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品

关于大乘无上续论的来源首先分三层来讲:佛经的来源、菩萨论典的来源、弥勒五论的来源。以此便能了知《大乘无上乘续论》的来历。

一、佛经的来源:佛经是如何来的呢?佛陀于无量劫前早已成佛,但从显现上仍然发起无上菩提心广度无量众生。其原因是佛陀相续中所具有的大悲心,普缘浩瀚虚空界的无量有情,一心要将无量众 生安置于无上大菩提的安乐之中,这就是佛陀最初以大悲心推动而发起无上菩提心的原由。

发起菩提心之后不同于凡夫,一切所作所为完全不顾惜自己,以不可说不可说的生命作了广大布施等修持一切波罗密多,以行持六度万行的方式来积累广大无边不可思义的福慧资粮,然后在色究竟天现前正等正觉的法身果。在现前无上菩提的同时,以不可思义的大愿力在十方无边世界的种种刹土中,相应所化众生的根器、意乐、缘份,以不可思议的变化来利益法界一切有情。

其中在南赡部洲,佛陀最初是从兜率天降下,示现在人间出生,最后在双林树下示现涅槃,在住世八十年期间,以三种神变对有缘的所化众生作了种种饶益,且于利益众生的伟大事业中,佛陀以语的无上密意相应所化众生的根器、意乐而分别转了三乘法轮。第一是四谛法轮,第二是般若无相法轮,第三是善加辨别法轮,即如来藏大光明——实相法轮,这也是佛陀利益众生最为根本的事业,最后佛陀在所化众生前有必要而示现涅槃。

佛涅槃以后,特别重视教法的诸大声闻弟子以及得到陀罗尼自在和三摩地的诸大菩萨,对于佛陀的教法做了三次大规模的结集,如是结集成文字后就有了佛经的存在,所谓的佛经就是这样来的。

二、菩萨论典的来源:论典是怎么来的呢?虽然通过诸大圣者结集三藏法门,而有了文字所组成的佛经,但因佛陀的经教博大精深,而普通凡夫的智慧又非常淺薄,没办法通过自力如实地通达深广法义,我等凡夫毕竟智慧有限、福报淺薄,完全凭自力来通达佛经的深广义理是不可能的,这样就会对取舍之处疑惑重重,难能正确取舍、如理起修等等。由于对取舍之处存在种种疑惑,以至于无法趋入下道修行,所以诸大菩萨们很有必要发心造论对佛经的别别密意进行开显并加以解释,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深入法义的理解。因此对大菩萨所造的论典应当视如眼目般特别珍惜,如果没有这些论典的引导,在娑婆世界虽然已经有了一切智智佛陀的深广言教、殊胜的教授,但末法时期的我等凡夫众生于佛的圣言,仅凭自力是无法了知密意的,由此诸大菩萨们造了很多解释佛经的论典以及种种殊胜的教授。有了开显佛经密意而堪为定量的殊胜论典之后,又通过无数智者的慈悲开演,佛陀的教法得以广泛传播、周遍弘扬到了整个世间,这就是所谓论典的来源。

三、弥勒五论的来源:弥勒五论是怎么来的呢?在众多菩萨当中,无著菩萨对无上大乘佛教作出了巨大而又殊胜的贡献,他是什么样的一位的大菩萨呢?若欲了知他的殊胜功德,首先要简单地从授记上介绍,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文殊根本续》中授记云:“无著比丘者,善巧诸论义,了不了义经,分别为多种,照了诸世人,释词为本性,其所成明咒,名萨罗使女。此由咒势力,发生贤妙慧,为正教久住,摄经真实义,年活百五十,身坏生天趣,流转生死中,恒受诸安乐,大士最后边,当得大菩提。”

如是佛陀通过加持作了殊胜授记,也就是说这位无著菩萨往昔在很多佛陀面前做过殊胜供养与承侍等等,修积过无量清净的善根功德,以很希有的智慧力通达五明,具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和辩才,并以殊胜的大愿力荷担起佛陀度化众生的广在事业,而且没有稍许的懈怠、放逸,尤其对弘扬大乘法教具有不可思议的伟大愿力和精进。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无著菩萨的传记。大约在佛陀涅槃九百年间,无著菩萨出世,当时印度处于论藏时期,阿毗达磨圣法先后三次遭受到外道的摧残,在圣教极其衰微的时际,有位婆罗门女明戒比丘尼,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她不忍圣教的隐没,叹息自己生为女身无能为力,但念自己若能生有孩子一定要令其振兴佛陀的圣教,遂后她与国王种性的男子为婚生下了无著菩萨,后来又与婆罗门种性的男子为婚生下了世亲菩萨。她为了让孩子们长大后能宏扬佛法、具足智慧等,又是念经、持咒等作了很多加持。

两位孩子长大后遂问母亲有关父亲的行业是什么?母亲告曰:你们二人不是为继承父业来到世间的,而应该立志宏扬圣教,这是你二人主要的任务,所以应当一心一意修学佛法,将来能真正宏扬圣教,慈悲的母亲如是教诫了孩子。孩子们也认为母亲的话大有必要,故决心如实随顺母亲的意愿而作。弟弟世亲就去依止了客什米尔的集贤论师,主要学习小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兄长无著看到当时的情况,无量众生都处于无依无靠的境地,对如大海般的大乘深广法藏非但不晓实际的意义,且连词句亦不了知,因而心中生起了很大的悲悯心。他又遂观自己,发现自己对佛语和甚深微妙的密秘处也不能彻底了知,因而发愿要修见弥勒菩萨,直到成就后将佛教弘扬光大。期间无论是周遭何种痛苦与违缘都必须要心生安忍,如是发决心后就前往云南鸡足山专修弥勒本尊,历经了十二年的苦行才得以面见本尊……。弥勒菩萨以大神通力将他带到兜率天内院,对他传了般若经和弥勒五论,只是时至一中午的时间,而在人间却已过了五十三年。

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补处,是十地的最后有大菩萨,已经得到现见万法真如的无上智慧,待到龙华三会时从兜率天降下娑婆世界于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大菩萨于大乘的了义经教均具有无碍通达、如实照见的智慧眼目,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大菩萨摄受了无著尊者。不但无著菩萨想宏扬不可思议的大乘圣教,弥勒菩萨也是为了摄受南赡部洲的有缘众生,为了清除彼等对圣教的未证、邪证、疑惑等垢染,从而都能解脱相续中的一切病毒,所以将如甘露般的五论妙法毫无保留的传授了无著菩萨,因而人间才有了弥勒五论这等殊胜妙法的存在。无著菩萨在本尊处广闻了大乘圣教后,智慧力大大增上,因而回到人间后广为弘扬弥勒五论。

弥勒五论:即《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辩法法性论》、《大乘无上续论》亦名(《究竟一乘宝性论》)。前三论是以前译版本、后二论是以后译版本而兴盛于雪域的。

关于《大乘无上续论》在佛教中的地位及价值分为三层讲:介绍三转法轮、介绍弥勒五论、介绍《大乘无上续论》。通过这三层来了知本论富有什么样的价值与地位。

若首先总讲三转法轮,再讲弥勒五论,如是便能了知《大乘无上续论》在佛教中地位是很高的,也是非常圆满的,是显教当中最为无上了义的法门,是了义当中最为殊胜了义的法门,在金刚密乘当中也属于闻解脱的殊胜论典。

下面对应三转法轮和弥勒五论作一介绍:三转法轮从两方面讲,一是哪三乘法轮,二是为何要转三次法轮。

一、三转法轮:即第一转四谛法轮,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第三转是善加辨别法轮(实相法轮),导师释迦牟尼成道以后,最初为了破除凡夫相续中实有的人我执著,即宣说了人我为主的因果法门,告知人我没有堪忍自在的本体,也肯定了人我的不存在,但是因果的相续却无欺而存在,这些法归摄起来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法轮。其含义摄尽了一切轮涅的因果法,苦、集二谛属于轮回有漏的因果法,其中集谛是因,苦谛是果;道、灭二谛属于涅槃的因果法,其中道谛是因,灭谛是果。四阿含等小乘经都属于这一转法轮所摄。

在初转法轮之后,佛为了进一步破除众生于法的实有执著,就宣说了一切法空无自性,无论是内的有情还是外的山河大地,凡是器情世间所摄的一切法都是无生大空性的本体,这些法归摄起来就是第二转般若无相法轮。

复次在二转无相法轮的基础上,为了双破菩萨的空执和小乘的有执,而宣说了迷乱的现相都是客尘法,心的自性本来是无生自性光明的如来藏。虽然一切法本无生灭,但非如虚空般什么都没有,而是存在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那就是如来藏,也就是心的自性——明空大双运的究竟实相。这就是第三转善加分辨法轮中的了义不退转法轮,诸多如来藏经都属于这一类。

二、为什么要转三次法轮?先以比喻来说明,比如有一位善巧摩尼宝的大师,他善能了知如何能使摩尼宝清净的方法,将摩尼宝取出之后,他首先用灰来擦洗,洗完又用衣服来擦干,下了这一道功夫后还不满足,认为只是去除了粗垢而已,还需要努力把微细的垢染去除,这样他就再次地用米浆来洗,冼完后又把布包裹在木头上,用这种工具把摩尼宝擦干。虽然这次的结果比前面更清净,但是还是有微细的杂质在摩尼宝上面,所以还不满足,就进一步用药水来洗,洗完以后,又拿很细软的布来擦拭,才使得摩尼宝远离一切杂质垢染,现出大摩尼宝的光明。其比喻表明的意义是,佛陀善能了知不清净众生的自性,知道众生心的自性清净如来藏被客尘覆盖不能显现,佛陀就首先告知无常、苦、空、不净等法要。如是宣说四谛法的目的,是为了让耽著轮回的众生生起对三有世间的厌离,趋入声闻乘的法门。但佛陀并没有以此为满足,因而再进一步地宣说空、无相、无愿等法要,如是宣说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放下对客尘法的耽著。对此佛陀仍然还不满足,就再次地宣说了不退转法轮,直接开显众生本来具有不变法界如来藏的道理。如实宣说的目的是要让众生悟入如来的胜义实相。这就是佛陀为什么要转三次法轮的重大必要性。

二、介绍弥勒五论:对于佛陀三转法轮的教法,后来的菩萨们都分别造论来加以诠释,都是为了开显佛陀三次转法轮的密意。有的造论开显初转法轮的密意,比如《俱舍论》;有的造论开显二转法轮的密意,比如龙树菩萨的中观六论;有的造论开显三转法轮的密意,比如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和《宝性论》等。

位居补处的弥勒菩萨,其五论与佛的三转法轮有什么关联呢?为此雪域各大宗派都持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宗派说:《现观庄严论》和《宝性论》是中观论典,《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庄严经论》是解释唯识的论典。又有宗派说:只有《大乘庄严经论》是唯识论典,其它四部是中观论典。还有说《现观庄严论》是中观论典,其它四部是唯识论典。也有说五部论典都是属于唯识意趣的论典等等各说不一。

宁玛派自宗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呢?依据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辨法法性论》注释中所说:1《现观庄严论》是第二转法轮般若波罗蜜多的注释;2《大乘无上续论》是第三转法轮宣说了义如来藏经的注释,这两部论典中都承许究竟唯有一乘、一种性,这点与中观的意趣相同;3《大乘庄严经论》是将前两部论典所诠经典之外大部分经的意义汇集在一起的大疏,在这部论典中所说的种性和乘就不决定是一种,而是说究竟是三乘、种性有五类,即大乘决定种性、声闻决定种性、缘觉决定种性、不定种性、无种性等等。大多数都明显在解释唯识经典的密意。4《辨中边论》、5《辨法法性论》中是总说了大乘的深广意义,虽然在这两部论典中讲到了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的道理,但是不能仅以宣说了三自性和外境不成立来作为根据,就决定为唯识的论典,这是不尽合理的,因为安立中观的意趣引用这些法义也并没有一点相违之处。比如《楞伽经》里也讲到“五法三自性,及于八种识,二种无我义,摄尽诸大乘”。很明显,这部经中虽然讲到了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摄尽了一切大乘广的法要,但也不能确定是唯识的论典。

按照自宗来讲:《辨中边论》是宣说三乘广大道相的论典,《辨法法性论》是抉择甚深经典所说的精华——无分别智慧的论典。

经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就知道弥勒五论和佛转法轮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弥勒五论就是佛转大乘法轮的注释,通达了这五部论典,就等于通达了佛转大乘法轮的意趣,对于深广的大乘经典,单凭自力是很难以理解的,但是若能学习好弥勒五论就是一大方便,因此也能直接开显佛陀所演第二、第三转法轮的密意。

三、介绍《大乘无上续论》:上来已述,此论是第三转法轮宣说了义如来藏各种经典的一部圆满的注释,在弥勒五论中《宝性论》算是意义最深、功德也是最大的一部论典。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如来藏狮吼论》中说过:于此三世诸佛所说精华之究竟密意,显密诸法唯一的关要,唯一是此周遍如来藏。此理极为甚深,故经中说:证十地的大菩萨,亦如夜晚观色法般实难清楚,更何况其他平凡者呢?正因为三世诸佛所说精华的究竟密意,仅仅就是此周遍的如来藏;一切显密诸法唯一的关要,也仅仅是此周遍的如来藏,故最为殊胜了义。因此《大乘无上续论》就是着重抉择自性清净法界如来藏的大论,所以成为五论中最为甚深的一部论典。

那听闻这部论典的功德如何呢?对于本论所说的四金刚处的殊胜意义,听闻后仅仅生起欢喜心而胜解者,也会出生无量的功德,远远超过那些未与此论义相应的其他众生由布施等所修积的一切福德聚。本论云:“若人为求菩提果,珠宝严饰黄金刹,佛土尘数日日中,供养一切诸法王,余人于此仅闻句,闻已生起胜解信,依此所生之福德,较前布施德更多”。如是讲到:如果有人发起上求殊胜菩提的意乐所生起的功德,首先用比喻来说明:如果有人以无量宝珠严饰而充满广大而由纯金所成的刹土,等于此供品的佛刹极微尘数倍,以这样无量无边的供物天天不间断地供养一切诸佛,如是能产生极大的福德。另有一人,不用说证悟本论四金刚处的意义,就是仅仅听闻文句后,不颠倒以诚信的方式增胜信解,如是所生的善根远比前者布施所生的广大福德还要多。同时还讲到听闻《宝性论》生起胜解的功德远远超过持戒、修静虑等所生的功德。本论云曰:“若有具慧为求取,无上菩提经多劫,身口意业无勤作,能护无垢诸律仪,余人于此仅闻句,闻已生起胜解信,依此所生之福德,较前持戒德更多。若人修持能息灭,三有烦恼火静虑,修持梵天至究竟,菩提无动之方便,余人于此仅闻句,闻已生起胜解信,依此所生之福德,较前静虑德更多”。这四颂均如是表明了听闻本论的功德殊胜不可思议。

因为本论宣说的是诸佛智悲的境界——四金刚处,即如来藏、无上菩提、功德、事业,若于如是法性生起胜解,就会成为十力等如来无量功德聚的法器。

在所讲正论的时候,是依据全知多罗瓦注释的科判来进行讲解的,因为雪域弘扬如来藏法门,并且着重安立宗派的唯是遍知多罗瓦尊者,他持有殊胜了义的他空见,也就是着重弘扬如来藏的大光明分,所以他老人家所作的科判是我们必须要通达的纲要。


在此相合圣者无著之注释宣说《大乘无上乘续论》之义分四科判:

相应正论之名义;

成就大义之总礼;

具殊胜义之正论;

善巧翻译此论义。

今初者(相应正论之名义):

这里以三种语系来标显名称。

梵语:摩诃衍那.俄达(日阿) 丹扎.西扎

藏语:特巴钦波吉喇嘛丹珠

汉语:大乘无上续论

这一科判分四层来讲:

一、三种论名的对应;

二、标显梵语的必要;

三、解释论名;

四、取名必要。

一、三种论名的对应:

梵语:摩诃衍那 翻译藏语是特巴钦波

对应汉语是大乘的意思;

梵语:俄达(日阿) 翻译藏语是喇嘛

对应汉语是无上的意思;

梵语:丹扎 翻译藏语是吉

对应汉语是续的意思:

梵语:西扎 翻译藏语是丹珠

对应汉语是论的意思。

二、标显梵语的必要:

为什么要在论首标显梵语的名称?这是有四种必要的原因:

能令学者得到加持;证明论典的来源清净;忆念造论者和译师的恩德;令异地学者学知一些梵语。

一、因为贤劫千佛在金刚座成佛以后,都是以梵语演说法教,若于经论之首标有梵语的名称,后人一见到、听到,就会在八识田中种下梵语的习气和善根而获得加持。

二、如何表明论典的来源清净呢?古印度的规矩非常严谨,通常不允许随便造论流通,凡有内道造论者,都必须要得到公认后,该论典才可许流通。因为一部清净的论典,无疑会给众生带来很大的利益。相反若是不清净的论典流通,就会对世间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为此必需要严格鉴定。

一般来说,当一部论典造好以后,由国王居中作证明,集中很多大班智达,造论者先把自己所造的论典念诵一遍,遂后由众班智达对论中观点发问进行辩论,经百辩无过,大家公认这是殊胜的正论,且为表示尊重,将此论典置于尊胜幢上,供大家礼拜。相反,若通过辩论而决定是有过失的邪论,就要把该论典拴在狗尾上,用火烧掉、毁灭,不容许流通。

三、忆念恩德;于论首标显梵语的名称,是要提醒我们未来的学人,在学习论典的时候,不要忘记,而且一定要记住,这部论典的作者曾经发大誓愿,运行智慧与悲心,用梵语写成文字,后来由译师们的智悲愿心,从梵语着手翻译成我们能以领会接受的文字和语言。如果没有过去菩萨们的广大发心造论,哪有我们今天受持论典中深广意理的机会。如果没有译师的发心翻译,则由于语言的障碍,我们仍然没有机会闻思修行殊胜论典的法要,甚至一句法语都没有办法听懂或领会。今天我们有机会闻思修行这些殊胜的经论典籍,都不要忘记感念过去大论师、大译师们的恩德。

在世间上一般人都认为父母恩深似海,赐给我们色身的存活,养育我们长大成人,确实恩深昊天网际。但是要知道赐予我们的法身慧命,养育我们的法身慧命,最终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的诸大菩萨们,其恩德之大,却远胜于世间的父母,无法衡量,因而要感念译师们的大恩大德。

四、主要是令不同种族的人们学知一些梵语。这以上是

论首标显梵语的必要。

三、解释论名:

此分三段来解释:首先解释大乘,再解释无上续,最后解释论。

首先略述大乘:所谓的乘,就是能作为一切行径的所依,如车船等是一切行进的所依,故名为乘,也就是从轮回的此岸趋达解脱涅槃的彼岸,在这些过程中一切行径之所依,如能骑乘的骏马、车辆、航船等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能有往返自如、行无阻碍的作用。

何故于乘前加一“大”字?由具七种大义的缘故,超胜其余下乘,在三乘中是位处最高、最为殊胜的意思。三乘中要以大乘为首,而大乘中主要又以智悲为体,故为大乘。

对于此理再推广来讲,可分为三段:大乘的体相、乘的

分类、大乘的词释。

一、大乘的体相:

安住方便与智慧的证悟,不住轮涅两边,且以直接和间接成办圆满的自他二利,这就是大乘的体相,也就是以智悲为体的真理。对于此理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如《般若摄颂》云:“云何得名为菩萨,乘大乘行度众生,大乘体相如虚空,菩萨由得安稳乐。”此教证的前面讲到了方便与智慧,其中方便是指大悲,智慧是指证悟诸法空无自性的能境,依智慧与方便就不会住于轮涅二边之中,能圆满的成办自他二利,故弥勒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到“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

二、乘的分类:

所谓的“乘”分有两类:道乘(因乘)和果乘。道乘:就是能到达彼岸之因。果乘:就是所达到彼岸之果。此二义即是从此岸之起点到达彼岸之终点。

再对应大乘的五道来讲:因地所修之道乘,即是大乘的四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其中前二道虽然没有以大悲等方便真实行持自他相换,也没有以出世间无漏的智慧现见真如本性,但对这些深广意义能够安住胜解而相似修行,或所谓的缘总相而修,故名胜解行地(资粮道与加行道所摄的地道)。再来,见道和修道与前二道不同,因其并不是安住胜解的层面,而是能够真实以大悲和智慧等方便来实际行持大乘道所摄——甚深义之无生空性、广大义之六度万行(是见道与修道所摄的地道)。再来,所到达的果乘,仅仅是指无学道佛地,相对于无学果地再没有更为上上的去处,已经达到最高极限。

三、大乘的词释:

由具七种大义,故名为大乘(小乘根本不具足此七大,故名为小)。

所缘大:因为声缘只缘小乘的三藏教典,而大乘菩萨所缘的则是甚深广大的无量法藏,这是所缘上的差别。

修行大:因为声缘的修行仅仅是为了成办自利,而大乘菩萨的修行则是具足成办自他二利,也就是修行的所缘境极其广大。

智慧大:因为声缘只是证悟了人无我空性,而大乘菩萨的所证则是人法二种无我的大空性。

精进大:因为声闻缘觉只是在三生或七生中精进修行就现前证果,而大乘菩萨则是历经三大阿僧祇成办自他二利,并且勇猛精进、毫不疲厌。

善巧大:因为声缘畏惧轮回,仅为断除轮回痛苦而寻求寂乐,而菩萨以大悲心安住生死,不厌其烦地救度一切众生,又以智慧不染著生死的过患,故具有善巧方便、勇于倒驾慈航、回入娑婆世界毫不畏惧地在生死轮回中救度一切众生。(前面这五大义是从因乘或道乘的角度来解释了大乘义。)

果德大:是从果乘的角度来解释大乘义。因为声缘只能得证阿罗汉果以及十遍入、八胜处、六神通等功德,且在最终入于无余涅槃时灭尽,而大菩萨的果地功德即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无边,何时何地永无穷尽,故为果德大。

事业大:因为声缘证得阿罗汉果后,如油尽灯灭般不再作转法轮等事业,而菩萨成就佛果后,于尽未来际,普于十方世界无量众生示现入胎、成道、利生等事业永无间断,故为事业大。

复次解释“无上续”。此分五层意思来讲:

一、所谓的续,即是相续或连续无有间断的意思。

二、在什么样的时位中相续呢?即是在凡夫(不净位)、菩萨(不净净位)乃至佛(极清净位)的一切时位中都相续不于间断。

三、是什么法在相续呢?即是法界自性清净和十力等胜义功德无二之如来藏本体相续不断。如本论云:“本初如是后亦尔,真如法性无变异”。义即先前怎么样,后来亦复如是,本具无二功德的如来藏相续永无间断,也毫无变异。

四、何故于“续”前加有“无上”二字?这是因为相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轮回的相续;二是大般涅槃的相续。后者乃为至高无上、无与伦比,最为殊胜的缘故。《宝性论》的所诠义即是本来清净如来藏的本体,也是无著大般涅槃的本性,所以谓之于“无上相续”,故于论前称“无上续”。

五、遣除疑惑:有人疑问,是不是在凡夫位时此大涅槃也相续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凡夫位也同样相续,但在凡夫阶段只不过被客尘障蔽而暂时无法显露,虽然被障蔽,但其大般涅槃的本体也无毫许减少,更不会有刹那的间断,其性本来是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生不灭的,是迷时不减、悟时不增的真如本体。如本论云:“譬如贫人家地下,具有无尽珍宝藏,主人于此无所知,宝藏不言我在此,如是意中珍宝藏,不增不减净法性”。同样众生虽然尚未现证如来藏,但每个众生都是本自具足的。

“续”还有另一种解释,由与密续义相同故,而称为续。密续中分因续、方便续、果续三种,因续又称为基续、方便续又叫道续。由于本论所讲的意义就是七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其中如来藏和因续相同,能以清净如来藏客尘的助缘是菩提、功德、事业,此三与方便续相同,果的佛法僧三宝与果续相同,由有相似之处,故于本论取名为“续”。

最后解释“论”:论的体相即是以三种观察而清净的词句或能诠句,并且具有能改造与能救护的两大利用。这里所谓的三观察而清净的词句,也就是以三量观察:

一、以现量观察而清净:就是论典中的所诠义,说到圣者的境界方面,没有与圣者瑜伽现量相违之处,说到凡夫的境界方面,也没有与凡夫现量相违的地方,即显现方面不违背观现世量的境界。也就是上合圣者意趣,下契众生相续,没有任何相违之处。这就是以现量观察而清净的论典。

二、以比量观察而清净:就是以比量推理、观察,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或不符合的地方。

三、以教量观察而清净:就是论典的前后文句,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等都没有相违之处。若通过这三种(三量)观察,有不符合现量的地方,或有以比量不能成立的地方,或有前后相违等错误,就不能说是清净无垢的论典,本论正好是经得起三量观察的清净论典。

所谓的改造:即是在因地的修道人依此论义能将心相续中的贪瞋痴三毒等烦恼改造为戒定慧三学的殊胜功德。凡是清净的殊胜论典确定具有如是作用,这也是从因位上安立的。

所谓的救护:是从果位上而言,能救护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如果不具此两大利用,就不属于内道论典,只是一般普通谬论,或是邪论。世亲菩萨在《论义正理释》中也如是说:“对治一切烦恼敌,救护众生离恶趣,具救治德故为论,他教无有此二者。”本论真实具有这两大利用的功德,故为名副其实的殊胜正论,而且又是诠释佛陀第三转了义法轮经教的密意之论,故为显宗大乘的教论之王,因此应如佛经一般恭敬顶戴受持这部《大乘无上续论》。本论云:“何者唯依佛教法,无散乱心而宣说,与得解脱道相应,亦如佛经当顶受。”

总而言之,就是在具足七种大的大乘中,唯一着重宣说无上大般涅槃的相续,并且具有能改造、能救护等功德的清净能诠句,如是表明了本论是以意义和作用来取名的,“大乘无上续”是意义,“论”就是作用。

《大乘无上续论》的异名称为《宝性论》,宝是指佛法僧三宝,性是种性,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辨别佛法僧三宝种性”的论典,故名为《宝性论》。

接下来略述一下取名的必要:对经论取名的必要是,上根者一见到经论的名字,就会明了全经、全论的纲要意义;中根者一见名称也能了知大概意义;对于下根者通过名称有便于找到所需法本的必要。

以上通过细致入微的讲解论名,我们就会明白此清净正论的甚深义理恰如其分地含摄在论名中,所以这一科判称为“相应正论之名义”。

甲二、成就大义之总礼:

顶礼一切佛菩萨!

这是译师所加的顶礼句,所顶礼的对境是一切佛菩萨。“佛”是觉悟的意思,也就是在无明之中大觉大悟,于一切所知中彻底大开智慧。“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菩提即是无上菩提,萨埵即是勇猛的心识,如是即可合解为“为成就无上菩提,心识非常勇悍的补特伽罗(简称为菩萨)”。

如是顶礼的目的,是为了遣除译著过程中的一切违缘,增上一切顺缘,圆满成就将《大乘无上续论》从梵文译成藏文的大义,所以这一科判称为“成就大义之总礼”。

甲三、(具殊胜义之正论)分三:

安立论体、

广说论支、

圆满作业。

初者(安立论体)分三:

总标略说、

对照论典、

决定次第。

一般来说,讲论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如“剑柄”一样的讲论方式,二是如“剑锋”一样的讲论方式,三是如“大海波浪”般的讲论方式。

一、如“剑柄”般的讲论方式:是首先广说支分,最后把支分的意义作归摄总结。

二、如“剑锋”般的讲论方式:是首先将全论的意义归纳于论名中而讲解。

三、如“大海波浪”般的讲方式:就是如大海波浪般,首先从中心出发,层层推广、展开来讲解论义。

本论的开演方式就是第三种方法。首先是安立论体为七金刚处,然后针对每一金刚处进行广说,层层展开、广演每一金刚处的意义。所以这里的科判也是首先安立论体,然后广说论体的各个支分,最后圆满作业,因此本论就是按照大海波浪般的方式来进行开演的。

丙一、总标略说(此分三层讲):

一、什么是总标?

所谓的总标就是归摄全论的纲要,在正论开讲之前首先把全论中的要点标显出来。

二、总标的必要是什么?

这是用三义来表明的,一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明确显示全文摄于几法中;二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让学者容易了知全论中的纲要主题;三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断除广说论支时的增减。从必要而言,以总标就完全确定了下文广说论支的数目不多不少,论支从数目上能得到确定,也就不会模糊不清,而且非常决定,条理也极其清晰,有如是的必要。另一种必要也是令讲论者不至于错乱论体的次第,容易有条不紊地讲解。

三、这里开篇是如何总标的呢?

佛法僧及如来藏,菩提功德与事业,

论体一切摄略说,如是七种金刚处。

依据本论第一偈颂表明,在下文所讲一切论支的总体概略为七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

对于此七种金刚处,雪域前代论师们分解为世俗分与胜义分两种来进行介绍的。一是佛的胜义分即无学道断证圆满的法身,佛的世俗分是色身;二是法的胜义分是灭、道二谛,法的世俗分是能诠佛法之文句教法;三是僧的胜义分是学道圣者相续中的智慧与解脱功德,僧的世俗分是已入圣教的补特伽罗;四是如来藏的胜义分是心性本体,安住自性清净者,如来藏的世俗分是具有从无始以来善根习气能产生无漏法之功能,以修所成的习种性;五是菩提的胜义分是法身,菩提的世俗分是色身;六是功德的胜义分是十力等功德,功德的世俗分是三十二相;七是事业的胜义分是成所作智,事业的世俗分是作种种所化众生的利益事业。每一金刚处都是以胜义分和世俗分来进行分解的。

此总标略说分四层讲:七金刚处的体性、七金刚处数目决定之理、取名金刚处的道理、引经据典加以说明。

一、七金刚处的体性:

七金刚处可分为所得与能得两类,所得即是佛法僧三金刚处,能得即是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四金刚处。

所得三者:一是自他二利究竟的佛宝;二是具有离欲道谛和灭谛自性的法宝;三是具有两种智慧与不退转的僧宝,也就是大乘的圣者菩萨。

能得四者:一是众生种性的自性清净如来藏,二是如来藏清净一切垢障的无上菩提,即离垢清净;三是与大菩提相属的离系及异熟功德;四是由功德任运自成并且相续不断的如来事业。在这四种能得中,如来藏是所觉,菩提是觉悟的本体,功德是觉悟的支分,事业是令他觉悟的方便。

对此再用比喻来加以说明:1如来藏好比是自性清净光明的日轮,是需要显露的法,其性本自具足,也是本离一切垢障的;2无上菩提好比是远离一切云雾的日轮,是通过修证现前的;3离系和异熟功德好比是与日轮的本体无二具有的光明;4如来事业好比是由光明力能成熟大地的一切庄稼之力用。

为什么说这四法是能得呢?因为自性本具的佛、法、僧三宝,需要通过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这四法来现前,也就是以自己本具的自性住种性“如来藏”为近取因,以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作为助缘,如是就会现前自性三宝之果功德,所以说这四法是能得。

二、七金刚处数目决定之理分:

所得果的数目决定、能得因缘的数目决定。

1、所得果的数目决定:大乘所得果决定为佛法僧三宝,原因是现前正等正觉的果位成佛之后,转法轮而摄受僧团,佛在《陀罗尼自在王经》中说:“薄伽梵平等证一切法,善转法轮,善能教化调伏无量弟子众”。所以说大乘所得果确定为三宝。

首先从暂时的所得果来讲:在三清净地中次第产生三宝,即暂时的所得果。菩萨在第八地中,以十种自在为首,具足获得一切自在,所以菩萨坐于道场胜妙之处,于一切法都获得自在,所以佛经中说“薄伽梵平等证一切法”;菩萨在九地中,于一切法中,成为无上最大法师,善能了知一切众生之心,了知一切众生的根基,能断除一切众生的烦恼习气,所以佛经中说“善转法轮”;菩萨在第十地中,获得无上法王位的授职灌顶,能够对于一切佛所作事业,自然行持,恒不间断,所以佛经中说:“善能教化调伏无量弟子众。”这是从暂时次第上讲所得果于三清净地中依次决定为佛法僧三宝的道理。

从究竟的所得果来讲,即是三宝无二无别的本体。当法与僧之功德能达到究竟圆满的唯有佛陀。由于法与僧的究竟,即是成佛,故本论云:“了义之中诸有情,皈依唯一是佛陀,能仁法性之身故,亦彼僧之究竟故。”所以究竟而言三宝是无二一体的。

2、能得因缘的数目决定:能以现前三宝的因,决定为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这四种。其中近取因决定为如来藏,由清净了如来藏的客尘障碍,就会无碍现前三宝之故。其助缘决定为菩提、功德、事业。因为在他相续中现前无垢菩提时,通过菩提本具的十力等功德作为助缘,显示甚深和广大的善说等作三十二种事业,令众生也次第证悟三宝的殊胜功德。所以他相续所摄的菩提、功德、事业是助缘。(这从名言现相的角度而言,其实三宝与如来藏是不可能以别别他体的方式而存在,也非能生与所生有为法的关系,只是在离垢后如来藏的本体就会全分显露。如果众生相续中根本没有如来藏,则无论如何勤作修行都是徒劳无义、终不现前,这说明如来藏于每一众生的相续中本自具足)。此能得因缘数目决定的道理,也是本论中直接讲到的意义。如本论云:“所觉以及觉悟体,觉悟支及觉他故,次第所觉为净因,其余三者为净缘”。这一偈颂充分说明了能得因缘的数目决定。

有人疑问:既然说佛与菩提非为异体,那是不是重复呢?答曰:佛与菩提虽然自性是一体,但反体则有所不同,这里所说的佛宝是自相续现前的三身果位,而菩提是让自相续现前佛果的助缘,是他相续的佛身,有如是差别。

又问,法宝中的道谛与佛之功德有什么差别呢?答曰:道谛主要是从大乘圣者见道、修道而言,而佛的功德是无学道的体性,这就是此二的差别所在。

三、取名“金刚处”的道理:

“金刚”是指七种所诠义如同金刚,“处”是指能诠句。所谓的金刚具有“不可摧毁和无可分别的两种意义。因为《大乘无上续论》所诠的七种甚深义,是各别自证智的所证境,其坚不可摧,完全是大无为法的体性,故如金刚。因为这七种所诠义,不是语言所能表诠的,也不是分别心的境界,唯以圣者的各别自证智方能证悟,故以闻思所成的智慧是难以分析的,如同金刚。《密续》中说:“金刚称为不可分”即无法用分别心来分析。“处”是指根本或依处的意思。也就是七金刚处的能诠句,因为能显示七种金刚义, 是能了知的依处,也是渐次成为证悟所诠义的依处,故名为处(也就是能以诠表的文句)。由于本论的能诠句所诠表的是七种金刚般的所诠义,故能诠句也就获得了金刚的名称,故为七金刚处。

四、引经据典加以说明:

《大乘无上续论》的七种金刚句之义,在第三转法轮的了义经典中广为宣说,为此这里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通过这些教证就能明白,这七种金刚义都不是分别心所能揣度衡量的,不是语言所能诠说的,唯一是各别自证智慧的境界,所以他根本不属于观现世量、分别根识或第六意识的范畴。若以声缘的智慧也形同盲人般不能真实了知。

有关佛的意义:佛在《增上意乐品》中说:“阿难,所言如来者,非可见法,是故眼识不能得见故”。《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有关法的意义:佛于《增上意乐品》中说:“阿难,所言法者,非可说事,以是义故,非耳识所闻故”。

有关僧的意义:佛告阿难,所言僧者,名为无为,是故不可身心供养礼拜,赞叹故。故了义的僧宝不存在行相上,也是大无为法的本体,故不可以身心作供养赞叹等。

有关如来藏的意义:佛在《不增不减经》中说:“佛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有关菩提的意义:《胜鬘经》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言涅槃者,即是如来清净法身。

有关功德义者:佛在《不增不减经》中云:佛告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舍利弗(如我所说)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有关事业的意义:《度诸佛境界智光严经》中云:文殊师利,如来虽复成就众生,不作思维,心无功用一切成就。佛的一切事业都是任运自在的成就,无须任何勤作。

丙二、对照经典:

应知七种相次第,依照总持自在王,

经序有三余四处,菩萨如来差别分。

本论颂词中直接讲到对照经典来介绍七金刚处。“七种相”是指上说七金刚处各自不同的体相。“次第”是指七金刚处彼此之间果与因关系的严密次第。本论作者弥勒菩萨说:这七种相次第是依据佛经所讲,并非自己随意而讲。如在《陀罗尼自在王经》的序分品中明示了前三种金刚处,即佛、法、僧。在序分之后,又讲了其余四种金刚处,即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序分中说:“薄伽梵平等证一切法(明示了佛宝),善转法轮(明示了法宝),善能教化、调伏无量弟子众(明示了僧宝)”。如是明示了前三金刚处。其余四种金刚处,在经中讲了具慧菩萨有六十种道法净治功德之障垢,以及如来有八十种差别法,以此来净治一切垢障的意思,如是显示了“如来藏金刚处”。因为具有清净垢障之基的法界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此基性如来藏每一众生原本就有、本自具足。) 为了现前如来藏而修习净治法才为合理(才会现前忽然离垢的如来藏)。

六十种净治法:是大乘菩萨的四种庄严,八种光明,十六种大悲和三十二种事业。其中菩提、功德、事业三金刚处,依经中宣说的如来八十种差别法可以了知,也就是在宣说了佛种性后,通过宣说有“十六种无上菩提、大悲心”明示了菩提金刚处。通过宣说“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明示了功德金刚处。通过宣说“如来三十二种无上大业”明示了事业金刚处。(六十种净治法与如来八十种差别法在大乘无上续论注释的后面有附录)。以上分解了七金刚处的各自体相,以及彼此相互间关联的严密次第,本论作者依据经教而如是所说。

接下来解释七金刚处,从第一佛宝到第七事业的前后次第严密决定的道理:

丙三:决定次第:

从佛有法从法僧,从僧获得藏智界,

终获智慧胜菩提,力等具利众生业。

这一偈颂分六段来讲:

1从佛有法:就是由觉悟一切诸法大平等性的正等觉佛陀转法轮后才有佛法。在如来藏品的后面讲到“证悟法身的等流”就是宣说胜义空性的甚深菩萨法藏以及宣说广大世俗地道等,以及相应所化信解的十二部经教。如果要是没有现前正等觉,就不能作到相应众生的信解而流现出最圆满的深广法藏。这是从佛才有法“次第决定的道理”。

2从法僧:就是依照佛陀的教法,如理修行才会出生所调伏的无量弟子圣众。胜解行地的菩萨必须如理听闻佛法的教授,此中无误宣说了等持与智慧的违品,诸如应断的过失,应修的地道功德等。而且无误宣说了能够使寂止和胜观瑜伽增上广大的顺缘法以及他的障碍法,在听闻了教授和教诫之后,胜解行地的菩萨必须依教修习戒定慧三学,并且断除三学的违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依止相应的诸法、在得到广大的止观瑜伽后(正所谓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才能获得圣地,而现前成就大乘不退转的僧宝。这是“从法才有僧”的次第决定的道理。

3从僧获得藏智界:就是从大乘圣者僧宝获得部分障垢清净的藏智界。界是指种性,即如来藏智慧种性。此获得藏智界,不能理解成前无后有的新生,而是从菩提之因获得决定成熟的殊胜种性这一角度来诠说的。因为乃至没有现前大乘僧宝之前,藏智界完全被二障客尘所遮蔽,一旦现前僧宝,决定已经获得藏智界。本论后面说:“诸佛意子已证悟,不变法界真如性。”一旦藏智界全体显露,就是无上菩提,故于有学道的阶段,障碍一分断除,如来藏就一分现前,障碍若分分断除,如来藏就会分分现前。以上是“从僧才能获得藏智界”的次第决定之理。

4终获智慧胜菩提:就是说从获得藏智界的顺缘,渐次修持三摩地,最终才能获得远离一切客尘垢障,而圆满显露自性法界智慧——殊胜菩提。如果没有获得藏智界的顺缘,就不可能以证道力遣除客尘障垢,所以必须依靠获得藏智界的顺缘,最终才能现前离垢清净的殊胜菩提。这是从“藏智界的顺缘才能现前无上菩提”的次第决定的道理。

5力等: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佛之功德,完整的意思就是在获得菩提的同时,也就获得了菩提支分的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如果没有现前菩提,就不可能圆满现前与菩提无二之殊胜功德。比如日轮之体尚未圆满现前时,与日轮体无二具有之光明分也就不可能圆满现前。这是从现前无上菩提才能现前其本具功德之次第决定的道理。

6具利众生业:义即具足利益众生的事业。当现前了与菩提无二之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时,必然会由功德产生成办所化众生一切利益的诸般事业。比如日轮的光明在显露的同时,必然会以光明作为成熟大地庄稼等事业。这是“现前功德才能现前事业”的次第决定的道理。

通过以上分析,则能明了为什么弥勒菩萨在本论中先说佛、再讲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这一系列次第的安排,是有次第上决定的道理。以上安立了论体是七种金刚处,而且七种金刚处的次第已经作了如理的决定,这样也就完全确定了本论的主题以及铺排的次第。这样的中心点确定下来以后,接下来就要按照这样的主题和次第层层展开来进行广演,这就是大海波浪般的开演方式。

乙二:(广说论支)分二:

广说所得三宝之支分、

广说能得因缘之四金刚处。

初者分三:

抉择三宝各自体相、

安立三皈依之理、

宣说三宝之释词。

初者分三:

究竟皈依处佛宝之体相、

佛所说圣教法宝之体相、

持此法僧宝之体相。

这里科判的写法与前面颂词中决定的次第是完全相符的,这些次第前面都已具体讲过了。首先是讲究竟皈依处佛宝的体相,由佛转动法轮,才有法宝的存在,因此第二是佛所说圣教法宝的体相,由于有了法宝,进而受持法宝就成立了真实僧宝,所以第三就是讲持此法僧宝的体相。

戊一:究竟皈依处佛宝之体相分三:

以赞叹说佛宝、

别说彼义、

广说彼等对应。

今初(以赞叹说佛宝)者:

谁无初中后三际,寂静自觉而证知,

既已觉悟令他觉,宣说无畏常恒道,

执胜智悲剑金刚,割截一切苦苗芽,

摧诸见林疑虑墙,如是佛陀我敬礼。

这一偈颂当中主要赞叹了佛宝的六种功德或八种功德。

1无为法、

2任运自成、

3不依他缘而证知、

4智慧圆满、

5大悲圆满、

6力圆满。

这里将六种功德分别对应颂词来解释:

1无有初中后三际:以此为根据,成立具有无为法不迁变之功德。凡是有为法都是由因缘所作的心心所法,则不离迁变性,一切有为法都有初际生、中际住、后际灭这无常的变迁三相。某一法只要有因缘的聚合,就一定会有开始生的初际,由因缘而相续,故有中间暂时安住的中际,一旦时间因缘消散时,最后就有灭尽的后际。所以凡是有为法,无不是所作性,是所作性,就是心所法,此等有为法无不是随时间因缘聚合而有生,所生法都有生相、住相、灭相这一迁变现相。但唯有佛体不是由因缘所生,因为没有前际的出生,也没有中际的安住,更不可能有后际的灭尽,已经彻底超越了因缘、迁变等有为法的范畴,也没有时间、空间的局限,也不是前面没有,后面新生之法,因为他本来不是有为的自性,而是大无为法的本体,是无为不迁变的自性,故为“无为法体”。

2寂静:是任运自成的功德。若不寂静就有三门的勤作,也就是具有身口的戏论和虚妄分别心等勤作。所谓的寂静,就是寂灭身口意三门的一切勤作、一切戏论,因为佛陀已经彻底现前证悟了空寂离戏的自性法身,所以具有了事业任运自成的功德。

3自觉而证知:是具有不依他缘而证知的功德。所谓的自觉而证知,即是唯以各别自证智自己证悟觉知,不依外在别人的讲闻等因缘。无著菩萨的注释中说:“不从他闻者,不从师闻,自自在智无言之体而自觉知”。因为佛陀具有不依他缘而自行内证的殊胜功德,由不依他缘而内证大无为法,达到任运自成之法身境界故,自利已经到达究竟圆满,所以是自利究竟之功德。这三相都是属于自利方面的功德。

4既已觉悟:是智慧圆满。佛陀由于具足了上述三种究竟自利之功德,而成就了无上菩提果,既然已经成佛,则决定现前证悟一切所知法的真实本性,安住大无为的本体,对一切众生等无差别,一味地广为饶益,故为智慧圆满,这是他利方面的第一种功德。

5令他觉悟“宣说无畏常恒道”:是大悲圆满。自己证悟之后,由有大悲力故,自然为令未如是证悟的众生都能现前证悟,而宣说无畏常恒之道,故为大悲圆满。所谓无畏常恒道,义即非一般之道,而是无有畏惧、常恒的,也就是不畏惧轮回生死,还能现前不退转常恒法身之道。因为这里所讲的,并非是畏惧生死轮回的小乘道,也不是有退转的无常道,也不是讲有为客尘之生灭法,而是要指示常恒法身之大无为法,要讲不变法界、永不退转之道,是引导一切众生出离苦海、现前取证无上菩提之殊胜道。这也是大悲到达极限、究竟圆满的相,因其发心唯一是想把众生引入佛地,想让众生现前常恒法身,所以是大悲圆满。这是他利方面的第二种功德。

6执胜智悲剑金刚,割截一切苦苗芽,摧诸见林疑虑墙:是指力圆满。这里把殊胜的智悲比喻成宝剑与金刚。何故说佛的智悲如同宝剑呢?因为以佛的智悲能以割截一切众生痛苦的苗芽,此痛苦就像苗芽般能产生后后刹那痛苦的近取五蕴,这是从苦苦而言。由以佛陀的殊胜智慧就能破除众生一切痛苦的近取五蕴,所以说度化众生的威力已达究竟。

为什么说佛的智悲如同金刚呢?这是因为佛的智悲力能以摧毁诸见稠林和疑虑墙故。“见林”是指萨迦耶见、见取见等五种恶见稠林,稠林比喻数量极多,不容易破尽。“疑虑墙”是说颠倒的疑虑牢墙,诸如不信解因果、蔑视四谛法等,牢墙比喻极其坚固,不容易摧毁,这两者是从苦因的烦恼根本而言。即使是恶见像稠林般无数之多,疑虑像牢墙一样的坚固,也能以像金刚般的智悲力彻底摧毁,所以是力圆满。合起来就是,因为以佛的智悲力能够遣除一切苦果根本之近取蕴和苦因根本的烦恼,其他的学道菩萨和声缘罗汉都不能这样作到(是有限之力),佛的智悲力是永无限量的,故力量达到最极圆满。这是他利究竟的第三种功德。

以上讲了佛的六种功德。那从什么角度又说佛有八种功德呢?对于无为法,任运自成,不依他缘而自证的三种自利方面之功德,此三总摄为自利究竟功德;对于智圆满、悲圆满、力圆满,三种他利方面的功德,此三总摄为他利究竟功德。在前面六种功德差别上再加上这两种功德的差别基,六种加上这两种分基,就是共为八种功德。

再回头到颂词上来看,是对谁顶礼呢?答案是:谁没有初中后三际的变迁性,具足无为不变之寂静功德,并且自觉而证知,不但自己证悟还能力令他人觉悟而宣说无畏常恒之道,这样执持智悲双融的宝剑与金刚,能以割截一切众生痛苦的苗芽,力毁恶见稠林和疑虑牢墙,就是对这样具足六种功德以及二利究竟圆满的佛陀前我恭敬顶礼。

已二、别说彼义:

无为法体任运成,不依他缘而证知,

具有圆满智悲力,具足二利唯佛陀。

前一科判是以能立根据的方式而赞叹佛陀,这一科判则是别说以彼等所立的八种功德义直接宣说。

1超越因缘范畴,即是无为法体之功德;

2毫无勤作,即是任运自成之功德;

3远离客尘障垢、现前如来藏本体,即是不依讲闻等外缘而内证自知之功德;

4具足此三相,即是圆满智慧之功德;

5将众生安置于无上菩提道,即是圆满大悲之功德;

6能遣除众生之苦因与苦果,即是圆满力之功德;

7前三为自利之功德;

8后三为他利之功德。

已三、广说彼等对应:

非初非中非后际,自性故是无为体;

寂静法身自性故,应知称为任运成;

唯以各别自证故,不依他缘而证知;

证此三相故为智;宣说道故为大悲;

依于智慧及大悲,断除苦惑故为力;

以初三者成自利;末后三者成他利。

1远离有为法的自性:是指佛陀具有大无为法体之功德,因为没有初际之生相、中际之住相、后际之灭相等有为法的迁变,因此说功德是大无为法的本体;

2寂灭了三门勤作等戏论故。由于具足任运自成的功德,寂静了身口的戏论和虚妄分别心,这就是法身的自性和相续中具有任运自成等功德,所以佛的事业都能任运自在地成办;

3不依听闻等因缘:由于唯以佛陀各别自证的智慧圆满内证,所以不需要依靠听闻等他缘来了知,即不依他缘而证知;

4证悟无为法体、任运自成、不依他缘而证知这三相,即是智慧圆满;

5不退转常恒法身道:若于众生宣说能以成就的法身道,是大悲所成就的相,故是圆满大悲的功德;

6能断苦果与苦因之烦恼,以佛陀圆满的智悲之力,就能有力地断除一切众生的苦惑种子,也就是力圆满的功德;

78分别为自利圆满与他利圆满的功德。

戊二、(佛所说圣教法宝之体相)分四:

以赞叹说法宝、

别说彼义、

彼等摄于二谛中、

广说彼等对应。

一、以赞叹说法宝:

非无非有非有无,亦非非有非无边,

不可思量离言语,各别自证及寂灭,

无垢智慧具光明,能破一切攀缘境,

贪欲瞋恚愚痴暗,如是法日我敬礼。

这二偈颂当中赞叹了法宝的六种功德:

1不可思议;

2不二;

3无分别;

4清净;

5显现;

6对治。

其中前三种是讲灭谛之功德,后三种是讲道谛之功德。

1以什么根据安立灭谛具有“不可思议”这一种功德呢?是由“不可思量,离言语,各别自证”,依此三种根据便能安立灭谛为不可思议之功德义。

那又为什么说灭谛不可思量呢?首先讲第一种根据。因为灭谛法界非无、非有、非有无二俱、也不是非二俱。也就是说证法中的灭谛法界不是无,也不是有,也不是亦有亦无之二俱,也不是非有非无之非二俱,所以说灭谛根本不是第六意识所能思量,是远离四边戏论的境界。

怎么理解灭谛远离四边戏?由于灭谛有自性本具之功德,也是各别自证智的所证境界,故不住于无边。《胜鬘经》中说:“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毕竟成就,说如来法身。”由于灭谛不是堪忍的自性,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有自体,故不住于实有边。《楞伽经》中说:“如来应正等觉,是于空性,实际不生、无相、无愿等句义,说名如来藏。”灭谛也不住于二俱边,由于灭谛不是别别他体之有与无的并存,是明空双融的法界,故不住于二俱边。而且相违抵触的有与无也根本不可能同一时位并存,就象光明与黑暗不能并存一样,故不成立二俱。再来,由于灭谛离开了有、无以及二俱之外的非有非无,也不可能思维衡量,故也不住于非二俱边(俱非边)。经过上述分析,就知道灭谛的境界离开了四边戏论。一般来说,能思量的境界不是有、就是无,或是亦有亦无,或是非有非无,除了这四边以外,再不可能找到分别心能以思量的的其它境界(一切戏论都尽摄于四边中),所以说灭谛不可思量。魏译《宝性论》中说:“不可得思量,非闻慧境界。”

为什么说“灭谛”离言语呢?讲第二种根据。由于灭谛根本不是语言所能诠表的。他已远离了一切声句、名字、语言等相貌,所以说远离言语。佛经中说:“第一义谛者,所谓心缘尚不能知,何况名字章句”。《金刚经》亦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为什么说灭谛是各别自证的境界呢?讲第三种根据。由于灭谛以比喻和比量等没办法抉择,已经超离了分别寻思的境界,所以唯一是各别自证智的境界。

以上讲了三相根据来成立了灭谛具有不可思议之功德,也就是成立法宝的第一种功德。所以说灭谛不是心思量境、非言语诠说境、唯一是各别自证的境界。由这三种根据足以说明“灭谛”不可思议的功德。《罗候罗赞佛母经》中云:无可言思般若度,不生不灭虚空体,各别自证智境界,三世佛母我敬礼。”《华严经》云:“佛法微妙难思量,一切言说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体性寂灭无诸相。”南泉禅师也说:“如来道场所得法者是法非法,亦非非法,我于此法,智不能行,目不能见,无有行处。”如是表明了灭谛不可思议的境界。

接下来关于不二、无分别这二相功德,也就是有关法宝所具有的第二第三种功德,颂词中是以“寂灭”来表诠的。

2为什么说灭谛“不二”呢?“二”是指烦恼和业两种杂染,由于寂灭了轮回的根本业惑,故为不二。

3为什么说灭谛“无分别”呢?“分别”就是业惑之因——非理作意,由于一切业惑都是因非理作意而集起,所以非理作意是一切业惑之因。一旦寂灭了非理作意,就是无分别,这两条合起来以“寂灭”宣说。《不增不减经》中说:“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故。”以上是属于灭谛所摄的三种功德。

接下来再讲属于道谛所摄之三种功德:即清净、显现、对治,也是属于法宝所具有的第四、五、六功德。上述灭谛是从所证的法身之果而言,这里的道谛就是能得法身之因——见道和修道之功德来讲。

4以什么根据安立道谛是“清净”呢?是以无垢安立为清净的。因为没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等习气垢障,自然就是清净之功德,由道谛能断除一切垢染之故。

5以什么根据安立道谛是“显现”呢?以智慧具光明安立为显现,因为具足远离所知障的一切智智光明,所以是显现之功德。

6以什么根据安立道谛是“对治”呢?由于能够破除一切攀缘境之贪欲、瞋恚、愚痴等黑暗,所以是对治。这里所对治的就是缘悦意境而生贪欲心,缘不悦意境而生瞋斥心,缘中庸境而生愚痴心, 对此三毒烦恼要力行对治,所以道谛具有如是显现对治的功德。

有关道谛的显现和对治功德,弥勒菩萨在《辩法法性论》中说:“令远离烦恼,无所知二障,其后所得智,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以无分别智慧能令二障远离,就是对治之功德。以无分别智之后得,无误了知一切诸法的智慧,能正确悟入一切所知相,就是显现的功德。以上分解了法宝的六种功德,最后弥勒菩萨说:“如是法日我敬礼。”就是对于这样具有殊胜功德之圣法日轮,我恭敬顶礼。

已二、别说彼义:

不思不二无分别,清净显现对治故,

何法依何离贪欲,具二谛相是为法。

在这一偈颂当中,把前两颂赞叹的内容安立为六种功德。

1以名言和分别心无法思议之功德;

2没有业惑二者之功德;

3没有业惑之因——非理作意之功德;4清净烦恼障之功德;

5离障且显现智慧光明之功德;

6遣除三毒之对治功德。

故于该颂词的前两句中讲到,不思、不二、无分别、清净、显现、对治。颂词的后两句是关联前两句而讲:由于不思、不二、乃至于对治的缘故,前三者果的“何法”是离欲的灭谛,后三者因的“依何”是能离欲的道谛,具有如是灭道二谛的体相,就是真实圣教法。所以圣法就是离欲之法,它包括离果和离因两方面。所谓的离果,就是已彻底离欲的证法——灭谛;所谓的离因,就是离欲之因“道谛”。

再以道谛和灭谛作分基,每一种又可分出三种功德,在离欲之果的灭谛中具有不可思议、远离业惑、离非理作意的三种差别功德。如是六种功德都是以道谛和灭谛作为分基的差别功德。在离欲之因的道谛中具有清净、显现、对治三种功德。因此接下来的这一偈颂中就讲彼等摄于二谛中。

已三、彼等摄于二谛中:

远离贪欲自性者,灭道二谛所摄取,

如其次第彼等亦,应以三三功德知。

远离贪欲的自性是圣教法,其由离欲之果的灭谛和能离欲之因的道谛所摄,彼等二谛分别是以三种三种功德作了圆满宣说而应如是了知。也就是此二谛依次以不思、不二、无分别三种功德宣说了具有二种清净的灭谛之义;又由清净、显现、对治三种功德宣说了能净的道谛之义。需要了知,此灭谛的三种功德和道谛的三种功德说为二谛所摄,非胜义谛与世俗谛而是灭谛与道谛。

己四、广说彼等对应:

不思量故无言故,圣者自证故不思,

寂故不二无分别,净等三者犹如日。

这一偈颂当中再把前面赞叹法宝的根据和后面所说的分类作对应而宣说。以执著四边的分别念不能思量故,以音声、语言、名词、章句等无法言说故,唯一是以圣者的根本智慧方能自证故。由这三种根据足以表明,凡夫分别心于灭谛不可思议。寂灭业惑故,是不二义。寂灭非理作意故,是无分别。能以现前如是灭谛的,唯一是具有清净、显现、对治三相功德之道谛。由于这三种相与日轮较为相似,故说犹如日轮。如何相似呢?

1日轮远离云层的遮蔽,和道谛远离随烦恼的垢障相似;

2日轮的光明能照见大地的形形色色,与道谛智慧能照见一切所知相相似;

3日轮的光明能对治黑暗,与以道谛智慧能对治见真如的一切障碍相似。

所以用日轮来加以比喻说明。

戊三、(持此法僧宝之体相)分三:

以赞叹说僧宝、

彼等功德摄于二种中、

广说彼等对应。

今初(以赞叹说僧宝)者:

此心自性光明故,照见烦恼本无实,

真实证悟诸有情,无我真实际寂静,

见众如来常随逐,具有无障净智者,

见众清净遍无量,如是具慧我敬礼。

这二颂当中赞叹了僧宝的两种功德:1具有如所有智之功德;2具有尽所有智之功德。如所有智是从见法性的角度而言,尽所有智是从见法性周遍于有法的角度来讲的。其实法性就是一切有情“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有法就“无量有情”。下面对照颂词一一解释:

“此心自性光明故,照见烦恼本无实”。就是指不退转的大菩萨现前了对治法的自性光明故,照见了所断的烦恼本来无生,现前自性光明,就是现前法性如来藏。这里的光明,并不是有为的灯光、太阳光等,因为这些都是因缘所作的生灭法,有生有灭有变化,故不是自性光明,只有现前了心的自性光明,才能安立为大乘僧宝的名称。自性光明一旦显露,自然就会具有智悲等功德,就能照见一切烦恼本来寂静。需要了知,并不是解脱实有的烦恼,而是烦恼自性本空,是本来无生大空性的本体。

“真实证悟诸有情,无我真实际寂静”。这两句是讲菩萨得到照见有情法性的如所有智,真实证悟了一切有情的法性。诸有情的法性是什么呢?就是包括我们在内的一切有情,本来就没有人我与法我的存在,本来就是寂灭戏论的真实际,如是证悟了一切有情无我寂静的法性,就是如所有智。

“见众如来常随逐”:这一句是讲菩萨得到尽所有智,就是见到如来法身周遍随逐于一切有情众生。从见到法性周遍有情的角度,即是具有尽所有智。《华严经》云:“知一切三世境界,一切刹境界,一切法境界,一切众生境界,真如无差别境界,法界无障碍境界,实际无边际境界,虚空无分量境界,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如是了知这许许多多的境界,全都是如来的境界。又经云:“如来身亦复如是,遍一切处,遍一切众生,遍一切国土”。

“具有无障净智者”:这一句是把上面的两种智慧合并起来讲,菩萨具有出世间的殊胜智慧。这里的无障,即是没有两种障碍,从没有烦恼障的角度说为“无著”,从没有所知障的角度说为“无碍”。如是依次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达到无著和无碍的自性,就是具有出世间的智慧。

“有情清净遍无量,如是具慧我敬礼”。以出世间智慧了知法界一切有情本来清净,以及本来清净法界周遍无量有情,对如是具有如所、尽所二种殊胜智慧的僧宝,我恭敬顶礼。

己二、彼等功德摄于二种中:

如所尽所各别证,智慧见者清净故,

具慧不退之僧宝,定具无上之功德。

以上所讲大乘僧宝的功德,在这一偈颂当中归摄为两种,就是如所有智的功德和尽所有智的功德。

首先解释颂词的前两句,大乘僧宝具有如所有智和尽所智的功德。什么原因呢?即各别自证智慧之所见本来清净故。所谓的各别自证智,就是不共于其他而是自己各别内证的智慧,因为各别自证智的所见——有情的真如法性,本离烦恼的染著而清净,所以大乘圣僧具有如所有智的功德。因为各别自证的所见——有法、一切有情周遍具有法性,以所知的阻碍清净,所以大乘圣僧具有尽所智的功德。

接下来再讲颂词的后两句:“不退”就是于正觉大菩提不退。“无上”就是超过声缘二乘。正是因为具足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缘故,于无上菩提不退的具慧大乘僧众,必定具有超过声缘二乘的无上智慧功德。在无著菩萨的注释中讲到,菩萨以十种殊胜超过声缘。所谓的十种殊胜即是:

1观胜:菩萨能观真如境界,声缘力不能及;

2功德胜:菩萨修行没有厌足,不同于二乘的少欲等;

3证智胜:菩萨证悟两种无我,声缘只证人无我;

4涅槃胜:菩萨教化众生而回入娑婆,声缘为享寂乐而自取涅槃。

5地道胜:菩萨具有十地等,声缘没有;

6清净胜:菩萨远离所知障,声缘有所知障;

7平等心胜:菩萨的大悲心周遍一切众生界。

8生胜:菩萨直接生于如来家族之中。

9神力胜:菩萨具有三摩地自在神通等力,远胜二乘。

10果胜:菩萨的果是无上菩提,故名为果胜。如是讲述了彼等功德摄于二谛中。

下文将前面赞叹的内容和后面归摄的意义再进行对应:

己三、广说彼等对应分四:

广说证悟如所有法之功德、

广说证悟尽所有法之功德、

宣说彼等清净、

宣说彼是一切众生殊胜之皈依处。

今初(广说证悟如所有法之功德)者:

众生寂灭之法性,证悟故为如所性,

彼亦本来清净故,烦恼本来消尽故。

偈颂的前两句分析了能证和所证。能证就是各别自证智,此外,凡夫的分别心,二乘的智慧,都不堪为能证;所证即是如所有法。

偈颂中说到“众生寂灭之法性”就是如所有法。众生从无始以来,本来寂静无我、无法,并不是前面不寂灭,后来灭烦恼时才寂灭,实际上众生的心本来寂灭离一切戏论,是有法众生本来的法性,就象甜味是糖的法性一样。

颂词第二句中为什么说为如所有性呢?这是因为以各别自证智现量证悟了一切有情的心是本来寂灭、离一切戏论的法性,因而称为如所有智性。六祖慧能大师开悟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也就是说:“哪里想得到,心的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哪里想得到,心的自性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哪里想得到,心的自性本来没有丝毫动摇。这就是现前如所有智性。

接下来再讲颂词的后两句:这也是对前两句作补充的。为什么说如所有智性呢?因为有两种义说是如所有智性。哪两种义呢?即1见心本来清净故;2烦恼本来灭尽故。也就是真实见到了心性本体本来清净,现见客尘烦恼本来寂灭的缘故,如是证悟了如所有法,也就是如所有智性。《圆觉经》说:“淫怒痴,戒定慧,俱是梵行”。

庚二、广说证悟尽所有法的功德:

所知究竟证悟心,现见一切有情众,

具有遍知法性者,是故具有尽所性。

为了分清能证和所证的差别,故先讲颂词的前三句:能证即是圣者相续中的各别自证智。

“所知究竟证悟心”,能证就是证悟一切所知有事以及有事究竟真如的出世间智慧;所证就是尽所有法。颂词上说:一切有情众具有遍知法性,也就是一切有情周遍具有一切智智的法性如来藏,正因为以各别自证智现量照见一切有情,本来具有一切智智的法性如来藏,所以具有尽所有智性。

庚三、宣说彼等清净:

如是证悟之彼者,依于各别自证见,

无垢法界无贪著,无碍故彼为清净。

“清净”是指如所有与尽所有这两种智慧跟一般有著有碍的声缘智慧相比是极为清净的智慧。

颂词的前两句是分别讲能证和所证。 “如是证悟之彼者”,即如是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所证悟的出世间道。“依于各别自证见”,此出世间道是依于各别自证智照见的。

颂词后两句是正式成立两种智慧是“出世间清净、证悟的智慧”。以什么根据能以成立呢?就是以无著、无碍故成立大乘圣者的智慧清净。什么是无著呢?就是见一切众生自性清净的法界,所以没有烦恼的染著。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慧品注释中说:“贪欲的根本是虚妄分别心,虚妄分别又是从戏论产生,而且彼等虚妄分别的戏论,以空性当能断除。”依据这段开示我们就知道,现见了远离戏论的无垢法界,自然会悟入无著的境界。那什么是无碍呢?就是证悟无垢法界周遍一切所知,见一切众生乃至畜生都有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如实了知无边境界,没有障碍,就是没有所知的阻碍,由于智慧无著无碍的缘故。此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若观待声缘来说仅仅是见少分智慧而已,故菩萨的智慧可以说是极圆满清净的。在《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讲述自己开悟境界时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庚四、宣说彼是一切众生殊胜的皈依处:

智慧见者清净故,佛陀智慧无上故,

不退转众之圣者,是诸有情皈依处。

为什么说大乘圣僧是有情的皈依处呢?由两种根据来成立,即“智慧见者清净故、佛陀智慧无上故”。“智慧见者清净故”是说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智照见一切所知,并且彻底清净了执著、阻碍的缘故。“佛陀智慧无上故”是说邻近佛陀无上智慧的缘故,因为在般若经中说:“见道菩萨若欲成佛,七天就可以”。所以现量见法性而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的圣者,是从痛苦中能以彻底救度一切有情的皈依处。相反表明了小乘行者离佛果就遥遥无期了。

丁二、安立三皈依之理分三:

观待必要安立三皈依、

后二者非究竟皈依、

抉择了义皈依处。

今初(观待必要安立三皈依)者:

由说佛法僧功德,依照三乘三供养,

不同信解六种人,是故安立三皈依。

这一偈颂当中主要是说:依何等义对何等人,诸佛如来安立三皈依呢?答案是依三种义对六种人,分别安立为三种皈依处。其中三种义即是佛、法、僧。按魏译《宝性论》而言,就是调御师佛陀(能调),调御师法(调法)以及调御师弟子(所调)。这样佛是能调,法是所证,僧是弟子。

六种人:1大乘人;2缘觉人;3声闻人;4信佛人;5信法人;6信僧人。前三种人就是三乘行人,后三种人就是分别侧重于佛法僧供养的不同信解者。接下来对应颂词具体分解:

1由宣说佛的功德,对于大乘人和信佛人而安立佛为第一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调御师佛陀的功德,大乘人生起信解后,就希求获得如是佛果;信佛人生起信解后,就想着重对于两足尊佛陀这样的无上福田作殊胜的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佛安立为第一皈依处。

2由宣说法的功德,对于缘觉人和信法人,安立法为第二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圣法的功德,缘觉人生起信解后,就想我一定要寻求证悟甚深的缘起法;信法人生起信解后,就想对离欲尊法宝这样的无上福田,我要着重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法宝安立为第二皈依处。

3由宣说僧众的功德,对声闻人和信僧人,安立僧宝为第三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佛的教法中弟子僧众的功德,声闻人生起信解后,就想我也要追随这些佛弟子,随学佛子目的,是想要得到他们那样的果位;信僧人生起信解后,就想对于这样众中尊的僧宝福田,我应当着重作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僧宝安立为第三皈依处。因为众生有种种的信解、种种的意乐故。总的来说,就是随顺这六种人,佛就分别安立了三种皈依处。

戊二、后二者非究竟皈依处:

可舍弃故虚妄故,无故具有怖畏故,

二种法及圣者众,非为究竟皈依处。

这一偈颂当中主要讲了暂时的法和僧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颂词中讲到:“二种法及圣者众,非为究竟皈依处”,二种法是指教法和暂时的证法,圣者众是指僧宝。何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呢?颂词的前两句就讲理由:因为教法是可舍弃的缘故,暂时证法中的道谛义又是虚妄的缘故,证法中小乘的灭谛是无故,阿罗汉和有学道菩萨又具有怖畏故,所以这些暂时的法和僧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只能是暂时的皈依处。对此下面逐一分析:

“法”分为两种:教法和证法。教法是所说的法;证法有两种,从因和果的差别分为道谛和灭谛。道谛是能证,灭谛是所证。

1“教法可舍弃故,非究竟皈依处”:教法是经文的名、字、声、句积聚自性的能诠,它是了知总相的唯一所依,如是以文字、名词、章句等组成的法,暂时可以由它来了知意义,达究竟现证悟时,就应当舍弃教法。好比过江虽然不能没有船,但是借船的方便已经到达对岸时,船的作业已经完成,这时的船就应当舍留江中。《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又如禅宗所谓的不立文字一般。

2“道谛虚妄故,非究竟皈依处”;因为道谛具有有为法的体相,属于有为法所摄,而有为法的体相又都没有超出第六意识的范畴,故都是虚妄性的,是虚妄就不是谛实,就是无常性,如是无常、非谛实的法不可作为究竟的皈依。《胜鬘经》云:“有为相者,则是无常,言无常者,是破坏法,破坏法者,非谛非常,非皈依处”。破坏法者是虚妄,不是谛实,是无常,不是常住,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3“小乘灭谛无故,非究竟皈依处”:声缘所证的灭谛就像油尽灯灭一般,只是没有烦恼和痛苦,仅仅是无遮单空的缘故,不可能作为究竟的皈依处。《胜鬘经》云:“唯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涅槃,成就无量不可思议一切功德。乃为究竟皈依处”。

4“圣者众具怖畏故,非究竟皈依处”。佛以外的圣者众也会畏惧自地以上的障碍以及随眠烦恼,因而还需要皈依如来。《胜鬘经》云:“阿罗汉有怖畏想,皈依如来。何以故,阿罗汉于一切行,住怖畏想,如人持剑,欲来割己,是故阿罗汉不证出离究竟安乐。世尊,依不求依,如诸众生无有皈依,彼彼恐怖,为安稳故,求于皈依,如是阿罗汉,有恐怖故皈依如来。”阿罗汉虽然断尽三有,但是对于一切有为行相有怖畏的缘故,寻求从彼中出离,他们也以有怖畏的方式皈依如来,所以包括十地菩萨在内的此等圣者众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这样分析显然了知教证二法以及除佛以外的圣者众都只能是暂时的皈依处,非究竟殊胜的皈依处。

戊三:抉择了义的皈依处:

了义之中诸有情,皈依唯一是佛陀,

能仁法性之身故,亦彼僧之究竟故。

这一偈颂当中主要标显了最了义的皈依处。颂词的前两句是说,在了义之中,能于从痛苦中救度无量有情,并且是恒时不灭的皈依处,唯有佛陀。因其没有上述“可舍弃、虚妄、无物、具怖畏”的四种过失故,所以佛陀是究竟了义的皈依处。这点可以根据佛宝本具的六种功德来解释:

1、因为佛陀是不依他缘,唯以各别自证智而觉悟,故远离了可“舍弃”的过失。

2因为佛陀是没有初、中、后三际之生、住、灭的有为法相,而是大无为法,所以远离了虚妄的过失。

3因佛陀具有智悲力圆满的功德,所以远离了“无物”的过失;由于非单空的境界,而是有智、悲、力三种圆满的功德故。

4因为佛陀寂灭了戏论和虚妄分别而任运自成,所以远离了“怖畏”的过失。这里再将最后一相补充说一下:佛寂灭了一切戏论和虚妄分别,所以断除了无明习气地和无漏业,远离了意生身和不可思议变易死,因而也就不会有声缘阿罗汉和有学道菩萨的畏惧等而达到任运自成的境界。根据上述道理与暂时的法宝和僧宝不同,所以显然表明了佛陀才是最究竟了义的皈依处。

接下来引经据典来从正面说明“佛是无尽皈依,常住皈依,究竟皈依”。《胜鬘经》云:“如来住时,无有限量,等于后际,如来能以无限大悲,无限誓愿利益世间,作是说者,是名善说。”如来常住,无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于尽未来际,如来能够以无限的大悲,无限的誓愿利益世间一切众生,如是说者是为善说。又彼经云:“如来是常,是无尽法,一切世间究竟依者,亦名善说”。若说如来是常恒不变,无有后际,是一切世间究竟的皈依处,也为善说。又经云:“是故能于无护世间,无依世间,与等后际,作无尽皈依,常住皈依,究竟皈依者,谓如来应正等觉”。能于无救护的世间,没有依靠的世间,与未来际平等救护。也就是于尽未来际中作无尽皈依,常住皈依,究竟皈依的就是如来应正等觉。弥勒菩萨也在《大乘庄严庄严经论》中说:“尽未来际,普及一切生,恒时利益彼,是说皈依大”。因为尽于未来际,且能普遍到一切世间的众生,能够彻底遣除他们的一切危害,并让他们获得世出世间的一切圆满,由于具有这么大的威力,故说佛是究竟了义的大皈依处。本论后面也说:“如同轮回无边故,皈依自性坚固义”。义即如同轮回没有边际,应当尽于轮回后际之间,不断摄受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所以佛陀是一切众生无欺坚固永恒的皈依处。

接下来再解释颂词的最后两句:“能仁法性之身故,亦彼僧之究竟故。”这两句是说在法和僧当中,佛陀也是最为究竟的。因为能仁佛陀是离欲究竟的法性身,所以是法。《胜鬘经》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言涅槃者,即是如来清净法身,又因能仁也是彼僧之究竟,所以是僧。所谓三乘僧是以断证来分判的,以小乘的断证分判为四向四果,以大乘的断证分判为一至十地,究竟断证者即是佛陀,所以佛也是圆满具足断证功德之究竟僧众或无上僧宝。《涅槃经》云:“无为僧者即是如来”。所以究竟的三宝是无二一体的,不会存在别别的他体法。

丁三:宣说三宝之释词:

少出现故无垢故,具势力故世严故,

殊胜故及不变故,以此六因称胜宝。

所谓的三宝即是数目和比喻合起来而安立的名称。 “三”就是佛法僧三者,此与宝相似因而立名为三宝,佛法僧所具有的六种义是

1希有;2明净;3势力;

4庄严;5最上;6不变。

1、希有义:该颂词中讲到“少出现”。就象世间的稀世珍宝一般,是希有难得之物,因为很少出现的缘故,所以非常难得。此比喻表明,对一个未曾种植善根的众生来说,在百千万劫之中也难以遇到三宝。《普贤上师言教》中说:“在这个世间中,明劫和暗劫是交替循环出现的,在明劫中有佛出世,在暗劫中就连三宝的名字也听不见。从明劫与暗劫比较而言,暗劫时间极长,明劫时间极短。比如过去出现了现喜劫这一明劫后,随后就有一百个暗劫连续出现,在具圆劫中有佛出世,此后又有一百个边鄙劫连续出现。再比如我们现在是处于有佛出世的贤劫,此后将会有六十恶种边鄙劫连续出现,所以不难而知,无佛的时间极长,有佛的时间极短。再来,即使是生在明劫之中,很多未曾种植善根的众生,还是遇不到三宝,尤其是很多旁生根本连三宝的名字都听不到,长劫在恶趣中感受苦报的众生都是如此,由于三宝于世间中少有出现,故称之为胜宝。

2、明净义:该颂词中讲到“无垢”:世间的黄金、白玉都是很清净的,离开了垢染,同样三宝也是远离一切有漏法的垢染,故非常明净。

首先从佛宝来说:具有两种清净,即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佛宝不仅是自性清净,而且远离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客尘,现前了离垢清净。

复次从法宝来说:上来已述“灭谛远离了四边戏论,不二、无分别”,就是远离了一切业惑的杂染,以及其因——非理作意。又上来已述道谛具有“清净、显现、对治”三种功德,所以法宝方面也是极为明净的,

复次从僧宝来说:由于具有无著的如所有智和无碍的尽所有智,所以是极为明净的出世间无漏智慧。因为三宝已彻底远离一切有漏法的垢染,故称为胜宝。

3、势力义:颂词中讲到“具势力”,一般世间的如意宝都有很大的能力,能够遣除人们的贫穷、赐予物质受用上的圆满,与此相似,三宝也具六神通等功德聚之不可思议势力。《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诸灾及恶趣,身见亦小乘,如是经久劫,一切皆救护”。这一偈颂中讲到:一切在世间、灾难、恶趣、身见、小乘和外道中的众生,以佛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一切都可以获得救护。一般来说,当众生遇到灾难时,依佛陀的加持,就算是盲人也能见到光明,耳聋者也能听到声音,音哑者也能说话,疯狂者也能得到安定。当世间发生各种瘟疫、天灾人祸等时,只要佛陀降临赐予加持,就能消除一切灾难,个人祈祷也能遣除一切罪障。在汉地民间普遍有观世音菩萨的信仰,被称为千手千眼、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这也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大威神力等加持力而人们这样称呼的。这一名称比较形象地描绘了大菩萨的力量不可思议、力大无比,因为佛菩萨具有强大势力的缘故,所以不仅能救护一切世间的灾难,也在恶趣之中对众生广为救护。(其实观世音菩萨原本早已成佛,而今现菩萨身度化众生)。以佛身放光,照触地狱等恶趣众生,凡是触光的众生都能脱离痛苦,而超升善趣,在地狱中仅仅忆念佛陀,或闻佛号也能获得解脱,对于趋入外道邪宗修无义苦行之人,以佛陀的威力,可以令其远离邪道,转入能得解脱的正道当中,让他们都能得到救护。对于具有萨迦耶见的众生,可以把他们引入解脱道;于小乘不定种性者,可以把他们引入大乘道,如是作种种救护。如阿弥陀佛就是为众生离苦得乐而长伸妙手接引无量众生到极乐世界。这里有关法宝和僧宝的势力就不广讲了,按照上述思路参考经论,自己可以思考总结。总而言之,由于三宝具有不可思议的势力,故称为胜宝。

4、庄严义:颂词也讲到“庄严“,是指在世间中,珍宝具有庄严的作用,戴在身上可以使身体庄严,在房屋里陈设,可以使环境庄严。同样的道理,三宝可以让众生的心庄严,因为以三宝的感化可以让众生的心变得贤善,让众生的相续充满福德。

如何使众生的心变得贤善呢?《施宝童子请问经》中说:“皈依佛者,一切善法都会明显增上,知惭有愧;皈依法者,常不放逸,具有诸多功德,恒时能忆宿世,具有修法的缘份与福德;皈依僧者,自心堪能,具足众多等持,总持法门,种性恒时高贵,梦中也不离佛法僧”。由于三宝是一切众生善心福德的源泉,所以成为一切世间的殊胜庄严。

5、最上义:颂词中讲“殊胜。”比如世间的珍宝远远超过一切普通物品,佛法僧三宝超出世间的缘故,在一切法中成为殊胜。因为在三有世间所摄的一切法中,根本没有二利究竟的“两足尊佛宝”,也不会有具道谛、灭谛的“离欲尊法宝”,也不会有具两种清净智慧的“众中尊僧宝”。正因为三宝在一切法中最为尊胜,两足尊佛,离欲尊法,众中尊僧,由具有最上义故,堪称最为殊胜之宝。

6、不变义:颂词也讲到“不变”,是指世间的金玉等具有不变的品质,于烈火中百炼也不会变轻,在泥土中久埋也不会变质,同样三宝也不会因为世间法而有所改变,无论是众生信解也好、诽谤也好,甚至砸佛像、烧经书、毁寺院等,三宝都不会因为这些烂缘而有毫许改变,因为三宝是大无为法自性的缘故。就像用火烧虚空,对虚空毫许不损,用土填虚空,虚空也毫许不坏。由有上述六义功德,故把三宝称为胜宝。所以颂词的最后一句讲到“以此六因称胜宝”。在《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中还讲到一种“宝”的含义。经中云:善男子,何故名宝,譬如世间七宝,可以济命,是故三宝在世,导养法身,能续行者智慧身命,谓之宝也”。佛告善男子,为什么叫宝呢?比如世间的七宝,可以用它来养活身命,而三宝在世间,就可以养育法身,能使行者智慧身命相续,所以叫作“宝”。

由于本论的论体是“七金刚处”,其中前三金刚处是所得,后四金刚处是能得。从所得而言:如是具足二利究竟功德之佛;具有离欲二谛相自性之法;具有二智不退转之僧。是我们每人都必须要进取获得之果。后四种金刚处是能得三宝的因缘,其中能得的近取因就是我们本具的自性住种性如来藏,能得的助缘因就是属于他相续所摄的无上菩提、功德(无上菩提的功德)、事业(无上菩提任运自成的事业)。

以上我们讲了三宝的支分这一大科判中的内容,接下来再归纳宣说这一部分内容的要义,此分为四个方面来讲。

一是皈依的自性;

二是皈依境;

三是因皈依和果皈依,他皈依和自皈依的差别;

四是前三金刚处和后四金刚处的连结。

一、皈依的自性又分三:

1什么是皈依的自性?一般来说,皈依就是想让自己或他人脱离怖畏之善心,以这种希求出离畏惧痛苦的善心,诚心承诺以佛法僧三宝作为自他的投靠处、并能获得救护的皈依处。

2小乘皈依的自性:就是由自己想脱离轮回怖畏的发心、发誓承诺以三宝作为自己因与果的皈依处。

3大乘皈依的自性:就是想让自己和他人从轮回以及小乘的怖畏中获得解脱的发心,以这种发心力推动,发誓承诺以殊胜的三宝作为自己因与果的皈依处。本论所讲的,唯一着重是大乘皈依的自性,从所得佛法僧三宝的体相来讲,不单是想从轮回的怖畏中解脱,而且还要让一切众生都能获得解脱。对于这一问题直接而言:就是了知一切众生都平等具有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因而欲令自他一切众生同入一乘道修行,从一切客尘中平等获得解脱,同成一切种智,以如是发心于殊胜的三宝前作皈依。

二、皈依境:是指本论中所讲的皈依境,是殊胜无上的大乘三宝。对此下面分别解释:

1佛宝:

佛有法报化三身,观待他相续安立为报身与化身。

观待凡夫和声缘等远的不清净眷属,安立为化身佛。因为是在分别心前所现的影像,由分别心有生灭相,故见佛也有生灭相。比如天上的月亮虽无生灭,但水中的月影却有生灭、动摇,随波浪摇动不息。如果水不清净时,水月就隐没了,水清澈时,水月也就显现了。这个比喻显然表明天月没有变异、没有生灭,但随着水与风的因缘,它的影像就有动摇、生灭等相。同样的道理,化身佛在众生分别心前示现有入胎、降生、成道等十二相。

观待于大乘地上的菩萨等近的清净眷属,就安立为报身,报身有种种相,报身佛在清净刹土中摄受种种不同相的大菩萨众,报身佛的刹土也各不相同,有水晶、黄金、琉璃等各种形色、质地的,名号也有多种不同。如大日如来、无量光佛等等。身相也各不相同,有白色身、金色身等。所传的法也有不同,对有些菩萨讲般若波罗密多,对有些菩萨传讲《十地经》等等。事业也随着所化的意乐,有各种不相同的显现,以上是讲了报身的种种相。

那么法身是观待什么而安立的呢?法身是观待佛自己而安立的。自性法身是一味大平等性、没有差别,在具有二种清净(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的法界自性中没有不同的显现。

在共同小乘中承许什么是佛宝呢?他们承许化身是佛宝。而本论中所讲的佛宝是具有两种清净、究竟自他二利、三身一味的自性。从自利究竟上讲,佛宝是没有生住灭的大无为法,是远离一切戏论和虚妄分别的任运自成体,是不依他缘而自证觉知的,这是从法身功德的角度而言。又从他利究竟上讲,由智慧圆满现见法界周遍一切众生,等无差别;由大悲圆满相应众生的根基而宣说出世间正道,引导众生趋入究竟佛地;由智悲力圆满的功德能彻底断除众生的苦因与苦果,这就是所讲的色身功德。从佛自己的角度而言 ,实际上三身也并不是他体性的,是无二一味的,都是如来藏大光明的本性。根据上述分析的道,应该了知本论中所讲的佛宝是殊胜的佛宝,是究竟自他二利的三身自性。

2法宝:

法宝摄有教法和证法,教法是所说的法,指文字自性体;证法是所证之法,指修行成就之功德法。

“教法”从显宗来说,就是三藏十二部经教。三藏即经律论三藏,分别有小乘的三藏和大乘的三藏。十二部就是契经、应颂乃至论义等十二类经教。

“证法”以离欲作为自性,能离欲的因是道谛,已离欲之果是灭谛。在道谛中,小乘的道谛就是小乘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以及修道的证悟分。大乘的道谛就是大乘四道的证悟分。其中资浪道和加行道是相似道,也是次要之道,见道和修道才是真实主要之道。然后在灭谛当中,小乘的灭谛是一种寂灭三有所摄业和烦恼的灭谛,大乘的灭谛是灭除一切客尘的离戏境界。本论中所讲的法宝就是殊胜的“证法”。在证法当中又唯一讲的是大乘的道谛与灭谛,在道谛中主要讲的是见道和修道。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本论在讲到灭谛的时候,讲到了两种灭,即抉择灭和非抉择灭。“不二和无分别” 就是讲到抉择灭,因为以对治法寂灭了业和烦恼二者,又寂灭了业和烦恼之因——非理作意。“不可思议”讲的是非抉择灭,就是远离四边不可以分别心思量,不是语言所能表诠,唯一是各别自证智慧所证的法性真如——究竟胜义谛。又“抉择灭”讲的是寂灭客尘的离垢清净。“非抉择灭”讲的是客尘本自寂灭、本自安住的本体,如虚空般远离一切戏论,是从自性清净而言,即灭谛三种功德。

前面在讲道谛的时候说了“清净、显现、对治”三种功德都是真实道的功德,故于圣地前的相似道中不可能真实有清净、显现、对治的功德。因为地前的相似道不可能说没有根本烦恼、随烦恼等习气垢障,也不能说已经具有远离所知障的智慧光明,也谈不上是真实的对治法,所以本论讲的唯一是真实道。

3僧宝:

按照小乘来说,有凡夫僧和圣僧,凡夫僧又分有小僧和大僧。小僧指的是沙弥、沙弥尼以及居士,大僧就是具足近圆戒的比丘。四位大僧比丘以上就是僧团,圣僧就是四果罗汉。按照大乘来讲,僧宝就是现见心的自性如来藏大光明的一至十地菩萨。如文殊、普贤、龙树、无著等这样的大菩萨,凡是位登一地以上的大菩萨,仅仅一位就可以称名为僧团,因此本论所讲的僧宝唯一是讲大乘的殊胜僧宝。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本论颂词上可以明显看出“此心自性光明故,照见烦恼本无实,不退转众之圣者,是诸有情皈依处”。这就是指的殊胜僧宝。

本论所讲僧宝的功德也可以归纳为八种:1如所有智;2尽所有智;3各别自证智;4解脱烦恼障(无著);5解脱所知障(无碍),6解脱低劣障(即是串习自私自利的念头,观待大乘道来说,成了低劣的障碍)。这六种是差别,其差别基分别为智慧与解脱,即前三差别基为智慧,后三差别基为解脱,如是共为八种。通过上述道理分析,就知道本论讲的三宝唯一是大乘殊胜的三宝,没有提及小乘,而且都是登地以上圣者菩萨的境界,这就是所得果。

是故当知,了义的皈依境唯一是佛宝,在一切小乘、大乘皈依境当中,最了义的皈依境唯一是佛身,更直接点说,唯一是法身。因为本论中讲到“以教法可舍弃故,道谛虚妄故,小乘灭谛无故,大小乘圣僧具有怖畏故”,故显然唯有佛陀才是最了义究竟的皈依处。

这里再补充解释一下暂时的证法和圣僧不是究竟皈依处的道理。因为证法当中的道谛是属于学道位的法,此道谛证悟的境界有辗转次第上进的变迁,所以是有为法的自性。当然不是从所境上讲,而是从能境上有迁变、有升进的,故说是有迁变的有为相。《中论》云:诸行妄取故,是名为虚诳”。因为一切有为法都是具有欺惑性的缘故,所以叫作虚妄假相。比如天上的浮云,虽然越来越绚丽,但毕竟是刹那生灭的有为法, 后刹那时,前刹那的景色已经消失,如是消失的东西,不能说是谛实,只能说是虚妄,所以它不是究竟常住的法。与此相同,有学道的境界因为是虚妄的缘故,不是究竟的皈依处。但最为特殊,就是无上大圆满之道,完全属于无为法,不是有为法,不是欺诳虚妄性,成了无为之道。因为无上大圆满不是从因的学道位而修,而是将无学道的果转为道用来修行。无学道毕竟是无为法的自性,无上大圆满的特色本来就是这样,其修行始终不离开无为法智慧之功德。所以彻底超越了一切分别心的境界,当下趋入佛果的境界安住住而修,也就是直接把果转为道而修。根本不像一般渐门修法,无上大圆满的正行绝对是顿门修法,都是直断、顿超的无上修要。此外,一般显宗大乘或密宗初学者的修法,主要是从有为法改造的道来入手起修,而大圆满却是大无为之道。

小乘的灭谛不是究竟的灭谛,因其灭的只是三界所摄的业惑与痛苦,还有很多未灭的障碍存在,诸如所知障、微细的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不可思议变易死等都还存在,所以不是究竟的寂灭。其安住的也只不过是无遮单空,并没有安住远离一切戏论的明空大双融境界,因而没有显露究竟法身之功德。这样的无者,怎么能够作为救护三界九流一切众生的大皈依处呢?因为不具足圆满智悲力的缘故。

再讲圣僧:小乘有学道圣僧三果四向,都还有三界的业惑,以及轮回痛苦的怖畏。比如一果罗汉还有七番生死,二果罗汉还一番生死,要往来人天一次,三果罗汉还有上界烦恼未断。有余罗汉就像大目犍连还要感受宿业果报而被外道打死,四果罗汉和大乘一到十地的菩萨还有无明习气地,无漏业、意生身和不可思议变易死。他们虽然远离了轮回中的分段生死,但还没有解脱变易生死。从大乘来说,不清净七地的相续中还有烦恼障的种子,清净三地的相续中还有所知障。从小乘总的来说,都有对于轮回和涅槃的别别执著,尚未证悟大平等性,由于均未达到究竟,还要以具怖畏的方式来皈依佛陀,所以这些暂时的法和僧都不是究竟的皈依处。

三、因皈依和果皈依,他皈依和自皈依,此也分四个方面来解释:

1什么是因皈依和果皈依呢?全知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为因发誓是因皈依,为果发誓是果皈依。果是所求的方面,因是助缘的方面。比如一个小乘人,他发决心一定要成就阿罗汉果,这样发誓求得僧宝的成就,就是果皈依。为了成就这样的果,他发决心,我为了获得成就,发誓以佛为导师,听受本师的教言,以他所传的四谛法为道,一定依教如理起修、如法行持,誓以僧众作为我的伴侣,从今以后,我决心以佛为导师,不以其它天魔外道为师,决心以佛法为道,不以外道法为道,决心以僧为伴,不以其它外道徒为友,这样下决心发誓愿,就是因皈依。所以果皈依是指希望自己的相续中真实成就果三宝,因皈依是指得果的助缘,属于他法。

2什么是他皈依和自皈依呢?其实因皈依即是他皈依,是指皈依他相续所摄的佛、法、僧。果皈依是自皈依,也就是皈依自相续所摄的果法三宝。(他相续所摄三宝是缘外在的三宝法,自相续三宝是指缘内在心之三宝)。

3果皈依有哪些分类呢?一是从三乘来讲,二是单从大乘来说。

首先讲第一者从三乘来说:有声闻人的果皈依、有缘觉人的果皈依、有大菩萨的果皈依。因为此三者各有自己所求的菩提果,分别缘不同的果而希求的缘故,就有了三种果皈依。

复次单从大乘来说:从所求三宝的成就上讲,有希求自相续真实成就佛宝的果皈依,有希求自相续成就法宝的果皈依,有希求自相续成就僧宝的果皈依。《圣雄长者请问经》中说:“皈依佛即欲得佛果,皈依法即欲得正法,皈依僧即欲得僧位”。这就是从果皈依上讲的。

此中又可以分暂时和究竟两种,比如我希求开悟见性,这就是希求暂时大乘僧宝的成就,我希求现前真实道谛,就是希求暂时的法宝成就,我希求现前正等觉,就是希求究竟的佛宝成就。但是最究竟的成就,即是三宝无二一体的本性。只不过从不同的反体安立佛法僧,实际上是三宝总集的自性。对于以上的内容,大恩上师在《直指心性注疏》中以窍诀的方式开示:思维将吾等一切众生皆安置于三宝总集之性,圆满正等觉之位,此乃果皈依;思维为得彼果,以佛为导师,以法为圣道,以僧为道友而修持甚深正法,此乃因皈依。此处果主要为佛,因佛果是究竟所得之故,因皈依主是法,因其乃为道之本体故。

4因皈依和果皈依的必要性:

首先因皈依的必要:这里以比喻说明,比如欲从贫穷中得到解脱的商人,如果没有能引导的商主,也没有坚固的航船,没有志同道合的同伴,就不可能到达宝州宝洲取宝,也就没有办法脱贫至富。商主、航船、同伴是令他顺利到达宝洲的助缘,此三缺一不可。假设没有商主,就不知道前往的路线和航行的方法,若没有航船的运载也不可能到达彼岸,若于途中遭受风浪等违缘以及各种需要处理的事务,都须要同伴道友的帮助,需要共同的力量来完成这一脱贫至富的大业。同样,要遣除生死的贫穷,趋向解脱的宝洲,也要有上师与道友等根本助缘,否则不可能从生死苦海中获得解脱,所以在入道的开始,就需要发誓作三种承诺:1承诺佛是我的导师;2承诺佛法是我所修之道;3承诺佛弟子是我在菩提道中生死相伴的道友,这就是因的三种皈依。只要这样依止三宝,才可以从怖畏中获得解脱。

复次果皈依的必要:比如商人虽然正在渡越大海,但在没有到达宝洲之前,仍然不会遣除贫穷,所以对商人来说必须不能放弃取宝的心愿,哪怕遇到再大的风浪,再遥远的海路,旅途中无论有多么的艰辛困苦,也不能放弃这一心愿,如果中间遇到一些违缘时,心生怯弱就想如此这般辛苦,还是放弃为好,这样心生怯弱者,终究没有办法取得如意宝。与此相同,若没有果的皈依,也不可能从怖畏中获得解脱。所谓的果皈依,如前所说,是为果而立下的誓愿,也就是说我发誓一定要成就无上菩提,我不求什么人天果位,也不求小乘的阿罗汉果,也不以暂时的学道果为满足,我唯一志求无上菩提,我的心就是皈依无上佛道,就算别人要杀我,我也不会舍弃如此誓愿,就算今生不成就,下一世我仍然要求证无上菩提,这就是果皈依的修法,是一种无悔的决心,是一种坚定的誓愿。

那么本论在讲前三金刚处时,讲的是哪一种皈依呢?着重是讲果皈依和自皈依,附带也讲到了因皈依和他皈依。为什么着重是讲果皈依和自皈依?这就要依据本论的颂词来表明:“真如有垢及无垢,无垢佛德佛事业,从此生起三宝善”。是从有垢真如——如来藏、无垢菩提、功德、事业来生起佛法僧三宝之果功德这一角度来讲的,所以这里所说的皈依,是果皈依。遍知多罗瓦也把前面的内容判为“广说所得三宝的支分”。

接下来再看该颂的意义:是以如来藏作为近取因,他相续所摄的菩提功德、事业作助缘。如是所生起的三宝善,是他相续所摄还是自相续所摄呢?当然是自相续所摄。比如种子是近取因,经过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自然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此开花结果就是种子自相续所摄,所以是自皈依。

再回头看一下上述大乘殊胜三宝的体相。此《宝性论》各以八种功德,来赞叹佛法僧三宝,当知这并非与你无有关系的远事,而是在你的心相续中将来会显露出来的功德。无论是讲僧宝的无为法、任运自成、各别自证,还是讲智悲力圆满等,都是一味地表明当来要成就自性佛宝,绝对不是要在外面去找一个有相佛。喜金刚说:“一切世间界,不得余处佛,心性圆正觉”。《时轮金刚略续》中也说:“若人心清净,彼者成佛王,何须余正觉”。同样法宝所讲的不可思议、不二、无分别、清净、显现、对治,没有一个不是从自心上讲的,没有一样不是自心成就的功德。再来,僧宝的如所有智之无著,尽所有智之无碍均亦复如是。这些功德合起来说“就是心之自性如来藏远离客尘时开始分分显露的清净光明。在抉择三宝体相时,唯一是在抉择此如来藏显露的功德,所以就不讲小乘所许的三宝,也就是说不是讲教法,也不是讲地前的相似道,唯一是讲最殊胜的了义道。

为什么说在前三金刚处中,也附带讲了因皈依和他皈依?本论颂词说:“由说佛法僧功德,于彼三乘三供养,依照不同信解者,是故安立三皈依”。在这一偈颂当中讲到了六种人,对于希求佛果的大乘人安立佛宝是皈依处,对于寻求证悟十二缘起法的缘觉人安立法宝是皈依处,对于寻求获得阿罗汉果的声闻人安立僧宝是皈依处,这是从果皈依的角度来说的,就是以各自的所求果安立为皈依处的。另外是分别侧重于对三宝的信解而着重想作供养的三种人,即信佛人、信法人、信僧人。对于这三种人分别安立佛法僧是皈依处,这是从因皈依的角度而言,是对于他相续已经成立的三宝作皈依。如一个对阿弥陀佛有信解的人,他坚信阿弥陀佛是无上功德田,所以着重对阿弥陀佛作供养而皈依阿弥陀佛,这就是因皈依,也是他皈依。

对于这里所讲的前三种和后三种人,不能理解成别别相续的六个他体法,只不过是从不同反体来安立的。前三者可以说是寻求决定胜的三个方面,后三者可以说是寻求增上生的三个方面。举例来说,比如同样一个人,从他寻求佛果的侧面,这是说寻求决定胜,为了获得佛果,对于佛着重供养而积累资粮,从这一信解的角度,宣说的是寻求增上生,其它可以以此类推而了知。

了义的果皈依:上来已述本论着重讲的是果皈依,所谓的三宝就是自相续中现前的圣道功德,在大乘殊胜的三宝中,又是以无学道的佛宝为最了义的皈依处,这也是法宝的究竟——离欲究竟的法身,也是僧宝的究竟——断证圆满的无为僧,所以三宝是无二一体的境界。《广大游舞经》云:“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我今证得甘露之妙法”。就是现前了义皈依的境界。《大般涅槃经》说:“应当修习佛法及僧而常想,是三法者,无有异想”。

为什么宝性论在抉择皈依处时,最后落到了义的皈依处是佛宝呢?这是有引导众生趋入究竟胜义的必要。在第三转法轮中,是由实相现相相同和不相同的方面来安立二谛的,对于实相和现相达到相同的境与有境称为胜义;对于实相和现相不同的境与有境二者为世俗。因为若以名言量观察,必然有欺惑和无欺惑,迷乱和不迷乱等差别,所以无欺惑、而且没有迷乱性的法就是胜义,相反就是世俗。依此衡量,暂时法和僧,因为有欺惑,有迷乱的缘故,不是了义的皈依处,那就表了义的皈依处唯一是如来法身。因为如来法身是无为法的缘故,在众生心的本性上本来具足光明法界,这种讲法就是进入密宗的皈依。依据《心性休息大车疏》讲:“承认本来具有三宝的自心自然智慧,是果皈依境,于无取无舍、无改无染境界中一缘安住,是果皈依”。故表明《宝性论》的所诠义特别接近金刚乘的密意。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上有一段话:“问曰:何名自心为本师,答曰:此真心者,自然而有,不从外来,不属于修,于三世中,所有至亲,莫过自守于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涂,故知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故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则是无生,故知心是本师”。

四、前三金刚处和后四金刚处的连结:以上对于前三金刚处——所得佛法僧三宝作了分析,《宝性论》中下面的内容就要开始广讲,能得三宝的因缘,也就是后面四个金刚处。能成就三宝的近取因是如来藏,如果众生没有本具的如来藏,再怎么勤作也不可能成就自性三宝的功德。《赞法界颂》中说:“有藏勤作故,能见黄金等,无藏虽勤作,唯一生烦恼”。这就是三宝的种性,但是同时所需要的助缘,就是菩提、功德、事业,也就是最后三金刚处的所诠议。上述金刚处与后说的四金刚处有密切的关联。

丙二、广说能得因缘之四金刚处分三:

共同宣说、

别说各自体相、

彼等利益。

初者分四:

四金刚处唯是佛之境界、

显示彼等不可思议、

广说彼之根据、

安立因与缘。

今初(四金刚处唯是佛之境界)者:

真如有垢及无垢,无垢佛德佛事业,

从彼生起三宝善,证悟胜义诸佛境。

这一偈颂分两层讲:前两句是讲四金刚处,后两句是讲此四金刚处唯一是佛的境界。前两句中讲到:真如有垢就是如来藏,真如无垢就是如来法身,分别为有垢与无垢的两个阶段。“无垢佛德佛事业”,这句是讲菩提之功德以及功德力所作的事业,因此真如有垢:是说还没有从烦恼中解脱的众生位时的法界,当法界在烦恼壳中安住时,就叫如来藏,“藏”即是被客尘覆藏的意思。真如无垢,就是通过修行,以修道之力远离一切客尘垢障,也就是如来藏究竟转依的体相,称为“如来法身”。

什么是转依呢?《辨法法性论》中说:“谓客尘诸垢,及与真如性,不现及现义,即无垢真如”。这一偈颂的意思是说,转依的自性,就是一切客尘诸垢消失,真如本性全体现前,所以法性真如远离客尘障垢,就是如实显露。当知以上二金刚处:有垢真如是如来藏住于烦恼壳中的不净位,无垢真如是如来藏远离客尘究竟转依的极清净位。

“无垢佛德”是指究竟转依的如来藏法身不离而具有的佛功德,可以由六十四种功德法归摄,就是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三十二种离系果所摄之功德,以及三十二种妙相等异熟果所摄之功德,从这三十二种开出来,就是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的佛功德,这都是不离开法身而具有的。

“佛事业”就是以上述功德力而作他利的事业,因为具足了上面所说的离系功德和异熟功德,以功德就能相应诸众生的根器和意乐,任运成办利他的事业,而且是相续不断地作饶益,这就是佛事业。

颂词后两句:是说从此四金刚处的因缘中生起三宝善的道理,非常甚深,唯一是具有证悟胜义智慧的诸佛境界。

戊二、显示彼等不可思议:

如是三宝此种性,遍知诸佛妙境界,

彼亦四相依次第,以四根据不思议。

颂词的第一句就是指四金刚处,因为四金刚处是出生三宝的因缘,故安立为三宝种性。颂词的第二句,是讲此四金刚处唯一是现量见一切所知——诸佛智慧的微妙境界。颂词的后两句:是讲此四金刚处依次第,以四种根据成就是凡夫不可思议之处。是哪四种根据呢?在下一颂表明。

戊三:广说彼等根据:

清净而具杂染故,无杂染而清净故,

法不离而不现故,任运而无分别故。

此四句依次讲述了四金刚处每一种不可思议的根据:

1由“清净而具杂染故”,成立如来藏不可思议;

2由“无杂染而清净故;成立菩提不可思议;

3由“不离法而不现故”,成立功德不可思议;

4“任运而无分别故”,成立事业不可思议。

这四种根据,以凡夫以分别心难以思量,故看似意义相违,而在圣智中是无违一味的。所谓四种看似相违:

1清净和具杂染,看似相违(此如摩尼宝与其上之灰尘般);

2无杂染和令清净看似相违;

3法不离和法不现,看似相违。

4任运和无分别,看似相违。下文依次解释:

1、清净和具杂染,看似相违,成立如来藏不可思议:有垢真如如来藏的含义是,具有心的自性本来清净,同时又有暂时客尘的杂染,这样看起来相违的染净两种法集于一体,所以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非为信解甚深因缘法的声缘境界(如是淺显的智慧难以通达)。《胜鬘经》中:“佛告胜鬘言:天女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也难了知”。义即:佛告胜鬘夫人说:天女,自性清净心,同时又有染污,这个道理很难了知,有两种法很难了知,一是自性清净心很难了知,二是此自性清净心为烦恼所染,也是很难了知。又云:“天女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乃能听受,诸余声闻辟支佛等,唯依佛语,信此二法故”。义即:天女,此两种法的意义,只有你和成就大法的大菩萨们才能够听闻受持,其他声闻和辟支佛,唯有依靠佛语而能信解。

2、无杂染和令清净,看似相违,成立菩提不可思议:无垢真如菩提的含义是,真如本来清净,丝毫没有被垢障所染,同时又通过修道令一切障垢清净。这样一方面说不染污,一方面又说令障垢清净,看起来好似相违,所以是不可思议。经云:“心自性清净,自性清净心本来清净,如彼心本体,如来如是知,是故如来一念相应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这里实相与现相须要分析,“实相”是三时无有迁变的本体,“现相”就是修道、除障等也是极其合更的。

3、法不离和法不现,看似相违,成立佛功德不可思议:佛功德的含义是,十力等无量的胜义功德,就是在一向杂染的凡夫位也是从未远离而本自具足的(迷时不离、悟时不合),但是又没有现前佛功德,这样一方面说恒时不舍离佛功德法,一方面又说凡夫位丝毫没有现前,看起来很相违,所以说不可思议。《华严经》云:“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就是说,如来的智慧没有一处不周遍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又经云:“以于一切众生界中,终无有一个众生身中不具有如来之功德与智慧者,但众生颠倒不知如来智,远离颠倒,起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一切众生无不具有如来功德智慧。只是众生以颠倒,不能了知本具的如来智慧,如果远离颠倒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就会彻底现前。

4、任运和无分别,看似相违,表明佛事业不可思议:佛事业的含义是没有勤作,任运自成,而且恒时不断相应所化众生的机缘而作满足众生所欲的事业,与此同时又没有作此种彼种的分别,这样一方面任运成办,一方面又没有分别,看起来很是相违,实际上不相违。《陀罗尼自在王经》中说:“善男子,汝依此譬喻,应知如来事业不可思议故,平等遍至故,一切不可呵故,三世平等故,不断绝三宝种故,诸佛如来虽如是住不可思议业中,而不舍离虚空法身,虽不舍离虚空法身,而于众生随所应闻名字章句,为之说法”。佛的一切事业都是任运成办的,并且也没有任何罪业的染污。佛陀虽然恒时安住不可思议的境界,刹那也不会间断法脉、三宝种性、利生事业。故说佛陀虽然不离虚空般的法身,但是仍于众生随其所应听闻的名字、章句而为说法。又云:“虽为众生如是说法,而常远离一切众生心所念观。何以故,以如实知一切众生诸心行故”。虽为众生顺应根性而说妙法,但是恒时远离缘念一切众生的分别。为什么呢?以如实照见一切众生种种心行的缘故,所以佛事业非常殊胜希有。

戊四:安立因与缘:

所觉以及觉悟体,觉悟支及觉他故,

依次所觉为净因,其余三者为净缘。

这一偈颂把四金刚处安立为因和缘来分解。

颂词前两句是讲四金刚处的体相,所觉:是指有垢如来藏自性清净是所证,觉悟体:是指离垢菩提是觉悟的本体。觉悟支:是指和菩提相属的诸功德是觉悟的支分。觉他:是指功德、力、事业,就是能让众生觉悟之处。颂词的后两句:是讲四金刚处依次是所觉如来藏能清净之因,其余三金刚处是能净的助缘,因为名言中可以假立如来藏为能清净之因,法身是所净之果。 由众生的相续本自具有如来藏的本体,一切障垢又是可分离的客尘法,所以将必定会现前究竟法身果。若从实相角度而言,则无因果的有为差别(法身是所生果,如来藏是能生因),一切都是大平等性的本体。

丁二:别说各自体相分四:

所觉法界义、

觉悟本体菩提义、

觉悟支分功德义、

觉悟他行之事业。

下文真实分品,此“所觉法界义”是第一如来藏品中最为核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