众生,名为如来藏”和《宝性论》意义一致,是承许究竟一种性和究竟一乘。虽然这部论典大多数内容都明显在解释唯识经典的密意,但也有一些内容是阐释中观的意义,比如《真实品》中讲述了法无我。总之,因为该论圆满抉择了法无我,又宣说了众生都具有心的自性清净光明,此外无佛性等,所以其究竟密意与《宝性论》相同。

二辨的密意:自宗认为这两部论并没有偏于唯识或中观,实际上是分别讲解大乘的广大义和甚深义。(《辨中边论》讲大乘总的广大义。《辨法法性论》讲大乘总的甚深义。)很多宗派都把二辨判定为唯识论典,根据是论中讲了三自性和不成立外境的道理(破外境义,安立唯识。),但这是不一定的,因为不能以讲解了三自性和不成立外境就判断为唯识论典,安立中观的密意也可以运用这些法义。比如讲述内的细中观的修法窍诀时,完全是按三自性来抉择不成立外境、万法唯心的大般若正见。中观宗和唯识宗共同承许的《楞伽经》也说:“五法三自性,及于八种识,二种无我义,摄尽诸大乘。”即明显讲到以五法、三自性等统摄了一切大乘的深广之义。还有《开显般若母意趣经·弥勒请问》中讲了三自性的名词,月称论师的《入中论自释》中按照中观自宗解释了三自性,在八部《大幻化网》中也讲到名言的现相都是唯识,不成立外境,但这些都不是唯识论典。另外,不但唯识论师世亲和陈那撰造了《入三自性论》,龙树菩萨也著有《入三自性论》。这些都说明不能仅仅以出现三自性的名词和不成立外境的义理就判定是唯识论典,况且,二辨论中并没有“二取空的识决定是实有”等的字句和理论。因此自宗认为弥勒五论是无偏袒而解释了一切乘佛经的密意。

《辨中边论》主要讲述广大道的关要,该论前六品分别辨相、辨障、辨真实、辨修对治、辨分位、辨果,这是通说三乘的广大道相,第七品“辨无上品”由正行无上、所缘无上、修证无上,显示无上大乘的广大道相。所以《辨中边论》是一部通说三乘广大道相、别说大乘广大道相的论典。

《辨法法性论》重点讲述大乘的甚深义,其密意极似二谛双运的瑜伽行中观之理。这部论典在世俗有法方面承许万法唯识,都是虚妄分别的自现,在胜义法性方面和中观相同,因此其究竟密意安住于中观中,而且,是以中观唯识圆融的方式讲述大乘见解的关要。

对于《辨法法性论》,有人以中观的观点解释,有人以唯识的观点解释,这也不能说有相违。比如有些论师以唯识的观点解释《般若经》,像世亲论师和陈那论师都曾经对照《般若经》和《现观庄严论》,按照唯识的观点作解释,但必须了知《般若经》的究竟密意安住于大中观。同样,虽然可以按纯唯识的观点解释《辨法法性论》,但本论讲解法性时,明显是开示大乘究竟甚深义的无分别智,其究竟密意是在中观上。所以《辨法法性论》和二谛双运瑜伽行中观之理相同,是抉择一切甚深经典所说精华——无分别智的殊胜论典。

从深度上讲,弥勒五论以《宝性论》和《辨法法性论》最为深奥。当年在印度这二论都极为珍贵,属于保密不轻传的法,曾经有一段时间不见有二论的流通法本,后来阿达·梅芝巴大师发现一座佛塔的裂缝处发光,从发光的地方找到二论的法本之后,才重新广弘世间。

译师胜幢狮子翻译《辨法法性论》时,边译边和班智达校对。班智达把经文一张张交付给他,而且嘱咐说:“万勿丢失,你应当善加保护。这部论失传就等于至尊弥勒在南赡部洲圆寂。”这样郑重地再三交待。可见这部大论虽然文字少,却是弥勒菩萨教授的精华。我们短期内闻思此论有很大的意义和功德。

全论分四:

一、名义 二、译礼 三、正论 四、末义 

甲一、名义

梵语云:达磨达磨大布别嘎嘎热嘎

藏语云:秋秋尼南巴结巴策累俄雪巴

汉语云:辨法法性论

辨字从能辨、所辨和辨三方面理解:

能辨是无误了知的智慧。

所辨是有法和法性。一般有法是指有为法,法性是指无为法,但本论有法是指轮回,法性是指三乘涅槃。所以本论有法的范围比有为法狭,应当是指有漏法;法性的范围比无为法宽,应当是指无漏法。在无漏法中也包含部分有为法,比如有学道的境界等。

辨有辨明和辨别两层意思。辨明就是对轮回和涅槃真实存在的体性,不加一分增益和损减,无误地以文字作显示。比如,轮回本为虚假,如果说实有,就是颠倒说,不叫辨明;如实认定轮回的虚假性,才是辨明。辨别就是把轮回和涅槃的体相、差别及关系分析清楚。

弥勒菩萨以无误了知轮涅的智慧辨明和辨别有法轮回与法性涅槃的论典,叫做辨法法性论。这是按照意义取的论名。

甲二、译礼

顶礼怙主慈氏!

从顶礼者、顶礼境、顶礼之必要三方面作解释:

顶礼者是把本论由梵文翻译为藏文的译师——比丘胜幢狮子。

顶礼境是怙主慈氏。梵语弥勒,义为慈氏。为什么称为慈氏呢?因为这位菩萨从最初发菩提心开始一直到成佛之间,不共具有大慈功德,所以在菩萨位称为慈氏菩萨,在成佛时称为慈氏佛。他位补释迦牟尼佛,是贤劫千佛中的第五佛,当来示现为三千大千世界的教主,现在成为一切众生的依处,所以尊称为怙主。

译师顶礼有三种必要:一、为致敬意,因为本论是弥勒菩萨由智悲双运而撰造的,对于无量众生有作大救护的恩德,对这样无上的功德田和恩德田,翻译之前应当身口意恭恭敬敬地礼拜;二、为了获得弥勒菩萨的加持,让翻译符合弥勒菩萨的本意;三、为了遣除翻译中的违缘,增上顺缘等。

甲三、正论分二:

一、造论支分 二、真实论义

作者首先申明造论的目的是辨明有法和法性,之后真实辨别有法和法性,所以正论分为造论支分和真实论义两部分。

乙一、造论支分

由知何永断,有余所应证,

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论。

“何”指有法轮回。“余”指法性涅槃。“彼等”指有法和法性。

由了知何者而应当永断呢?由了知有法轮回而应当永断,即了知有法仅仅是虚妄分别而应当从根永断。其余何者应当现证呢?轮回之外的涅槃应当现证,即无二取的法性应当现证。因此,众生所应断除和所应证悟的法都统摄在有法和法性(轮回和涅槃)中。如果不了知有法和法性的体相,不认识应断和应证在哪里,也就不能脱离生死、获得涅槃。所以为了使众生遣除杂染、显现清净,弥勒菩萨说:“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论。”为何造此论呢?欲辨明有法和法性的体相故。如何造论呢?以智慧和大悲双运而撰造。造论有何必要呢?为了让众生悟入有法和法性,远离杂染获得清净,所以弥勒菩萨以智悲双运撰造这部大论。

换一角度解释前两句:

这里“知”字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呢?因为“知”有很妙的作用,具体为:(一)了知有法轮回的体相,会发起出离心;(二)了知有法的现基,能从根本上断除轮回;(三)了知法性的体相,会希求涅槃;(四)了知转依的来源,能如理修证法性。

相反则是“不知何永断,有何所证果?”比如一棵树,一断永断的地方就是树根,如果不了知根本而只在枝叶上用功,这在方法上不彻底,不可能做到一断永断。所以,即使剪除了千枝万叶,也仍然会复生。就像这样,不了知轮回显现的虚妄性,就不会真实出离;不了知轮回显现的现基,想求解脱也不知道从根本上下手。比如很多外道都希求离苦得乐,但不了知苦的根源是虚妄分别,所以他们的苦行都成了徒劳无义的盲修。另外,有些人认为灭除自己的身体可以解脱,但死后仍然随业轮转;有些人认为压制念头可以解脱,实际上,最多只转生无色界,并没有断除轮回的根源,不可能获得涅槃。所以,众生所应了知并作取舍的有事,唯一是有法和法性二者。

弥勒菩萨以大智慧极清楚这一点,又以大慈悲不舍弃众生,所以发心欲辨明这两大主题,以此造论因缘让有缘者对于有法和法性由听闻而了知,由了知而取舍,由取舍而断障,由断障而获转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