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菩提品

菩提品是讲无上菩提的本体以及功德等。“菩提”是指远离一切障垢的无漏法界,即如来藏的本性全体显露,远离一切客尘障垢的无漏法身果。本品是从无余转依的佛果这一角度来宣说的,第一品则是从基的角度抉择了自性住种性,清净法界的本性是明空大双运的本体,是以无增无减的方式本来安住的,所以其所诠义相当于金刚密乘中的基续,而菩提品是讲果功德,其所诠义相当于金刚密乘中的果续。

戊二、觉性本体之菩提义分三:

一、略说所讲义之分类;

二、总标讲法;

三、其义广说。

如前所说弥勒五论的特色是大海波浪般的讲法,故这里讲菩提品时,首先略说,其次总标,然后再分别广说。

己一、略说所讲义之分类:

净得远离及二利,其依深广大自性,

常住世间如实性,以此八义而宣说。

这一偈颂略说了本品中的八种意义,即本体义、因义、果义、事业义、相应义、分类行义、恒常义、不可思议义。

一、“净”是指大乘无上菩提的“本体义”,是说自性清净法界从一切客尘障垢中彻底获得了解脱,这样具有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这两种清净的转依就是菩提的本体义。在实相胜义的本体中,虽然众生的心本来不存在烦恼障与所知障等障垢法,但其只是具足了自性清净的本体,还没有现前离垢清净的功德。而究竟无上菩提果的本体,毕竟远离了一切客尘的障垢,所以具有二种清净的殊胜转依功德。

二、“得”就是能得“因义”。能获得具有二种清净的无上菩提之方便就是大乘菩萨入定的无分别智慧和出定智慧。前者是出世间无二取的无漏智慧,后者是后得位的世间清净智慧,虽然属于世间的范畴、有二取执著,但无有三轮执著等的杂染,故也称为清净智慧。其能得因就是圣者相续中所存在的这两种智慧,二智双运而修就是无上菩提之因。

三、“远离”就是所得“果义”,以二智双修至究竟时,彻底远离一切烦恼障、所知障以及二障的习气就是果。

四、“二利义”二利指无上菩提的“事业义”。远离烦恼障的缘故,成就自利圆满的功德;远离所知障的缘故,成就他利圆满的功德,这就是菩提的事业。

五、“其依”是指“相应义”,能够成就彼等自他二利圆满的所依,就是无上菩提本来无别具有不可思议的无量胜义功德,即是菩提的相应义。

六、“深广大自性”,甚深、广大、大自性是指菩提的“分类行义”。“甚深”是指法身,“广大”是指报身,“大自性”是指化身。因为无上菩提不可思议、难以测度衡量,故谓之于甚深法身;又因无上菩提本具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无边功德,故谓之于广大报身;又因无上菩提契合相应所化的根机,无碍行持利他的种种事业,故谓之于大自性的化身。以法、报、化三身所安立的无上菩提即是其分类行义。

七、“常住世间”是菩提的“恒常义”,是说乃至尽虚空际的世间众生未穷尽之间法、报、化三身会永远安住。化身虽会在某一世间隐没,但同时又在另一世间示现降生等,故于娑婆世界以种种化身利益众生的事业永无间断。对于大乘的圣者菩萨来讲,佛陀的报身功德会恒时显现。从法身的角度讲,本来是大无为法的一种本性,所以不可能有任何迁变。“常住世间”的含义就是从法身当中自然显现报身,从报身当中幻化诸多化身,乃至轮回未空之际,众生未获得无上究竟果之间,永远安住世间化度有情,这就是菩提的常住义。

八、“如实性”就是“不可思议义”。万法的本性就是一真法界,此能全体显露、如实开悟者唯有佛陀。由于“如实性”的境界除佛以外无人企及、难以证悟,故谓真正的不可思议。本品中所要讲的重要内容就是此八大义。

己二、总标讲法:

本体因果与事业,相应以及分类行,

常住以及不思议,由此建立如来地。

本品中是以“本体”、“因、果”等乃至“不可思议”之间的八种义建立大乘究竟果的佛地,宣说大乘无上殊胜菩提的种种功德。此义的具体内容在接下来的科判中广为宣说。

己三、其义广说分七:

一、净得本体之因义;

二、远离垢障之果义;

三、自他二利之事业义;

四、其依具足功德义;

五、以三身分类行义;

六、于众生未尽间彼等恒常义;

七、如实不可思议义。

庚一、净得本体及因义分二:

一、略说净得;

二、其义广说。

辛一、略说净得:

所谓自性之光明,犹如日轮与虚空,

以客烦恼所知障,厚重云聚而遮障,

遍具无垢佛功德,常坚不变之佛体。

此依于法无分别,及以拣择智获得。

对于上述八种义在这里广说时由七项阐明,其中本体和因义是归摄在第一科判中,是讲具有二种清净的本体以及能得因的意义。

颂词前六句略说具有二种清净的“本体义”,后二句略说能得的因义。

“所谓自性之光明,犹如日轮与虚空,”是讲无上菩提的本体,具足断证两种清净的圆满功德,在大乘很多了义经教中宣说“心的自性本来光明”。此心的自性一方面犹如日轮,具足如日轮般的所知真如明现的“证德”;另一方面犹如虚空,具足如虚空般的自性清净的“断德”。真正究竟的断证二德,唯达佛果时才能圆满成就。

颂词“以客烦恼所知障,厚重云聚而遮障,遍具无垢佛功德,常坚不变之佛体。”是讲在凡夫位时,心的自性被客尘的烦恼所知二障遮蔽,就象日轮和虚空被脓云遮蔽一样,客尘的二障喻为云聚,最终在究竟佛果时,不但“遍具无垢佛功德”,而且还获得“常坚不变之佛体”的殊胜境界。“遍具无垢佛功德”是指具足以出世间的真实道灭尽一切障垢的断德现前,“无垢”就是指断德。“具足佛功德”是指具足佛的十力等一切证德现前,“佛功德”指证德。“遍具”指一切断德和证德圆满无缺地具足。“常坚不变之佛体”是指从粗细的生老死病中获得解脱的缘故,就获得了“恒常、不变、坚固”的佛体。因为是从凡夫的粗大生死和除佛以外圣者的微细生死中获得解脱的“常坚不变之佛体”,所以是本体义。这六句就是略说具有两种清净的菩提本体义,此功德要怎样才能得到呢?在最后两句就略示其能得因。

颂词后二句说“此依于法无分别,及以拣择智获得”。也就是怎样才能得到这二种清净菩提的本体义呢?一是无分别智,二是拣择智,依靠这两种智慧就能如实现前获得。无分别智慧是指圣者菩萨入定时缘法性如所有义的智慧,因法性本来无有任何分别,在此本性中安住时其能证的智慧亦无任何分别,故谓无分别智。“拣择智”是指菩萨在后得位时缘有法尽所有义的智慧。所谓有法就是在凡夫分别心或圣者出定位的种种差别法,于各种有法要用智慧辨析其有漏、无漏?因如何、果如何?有何差别等?这种有学道的圣者菩萨在出定位时缘尽所有法的能境智慧就称为拣择智。如是依大乘菩萨入定、出定缘有法与法性的二种智慧,经过五道十地的修行逐渐增上,最终能现前获得无上菩提,这就是能得因的含义。

辛二、其义广说分二:

一、具二净之本体义;

二、能得智慧因义。

壬一、具二净之本体义分二:

一、真实;

二、差别。

癸一、真实:

佛性是由无别异,清净妙法所安立,

犹如日轮与虚空,智慧离染二体相。

这一偈颂是把无上菩提的自性光明和离垢清净合起来宣说的,然后再分别宣说二者的差别。科判中“真实”是指从这二种清净方面宣说断证功德彻底圆满的菩提本体。前二句是讲所谓的胜义佛性是由自性清净当中一切万法无别而安住,以及最终彻底远离一切的客尘障垢后所现前的胜义佛性,如是由两种清净的妙法所安立。“无分别”意谓自性本具,不是别别他体的存在,即非在究竟的胜义佛性显露以外的一种他体存在。“清净”就是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佛性”是指无上菩提,菩提的本体就是由两种清净所安立,其体相是从断德和证德来讲。“犹如日轮与虚空,智慧离染二体相”,即犹如日轮自性光明般的智慧光明之证德以及犹如虚空本来清净般的清净二障之断德,就是这样断证圆满、一切二障习气彻底消尽的二种清净,称为果位无上菩提的本体。

下面分别讲自性光明和离垢清净的差别:

癸二、差别分二:

一、自性光明之差别;

二、离垢清净之差别。

子一、自性光明之差别:

光明非是所作性,无离超过恒河沙,

是故本来即具足,佛陀功德之诸法。

这一偈颂分三段来讲:

第一段“光明非是所作性”,“光明”是本来存在的自性光明。“非是所作性”是指在法界胜义中存在的自性和名言中讲的所作性是相违的概念,凡是自性就不是所作性,凡是所作性决定就不是自性。所作性是决定周遍无常的有为法,因有为法是由因缘聚合造作而有,最终因缘消散时自然消尽,无有自性独立的本体,完全依赖于因缘造作而有,是刹那刹那生灭无常的一种客尘法。器世间的光明并非自性的光明,如灯光、阳光或凡夫分别心的境界中以及世间禅定中显现之光,完全是有生灭、迁变、增减的有为法。所谓自性的“光明”是无有任何生灭、增减、动摇的,而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来无去、非一非异、自性清净的大无为法,故颂词中说“光明非是所作性”,已经肯定了此光明不是因缘所作的法。

第二段“无离超过恒河沙”,“无离”是讲光明是和一切有情自性无别相应,就象暖热永远不离开火一样,有火就一定具有热性的存在。同样,因为一切有情心的自性本来就是大光明,一切的胜义功德会自然现前,如来藏本来圆满具足一切无量无边的胜义功德故,离垢后完全是以无分离的方式而全体显露的。

获得无上菩提时,如来藏全体显露的大光明是以“超过恒河沙”数的自性功德法来体现的。所谓的光明不是世间有形色的光明,也不属于众生相续中分别念的显现,凡是有为法、无常法、所作性的光明都不属于这里所讲的自性光明,这种殊胜的清净光明,凡夫位时只能依靠佛陀的了义经教相似了知,或以总相的方式来相似观修,还不能真实照见。

第三段“是故本来即具足,佛陀功德之诸法”,即佛的十力、四无畏等超过恒沙数的无量功德,本来就在心的自性中任运具足,当它远离客尘而全体显露时,究竟无上菩提的大光明就会当体现前。

子二、离垢清净之差别:

是由自性不成立,周遍以及客尘故,

烦恼所知二障位,宣说犹如厚重云。

这一偈颂的内容是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说明:以三种根据直接说明两种障碍在众生的分位阶段中犹如云聚一般;间接说明无上菩提离垢清净的功德。

颂词前二句“是由自性不成立,周遍以及客尘故,”由三种根据确定烦恼所知二障“自性不成立”,是“周遍”“客尘性”的缘故,在法界究竟的胜义实相中,贪嗔痴等烦恼障及三轮执著等所知障,此二障自性犹如厚重的云雾般忽生忽灭、无有自性,是可对治遣除的客尘法。

在凡夫不清净位时,二障周遍一切凡夫众生的相续中,如同云聚忽然产生增长,如果以修持智慧进行对治的话,忽然就会消尽。在世间胜解行地可以压制一些粗重的烦恼;到达世间第一法位时,凡夫相续中粗大的烦恼障、所知障完全可以压制;到出世间见道位时,二障的一切遍计种子可以全部断除。到二地乃至十地之间的修道位时,以随念见道位境界的方式来安住修行,以至于相续中对治的智慧妙力越来越会增强,二障的俱生种子也会逐渐断除。偈颂中把二障比喻为障蔽日轮和虚空的脓云,直接说明了由此二障遮蔽了自性清净的光明,间接表明在极清净佛位时,因为完全断尽了二障粗细的执著、种子和习气,所以具足二种殊胜的清净功德。

壬二、能得智慧因义:

断除二种障碍因,承许即是二种智,

一者无分别智慧,二者依彼后得智。

因为自性清净本具的缘故,通过出世间正道的智慧能断尽两种障垢,就会现前二种清净的无上菩提。能得究竟无上菩提果位之因,承许为二种智慧:一是入定的无分别智慧;二是出定后得位的智慧,首先要成就入定的智慧才能现前其等流之后得位智慧。一般而言,入定位的智慧主要能断烦恼障的种子;出定位的智慧主要能断所知障。遍知多罗瓦等在本论的注释中也讲到:贪嗔痴等烦恼种子在入定位,以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可以断除;三轮执著的所知障在出定位,以修持三轮体空摄持的智慧波罗蜜多能以断除,要成就出世间的波罗蜜多必须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加以摄持。

通过这一偈颂的内容我们需要明白二身、二障和二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身就是解脱身与法身,是指无上菩提;二障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是指障碍菩提现前的客尘;二智是指入定的无分别智与后得位的拣择智,二智又是二身的能得因或二障的能净因,因为二身是远离二障的殊胜果,断除二障之因就是二智,故二身的能得因二智也是菩提的能得因。由于无上菩提是彻底远离二障而获得的解脱身与法身之果,是透过入定与出定的二种智慧断除了二障而成就的,所以二智也是二障的能净因。菩萨入定位修持对治三界烦恼的无分别智慧,由此主要清净的是烦恼障;后得位修持深广等尽所有法(所知法义)的拣择智,由此主要清净的是所知障,如是以二智清净二障必定现前解脱身与法身,故承许二身的能得因,就是修持如所有与尽所有双融的两种智慧。

以下由四项来作具体分析:

一、两种智慧的异名及其体相。入定无分别智又称为如理智、根本智、真智、实智;拣择智又称为有分别智、如量智、后得智、俗智、权智。无分别智和有分别的拣择智相对;真智和俗智相对;实智和权智相对。华严宗通用如理智和如量智;法相宗通用根本智和后得智;天台宗通用实智和权智等,由有不同宗派,故有不同智慧的名称。《十八空性论》云:“如理智,即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无分别后智”。世亲菩萨在《佛性论》中说:“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著,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著;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无量无边境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意即见到众生界自性清净的方面,就叫无著,是没有戏论的执著,这是如理智,也就是无分别智慧的体相。能通达无量无边境界故称为无碍,没有所知不明了的障碍,是如量智的体相,也就是拣择智的体相。

二、二智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无分别智与拣择智又称为根本智和后得智?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一旦证得了无分别智,就会现前能了达有为万法的拣择智,由于证悟诸法离戏的真如而了知世俗万法,故无分别智就是现前拣择智的所依,拣择智是无分别智的后得,因此无分别智也称为根本智,拣择智也称为后得智。《辩法法性论》中也说:“其后所得智,而能正悟入,一切所知相”。意即:无分别智的后得就是无误了知一切万法的拣择智,以拣择智可以无误见到一切所知相。《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应知诸地中,无分别建立,次第无间起,如是说随行”。意即:在一切圣者地中以后得位安立所知法的世间智慧,能够了知尽所有法,以根本慧定的无分别智如实了知象虚空般的法性,这两种智慧是以一者产生另一者,以不断轮番的方式修习而次第在相续中生起。

入定智慧何故称为真智?出定智慧何故称为俗智?

因为无分别智慧所缘的是真如,所以是真智;拣择智能了达世俗谛的种种事相,所以是俗智。

三、关于所得二身(解脱身和法身)。

《唯识述记》中说:“佛得二名,离烦恼故,名解脱身;离所知障,具无边德,名为法身”。意即:在佛位获得殊胜的二种身,远离烦恼障名为解脱身,远离所知障具有无边的功德名为法身。

四、二身的殊胜菩提果是由二智断除二障而获得。

从名言现象的角度来讲,二智为因,二身为果,果是透过断除二障而获得。《大乘庄严经论》中说:“二障种恒随,彼灭极广断,白法圆满故,依转二道成”。意即:相续中恒时随逐的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彻底灭尽,令无漏白法、十力、四无畏等功德圆满现前,就是无余转依的无上菩提果。此依两种智慧而获得,一种是入定时的无分别智慧,以清净的无分别智证悟万法无缘如同虚空般的境界,另一种是后得位以具有拣择无边所知法的清净世间智慧,依这两种智慧便能现前获得。

庚二、远离垢障之果义分二:

一、以喻略说无垢;

二、其义广说。

辛一、以喻略说无垢:

犹如具有无垢水,莲花渐荣遍满池,

亦如圆满之月轮,罗睺口中得解脱,

复如圆满之日轮,云聚烦恼中解脱,

具有无垢功德故,具光明者即彼体。

颂词的前六句宣说了水池、月轮、日轮三种比喻,后两句是讲远离客尘障垢之殊胜果的意义。

首先三种比喻:一是如水池,当贪欲的烦恼彻底清净时,那种殊胜菩提的境界,犹如无有丝毫垢染的清澈净水,在清澈的水池中遍满了盛开的水莲般,显得异常清新美丽;二是如月轮,当嗔恚的烦恼彻底清净时,那种殊胜菩提的境界,犹如从罗睺罗口中得以解脱的皎洁满月,在无垠虚空中散射着朗朗银辉,显得异常清净祥和;三是如日轮,当愚痴的烦恼彻底清净时,那种殊胜菩提的境界,犹如无有丝毫云翳遮障的日轮般,光明灿烂普照十方。同理,当贪嗔痴烦恼彻底尽除的同时,就会现前本具圆满断证功德的菩提,故偈颂的后两句说到“具有无垢功德故,具光明者即彼体”。

宁玛派的诸高僧大德们在讲到,佛陀对于无垢光尊者授记的具体内容时,就是运用这一偈颂中的“无垢”“光者”来说明的,藏文中的字句更为明显地作了授记,因为无垢光尊者相续中圆满具足了远离垢障的种种功德,在众生面前显现了开悟成就无垢光明者的境界,所以称为“无垢光”。

偈颂中“无垢”是指远离了贪嗔痴等客尘障垢;“功德”是指具有断证圆满的究竟功德,“垢”是罗睺罗和云翳的比喻。具有“清净水莲、遍布水面、月轮圆满清凉、日轮圆满光明”,在比喻离垢的同时全体显露断证究竟圆满的功德。因为远离了客尘而具有圆满断证的究竟功德,故具有照见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光明显现者,就是如来的本体“即彼体”。《辩法法性论》中说:“谓客尘诸垢,及与真如性,不现及现义,即无垢真如”。意思是说,如法性真如远离客尘障垢,就如实显露法性无垢自性的本来面目。

唯佛如同佛身蜜,果实真金及宝藏,

果树无垢宝佛像,转轮圣王纯金像。

颂词中“唯佛”是指从一切客尘障垢中彻底获得解脱的唯有佛陀,因为在凡夫以及圣者学道位中还没有能全体显露万法究竟的本性,没有圆满成就无上菩提的种种功德故。

对于无垢殊胜的菩提境界,无法用语言对佛以外的学者真实宣说,故本论的如来藏品中用九种比喻作了相似的诠表:唯有佛陀才是如于萎败莲花中解脱的佛身,远离蜜蜂的蜂蜜,去除皮壳的果实,远离不净粪的真金,从地层中开取的宝藏,从种子中出生的果树,远离破衣的无垢宝佛像,从母胎中出生的转轮王以及从泥模中取出的纯金像等。

设有问曰:前面第一品讲如来藏时用了九种比喻,这里宣说菩提时也用这九种比喻,二者有何不同?否则,便有重复或无必要的过失。

回答:第一品所讲的九种比喻与此处所表示的意义有不同的侧面,前者表示有垢位的如来藏,后者即本品中是表示无垢的清净菩提。前面的比喻如萎花中的佛身、群蜂中的蜜等,表示被客尘障碍的有情相续中具有自性清净的法界如来藏,这里比喻的是萎花败落而显露的佛身、群蜂远离而显露的蜂蜜以及洗净后的真金等,表示已经远离一切客尘障垢的殊胜菩提,故第一品与第二品中所运用的这九种比喻是有必要宣讲的,并无重复的过失。

辛二、其义广说分三:

一、以二智慧出生二身;

二、由断三毒成就二利;

三、由净垢障获得真实义。

壬一、以二智慧出生二身:

如水池等贪欲等,客尘烦恼得清净,

简要无分别智慧,其果如是而宣说;

具有一切相殊胜,佛陀之身决定得,

是依出定拣择智,其果如是而宣说。

第一颂讲以无分别智慧出生解脱身,第二颂讲以拣择智出生如来身。

首先第一颂“如水池等”,就是如同清净了尘垢杂染的水池,罗睺罗口中解脱的月轮以及从云翳中解脱的日轮,此三比喻贪欲等客尘烦恼得以清净,从中获得了真实解脱的意义。颂词中“等”字,包括了嗔恚和愚痴,从客尘的三毒烦恼中得以清净,就能获得具有断德圆满的解脱身。这三毒烦恼主要是从所缘境上安立的差别相,缘悦意境起贪欲心,缘不悦意境起瞋恨心,缘中品境起愚痴心。那么断德圆满的解脱身是以什么道来现前的果呢?颂词中说到“简要无分别智慧,其果如是而宣说”。意思是以简略的方式来抉择,解脱身是以修持入定无分别智慧、远离烦恼障现前的果。《佛性论》中说:“如理智者,是清净因,清净因者,由如理智,三惑灭尽。”意即:因为一切诸法都是自性清净,远离一切戏论的殊胜大空性,以如理智照见五蕴皆空,自然远离一切实有执著。依所缘境执著为实有而生的三毒烦恼,以无分别智慧观照时一切悦意、不悦意、中品境都是自性清净、本来空寂的,自然远离缘境的烦恼而现前无著的解脱身。

第二颂“具有一切相殊胜,佛陀之身决定得,是依出定拣择智,其果如是而宣说”。本来具有一切相好殊胜之佛陀身,也就是具有明空大双运的殊胜相,是证德圆满的所依。

此具有一切殊胜相的如来身,是依靠后得位拣择一切所知法的智慧而自然无碍现前的果。大乘学道位菩萨以出定入定轮番的方式双融修行,不但要修入定的无分别智,也要修出定的拣择智,因此便能断除二障才能现前断证圆满的如来身。《佛性论》中云:“如量智者,是圆满因,圆满因者,由如量智,三德圆满故”。意即:以无分别智慧的清净因远离烦恼障而现前解脱身,以拣择智慧的圆满因就能远离所知障而现前如来身,在成就无上佛果时,入定和出定无二无别,以不可思议的自然本智,一时照见一切尽所有法和如所有法,非常圆满清净,这种境界唯有一切智智佛陀才能通达,这就是以二智出生二身的含义。

壬二、由断三毒成就二利:

由断贪欲之浊尘,且于所化众莲中,

降禅定水滋润故,佛如清净之池水,

由脱嗔恚罗睺罗,且以大慈悲光明,

普照一切众生故,佛如无垢之满月;

由脱厚重愚痴云,且以慧光照群生,

遣除无知黑暗故,佛如无垢之日轮。

这里由三颂来次第解释成就二利功德,每一颂的前一句主要是讲成就自利的功德,后三句主要讲成就他利的功德。

第一颂的前一句“由断贪欲之浊尘,”是讲佛陀具有无余断尽三有贪欲的一切浊尘烦恼,自利功德达成究竟圆满。后三句“且于所化众莲中,降禅定水滋润故,佛如清净之池水”讲二利究竟,佛陀在自利究竟的同时,就象盈满悦意莲池的清净水必然会滋养莲花一样,能够滋润无量众生的心相续而成就他利的究竟功德。佛陀以宣说妙法、降下禅定的雨水,而且以止观来作滋润,这是讲自己彻底远离贪欲烦恼的同时,就能令众生的心田得到滋润,以自己的功德力来加持众生,令得宁静,这就是自利究竟的同时所成就的他利究竟,就象清净的水质自然会滋养莲花一样,如是表明了佛陀成就自利的同时也成就了究竟他利之功德,由二利究竟故,佛陀就如净水充满的悦意莲池般能滋润无量众生的心田。

第二颂“由脱嗔恚罗睺罗,且以大慈悲光明,普照一切众生故,佛如无垢之满月。”第一句讲佛陀脱离了一切就象罗睺罗一样不悦意的嗔恚心,远离一切损恼之念,显露了本来具足的大慈大悲,周遍法界一切众生,这是说成就自利究竟的功德。后三句讲就象无垢的皎月,在一切世间放射出清净的光辉,表明佛陀为一切众生拔苦的大悲,给予一切众生安乐的大慈,时时处处观照一切众生,遣除他们内心的热恼。这是讲大慈大悲显露的同时,必然成就摄持一切众生的他利功德,由二利究竟故,佛陀就象无垢圆满的月轮般普照大地。

第三颂“由脱厚重愚痴云,且以慧光照群生,遣除无知黑暗故,佛如无垢之日轮”。前一句讲佛陀如无垢日轮从云聚一样的无明痴暗中解脱出来,远离了无知,显露了如明日般彻照一切色法的一切智智,这是成就自利究竟之功德。后三句,佛陀犹如远离云聚的无垢日轮,以无上圆满智慧光明彻照群生,对一切众生宣说相应的甘露妙法遣除一切无明痴障,是成就他利究竟的功德,由二利达成究竟圆满故,佛陀如同远离云聚的无垢日轮。

佛陀圆满了大慈大悲以及圆满证悟无我的智慧,现前一切智智的功德,现证了万法的究竟本性,而小乘阿罗汉都没有究竟自利圆满的功德,更无法依靠自利成就他利功德,所以唯有佛陀才能断除一切障碍,圆满成就二利的究竟功德。

壬三、由净垢障获得实义:

获得无等等法故,赐予无上法味故,

远离二障皮壳故,佛如佛身蜜果实,

净故真实妙功德,遣除有情贫穷故,

解脱果赐众生故,佛如真金宝藏树。

现前珍宝法身故,两足根本最胜故,

显示种种宝色故,佛如佛像王金像。

这一科判是以三颂来讲述离垢佛位的殊胜法,次第解释了九种意义:

第一颂“获得无等等法故,赐予无上法味故,远离二障皮壳故,佛如佛身蜜果实”。

第一义:“获得无等等法故,佛如佛身”。偈颂中的三义分别是从佛具足不共的功德,赐予圆满圣法及远离一切障垢三方面来宣说的。

其意义是,佛陀不共殊胜的功德远离一切客尘的障垢而获得佛位不共的实义。其中“无等”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不能与之等同,“等”字是指与诸佛平等,要获得与诸佛平等的殊胜功德,唯有达成佛的境界才能证得,其他凡夫圣者无法具足,所以佛如同远离能障的佛身,故只能用佛身的比喻来描述。

第二义“赐予无上法味故,佛如蜂蜜”。因为对于所化众生,唯有佛陀能够赐予无上圆满甘甜的圣法味,所以“佛如蜂蜜”一样。

第三义“远离二障皮壳故,佛如果实”。因为彻底远离了如皮壳般的二障及其习气,所以佛如同远离皮壳的果实一样。

第二颂“净故真实妙功德,遣除有情贫穷故,解脱果赐众生故,佛如真金宝藏树”。这一偈颂讲第四五六的三种意义,分别从佛陀具足二清净能令众生相续现前功德以及令众生解脱三方面来宣说。

第四意义:“净故”“佛如真金”一样。因为具有自性、离垢二种清净的缘故,佛就象从粪秽中得以清净的真金一样,这是从具足两种清净的角度来宣说的。

第五义:“真实妙功德,遣除有情贫穷故”。因为以无尽的真实微妙功德能够遣除一切所化有情贫穷的缘故,所以佛就象从地层中开屈出来的大宝藏一样,这是从能让众生相续现前功德的角度来宣说的。

第六义:“解脱果赐众生故,佛如果树”。因为可以对于一切所化众生赐予从痛苦中解脱的大乐果,所以佛就象具有果实的大树一样。

第三颂“现前珍宝法身故,两足根本最胜故,显示种种宝色故,佛如佛像王金像”。这一颂讲到第七八九的三种意义,分别从现前法身、报身、化身这三方面来宣说。

第七义:“现前珍宝法身故,佛如佛像”。因为现前能够出生一切所依,就象无上如意宝一样具足无量功德的法身,所以佛如同远离破衣的珍宝佛像一样。

第八义:“两足根本最胜故,佛如转轮王”。“两足”指人天,因为获得主要所化人天中殊胜的引导者,也就是获得报身的缘故,所以佛如同远离胎藏的转轮王一样,这是从现前报身能作天人师的角度来宣说的。

第九义:“显示种种宝色故,佛如金像”。就象出生一切所需的宝珠一样显示种种化身像的缘故,所以佛陀犹如远离泥模的黄金影像一样(这是从能现化身的角度讲)。

以上从不同角度对于九种种意义作了抉择。

庚三、自他二利之事业义分二:

一、略说成就二利义;

二、其义广说。

辛一、略说成就二利义:

无漏周遍不灭法,坚固寂常不变处,

诸佛法身如虚空,能作圣者六根境,

令见非大微妙色,令闻清净微妙音,

令嗅善逝戒妙香,令尝大圣妙法味,

令受三昧妙乐触,令知甚深胜妙理,

倘若仔细而思惟,佛如虚空离诸相。

三颂中前二句是略说佛陀成就自利究竟意义,后十句是略说佛陀成就他利究竟的意义。

首先前二句“无漏周遍不灭法,坚固寂常不变处,”是讲从断德、证德究竟以及不灭的大无为法三方面,表明佛陀彻底成就了自利究竟的功德,颂词是用“无漏”“周遍”“不灭法”来描述。

一、“无漏”是指断德达成究竟,再没有丝毫应断的有漏障垢和习气,圆满成就了解脱身,就是“无漏”。

二、“周遍”是指证德究竟,已经达到无上智慧的境界,周遍证悟了如所有和尽所有的一切所知,没有一法不了知,佛陀圆满成就了法身。

三、“不灭法”指具有断德圆满的胜义如来,是毕竟不灭的无为法。

从佛自身的角度来讲,佛相续中的智慧是“无漏、周遍”的,因为在极清净的佛位,已经达成实相现相完全无二无别、断德究竟圆满的时候,胜义如来现相就是实相,是毕竟不灭的大无为法,故颂曰“坚固寂常不变处”。因为佛陀无老故为“坚固”;无病故为“寂静”;无生故为“恒常”;无死故为“不变”。“坚固、寂静、恒常、不变”描述了远离两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一切客尘无余消尽,是真正达到“不灭法”的殊胜境界。以上从“无漏”“周遍”“不灭法”的角度宣说了,由断德究竟的大无为法,佛陀成就自利究竟圆满。因为一切应断无余断尽,一切应证无余证得,达成无断无证无生无灭的境界,再也没有更为超胜的境界了。

颂词后十句讲“他利究竟的功德”。其中前二句总说他利究竟,后八句是分别广说。

首先前二句“诸佛法身如虚空,能作圣者六根境,”是讲因为佛陀已达到了自利究竟,所以成为一切所化众生相续中圆满白法的殊胜源泉。“诸佛法身如虚空”,是自利究竟功德;“能作圣者六根境”是讲以自利究竟的缘故究竟他利功德。颂词中用“虚空”作比喻,是因为虚空远离了一切迁变,没有任何质碍,可以无碍地变现各种各样的色、声、香、味、触等境界,并且成为眼、耳等六根的所缘境,这就是虚空无相能现万相的意思。色法可在虚空中运行,声音可在虚空中传播,我们的六根可以见到各种色法,听到四面八方的各种音声,这就是无相的虚空能够无碍地显现作为六根所缘境的功德。在魏译《宝性论》中云:“如虚空无相,而现色等相”。意即:如虚空般的如来法身能够作圣者菩萨六根的所缘境,故说“诸佛法身如虚空,能作圣者六根境”。所以透过虚空的比喻可以理解具体的内容。

应怎样做圣者六根所缘境呢?颂曰“令见非大微妙色,令闻清净微妙音,令嗅善逝戒妙香,令尝大圣妙法味,令受三昧妙乐触,令知甚深胜妙理”。

这里的能境是圣者殊胜的六根,所境是微妙的六境,因为诸佛成就了无相的法身,大乘圣者菩萨具有殊胜的六根, “令见”、“令闻”乃至“令知”,就是能作殊胜六根境。反之,如果未成就如虚空般自利究竟的殊胜法身,就不能令见闻觉知”;如果所化众生相续未得到圣者菩萨相续清净的功德,不具殊胜六根,那就不能“得见”、“得闻”乃至“得知”。下文具体解释:

圣者殊胜六根所缘的六境,都是微妙殊胜的境界,不是凡夫有漏根识的所缘境,也不是小乘声闻缘觉根识的所缘境,完全属于大乘圣者菩萨的能境,可以感受到、见闻到的殊胜所境,颂词中次第作宣说。

“非大微妙色。”是指非常自在的一种妙色,完全属于佛陀不可思议功德自现的微妙色相。“非大”是指如来的色身非由地水火风四大所造,也非微尘聚合的色尘自性,是极其自在的妙色。

“清净微妙音。” “清净”是指不杂染世间法,“微妙”指恒时、无相、真实非虚妄。世间的普通音声都是很不清净的,因为是来自于烦恼的起现,刹那刹那生灭的无常法,都是虚妄性的。

“善逝戒妙香”指何时也不被过患所杂染的清净戒香。“善逝”指一切佛陀,“戒妙香”是不被过患所染污、非四大种和合而成的香尘,而是以不可思议无漏功德圆满而成就清净戒的妙香。

“妙法味”指圣者相续受用的功德犹如甘露一般的法味,非世间俗味。

“三昧妙乐触”是指从不可思议三摩地大轻安中自然现前的无漏大乐触,非一般有漏乐触。

“甚深胜妙理”指万法究竟的本性无生无我的殊胜实相,因甚难测度故为“甚深”;因超越了一般世间之理故为“殊胜”;非粗大分别心识的境界故为“微妙”。

由上可知,诸佛法身微妙的自性如来能作圣者的六根境,就是能让圣者菩萨殊胜眼根见到非微尘自性的如来微妙色身,能让殊胜耳根听到不杂有世间法的清净妙音;能让殊胜鼻根嗅到诸佛清净戒的妙香;能让殊胜舌根尝到大圣享用的甘露妙法味;能让殊胜身根觉受到殊胜三摩地的大乐妙触;能让殊胜意根通达诸法实相的微妙理趣。

颂词后二句“倘若仔细而思惟,佛如虚空离诸根”。如果依靠法性理仔细思维,能这样作殊胜事业的佛陀,有没有生灭、来去等分别勤作的动摇,颂词说:“佛如虚空离诸相”,也就是说,能够这样作事业的佛陀,就象无为法的虚空一样远离了生、住、灭等相状,远离了生果等种种因相,亦远离了一切分别、勤作等相,一切都是任运自成、不可思议的境界。如《入行论》云:“摩尼如意树,无心能满愿,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在第三转法轮如来藏了义法门中,描述了佛陀不可思议的境界,佛陀完全达到了无上究竟的法身境界,任运利益一切法界有情,不但凡夫,包括声闻、缘觉、菩萨,都依佛不可思议任运自成的事业得到加持与度化。

辛二、其义广说分三:

一、总说成办二利之理;

二、别说自利圆满;

三、别说他利圆满。

壬一、总说成办二利之理:

总说二智之作用,应当如此而了知,

成就圆满解脱身,及成清净法性身。

“二智”指入定智慧与出定智慧。“总说二智之作用”,就是成就解脱身与法身二身。大乘菩萨在入定位中对于如是法性以无分别智慧串习,成就从一切客尘障碍中解脱的圆满解脱身,这是断德究竟;大乘菩萨在出定位对于甚深、广大法等,以证悟尽所有法的智慧串习,所以成就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依处的清净法性身,这是证德究竟。

解脱身与法性身,应知二相示一相,

无漏性故周遍故,无为法故依处故。

这一偈颂是讲自他二利究竟的根据。

一、自利究竟的根据,“解脱身与法性身,应知二相亦一相”。“二相”是解脱身与法性身各自具有一种自利的相,谓之于二相。 “一相”是指又共同具有一种殊胜相,称为一相,因为解脱身具有远离一切诸有漏法的断德,所以具有“无漏相”;因为法性身具有周遍一切所知法的证德,所以是“周遍相”;共为“二相”。又因为解脱身与法性身都是非因缘所作“大无为法”的自性,故共同具有“无为法”的一相。这就是以“解脱身与法性身”分具二相、共一相的意义,如是宣说了佛陀的自利究竟圆满。

二、他利究竟的根据,是“依处故”他利圆满,因为解脱身与法性身是一切众生白法的依处,所以能作他利圆满。以上总说了成办二利功德的意义。

接下来分别宣说自利圆满与他利圆满。

壬二、别说自利圆满:

烦恼习气灭尽故,承许即是无漏法,

无著以及无碍故,承许智慧周遍行;

毕竟无灭自性故,承许即是无为法,

“灭尽客尘”是“无漏”的根据;“无著无碍”是“智慧周遍”的根据;“不灭性”是“大无为法”的根据。因为一切客尘烦恼及习气无余断尽的缘故,承许解脱身具有无漏相;因为如所有智断尽一切颠倒,故于境界“无著”;因为尽所有智现量现前一切所知相,故于境界“无碍”;因为“无著无碍”的缘故,承许“法身智慧周遍”一切所知;因为解脱身与法性身是“毕竟无灭”或毕竟无迁变的自性,故是非因缘所作的“大无为法”。佛陀相续中具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功德,不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无漏法,而是不可思议无著无碍智慧周遍、无漏、不灭的大无为法。

下面以两颂对“不灭性”作分别广说:

不灭性者为略说,由坚固等广说彼,

当知灭者有四相,翻此坚固等法故,

谓腐变异及间断,不可思义变易死,

当知无彼故次第,坚固寂静常不变。

这里是对不灭自性作进一步宣说,且从正反面观察比较来描述佛陀不灭性之功德。

此不灭性以坚固、寂灭、恒常、不变的四种相来广为宣说,而且此四种相是以认定其违品的方式来宣说的。四种相的违品是有为法的四种灭相,是与坚固相反之不坚固,寂灭相反的不寂灭,常法相反之无常,不变异相反之变异。其意义分别指:有为法成熟之后腐坏的“老”相;四大迁变而痛苦的“病”相;前世灭尽而现前后世的“生”相;不可思议种种变化的“死”相。此四相如果从微细方面来讲:就是无漏业成熟的“老”相;无明习气地迁变的“病”相;灭尽前世以意生身成就后世的“生”相;以不可思议染污变易的“死”相,有如是微细的四相。

佛陀完全远离了一切粗粗细细的生死老病,一切消融于法界,所以在佛的相续中完全是毕竟不生灭的自性,即大无为法的功德。

“当知无彼故次第,坚固寂静常不变”。是说应当了知解脱身、法性身没有四种灭相的缘故,依次是“无老故坚固”,“无病故寂静”,“无生故恒常”,“无死故不变”,由此成立二种身是非因缘所作的大无为法。无著菩萨在《宝性论注释》中说:“何者是成就自利,谓得解脱远离烦恼障、远离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是名成就自身利益。”归纳而言,获得解脱身与法身也就是获得断德和证德圆满,这就是成就自利圆满。所以小乘声闻、缘觉阿罗汉不用说他利甚至自利圆满之功德连百分之一也未尚获得,只是在自私自利的推动下修习人无我空性断除了烦恼障而已,属于暂时解脱,所以不可能成就自利圆满,唯有大乘道最终获得无上菩提果才能成就自利圆满的功德。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胜乘甘露喜筵》中描述了佛究竟自利的境界:“正等觉佛陀具有一切所知法,又远离一切法。因为一切法与法性真如无异,故具一切所知法,这是从尽所有性方面衡量;然而从如所有性方面衡量,则远离一切法,因为在真如中,没有任何能取所取以及二法自相。如是无二之正等觉犹如大宝珠,出生广大大乘教法以及地、度、力、无畏等无量证法,故喻如珍宝之源泉”。

壬三、别说他利圆满:

为白净法所依故,无垢智慧是为处,

犹如无相虚空界,见色闻声与嗅香,

尝味觉触知诸法,皆由彼者作为因,

如是为佛于二身,无碍加行坚固者,

殊胜六根行境中,无漏功德能生因。

偈颂分三段讲述,前二句是第一段,后两颂各分一段。

首先第一段“为白净法所依故,无垢智慧是为处”。“无垢”指解脱身,“智慧”指法性身。“处”指依处。也就是所化众生的相续中生起诸多白净善法殊胜功德之所依或源泉,故无垢断德之解脱身与智慧证德之法性身是他利圆满的依处。

自利断证功德成就几分,给予众生才有几分利益;只有在断证功德究竟时,才能成为最殊胜利他的依处。比如,一盏灯能量有一百瓦,它只能照亮较小的空间,此外没有能力遣除余处的黑暗,如果具有一千瓦强大的能量,就可以照亮更大的空间,若是太阳,其光明就能普照天下,但也无法破除天外世界的黑暗。同理,只有成就断证圆满,才能成为九法界一切众生究竟的皈依处,广利六道众生以及三乘学人。如果断证未圆满,利益众生的范围和能力数目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只能利益下下地道的众生,不能利益上上地道的众生。譬如,初地菩萨可作南瞻部洲的依处,二地菩萨可做转轮王成为四大部洲的依处,三地菩萨可做帝释天王成为欲天的依处。在获得佛位之前他利事业上有很大的差别,登地菩萨可以把众生安置于得地;得到授记的八地菩萨安住在无分别智慧的境界中,可以让众生入于八地等;得到授权灌顶的菩萨安住于十地的境界中,可以让众生住于十地;达到佛位获得解脱身和法性身,就有能力把众生安置于佛位,这就是“为白净法所依故,无垢智慧是为处”的含义。全知麦彭仁波切释云:“由于对一切众生以初善、中善、后善,善能周遍演说无量法门,普降无尽的大法雨,乃是一切众生善业果实、白法无漏波罗蜜的种子广大增长之因,所以犹如雨云一样”。《大乘庄严经论》中云:“无比圆白法,众生利乐因”。意即:如来自身圆满具足无与伦比的无漏善法、般若蜜多、十力、四无畏、菩提分等,所以可以成为一切有情利乐之因,究竟佛位的无垢智慧就是真正究竟的依处。

自利圆满和他利圆满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自觉才能觉他,自调才能调他,自成才能成他,自心充满智慧才能令人生起智慧,自心充满慈悲才能给予世间的温暖,自心清净才能净化世间。所以,每位欲利益普天之下一切有情的行者,都应该发起无上菩提心,发愿成就佛的解脱身与法身,求取大乘佛果自强不息,成为利他圆满的究竟依处。无著菩萨在本论自释中说:“何者成就他利?即得成就自身利已,无始世来,自然依彼二种佛身,示现世间自在力行,是名成就他身利益”。

第二段:颂曰“犹如无相虚空界,见色闻声与嗅香,尝味觉触知诸法,皆由彼者作为因”。就象无相、非能生因的虚空,可以作为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以及了知诸法之所依处。

无相、无为、非能生因,此二特点非常关键。若虚空耽著一种相,那就不在其中无碍显现万象了。若虚空耽著形色,就会对于显现蓝、黄等色形成障碍;如果耽著檀香就无法显余香,那就是很死板僵硬的状态,又如何能显现容纳大千?正因为虚空无有任何执著、局限、偏袒,故任运无碍地显现一切色、声、香、味、触法森罗万象之境。故虚空无相才能无不相,无相才能无所不容,无相才是最大。再者,如果虚空是某法的能生因,就只能生此一法,不能生余法,则成为有迁变、动摇的有为法。但是虚空何时有生、住、灭的相呢?正因为虚空无有丝毫迁变,故于其中才能显现一切变化,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所以,在无相无为的虚空中可以无碍任运显现出色声等六境,成为见闻嗅觉触等六根识之因,这就是虚空的特点。

第三段:颂曰“如果佛陀二种身,能作修行无碍行,菩萨六根之行境,是生无漏功德因”。

一、“无相无为的虚空”比喻“佛陀的解脱身和法性身”;佛经云:“如虚空相,诸佛亦尔”。《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又“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远离一切有为法相和一切出世间贤圣都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的,远离一切相就是无为法,所以如来身比喻为无相无为的虚空。

二、“虚空中能现六境作为六根的行境”比喻“佛身能作圣者菩萨殊胜六根的行境”。颂词中说“能作修行无碍行,菩萨六根之行境”。能显现如来身的因,就是圣者菩萨自己修行无障碍的加行,这样才能真实见到佛陀的两种身。萨迦派荣敦巴大师在本论注释中说:“所谓的‘无障碍加行’是指无勤作障碍的坚固加行,这样的佛身可以作坚固菩萨殊胜六根的行境。《入中论》云:“此寂灭身无分别,如如意树摩尼珠,众生未空常利世,离戏论者始能见”。意即:诸佛报身唯有已离戏论、长久修行福慧二资、证得清净智慧的大菩萨才能现见,未离戏论的凡夫声缘等无法现见。

三、“虚空是产生六识之因”比喻“佛身是产生无漏功德之因”。譬如,当六根见闻到色声等境界时,可以生起眼耳等六识,比喻坚固菩萨已见佛身的因缘,会产生无量的无漏功德。遍知多罗瓦在本论的注释中说:“具有缘份的诸坚固佛子,在殊胜六根的境界中,见世俗色身之缘,故是能作产生妙相、随好等无漏功德之因;见胜义法身等之缘,故是能作现量现前力、无畏等无量无漏功德之因。”无漏功德是指无量相好庄严的色身功德以及十力、四无畏等法身功德。在凡夫分别心面前显现各种清净的境界,可以引发我们的善根,但都属于有漏的功德,如缘善法声,就会生起信心、慈悲心等。在圣者菩萨殊胜六根前显现佛身所引伸的是凡夫无法想象的清净无漏功德,是成就色身和法身的功德。

本颂的第二、三段主要讲述了佛身能作极为深广饶益圣者菩萨的他利事业,更不用说对于凡夫、声缘的利益了。

庚四、具足功德义分二:

一、以异名略说;

二、广说根据。

辛一、以异名略说:

不思常坚寂不变,静遍离念如虚空,

无著无碍无涩触,非见取善佛无垢。

“略说异名”是从功德的不同反体安立了十五种名称。“广说根据”是广说十五种功德的异名。

这里首先举出十五种功德的名称,再归摄为四类:十五种功德即:1不可思议;2恒常;3坚固;4寂灭;5不变;6寂静;7周遍所知;8远离分别;9无著;10无碍;11离涩触;12不可见;13不可取;14殊胜善;15无垢。再将这十五种归摄为甚深、不变、断证、清净这四类:

一、甚深功德:非闻思修三慧的行境,故1不可思议。

二、不变功德:2恒常;3坚固;4寂灭;5不变。

三、断德:即远离一切痛苦的6寂静;以尽所有智7周遍所知;以如所有智8远离分别;证德:断除烦恼障故如虚空般9无著;断除所知障故何时何地一切10无碍;断除三摩地障故11远离涩触。

四、清净功德:远离色法相状的缘故以眼12不可见;远离种种相故以心13不可取;自性清净故具有胜义的14殊胜善;清净客尘障垢故15无垢。

这四种略摄为甚深、不变、断证、清净四种功德,具足此四类所摄的十五种功德异门,就是获得无上菩提的如来。

下文按四类略摄分别解释,每种名称分别按实际意义而立名,并以充分的根据说明这些异名都不是虚名而是以真实功德而安立的名称。

辛二、广说根据分二:

一、于何者具功德之理;

二、所具之功德。

这两个科判:前者从能取方面是讲能具功德者,后者是从所取方面讲所具之功德。

壬一、于何者具功德之理:

依于解脱法性身,显示自利及他利,

自利他利之依处,具有不思等功德。

对于无上菩提从断德自性上安立解脱身,从证德自性上安立法性身,实际上二身犹如日轮的离障和显露一样非别别的他体法。断德自性解脱身和证德自性法性身两者和合,就会显示圆满自他二利的究竟功德,二身也就是自他二利的依处,具有不可思议的十五种功德,这样表明了十五种功德的能具者唯一是圆具二身的佛陀,因为除佛以外所有凡圣都没有得到解脱身与法身的圆满成就,故不具十五种殊胜功德。

在本论第一品中,已从自利断证的功德方面宣说了,十地菩萨与佛相差甚远,彼此不能画等号。颂曰:“然如大地与微尘,亦如大海牛迹水,彼等差别极悬殊,佛与菩萨亦如是”。是故当知,此所说的十五种功德,唯有佛陀才能圆满具足。

壬二、所具之功德分二:

一、广说甚深之根据;

二、宣说其余之根据。

癸一、广说甚深之根据分三:

一、总标不可思议之理;

二、广说彼之差别;

三根据与比喻对应。

子一、总标不可思议之理:

一切种智之行境,如来非是三慧境,

是故当知此智慧,一切有情不可思。

是说唯有一切智智行境的如来法身,非闻思修三慧的境界,这种究竟的智慧境界除佛以外,对于一切凡圣来讲都是不可思议的,不能如实圆满现证。这里依据教证从两方面作解释:

一、法身的境界唯诸佛证知。佛在《法华经·方便品》云:“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意即:佛所成就第一希有的难解之法,三乘人都难以相信,难以理解,唯有诸佛才能究尽诸法实相。这是远离言说,难以测度的境界。《法华经·方便品》云:“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意即:佛所成就的无漏、甚深、不可思议的微妙法,唯有佛才能如实了知,唯是一切智智的行境。

二、究竟佛慧余圣亦不知。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云:“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意即:假使满世间人都像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合起来尽心思考、度量也无法测知佛的智慧,而且让满十方舍利弗加上他们的弟子智慧,也是不能了知佛智慧的行境。又云:“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意即:舍利弗虽然智慧高妙,但是不如独觉的利智,假使十方世界的独觉阿罗汉像竹林那么多,将彼等智慧合为一心,这样在亿劫当中一直思维佛的智慧,也不能知道佛智的少分。又云:“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意即:独觉阿罗汉虽然智慧利,但是不如菩萨的根基大,新发意的菩萨,供养过无数的诸佛,了达种种义趣,又能善说妙法。假如这些菩萨就像稻苇那么多,充满十方世界,他们共同一心,在恒河沙数劫中共作思量,也不能测知佛的智慧。又云:“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意即:新发意菩萨,不如地上不退转菩萨的证悟高深,不退转菩萨数目就象恒河沙数那么多,这些菩萨共同思维探求,也不能了知佛的智慧。由以上教证可知,佛的不可思议境界以闻思修三慧是无法真实测知圆满证悟的。《入中论》云:“妙翅飞还非空尽,由自力尽而回转,佛德无边如虚空,弟子菩萨莫能宣”。佛的智慧境界甚深微妙,非佛以外其他声闻、缘觉、菩萨所能测知,故颂曰“是故当知此智慧,一切有情不可思”。

下面从三方面广说“不可思议”的差别:

子二、广说彼之差别:

微细故非闻慧境,胜义故非思慧境,

法性甚深故亦非,世间修慧等境界。

是说因为法身非闻思修三慧的境界,故成立法身不可思议。此分别从两方面来作具体解释:

一、什么是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依靠听闻经教引生的智慧;“思慧”是依靠思维法义引生的智慧;“修慧”是依靠修习禅定引发的智慧。

前二智若观待修所成慧则属于散乱心所摄,修慧属于禅定心所摄,闻、思的智慧是开发修所成慧之缘。

二、为什么法身非三慧行境?次第而言,因为法身极微细而又超越一切言语境界的范畴,因而非闻慧的境界;又因为法身是各别自证所证的胜义法,超越了分别寻伺的境界,所以非思慧境界;又因为法性甚深远离一切相的缘故,所以不是世间修慧等一切分别心的境界。是故当知,法身境界远离一切戏论,根本没有常、断、苦、乐、净、不净、我、无我、空、不空、有性、无性、自性、他性、实有、能相、所相、一性、异性、生灭等差别,远离了一切四边戏论,故“法身极其微细”,远离一切文字相,唯一是自证无缘的境界,远离一切心缘相,如是法身不可能以语言宣说,既然不可宣说,也就不可听闻,既然不可闻也非闻慧的境界;既然不是闻慧的境界,也就不可以分别心来思量,也就不是思慧的境界;既然非思慧的境界,也就不是以思慧所引起的分别心前的总相,既然不是影像境,也就非世间修慧的境界,如是便能了知偈颂中的重要意义。《法华经》云:“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意即:佛说:我和十方诸佛,才能现证这种殊胜境界,这种甚深的果远离了言说,即“言辞相寂灭”,其非思量分别的境界,其余三乘众生怎么可以用分别心理解佛的甚深境界呢?绝对不可能领会,因为诸佛境界不可思议、非常稀有、一切功德圆满成就。憨山大师在《法华通义》中云:“以实相离言之道,非心识思量分别之境,而三乘人以心思测度而求之,此其所以难知也,以其法不思议甚深微妙,故为佛与佛乃知之耳,诸人但当信之”。意即:因为实相远离了分别语言的范畴,实相是远离了语言的妙体,它不是分别心思量的境界,但三乘人以分别心思维测度而寻求,这就是他们难以测知的理由,因为这种甚深的法性不可思议,甚深微妙,故唯有佛才能证知,其余诸人唯应当信。那如何认识佛的境界呢?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在在处处),令心所向皆无碍”。意即:若有人想了知佛的境界,应当自心清净如虚空般,远离一切妄想分别、二取执著的境界,令所想皆无碍,在在处处皆以无碍的方式安住于此境界中,才能认识到佛的境界。又云:“胜义如来,不可说,不可思,不可言”。凡是可说、可思、可言均非真实,所以南岳怀让禅师说:“说似一物即不中”。意即:若说法性像任何一样什么东西都不合适,是无法比方的。经云,凡是凡夫或者分别心境界中思维的,只要能抉择能见到的完全属于世俗法,不是真实究竟真如胜义的本体。佛在《入二谛经》中云:“天子,若胜义中真胜谛是身语意所行境性者,则彼不入胜义谛数,成世俗谛性。天子,于胜义中,真胜义谛,超出一切言说,无有差别,不生不灭,离于能说所说,能知所知。天子,真胜义谛,超过具一切胜相一切智境。非如所言真胜义谛,一切诸法皆是虚妄欺诳之法。天子,真胜义谛,不能显示。何以故?以一切能说、所说,为谁说等法,于胜义中皆是无生,诸无生之法不能宣说无生之法”。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云:“分别若恒有,真实则永无,分别若永无,真实则恒有”。真正佛的究竟境界除佛以外其它凡圣无法真实证悟,但是透过学习大乘甚深了义的经论可以信仰的方式来修行,以至大彻大悟达成圆满境界时,就可以彻底现前与诸佛无二不可思议的一切境界。

子三、根据与比喻对应:

此因如盲不见色,凡夫从来未曾见,

亦如产房内婴儿,不见日轮圣亦尔。

这里是用三相和比喻来说明内容的。如来法身为“宗法”,不可思议为“所立”,非三慧等分别心的境界是“能立”。比喻:如色法非盲人眼识的所见境,日轮非婴儿眼识的所见境。“根据”是非分别心的境界故,这就是宣说根据和比喻所对应科判的意义。

颂词前两句讲:为什么佛陀法身不可思议?就像盲人根本见不到色法一样,一切凡夫众生从来也未曾见过无垢清净的法界,又如产房中刚刚诞生七天的婴儿看不见日轮一样,小乘声缘圣者也不能见到如来法身。

颂词后两句“且如产房内婴儿,不见日轮圣亦尔”。对此遍知多罗瓦有不同解释:“如同产房中初生的婴儿只能见到少分的光明色相、无力全分见到。同样,安住十地的诸大佛子也仅仅现量见少分法身而无力见圆满法身。”是以“不圆满见”来解释“不见”的含义,如此一来,婴儿的比喻便有了两种解释。在《胜鬘经》中胜鬘夫人问曰:“世尊,此苦灭谛是不思议,过诸有情心识境界,亦非一切声闻独觉智所能及。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苦灭谛者亦复如是,非诸凡夫心识所缘,亦非一切声闻独觉智之境界”。在《胜鬘经》中用婴儿比喻声缘,堪布根华以此根据认为若能解释成声缘更为合适。魏译《宝性论》中云:“二乘如婴儿,不见日月轮。”也是直接译为声缘如婴儿般,无法看见日轮般的清净法身面目。以上教证直接说到了,声闻、缘觉智慧有限,故如婴儿般,不能见如来的法身,也不能见自性清净法界如来藏的本体。

但在其它很多了义的如来藏经中讲到,不但凡夫、声闻缘觉,包括获得自在的十地大菩萨们也对如来不可思议的境界只有支分及多分证悟而没有全分圆满证悟。对十地菩萨来讲,佛的一切不可思议也成了难证难知的一种境界,所以这两种讲法是一致的。这里主要是按照堪布根华和《胜鬘经》来讲的,“盲人”是指凡夫众生。“婴儿”比喻声闻、缘觉。因为凡夫众生执著“清净、恒常、有我、安乐”四边戏论,声缘执著“不清净、无常、无我、痛苦”四边戏论,所以都跟盲人和婴儿一样不见离戏的如来法身。但是按照了义经典及遍知多罗瓦的观点,无论是凡夫众生或是声闻缘觉皆与盲人无别,一概不见离戏的如来法身,不见一分乃至多分如来藏的本体,更何况见佛圆满的境界。

佛陀殊胜智慧的境界,声缘就算在一亿劫中都不能测度,何况我们凡夫怎么可能以生灭心去妄自测度,唯应仰信佛的不可思议功德,这样才能得到诸佛加持。佛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云:“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意即:佛宣说的《如来藏经》等法门,凡夫初学者应在相续中生起大信心,依此信心力才能得到诸佛殊胜不共的加持,得到殊胜的利益乃至于真实通达。比如西方极乐世界,是上师阿弥陀佛大福慧的显现,西方净土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都是佛的大愿力所成就的,所以佛的愿力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这都是佛陀智慧成就的功德,甚深不可思议之处,就连十地菩萨也不能完全测知,根本也不是我们凡夫能够想象的境界,我们若能真正仰信上师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念佛的名号并且发愿往生,那就一定能得到极大的利益。这是用不可思议的比喻讲第一类甚深功德的根据。

癸二、宣说其余之根据分三:

一、不变之功德;

二、断证之功德;

三、清净之功德。

子一、不变之功德:

远离生故是恒常,无有灭故是坚固,

无彼二故是寂灭,法性住故是不变。

在极清净佛位已经消尽了一切客尘障碍,现相和实相完全无二无别,现前大无为法身,远离了生灭的迁流,这就是常住法身,这一偈颂是从名言不同的反体来安立为恒常、坚固、寂灭、不变四种功德,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因为如来法身远离因缘生,故自然具有恒常的功德;没有断尽坏灭的缘故,具有坚固的功德;如来法身离开了一切生灭的相,故具有寂灭的功德;如来法身自性本来没有任何偏堕等戏论,本来安住不可思议的境界,故具有不变的功德,因此除反体不同以外本体是无别的。

子二、断证之功德:

证悟灭谛故极静,觉悟一切故周遍,

无所住故无分别,断烦恼故无耽著,

清净一切所知障,是故一切皆无碍,

无二堪能且调柔,是故远离粗涩触。

这两颂讲了佛陀的六种功德:极静、周遍、无分别、无著、无碍、离涩触。前三句是讲只属于证德所摄的前种三功德;后五句讲了属于断德所摄的后三种功德。

首先前一句:“证悟灭谛故极静”,可以从两方面解释。

一、从抉择灭的角度讲,由于无余灭尽一切所断的灭谛已经彻底现证,所以如来具有一切痛苦极为寂灭的大安乐功德。

二、从非择灭的角度讲,由于自性本来清净,已经通达一切所断本来就是自性清净灭谛的自性,所以是无苦和苦因的极静。《胜鬘经》云:“诸如来应正等觉,遍知诸苦,断诸烦恼及超烦恼所摄苦集,能证一切意生身蕴所有苦灭,及修一切苦灭之道。世尊,非坏法故,名为苦灭。何以故?言苦灭者,无始无作,无起无尽,常住不动,本性清净,出烦恼壳”。

又颂词中讲到“觉悟一切故周遍,无所住故无分别。”是从证德方面讲在获得无上殊胜菩提时,现量证悟一切所知相,具有尽所有智周遍一切所知的功德。《入中论》云:“妙智刹那达所知”。而且,不住于任何所缘的戏论中,具有如所有智无分别功德,故现前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的功德。

这两种智慧非为别别他体,当具有尽所有智周遍一切所知的功德,同时没有任何分别戏论执著,不堕四边二取的迷乱境界中,即如所智的功德,是以佛智周遍和无分别两个反体,安立了佛的两种殊胜智慧。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辩法法性论注释》中对此作了详细抉择:“无分别智慧的自性,即是超越分别心的智慧,因为没有包括在有为、无为等任何界中,因此彼自性中未被偏袒的显现中断,尔时与法性无二自明,从如所有智的角度而言,恒时不动此境界,同时,以尽所有智产生既平等又无错乱的见一切显现,故能成立无违双融”。

颂词的第四句:“断烦恼故无耽著”,就是讲断德方面的内容,由断尽烦恼的缘故,决定无有耽著。

颂词后四句“清净一切所知障,是故一切皆无碍,无二堪能且调柔,是故远离粗涩触。”所谓的断德就是远离三障,而且具有无著、无碍、离涩触的功德。因为断尽障碍解脱的烦恼障,故对一切法都没有耽著;因为清净障碍一切智智的所知障,故于一切尽所有义都没有障碍。因为远离了昏沉掉举等三摩地障,身心调柔、堪能安住于殊胜的三摩地中,所以具有远离粗涩触的功德。佛远离了烦恼障及所知障三摩地的障碍,故佛具有殊胜法清净的断德。

子三、清净之功德:

彼无色故不可见,亦无相故不可取,

自性净故胜善根,障垢断故极无垢。

颂词前两句是说胜义如来非微尘集合之色身,并且超越一切有为法的范畴,故以凡夫根识无法照见;又因超越比量和名言的境界而且无任何有为形相的缘故,以凡夫分别的心识无法取受。如是以分别识无法见、无法取等一切障碍完全消融于法界,自性清净的甚深境界乃诸佛之不共功德,所以胜义如来不是有形色身的世俗如来。

《金刚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即:佛说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须菩提说:“如是如是,首先说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就说:“须菩提,如果以三十二相观胜义如来。这样的话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他也就应是如来了”。佛这样宣讲后,须菩提才明白,须菩提就说:“世尊,以我的理解,不应当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时候,世尊就对须菩提开示离相的偈颂:如果以色蕴见我,或者以音声求我,那么此人不是趋入法身的正道,此人行于邪道,不能见胜义如来。《金刚经》又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故颂词:“彼无色故不可见,无有相故不可取”。完全描述了胜义如来清净的功德,所以没有身相的存在。六祖大师也在《金刚经口诀》中说:“色身者,四大和合,父母所生,肉眼所见;法身者,无有形段,非有青黄赤白无一切相貌,非肉眼能见,慧眼乃能见之”。黄檗禅师也在《传心法要》开示:尔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大彻大悟的诸大德们皆异口同声地讲到所谓的胜义如来,确确实实无有任何有形色相,以分别心不可见不可取。所谓的胜义究竟清净本性超越一切分别心的境界,故《入菩萨行论》也说“胜义非意境”。

颂词后两句:“自性净故胜善根,垢障断故极无垢”。分别从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的角度讲,佛陀具有法界本来清净的自性,故具胜义善根的功德;清净了一切客尘障垢和习气,故具有无垢的功德。

这样不可见、不可取、胜义善根、无垢的四种功德可以摄为一类,即科判中所讲的“清净之功德”。

下面讲无上大菩提的分类。大菩提从不同的角度分为自性身、报身和化身三种。

庚五、三身之分类行义分二:

一、略说体相之异门;

二、其义广说。

辛一、略说体相之异门分三:

一、自性身之体相及五种功德;

二、报身亦具五种差别相;

三、化身具有三种功德。

壬一、自性身之体相及五种功德:

非初中后无别异,无二离三垢分别,

证悟法界之自性,入定瑜伽师得见,

这一偈颂的内容主要讲自性身的五种体相:就是无为、无分别、无二、无障、光明。

一、“无为”的体相,即“非初中后”,因为没有初际生、中际住、后际灭的有为法三相,故是无为法体;

二、“无分别”的体相,因为法界和智慧没有别别他体之分,是不二的,故是无别的体相。

三、“无二”的体相,“二”是指二边,因为解脱了有无二边,所以不堕增益与损减的过失,故是无二的体相。

四、“无障”的体相,颂词中讲到离三,因为远离了烦恼障、所知障、三摩地障,故是离三障的体相。

五、“光明”的体相,“离三垢分别,证悟法界之自性,入定瑜伽师得见”。因为证悟无有障垢,非分别心境界的自性清净法界,且是恒时不动摇安住法性的大瑜伽士佛陀现量照见的缘故,所以是无垢无分别光明体相。

《佛说无上依经》云:“第一身者,与五种相五种功德相应。何者五种相?一者无为,二者不相离,三者离二边,四者脱一切障,五者自性清净”,此五相与本论完全一致。

颂曰:“无量超过恒沙数,具诸不思无等德,如来无垢法性身,尽断过失及习气。”讲自性身的五种功德:即不可量、不可数、不可思议、无等、究竟清净之五种功德。

一、不可量之功德:因为自性是具有广大无边、用比量无法衡量的功德,故“不可量”。

二、是不可数之功德:因为无法以数字来计算,“超过恒沙数”故“不可数”。

三、不可思议的功德:因为不是分别寻思的境界,故“不可思”。

四、“无等”的功德。因为是其他有情无法等同的不共功德,故为无等德,

五、“究竟清净”的功德:颂曰“如来无垢法性身,尽断过失及习气”。因为如来无垢法身无余断尽了一切二障及习气的过失,故是“究竟清净”。《佛说无上依经》中也如是抉择:“何者五种功德?一者不可量,二者不可数,三者难思,四者不共,五者究竟清净”。

壬二、报身亦具五种差别相:

种种妙法光明身,勤修众生解脱义,

事业犹如摩尼宝,能现种种非彼体。

报身有五相:1说法不断;2示现不断;3事业不断;4任运自成;5现非自性。

一、说法不断:对应“种种妙法”来讲,是说报身宣说大乘种种深广的妙法恒时相续不于间断。

二、示现不断:对应颂词中的“光明身”,是显现具足相好的光明身恒时相续不间断。

三、事业不断:对应颂词中的“勤修众生解脱义”来讲,是说于众生前示现精勤于所化众生解脱义的事业,恒时相续不间断。

四、任运自成:对应颂词中“事业犹如如意宝”讲,是说佛陀的事业就像摩尼宝无分别、无勤作地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欲一样任运自成。

五、现非自性:对应颂词中“能现种种非彼性”来讲。是说以相应种种所化的种种意乐显示种种的形象身量等,同时非以彼等的自性而存在。

壬三、化身具有三种功德:

世间令置寂静道,成熟授记因色身,

不离法界恒安住,犹如诸色不离空。

化身具有未入道者令入道,已入道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三种功德。

一、未入道者令入道:颂词中“世间令置寂静道”,是说对没有入道的世间凡夫令他厌离三有轮回,再安置彼到寂静道中。

二、已入道者令成熟:颂词中“成熟”,就是对于已经进入小乘解脱道的有情,安置彼到大乘不共的深广道中令成熟圆满。

三、是已成熟者令解脱:颂词中“授记”,就是最后授予无上菩提记别,令有情解脱,能够这样圆满利他的事业因就是化身,从名言角度来讲,化身是直接以形象来利益众生圆满利他事业的。故颂词中说“世间令显寂静道,成熟授记因色身”。

颂词后两句“不离法界恒安住,犹如诸色不离空。”是讲色身和法身之间的关系。色身不离法身不变界,在其中乃至轮回没有空尽之间恒时不间断地安住,就像无为法虚空界中,一切有为的诸色法生灭相续不间续一样。

辛二、其义广说分三:

一、略说共同安立分类;

二、安立各自体相;

三、彼等摄义。

壬一、略说共同安立分类:

自生诸佛之遍知,唯称彼者为如来,

最胜涅槃不思议,各别自证出有坏。

讲到不依他缘而自生的诸佛一切智智,从断证究竟的角度谓“如来”,因为不住轮回二边的缘故,是最殊胜的无住大涅槃,谓“最胜涅槃”,因为彻底超越分别寻思者的境界,所以是“不可思议”,因为摧坏了轮回一切过患,所以是“出有坏”,这就是唯一各别自证智慧自性大菩提。

彼者分类由深广,大自性三功德法,

当知如是自性等,安立法报化三身。

指无上大菩提的分类是由甚深、广大、大自性三种功德分别安立为自性身、报身、化身三身。因为甚深难证功德而安立为自性身;因为具有广大妙力功德而安立为报身;因为相应众生机缘善行化度大自性功德而安立为化身。《佛说无上依经》云:“阿难,何者是菩提行处?三种道理显现三身。一者甚深道理,二者广大道理,三者万德道理”。与本论颂词及注释相同,也说自性身、报身、化身这三种分类是从不同角度安立的,非别别他体,故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从本性或自性角度而安立为法身;从显现的角度安立为圆满受用大乘法的报身;从以种种化现利益众生的角度安立为化身”。

壬二、安立各自性相分三:

一、安立自性身体相;

二、安立报身体相;

三、安立化身体相。

癸一、安立自性身体相分二:

一、略说体相及功德;

二、广说彼等。

子一、略说体相及功德:

其中一切诸如来,自性身之五体相,

摄略宣说当了知,具有五种功德相。

是说三身中一切如来自性法身具有五种体相,而且具有众多功德,这里归纳略说为五种功德相。这也是第一科判所摄的内容。

子二、广说彼等分二:

一、广说体相;

二、广说功德。

丑一、广说体相:

无为法与无别异,以及遣除二种边,

烦恼所知三摩地,三障决定得解脱,

无垢无有分别心,诸瑜伽师境界故,

由于法界自性力,本来清净故光明。

这两颂是广说自性身的无为、无分别、无二、无障碍、光明五种体相:

一、自性身没有有为法的生住灭三相,故是“无为法”不变的体相。

二、自性身中无漏法界的究竟智慧融为无二一体,故是“无分别”的体相。

第三、自性身于世俗无自性故遣除增益边,于胜义有自性故遣除损减边,所以是“无二”,也就是无增损二边的体相。

四、自性身决定从烦恼障、所知障以及三摩地障中彻底获得了解脱,所以是“无障碍”的体相。

五、因为甚深法界自性本来清净,其本体中本无障垢和能所二取的分别,唯是在圆满方便智慧中入定的诸瑜伽师各别自证智慧的境界,甚深法界自性本来清净故,是自性“光明”的体相。

丑二、广说功德:

无量无数不思议,无等清净之究竟,

当知彼等诸功德,真实自性身具足。

这一偈颂是讲到自性身无二具足五种功德:1以比量不可量(无量)、2不可数(无数)、3以分别心不可思议(不思议)、4不与他法等同(无等)5清净究竟,这五种功德于真实义中与自性身是无二无别的。

广大故及无数故,非为寻思境界故,

唯佛习气亦断故,次第是为无量等。

是讲具足五功德的根据:“广大故”不可量,“无数故”不可数,“非为寻思”境界故不可思议,“唯佛”具有故无等,二障“习气无余断尽”故是究竟清净等五功德。

殊胜自性身为什么具足很多功德?因为自性身就象虚空一样,广大周遍,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法,没有起点、没有终结、无有方所、无有局限,故是“无量”,即无法衡量的一种殊胜境界。而且自性身完全超越数量等,不可能有固定数目的自性,故是“不可数”的功德。远离一切戏论,非语言、分别心所境,故是“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此殊胜功德唯佛具有,十地大菩萨尚未证得,更何况小乘声缘境界?故是“无等”的功德。这是彻底从障垢中获得究竟解脱而现前的无著、无碍境界,故是“究竟清净”的功德。

对此世亲菩萨在《佛性论》中解释:“不可量者,有四义:一、由时节久故,不可量;二、功用大故,不可量;三、无余不足故,不可量;四、无中间故,不可量。”意即:1从时间方面,自性身的功德是无尽的,没有时间上的边际所以无法衡量。2从功用方面,唯佛现证此胜妙难测的殊胜境界,所以无法以分别心衡量。3从体相方面,圆满无有分毫欠缺,是说本体无余周遍一切万法。4从相续方面,没有一点间断的相,故不可衡量。

对此世亲菩萨又举公案说明:一天,佛问舍利弗:“你能够如量通达如来的功德吗?”舍利弗说:“不能,世尊”。佛又问:“那你怎么相信佛陀的功德?”舍利弗说:“我现在是依靠声闻能够观见如来清净戒等功德,无处不生希有之心。譬如,有人在天上的花园里行走,见到路边庄严的宝树,会生起希有心一样,我亦如是。世尊,譬如有人在大城的外面,见到一些很可怜的人出入城市,他心里这样想,这个城中所有的人都是很可怜吧,同此比喻一样,我也依靠能见如来戒等功德无不是希有,我是以信心了知的缘故”。说明声闻、缘觉是依靠信心才了知佛陀的功德,佛陀的功德没有办法真实衡量,是不可量的。对于不可数的功德,世亲菩萨引用了《马先行经》云:“若人有千头,头头有百口,口口百言舌,舌舌百言声,十力等一分,穷劫说不尽”。意即:如果一人有一千头,每头有百口,每口有百舌,每舌出一百音,只单宣说佛陀十力之一分功德,就算穷尽未来劫也宣说不完,故自性身的功德是无可计数的。

癸二、广说报身体相分三:

一、广说报身体相;

二、复摄彼义;

三、随缘示现。

子一、广说报身体相:

圆满受用诸法故,显示自性之法故,

大悲清净之等流,利益众生无息故,

无有分别任运中,所欲如实满足故,

以如意宝神通故,圆满受用身安住。

一、说法不断:“圆满受用诸法故,”这一句是讲法语不断的功德,就是圆满受用种种深广妙法的法语相续不断。

二、示现不断:“显示自性之法故,”是讲示现的功德相续不间断。“自性之法” 是指在圣者菩萨前恒时示现的报身自性的妙相、随行相好等法,由恒时显示,故为示现不断。

三、事业不断:“大悲清净之等流,利益众生无息故,”指事业不断的功德。因为大悲清净后所流现的果,就是利生事业的相续永不间断,也就是大悲清净的等流果,故为事业不断。

四、任运自成:“无有分别任运中,所欲如实满足故,”所谓任运自成的功德,即是无有任何功用、加行和分别,完全任运自成地满足一切所化众生的所欲来作利生事业。

五、现非自性:“以如意宝神通故,”所谓显非自性的功德,以如意宝神通来作比喻。如意宝有能显现种种和所现非如意宝的真实自性两种特点。如摩尼宝放在蓝色的布基上就会显出蓝色,随红布基显出红色,但是红、蓝等色均非摩尼宝的自性。同理,随顺无量所化众生的根性、意乐和信解,虽然幻化各种形色身量等,但都不是报身的自性。

最后一句“圆满受用身安住。”就是圆满受用大乘法的报身,是以这五相而安住的。

子二、复摄彼义:

说法示现业不息,无有加行功用相,

显现不是彼自体,此处种种示五相。

佛语说法相续不断、示现佛身相续不断,大悲利生事业相续不断,于此等事业无有勤作功用而任运自成。报身于自现中不显其自性,但在所化清净眷属前,显示了报身的五种相。《佛说无上依经》云:“第二身者,法身净流之所显现,一切无量如来功德,摩诃般若大悲为体,与五种功德相应:一者无分别相;二者无功用心;三者称众生意作利益;四者与法身不相离;五者恒遍一时不舍众生。”与此颂义相同,只是开合不同而已。其中“无分别相和无功用行”可摄于任运自成中,“称众生意作利益和于法身无相离”可摄为显非自性中,“恒遍一时不舍众生”,可以开为“说法相续不断”,示现事业相续不断。

下面对报身的第五相再作解释。

子三、随缘示现:

如由种种形色物,摩尼中现非彼体,

亦由众生种种缘,如来显现非彼体。

前两句讲比喻,后两句讲意义。首先前两句“如由种种形色物,摩尼中现非彼体,”譬如自性清净的摩尼宝放在不同形色的布基上,会显现青黄方圆等种种形色,这并不是摩尼宝的真实形色。

后两句“亦由众生种种缘,如来显现非彼体。”是说,同样由于所化众生的根器、意乐、信解等各种不同的因缘,自性是大悲周遍一切众生的诸佛,于非彼自体中,无碍幻现种种形色身量等利益所化众生。诸佛虽然不是彼等的自体,但仍能无碍的幻现种种形色身量等。《大乘庄严经论》云:“食身于诸界,受用有差别,众土名身业,一切皆异故”。意即:报身在一切清净世间中,各种的受用事都不尽相同,诸如眷属、刹土、名号、身相、事业等,受用各不相同。有的眷属见到大身,有的眷属见到小身,有的听到佛宣说智慧般罗密多,有的会听到佛宣《十地经》等。这样随顺所化的根基、意乐显现相应的种种身相,演说相应的大乘法等,并非固定的一种显现,故颂曰“随缘示现,现非彼体”。如摩尼宝任运随缘示现一样,也即“显非彼体”的道理。

癸三、安立化身分三:

一、殊胜化身示现十二相;

二、其作业次第引导众生。

子一、殊胜化身示现十二相:

依大悲心知世间,观照一切世间界,

法性身中不动移,幻化种种之事业。

天界出生圣白幢,从于兜率天宫降,

入于母胎及降生,善巧通达工巧处,

王妃眷属中嬉乐,出家修习诸苦行,

往诣菩提道场中,降伏一切诸魔军,

圆满菩提转法轮,趋入大般涅槃界,

普于不净刹土中,轮回未空恒示现。

化身有种种功德,这里描述殊胜化身示现的十二种相:1天降;2入胎;3出生;4通达工巧;5受用后妃;6出家;7苦行;8往诣道场;9降魔;10成道;11转法轮;12入涅槃。汉传佛教中讲八相成道,实际无有什么差别,只是开合的不同而已。

这四颂可以从示现因、示现相、示现处、示现时间这四方面宣说了殊胜化身。

第一颂是讲“示现因”,第二到四颂是讲趋入大般涅槃界之“示现相”;最后两句分别讲了“示现处”“示现时间”。

接下来具体解释:

一、“示现因”,由什么原因诸佛示现化身?

颂词“依大悲心知世间,观照一切世间界,法性身中不动移,幻化种种之事业”。由依靠摄受无量众生以及了知所有世间界的缘故,以大悲和智慧观照相应的一切所化界后,恒时安住于如所有智法性身不动摇入定的境界中幻化种种的事业。佛之所以在清净眷属前示现报身,在不清净眷属前示现化身,因为佛陀于究竟的智慧和无缘大悲双融的境界中,会观照一切世间界的所化众生,而且出入定无别恒时安住法身不动摇,同时幻化种种的事业,如果只是在圣者菩萨前示现报身,那就无法饶益不清净的凡夫众生等,这样就无法满足诸佛普度众生的大悲,所以诸佛在不清净的凡夫面前,相应其意乐作各种示现,以各种方便接引众生趣入解脱道,直至获得究竟的断证功德。《大乘庄严经论》云:“应知第一身,余二之依止”。应当了知第一身就是法身,是其它二身即报身和化身的依止。在不离法身的同时显示报身和化身,也就是由极为清净的无上大菩提在清净所化前流现报身,在不清净的所化前流现化身。

二、示现相:示现什么相呢?

就是示现幻化自性的,非常希有的十二种事业相。下文以第四导师释迦佛为例抉择十二相成道之理。

首先在兜率天,圣者白幢天子示现出生的事业,之后真实示现十二种相。

1天降:从兜率天降生於南瞻部洲;

2入胎:入于摩耶夫人胎中;

3出生:在蓝毗尼园中出生;

4通达工巧:善巧通达文字等工巧处;

5受用后妃:于王妃眷属中嬉乐;

6出家:舍离王宫、后妃后出家;

7苦行:在尼连河畔六年苦行;

8往诣道场:往诣菩提道场印度菩提树金刚座;

9降魔:在金刚座上初夜分以大慈大悲力降伏一切魔军;

10成道:后夜分成就无上殊胜的菩提;

11转法轮:成道后三转法轮;

12入涅槃:最后在双林树间入大涅槃。

如是十二种殊胜的事业相,都是幻化的自性。《无量寿经》云:“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意即:能够在十方世界普遍示现八相成道,就象善巧的幻师可以幻现种种不同幻相,但都没有实法可得。很多大乘经典及续部的注释,如无垢光尊者的《大幻化网广释》中对于十二相,讲得比较具体。这里我们主要解释颂词字面的内容,故未详细广说。

三、示现处:即在何处示现,颂词中讲到“普于不净刹土中,”是说普遍于娑婆世界等无量无边的不清净刹土当中显现。

四、示现时:示现的时间有多长?颂词中讲到“轮回未空恒示现。”是说乃至三有轮回未空尽之间恒时不断地示现。《佛说无上依经》云:“第三身者,般若大悲净流所显色种为体,能于诸众生根欲性行,相摄相应。于秽佛土,示现种种本生之事,或复示现升兜率天,或复示现从彼天下,或复示现降生母胎,或现初生出胎,或现俱摩罗位,或现受学十八明处,或现诸游戏于后园,或现出家,或现苦行,或诣道场,或成佛道,或波罗捺转妙法轮,或坚固林般涅槃那,示现如是种种之事,乃至尽于生死后际。”说明诸佛示现殊胜化身以及其他种种化身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令众生解脱。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云:“工巧及出生,得道般涅槃,示此大方便,令他得解脱”。就是为了让一切众生获得解脱,佛就显现种种殊胜的化身相来引导众生。

子二、其作业次第引导众生分三:

一、安置平凡者于小乘道;

二、安置小乘于大乘道;

三、安置大乘于解脱位。

丑一、安置平凡者于小乘道:

演说诸法无常苦,无我寂静知方便,

先令众生厌三有,后令悟入于涅槃。

这一颂分两段解释:

一、什么是四法印;二、演说四法印的作用。

一、什么是四法印?“诸法无常、苦、无我、寂静”即是四法印。也就是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全知麦彭仁波切在《胜乘甘露喜筵》中这样解释:1诸有为法不安住第二刹那,无有恒常,即是无常之义;2仅仅是虚妄分别之义,即是有漏皆苦,也就是无而颠倒假立能所的二取。仅仅这一点,了知轮回中痛苦,是痛苦之义;3诸法无我之义,即是对于显现能所二取的依他起,唯一是虚妄分别、遍计能取所取、人法二我之外,并非如是成立;4涅槃寂静之义即是:了知圆成实的自性之后,修习串习究竟时,能够寂灭一切分别相。

四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只是客尘的无常相和苦相,诸法无我是客尘于真实义中本来不存在,涅槃寂静是指寂灭一切客尘的真如圆成实如来藏,就是无余转依的如来法身。

演说四法印的作用:颂曰“先令众生厌三有,后令悟入于涅槃”。是指了知度生方便的诸佛,对于贪著轮回迷乱客尘的所化众生,言说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能够令众生对于三有生起厌离心。然后再演说人无我和小乘涅槃,这样把小乘根性的众生安置于仅仅寂灭轮回过患的声缘道中。

丑二、安置小乘于大乘:

已入声缘寂灭道,具有获得涅槃想,

妙法莲花等诸经,宣说诸法真实性,

遣除彼等先前执,而以智慧方便摄,

令彼成熟于胜乘。

前两句“已入声缘寂灭道,具有获得涅槃想,”是讲已经进入于能寂灭自己轮回痛苦的声缘寂灭道,由此获得阿罗汉果时,虽未获得究竟涅槃,但是作“已得涅槃”想。

“妙法莲花等诸经,宣说诸法真实性,遣除彼等先前执”。意即:针对这些声闻缘觉《法华经》及《大般涅槃经》等经典中宣说诸法真实性是空性大悲双融的究竟一佛乘,遣除他们先前执著已得究竟涅槃的妄想。

然后“而以智慧方便摄,令彼成熟于胜乘”。是以证悟诸法无自性的智慧和欲救拔一切众生出离痛苦的大悲方便,依智悲双融作摄持,让他们成熟于殊胜的大乘道。这里“智慧方便摄”是那些让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能摄取智慧和方便,如是渐渐在大乘道中成熟。因此佛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机,暂时宣说了三乘法门,其实声闻缘觉的菩提果并非究竟的无上菩提,只是暂时摆脱生死的过患而获得阿罗汉果的暂时解脱,究竟唯有一乘,所以无论是声缘还是学道圣者,最终都必须要入大乘道,才能获得究竟佛果。这里弥勒菩萨也引用《法华经》等讲到究竟一乘的修法,即空性大悲双融的殊胜法门,依此完全可以得到究竟佛果,这样可以断除小乘声缘阿罗汉以下认为已得到究竟涅槃的妄想执著。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描述究竟一乘的观点,主要是依据《法华经》等经典来抉择的。《法华经》云:“是故舍利佛,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佛说在这五浊恶世中的众生都沉溺在苦恼当中,所以我就设施方便法,首先宣说出离痛苦的方法,对众生开示涅槃灭苦之道,但这只是灭尽三有痛苦、超出分段生死,不是真正超出变易生死的寂灭道。如何是真正的寂灭呢?以诸法本来常自寂灭,这是究竟一乘的妙道,佛子修行这种殊胜妙道,来世一定能成就佛道。舍利弗经过佛的开导之后,舍弃了先前执著小乘涅槃是究竟之心,故于《法华经》中云:“我本著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若得作佛时,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众、龙神等恭敬,是时乃可谓,永尽灭无余。”意即:舍利弗说我本来是执著邪见的外道导师,世尊知道我的心,拔除我的邪见,对我宣说涅槃,令我把邪见一一遣除,证得了空性法,当时我自认为已经得到了究竟涅槃,今天才觉悟到这不是真正的涅槃,如果获得成佛一定具有三十二相,天人、夜叉、龙神等都会恭敬顶礼,这时才可说是无余的寂灭。以上引用了《法华经》的两段经文作了简单的解释,欲知详细内容可阅读《法华经》、《涅槃经》等,便会更深刻地认识到究竟一乘的了义观点。总之,化身佛示现种种利生事业,有很多善巧方便来次等引导所化众生,这都是佛的智慧和大悲双融的功德而成就的。

丑三、安置大乘于解脱位:

授与殊胜菩提记。

已入大乘道在获得八地时,佛亲自授予无上菩提大记,在某时、某处、某劫成佛,佛号什么等等。

《大乘庄严经论》云:“刹土及名号,时节与劫名,眷属并法住,记复有六种。”

以上三个科判主要说明了佛身的事业就是让众生得到究竟的解脱。《佛性论》云:“此十四事为五因缘(化身十二种事业在佛性论中,开为十四种事业。)

1为说无常、痛苦、无我、涅槃寂静,由此“正说音声”能令众生于三有中生起怖畏而希求出离。2生怖畏已,令入二乘圣道;3入圣道已,生究竟涅槃心,为破如此“增上慢”心故,说“大乘《法华》等”真实法教,令诸众生“舍本所执”摄取慈悲、般若方便。4摄已、于无上乘中“而成熟之”5成熟已,授其“无上菩提道记”,是名“化身事”。

诸佛以殊胜化身所示现的十二种相,就是《佛性论》中所讲的五种因缘。一是为了宣说四法印,由此无误宣说的音声,能让众生于三有轮回产生怖畏;二是产生怖畏后,让众生入二乘的圣道;三是对已入二乘圣道者,令生起究竟涅槃想,为了遣除先前的增上慢心,佛宣说《法华经》等大乘了义真实经教,让众生舍弃原先的执著;四是以慈悲和般若摄持,让他们在无上乘中获得成熟;五是成熟后授於无上菩提记,这就是诸佛化身的殊胜事业。

壬三、彼等摄义分二:

一、对应根据摄于三义中;

二、对应实际摄于二义中。

癸一、对应根据摄于三义中:

甚深圆满大势力,善引凡夫同利故,

彼等次第应称为,甚深广大大自性。

这里三义指甚深、广大、大自性三种意义。是讲无上大菩提的三个侧面:一是难以证知故甚深;二是成就他利故势力圆满;三是相应所化众生的意乐故从轮回中善加引导,因为有此三种殊胜功德的缘故,彼等三者以次第成为甚深自性身、广大报身、大自性化身。《佛性论》云:“依此三身随一,一身各有一德。法身微细故,甚深是其德;应身威神具足故,广大是其德;化身能济度凡夫等诸众生故,和善是其德”。

癸二、对应实际摄于二义中:

此处初者为法身,其后二者为色身,

如于空中色安住,于初身中后身住。

“二义”指法身和色身义。前二句讲三身摄为二身,后二句讲法身和色身之间的关系。

前二句“此处初者为法身,其后二者为色身,”是说这里的初者甚深是指法身,因为一切诸法的自性不是他证的境界,其后二者是指报身和化身,此二者称为色身,因为是相应所化众生的根器意乐等而显现的缘故。如《无量寿经》:“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后两句“如于空中色安住,于初身中后身住。”是说就像在无为法虚空中,安住种种有为色法一样,同理,在法身不变界中后二身(报身和化身)显现种种身相而安住。魏译《宝性论》颂词上讲到:“如来镜像身,而不离本体,犹如一切色,不离于虚空。”

接下来略说十种根据,然后对应佛的法、报、化三身具体作解释,由此于“常住”便能生起信解,是指自性身、报身、化身乃至众生界未尽之间一直常住不灭。

庚六、于众生未尽间彼等恒常义分二:

一、略说常住之根据;

二、其义广说。

辛一、略说常住之根据:

由无量因众无尽,慈悲神足智具乐,

得法自在灭死魔,无体世尊故常法。

颂词说佛身常住的根据有十种:1无量因;2众生无尽;3具有大慈悲;4具有神足;5具大智慧;6具大安乐;7得法自在;8灭死魔;9无体;10世尊。其中前七种是色身常住的根据,后三种是法身常住的根据。

首先解释色身常住的七种根据:

1修无量因故。由于在因地无量劫以来为摄取圣法,心不贪著而且布施舍弃无量身寿资财,已圆满修积了常住利他的无量因,故果位色身的利他事业必定相续不间断。

2众生无尽故。因为发了大愿,立誓要度化一切众生,且所化众生无有穷尽,故色身的利他事业相续永远不会间断。

3具大慈悲故。因对一切众生大悲心恒时相续不断,故色身的利他事业相续不断。

4具神足故。因对尽轮回际常住利他的四神足已得自在,故色身的利他事业相续不会间断。

5具大智慧故。因为以大智慧证悟轮涅大平等境界,无有丝毫取舍的对境,永远不可能对世间轮回产生厌离,故色身的利他事业相续不间断。

6具大安乐故。虽然住于轮回,但已圆满具足无漏三摩地大安乐的境界,丝毫也不为痛苦损害,故色身的利他事业相续不断。

7得法自在故。因为对于万法自在无碍、任运而转的缘故,虽然相续不断住于轮回,但丝毫也不会被轮回的过患所染污,故色身的利他事业相续不断。

以上七种根据又可分为两种:前四种是色身不断摄受众生,后三种是不舍世间。

首先前四种:因为具有无量因缘、无量所化、无量慈悲、无量寿命,故以色身摄受众生不可能间断。如果因缘没有修积圆满,可能对某些众生没有能力和方便摄受,但无量因缘都已修积圆满,所以不可能在利他方面有空耗。如果所化众生有限,在众生度尽之后,也没必要再显示色身,但是众生无量无边,故示现色身也不可能有结束的时候。如果大慈大悲心于某些时处有间断,可能不摄受某些所化众生,但大慈大悲心周遍普照相续不间断,故不可能不以色身摄受众生。如果住世寿命有限,在寿命穷尽时,可能无法再摄受众生,但是对四神足已得自在,故于遍尽轮回边际永住世间,所以摄受众生也不可能因为寿命有限而间断。以此四种而成立色身不断摄受众生的根据。

后三种是不舍世间的根据。之所以不舍世间,是因为根本没有轮涅差别的缘故,没有取舍的对境在一味大平等性的一真法界中根本不存在一丝一毫的取舍法,而且也没有痛苦和安乐的差别。在佛不可思议的境界中一切二障客尘都已消尽,因为已经证悟了没有轮涅、苦乐、染净等差别的大平等性,获得大安乐、大清净的法身境界,在他方显现的色身也根本不会舍弃世间轮回,实际连可舍弃的对象也丝毫不会有,本来无取舍故,由此成立色身不舍弃示现的根据。

下面以法身常住的三种根据成立法身是不变常法。

1灭死魔故:因为现前不变法身灭除了死魔的缘故,因此“灭死魔”是从自相续灭尽客尘、远离生灭而现前法身常住这方面而言。

2无体故:因为法身本无有为法体性的缘故,因此“无体”是从自性常住这方面而言。

3世尊故:因为乃至轮回未空之际,法身永远是一切世间的主尊怙主的缘故,因此“世尊”是从观待他相续恒时可为皈依这方面而言。

辛二、其义广说分三:

一、色身恒常之根据;

二、法身恒常之根据;

三、对应二身摄义。

壬一、色身恒常之根据:

弃舍身命财三者,护持诸佛正法故,

为利一切诸有情,究竟圆满本愿故,

佛身净洁及澄清,大慈大悲生起故,

神变神足力显示,彼者住世行持故。

成就妙智于轮涅,取舍二执脱离故,

恒常圆满而具足,无量等持大乐故,

常住世间利益他,不为世间染污故。

颂词每两句讲一种根据,如是次第解释七种根据:

第一根据:颂曰“弃舍身命财三者,护持诸佛正法故”。“诸佛正法”指六度四摄无量般若门、无量三摩地门、无量戒门、无量智慧门、无量方便门、无量慈悲门等诸佛不共的正法。“护持”是守护保持不令失坏之义。这句是讲诸佛在因地学道时,付出一切身寿资财来一心求法,心心念念守护行持佛法,这样一直坚持不懈、圆满修积无量的因,由此感得报身和化身果自然现前,无穷无尽恒不间断。帝释在赞叹释迦佛因地修行时说:在整个大地上无处不是释迦佛为修行而抛头卢、撒热血的地方。既然诸佛因地修行如此广大无量、不可思议,那么所感的报身、化身利益众生自然不可能有穷尽的时候,这就是以无穷因感无穷果,因果丝毫无有错乱的道理。《佛性论》云:“因缘无边故常者,无量劫来,舍身命财,为摄正法。正法既无边际,无穷无尽,还以无穷之因,感无穷果,果即三身,故得是常”。意即:所谓因缘无量无边故佛身是常的道理,是因为诸佛在无量劫以来为了摄取一切正法,舍弃了不可说不可说的身、寿、资财。既然正法无有边际无穷无尽,必然以无穷的因感无穷的果,这样以无穷的善根所感得的佛三身之果,必定是常住的法,在众生面前示现的报、化身必定是永远相续不断。

第二根据:颂曰“为利一切诸有情,究竟圆满本愿故”。为了利益广大法界的一切有情,诸佛在因地学道时都立下了坚定的誓愿,要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救拔出来,成佛时已经究竟圆满了本愿,所以不可能不救度一切众生。因众生界无尽故,佛事业也不可能有停止的时候,这样色身利他的事业必定恒时相续不断。

佛在因地时发过哪些殊胜愿呢?诸佛在因地初发胜义菩提心,获得极喜地,即登地菩萨的初位,此时都发起了普贤殊胜无尽大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而此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无有尽故,我此愿王无有穷尽”。成佛时无量无边的普贤无尽大愿都已经究竟圆满了,没有一条是虚愿,同时众生界又是无尽的,所以色身必定常住世间教化一切众生。《佛性论》云:“众生无边故常者,初发心时,结四弘誓,起十无尽大愿。若众生不可尽,我愿无尽,众生若尽,我愿乃尽。众生既其无尽,是故化身常在世间,教导众生无有穷尽。”(众生无边誓愿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本论也是讲此甚深根据。

第三根据:颂曰“佛身净洁及澄清,大慈大悲生起故”。“净洁”描述烦恼障清净的无著境界,如同如意宝珠一样无有垢染;“澄清”描述无碍的境界,如同澄清的大海一样能够现出万象。“净洁”和“澄清”是形容佛陀没有任何偏袒执著,而且是极其清净大平等的大悲心,没有任何障碍局限,是遍入一切众生界的周遍大悲,这种净洁及澄清的大悲心,是周遍全法界的。因以自性清净法界为体,且远离一切偏执,根本不可能有时间空间的局限,而且佛自身已经圆满现前了无量清净相续不断的周遍大悲,所以永远不会舍弃任何众生。如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祈求具有“净洁”与“澄清”大慈大悲心的观自在菩萨,菩萨当下就会关照摄受作殊胜的加持。按照大乘殊胜的经论,一般登地以后就会以分证的方式现起这样的大慈大悲心,尔时在三界中示现投生等以种种方便救度一切众生,何况佛陀一切功德圆满,大悲周遍法界,怎么可能有边际呢?如是以大悲心无边际来成立佛陀的色身常住。

第四根据:颂曰“神变神足力显示,彼者住世行持故”。“神变神足力”指佛陀具有殊胜的神变,“神变”指一变无量、无量变一,以及于三摩地获得自在力,可以完全随顺所化而相应示现种种的色身等神变。然后是获得寿命自在,以四神足的自在力能够自在住世不间断示现种种化身,尽轮回边际恒时安住,如是以四神足得自在来成立色身利益众生相续不断的道理。

第五根据:颂曰“成就妙智于轮涅,取舍二执脱离故”由于已成就了清净的妙智,从执著轮涅他体的分别中彻底解脱,不会有取舍执著,也没有一种所断的轮回,也就不可能厌离轮回。《佛性论》云:“无分别慧,无边故常者,远离生死涅槃二执,一向与第一义谛相应,不动不出,故知是常”。这是以大智慧远离取舍二边来成立佛陀色身不舍世间轮回。

第六根据:颂曰“恒常圆满而具足,无量等持大乐故”。即恒常圆满具足无量修持安住三摩地中的大安乐。这是一种不可思议殊胜的大安乐,没有一刹那远离的恒常大安乐,是没有一点欠缺的圆满大安乐,是无法以分别心衡量的无量大安乐。一般而言,得到世间禅定的补特伽罗,尚且可以不被火烧,不被刀剑伤害,何况佛陀恒时在大定中、恒常圆满具足无量的大安乐,根本不可能有丝毫的苦受,这是以无苦唯乐来成立佛陀色身不可能远离世间轮回。

第七根据:颂曰“常住世间利益他,不为世间染污故”。佛陀为了利他常住世间,随顺众生的机缘作各种各样的显现,但是不会被轮回世间法所染污。佛陀为什么不会被轮回染污呢?因为一切染污都是起源于非理作意,佛已彻底断尽了一切非理作意及其种子习气,所以根本不可能生起任何杂染,决定不被轮回所染。这是以佛常住世间不会染污来成立佛陀色身常住世间,不可能厌离世间。

以上以七种可靠的根据确定了佛陀色身常住世间救度一切众生的道理,后三条是以大平等、大安乐、大清净来成立色身不会舍弃世间之理。

壬二、法身恒常之根据:

获得无死寂静处,无有死魔现行故,

无为自性之能仁,本来极为寂静故,

恒常是诸无依者,皈依处等合理故。

这里以三种根据成立法身恒常。前两句从离垢清净的角度讲,中间两句从自性清净的角度讲,后两句从无欺诳的角度讲。

第一根据:颂曰“获得无死寂静处,无有死魔现行故”。“无死寂静处”指粗大的分段生死以及微细的变易生死的客尘法完全消尽的寂静处。在法身完全显露的极清净佛位,因为获得了无死的寂静处,再也不会有生灭相的死魔现行故,无垢法身以对治究竟而恒常。在佛的法身境界中,再也没有暂时客尘的生灭相,所以是离垢常住。

第二根据:颂曰“无为自性之能仁,本来极为寂静故”。因为非因缘所作自性的能仁法身本来极为寂静。寂灭一切有为法的生灭相状,是“无为自性能仁”大无为法的自性,所以佛陀的法身决定是自性常住的。《佛性论》云:“性无生灭故是常者,法身非本无今有、本有今无,虽行三世,非三世法,何以故?此是本有,非始今有,过三世法,是故名常”。意即:法身不是原来没有现在才有,也不是本来有现在没有。法身虽然遍行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但又不是三世法,因为法身是本有的大无为法,不是现在才有的,其超越了三世法,所以是常,远离生灭相而自性常住。

第三根据:颂曰 “恒常是诸无依者,皈依处等合理故”。因为法身非暂时而是永远成为无怙众生的皈依怙主,是极其合理的缘故,成立法身是无欺诳而常住的。因为法身恒常是世间永恒不变的殊胜皈依境,以其成为自性恒常的法才能成就,所以乃至轮回未空之际,可以成为众生永恒、坚固的皈依处。这是从他相续永作皈依的角度来成立法身是无欺诳的坚固皈依处。

壬三、对应二身摄义:

由前七种无误理,显示色身恒常性,

由后三种无误理,显示法身恒常性。

二身恒常性有不同侧面。众生面前显现色身的恒常性是指恒时相续不间断,色身中的报身是对圣者菩萨显现的,化身是对凡夫、声缘等显现的,一般化身佛在这一世间显现涅槃,同时在另一世间又出现化身。不仅本论,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也如是说:“自性无间续,三佛俱常住”。意即:法身自性常住无有生灭,所以是自性常住;报身恒时不间断传法,所以是无间常住(不间断常住);化身乃至众生界空尽之际恒时不断地显现,所以是相续常住。如是说明无上大菩提之三身都具足常住的功德。

法身常住和色身常住的关系是什么?法身是色身之体,色身是法身流现之妙用,由于法身的常住妙体必然会流现色身的常住妙用。一切如来都是“如法界量”显现种种身,显示无尽的庄严,做无边的佛事业,这些都是以普光明智为体,因为法身是无尽无边不可思议的妙体,故与妙体相应可以示现种种身,故示现色身也是无量无尽不可思议的。《华严经》云:“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意即:因为佛智慧入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大平等的智慧,所以佛所现的报身充满一切世间,而且佛的音声普遍随顺十方一切国土,虚空含摄一切万像。佛也是这样以普光明智为体,出生种种的示现,而且于诸境界无有任何分别。正是因为智慧没有局限、没有边际、没有偏袒,故以此法身为体,就能不断流现种种的报身和化身无有间断,而且是无碍、周遍、任运而显现的。由此可知佛陀不可思议的菩提功德永时常住、三身常住。

庚七、如实不可思议分二:

一、略说;

二、广说。

辛一、略说

非言语境胜义摄,非心所观超譬喻,

无上轮涅不摄故,佛境圣亦不可思。

本颂略说无上殊胜菩提不可思议的六种根据。一是“非言语境”界故,二是“胜义所摄”故,三是“非心识所观”处故,四是“超越譬喻”故,五是最殊胜“无上”故,六是“轮涅不摄”。故无上殊胜菩提的境界,十地自在的大菩萨们对此尚且不可思议,何况其它有情。佛在《无上依经》中云:“阿难,何者是无上菩提不可思维?有六种因故不可思维,一者过语言境界,二者第一义谛所摄故;三者已过觉观分别思维;四者譬类所不能得;五者于一切法最上品故;六者生死涅槃处不可安立故。是名无上菩提不可思维。”

辛二、广说分二:

一、依次第宣说根据;

二、对应二身摄义;

三、功德不可思议之理。

壬一、依次宣说根据:

不可思议离言故,离言胜义所摄故,

胜义所摄非思故,非思超越比量故,

超越比量无上故,无上轮涅不摄故,

轮涅不摄不住故,不取轮涅过德故。

此以连贯的方式依次宣说安立无上殊胜菩提不可思议的六种根据。

首先“不可思议离言故”,为什么佛陀三身的境界连十地菩萨也不可思议?因为佛的三身境界非语言所能表达,不可言说、无法描述、思维、谈论等。

“离言胜义所摄故”,为什么佛的三身以语言不可言说?因为是各别自证智慧所证的胜义境界,故世俗语言、文字无法表达。

“胜义所摄非思故”,为什么佛的三身是胜义所摄?因为佛的三身非分别心识思量观察了知的世俗境界,故唯胜义谛所摄。

“非思超越比量故”,为什么佛的三身不是思量的境界?因为佛的三身殊胜境界非分别寻思的境界,超越第六意识的范畴,是世间的比喻以及三相理论等比量根本无法真实衡量与思维的缘故。

“超越比量无上故”,为什么佛的三身不是比量境?因为佛的三身完全超越世间且是最殊胜无上的缘故,根本无有一法可以比度、衡量,所以不是比量之境。

“无上轮涅不摄故”,为什么佛的三身是无上?因为佛的三身境界是最殊胜、最圆满、最究竟的一种境界,完全超越轮涅二边戏论,故无更上的求取。

“轮涅不摄不住故”,为什么佛的三身不属轮涅之法?因为三身不住于轮回和涅槃二边,故“轮涅不摄”。

“不取轮涅过德故”,为什么佛的三身不住轮涅的二边?因为佛的三身不可思议自在智慧对轮涅无有功过等分别执著,不落二边戏论,不属轮涅所摄,完全超越轮涅的境界。

壬二、对应二身摄义:

前五正理微细故,如来法身不思议,

第六正理自在故,如来色身不思议。

六种根据分二类,前五种成立法身不可思议,第六种成立色身不可思议。

前五种根据是:非语言境界故,胜义所摄故,非思量境故,超越比量故、无上故。这五相正理是讲佛的法身极为微细甚深,以凡夫粗大心识无法测度、思维,无法以语言表达。

第六相正理“轮涅不摄故”,是讲佛的色身胜妙自在完全超越轮涅二边的范畴,虽然显现生灭等法,但又不是彼有事所摄,如是神妙自在的缘故,宣说佛色身的无量幻化不可思议。包括无上密乘也如是承许,如《大圆满自现续》中云:“法身离思境,报身离寻魔,化身离定边。”《大圆满应成续》云:“身自性法性,自性空及明,智不灭显现,身法性圆满,不退无去来,无言思可说”。佛的法身和色身境界甚深,故除佛以外法界有情无法真实思维。

壬三、功德不可思议之理:

无上智悲等功德,至德彼岸佛不思,

是故诸佛最后相,自在大仙亦不知。

这一偈颂分三段解释。

第一段:“无上智悲等功德”。“无上智”指现量证悟一切如所有义和尽所有义的无上智慧。“悲”指欲从轮回中救度一切众生的大悲事业。即依靠无上智慧和大悲事业等无量功德到达究竟彼岸。

故第二段颂词说:“至德彼岸佛不思”,因为到达功德彼岸现前无上究竟的大菩提,除亲证者佛陀以外,对于其余尚未如是现证的九法界有情来讲是不可思议。因为真正如来藏本体全体显露唯一是佛的境界,包括十地菩萨也没有圆满现证故。

第三段“是故诸佛最后相,自在大仙亦不知”。指诸佛不可思议的境界,就算是已得十自在的大仙菩萨也不会真实现量了知。“最后相”指安立佛地八相中的最后一相,也即这一大科判所讲的不可思议相。(八相指前面的因、果、事业乃至不可思议八相)。是故以八相安立自生诸佛之法的最后相,即不可思议相,此相即使获得十自在的大仙人菩萨也无法现量如实了知,更何况其他人?

既然无上殊胜菩提境界不可思议,唯佛与佛乃能了知,其余圣者都不能完全现证,那为什么还要宣讲呢?于此疑问用全知麦彭仁波切的金刚句作回答:“因为法界寂灭一切戏论,欲以分别念来描绘法界,实在像虚空无法染色一样,决不可能,然而对于诚信不可思议者来说,就像在虚空上染画,极为稀有,如是而宣说甚深功德。

大乘无上续论辩三宝种性中第二菩提品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