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启下义以喻宣说

己五、依启下义以喻宣说分二:

一、有垢真如共同相似对应;

二、垢障与如来藏二者各自相似对应。

庚一、有垢真如共同相似对应分三:

一、如来藏周遍众生之理;

二、广说其喻义;

三、摄义并说无前际理。

辛一、如来藏周遍众生之理分二:

一、略说;

二、宣说喻义对应。

壬一、略说:

萎花中佛蜂中蜜,皮壳中果粪中金,

地中宝藏果中芽,破衣之中宝佛像,

贫贱丑女腹中王,焦泥模中妙宝像,

客尘烦恼所障覆,众生如是佛性住。

颂词前六句讲了九种比喻,最后两句讲与比喻对应的意义。在这里需明白两个要点,一是以什么比喻客尘烦恼,二是以什么比喻客尘烦恼所缠的佛性。

第一要点在颂词中讲到:“萎花、群蜂、皮壳、不净粪、地层、果皮、坏衣、贫贱丑女、泥模”这九种法,比喻是能障的客尘烦恼。

第二要点比喻萎花中的佛身,群蜂围绕的蜂蜜,还有皮壳中的果实,不净粪中的真金,地下的宝藏,壳皮中的胚芽,坏花中的宝佛像、贫贱丑女腹中的转轮王、泥模中的妙宝像,以这九种法比喻以客尘烦恼所障的佛性,是本无丝毫迁变的方式而安住的。描述能障的客尘烦恼有九种比喻,一切众生平等具足佛性如来藏,这也是通过九种比喻来做抉择的。这就是以下颂词所要讲到的内容。

壬二、宣说喻义对应:

障垢犹如萎莲花,蜜蜂皮壳及粪秽,

地蕴果皮破坏衣,苦逼丑女黑泥模。

无垢佛性如佛身,蜂蜜果实及黄金,

宝藏胚芽宝佛像,四洲圣王妙宝像。

这里首先讲能障的垢染,是意义不是比喻,此能障的垢染,是以九种比喻来说明的;然后无垢的佛性,即是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此义也是以九种比喻来表明的。1佛身、2蜂蜜、3果实、4黄金、5宝藏、6胚芽、7宝佛像、8转轮王、9妙宝像,如是比喻和意义相互对应而介绍。颂词中讲到能障的垢染就是客尘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讲到无垢佛性时,确定一切众生具有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此比喻就是从能障与所障方面讲了九种法。

具体解释表明如来藏的九种比喻之义。这九种比喻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讲得很具体,这里也表明了此喻义不是弥勒菩萨随意所造,而是佛陀金口宣说的,所以九喻的内容等于《如来藏经》,故以信心和欢喜心听闻此法,一定会得到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

佛在讲这部经之前,有六十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大菩萨,从无量的佛刹前来供养。当时佛安住在三摩地当中,显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神变。以佛的大神变力,现出无量朵大如车轮的千叶莲花,每朵莲花里面都有化佛,莲花多得充满整个世界。每朵莲花都放无量光明,而且所有的莲花都同时开放,以佛的神变力在须臾之间所有的莲花都枯萎、败落,这时在每朵莲花当中都出现化佛,结跏跌坐,每尊佛都放出无数的百千光明,一时间整个世界变得异常庄严。在场的大众见到这样不可思议的瑞相都欢喜踊跃,都惊叹从未见过这样的瑞相。但是大家都有疑惑:到底是以什么因缘,无数的莲花忽然之间萎变,变得臭秽,让人厌恶。当时,金刚慧菩萨就代表大家向佛陀启问。金刚慧菩萨说:“世尊,到底是以什么因缘,无数的莲花当中都有化佛,莲花充满虚空,但又在须臾之间全部都萎变?一切化佛都放出无数百千光明,大会当中的众人见到之后都合掌恭敬。”佛对金刚慧菩萨和在场的一切菩萨作了解释:“善男子,有大方等经,经名叫《如来藏》,我马上要宣说这部经,所以现这样的瑞相。”然后又说:“善男子,佛所变化的无数莲花,忽然之间全部萎变,在莲花当中现出庄严相好的无数化佛,都是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大家看到这样稀有的境界,无不恭敬。就像这样,我以佛眼见一切众生,在贪欲、嗔恚、疑惑等烦恼当中,有如来智、有如来眼、有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又说:“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在这以后,佛陀开始以九种比喻显示烦恼身当中具有如来藏的意义。

辛二、广说其喻义分九:

一、萎花中佛之喻义对应;

二、群蜂中蜜之喻义对应;

三、皮壳中果实之喻义对应;

四、粪中金之喻义对应;

五、地下宝藏之喻义对应;

六、果皮中胚芽之喻义对应;

七、破衣中宝佛像之喻义对应;

八、贫贱丑女腹中所怀轮王之喻义对应;

九、焦泥模中妙宝像之喻义对应。

壬一、萎花中佛之喻义对应分三:

一、萎花中佛身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此九个科判讲了九种比喻、九种意义,且以对应的方式作了抉择。

癸一、萎花中佛身之喻:

譬如萎败莲花中,安住相好庄严佛,

具净天眼人见已,去除花叶显佛身。

这一偈颂讲:在枯萎的莲花当中,隐藏着一尊相好庄严的佛,这是难以发现的秘密,很少有人知道在萎败的花叶当中竟然有千光赫奕的佛身,是一般人见不到的,但是具无碍天眼的人不但发现了这个秘密,而且还善巧地将外面的花叶去掉,令里面的佛身全体显露出来了。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如是善逝佛眼见,阿鼻亦遍如来藏,

无碍大悲于轮回,常住令众解脱障。

此义与上面比喻相同,善逝如来以无碍佛眼现量见到自性光明的法性如来藏,无差别地周遍于自他一切有情的相续,下至阿鼻地狱的一切众生无一例外。佛在成道时也说过:“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烦恼中具佛性的一切自他有情没有差别,法性如来藏无不周遍,包括阿鼻地狱的一切众生也都周遍了。

颂词的前二句意思是说善逝如来以无碍的智慧眼现量见到,法性如来藏周遍一切有情。之后,大慈大悲的诸佛为了开显众生本具的如来藏,乃至轮回未空之际一直常住三有轮回当中,慈悲地救拔一切众生,让彼等从障碍当中逐渐获得解脱。

如是便能了知,颂词前二句是讲以无碍的智慧眼见到如来藏周遍一切众生;后二句是讲以大慈大悲不舍离轮回,以种种善巧方便让众生显露如来藏,这一颂词的内容合起来就是讲到究竟利他的殊胜事业。

癸三、喻义对应:

犹如萎败莲花中,安住善逝佛陀身,

无垢天眼见此已,去除凋残败坏叶。

如是众生贪嗔等,烦恼缠中住佛性,

大悲能仁见此已,善作摧毁垢障业。

这里是将上面所说的比喻和意义作对应而介绍。颂词是以四对应的方式来讲解的:

1、“萎败的莲花”对应“贪嗔等烦恼缠”;

2、“萎败莲花中安住的佛身”对应“烦恼缠中安住佛性如来藏”;

3、“具有天眼的人见到莲花中的化佛”对应“佛眼见到烦恼中有佛性”;

4、“天眼者去除能障的花叶”对应“大悲能仁善作摧毁客尘垢障的事业”。

此四义归纳起来就是客尘、如来藏、佛眼、佛事业,这是通过比喻来作介绍的。以萎莲比喻客尘,以莲花中的佛比喻法界如来藏,以能见的天眼比喻见到如来藏周遍的佛眼,以去除花叶比喻去除有情客尘的佛事业。佛在《如来藏经》中说:“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依此教证我们就会明白佛为什么出世,佛为什么转法轮等必要性,以及什么是佛事业的真实含义?是故当知,佛出世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帮助众生开显相续中本来具有的法性如来藏,能开显如来藏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的方法就是广转法轮,讲大乘了义法门也就是讲如来藏法门,对于众生来说,此法就是清净法界最殊胜的等流。所以,佛处处说法、时时说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让众生除灭尘劳、净一切智,这才是佛出世的本怀,才是佛对我们最为慈悲的地方,这就是佛事业的真正含义。

壬二、群蜂中蜜之喻义分三:

一、群蜂中蜜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群蜂中蜜之喻:

譬如上妙美味蜜,为诸群蜂所围绕,

须者见已设方便,驱散群蜂而取蜜。

譬如,蜂蜜有非常甜蜜、可口、纯正美妙的味道,但被一群蜜蜂所包围,这样虽有自然的美味,但也无法受用,非常可惜。有位智者很有眼光,也很有善巧方便,他见到在蜂群中有自然的妙味,只要驱散群蜂就可以得到,所以智者就用烟薰等各种方便把群蜂驱散,之后就获取蜂蜜享用如是美味。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大仙一切智眼见,犹如蜂蜜之佛性,

彼之障垢如蜜蜂,善作彻底断除业。

与上述比喻相同,如是大仙人佛陀以现量见一切所知相的智慧眼见到像蜂蜜一样的各别自证智慧佛性,以及像群蜂一样佛性上的障垢烦恼及烦恼当中的习气等,就很善巧地宣说了能彻底断除烦恼障垢的殊胜妙道,善作现前法身的事业,这就是意义。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蜜为百千万,蜜蜂障覆须求人,

驱散彼等诸群蜂,随意而作蜂蜜事。

如是众生所具有,无漏智慧如蜂蜜,

善巧摧毁如蜂惑,智者佛陀如丈夫。

这里通过五种对应来讲:

1“百千万蜜蜂”对应“客尘的烦恼”;

2“被群蜂遮障的美蜜”对应“被烦恼所障的各别自证智如来藏”;

3“取蜜的丈夫”对应“智者佛陀”;

4“驱散的群蜂”对应“善巧摧毁客尘烦恼的佛事业”;

5“随意而作蜂蜜事”是指得到蜂蜜之后可以随意让别人受用或者配制为良药等,对应“众生现前各别自证的智慧以后可以普遍利益世间的一切众生”。

佛在《如来藏经》中说:“譬如淳蜜在岩树中,无数群蜂围绕守护,时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随意食用惠及远近。如是善男子,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彼淳蜜在于岩树,为诸烦恼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护。我以佛眼如实观之,以善方便随应说法,灭除烦恼,开佛知见,普为世间施作佛事。”意即:(就象淳蜜在岩树中,被无数的群蜂围绕,有一个有智慧方便先把群蜂驱散,然后取到了淳蜜,这个美蜜可以让人随意受用,让人真实满足,让远近的很多人都得到滋养。一切众生具有法身的种性,一切众生具有法性如来藏就象淳蜜在岩树当中,如来藏被烦恼覆蔽,就象美蜜被群蜂包围,我以佛眼如是见到这样而且以善巧方便随众生意乐说法,灭除客尘的烦恼,令开佛知见、悟佛知见,这样众生现前各别自证智慧如来藏之后,就可以普遍为世间作种种的佛事)。

壬三、皮壳中果实之喻义分三:

一、皮壳中果实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皮壳中果实之喻:

譬如具壳之果实,众人不能得受用,

凡欲食用果实者,去除皮壳取果实。

具有皮壳的果实如米谷、花生等,这些果实都被坚硬的皮壳包着的时候,人们就无法受用,当去掉皮壳以后,米粒等就可以做成大米饭,凡是想受用香喷喷的大米饭之人就要去除皮壳取出米粒。

比喻的要点,

1不论米粒是否被皮壳包住,但米粒的品质没有丝毫的差异;

2对于受用者来讲,是否去掉皮壳有很大的差别,没有去掉皮壳的时候,虽有果实,但仍不得受用,一旦去掉皮壳就可以真正受用到果实的美味,这是比喻所讲的关要。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如是众生所具有,佛性为诸惑垢杂,

乃至未脱烦恼垢,三有不能作佛事。

如是众生所具有的佛性被烦恼障垢所染污,乃至尚未从杂染的烦恼障垢中脱离,佛陀不可思议的事业仍不可能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显示而作。相反,如果远离了障垢就会放射出佛事业的种种光芒,所谓放射佛事业之光,就是指对不同根机的众生,宣说相应他们意乐的种种广大经教,诸如三藏十二部等。如是便能了知一切众生具有佛性如来藏,只不过暂时被种种的烦恼垢染所遮障而已。乃至没有脱离种种烦恼的垢障之间,佛陀不可思议的事业没办法在三有六道中直接显示或开展起来,也无法直接让众生证悟如来藏的本性。但是佛毕竟具足大悲心与种种善巧方便,所以,随顺不同众生的根机、意乐,给他们宣说相应的种种法门,直接间接让他们悟入法性如来藏的本体,这是佛以善巧方便演说深广经教等方便相。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稻谷麦等粮,果未脱壳具芒者,

倘若果实未善治,众人不能享美味。

如是众具法自在,未离烦恼之佛身,

于为烦恼所逼众,不能赐予法喜味。

“芒”就是稻谷小麦等皮壳外面一段顶端的芒刺。“具芒者”是指果实倘若没有善治,也就是还没有处理好,人们就不能享受到真正的美味。这两个偈颂的内容可用三个方面对应来讲:

1“稻谷小麦等皮壳”对应“烦恼缠”;

2“没有脱离皮壳的稻谷小麦等的果实”对应“本具的法自在如来藏没有从烦恼缠中得到解脱的佛身”。

3“没有脱离皮壳的果实不能让饥渴的人们受用”,对应“没有从烦恼中解脱的佛身不能起到利益众生的作用,对被烦恼所逼的众生不能成为赐予法喜妙味的自性”。

所以,皮壳比喻烦恼缠,没有脱离皮壳的果实比喻在烦恼缠中存在的如来藏,具有皮壳的果实不能受用,比喻在烦恼缠中的佛身不能赐予法喜妙味。

壬四、粪中金之喻义分三:

一、粪中金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粪中金之喻:

譬如有人行路时,黄金遗失粪秽中,

具有不坏之黄金,于此安住百千年。

具净天眼见金已,以语告示余人言,

此中现有真金在,汝当还净起金用。

就象一个带着巨大黄金的人在人流往来不断的道路上行走,在行走的时候因为忘失正念就把黄金失落在不净粪当中了。黄金虽然掉落在不净粪中,但以不清净的粪秽也不能令黄金有丝毫的腐坏,黄金虽在不净粪中安住,纵然经过了百千年却没有人知道在不净的粪坑中居然有不变的真金,后来具有清净天眼的人看到此不净粪坑中有黄金的存在,并将之告知于人说:“在这粪坑中有一块巨大的黄金,你们赶紧将黄金捞出来洗干净后好好的利用它,把它本有的作用发挥出来,用来造阿弥陀佛像或释迦牟尼佛的像或者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像或者用来打制各种庄严的饰品。”如是对别人作了认真的交待,他们也知道了这里有真金的存在,并将黄金打捞出来,洗净后做成很多装饰品或成为殊胜的供养物等。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如是能仁明然见,陷溺烦恼粪秽中,

众生功德欲令净,于诸众生澍法雨。

能仁佛陀现量见到一切众生所具有的如来藏功德法被隐没在烦恼的粪秽当中,为了清净众生如粪秽般的烦恼垢障,能现前真如法性的本体,佛陀于一切众生宣讲了象妙雨一般的圣法。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腐烂粪秽中,坠入黄金天眼见,

为令清净胜美金,认真显示于他人。

如是佛陀已明见,烦恼不净大粪中,

堕入有情圆觉宝,令净于众说圣法。

颂词中的内容通过四种对应来讲解:

1 “腐烂恶臭的不净粪”对应“烦恼杂染”;

2 “粪中坠入的黄金”对应“烦恼中坠入的圆满正觉精华”;

3 “见黄金的天眼”对应“见正觉真如的佛眼”;

4 “为了让黄金清净对他人认真显示”对应“为了让佛性上的障垢清净对一切有情宣说深广的妙法”。

壬五、地下宝藏之喻义分三:

一、地下宝藏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地下宝藏之喻:

譬如贫人家地下,具有无尽珍宝藏,

主人于此无所知,宝藏不言我在此。

譬如一个穷人时时都被饥饿贫乏的痛苦逼迫,虽然在他家的地层下蕴藏着无尽的宝藏,但是主人一点也不知道,宝藏也不会说:“我在这里,你可以取出来随意使用。”因为没有发现本有的无尽宝藏,宝藏对他一点也起不到作用,因为他本人不知道拿出来使用,在具有宝藏的同时还是继续感受贫乏的痛苦。

比喻的要点:

1无论如何贫乏,本有的家珍丝毫也不缺少,本自圆满具足;

2由于不正知的缘故,家珍虽然本有也不得丝毫受用。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如是意中珍宝藏,不增不减净法性,

由未证故诸众生,恒时备受贫乏苦。

同样的道理,在一切众生的心相续中,自然住有如珍宝般清净的法性如来藏,是不增不减的一种法性,自性住种性的如来藏具足无量的胜义功德,不会有一份新的增加,也不会有后来的减少。虽是如此,但因为没有证悟本具自性的缘故,所以一切众生仍然恒时不断地感受无漏功德财宝贫乏的诸多痛苦,丝毫也得不到真实受用的利益。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贫家地层下,已有宝藏对主人,

宝藏不言我在此,主人不知有宝藏。

如是意家法藏住,一切众生如穷人,

为令彼等获此故,大仙真实降世间。

1“贫穷家”对应“分别心”;贫穷的人家天天都在感受饥饿、贫乏的痛苦,同样分别心不断地在感受功德贫乏、身心逼恼的痛苦。

2 “贫穷家地层下本有宝藏”对应“在众生心相续中本自具有无量功德的法界藏”;穷人家地下有种种无尽的珍宝,以自然的方式圆满具有,不需要重新创造,也不会减少一分。众生心的自性中本来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在圣者地位也不会增加,在凡夫地位也不会减少,本来具足的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等恒河沙数无量胜义功德。

3“穷人不知本有家珍”对应“凡夫不了知心的自性本具胜义的种种功德”。

4“由于不了知本有家珍,所以虽有宝藏也不能解脱贫乏的痛苦”对应 “由于不了知心的自性功德,众生不能现前功德财富的受用,仍然不断地沦为生死”。

5“为了让穷人开出宝藏,善巧丈夫佛陀传授开发宝藏的种种方便”对应“为了让一切众生从客尘障垢的地下开出法界如来藏现前二种清净的法身”。因此大仙佛陀出现在无量世界宣说深广的妙法。

佛在《如来藏经》中说:“善男子。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于此’。既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惑五欲。轮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意即:(一切众生也是这样,在众生的身体内本来具有如来知见,未曾离开身体而如实安住在相续中,在众生的身体内本来具有如来知见,十力四无畏等大法宝藏,但是众生竟然没有听过,自己也不能真实了知,反而向外耽著五欲的受用而受欺惑,流转生死轮回感受无量的痛苦,所以诸佛世尊降临在无量的世界传授妙法让众生开出身内的如来藏)。

上面所讲不论是比喻还是意义,首先我们要通过听闻来了知,了知以后,进一步需要思维,思维的时候也是依靠了义的教证和清净的名言量来权衡,然后相续中需要培养认识如来藏的正见,有了这个正见,安住于正见而起修行,这样就次第可以开悟如来藏的本性,显露如来藏的真实面目。

壬六、果皮中胚芽之喻义分三:

一、果皮中胚芽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果皮中胚芽之喻:

譬如郁多罗等树,果中种芽未朽坏,

种于地中灌水等,渐次生长成大树。

譬如,郁多罗等树果中的种子具有两个特点:1具有能生长大树的功能;2种子不会腐坏。如果将种子种在肥沃的土壤里,再给予浇水、施肥等助缘,则一定会生长成圆满的大树王。

比喻的要点:种子具有能生大树的功能,而且不会腐坏,这样的种子只要遇到顺缘,一定会增长圆满,因为功能是本具的,又是不坏的原故,且以顺缘来助发,最后的结果,一定会成为参天大树。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一切有情无明等,果皮中缠法界善,

如是若依彼彼善,渐次成为能仁王。

就象果皮的无明等烦恼客尘中一切有情具有法界如来藏的无漏善法。这是无漏大无为法法界胜义的善法,不是刹那刹那生灭的有漏法,也不属于有法所摄或能生意生身的有为善法。

颂词中的“法界善”同样具有两个特点:

1成就色身的因;

2“善法”是法性具无漏大无为法的善法,是永不失坏的本体。

在密宗《金刚萨埵意境续》中说:“世间一切有情皆有如来藏,如油遍芝麻中。”意即:(一切有情众生皆具法界如来藏的体相,犹如油遍及芝麻中)。此殊胜的“法界善”一切众生都是以大自然的方式本来具有,如种子遇到顺缘逐渐长成大树一样,无漏的法界善法依靠福慧二种资粮的善根,经过五道十地的修行,最后成为大能仁王佛陀的果位。在密宗《摩尼庄严续》中说:“如麻或芥子,油性本任运,有情身相中,诸如来种子,及顺光明现。”(犹如芝麻和芥子中的油,自性本来任运自成,同样一切有情身相续中本来具有如来的种子,若具足顺缘,自性清净的光明就会现前)。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依水日风土,时间虚空之众缘,

郁多罗及菴摩罗,果皮之内生长树。

有情烦恼果皮内,具有正觉之胚芽,

如是彼彼善缘力,见法次第渐增长。

这里是以比喻和意义对应的方式从四个方面作介绍的。

1“果皮”比喻“烦恼”;

2“果皮中有能长成大树的种子”比喻“烦恼中具有圆满正等觉的胚芽”;

3“水、土、阳光、时间、虚空等众缘”比喻“福慧二种清净资粮的善缘”;

4“依靠水、土等各种因缘力,种子破皮后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比喻“依靠福慧二种资粮的善缘力,破除一切无明,显露如来藏的本体,由功德力的逐渐增长,最终获得无上正等觉的果位。”

壬七、破坏衣中宝佛像之喻义分三:

一、破坏衣中宝佛像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破坏衣中宝佛像之喻:

譬如宝成之佛像,臭秽破衣所缠裹,

天人见彼在道中,为除秽衣此示他。

“宝成之佛像”就是以种种珍宝制成的殊胜佛像,不是土石质地的,“宝佛像”被人用臭秽的破衣裹住,放在十字路口,来来往往的行人从未发现破衣中的密秘,只知道有一件又臭又脏的破衣服。在某一时间有位天人以天眼发现“宝佛像”的存在,为了去除外面形成遮障的臭秽衣,就将十字路口安住“宝像佛”的事情告知人们并作了指示。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佛陀无碍眼现见,诸惑缠裹如来藏,

下至旁生亦具有,为令解脱示方便。

人天导师佛陀以无障碍的清净智慧眼,现量见到被烦恼客尘缠裹的法性如来藏,不仅人天,下至旁生、蝼蚁、鸟兽等都本来具足,为了让法界如来藏从客尘中显露出来,佛陀对众生开示了能以解脱的殊胜方便法。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珍宝之佛像,臭秽破衣所缠裹,

置于路中天眼见,为令解脱示他人。

如是烦恼破衣缠,佛性安住轮回道,

佛见旁生亦具有,为令解脱说妙法。

这里是将比喻和意义从五个方面作对应而解释。

1“臭秽破衣”比喻“客尘烦恼”;

2“宝佛像”比喻“佛性如来藏”;

3“宝佛像放在道路中”比喻“佛性如来藏安住在轮回的道中”;

4“天眼”比喻“佛眼”;

5“天眼者为了让宝佛像显露出来,对其它人作指示”比喻“导师佛陀为了让众生佛性从障碍中彻底解脱出来,就相应所化的机缘而宣说了殊胜的妙法。”

佛在《如来藏经》中说:“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是故佛为众生说法。断除烦恼,净如来智。转复化导一切世间。”意即:(佛的智慧眼现量见到法界一切众生,从现相角度具有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轮回,也没有界限,但是法性如来藏始终在众生体内安住、从未离开过,它不是依靠身体而前无后有的种种法。于名言中,如来藏不在外面的山河大地器世界上面,就在内有情身内,所安住如来藏是俨然清净的,与导师佛陀无异,但众生不知道具有如此殊胜的法性如来藏,也没有证悟如来藏的本体,也没有显露如来藏的种种功德之妙力,所以佛宣说了种种法,让他断除客尘的烦恼杂染,清净如来的圆满智慧,最终成就佛果,成佛后可以化导世间一切众生)。《涅槃经》云:善男子,一切有情身中皆有十力、四无畏。”当现前如来法性境界时,具有十力、四无畏的功德,不是有为法,不是前无而后新生的法,完全是本来具有的大无为法。但是在凡夫地位,被客尘的烦恼障垢遮蔽没有显露,从实相胜义的角度而言,众生的相续当中佛的十力、四无畏等胜义功德法本自圆满具足。从虚妄分别心迷乱境界的角度讲,在六识八识面前,无论通过哪种能境的观察,无论是身体还是分别心,其体性根本不是如来藏,所以不能理解这个身体是如来藏,也不能认为无明虚妄的分别念是如来藏,因为从现象有法的角度来讲,它是颠倒虚诳的法,根本不是真实实相胜义的本体。

从胜义实相角度而言,一切有情具有十力、四无畏等功德,本来具有法身如来藏,但是在分别心面前无论见到、触到、忆念、闻到或直接发现,身体的里里外外都不可能通过分别心观察到如来藏的存在,因为这些是无明的状态、是虚妄分别念所摄的迷乱欺诳法,所以此中不可能见闻到殊胜的法性,不可能以分别心思维、宣说、忆念、衡量、通达、现量见,也不可能以分别心来真正悟入或描述。

以法性方式存在的大无为法——如来藏,不可思议、具有无量无边法身功德,只不过我们相续当中具有客尘的障垢遮蔽了,无法见到如来藏的本来面目,但实相的法性如来藏始终没有丝毫迁变,犹如有眼病或有胆病者将白色海螺看成黄色,实际海螺根本没有变化,只不过由根识的染患导致暂时见不到白色海螺的本色,而只能见到一个迷乱颠倒的假相。同样从法界实相胜义的角度来讲,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的本性,十力四无畏等胜义功德法也本自具足,大乘了义法中所讲的也是如此,佛针对有缘的善男子、善女子宣说了这种妙法。

壬八、贫贱丑女腹中所怀轮王之喻义分三:

一、贫贱丑女腹中怀轮王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贫贱丑女腹中怀轮王之喻:

譬如丑陋无怙女,住于无有依怙处,

胎藏住持吉祥王,自腹有王不觉知。

譬如无依无怙的丑陋女人流落街头、住于无有依怙之处,如客栈、十字路口等处,彼胎藏能住持具有吉祥转轮王相的胎儿,由胎藏障蔽的缘故,丑女腹中虽然怀有人王而不自知,仍然枉受别人鄙视等痛苦。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转生三有无怙家,不净众生如孕妇,

具有怙主无垢界,如彼腹中转轮王。

比喻所表明的意义,颂词中“丑陋无怙女”指杂有客尘烦恼的不净众生,此丑陋的妇女安住在无依无怙的寒舍,此比喻转生具有种种痛苦的三有轮回;“无怙家”是指轮回;“妇女怀有吉祥转轮王”,是指众生相续中具有怙主无垢的如来藏。从胜义实相的角度而言,众生相续中的怙主是本来具足的,就是导师佛的功德圆满具有。《大涅槃经》云:“善男子,一切有情身中皆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一切众生本来具有法性清净的如来藏,故将来令现前报身佛的三十二相等功德,一定会获得佛果。颂词讲到“孕妇怀有轮王一样”的比喻,说明将来一定会有怙主从种种的怖畏中保护她,同样众生都有佛性,当清净无垢法界如来藏现前时,就会成为在轮回中救护的真实怙主。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身著破垢衣,丑女胎中轮王住,

然于无怙寒舍中,感受猛厉之痛苦。

如是心住佛性怙,无怙具心诸有情,

由于烦恼心不静,是故安住痛苦处。

颂词中讲到虽有怙主,但还要感受痛苦的对应。首先第一颂讲比喻:譬如身著垢秽破衣的丑陋女人,在她的腹中虽然住有转轮王,但未了知的缘故,在无依无怙的寒舍中妄受他人鄙视的猛厉痛苦。

第二偈颂讲意义:同样,自心中虽然住有自性光明的怙主佛尊,但没有如是证悟的缘故,无依无怙的具性诸有情,由客尘诸烦恼力令自心不得寂静而造诸有漏业,由此安住于轮回中而感受怖畏与痛苦。比喻和意义对应的地方就是:“本有怙主但不知而仍然感受痛苦”,比喻众生相续中具有光明如来藏,是真正的佛、了义的本尊、了义的上师、了义的自性本体,但是众生不知道而仍然感受种种痛苦。

众生为什么不了知佛性的怙主安住在痛苦之处呢?因为不如实了知自性本来安住清净自性光明的怙主,就会生起非理作意,以非理作意产生种种烦恼,由烦恼力使众生的相续不能寂静,现前身口意的种种非理行为而造诸有漏诸业,由有漏业而安住在充满生死怖畏的种种痛苦之中,从而在恶趣或善趣中感受苦苦、变苦、行苦等无量痛苦的煎熬,这是因为众生不了知自性光明的怙主本自具有的缘故。此“知”字很关键,如果不了知心的自性就会以非理作意生起三种杂染(以烦恼杂染和业杂染必然会现前生杂染),不断地漂流于轮回,安住在痛苦的深渊之中无依无怙,称为“三有无怙家”。

壬九、泥模中金像之喻义分三:

一、泥模中金像之喻;

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三、喻义对应。

癸一、泥模中金像之喻:

譬如模中融金铸,宝像外有焦泥模,

见已知者为清净,内金除去外泥障。

这是古代的一种铸造方法:根据古老的传统,首先做好泥模后再将融化的金液灌入当中,待黄金凝固之后,再将泥模敲破取出铸像。譬如,泥模中以融金所成的铸像,其比例和造型都圆满成就,虽然铸像的自体是纯金所成,本自清净,但外有焦泥所障蔽,暂时不能显露出来,具有慧眼之人见到后,为了令内在金像显露出来,就采用各种方法去除外部的泥障。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佛见自性常明净,以及尘垢所染污,

众生犹如金泥模,令净诸垢成菩提。

颂词的前三句一起解释:佛见到具有自性恒时清净光明又被客尘障垢所染污的众生,就像泥模一样。从自性的侧面而言,众生心的自性光明本来清净,所以犹如自性清净的黄金佛像。从客尘的侧面而言,贪欲等烦恼染污的客尘,遮盖了佛性,如同遮障了金像的泥模一样。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清净的法性如来藏,所以佛陀以大悲菩提心对一切众生宣说如是妙法,让众生直接或间接开悟如来藏本性,清净客尘障垢,成就无上菩提。所以颂词第四句就讲到“令净诸垢成菩提”,如是描述了佛陀的殊胜事业。

癸三、喻义对应:

譬如无垢金铸成,象马等像藏模中,

彼无垢故寂灭性,铸师知已除泥模。

如是遍知佛陀见,犹如纯金寂灭意,

以说妙法巧方便,善破模障令清净。

首先解释第一颂:其中“无垢金”是指纯金的自性是无垢寂灭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杂染,是本来清净的。铸造师明白此金的性质和功德,所以通过一层一层的破障方法,把外面能障的泥模一层层去掉,开显出其纯金像的自体。

解释第二颂:其中“寂灭意”是指烦恼本来寂灭的意思。也就是遍知佛陀现量照见了犹如纯金一样的“寂灭意”,如是照见之后,通过宣说妙法的善巧方便,善破如同外模的种种障垢,让一切众生显露本来清净的如来法性,能以除障的方便就是宣说相应众生各自机缘的如来妙法。

以上讲了《如来藏经》所说如来藏的九种比喻,类似的道理在《法华经》、《大涅槃经》、《赞法界颂》中也有详细宣说。所以,大乘了义经教中处处可见此类比喻,以及其它种种比喻,如龙树菩萨在《赞法界颂》中说:“如灯被障碍,非能照余物,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意即:(就像灯被障碍,不能照明其它的事物,无明覆盖心的时候,法界不明了);又云:“如灯离障碍,处处物能照,烦恼破坏时,真如恒显现。”意即:(就像灯远离障碍,处处都能照见,同样烦恼破除时,真如恒时会显现);又云:“初中及最后,二障不能扰,如净琉璃珠,恒时光照耀。”意即:(不论是初、中、后哪一阶段,二种障碍都不能扰乱,像清净琉璃珠,恒时光明照耀一般);又云:“光明物所障,被障明非见,法界烦恼覆,真如理难显”。意即:(虽然恒时有光明,但是被物体所障碍故,见不到本具的如来藏光明,同样,法界被障碍时,真如不能显露)。这是讲清净的琉璃珠或灯的比喻。佛在《华严经.十地品》中说:“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即(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一般,或如宝瓶里的灯一般,日轮暂时被障蔽时,人们发现不了日轮的光芒,但是日轮仍然存在光明照耀。同样,众生暂时被客尘障垢所障碍时,没有直接证悟如来藏的自性,但是,如来藏的自性仍然存在,而且具有不可思议十力、四无畏等无边功德。宝瓶内的灯光虽然没有往外照耀,但是里面具有灯的光明)。

从名言现相的角度来说,众生安住轮回迷乱的境界中,没有远离客尘障垢的缘故,没有向外显露如来藏的光明分,但众生心的究竟本性是远离一切戏论,是本来清净的境界,永时不离本来清净的光明和不可思议大无为法的功德。佛在了义经典上用极大的经卷作比喻:譬如,有一大如三千大千世界一样的经卷,大千世界的所有事物都记录其中。若是与二千世界相等的部分,二千世界中所有事物都记录在上面,如果是与小千世界相等的部分,小千世界中所有事物都无遗记录在上面,乃至须弥山王、欲天、色天等处所,都分别记录在相应的位置上。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极大的经卷都含藏在一粒极微小的微尘中,一切微尘都是如此。当时,有一智慧敏达的人出现于世,成就了清净的天眼,他看到经卷在微尘里,心里就想,为什么这么广大的经卷成就在一粒微尘中不作饶益众生呢?现在应作种种的方便,破开微尘,让经卷显露出来饶益众生。之后,他就很善巧地破开了微尘,打开了广大的经卷,进行作饶益有情的事业。

此比喻表明的意义是如来的智慧无著、无碍具足在众生的相续中,但愚痴的众生被颠倒的妄想覆盖,不知、不解、不生信心,导师佛陀以无障碍的清净智慧天眼观察一切众生之后就说:“奇哉!一切众生都是具有不可思议的法性如来藏,为什么众生相续中具有如来藏的智慧而不自知呢?所以佛陀就以善巧方便让众生觉悟圣道,让他们远离一切妄想颠倒的垢障,令他们见到自相续的如来,等无差别的本自具足。如是佛就教导众生修持八圣道等,舍离一切虚诳的颠倒等,之后现前证得如来智慧,跟佛一样饶益一切众生,诸了义经论中均如是所说。

是故当知,消除业障是首要条件,可以通过很多善巧方便来清净业障,一旦垢障得以清净,无论是今生或是梦中或是中有道中,根本不会感受任何痛苦。只要能看破轮回的种种假相,内心彻底放下,将来就不会再起耽著,因为知道都是颠倒迷乱的欺诳法,是忽生忽灭、忽增忽减少缘起法,是这样毫无坚实的虚妄性,自然就不会再执著造业了。当然,为了遣除这些虚妄分别的颠倒执著,我们首先应该在相续当中树立大乘了义的殊胜正见,然后安住正见如理起修,所修的就是大乘的不共圣道。这样才能有力打破颠倒执著,从而悟入法性真理。

辛三、总摄而说无前际之理:

萎败莲花与蜜蜂,皮壳粪秽及土地,

果皮破坏垢秽衣,女人胎藏及泥模,

佛身蜂蜜与果实,纯金宝藏及大树,

佛像以及转轮王,纯金所铸宝像般。

宣说众生无始来,具有烦恼客尘垢,

无垢自性清净心,无始不离而安住。

这三颂分成两段来讲,第一颂和第三颂的前两句是第一段,第二颂和第三颂的后两句属于第二段。

第一段是以“萎败的莲花”、“蜜蜂”乃至“泥模”这九个比喻来讲的。

从世俗现相的角度而言,此等比喻宣说了众生无始以来就具有客尘的烦恼。为什么烦恼是客尘呢?因为烦恼和心的自性清净不相应,是忽增忽减的虚妄法,甚至可以彻底灭尽,所以烦恼称为客尘。

第二段是以“佛身”、“蜂蜜”乃至“纯金像”这九个比喻宣说。从胜义实相的角度而言,此等比喻宣说了无垢自性清净的心,无始以来不相舍离而本来安住的。什么是无垢自性清净的心呢?不是凡夫相续当中所存在虚妄分别的垢染法,而是自己心的自性法界如来藏本来无垢的俱生智慧,称为无垢自性清净心。

为什么又是无始不离而安住的呢?观待现相众生的阶段来讲,心的自性从来没有离开客尘烦恼的染污性,哪里有客尘的烦恼,哪里就有心的自性无垢俱生智慧,而且是从无始以来自然安住的。

无著菩萨在本论的注释中说:一切众生界,从无始世界来,客尘烦恼染心;从无始世界来,净妙法身如来藏不相舍离。佛经云:“依自虚妄染心众生染,依自性清净心,众生净。”故从现相的角度讲,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具有客尘的烦恼;从实相的本性而言,众生从无始以来本自具有自性清净的心,即法身如来藏俱生智慧,二者也根本不相矛盾,因为一者是从世俗迷乱现相的角度讲客尘的烦恼,另一者是从胜义实相的角度讲如来藏的究竟本体。

以上宣说了垢障和如来藏共同的比喻和意义所对应的道理,下面分别讲垢障和如来藏各自的喻义对应。先讲能障方面,再讲所障的自性法界。

庚二、宣说各自相似对应分二:

一、明示垢障之差别;

二、明示自性法界。

辛一、明示垢障之差别分四:

一、能障障垢之分类;

二、以彼等障覆法界之理;

三、广说各自之喻义;

四、再摄总义。

壬一、能障障垢之分类:

贪欲嗔恚痴随眠,猛厉现行及习气,

见道修道不净地,清净地之所断障。

如是九种障垢相,依于萎莲等显示,

以随烦恼所缠覆,差别之相无有数。

贪等九种障垢者,概要略说如次第,

萎败莲花等九喻,依彼真实而宣说。

这里三颂分成两段来讲,前六句属于第一段,后六句属于第二段。

首先讲第一段:是指能障可以分成九类:

1贪欲的随眠。

2嗔恚的随眠。

3愚痴的随眠。

4三毒现行(猛厉现行三毒,三毒现行讲九种垢障的时候,只算一个)。

5无明习气地。

6见道所断。

7修道所断。

8依止不清净七地的所断。

9依止三清净地的所断。

这些称为九种能障的垢染。

贪嗔痴三毒的随眠是在世间离欲者的相续中具足的,而且能成就色界、无色界的果报,也是出世间智慧(无分别智)的所断法;三毒猛厉的现行是在没有远离贪欲者的相续当中具有的,其引业只能成就三界当中欲界的果报,而且是不净观等的所对治法;无明习气地在阿罗汉的相续中具有,而且能作无漏业和成就意生身,是大菩提智慧的所断法,当大菩提现前的同时无明习气地彻底穷尽;见道的所断障是在凡夫相续当中具有,以出世间的见道智慧可以摧;修道的所断障在圣者有学道位相续当中具有,以出世间修道无漏的智慧能彻底摧毁;依止不清净七地的障碍以清净地(八地)的修道智慧能彻底摧毁;依止三清净地的障碍通过十地末尾金刚喻定的智慧能摧毁。此九种障垢的相,是分别以萎败莲花等九种比喻来显示的。

第二段是讲:以随烦恼所缠缚的分类,虽然有八万四千等无数种分类,但是本论在这里讲贪等九种障垢,是以概要略说的方式安立的。

壬二、以彼等障覆法界之理:

以彼等垢令凡夫,罗汉学人及具慧,

如其次第四一二,复二成为不清净。

以上面所讲的九种障垢令四类补特伽罗成为不清净。九种障垢就是上面讲的三毒随眠、三毒现行、无明习气地,见道所断、修道所断、不清净地和清净地的障垢。那么四类有情是哪些呢?即凡夫、阿罗汉、学人、具慧菩萨。凡夫中包括欲界凡夫和上界凡夫;罗汉中包括了声闻和缘觉;学人中包括了凡夫学人和圣者学人;具慧菩萨中包括了不清净地和清净地的具慧菩萨。

下面讲以九种障垢怎样次第让四类有情不清净的情况:

1、以三毒随眠让上界天趣的凡夫不清净,以三毒的粗大现行让欲界的凡夫不清净,这是以四种障垢让三界的凡夫不清净的道理。四种障垢就是三毒的随眠,再加上三毒猛厉的现行有四种。

2、以无明习气地让阿罗汉不清净。就是一种无明习气地的障垢让阿罗汉不清净。

3、以出世间的见道的所断和修道的所断分别让凡夫学人和圣者学人不清净,这是以两种障垢让学人不清净的道理。

4、以依止不清净七地的障垢以及三清净地的垢障分别让不究竟、究竟和具慧菩萨不清净,这是以两种垢障让具慧菩萨不清净的道理。

所以颂词中讲到:“如其次第四一二,复二成为不清净。”从欲界的凡夫到三清净地的菩萨具有粗粗细细不同的所断障碍,对于现前究竟的法界成为障碍,所以这一科判就是讲“以彼等障覆法界之理”。

也许有人会想,上面讲九个比喻的时候,听起来没有很大的差别,都是在讲客尘障覆的如来藏,为什么要用那么多比喻表达同一简单的道理呢?一个比喻就可以描述的,弥勒菩萨要用那么多的比喻来讲有什么必要和根据?要么就成了一种重复的过失。

其实应当了知,如果比喻表达的都是同一侧面,那用很多比喻的必要性就不大,但是九种比喻所表达的意义确定在共同之中有不同的差别,所以不但没有重复的过失,而且它是一组完备表达意义的比喻,因为下面广说每一比喻各自的意义时,通过广说之理,自然就会明白这一道理。弥勒菩萨确确实实有很殊胜的善巧方便,必须以这九种比喻才能足表明九种垢障或九种比喻当中所诠表的所障法。

壬三、广说各自喻义:

弥勒菩萨在本论中讲了三大理论、十种意义、九种比喻。虽然九种比喻都描述了凡夫众生具有客尘覆障如来藏的同一观点,但是每一比喻都是从能障的角度来表明的。在比喻的相上各有不同,表明九种障垢的侧面也有所不同,从欲界的凡夫乃至三清净地的菩萨之间有粗细不同的所断障碍,都是对于现前究竟圆满的如来藏成为障碍的,为能明白此理,所以我们再进一步讲第三科判的内容:“广说各自喻义。”

这里有九颂分成九段来表明,每一颂属于一段。

第一段、萎败莲花的喻义:

譬如淤泥水莲花,初敷荣时人欢喜,

后萎悴时人不喜,欢喜贪欲亦如是。

颂词的前三句是讲水莲花的相,第四句是讲水莲花所表示的意义,水莲花代表遮蔽佛性如来藏的贪欲烦恼,这也是本颂中的重点。下面分两段来作解释:

“淤泥水莲花”表示什么意义?水莲花是从很不清净的污秽淤泥中开放出来的。这就比喻贪欲的随眠是依靠非理作意现起贪欲的烦恼,非理作意就像淤泥一样很不清净,贪欲和随眠就像水莲的种子一样,贪欲烦恼的现起就像水莲的开放一样。大乘和小乘的《俱舍论》当中共同讲到,烦恼的生起必须要具足三个条件:1有烦恼的随眠;2所缘境现前;3非理作意,这三个条件具足的情况下烦恼必定会现行,所以这里表明的意义就是贪欲随眠依靠非理作意而现起贪欲的烦恼。

“初敷荣时人欢喜,后萎悴时人不喜”,是讲莲花在两个阶段时位给人的感受,就是花开的时候让人喜爱,花凋落的时候让人哀伤。水莲刚开敷的时候非常赏心悦目,让人欢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莲花也会失去清新可人的外相,在开放的三四天后,花瓣开始枯萎、凋落,对于这样的残花败叶人们再也没有先前那样的喜爱。

此比喻的意义可从两个角度来解释:1从贪欲的生起和息灭的感受上来解释;2从所爱对象的初时和后时的角度来解释。

1首先从贪欲的生起和息灭的感受上来解释:莲花初放时,比喻爱欲萌发,在爱恋的痴愚状态中,人有一种迷乱的欢喜,所以说就是“初敷荣时人欢喜”。在莲花萎败悴坏的时候,“莲花萎悴”比喻贪欲的息灭,原先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在这种状态中充满了感伤,或是感觉索然无味,原来的欢喜荡然无存,所以说就是“后萎悴时人不喜”。这是以贪欲者的角度来作解释的,比喻的意义是最初生贪心的时候特别欢喜,一旦破灭的时候就忧伤不喜。

2再从所爱对象的角度来解释:我们所贪执的对象最初看起来非常迷人,让人神魂颠倒,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吸引力就会逐渐减退,最后彻底消失,再无任何迷人之处。萎败的莲花代表凡夫的贪欲心,以这种贪欲的执著就会遮蔽佛性如来藏,不能显露本具自性的智慧本体。

第二段、蜜蜂的喻义:

譬如爱命之蜜蜂,极其扰乱刺蛰击,

如是生起嗔恚故,内心产生诸苦恼。

这一偈颂中前两句是讲蜜蜂的比喻,后两句是讲比喻的意义,蜜蜂比喻遮蔽佛性如来藏的嗔恚烦恼随眠。首先讲比喻:非常爱执寿命的蜜蜂见到别人来提取蜂蜜时,即刻以执著心生起嗔恨的烦恼,心里的状态极其扰乱,以嗔恚烦恼的推动下,蜜蜂以锐利的尖刺刺伤取蜜的人,造成自他不幸的痛苦。

比喻所表明的意义:“爱命“代表我爱执;因为爱命的缘故很快就被激怒,代表以我执心引起嗔恚的烦恼;被激怒的蜜蜂以尖刺蛰击来者,代表嗔恚的状态产生就会以身语的行为伤害他人,最后的结果就是有害于自已、让他人也产生痛苦。整个的意义可以用非理作意和三种杂染来归纳:1极其扰乱的嗔恚心态是烦恼杂染;2刺伤他人的身口行为是业杂染;3造成自他身心的各种痛苦是生杂染。生起三种杂染的根源就是把无我执著为有我的非理作意,以此萨迦耶见的迷乱力很快在相续当中不断地发生三种杂染。月称菩萨在《入中论》说:“慧见烦恼诸过患,皆由萨迦耶见生”。

蜜蜂比喻嗔恚的烦恼是非常恰当的。因为我们每一次被激怒的时候,无论从起因还是从当时的心态以及身口的种种伤人行为,后果完全与蜜蜂是一样的悲剧,只要我们处在这种杂染的状态中那就会障碍自己的心性现前,完全堕落在迷乱的现象当中,只有不自在地轮回生死。

第三段、果皮的喻义:

譬如稻等内果实,外为皮壳所包裹,

如是现见如来藏,痴心蛋壳所覆蔽。

比喻当中的果皮代表愚痴,就像稻谷等内在本具的果实被外面坚硬的皮壳包住时,内在的果实一点也见不到,同样,就像蛋壳一样的无明痴心对于如理现见如来藏完全作障碍,因为无明痴心的缠缚导致不能现量见到内在的如来藏本体。痴心的随眠以果皮来表示也是非常恰当的,因为痴心不像贪欲和嗔恚的状态那样猛厉,外表看起来很平静,没有什么波动,就如皮壳一样非常坚硬,乃至没有破除之前完全障碍了现见心的自性真如。我们平常不起贪心嗔心的时候,看起来很平静,其实自己的身心完全在愚痴的状态中,乃至没有得到世间见道之前都被愚痴随眠所笼罩,只是自己不觉知而已。只要有痴心的盖覆,就不能现见如来藏,所以就比喻成皮壳,这是果皮的喻义之理。

第四段、不净粪的喻义:

譬如粪秽不合意,如是具贪诸有情,

依止五欲之因故,猛厉现行如粪秽。

此中粪秽比喻三毒的猛厉现行,与前面的障碍不同,因为前面所说的三毒随眠只是一种潜伏的杂染,这里讲的三毒现行是明显出来的杂染,所以比喻为不净粪。颂词讲到“五欲”就是指色、声、香、味、触。比喻:因为不净粪有发出臭味、肮脏、令人的心不相合,是让人心生厌恶和忧恼的因。意义:因为猛厉的三毒现行使得具有贪执的有情身心完全趋入五欲的境界,产生种种不悦意的过患。所以耽著五欲是生起诸多不悦意过患的来源,这一点与不净粪有相似之处,有不净粪就会发出臭味、肮脏、让人生起厌恶,贪嗔痴三毒猛厉现行的烦恼令人心生厌恶,这一点跟不净粪完全一样。

第五段、地的喻义:

譬如财富由覆障,不知不得珍宝藏,

如是众生自生智,无明习气地所覆。

比喻当中的地层表示无明习气地。穷人家地层下有无尽的宝藏,乃至有地层的覆障时,他仍然不会知道,也不会得到丝毫的利益。同样,有情本来具有无尽功德的俱生智慧,但是因为无明习气地的覆障而不能现量照见,包括声闻阿罗汉以下的圣者也是这样,因为具有了无明习气地的覆障,而不能见到大乘了义经教中所讲的如来藏本体,无论是如来藏的一分显露、多分显露、全体显露都是没有办法得到,也没有办法现前如来藏的一分、多分、全分的功德,也得不到修行的真实受用。

比喻说虽有珍宝藏,但被地层覆盖了,地层表示无明习气地,穷人家地下虽有无尽的宝藏,但是乃至有地层的覆障,不会得到一丝一毫的受用,同样一切有情虽然本来具有无尽功德的自生智慧,但是因为无明习气地的覆障而不能现见,也得不到修行的真实受用,所以说无明习气地以地层来表示。

第六段、种皮壳喻义:

譬如芽等渐生故,种子皮壳即破裂,

如是由见真实性,断除见道诸所断。

比喻当中的“种子皮壳”表示见道所断的法,苗芽和枝叶等渐次生长的缘故,种子的皮壳开始逐渐地破裂,芽和枝等的渐次生长,比喻见道时见真实性的智慧渐次产生,所以能断除见道所断的烦恼。堪布根华认为是以加行道暖位开始,经过加行道的忍位、顶位、世间第一法位之后现见见道的智慧,所以同时就可以破开见道所断的皮壳。原因是大乘的见道不像小乘《俱舍论》所讲那样有很多前前后后的刹那分类,因为大乘见道入定的智慧毕竟缘万法的本性一真法界,它没有种种的差别,没有不同的所缘境,没有不同的地位,所以只能说见道入定智慧缘一真法界安住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很多刹那分别的缘故,产生智慧也就没有前后种种的次第。堪布根华说:“从加行道暖位开始到世间第一法位首先做为真实加行的因,然后会现前见道的智慧,同时破开见道所断的法,就成了破开见道所断的皮壳。”

按魏译本翻译的颂词,在意义上和藏译不同。按照‘魏译本’来解释,比喻是说在种子破皮之后就不断地长出苗芽和枝叶等,最后成为大树,意思是说以见道智慧断除了见道所断,从此以后次第出生二至十地,最后成就无上大菩提果。此与藏文的实际意义也不相违,见道智慧断除见道的所断,二到十地次第产生,次第产生是从这一侧面解释的,前面讲藏义的时候是从加行道暖位开始,经过加行道的忍位、顶位、世间第一法位现前见道智慧,在破除见道的所断障碍时当下现见真如本性,并不是前面所断法时只断一部分,后面见本性时又断一部分障碍,没有这样的次第,断证应该是同时的。一旦现前见道智慧的同时当下就断尽一切见道所断的障碍,所以藏译和魏译的版本上所讲的侧面不同,但实际意义上根本不相违处。

第七段、破烂衣的喻义:

由与圣道相连属,摧毁坏聚见核心,

修道智慧诸所断,宣说犹如破坏衣。

指裹在宝佛像上的“破烂衣”很不结实,很容易被撕破,比喻修道所断的障碍,因为修道的智慧很殊胜,不但是具有见道智慧的力量,还有经过串习以后的修道智力,因此修道所断的障碍就很容易断除。颂词中讲到:依靠与圣道相连的见道智慧已经摧坏了萨迦耶见的大障碍,彻底断除了一切二障的遍计分,剩下的障碍完全属于俱生的障碍种子,这是以修道的智力来断除的,只要有修道的智慧,其所断障碍是很容易断除的,故说如同破坏衣一样很容易摧毁。破破烂烂的衣服看起来好像是衣服的形象,但很不结实的,而且也起不到真正衣服的作用,同理,修道智慧所断的障碍不是特别难以遣除,虽说是一种修道智慧的所断法,但实际只是一种随眠种子,它不可能作为能生因而生起粗重的烦恼,所以很容易断除,就像破烂的衣服一样非不起任何作用了,这是颂词所讲的内容。

第八段:胎藏的喻义:

依于七地诸垢障,犹如胎藏之垢障,

如同远离于胎藏,无分别智成熟般。

依靠不清净七地的垢障,就像胎藏的垢障一般,因为在不清净七地时还有勤作的垢障以及不见自己本具的法,所以如胎藏般的垢秽相同。就像转轮王住在胎中,成熟后会很快远离胎藏而降生,同样,一旦从不清净地(七地)的垢障中脱离,八地开始就远离一切勤作,而且任运现前无分别智慧,并且无分别智获得自在的境界,出定位都得到自在的功德,故以胎藏的比喻来作抉择。

第九段、金像上泥土的喻义:

随逐三地诸障垢,当知犹如泥土染,

巨大智慧之自性,金刚喻定所摧毁。

因为在三清净地当中存在的垢障非常微薄了,由智慧力的自然增上在无勤当中可以断除,故以金像上所覆的薄土来作比喻,金像上所覆的泥土很薄,比喻这种垢障是以巨大智慧的自性(十地末尾的金刚喻定)所摧毁。

如是便能了知每一比喻均有不同的侧面与特点,也表明不同的含义,必须要用九种比喻来介绍才能了知九种能障的差别以及凡夫和圣者不同的阶段,粗粗细细的种种障垢都是障碍全体显露法界如来藏的本体。这样就能了知,弥勒菩萨与导师遍知佛陀在《如来藏经》等中所讲的九种比喻确实有很殊胜的必要,也有不同的含义所在。

壬四、再摄总义:

如是贪等九种垢,如同萎败莲花等。

通过上面比喻和意义的对应,贪等九种能障法界的垢障依次和萎败莲花等九种比喻有相似的地方。在《如来藏经》等中佛讲了九种比喻,描述从欲界的凡夫直至三清净地的圣者菩萨之间所存在客尘的差别相,显示了垢障的差别。

辛二、明示自性法界分三:

一、略说九喻显示三法;

二、显示分别喻义;

三、广说分别喻义。

上面讲了能障方面的喻义对应,下面开始讲所障方面的喻义对应,由此可以显示自性法界,所以第二科判是“明示自性法界”。

壬一、略说九喻显示三法:

由三自性归摄故,种性如同佛身等。

由于如来藏的自性可以由三种自性彻底含摄,所以这里就宣说种性如来藏和佛身等九种比喻相似,法身自性,真如自性,种性自性,这三种自性彻底含摄了种性如来藏,所以跟佛身等九种所障的比喻有相似之处。

壬二、显示分别喻义:

此之自性即法身,真如以及种性者,

其中由三及一种,五种比喻当了知。

是说大乘所讲法界如来藏的自性有三种:一是自身智慧法身;二是不转变的真如;三是成佛的种性。

其中法身自性由三种比喻来表明,即是通过佛身、蜜蜂以及果实三者来表明的。

真如自性,由一种纯金的比喻来表明。

种性自性通过五种比喻来表示:即宝藏、果树、宝佛像、转轮王、金像。

上面讲能障的时候,也是贪、嗔、痴、随眠等九种能障跟比喻有对应处,比喻上也是有九个能障的侧面,讲意义时也是讲了九种能障的意义。此段内容无论是比喻还是意义都是从所障的角度来讲的,九种所障的比喻讲了三种自性通过九种障碍的比喻作了诠表。弥勒菩萨在本论当中之所以用九种比喻,是因为从不同的九种能障的比喻和所障的比喻,才能以完整的诠表法界如来藏的能障和所障,以及法界如来藏的三种自性。

壬三、广说分别喻义分三:

一、法身之喻义;

二、真如之喻义;

三、种性之喻义。

癸一、法身之喻义分二:

一、明示法身之分类;

二、彼等与比喻对应。

子一、明示法身之分类:

当知法身有二种,法界最极清净体,

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深及种种法。

这一偈颂显示了大乘所说法身的两种分类,就是真证法身和假教法身,也就是真实证悟的法身和假立的教法身两种。颂中“法界最极清净体”是讲真证法身(即真实证悟的法身)。颂词中“以及依彼之等流,宣说深及种种法”是讲假教法身(即假立教法的法身)。

假教法身又可分两种:1细的假教法身;2粗的假教法身。颂词中:“依彼之等流宣说甚深法”是细的假教法身;“依彼之等流宣说种种广大法”是粗的假教法身。

如是总共有三种法身:即真证法身,以及假教法身中分摄的细教法身与粗教法身。下面从四个方面分析颂词的含义:

一、为什么“法界最极清净体”叫真证法身?

因为“法界最极清净体”是一切诸佛各自相续中各别自证智慧所证得的,所以是从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两个完整的角度来讲的。所谓的“真”是指没有虚妄、究竟真实的;所谓的“证”是指诸佛各别自证智所证得的;所谓的“法”是指无量无边胜义功德法;所谓的“身”是从所依的角度来理解的;所谓的“法身”是指十力、四无畏等无量胜义功德法的所依,因此称为“真证法身”。

二、为什么“依彼之等流,宣说深及种种法”叫做假教法身?

所谓的“假”是指相应所化根器的缘分而如是显现在分别识面前的一种假名的文字相,是随顺所化众生的根器而假立的方便说教,因而称为“假”;所谓的“教”是依于真证法身所流现的,是寂静法界所说,故为“教”;

所谓的“法身”是种种名字、章句的聚集体,故为“法身”。此即是“假教法身”的含义。

佛在《三摩地王经》中说:“无文字法中,何说何可闻,于不变增益,故有闻有说”。所以大乘的甚深和广大法也可以称为法身。

三、证法身和教法身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也从两个角度讲:

1所诠和能诠的关系;2因和果的关系。

1、证法身和教法身之间在名言当中可以安立两种关系:教法身是能诠,其究竟所诠义就是证法身。三藏十二部经教的文字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诠示真证法身,若众生的根机不够,就作种种不了义的方便说教,但这种不了义的教法也是悟入了义的一种权巧方便,众生的根器一旦真实成熟,就直接以了义的教法诠示最真实的证法身,故于名言中两者之间有所诠与能诠的关系。

2、两者之间又是因与果的关系。由于证得证法身而流现种种教法身,这是以证法身为因,以教法身为果来诠示的。观待众生而言,是依靠教法身作方便,因为要依教理起修行,最后才能悟入证法身,这是以教法身为因,以证法身为果。颂词中讲到“依彼之等流,宣说深及种种法”,其中“彼”字就是指证法身,那么依证法身的等流而所说的深广法,就是教法身,前者是因、后者就成为果。

四、假教法身的两类差别具体是怎样理解的呢?

一种是依胜义谛而言,另一种是依世俗谛而言,也就是说一种是相应胜义真如而宣说的甚深法藏,另一种是相应有情的种种意乐而宣说的广大法藏(即讲种种不了义的世俗法藏)。

为什么把甚深的教法叫做细法身?把种种广大的教法叫做粗法身?

从两个角度需要了知,因为种种广大教法的所诠义是属于二取粗大心识的境界,故为“粗”。再来,细教法身,因为甚深教法的所诠义是无二取的殊胜境界,彻底超越了平凡的语言和思维,故为“细”。

子二、彼等与比喻对应:

当知由超世间故,世间此喻不可见,

不可见故佛自身,宣说与彼界相同。

所说微细甚深法,犹如蜂蜜一味性,

所说种种广大法,犹如种种壳中实。

是指上述所障的九种比喻当中,前三者跟上述的三种法身有相似处。比如“证法身”对应“佛自身”,“细教法身”对应“蜂蜜”,“粗教法身”对应“果实”。

颂中前四句讲:为什么把证法身比喻佛自身?中间两句讲:为什么把细教法身比喻为蜂蜜?后两句讲:为什么把粗教法身比喻果实?

由于是超出世间的缘故,说证法身如同佛自身;由于万法平等一味的缘故,说细教法身如同蜂蜜;由于有种种方便相的缘故,说粗教法身如同果实一般。接下来作具体的的解释,分三段来讲:

一、证法身完全跟佛自身有相似处,其它的比喻没有办法如实描述,因为自性清净的证法身远离了一切戏论,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超越了一切世间根识的行境,根本也不是分别心的境界,所以颂词中说“超世间”。

既然是超越世间的境界,故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根本就找不到一个能诠表法身的比喻。因为在我们分别心前显现的万法都是迷乱的境界,以此不可能诠表远离一切迷乱的法身本体,凡是分别心前显现的都是此种、彼种的分别假相,以此怎么可能诠表远离一切相、寂灭一切戏论的法身呢。佛在《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以真正的法身是超越一切形形色色、一切分别戏论,完全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因此弥勒菩萨于颂词中说到:“当知由超世间故,世间此喻不可见”。

既然不可能由其它世间法来作比喻,那就直接以萎败莲花当中安住的自身佛来宣说法界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所以颂词上说“不可见故佛自身,宣说与彼界相同。”因此法身确实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超越了世间一切身口意等寻思分别的境界。充分表明弥勒菩萨所讲“所障”的这一比喻一定要用“佛自身”的必要,此外没有办法用其它来描述。

二、教法当中细教法身,因为不是分别心的境界,而是胜义真如的本性,从甚深的侧面来讲,跟蜂蜜的味道有相似之处。因为万法的胜义真如法不是世间粗大心识的所缘境,故颂词中说“微细甚深”,此胜义真如没有种种形形色色的分类,一切诸法是大平等法性的本体,一切万法在真如的本性中本来无二一体,故颂词中说“一味性”。一切蜂蜜都是同一种甘甜的味道,所以弥勒菩萨在颂词中就说到:“所说微细甚深法,犹如蜂蜜一味性。”以所有的蜂蜜都是同一味道的自性,同样万法都是一真法界的本体,从甚深了义的侧面来讲,跟蜂蜜确实有相似处。《入中论》颂词上说:“诸法真实义,无变异差别。”

三、为什么把“种种广大法”比喻成“种种皮壳中的果实”呢?因为粗教法身之种种广大法跟种种皮壳中的果实有相似之处。

这里可用三个种种来解释,由于比喻有三个种种,意义也有三个种种,所以种种广大法比喻成种种皮壳中的果实。

首先比喻有三个种种:

1种种皮壳;2种种果实;3种种的受用。

在世间中有无数种果实住存在不同的皮壳当中,相应种种不同的果实,也能带给人们不同的受用,譬如稻谷的皮壳和小麦的皮壳不同,里面的果实也有相应的不同,带给人们的受用也就不尽相同,这个比喻就是显示了广大的种种差别相。

意义也有三个种种:

1种种的意乐;2种种的法门;3种种的受用。

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根器意乐,所以诸佛就相应众生意乐宣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三藏十二部等种种广大法藏,因为这些法非常契合所化众生不同的根器,所以对不同意乐的众生带来了不尽相同的受用和利益。

譬如,对於小乘根器的众生就宣说了人无我的法门,对大乘根器的众生就宣说了圆满的法无我和圆满如来藏等法门,对唯识根器的众生宣讲了全无外境、唯一是心识的法门,对於贪心很重的众生宣说了不净观,对於嗔心很重的众生宣讲了慈悲观,对於痴心很重的众生宣讲了缘起观等等。总之需要以不同法门来权巧引导一切所化众生,就相应其意乐的差别就宣说此种彼种的法门,那结果就会得到种种不同的受用。

上面通过比喻作了如理的抉择,众生的意乐有千差万别,如同种种的皮壳一样。契合种种意乐而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如同相应的皮壳而安住的种种果实一样。再来,种种法的不同受用,如同种种果实的不同受用一样,所以弥勒菩萨在颂词中说到“所说种种广大法,犹如种种壳中实”

癸二、真如之喻义:

由于自性无变异,以及胜善及清净,

是故宣说此真如,与彼真金性相同。

这一偈颂中所讲的比喻即九种所障比喻中的“真金”跟真如有相似处。

这里分析法界如来藏真如自性。为什么以粪秽中的黄金来作比喻的道理。真如有三种义跟粪秽中的黄金有相似处,故以粪秽中的黄金来作比喻。三种义即:

1性无变异;2功德无穷;3清净无二。

颂词中讲到真如所具有的“自性无变异”、“胜善”、“清净”三种义,正好跟粪秽中的黄金有相似处。

一、性无变异:真如自性在一切分位中恒时不迁变,无论是凡夫位还是有学道的圣者位,或是无学道的圣位,在一切分位中恒时不变。就算是在不清净的凡夫位虽有很深重的烦恼,但真如自性也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就象黄金落在很不清净的粪秽中,无论时过多久,黄金的性质也不会有少许的改变,如是表明真如在一切分位中恒时不变。佛在《般若经》中云:“诸善逝,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本来安住。”

二、功德无穷:包括两方面:

1本具功德无穷;2能生功德无穷。

1、“本具功德无穷”怎么理解呢?

自性本具是殊胜的胜义善根,所以颂中说是“胜善”,就象黄金自性本来就是庄严的,也是很珍贵的。同样真如的自性,功德无有穷尽。因为不是世俗的有漏功德,而是无漏殊胜的胜义善根,所以永无穷尽。

2、“能生功德无穷”怎么理解呢?

因为缘真如可以生起无量无边的善法,就象依黄金可以打造成各种各样装严的饰品一般。

三、清净不二:法界如来藏真如从自性清净的角度来讲,众生的真如和佛的真如没有两样,就象黄金在不净粪中和黄金清净了垢染后,虽然在有垢位和离垢位有差别,但是有垢位黄金的自性清净与无垢位黄金的自性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佛在经中对文殊菩萨说:“文殊师利,如来如实知见自身根本清净智,以依自身根本智故,知诸众生有清净身。文殊师利,所谓如来自性清净身,乃至一切众生自性清净身,此二法者,无二无差别。”

由于以上所说真如性不变异、功德无穷、清净不二这三种义,故宣说了此真如和真金的自性有相似处。

癸三、种性之喻义分三:

一、以喻明示二种性;

二、由此获得三身之理;

三、彼等与比喻对应。

子一、以喻明示二种性:

犹如地藏及果树,当知佛性有二种,

无始自性住种性,真实纳受胜种性。

这一偈颂中以地藏喻和果树喻来显示了两种种性。在九种所障的比喻当中第五和第六的比喻就是地下宝藏和果树。

首先以地层下宝藏的比喻显示“无始自性住种性”。即从无始以来安住自性住的如来藏种性;再来,以果树的比喻显示“真实纳受胜种性”,也叫增上种性、习种性。(过去翻译家译为“习种性”现在多大数翻译为“增上种性”或者“真实纳受胜种性”这是藏文直译的)

为什么地下宝藏比喻自性住种性呢?因为地下宝藏有两种特点:1不需要勤作,自性住在地层下;2具有无尽的受用。同样,自性住种性是心的法性明空双融的实相,也是无始以来自性安住的,而且以任运自成的方式具有无量无边的胜义功德,所以自性住种性犹如地下宝藏。龙树菩萨在《大乘二十颂》中说:“诸法皆心性,如幻而安住,心性亦光明。”

为什么以果树比喻增上种性呢?从比喻和意义的各自侧面有相似之处,以果树可以显示增上种性。首先看比喻,果树的生起是依靠浇水、施肥等勤作,然后种子经过纳受水份、阳光等,这样就会破皮长出绿芽等,然后逐渐长成了果树。同样,增上种性的生起是依靠闻思、发菩提心、修持菩萨行等各种勤作,就会真实纳受随解脱分的种种殊胜善根,缘这种随解脱分的殊胜善根就会成为增上种性。

那增上种性和自性住种性之间的关系怎么理解呢?按大乘显宗和密宗共同的观点来讲,是能依和所依的关系,自性住种性是所依,增上种性是能依,依靠自性住种性而增上生起,就是增上种性,所以有能依所依的关系。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性种及习种,所依及能依。”

若按最究竟了义的观点来讲,增上种性不能完全一概讲是有为法,大乘显密共同的观点讲,增上种性是从基道果当中的“道”中修行的侧面而言,因为是通过学道位的真实修行产生增上种性的功德,这样从有为法的角度来介绍了增上种性的含义,但这是一种说法,也是从修行的侧面安立的。若从基道果当中“基”的究竟观点来讲,在无学道的境界当中,完全圆满具足增上种性的功德。从这一角度来讲,不但是说自性住种性,包括大乘增上种性的功德都圆满具足,因为基的空性分可以称为自性住种性,基的实相光明分可以称为增上种性。从究竟佛的境界来讲,法、报、化三身完全都是无二一体的,尔时佛的色身属于增上种性圆满的功德,佛的法身是自性住种性本自圆满的功德。因此若按最究竟了义的观点来讲,增上种性也不是先前没有、后来重新生起的,真正了义的增上种性,实际上就是由于如来藏上面的障垢部分减薄的时候,自然产生的一种能滋养如来藏作用的妙力。全知无垢光尊者《大圆满性心休息大车疏》讲到:自性住种性就像清净的水,增上种性象水中所显现的各种影象,二者是本来存在的能依、所依的关系,而且安住于本基的自性住种性象所知境,暂时的增上种性象能知的心,也是能依和所依的关系,自性住种性是以法性和有法的离因方式而存在(没有离果),增上种性是以能清净障垢的对治方式而存在。

另一方面而言,自性住种性和增上种性又是别别的他体,因为从基的角度讲,一切众生都具有法界自性清净的如来藏,也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具有自性住的殊胜种性,而增上种性则必须要通过入道,依靠闻思大乘的法要、发起菩提心、行持菩萨道才能成就增上种性的功德,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说自性住种性的体就是增上种性,或说增上种性的体就是自性住种性,这是从别别它体的方面来分析彼此之间的关系,但仍然没有脱离能依和所依的关系。从究竟了义的观点来讲,自性住种性和增上种性是无二一体的,只是在不同的侧面安立了两种差别而已。

子二、由此获得三身之理:

承许依此二种性,获得如来三种身,

依于初者得初身,依于次者得后二。

此颂讲由二种种性获得法、报、化三身之理。依靠大乘的这两种种性,获得大乘如来三身的果,就是依靠初者自性住种性究竟智慧资粮、清净客尘障垢而获得初者法身,依靠次者增上种性究竟福德资粮而获得报身和化身,其中报身就是在近的清净眷属地上菩萨面前所现的一种色身,化身是在远的不清净眷属凡夫和声闻缘觉面前所现的一种色身。

子三、彼等与比喻对应:

当知庄严自性身,犹如珍宝之佛像,

自性本来非所作,摄集功德宝藏故。

具大法王国政故,报身犹如转轮王,

唯是影像自性故,化身犹如金影像。

上面讲到九种所障的比喻,其中所讲的第七宝佛像、第八转轮王、第九金像三个比喻,跟法身、报身、化身有相似之处,法身比喻为宝佛像,报身比喻为转轮王,化身比喻为金像。

为什么法身用宝佛像作比喻呢?

以两点可以表明:

1自性本来非所作;

2摄集一切功德法藏,

所以庄严自性的法身犹如宝佛像。因为宝佛像也有两个特点:一是不观待别别勤作,此比喻法身自性本来安住,不是勤作新生的一种所作法;二是宝佛像是由种种珍宝所制成的,具有种种珍宝的庄严,此比喻法身具足十力等无尽功德的庄严。由自性本来安住和具足功德庄严,此比喻和意义有相似处,所以庄严自性身犹如珍宝之佛像一般。

为什么报身用转轮王作比喻呢?由于具法王国政的缘故,报身犹如转轮王,转轮王于七宝和四洲都能够自在受用,从这一点很相似,报身也具有大乘深广法的王政,可以自在受用大乘的深广妙法,是故犹如转轮王。

为什么化身用金影像来作比喻呢?由于唯一是影像自性的缘故,化身犹如金影像。因为化身是依靠现前胜义身的功能,在所化众生面前显现出种种的影像,唯一是显现的自性。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应知第一身,余二之依止”所以法身是化身的依止,化身是由法身流现的影像。

比喻中的金影像,黄金代表法性身,黄金的影像就是表示化身,因为金影像虽有相貌,但非真实只是相似而已。同样,化身只是相似的影像,不是真正佛的本体,如同水月不是真实天月的本体。金影像是由人工打造而成的,比喻化身也是由往昔的愿力而现起的。再来,金影像有始有终,比喻化身也是随缘变化,在众生的分别心面前是有生有灭的,一开始有化身佛的出世,最后示现涅槃而隐没,在世间当中的某一时间有生、又在另一时间中示现死亡,由于有生成和隐没的差别,故说化身犹如金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