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讲记 1

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讲记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全文分三:一、首义 二、正论 三、尾义

甲一、首义分二:一、论名 二、顶礼句

乙一、论名分三:一、如来藏 二、大纲 三、狮吼 四、论

丙一、如来藏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丁一、略说

首先依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的传承教授,结合其余经论次第解释论名。大恩上师如是开示:“总的,第三转法轮十部了义经典中宣说如来藏,而补处弥勒菩萨的《大乘无上续论》全文五品内容完全归摄诸经典精华。其‘如来藏品’根本所诠义,即一切有情皆具如来藏。一切有情之心从本以来周遍如来藏,如芝麻中遍满油般,故诸多经典宣说‘于一切有情周遍如来藏’,此义即《大乘无上续论·如来藏品》所诠如来藏之义。”

故由此金刚句可知,诸经典所说‘如来藏’即《大乘无上续论·如来藏品》所诠‘如来藏’,亦即本论名中之‘如来藏’。

丁二、广说分三:一、如来藏之体相 二、如来藏之意义 三、如来藏之异名

戊一、如来藏之体相

《三摩地王经》云:“自性清净光明者,不动移之无为法,即是甚深如来藏,本来安住之法性。”如来藏体相自性清净,本来远离烦恼障与所知障,亦是自性光明而非单空;此清净光明是从本以来未曾动移之无为法,以客尘障垢丝毫不能染污;此即甚深离一切相之如来藏;本来安住之法身如来。弥勒菩萨亦曾如是宣说此义,如《宝性论》云:“心之自性如虚空,无因以及无有缘,无有和合及无生,无灭亦无安住相。” 如是自性清净之如来藏,可安立为无有生、住、灭之大无为法,以无因、无缘、无因缘和合之故,犹如虚空;《宝性论》又云:“心之自性为光明,犹如虚空无转变,”心之自性光明如来藏,从本以来无有转变,犹如虚空不为云烟所转,如是诠释如来藏体相不动移之含义;《宝性论》又云:“妄念所生诸贪等,客尘诸垢不能染。”非理作意所生贪嗔等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的客尘障垢,不能染污如来藏光明法性,如是诠释如来藏体相不染污之含义。

由以上经论可知,如来藏体相为自性清净之光明、不动移之无为法。

戊二、如来藏之意义分二:一、如来之义 二、藏之义

己一、如来之义

此处,根据世亲菩萨的《佛性论·如来藏品》诠释如来藏之义。如来者,真如之义,为万法之一真法界,真实了义之如来。

欲了达如来藏之意义,关键理解“藏”之含义。

己二、藏之义分三:一、所摄之义 二、隐覆之义 三、能摄之义

庚一、所摄之义

一切染净诸法皆为真如所摄,无有一法不摄于如来性中,换言之,真如摄一切万法。《楞伽经》云:“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众生。”如来藏是一切善恶诸法之因,万法本源,其周遍能造一切众生。又如《胜鬘宝窟》云:“一切众生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如所摄,故名藏也。则众生为如来藏所摄也,是如来藏众生。”

庚二、隐覆之义

如来自性功德于凡夫相续中时,非以清净方式现前,而为烦恼盖覆,暂时不能显露,故名如来藏。此“藏”为隐藏、覆藏之义。《胜鬘经》云:“无量烦恼障所缠如来藏。”又云:“如是如来,法身不离烦恼障,名如来藏。”《胜鬘宝窟》又云:“如来性住在道前,为烦恼隐覆,众生不见,故名为藏,是众生藏如来也。”如来自性于道前时,为烦恼所覆,虽时刻不离,然众生不见,故名藏。

庚三、能摄之义

真如虽为烦恼所覆,然此真如圆满含摄一切如来果地功德,故称如来藏。如《占察经》云:“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又如《大乘起信论》云:“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戊三、如来藏之异名

一、《菩萨戒》中名曰心地,以发生万善之故;

二、《般若经》中名曰菩提,以觉悟为体之故;

三、《华严经》中名曰法界,以交彻融摄之故;

四、《金刚经》中名曰如来,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之故;

五、《般若经》中名曰涅槃,以是一切诸圣所归之故;

六、《金光明经》中名曰如如,以真如不变之故;

七、《净名经》中名曰法身,以报化二身依止之故;

八、《大乘起信论》中名曰真如,以不生不灭之故;

九、《涅槃经》中名曰佛性,以三身本体之故;

十、《圆觉经》中名曰总持,以流出功德之故;

十一、《了义经》中名曰圆觉,以破暗独照之故;

十二、《密集金刚》中名曰不坏明点;

十三、《时轮金刚》中名曰遍空虚空金刚;

十四、《大幻化网根本续》中名曰基自成坛城;

十五、《阿努约嘎续》中名曰金刚大乐智慧;

十六、大圆满中名曰法身唯一明点。

丙二、大纲

“纲”本义是提网之总绳,引申义为事物关键部分或要领,此以比喻而言。

大恩上师如是诠释“大纲”:“所谓大纲,即并非逐字逐句详释如来藏内容,而是精要抉择最关要内容。直说如来藏所有了义经典以及《宝性论》、《赞法界颂》等,最根本之处即以三大理论显示如来藏,故此三大理论称为大纲要,亦为树立自宗无垢观点。”

第三转法轮宣说众多甚深关要之义,尤其着重抉择如来藏,而《宝性论》则以三大理论为纲要,抉择如来藏本性,安立一切有情皆具如来藏,故此“三大理论”称为如来藏大纲。此大纲要即为《宝性论·如来藏品》第一颂:“佛陀法身能现故,真如无有差别故,具种性故诸有情,恒时具有如来藏。”因此颂所安立“三大理论”无误安立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依此“三大理论”可彻达一切了义经典的根本义,故为殊胜如来藏大纲。

丙三、狮吼

大恩上师如是开示:“狮子吼哮时,狐狸等百兽均深感恐惧而被摄伏。如是,宣说此论,可胜伏摧毁一切堕入增损的常断等邪见,故称为狮子吼。”

狮子吼声极具威神,一旦发出,可震动世间,摄伏群兽。依僧肇法师所说,狮子吼喻义有二:一能摧邪见;二赞美说法第一。全知麦彭仁波切于本论中以明空双融大无为法,阐述“三大理论”具足一切能立,无有丝毫理之妨难,堪称为能摧邪见、说法第一之狮子吼。而他宗释此“三大理论”,或以单空释真如;或以能生刹那有为法释种性;或以果地他佛释“法身能现”,非但不具能立,且有理之妨难,故非狮吼。

丙四、论

“论”指具改造与救护作用之能诠文字。而此阐述如来藏大纲——三大理论的文字,具何种“改造与救护”作用?

若有补特伽罗依此金刚文字如理闻思修习,此补特伽罗相续中未证、邪证、疑惑定可转为胜解信,对遍行如来藏之义生起无疑胜解信。如是此人已不同以往,因此人已成为取受不可思议佛功德聚之殊胜法器,成为获得不退转授记的菩萨,此即本论所具改造的巨大力用;依此胜解信,此补特伽罗决定将从迷乱客尘障垢中获得解脱,回归心之自性如来中现前成佛,此即本论所具救护之大用。如是本论完全具足殊胜正论之体相。

全知麦彭仁波切不曾诠释《宝性论》全文,而唯独对其中一颂亲自作释,即此部《如来藏大纲狮吼论》。全知麦彭仁波切不注释整部《宝性论》;不注释如来藏品;不注释其余九种比喻、十种意义,而唯独注释“三大理论”,其真正意趣:即往昔众多注释《宝性论》之论师,极少能发现此颂内容之重要性,几乎无人造论发挥此颂要义,而唯有麦彭仁波切独具慧眼,了知此颂乃如来藏品大纲要;为《宝性论》全论大纲要;为整个第三转法轮如来藏经之大纲要。故注释此“三大理论”,真正体现他老人家现量了知弥勒菩萨密意之甚深智慧。。比喻条理分明。也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

有成语曰“纲举目张”:大纲带动小目,举一纲而张万目,张开万目之关要即举纲,仅须举纲,众目自然张开,若不举纲,逐一张开网目,则非善巧。如是,通达一切了义如来藏经之关要唯是通达“三大理论”,因所有第三转法轮如来藏经之义皆摄于《宝性论》中,而《宝性论》论体即七金刚处,七金刚处核心为如来藏金刚处,而此金刚处又包括三种理论、十种意义、九种比喻,其最为关键者,即此“三大理论”。故若能解开“三大理论”密意,自然对《宝性论》十种意义、九种比喻、七种金刚处等所有细目之义,乃至对佛所说《涅槃经》、《法华经》、《胜鬘经》等一切了义如来藏经之义产生胜解信。反之,若不以三大理论断除疑惑,引生定解,仅于词句追求多广,则极难对七刚处生起胜解信,亦难以掌握如来藏经关要。基于以上原因,全知麦彭仁波切不论细目,单举纲要,唯一开显三大理论密意,以此用意,撰造此部开显弥勒菩萨密意之妙论,如眼目般珍贵的《如来藏大纲狮吼论》。

乙二、顶礼句分二:一、顶礼根本上师 二、顶礼本论之所诠义

丙一、顶礼根本上师

“南无格魏”:“南无”即顶礼;“格”即上师;“魏”即于。

大恩上师如是开示顶礼之必要:“根本上师恩德超胜三世诸佛,恭敬顶礼上师身语意,可忆念上师功德与恩德,能遣除自己造论过程中的违缘,且能广大成就弘法利生事业,以此必要故,首先顶礼根本上师。”

丙二、顶礼本论之所诠义

本来无垢之心性,了义文殊勇士体,

以知正理锐利剑,斩断三有诸痴网。

大恩上师对此颂曾作殊胜开示:“此颂是从大乘最甚深了义角度而言。心之自性从本以来自性清净无垢,非断障后新得清净,而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宝性论》云:‘本初如是后亦尔,真如法性无变易’,凡夫位时为业惑所缚的心之自性,与佛位时断证功德圆满的心之自性,平等而无甚贤劣取舍之差别,故本来无垢自性清净为心之法性,亦为了义文殊勇士。以了知了义文殊正理之宝剑,可斩断三有无明——未证、邪证与疑惑等。”本颂中‘了义文殊’是观待不了义文殊而言,不了义文殊是三世诸佛智慧总集所示现的青春童子相。

以下以大恩上师的开示抉择此颂要义:“此顶礼句中,总的明显显示显密究竟之如来藏,进而认识具足本来无垢之心性如来藏,即能成佛。且此颂还宣说大乘了义经典一切基道果之关要。其首句抉择基之本性,即心之本性无有所遣之烦恼障与所知障,无一所断烦恼,亦无一所取智慧,犹如清净虚空之中央,从本以来自然成立,此即本来无垢之心性。

所谓心之自性:一般密宗金刚乘,承许一切众生现在即是佛,如《黑努嘎呷波续》云:“密咒果乘中,心性修为佛。”且于众多续部发心仪轨中云:“我与无边诸有情,本来即是正觉尊,了知如是之自性,即发殊胜菩提心。”

以显宗大乘而言,一切众生为成佛之种性或因,如是认识而修道后,最终现前佛果功德,犹如云中之日远离云翳后方能现前,尤其《宝性论》讲到法身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三十二种功德为离系果;色身三十二相为异熟果。即三十二种法身功德为一切众生现在本具,而三十二种色身功德即三十二相,则如以种子新生芽果般,须要以道而新成熟。虽然《宝性论》直接宣说如是内容,但论中究竟关要与金刚乘相同:不但法身功德本具,且色身功德亦为本具。《报恩经》亦云:一切众生相续中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亦即于凡夫位,基之本性中具足法身与色身一切功德,皆为离系果。因此,《宝性论》究竟密义与密宗玛哈约嘎、大幻化网等甚是相同,无有差别,故不言众生是佛因,而直示众生心之本性即是如来佛陀。然一般显宗大乘承许,众生是佛因,如《黑努嘎呷波续》云:“法相因乘者,众生知佛因。”即众生是佛因,积累二资,遣除二障,将来能成佛果。

对《宝性论》究竟属于显密何宗,全知麦彭仁波切如是诠释:

《宝性论》是一部连结显密之桥梁论(不能仅属于显宗,也不能仅属于密宗,而是一部连接显密之论典,如同桥梁不能一概而言属于‘此岸或彼岸’。),因《宝性论》多数内容均依第三转法轮了义经典宣说,而其最关要之究竟义则与金刚乘相同。若探究《宝性论》究竟观点,即大圆满究竟之义。故而《宝性论》宣说一切显密究竟要义,与一般经论不同,极为殊胜。其‘如来藏品’所诠义即为“本来无垢之心性,了义文殊勇士体。”(文殊:汉语为“妙德妙吉祥”,是勇士之体性。)心之自性清净,从最了义角度而言:未断二障而自性解脱故名“妙”;十力等一切身智功德无须新得而本来圆满故名“吉祥”;将执轮涅异体而取舍等之分别相彻底消于法界故名“勇士”。如是了知了义文殊勇士体,即是道,亦为了义文殊勇士之宝剑。故“了义文殊勇士体,以知正理锐利剑”此二句宣说道。

第四句“斩断三有诸痴网”宣说果,即从显现角度有业惑存在,故断除愚痴等一切烦恼而获得佛果。一般显宗观点承许‘基与果’为他体,因为以现在安住基而修道,才能获得佛果。而殊胜金刚乘则宣说基果无二一体,因为现在基之本性本具一切功德,如是证悟即是果。故无上大圆满修行是将佛果转为道用而修,当下即“斩断三有诸痴网”而获得究竟佛果,因此,‘阿底约嘎’亦即‘超胜精华之义’。故此颂从顶乘金刚乘基道果或见修果之角度皆可诠释。”

此颂亦可从所诠、必要、必要之必要、关系,此四门诠释:一所诠:“本来无垢之心性,了义文殊勇士体”为本论所诠,为见之内容;二必要:由闻思本论,产生定解之必要。即有获得“了知正理锐利剑”之必要;三必要之必要:安住定解而修,“斩断三有诸痴网”而获得究竟佛果;四关系:以前前为所依产生后后。

大恩上师开示:“此金刚句意义非常深奥,一般讲经说法可从不同角度抉择,而具有殊胜智慧修行之人,可从此颂中抉择一切佛法。”

另外,此颂间接可理解为本论造论之立誓句:一、全知麦彭仁波切立誓撰造具足如是所诠义之论;二、造论动机:以自己了知了义文殊正理之锐利宝剑,斩断一切有情未证、邪见、疑惑之痴网;三、或理解为全知麦彭仁波切为令一切有缘学人获得了知正理之定解、破除痴网而造如是妙论。

甲二、正论分三:一、引言 二、以教理安立如来藏 三、显示功过并回向

乙一、引言分三:一、如来藏为显密之关要 二、如来藏甚深之相 三、证悟如来藏唯依信解

丙一、如来藏为显密之关要

唯此遍行如来藏是三世一切诸佛所说密意的精要,也是一切显密诸法唯一的关要。

本论始云:唯此遍行一切轮涅之如来藏,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教法密意精要、佛法核心、千经万论之旨归、一切显密诸法唯一关要。《法华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何大事因缘?即欲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何谓佛知见?即了知、触证遍行如来藏。由于佛见如来藏遍行一切众生界,故佛出世度化众生。度生无非是欲令众生相信、了知、现前如来藏而成佛,故三世诸佛宣说各种了不了义之教法,其精要是助众生了知遍行如来藏意义。如佛于《如来藏经》与《宝性论》中宣说九种比喻时,随处可见显示佛陀说法密意之词句,《如来藏经》云:“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隐住,说法令开现。”而《宝性论》亦云:“佛陀无碍眼现见,诸惑缠裹如来藏,下至旁生亦具有,为令解脱示方便。”佛所宣一切显密诸法皆为直接间接令众生现前如来藏的善巧方便,唯有对如来藏从生起信解到触证,才能真正进入显密诸法甚深境界,故称其为显密诸法唯一关要。

丙二、如来藏甚深之相

此相极其甚深,所以佛经中说纵然诸十地大自在者也如夜观色法般难以如实彻证,更何况诸平凡者呢?

全知麦彭仁波切言:如来藏体相极其深密,故佛经中说十地菩萨亦如夜晚见色法般不甚清晰,更何况其余平凡者。此处平凡者指十地菩萨以下的凡夫、外道、二乘乃至九地菩萨。此义直接出自《涅槃经》:“无量菩萨虽具足行诸波罗蜜,乃至十住,犹未能见所有佛性。如来既说,即便少见,是菩萨摩诃萨既得见已,咸作是念:‘甚奇!世尊,我等流转无量生死,常为无我之所惑乱。’善男子,如是菩萨位阶十地,尚不明了、知见佛性,何况声闻缘觉之人能得见耶?”无量菩萨虽具足种种波罗蜜多修行,然乃至十住地位,以自力尚不能见所有佛性。经如来宣说才见少分,此诸大菩萨见到少分后均想:“奇妙!世尊,我等无量生死中流转,常为无我迷惑。”佛言:“善男子,已登十地之大菩萨尚未明了、知见佛性,何况其余声闻缘觉等岂能见到如来藏?”

丙三、证悟如来藏唯依信解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丁一、略说

如《胜鬘经》云:“如来藏者,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独觉所行。于如来藏说圣谛义。此如来藏甚深微妙,所说圣谛亦复深妙,难见难了,不可分别,非思量境,一切世间所不能信,唯有如来应正等觉之所能知。”经中“难见难了,不可分别,非思量境”,皆是显示如来藏体相甚深不可思议,即彼非根识之境,非分别心思量之境,亦非言语诠表之境,故而完全超越观现世量之范畴,唯是各别自证智之行境。《报恩经》亦如是宣说此义。正因如来藏甚深难测,故彼唯是随顺了义佛经以信解而证。故佛于众多眷属中云:“当于我所说法生信,必无欺诳,唯以自力难可了知。”《宝性论》云:“自生诸佛之胜义,唯是依信所证悟。”

以上是从总的方面而言,亦有特殊情况,如大圆满道为捷径之道,因彼有不可思议殊胜之善巧方便,于凡夫位亦可将佛果转为道用,可以部分方式修行佛陀境界,具有不可思议特色之功德。全知麦彭仁波切于《辨法法性论》注释中亦言:“圆证出定入定无二之究竟境界,唯在佛地现前,而分证境界在学道圣者地亦会生起,相似者,密宗道于相续中生起喻智慧时亦有,因有殊胜方便故。”

对唯是依信解所证之甚深如来藏,是否能生起信解,关键在于对如来藏现空双融实相义是否生起信解。以下逐一解释未生信解之过患与已生定解之功德。

丁二、广说分三:一、不生信解之过患 二、已生信解之利益 三、产生信解之途径

戊一、不生定解之过患分三:一、如来藏二谛无别之关要 二、所引诤论 三、所引过失

己一、如来藏二谛无别之关要

此亦,在导师佛陀所演经教之中,有些是从空性分开显如来藏的本体,而有些是从本来具足十力等功德显分开显如来藏的自性,此二本须无碍双融,然而对于二谛无别深复又深的关要未能生起信解故,有人视如来藏自性为不空之常,相反,有人却执其自性仅为单空,不建立本具身智功德而堕入损减的断边。彼等为建立各自宗派而发出破立的各种嘈杂诤论高声如大海汹涌般。

按显宗观点释尊转了三次法轮:

(一)初转法轮:针对下根声缘种性者,宣说四谛法轮:“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以轮涅取舍之方式转了初转法轮。

(二)第二转法轮:佛于灵鹫山等地针对上根大乘种性者,宣说广般若十万颂;中般若二万五千颂;小般若一万八千颂等般若经,有六部母般若经与十一部子般若经等。此等般若经将色法乃至一切智智之间的诸法抉择为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佛于第二转法轮般若经中,已抉择如来藏光明之显分为空性。

(三)第三转法轮:佛于楞伽山与广严城等地针对上根大乘种性者,宣说如来藏本来具足十力等不可思议功德。

“在导师佛陀所演经教之中,有些是从空性分开显如来藏的本体”:

此指第二转无相法轮所有般若经,皆为显示遍行如来藏本体远离一切四边所摄之戏论,从色法乃至一切种智之间,皆为无自性之大空性,如《心经》云:“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苦集灭道,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智亦无得。”《大般若经》亦云:“设有一法过涅槃者,彼亦如梦如幻。”此皆显示如来藏离一切戏论之空性分。众多雪域智者皆言:“此教证中‘过于涅槃之法’即是指如来藏,佛于二转法轮中,将如来藏也抉择为如梦如幻之空性。”

“而有些是从本来具足十力等功德显分开显如来藏的自性”:

此指第三转法轮《法华经》、《涅槃经》、《胜鬘经》、《如来藏经》等宣说如来藏所有了义经典,皆从如来藏自性法尔具足无量恒沙功德的显现分角度开显,如来藏以不二方式具足无为法的一切胜义功德,即自性本来具足周遍、常恒、不思议、大安乐等功德。

佛陀教法所开示的如来藏,本体空性与自性光明,本来无二无别,无有别别之二法,非为单空,非为实有之光明,亦非现空并存一处之二法,而是现空本来无二双融,既无远离光明之空性,亦无本体不空之光明。故全知麦彭仁波切于论中云:“此二本须无碍双融。”此亦为前译宁玛巴无垢观点。

往昔,印度有些论师着重宣说空性;有些论师着重宣说光明。而于藏地雪域,以格鲁派与萨迦派为主,着重抉择空性;以觉囊派与嘎举派为主,着重抉择光明;而宁玛自宗则以无碍双融之方式,抉择大空性与大光明无碍双融之观点。从究竟实相的角度,明空本来无碍双融,此可引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所说谛实语证明:“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得犹如甘露之妙法,纵为谁说亦不能了知,故当无言安住于林间。”故成佛之境界即明空双融实相完全显露之境界,此义甚深,故说“深复又深”二谛无别。

“二谛无别深复又深的关要”:所谓“二谛无别”:指世俗谛与胜义谛本非别别二法,无有主次之别,并非胜义谛为主要,世俗谛为次要,而是二谛本来无别,此即“深复又深之关要”。所谓“深复又深”:因相应凡夫分别心而安立二谛,观待世俗谛,胜义谛是甚深,从大空性侧面是甚深,从大光明侧面亦是甚深,然就究竟实相,直言二谛无别,灭绝二之戏论,此即较前更深之“深复又深”。此又为何者之“关要”?即是入真胜义谛之关要,入第一谛之关要。若未通达此关要,则不能见道入真胜义谛,勿言外道、凡夫,即使是内道下宗(小乘有部与经部)亦未通达此关要,彼等执著世俗谛的粗大法空,而胜义谛的无分刹那、无分微尘为实有,此非双融之见;大乘不了义唯识宗执著遍计的二取空,而以二取空之依他起识为实有,此亦非双融之见,皆为一法上以另一法空;大乘单空见亦非为双融见,因彼将破除生、住、灭等之无生、无住等无遮单空安立为胜义谛,仅为相似胜义而已,故此等均未通达深复又深之关要。

己二、所引诤论

“对于二谛无别深复又深的关要未能生起信解故,有人视如来藏自性为不空之常,相反,有人却执其自性仅为单空,不建立本具身智功德而堕入损减之断边”:

因针对不同所化,佛转三种法轮,第二转法轮宣说空性;第三转法轮宣说光明,由此后来印度祖师弘扬大乘时亦分两派:一为抉择自空之宗派;另一为抉择他空之宗派。然须了知,佛陀、弥勒菩萨、遍知多洛瓦等虽宣说常、乐、我、净,然并未宣说如来藏自性不空,而后来有些觉囊派弟子等因不善解二谛无别之关要,执如来藏为自性不空之常法;另一方面,佛陀、龙树菩萨等虽宣说大空性,但亦未说如来藏自性仅为单空,而后代一些格鲁派弟子却执如来藏为单空,不建立本具身智功德而堕入断边。

本来如来藏实相远离言说,但为导众生,权以言语作方便,相似指点。故须知教法文字仅是指月之标,并非真月。佛说空也好,说有也罢,其用意并非是让人执有、执空,而是让人于言下认识自己心性。本来佛说空是让众生放下妄执,放下一切有无是非之执著,然众生根器不堪,反执何者皆无,空空一片,如此心执一空,实非空之本义,而落在损减之断边;而另一方面,佛说有如来藏,是欲遣除众生空执,非为断空,如百丈禅师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然众生不解佛意,又以为有一不空实有之常法,如此将分别心妄执之物认作如来藏,而堕入增益之常边。

因此,不能执断灭之空,亦不能执实有之常,一旦有所执,便无法认识如来藏本性。凡认为空与不空;有或无有;或以为有安住处;有境界现前;有所缘;有承许等,根本不符如来藏本性,悉为虚妄分别念,如来藏本性不可得,亦无空与不空之差别,如永明禅师言:“此事似空不空,似有不有,隐隐常见,唯求其处所不可得,以若定空则归断见,若实有则落常情,若有处所则成其境,故此事非心所测,非智所知。”

“彼等为建立各自宗派而发出破立的各种嘈杂诤论高声如大海汹涌般”:

此句描述佛教历史上‘空有之诤’情形。以藏地而言,有些宗派论师批评他空见:他空宗无传承源流,唯某些人闭门造车之产物,他空非为内道正法,全是外道梵天派等观点;有者言:他空宗不属于内道四大宗派;有者言:他空见根本非真实证悟的中观见,仅稍胜唯识见;有者言:执他空见实已堕入常见。诸如此类,皆是对他空宗所放太过。

反之,他空宗也进行破斥:以单空见,根本无法安立大乘显密基道果等。亦有言:依单空见,无论如何串习修行也无法解脱。

如此互相破立、诤论异常激烈,全知麦彭仁波切将此情形喻为大海汹涌一般。大恩上师开玩笑:互相诤论极其厉害,遂连地上安住者亦无法安稳而住。

己三、所引过失

总之,唯通达二谛无别方为大乘正见,方能无误了知二、三转法轮经义是圆融无碍,大乘二大车轨究竟密义互不相违。反之,若对二谛无别不能产生信解,则会堕入断常邪见,并由此引生众多过失。

所引过失,归纳有三:

一、失坏二谛之过:执如来藏为不空之常见者,则失坏妙有之世俗谛,更失坏真空之胜义谛;执如来藏为单空之断见者,会失坏真空之胜义谛,更失坏妙有之世俗谛。

二、违背佛经之过:执著常见,则与第二转法轮《般若经》直接相违,实际亦与第三转法轮诸如来藏经相违;执著断见,直接相违如来藏经,实际亦相违般若经。《金刚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三、引生诤论之过:既然不能信解现空无违,必定将空有视为相违之二法,如此,为护持自宗,必会破斥他宗。故空宗与有宗形同水火,互相诤论千百年,直至今日,无有终止之时。

戊二、已生定解之功德

然而唯有获得上师窍诀的诸多善缘者,心中如同溶入胜妙甘露精华而安住,自然于空性法界与光明智慧无碍双融义获得信解的同时,灭除对显空任何边的偏袒执著。如是宣说。

按前译宁玛巴观点:唯有获得上师窍诀之善缘者,才会对无碍双融之义获得信解。此善缘者即能生信解之人,其生起信解之时,自然息灭常断二边之执著,此即产生信解之利益。

以下具体分析此句含义:

1、为何须获得上师窍诀?何为善缘者?

《华严经》云:“犹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解。”此甚深佛法,若无上师指点,单凭己世间智慧,极难得到真实胜解。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入行论·智慧品》注释中云:“对本来无生而显现的缘起性空从本以来无离无合的法性大平等,乃至未生彻底定解之间,须要积累资粮,并且亲近具足法相的殊胜善知识后,长期串习具足真实之关要。”是故真正善缘者,即圆满积累资粮,且亲近上师长期串习真实关要之人。此处上师指自己已通达真实关要的大乘殊胜上师。

2、何为胜妙甘露精华?

甘露本是由天人福德力所感召之妙物,天人若与阿修罗打仗而受伤,饮此甘露,伤痛旋即消除,身心安乐。此甘露不同寻常液体,乃殊胜之妙物,故称为“胜妙甘露”,此处所言者,非仅是甘露,且是甘露中精华,纯乎其纯,妙中之妙的甘露极品。此喻二转法轮与三转法轮双融之妙义,亦是论中所言空性法界与光明智慧无碍双融之妙义。“心中溶入甘露精华”,比喻对此无碍双融之妙义获得信解,此时自会息灭各种执常执断之邪见病痛,身心获得坦然自在之安乐。

此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双融之妙义,即空性与光明双融之妙义,非以寻思方式,而是以直接觉受之方式获得信解,此即大圆满。智悲光尊者云:“中转法轮三解脱,主说各别自证者,如来藏住众生界,彼乃称为大圆满。”相反,若单执空性或光明,执空性与光明为相违之二法,如是对释迦佛整个教法,从显宗大乘经典乃至密乘大圆满续部,便无法通达圆融无碍。因此,通达明空双融极其重要,由于宣说如是观点,故论云:“如是宣说”,此即宁玛巴,尤其是全知麦彭仁波切,安立无垢自宗时如是宣说。

戊三、产生信解之途径分三:一、略说 二、广说 三、摄义

己一、略说

如是已知不生信解之过患与已生信解之利益后,即可认识到产生信解之重要性。然此信解亦不可能凭空产生,如何才能产生信解?全知麦彭仁波切教诫:仅依人生信尚不足够,于初学者而言,须以理生信。

己二、广说分二:一、依三量生信 二、未以理生信之过患

庚一、依三量生信

通常来说,虽然如来的善说正量是无欺真实的圣教,但要了知其是无欺又需要以三种观察后才能得知彼为无垢,由此方可信受为真实经典,尤其,字面所说之义,是以无有理的妨难且有正确能立的方式来认定为了义。

虽然佛之善说正量绝对是无欺真实之圣教,然于学人而言,若未经观察抉择,仅依人生信,则彼仍未以自之智慧确认佛经之无欺,故欲真实产生信解,即须对佛经作三种观察,经观察后才会真正明白彼乃无垢之清净正教,如此方能真实信受佛之善说。尤其字面所说之义,无任何妨难且具足能立,才能认定为了义。大恩上师云:“佛所说之法,有些可依字句理解,有些不能依字句直解,故佛所说法有了义与不了义之差别,因须随顺不同所化,故即有各种方便或究竟说法。故佛之教法亦需经判断后,方可认定为了义。如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亦有头痛感受,亦有金枪马麦之难,此仅是不了义说法,以断证圆满之佛陀已证得无漏法身,不可能有苦受,但为令初学者相信因果不虚,故佛也有此不了义之说。”

生起信解之途径即三种观察:依现量观察;依比量观察;依教量观察。若依三量观察有不成立之处:与现量相违,或与比量、教量相违,此即有垢之说。若依正量观察无有相违,即是无欺之善说。

如何理解与三量相违?大恩上师曾举例说明:“比如说:1、眼前此红色之物非热性之火,此与现量相违;2、依靠种子无法出生苗芽,此与比量相违;3、我母亲是石女,自己所说前后矛盾,亦与教量相违。”反之,以三量观察清净:1、若所说之义完全符合圣者、凡夫的现量境界,无有不符之处,此是以现量观察而清净;2、若所说之义,经比量推理,无有错谬,此即以比量观察而清净;3、若所说之义,前后无有直接、间接相违,此即以教量观察而清净。

若由三量观察,确认经典无欺无垢,自会于心中肯定此是清净之经典,此是以理抉择而生信。此种信解方为胜解信,而非盲目信从,随他生信是不可靠之信心,而随理生信,因经过自己思维、抉择,故其是稳固之信心,不会被其他邪见因缘所夺。了义与不了义之判断亦是如此,如一部经,无理之妨难且有正确能立,自会于心中肯定此意义为了义,此时,若有人说其为不了义,亦不会动摇信心,如此才能依止了义、不依止不了义。佛陀未让世人盲信其教法,而是说:众比丘,尔等应对我所说之法,如磨截黄金般观察。故佛教并非叫人盲目迷信,佛教乃富有理性精神之教,释迦佛教导弟子: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此四依法是佛弟子必须奉行之原则。

庚二、未以理生信之过患

否则,若弃离了能清净经典的正理,仅按某人所说那样而生信,则尚不足够。因为一般教有正邪两种,正教也有了义与不了义的差别,此是无可否认的。

此句从反面论述弃离正理,随人生信之过患:依人不依法而入邪教之过患,以及依不了义不依了义而颠倒执著了义之过患。因凡是所说之教不决定是正教,而有正邪之别;正教亦不决定全为了义,亦有了义不了义之差别。虽然佛陀无未通达之法,但佛之教法有了义不了义之差别。若自己未以三量观察,盲信他人,不具正法眼,若传法者传讲邪教,而闻法者又依人不依法,即会误入邪教;若所传之法本为不了义,而传法者说为了义,闻法者未以理辨别,执不了义为了义,便会成为现前了义之障碍。

己三、摄义

所以,凡夫于诸所行境以闻思断除增益而以三量了知后,将会生起不退转的信心。否则,若自己不能以正量了知,又不能在敌方前安立,则如于彼而言鬼是隐蔽法的补特伽罗说此处有鬼的话语,不能使自他生起信解,

此段再下结论:以三量观察能生起不退转信解,否则,无法令自他生信。

凡夫若对所行境,以闻思断除各种增益,以现量、比量、教量衡量所诠义,真正确认教法无垢后,定会生起不退转之信解。反之,若未以正量了知,则不能于敌方前成立。如自己尚未认定有鬼,而言有鬼,若他人询问:“何处有鬼?”便无法回答,他人亦不会相信有鬼。若真正见到远方五百米处有河流,自己肯定后,再告诉别人,此人经指示后见到河流,从而生信。同理,自己对此甚深如来藏,若未由教理获得信解,尚有疑惑而对他人宣说,则自他二利皆不会成就。

因此,自己须首先以理观察而生起信解,如是方可契理宣说、接引别人。以理宣说之果,即是令随学者以理抉择而生信。

因此,契合正理而作阐述是智者的法相,若以理成立,诤辩者的舌头自会缩回,而住持自宗的众人也会生起不退的欢喜,若是以理不成立的道,纵然如何宣说而粉饰彼,但过失却如泉涌般不断增多故。

此段从正反二门说明智者不共法相,即契理说法。为何须以理说法?因若所说之法以理成立,自宗自然成立,他宗无能破之理,自会哑口无言,且住持自宗之众皆生不退之欢喜。彼等闻受契理之说法后,会认识到:“原来自宗之见如此清净无垢、如此了义,我今无疑信受自宗,能修学宁玛之法甚是殊胜,愿我生生世世都修行、弘扬如此之法。”彼等如是生起不退之欢喜。相反,若是以理不成立之道,无论如何宣说、如何粉饰,过失仍会如泉涌般越流越多。基于以上原因,契理说法方为智者法相。

大恩上师云:“与外道辩驳时,我等尤须依理辩驳,因外道不信佛之教证,故须以理论说明,方能遣除彼等邪见。而且,现今多数人都不信佛,若无理论,彼等根本不会相信,若以理论阐述,自他皆可获取信解。”

乙二、以教理安立如来藏分三:一、略说 二、宣说真实之能立 三、遮遣对如来藏之非理诤辩

丙一、略说

此处,已入于未被分别寻思错乱的佛及诸大佛子的传承轨道后,舍弃偏执而以公正心来说,对如来藏的此等能立相以真实理论作衡量时,见到承许如来藏自体不空堪忍之常与无有功德的单空二者,既无能立又有妨难,而见到承许在众生界也具有本体空性、自性本具功德的如来藏,既无妨难又有真实的能立。

“佛及诸大佛子的传承轨道”:佛陀传承轨道即二、三转法轮的传承轨道,大佛子传承轨道即文殊菩萨与弥勒菩萨的传承轨道,或为龙树菩萨与无著菩萨的传承轨道。

“舍弃偏执”:舍弃贪着自宗、排斥他宗的执著,即无偏于宁玛、嘎举、格鲁、觉囊、萨迦等某一派之观点,而以了义之教证与真实可靠的殊胜理论抉择安立自宗。

“如来藏的此等能立相”:能安立如来藏的三种因。

全知麦彭仁波切言:此处,我自己已经趣入未被分别寻思错乱的诸佛菩萨的清净轨道,而无丝毫宗派偏执,以一颗公正心,对如来藏此等能立相,以真实理论衡量时,见到如来藏不空堪忍之常与无有功德之单空,此二者既无能立又有理之妨难,而承许众生界具有本体空、自性本具功德之如来藏,既无有妨难、又有真实能立。

首先,若问众生相续中具有如来藏有何能立的根据呢?《宝性论》云:“佛陀法身能现故,真如无有差别故,具种性故诸有情,恒时具有如来藏。”以理抉择如是所说义分二:一、宣说他宗;二、安立清净自宗。

丙二、宣说真实之能立分二:一、宣说他宗 二、安立清净自宗

丁一、宣说他宗分三:一、宣说他宗观点 二、破斥他宗观点 三、安立无为法界为种性

戊一、宣说他宗观点

一、宣说他宗:雪域前代的许多人说,所谓“佛陀法身能现”仅仅是从智慧法身能周遍一切分,及“真如”仅仅是同类的单空,以及“具种性”也仅仅是将会成佛。

此段宣说他宗所安立的能立相,并对此以理抉择。文中所说“雪域前代”,按内容观察,更似雪域后代贾操杰等观点,故“前代”或是错字。然须了知,亦有少数前代论师着重弘扬无遮单空,此虽与后代论师有相似之处,但此处主要指后代中观论师观点。

彼等如是解释此颂之能立相:

1、“佛陀法身能现”:唯是佛陀智慧法身能周遍一切。

2、“真如无有差别”:此‘真如’仅指同类单空。

3、“具种性故”:仅言有情将来可能会成佛,而非现在具足恒河沙数佛功德法之佛种性。

全知麦彭仁波切以理次第破除此三种能立相。

对《宝性论》的此精华偈颂以不能挖掘出要义的少许词句宣说而已。

非唯贾操杰等后代论师,且以前代论师而言,无论是印度无著菩萨,或藏地前代觉囊派多洛瓦、萨迦荣敦巴、嘎举派恭之·云登降措,彼等注释中,对《宝性论》此一精华偈颂,亦仅稍作解释而已,并未挖掘要义、开显重大关要。

戊二、破斥他宗观点分二:一、破斥承许“佛陀法身能现”仅是法身周遍一切境 二、破斥承许“真如为单空”及“具种性”即“将会成佛”

己一、破斥承许“佛陀法身能现”仅是法身周遍一切境

其实,仅仅从法身周遍一切境的角度,不能成立真实的种性,仅以现似他相续所摄的佛智能周遍一切境的这一点,仍然没有彼一切境成佛的根据,现在尚未现前自相续的法身故,仍会对因(理论)产生怀疑。

“现似他相续所摄的佛智”:实相中无有佛与众生一体、异体之分别;而于现相中,众生分别心前,佛智显现似为他相续所摄,如已现前成佛之释尊,以我等分别心视之,则为他相续所摄之佛智。

“现在尚未现前自相续的法身”:凡夫自相续所摄法身现在尚未现前。

以三相理论分析他宗观点:

一切众生相续(宗法) 具有如来藏(所立) 以法身周遍一切境故(能立)

其能立唯有两种情况:

1、现似他相续所摄的法身周遍一切境故。(此为不定似因)

2、自相续之法身周遍一切境故。(此为不成似因)

(1)观察第一种能立:

观察第一相因:他佛之法身能周遍一切境,故第一相因成立。

观察第二相同品周遍:虽然他佛法身能周遍一切境,但以此不决定一切境皆能成佛。因为佛智所周遍的一切境包括有情与无情,而于现相中无情法并不能成佛,如释尊智慧,决定为一切种智,无误遍知万法一一体相,佛陀法身智慧决定周遍所境相分之宝瓶,则宝瓶是否具有如来藏?宝瓶是否发菩提心?是否行六度万行?是否开悟成佛转法轮、度化众生?无人会如此承认。故佛智所周遍的一切境中,有者无法显现成佛(无情不具心识,故决定无有心之自性光明),有者可现前成佛,故同品不能周遍。

(2)观察第二种能立:仍有疑点而无法决定,故有不成立之过失。因为凡夫自相续法身,现在尚未现前,更遑论周遍一切境。故以自相续法身周遍一切境不能作为能立之根据。

由以上抉择可知,仅从法身周遍一切境的角度无法成立真实种性,故他宗观点并非了义。

己二、破斥承许“真如为单空”及“具种性”即“将会成佛”分八:一、以能立与所立相违而破 二、破斥以实空成立众生能成佛 三、破斥缘实空能断障之能立 四、以无明智分而破 五、与唯识相比 六、破斥以心性无实为种性 七、破斥将与空性双运之有法心识分立为种性 庚八、摄义

庚一、以能立与所立相违而破

再者,仅是单空无任何种性之义,即是虽然你心中想承许种性如种子变成苗芽般,现在丝毫没有佛的功德,以道的因缘将会成就,彼实空无遮分是无有作业的无为法,有如是差别不符任何道理,比如在名言中有为法种子的显分可转变成苗芽,而种子的无实空分何时也不可能转变成苗芽般。

以三相理论分析他宗观点:

一切众生相续(宗法) 具有如来种性(所立) 以单空前后无有差别故(能立)

观察第一相因:一切众生相续之单空前后无有差别可成立。故第一相因成立。

观察第二相同品周遍:汇集他宗之能立与所立应成相违之过失,故同品不周遍:

他宗所承许的种性,犹如种子变成苗芽般,于种子位丝毫无有苗芽功德,但以水、土、阳光等因缘和合、遣除各种违缘,即能从种子逐渐转变成苗芽。如是,众生相续现在虽无佛果功德,然以道之因缘,亦即以修道积累二种资粮、遣除二种障碍,将来必定成就佛果功德。由此可知,他宗所立种性实乃有为法。而彼宗又承许种性之能立为无为法之单空,前后无有差别。为何单空无前后差别?以无为法无作业故,如龟毛兔角。此实有空之无遮分是如龟毛兔角般的无为法,纵然集聚任何因缘亦不可能发生一种作业、转变,故单空前后不可能有任何差别。因此,如同以龟毛兔角无法成立任何能成佛种性义般,如是以单空亦无法成立能转变成佛功德的种性义。汇集以上二者,可知彼宗之能立(前后无差别的无为法单空)与所立(以道之因缘可成就之有为法种性)直接相违,不但以能立无法成立所立,且有相违之过失。

雪域后代有些论师,一方面认为种性遇缘将会成就先前无有之佛果功德;一方面又安立此种性为无遮单空,如是自相矛盾,根本无法成立种性义,即无遮单空遇缘何时亦不可能变为佛果功德,以无为法故,如龟毛兔角。按《大乘庄严经论》观点,种性是功德度义,即依种性发心后,从胜解行位乃至佛果之间,能圆满度越所有功德。反之,若仅依靠如石女儿般实有空无遮分之种性,则何者亦无法度越,永如石女儿。故彼宗将大乘自性住种性安立为单空,有极大过失:一若成立轮涅的基是如石女儿般之单空,则一切轮涅万法将无法产生;二佛菩萨证悟智慧与凡夫未证愚痴之差别,将无法成立。

文殊菩萨化身的宗喀巴大师,以不可思议之大悲,为接引中下根之众生、对治众生实执,暂时有必要安立单空之相似胜义,有必要着重弘扬无遮单空,然究其密意,并非安立单空为真实胜义,更未承许单空是大乘自性住种性。

庚二、破斥以实空成立众生能成佛

另外,建立仅以实空就能成佛也是未经慎重观察的,因为,虽然许心实有不能成佛是正确的,无实也不一定能成佛。尽管土石等一切法是无实的,但谁也无法安立凡是无实都能成佛。

他宗:虽然单空与种性义相违,但诸法实相皆为实空,以实空即能成立种性。

自宗:此可以三相分析彼宗观点:

众生  能成佛  以实空故

观察第一相因:无论后代中观论师或前译宁玛自宗,彼皆承许法界中不存在实有、与大空性相违之法,又《般若经》、《中论》等数数抉择无有实有之法,故众生实空可以成立。

观察第二相同品周遍:虽许心识实有不能成佛无有错谬,然以无实有故能成佛,有不定之过失(此能立为不定似因)。因石头、土地等无情法亦为无实,然现相中以此无法安立此等无情法亦能成佛,否则,应成石头发菩提心、积资净障、成佛转法轮等之过失。因此,第二相同品无法周遍。

庚三、破斥缘实空能断障之能立

仅以缘无实能断障就将其立为种性也是下劣的,因为在你承许仅缘空性遣除所知障是无根据,而尚需无边福德资粮辅助的同时,却又将如是无遮分许为如来藏则毫无意义,因为此者应成和声缘共有的种性,以此不能成立将会成佛,即是仅凭这一点安立不了任何能遣除所知障后出生一切种智的道理。

他宗:仅以实空确实无法成立众生能成佛,因有不定的过失,但众生缘实空即能断障,故能成佛,而无情无心不能缘实空断障,故不能成佛。因此,缘实空能断障可以成立众生能成佛。

自宗:他宗所安立应成派不共观点:即将一切实有执著安立为烦恼障;将烦恼障之习气安立为所知障。至八地时开始断除所知障。小乘声缘阿罗汉与大乘菩萨平等证悟法无我,且于小乘四果位已断尽烦恼障。小乘阿罗汉回小向大时,先入大乘资粮道,于胜解行地与一至七地时并未断障,唯于两大阿僧祗劫中积累福德资粮,以福德资粮之庄严,至第八地开始断除所知障。故依汝宗观点,仅缘空性尚不能断除所知障,仍需无边福德资粮为助缘方能断除。

以三相分析他宗观点:

无实空(宗法) 是如来种性(所立) 缘彼能断障故(能立)

根据他宗观点其能立可分二:

1、缘彼能断烦恼障与所知障故。(此为不成似因)

2、缘彼仅能断烦恼障故。(此为相违似因)

观察第一种能立:若缘无实空能断二障,依他宗观点此因不成。因他宗承许仅缘空性并不能断除所知障,尚需无边福德资粮为助缘,方可断除。

若他宗坚持承许仅缘空性不能断除所知障,尚需无边福德资粮为助缘方能断除,则其能立应成缘空性仅能断烦恼障,此能立不但不能摆脱不成立的过失,反应成相违之过。

观察第二种能立:若缘无实单空仅能断除烦恼障,以此应成立声缘种性而非佛种性。因如彼宗所许,仅缘无实单空不能断除所知障,尚需无边福德资粮为助缘,如是既然不能断除所知障,则不能成佛,故无实空非为如来种性之真实能立。

庚四、以无明智分而破

以及无遮自体没有明智分故,在成佛时以彼不可能了知任何法。

比如土豆种子无有辣性,故所生成之土豆亦不可能具辣性,如是以种性无遮自体上无有明智分,故成佛时亦不能了知任何法,此应成佛陀一法不知之大过。

庚五、与唯识相比

所以,若转依有为法的种性正合你心的话,则在一切有情心相续中无始以来就有智悲力三者的种子,如猛兽、罗刹等也有对自己孩子的慈悲心及能识别利害的心智等,彼等以道摄持后远离障碍而辗转增长,将会成就具足无量智悲力的佛陀,仅如此承许也较承许无遮为种性贤善。即是,凡须成立能生所生的因果,却抛弃了具刹那有事因的能生后,而将非能生的无实无为法许为因者,则成极为希奇处!

后代中观论师认为:以种性在顺缘下会变成佛果功德。以陈那、法称为代表的随理唯识宗,亦如是承许。但二者对种性之认定有差别,以下分析两种认定之优劣:

随理唯识宗认为:一切有情心相续中,无始以来即具智悲力种子,比如母狗甚是爱护幼犬,亦具慈悲心,且狗亦有识别利害之智力,若得主人善待,亦会恭敬主人。若遇盗贼,便会狂吠,守护家园。此即有情相续中有智悲力种子之例。此等智悲力种子或功能,即安立为佛性,当其以道摄持后,逐渐远离二种障碍之同时,此等种子即会展转增长,终将成就具足无量智悲力功德之佛陀。如《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云:“云何种性?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本性住种性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习所成种性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性。”《成唯识论》亦云:“大乘二种种性,一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 故随理唯识宗将佛性安立为无始本有的无漏法因,是刹那生灭之有为法。如是佛性为能生之因,佛为所生之果,以有为法种性,建立能生所生之因果关系。

雪域后代中观论师心中所想种性如种子生芽般,本应建立能生、所生之因果,然彼等非但未安立刹那有为法之能生种性,反将非能生之无实无为法安立为因,如此应成极稀奇之观点。全知麦彭仁波切对此评曰:尔等虽口许大中观应成派,实则所持观点尚不及唯识宗贤善,故以无遮单空安立如来藏种性绝无可能。

庚六:破斥以心性无实为种性

“有人如此想,并非所有无实都是种性,仅以心性无实为种性应该合理吧。”

后代中观论师如此想:虽然不是所有无实皆是种性,如石头等无情法之无实不是种性,但仅以心之无实作为种性应该合理。

“纵然心的无实也没有能生任何有事的功能,有法心的前前刹那产生后后刹那合理故,似乎你已不需要此无为法的种性了,那么最好舍弃吧!”

自宗回答:即使是心之无实亦不具能生任何有事之功能,“无实单空无能生功能”此对于无情与心皆可平等成立。故以心性无实成立是种性不具能立。另一方面,因有法心前前刹那产生后后刹那较为合理,故依汝宗所许,则此刹那有法心识,应成立为种性。如此汝宗已无须无为法种性,最好舍弃汝宗观点,而应成立有为法种性。

他宗毕竟是受持中观见,故不会承许有为法之大乘种性,但以他宗观点推理,非无为法为种性,而是有为法为种性,实则已舍中观见而持下下派观点。

庚七、破斥将与空性双运之有法心识分立为种性

如果想:不是在分开二谛后而安立的,而是承许有法心的光明与法性空性无别的实相为种性。

对他宗所许“心之光明与空性无别之实相为种性”,可分两种情况观察:

一、承许无变无为法之智慧为种性。

二、承许空性无别之有法心识为种性。

此亦,倘若所承许的是心识与智慧中的无变无为法的智慧,如是以教理均能成立故,此为极成。

若承许种性是与空性无别的无变无为法之智慧,于下安立自宗时,以教、理证皆能成立种性或如来藏是无变无为法的法身智慧。以教证成立即以第三转法轮了义经以及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龙树菩萨的《赞法界颂》等教证能够成立。全知麦彭仁波切回曰:“此为极成”,甚是合理故,故称“极成”。

然而心中认为是将与空性双运的刹那有法心识分安立为种性,由此逐渐转变成佛,这种想法最为卑劣,种性应成有为法和无为法两分,如是则无必要无能力的无为法成为假种性,而能生果的有为法成为真实种性,完全舍弃了承许自性住种性是无为法界的一切大乘经典的密意。

若是第二种情况,认为种性即与空性双运的刹那有法心识,认为此刹那有法心识逐渐转变成佛。如此承许有正理之妨难:首先,此种性应成有为法与无为法两分,有相违二法集于一体之过。依他宗之承许,种性是有法刹那心识与无实空分无别之实相,有法刹那心识是刹那生灭之有为法,无实单空是无有生灭之无为法,如此种性应成具无为法与有为法两个侧面,此如房间内光明与黑暗无别一体般,根本无法成立。此二岂能成为无别?是有为法体相即非无为法,相反,是无为法体相即非有为法。否则,有为法与无为法无别一体,即应成如黑暗与光明一体之过失。

再以种性而言,若种性具无为法与有为法二分,单空无为法分,无能力出生佛功德,故不具种性义,仅能成为假种性;实际能生果之有为法分,方为真种性,如此便舍弃承许自性住种性是无为法界的一切大乘经典密意。

经典之教证、净见量之境界,皆安立大乘自性住种性是无变大无为法之殊胜体性,佛于众多了义经典中处处宣说,大乘自性住种性完全是大无为法,无甚迁变,无甚取舍,于凡夫位、圣者学道位、无学道佛位,前后丝毫无有变化,是真如法界之如来本性,亦称甚深无上之体性。而本论宣说各种理证亦可成立自性住种性是无变大无为法。

庚八、摄义分二:一、佛性之真实施设处 二、错认佛性之过患。

因此,乃至自心不放下以能生所生的因果方式安立种性,口中虽说清净法界是自性住种性,然其实正暴露了自己心中所想与口中所说明显矛盾的面目,除此之外,别无实义可言。

因此,自己内心只要还未放下以能生所生因果方式安立佛之种性,虽然口说:“清净法界自性住种性”,但心中所想与口中所言无法统一,如何宣说也仅暴露所想与所言明显矛盾之面目,此外无何其余真实意义。

辛一、佛性之真实施设处

所以,凡是承许无变法界是佛性,首先当须认识所谓的法界是某施设处——真实胜义二谛大双运极无所住中观义。

故凡是承许“无变法界”是佛性,首当认识何为无变法界?于何处施设法界?此无变法界非于相似胜义上施设,其施设处唯是真实胜义。此真实胜义为何?即二谛大双运极无所住中观义。

此处“极无所住”即不住一切,亦即不住一切粗细之四边戏论,不仅不住粗四边,亦不住自续派执著名言中有、胜义中空等微细边戏,此即“极无所住”。

《三摩地王经》云:“所谓有无均是边,净与不净亦为边,是故寂灭诸二边,智者亦复不住中。”《中论》亦云:“定有则著常,定无则著断,是故有智者,不应著有无。”此指不能执著单空,否则亦非为真胜义之修行。《宝积经》云:“复次迦叶,真实观者,观地种非常非无常,观水火风种非常非无常,是名中道真实正观。所以者何?以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我无我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复次迦叶,若心有实是为一边,若心非实是为一边,若无心识,亦无心数法,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如是善法不善法、世法出世法、有罪法无罪法、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乃至有垢法无垢法,亦复如上,离于二边,而不可受亦不可说,是名中道诸法实观。复次迦叶,有是一边,无是一边,有无中间,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由此可知,大乘佛性非偏堕于某一戏论,彻底远离一切四边所摄粗细之法,才能显现万法当下即为大空性,于此殊胜胜义体相中,方能认识甚深如来藏体性。以单空之见解,安立为种性为不了义之说法,是对中下根宣说之法门,按大乘了义经论续部观点,根本不是单空见树立大乘殊胜佛性。

法王日登蒋华扎巴言:“所观蕴空性,如蕉无实义,具殊胜相空,与彼者不同。”全知麦彭仁波切于《给萨格西的辩论书·开显真如论》中,引用众多了义经论、续部之教证,此处不再赘述。

辛二、错认佛性之过患

倘若未能认识其本性而仅仅将彼许为相似胜义,则犹如将见到的林中群猴错认为三十三天的天人般,执非法界为法界,而且承许是成佛的种性,及缘彼者修持般若波罗蜜多,以及承许彼为自性身的因等,成立如是所安立的一切是大乘的仿造道,般若等经中也如此宣说。

若未能认识佛性——无变法界,仅将其承许为相似胜义,如错认林中群猴为三十三天庄严之天子,错执非法界为真实法界,且认为是成佛的殊胜大乘种性,若缘此非法界修持般若度,如此所安立一切仅为大乘仿造道,般若等诸经中亦如是宣说。

中下根器者具有根深蒂固实执习气,所见所闻皆会执著,能断实执之单空见对其相续暂时有极大助益。故后代中观论师有必要弘扬名言中万法缘起而显,胜义中一切皆空之单空见。但若将此观点执为最了义,且为般若经、三转法轮了义经典之密意,如此宣说如来藏甚深本性,不但无功反而有过。佛于大彻大悟境界中,发现二谛无别、万法之法性为明空双融之境界全体显露。若于此境界中执著单空或根本无有之大空性,此相违佛现量所证明空双融之境界,亦相违了义殊胜经典之义。

若以单空作为大乘种性,作为修般若之所缘境,根本无法获取大乘殊胜解脱之境界,连初地菩萨之功德亦不会获取,更不用说究竟圆满之佛果。

《大般若经》云:“舍本逐末,获得佳肴,反求粗食;已得大象,反觅象迹;不乞求赐奉美食之主人,反付于微劣食之仆人。”如是比喻舍本求末。

若将非法界执为法界,单空作为真实胜义,此即《大般若经》所说六十四种魔障之一。仅执著一单空之修行,皆为虚妄分别心之修行,非真实修行,而成颠倒行,如《般若经》云:“佛告极勇猛菩萨言:‘善男子,彼一切法从颠倒起,不实无所有,虚妄不如实,极勇猛,若有人行一法者,此颠倒行,不如实行。’”佛又于《金刚经》中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所说之法如同般筏,是助众生解脱执著之善巧方便,若执著此空性,执此单空为实有而不舍弃,就如人上岸,不愿弃舟,非《金刚经》所说殊胜修法。《般若摄颂》云:“亦执蕴空行有相,菩萨未信无生处。”若仅执著五蕴是空,如是此菩萨尚未信解无生,不可思议,极无所住之中观义甚深处。龙树菩萨于《中论》中圆满抉择中观甚深义:“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若对空性执著不舍,十方诸佛亦无法度化。如此有执著之观点不可能为般若之真实修行,不可能为大乘甚深法界之种性,因此必须辨别了不了义,否则执不了义为了义,不但无功,反有舍弃一切大乘了义经典密义等过失。《智印等持经》云:“浊世障深不求法,求理不及于三门,吾等善学菩提者,乐说一切为空性,空性无生亦无作,无见无来亦无去,吾等缘此学空性,如是说者乃法贼。”将不了义执为了义,且以仿造道弘扬说为大乘甚深之观点。非为真正了义之法,且佛于经中亦宣说:说空性无生无作无来无去,我等善学此空性者,即为法之盗贼。

大乘殊胜之中观义,非为单空,认识大乘殊胜之法界佛性,须认识真实胜义之体相,亦即远离一切戏论,无任何承认之观点作为设施处,在此基础上再解说自然本智之面目。但仍须了知,并非不了义观点对众生绝对有害,弘扬不了义之单空见对下根所化决定有利。

此处并非破斥宗喀巴大师观点,而是对大师所弘二种观点善加辨别而已:

一、如《善显密意疏》、《辨了不了义论》、《中论·理海释》等论著中,针对实执强烈之众生,以大悲心着重抉择单空见,如若不然,起始便宣说,无有一切承许,远离一切戏论,或起始便无任何作意,对初学者、中下根机者,非但无利反而有害,修行亦只会成为盲修而徒劳无益。全知麦彭仁波切于《中观庄严论释》中亦赞叹宗喀巴大师:“正是为了以慈悲之手救护不具备以理观察之定解,而一味迷失于离戏字面上,结果对实执无有任何损害,导致误入歧途的彼等初学者,才暂时强调说以观察所引发的无自性执著相极为重要。”全知麦彭仁波切于《定解宝灯论》中亦云:“照见本义诸大德,极其郑重而宣说,必须通过修无我,方可根除我执见。此乃一切初学者,无有错谬之入门,口说最初即断此,乃是散布魔密语。”

二、如《现观庄严论·金鬘疏》、给上师仁达瓦的书信、《三主要道》等著作中观点与宁玛派、萨迦派相同,宣说离一切戏论、现空无碍双融之大中观。如《三主要道》云:“何时分别各执著,无欺缘起之显现,远离所许之空性,尔时未证佛密意。一旦无有轮番时,现见无欺之缘起,断除一切执著相,尔时见解即圆满。了知以现除有边,以空遣除无有边,缘起性空显现理,不为边执见所夺。”后来,格鲁派一些大德亦如是弘扬,如第三世章嘉国师于道歌中云:“格鲁派有些聪明人,执柱子以柱子不空,柱子上实有空,耽著实有堪忍等名言,此明明之显现置于一处,而去寻找其他具相之法。此决定是歧途,根本未见般若老佛母之面目。”此等皆有文字记载、有论著,宣说者亦为公认彻悟之大德,彼等解释宗大师甚深密意时,并未言及‘单空为究竟之见’,亦未言柱子以柱子不空,单独一实有空,相反,彼等所阐述正是明空双融之见。

在《给萨格西的辩论书·开显真如论》中,全知麦彭仁波切言:“我根本不是破斥宗喀巴大师观点,而是辨别宗喀巴大师所说观点了义与不了义之差别,宗喀巴大师所说离戏为了义,所说单空为不了义,而汝等认为宗大师所说之单空为了义,离戏为不了义。故我们是在分析了义与不了义,根本不是直接与间接破斥宗大师观点。如内道中,小乘有部与经部之间,大乘唯识与中观之间,虽皆互有诤辩,但并非破斥释迦佛,而皆承许为导师般,对宗喀巴大师亦如是对待。”

戊三、安立无为法界为种性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己一、略说

因此,将寂灭一切戏论网的二谛无别法界义——各别自证的所境,称为自性清净法界与空性,此者是佛的真实种性以及将能成为具二净的自性身,在一切大乘经论中都曾宣说故,由此不得不承认自性住种性是无为法。

众生分别心皆耽著于戏论网,不是执有便是执无,故分别心之所境非为自性清净法界,亦非佛之真实种性,而唯有各别自证之所境——寂灭一切戏论网、现空二谛无别之法界义,方可堪称自性清净法界与大空性,此为佛之真实种性,将能成为具有自性清净与离垢清净的自性身,以一切大乘经论中皆曾宣说,故自性住种性决定是无为法。

而凡是无为法者,有以自体产生余果后灭尽自体的作用是不合理的,故法身的一切功德只能承许是远离障垢之果。决定是这样,以补处十地大自在菩萨在《宝性论》吉祥怙主龙树在《赞法界颂》中都曾明显阐述过,所以自宗遵循彼等论典承许无为法界法是种性。

凡是无为法,必定不具自体产生余果之后灭尽自体的作用,否则即成有为法。以自性住种性是无为法之故,法身一切功德非为自性住种性灭尽后新生之功德,唯能承许法身功德是自性住种性远离客尘障垢之离系果,决定是此种情况,弥勒菩萨于《宝性论》中、龙树菩萨于《赞法界颂》中均明显如是宣说,故宁玛巴自宗亦遵循此等大论,承许无为法界法是种性。

大恩上师说《宝性论》九种比喻、《赞法界颂》六种比喻皆为描述无为界法。

例如《宝性论》中萎花中佛之喻,萎花中佛身喻佛性,佛身潜伏于萎败莲花中时,并未显露,而去除花叶后,方得显露,因此,仅具花叶去未去除之差别,而前后佛身并无差别,此描述无为法界种性,前客尘所覆而为凡夫,后远离客尘显现成佛。故法身一切功德皆安立为离系果。九个比喻皆如此描述。且弥勒菩萨宣说九喻后亦云:“宣说众生无始来,具有烦恼客尘垢,无垢自性清净心,无始不离而安住。”故佛性乃无始以来恒常安住的自性清净心,决定是无为法。

己二、广说分二:一、以教成立 二、以理成立

庚一、以教成立

论中所说:“一切大乘经论中都曾宣说故”,此根据何等经论,如何宣说?

如《宝性论》云:“非初非中非后际,自性故是无为体。犹如器界一切法,依于虚空而生灭,如是有情之诸根,依无为界而生灭。”“心之自性如虚空,无因以及无有缘,无有和合及无生,无灭亦无安住相。”主要宣说无生、无住、无灭之相,为无为法境界。

《宝性论》又云:“佛性依于意生身,无生其性恒常故;依于不可思议死,无死其性坚固故;依于无明习气病,无害其性寂灭故;依于无漏之行业,无老其性不变故。”无生、无死、无害、无老、恒常坚固、寂灭不变的无为法体相,非新造而有,为本具之离系果。《宝性论》又云:“具非造作功德故,自性不生不变义。”

《赞法界颂》云:“如灯被障碍,非能照余物,无明恒覆心,法界非明了。如灯离障碍,处处物能照,烦恼破坏时,真如恒显现。”喻云:犹如明灯被罩住时,不能照亮他物,一旦离开灯罩,便可照亮四方。被罩时灯之光明从未失去,离开灯罩时,光明亦非新得。灯罩喻能障之无明,灯之光明喻法界,灯光显露喻真如法界显露。此处已极明显宣说法界为无为法,佛功德为离系果。《赞法界颂》又云:“如米糠缠裹,谷体米非无,烦恼覆真如,真如烦恼有。”犹如米糠缠裹,糠中之米从未离开,一直安住。比喻真如恒常安住,是大无为法,抉择佛陀法身一切功德皆为离系果。

大乘经论之抉择甚是殊胜,抉择如来藏为大无为法,以下引用经典教证证明:

《华严经》云:“虽烧世间界,数多不可思,虚空无毁灭,如是自然智。”

《涅槃经》云:“佛性雄猛,难可毁坏,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性若可断,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即是如来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无能毁坏烧灭。”又云:“所谓佛性,非是作法,但为烦恼客尘所覆。”

《如来藏经》云:“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胜鬘经》云:“世尊,此四谛中,三谛无常,一谛是常。世尊,一苦灭谛离有为相,离有为相则性常住,性常住者非破坏法,非破坏者是谛是常,是归依处。世尊,是故苦灭圣谛以胜义故,是谛是常,是归依处。”

《佛说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舍利弗,非过去际者,离生时故;非未来际者,离灭时故。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余经云:“一切有情,悉具自然本智藏。”

《大乘起信论》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恒。”

庚二、以理成立

彼界是一切诸法的实相,本体无生无灭,住于显空无别的本性,没有偏堕于任何一方。如是,显现生而复灭的诸有为法,像显现那样不成立故,以此不染污法界本体。因此,须由轮回因果本来清净而本体自成光明和无漏诸显现无离无合的此关要,无倒认识如来藏之相。

此如来藏即一切诸法本来实相,其无生、无灭、无增、无减、无净、无垢,本来安住现空无别本性之中,未偏堕于任何一方。

实则显现生而复灭之有为法,并非真实成立于实相中,如显现般的生灭、增减、净垢,并非如是成立于实相中,故如来藏上本来以客尘空,因彼等未染污法界本来。实相中本不成立轮回因果,与轮回相对的涅槃亦仅为假立而已,故法界唯是超离凡圣之如来藏,须由轮回因果本来清净而本体自成光明与无漏显现无离无合的此一关要,无颠倒认识如来藏体相。

丁二、安立清净自宗分二:一、略说 二、以无垢能立成立自宗

戊一、略说分二:一、宣说内道其余三宗所立种性 二、略说自宗所立种性

己一、宣说内道其余三宗所立种性

内道四宗所安立圣者种性,有不相同:

一、小乘有部安立圣者种性为无贪之善心,即知足少欲之善心。

二、小乘经部承许圣者种性为有情心上所具能成就三种菩提的功能或种子。

三、大乘种性,不论唯识还是中观,皆安立性种与习种二种。性种,即自性住种性,亦名本性住种性;习种,即习所成种性,或名增上种性。大乘唯识宗承许自性住种性为刹那性有为法,且为无始以来以法性力具足。

以上三宗所承许种性,皆为有为法之体性;且皆非周遍一切有情,如小乘有部、经部皆承许存在无种性:并非每位众生皆周遍具有无贪之善根,或能成就三菩提之功能。大乘不了义的唯识宗主张五种性,其中亦有承许决定无种性者。

此三宗差别:大乘唯识宗建立无始本具自性住种性,小乘所立种性皆为有始,前者以法性力本具,后者以积资而获得。

己二、略说自宗所立种性

此处所说清净自宗,唯指内道四宗中之大中观宗。大中观自宗所立种性亦有性种与习种,此处唯一着重宣说性种。全知麦彭仁波切于《入智者门论》中云:“所谓种性为何者?自性住种性是如来藏,如来藏自性本来即是与身智无二之法界觉空双融、自然智慧无为法、自性周遍一切法之真如,如虚空不迁变性……此无漏界于一切众生无差别,以心之法性方式具有。”因此,自宗非为小乘宗,亦非为大乘唯识宗,而为了义大中观宗;非建立有始之种性,而建立自性安住之种性;非建立不平等周遍之种性,而建立一切众生无差别周遍之种性;非建立刹那有为法之种性,而建立自然智慧大无为法之种性;非建立单空或实有之种性,而建立与身智无二之觉空双融之种性。

戊二、以无垢能立成立自宗分四:一、佛陀法身能现故 二、真如无有差别故 三、具种性故 四、摄义

己一、佛陀法身能现故分三:一、安立无垢自宗 二、以理成立 三、摄义

庚一、安立无垢自宗

前面偈颂首句“佛陀法身能现故”之义是:究竟正等觉圆满佛身即是等同虚空的法身功德,此者是从具诸束缚的平凡补特伽罗的相续中后来有明现或显现出或能现前故,安立现在有情相续中就具有如来藏。

此段以三相理论分析:

现在具有束缚的有情相续(宗法) 具有如来藏(所立) 以佛陀等同虚空之法身功德后来明现故(能立)

第一相因成立,无不成、不定、相违之过失。

一、无不成之过:因内道了义教均承许有情将来会成佛,故因于宗法上成立。

二、无不定与相违之过:以将来现前之法身功德是无为法,故非前无而后造就之新法,所以有情现在具缚之相续,决定具有如来藏。此以喻说明:如虚空中,日轮离云而现,此明云层中本具日轮,而非离云后忽然新生。故此为极成之理,无不定之过,更无相违之过。

庚二、以理成立分三:一、共同成立之理 二、共不共之差别 三、不共成立之理

辛一、共同成立之理

以此如何成立之理,分为共同和不共两种:一、共同,若存在能现前智慧法身的有情,则其心中决定具有将能成佛的种性,根本没有种性就能现前法身是完全不合理的,如《赞法界颂》云:“有藏勤作故,能见黄金等,无藏虽勤作,唯一生烦恼。”

例如悉达多太子后来现前智慧法身,太子相续中决定具有能成佛之种性,若无种性,决不可能现前法身。若无桃树之种,则决不会出现桃树之根茎、枝叶、花果一般。《赞法界颂》中比喻云:如开采黄金,若所选之地有金矿,则由勤作可获取;若根本无有,则如何勤作,亦不可能获得黄金。同理,一切众生本具如来藏之成佛种性,如此积资净障才会现前法身功德;若无如来藏,则如何积资净障亦无佛果功德现前。

辛二、共不共之差别

共、不共种性有何差别?

共同种性即将来有可能成佛之功能性、具有将来成佛之因,于具足顺缘、远离违缘时,必定会成佛;不共种性即一切有情决定能成佛之种性,众生位本具一切佛功德之种性,前后无变易之大无为法,永不可能以因缘而空耗。既然众生相续中本具大无为法之如来藏,能障之客尘是忽然性,可能分离,而远离客尘之助缘——诸佛之利他事业无有间断,故一切众生决定能成佛。

唯识与中观皆须承许共同种性,而不共种性为中观不共观点。中观宗观点有何不共之处?因其种性是于真如上安立,真如实相中,“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之明空双融实相,无任何贤劣之别、无众生与佛之别、无三乘之别,故无三乘之决定种性,更无无种性,而是于众生位,平等无差别皆具圆具一切胜义功德之佛性,为众生决定成佛之究竟一乘之观点。此为中观宗不共之安立,故称为中观宗不共观点。

辛三、不共成立之理分二:一、成立因 二、成立立宗

二、不共,如是所说是为合理。若想如是良田中将能长出庄稼般,把此心立为将来成佛的因,然如何安立本来具足佛功德的殊胜种性呢?也可成立彼,因为一切诸佛出有坏皆以无为法而安立自性智慧身,不是所作无常的自性,以教证理证均能成立故。

若有人认为共同种性之安立极为合理,而有所怀疑本具佛功德之不共殊胜种性之安立,此可由三相理论遣除:

一切众生(宗法) 具有本来具足佛功德的殊胜种性(所立) 以无为法安立诸佛自然智慧身故(能立)

壬一、成立因分三:一、以教成立 二、以理成立 三、摄义

癸一、以教成立

首先依教证安立诸佛智慧身是无为法,而非所作无常之自性。先举第三转法轮了义经证明佛之自性身非无常之自性,非所作性。

《涅槃经》云:“诸比丘,若戒律圆满者,于如来无为法,说为有为法者,不若成为外道,毋宁死矣。”

“戒律圆满”指行为圆满,虽然行为圆满,但若执邪见,将常住如来无为法说成无常有为法,如是不如成为外道,不如死去。

又云:“善男子,今于如来,当观为常身、无毁身、金刚身、非肉身、法身。”

佛说于如来应观为恒时常住之身,以任何因缘不可毁坏之身,如金刚般之坚固身,非业惑所感之肉身。觉囊派大德们宣说如来藏为不空,为金刚身、坚固身等,亦是依第三转法轮了义经而安立。

又云:“若说如来无常之句,不如以舌根触燃火之薪,毋宁死矣,亦不应听闻彼句。”

若宣说如来无常之语句,不如以自己舌根接触烧燃之干柴,宁可死亦不应听闻如是语句。

烧若无必要、非度化外道时,而随便宣说如来为无常,此有极大过失,说者有过,闻者亦有过,相续中对了义如来无法产生胜解信。

仅是无遮分不能成立为涅槃,彼经又云:“所谓空空,何时寻找,何者亦不可得,何者亦无,裸体外道亦有,然解脱非如此也。”

佛说:所谓空空,即何时寻找亦不得一物,如是何者亦无,裸体外道也有,此即彼等所计之解脱,但真实之解脱并非如此。

故宝瓶、柱子等无有,不能成立为涅槃或大乘种性,仅仅无遮分之相似空不能作为如来藏真正之体相,此为释迦佛亲口所宣说。

又云:“何为解脱者,即非所作之种性,彼乃如来也。”

何为解脱?即不属于以因缘造作之种性,此方为法身如来。

再以第二转法轮佛经证明:

《能断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能断金刚经》云:若以色相见我,以音声求我,即不能见法身如来,且成颠倒之修行,如何能见真正导师法身?所谓佛陀,即一切二障消尽,一切二取迷现悉消于法界,与法性无二,此即导师法身,如水入海。法性亦非有、无等边戏,故亦不能以观现世量了达。

仅以此等略作表示,在一切了义经中都有广泛宣说。

以第三转了义经《涅槃经》与第二转了义经《能断金刚经》略作表示,其余了义经中亦着重广泛宣说此理。

如《华严经》云:“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以于一切众生界中,终无有一众生身中而不具足如来功德及智慧者,但众生颠倒,不知如来智。远离颠倒,起一切智、无师智、无碍智。”

《胜鬘经》云:“世尊,如来藏者,离有为相境界。世尊,如来藏者,常恒清凉不变故。”

在坚慧菩萨的《法界无差别论》中引经云:“非以苦坏,名苦灭谛。言苦灭者,以从本已来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尽离尽,常恒不变,无有断绝,自性清净,远离一切烦恼藏,具足过恒河沙不离不脱智不思议诸佛法,是故说名如来法身。即此如来法身,未离烦恼藏,说名如来藏,世尊,如来藏智,是如来空智。”

《宝性论》亦云:“具有无尽功德故,如如不变常恒义;如同轮回无边故,皈依自性坚固义;无分别智自性故,无二法性寂灭义;具非造作功德故,自性不灭不变义。”又云:“光明非是所作性,无别超过恒河沙,是故本来即具足,佛陀功德之诸法。”

癸二、以理成立分二:一、承许相智为无常法应成之过失 二、破斥承许佛智为有为法

子一、承许相智为无常法应成之过失

复次,理证:与本来法界无二平等一味究竟之果——一切相智,若是以因缘新生所作的无常法,则应成有非自然智慧、未断变苦、有灭有生、以自体灭故具虚妄性、自体未成究竟皈依生后无间灭故、仅于因缘聚集处独住故未入诸法平等一味、未超越一切边、未灭意生身等、无自在随他转等诸多过失。

以三相理论逐一分析此理证:

1、一切相智 应成非自然智慧 以因缘所作的无常法故。

以因缘所作之智决定是观待因缘而新生之法,故非自然本有之智慧。

2、一切相智 应成未断变苦 以因缘所作的无常法故。

因无常法刹那皆随因缘而变,故未断变苦故。

3、一切相智 应成有灭有生 以因缘所作的无常法故。

4、一切相智 应成具虚妄性 以自体灭故。

因缘所作法,决定是刹那而灭之自性,故不住第二刹那,而成虚妄性。

5、一切相智 应成自体未成究竟皈依 以生后无间灭故。

若为因缘所作法,决定为生后无间而灭,非为究竟皈依处,此相违《宝性论》所说:“了义之中诸有情,皈依唯一是佛陀。”

6、一切相智 应成未入诸法平等一味 仅独住于因缘聚集处故。

若如来法身一切相智为观待因缘之有为法,则其仅独住于因缘聚集处,如是佛度化众生时,便有有些度化、有些不度、有些度化时间快、有些慢等偏袒,此一切相智仅安住于部分因缘聚集之处,非平等周遍之智,应成未入平等一味之过。

7、一切相智 应成未超越一切边 以因缘所作的无常法故。

应成一切相智未超越无常、有为、生灭诸边之过。

8、一切相智 应成未灭意生身等 以因缘所作的无常法故。

因一切相智是观待所境之能境,故未灭意生身等。意生身是从能境义上安立,佛相续中一切相智,若是有为法,刹那生灭之法,则一切相智应成观待所境之能境,若是能境,是心识、意,则必定存在意生身,故应成一切相智未灭意生身之过。

9、一切相智 应成无自在随他转 以因缘所作的无常法故。

因是观待因缘之法,故无自在,唯随因缘而转。

如是承许将会产生把金刚身视为无常的很多极大罪过故,应当在舍离此劣道后于无二智慧身观为大无为法、大常法。

将如来藏之金刚身视为无常,则会产生上述众多过失,故当舍弃此劣道后,将无二智慧身观为大无为法、大常法,而非所作法、无常法。

子二、破斥承许佛智为有为法分二:一、破斥承许佛智非无为法 二、佛智非观待因缘假立之法

丑一、破斥承许佛智非无为法

有些唯依观现世量衡量智慧不可能是无为法,心与常法不成同一体性。

他宗观点:依于观现世量,如来藏自然智慧或者佛智慧不是无为法,因佛之能境智慧能衡量一切所知法,是一种能了知所知之体相,故与常法非一种体性。否则,若与常法为同一体性,既为能知又为常法,则与大自在天之体相相同。

这样认为甚是下劣。虽然了知所境的狭隘心识决定是无常的,但是能知和所知一味的遍空虚空金刚智慧与彼不相同。因为在无为法自力光明不变的体性中含摄轮涅一切诸法,所以彼本体本来无有生灭,以观察究竟的理论成立故,如是智慧是不住有为无为任何边的大无为法。

全知麦彭仁波切回云:“汝宗此观点极为下劣,若汝所说为了知所境之能境心,以其了知所境,则其确实与常法非为同一体性,或说决定为无常,但佛智慧为能知与所知一体、远离二取的本具如来藏大无为法,其周遍一切处,自性空,同时不离光明智慧,何时亦具足功德、何时亦不被违品摧毁,故与能境心识不同,如来智慧是大无为法、大常法。时轮金刚中,称为遍空虚空金刚。

于此不可思议大无为法自力光明不变体性中,含摄一切轮涅诸法,《宝性论》云:“如是一切蕴界处,住于业及烦恼中,此等行业及烦恼,住于非理作意中,此等非理作意者,住于心之自性中。”蕴界处、业烦恼、非理作意等轮回诸法,皆住于心之自性中。明显宣说轮回诸法皆含摄于心之自性光明不变体性中。

声闻缘觉、佛菩萨功德完全是以大无为法作为基础,以大无为法安立四圣差别,《金刚经》等中即宣说此种根据,故涅槃功德亦是依靠自性光明而安立。以相似、支分、部分、圆满证悟,而安立四圣断证境界,但总的了知须依赖无为法的本性才能成就。

所以,如来藏或无为智慧本体,本来就无出生与断灭,其非刹那性之无常本性,完全为大无为法体性。此观点以何为根据?“以观察究竟的理论成立故”即从观察究竟之胜义理论,大无为法之如来藏远离一切戏论,不存在任何生灭无常之体相,为不住有为、无为任何边之大无为法。如《中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中论》又云:“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入中论》亦云:“尽焚所知如干薪,诸佛法身最寂灭,尔时不生亦不灭,由心灭故唯身证。”

大恩上师言:“按照暂时打破外道邪见,即按照观现世量观点,有必要言佛之智慧为无常,《释量论》即如此宣说。按宗派而言,因明所说为唯识观点,或为以观现世量观察名言之理论,此等皆为不了义之教。此处宣说法界如来藏是以净见量衡量之了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