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二、分别所知分四

皈依品第三

如是安立大乘是佛所宣说的经后,再论述大小乘之间的差别(分别所知),差别虽有多类,在本论则通过皈依品至二利品之间的四品内容来宣说差别,即因之种性,最初入道之门即是皈依,从此开始发心、修行,通过此等来了知超越小乘之理。

丙二、分别所知分四:一、皈依;二、种性;三、发心;四、修行(二利)

丁一、皈依分三:一、皈依之殊胜差别;二、具有殊胜差别的皈依之自性;三、摄义

戊一、皈依之殊胜差别分二:一、略说四种殊胜差别;二、其义广说

己一、略说四种殊胜差别

若人皈三宝,大乘皈第一,

一切遍勇猛,得果不及故。

难起亦难成,应须大志意,

为成自他利,当作胜皈依。

若人皈依三宝,应知于一切皈依中,大乘皈依最为第一,其自性具有四种殊胜义故,四种大义即①一切遍义;②勇猛义;③得果义;④胜伏(不及)义。由菩提弘誓难以发起、长劫胜行难以成办,应须发起大志意。何以故?为欲成就自他二利,故当作殊胜皈依。

大乘行者的皈依以四种殊胜差别超越于小乘。即①入于救度一切众生等之一切遍;②欲求佛果心极勇悍发起勇猛誓愿之勇猛;③证悟二无我(得果);④超胜世间凡夫与声闻(不及)。以此四种殊胜差别,为成办大乘义而皈依三宝,比起平凡众生皈依世间梵天、大自在天等,以及声闻独觉为求自利而皈依三宝,大乘的皈依更为超胜。

为何称上述皈依为第一呢?

首先为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救度后,安置于解脱及一切智智果位,自己发誓求无上菩提之果,这种大愿一般补特伽罗很难发起,因为无量众生中如是发殊胜愿王的极为罕见。

如是发心后,为了获得无上菩提以及普度一切众生,布施身财受用等修持的加行,在千万劫中也难以成办。何以故?倘若获得无上菩提果,则可于轮回未空之际饶益一切众生,故具有大义。因此,把大乘视为道后作皈依,是具有殊胜大义的。

己二、其义广说(依略说次第)分四:一、一切遍差别;二、承许差别;三、得果差别;四、超胜差别

庚一、一切遍差别

众生遍乘遍,智遍寂灭遍,

是名智慧者,四种一切遍。

大乘皈依具有四种一切遍,即:①众生一切遍:入于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②乘一切遍:通达一切三乘;③智一切遍:圆满证悟二无我;④寂灭一切遍:在大涅槃的法界中,生死涅槃证悟为一味,并且以智慧与大悲不住轮涅任何一边。

由此应知,具慧菩萨具有不共的四种一切遍,决非声闻独觉能有。

庚二、承许差别分二:一、宣说真实;二、以喻宣说

辛一、宣说真实

希望佛菩提,不退难行行,

诸佛平等觉,勇猛胜有三。

大乘皈依具有三种殊胜勇猛,即希求佛果菩提、修行不退难行能行、至成佛时与一切诸佛平等觉故。

应知,具慧菩萨的殊胜誓言(或者勇猛、承许)具有如下三种差别:

①愿胜勇猛:即对佛功德法——十力四无畏等,内心至诚、数数生起欢喜寻求殊胜菩提之誓言的差别。

②行胜勇猛:即从信解位直至十地之间,对修道不生退屈,修持舍弃身等他苦自己代受等的有义苦行,这是修行差别。

③果胜勇猛:至成佛时,与诸佛断证无别,安住于身语意等同诸佛的境界,这是果之差别。

辛二、以喻宣说分二:一、转轮王子喻;二、大臣喻

壬一、转轮王子喻

发心与智度,聚满亦大慈,

种子及生母,胎藏乳母胜。

由此殊胜誓言,诸佛子得到具足发菩提心、智慧成就、二资圆满、具有大悲四种圆满的善生,如同具足轮王种子、尊贵生母、不坏胎藏、善育乳母四种圆满而生的转轮王子一般,如是具足佛子之性相,于彼当知誓言之殊胜。

譬如转轮王子,具有王种、生母、无有疾病等过之胎藏、能长养之乳母四种圆满,同样,诸菩萨续佛慧命,成为如来意子,不同于声闻独觉仅有语子之称,已成如来殊胜意子的诸菩萨发无上菩提心,具证圆满空性之智慧,成满福慧二资粮,具有不舍一切众生的大悲心,如是四法次第如王种、生母、胎藏、乳母一般从彼出生具慧菩萨,应知即是殊胜誓言,因为立誓修持无上菩提,以此之力成为如来意子,如同转轮王子,具有不共之相。

妙相成生力,大乐大方便,

如此四成就,是名为胜身。

因为菩萨具有庄严妙相、成熟众生之力、佛地大安乐、度生大方便,以如是色、力、乐、智四种成就,故名为殊胜之身。

再者,降生的转轮王子超越常人,具有四种特征,即①身以妙相庄严;②能统摄四洲并善加护持;③获得王子受用;④通达君规及种种明。与此类似,佛子善生具足四种殊胜,即①能得种种悦意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妙相),彼者清净、庄严、明显之三种功德远超世间转轮王之相;②以心之力,获得身语意三门自在成熟众生善根之力;③一切烦恼寂灭,获得何时亦无穷尽的佛位大安乐;④把一切众生从痛苦中救度后,安置于究竟的安乐地,故能成为一切众生的皈依处,成就无量方便与智慧之门(大方便)。

光授法自在,巧说善治摄,

由此四因故,佛种则不断。

由四种因缘,即①蒙光授;②法自在;③能巧说;④善治摄,使得佛种绍隆不会断绝。

转轮王子具有妙相,有四种特法,即①得王位灌顶;②超越凡流,于一切所知之事自在通达;③善巧通达身口意之诸种技艺;④对属下臣民,以摄受、处罚的方式善为护持。同样,立誓承许无上菩提的菩萨具有四法:①在十地时,蒙诸佛放光灌顶令其受职;②由前得受灌顶之力,智慧无碍,对尽所如所之一切法,具有很自在的功德;③于佛众之中,能善巧宣说诸佛所示现的神通以及所宣说的妙法;④制定殊胜的戒律学处,故过恶能治、功德能摄。

壬二、大臣喻

入度见觉分,持密利众生,

由此四因故,得似于大臣。

善入诸波罗蜜、常见大菩提分宝、持如来身口意三密、利益无边众生,由此四种因(根据),故宣说菩萨具有类似于大臣的四种功德。

菩萨能护持如来之大乘法以及身口意之密意,声闻独觉不能如是,如同国王信任的重臣一般。大臣具有四种功德,即①入王禁宫;②能见王一切宝库中之妙宝;③秘王密语;④自在赏赐。如是勇猛菩萨亦具四德,即①善入成就佛陀法的十度等一切大乘法;②能看护、守持大菩提分宝而不忘失(见觉分);③常持如来身口意之秘密,如《秘密不可思议经》云:“释迦如来于因地菩萨位,及得佛果时,金刚手恒时住于佛前,佛身语意之秘密,人所不知之事,悉皆知晓。”④常能不间断利益无边众生。

庚三、证悟差别

福德及尊重,有乐亦苦灭,

证乐证法阴,习尽有灭舍。

大乘皈依者具有得大福德、三有尊重、三有受生乐、自他苦聚息灭、觉证最上乐、证大法阴、二障习气永尽、有舍灭舍的八种殊胜果报差别。

概略而言,即证悟人无我与法无我,若广说,可分八种功德。

①福德:在对大乘法产生信解时,获得等同虚空界、有情界的大福德聚。

②尊重:如是生起信解后,发无上菩提心时,超越三界一切众生,成为人天导师。

③有乐:为了成办自他二利,故意转生三有,感受世间人天受用圆满的无量安乐。

④苦灭:于初地现量证悟法界胜义时,获得自他平等之心,且见能作自他利益,故油然生起极胜欢喜,同时自他之大苦聚得以息灭,此时,自能远离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等五种怖畏。且能如己,具有寂灭其他众生的怖畏痛苦的力量。

⑤证乐:于八地得无生法忍时,成就任运无分别智慧的大光明(观待八地之下),而安住觉证最上之乐。

如是历经十地后,获得佛地的三种功德,即:

⑥证法阴:获得菩提法身时,积聚种种无漏法蕴,即是所谓的证法阴,它具有大、胜、常、善聚四种功德,因为是无边修多罗等法的来源,故为大;超越世间、声缘,故为殊胜;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恒时不会穷尽,故为常;并非空无,善法积聚圆满,故为善聚。

⑦习尽:烦恼障、所知障的习气彻底断尽无余。

⑧有灭舍:无著释云:“有舍者不住生死,灭舍者不住涅槃。”即解脱生死、涅槃之二边,获得无住大涅槃。

庚四、超胜差别

大体及大义,无边及无尽,

由善世出世,成熟神通故。

大乘皈依以四种因超胜二乘,四因即①由世间善根,具有大体;②由出世善根,具有大义;③由成熟善根,能成熟无边众生;④由神通善根,至无余涅槃亦无有穷尽。

具慧菩萨以四种善根胜伏一切声闻缘觉,依次为:

①以安住世第一法位以下之胜解行位的善根,不象声缘偏堕涅槃,能成为救度群生转入轮回之因的大体,故超越一切小乘。(由世间善根)

②以初地至七地之间的善根,能得无上菩提,故为大义,胜伏一切小乘。(由出世善根)

③于三清净地,具有无分别智慧自在,故诸善根如同果熟一般增长成熟,并增上十力、十度等无边功德,恒作佛事,转大法轮,无有间息,以此超越一切小乘。(由成熟善根)

④因为获得佛陀果位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究竟圆满之功德,彼等功德于无余法界的涅槃中亦恒时无尽,故超胜一切小乘。(由神通善根)

如是已皈依大乘的善根,即是世第一法位以下的胜解位发心;出世间一至七地之间的清净意乐发心,故能成熟无边有情;于三清净地获得无分别智等四种自在圆满;彼等并非声闻独觉的无余涅槃,而是在无余涅槃中恒时功德无尽。以如是四种善根超越了声闻缘觉。

戊二、具有殊胜差别的皈依之自性

希望及大悲,种智亦不退,

三出及二得,差别有六种。

皈依的差别有六种,即①自性;②因;③果;④业;⑤相应;⑥品类。其中,希望为自性,大悲为因,种智为果,不退为业,三出为相应,二得为品类。以下具体解释。

①皈依之自性:所谓大乘的皈依,即是希求佛地,亦即对佛陀皈依后自己亦希求获得佛果的心。譬如,佛成为一切众生的皈依处,同样,自己也立誓为拔一切众生苦而愿成佛,此立誓许诺之愿心,即是皈依的自性。小乘诸行人则是愿自己从轮回痛苦中得到解脱,为救度自己而皈依佛法僧。

②皈依之因:大乘行人自己愿成佛的承许出自愿拔一切众生苦的大悲心,所以大乘的皈依之因乃是大悲。

③皈依之果:如是皈依后,次第历经十地的修证,最终所得佛位的一切智智(种智),即是皈依之果,为果皈依。

④皈依之业:成佛之后,乃至虚空未尽之际,对一切有情恒作利乐,而诸菩萨于学道时亦行持种种难行,利乐有情,无有疲厌,此即是皈依的作业(作用)。(不退为业)

⑤皈依之相应:分别对由大小乘道出离的种种补特伽罗,菩萨恒时具足精通、相信三乘法的功德,此亦,大乘的皈依遍行于三乘,故对缘三乘有不共意乐的各个有情,随顺彼等,无偏宣说相应的种种乘及种种法,故使彼等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因此,具足令三乘种性各得出离的功德,成为三乘种性的共同皈依处与怙主,因为三乘种性的各类众生对与自己相应的乘有相信之心。(三出为相应)

⑥皈依之品类:有世俗得、法性得两种,其中:通过自己的语言承许、堪布阿阇梨念诵仪轨的音声等表示所获得的皈依,名为世俗得粗皈依;于一地时,因现量证悟法性故,从此不再失坏之皈依,名为法性得细皈依(深皈依)。发心也同样如是两种。(二得为品类)

如上已述自性、因、果、业、相应(具足)、品类,具足此等六种的具慧菩萨之皈依,比世间凡夫、出世间声缘之皈依更为殊胜。

戊三、摄义

皈依有大义,功德聚增长,

意悲遍世间,广流大圣法。

皈依具有自他利行之大义,即以功德聚增长,成办自利行;以作意、大悲遍世间以及广勤方便流布大圣之法,成办他利行。

如按大乘的观点作皈依,则有巨大的意义。如何具有大义呢?如是为修持自他二利而皈依,次第修持彼道后,直至获得佛地的力、无畏、恒时任运不断之事业等,在此期间,无量的功德聚增长,乃为自利圆满;同时以缘无量众生平等周遍之大悲心的方式利他,在加行方面,则于十方世界广流宣说无等大圣诸佛、菩萨的大乘法,故安置众生于暂时究竟解脱的安乐地,因此具足发心与加行二种圆满。

《大乘庄严经论·皈依品》释竟


种性品第四

在《胜乘甘露喜筵》中,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三乘之道不论何者,首先须要皈依,对于各乘之道,诚信它是能彻底解脱轮回痛苦的道后,为了获得解脱,心中将开示道的导师以及已入此道的僧众取为殊胜的皈依处,从而趋入正道。否则,若不能诚信三宝是真实的皈依处,必将无缘修持解脱法。因此,首先宣说皈依品。此后,虽然大小乘二者平等皈依三宝,但其中有些皈依大乘,有些皈依小乘,会出现三种种性,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为了断除此疑,继而宣说种性品。其中具有殊胜种性的补特伽罗会发起无上菩提心,故此后宣说发心品。而发起菩提心之作者的加行为修行,故发心品后宣说二利品(修行品)。须要附带说明的是,本论前后两次出现了修行品(前者是第六二利品,后者是第十四随修品),其中前者对大小乘修行的差别仅仅是以分别所知而总说,后者则从讲修中的实修的角度宣说。”

丁二、种性分三:一、宣说具有种性;二、宣说不具种性,三、以赞叹大乘种性的方式摄义

戊一、宣说具有种性分二:一、总标略说;二、其义广说

己一、总标略说

过恶功德

③1 2 3 4 5④ 6 ⑤ 7⑥

金譬宝譬,九种各四种。

① 8 9 ②

种性共有九种差别,即①一般成立有不同种性;②其中以大乘种性为殊胜;③种性的自性(体相);④种性的相貌;⑤种性的分类;⑥障碍苏醒种性的过失;⑦种性的功德;⑧种性的黄金譬喻;⑨种性的珍宝譬喻。如是九义,以下均以四种差别作宣说。

己二、其义广说(依略说次第)分九:一、成立有不同种性;二、成立大乘种性为殊胜;三、种性之自性;四、种性之相貌;五、种性之分类;六、障碍苏醒种性之过失;七、大乘种性之殊胜功德;八、种性之黄金譬喻;九、种性之珍宝譬喻

庚一、成立有不同种性

由界及由信,由行及由果,

由此四差别,应知有性体。

所谓“存在种种不同的种性”,应当如何认识呢?以下从界、信、行、果方面具体分析:

①由界:无著释云:“由界差别者,众生有种种界无量差别。”这里界、种子、种性是表达同一义的异名。芸芸众生的界(性)互异,有着种种差别,有些贪欲炽盛,有些嗔心粗猛,有些则愚痴深重,又或属声闻种性,或属缘觉种性,或属大乘种性,总之种种性向不一故决定有种种的界性,即一贪中亦有极多差别。如《毛诃子经》云:“于长宽各一由旬之地域,堆满丸子,随取一丸表一种性,说此是声闻种性,此是缘觉种性,此是具强力贪心之种性……如是数数拾取,丸子速尽,然众生之界犹不能尽。”

②由信:所谓信之差别,即以种性或界不同,故信解也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以饮食来说,有人喜甜,有人喜酸……如是等等,可表示有无量不同的信解。从解脱道的角度来看,不论阿阇梨宣说与否,有者(天性)只对声缘乘有信心,大乘不能令其生信。以此类推,可知有不同信解的存在。

③由行:在能否行持六度方面,有些能修,有些则修不了,众生的根性有种种不同的差别。

④由果:再看解脱之果,菩提可分上、中、下三种,下等为声闻菩提,中等为缘觉菩提,上等为大乘殊胜菩提。

如是,见四种根据,可断定说有不同种性,因为倘若无有不同种性,则以相同因应成不能有不同的信、行、果,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应成立有不同种性。

庚二、成立大乘种性为殊胜

明净及普摄,大义亦无尽,

由善有四胜,种性得第一。

大乘种性由四种因缘得为最胜。①由善根明净,大乘善根远离二障并且明净,此唯以大乘种性作因而成办,所以超越小乘种性;②由善根普摄,即大乘种性能作地、度最终之果所具有的十力等一切善根圆满的因;③由善根大义,依大乘种性可生起自他二利的修行,故能作善根广大义的因;④由善根无尽,即入无余大涅槃时,十力、四无畏等善根,乃至轮回未空之际无有穷尽,能作此善根无尽之因。

以此四因,故大乘种性最胜第一。因为如是四种殊胜,声闻乘等中没有,故以彼等种性不会作成办如是善根的因。

庚三、种性之自性

性种及习种,所依及能依,

应知有非有,功德度义故。

大乘种性共有四种自性,即①性种自性,又译为自性住种性;②习种自性;③所依自性,即是性种自性;④能依自性,即习种自性。以上是由不同异门分作四种。

①性种自性,《胜乘甘露喜筵》中说:“依唯识的观点而言,《瑜伽师地论》云:‘从无始以来,彼等有情内六生处之差别依法性而获得。’(即是所谓大乘的自性住种性,因为诸菩萨内六生处之差别是从无始以来一一相续不断等流而来的,是以法性自性获得的。)并且唯识派说:自性住种性是如是存在的,谁也未造、未去改变、具足能成佛的种子,由于具有如是种子,故承许有机会获得菩提果。犹如石矿中,有些含藏黄金,有些含藏铁,有些含藏铜等,它们之间不会互相转变,如是承许也。

彼唯识宗承许五种性,即三乘中每一乘的决定种性、三乘不定种性以及断解脱种的阐提种性,虽然本论也讲过如是之义,而诸中观师暂时也不破斥有如是五类,因为佛经中说:声闻决定种性在未得自道之寂灭果前,佛再如何方便引导也无法转变其性向;又有贪心极重、根本不生舍弃轮回之心的一类众生,在此期间,即便诸佛也无法将彼等安置于解脱道。如是应当承许有这种情况存在,因为乃至轮回未空之间,必定存在众生,在有众生的期间,虽有众多佛数数应化世间,然仍有未得解脱的众生。是故唯识所承许的观点,从一个角度看也无有不合理处。然而,一切众生心的自性本是无生自性光明的如来藏,何时也离开不了,如火之热性一般,是心之法性,故如是之法性一切众生不可能没有,因此中观宗不承认一阐提的观点。如本论《菩提品》云:‘一切无别故,得如清净故,故说诸众生,名为如来藏。’诸如此类,宣说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又本论《随修品》云:‘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在究竟意义中,自性住种性即是心之法性——明空双运的实相,如《宝性论》中所广述的那样。对于此点此处并未详细展开来论述。

②所谓习种自性,亦名清净修习之种性。由于安住自性住种性的菩萨某时值遇阿阇梨,发菩提心、修持菩萨行,此时名为随增种性或清净修习之种性。

关于性种自性、习种自性二者,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就菩萨种性来说,如果一开始就入大乘,则名自性住种性;如先入声闻乘,后经大乘阿阇梨的引导,方转趋大乘,则名习种自性(清净修习之种性)。或者,坚慧论师在广释中说:“诸决定种性,开始即入各乘,名为自性住种性;诸不定种性,被大乘阿阇梨摄受、引导后,成为大乘种性,彼等名为习种自性。”

所谓种性,义即是因,因此仅仅安住自性住种性时,只具因相,非有果相,故为“有非有”,依靠自性住种性发生随增种性,因此观待前者(所依),随增种性是果(能依),而依随增种性产生后后之道,故又是因。自性住种性是至于佛陀十力等功德之间的因,因为依靠它产生诸道及果。种性,梵语云“郭扎”,义为功德度,即依此种性,发心后从胜解行位、经历十地、终至佛果的所有功德皆能圆满度越。

庚四、种性之相貌

大悲及大信,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是名菩萨性。

种性的相貌虽有多种,但归纳而言,如果某者具足本颂所讲的四相,则知彼为大乘种性,如同以烟可推知有火一般。是哪四种相呢?①大悲:入大乘道前,即尚未发大乘菩提心时,见到众生的痛苦,自然生起大悲心;②大信:仅以闻大乘深广法为缘,即便不知其义,亦油然生起大信乐心;③大忍:听到为求利他须行持种种难行的教言,不但不生畏惧、疲厌之心,反而内心随喜暗叹此诚希有,由此心能安忍;④大行:对六度之善根,自然以喜心踊跃行持。以上四种确切界定了大乘种性的相貌。不具大乘种性者,其相与上述情况相反。

庚五、种性之分类

决定及不定,不退或退堕,

遇缘如次第,品类有四种。

种性的品类略说有四种,即①决定;②不定;③不退;④退堕。如其次第,决定者遇缘不退,不定者遇缘退堕。

于声闻、独觉、菩萨三者中任一决定的种性,即是三乘各个的菩提,在未得前,再如何作亦不得其他菩提果,如石矿有些藏金,有些含银等,其所具者不会变易;而不定种性,即三乘之中任遇何者,即可成为彼种性,如同某些石矿通过洗、炼以及某些药力的作用,石头可变成金、银、铜等一般。如是,诸决定种性不会被诸缘所转,亦即以阿阇梨宣说他乘之法,但由决定种性之势力,彼仅取自乘菩提,不接受他乘菩提,故决定种性者遇缘不退。相反,诸不定种性则会被诸缘所转,如同白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论大小乘何种阿阇梨,传何种法,彼等值遇便会依彼道修行而得其果。如是归纳而言,一般有四类种性成立。

此处侧重于大乘决定种性以及不定种性以顺缘趋入大乘,因为本品是讲大乘种性故。

庚六、障碍苏醒种性之过失

应知菩萨性,略说有四失,

习惑与恶友,贫穷属他故。

此处宣说虽具种性然不修行善法等的四种过失(障碍),应知即是①习惑,贪嗔痴等烦恼久习坚固;②恶友,以接触恶友之影响力,行持不善;③贫穷,以无有财产不入善法而造作罪业;④属他,为王贼所制,不想作恶、想行善也无自主,受人控制故。

庚七、大乘种性之殊胜功德

功德亦四种,虽堕于恶道,

迟入复速出,苦薄及悲深。

应知,具有菩萨种性者即使堕入恶道亦有四种功德,即①迟缓堕入;②速能出离;③感苦微薄;④见苦悲深。

声缘种性与无解脱种性之一阐提等,若造五无间等猛厉罪业,死后无间须入无间地狱等,而菩萨种性,若造五无间罪等,在间隔数劫多时之后,虽堕于恶道,但不象其他众生,并非很快成熟,其根据是:以大乘种性之力,在造不善业的同时,具足惭愧、后悔心等,对不善业不会欢喜执著等,故与其他众生不同,不善果报不会很快成熟。(虽堕迟入)

再者,如果是其他众生,转生恶趣如地狱等时,其寿命乃至未圆满之间,须要长久住于彼处。但菩萨种性则不必久住,很快便可脱离,且仅需感受轻微之苦便可从恶趣解脱,譬如,未生怨王曾将得预流果的父亲杀害,然其受报,于地狱中如拍皮球般随落即起,很快即得解脱。(速出、苦薄)

又,菩萨在感受恶趣痛苦之时,受业力支配的众生不自在地感受痛苦,对这些痛苦厌离,以此厌离作因,推己及物,菩萨发起大悲,唯愿与自己遭遇相同的众生脱离痛苦,并安置彼等于善根中,且成熟相续。例如世尊因地转生地狱,与同伴嘎玛热巴同拉马车时,因力小难拉,惨遭狱卒锤击,当时世尊即发心:愿独自拉车代同伴受苦。以此善心力,转生于天境。又有一世,转为商主匝哦,以不孝恶行感受铁轮旋顶、脑浆喷射的剧苦,当时世尊即发愿轮回中所有以脚踢母头同样须受此苦的众生,彼等一切痛苦都成熟于自身,由己一人代受。由此善心,立感铁轮飞空,顿脱苦厄。(悲深)与上述相反,不具菩萨种性的众生,他们须感受业力招感的恶趣所有剧苦,且在受苦同时,反更生起嗔恨等烦恼。

庚八、种姓之黄金譬喻:

譬如胜金性,出生有四种,

诸善及诸智,诸净诸通故。

犹如殊胜金性所出有四种义,即①极多;②光明;③无垢;④调柔。菩萨种性是无量善根、无量智慧、一切二障得清净以及一切神通变化之所依止。

应知大乘菩萨种性如同殊胜的金矿,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呢?殊胜金矿具有四德:①为极多黄金之依处;②为黄金光明之依处;③为黄金无垢之依处;④为黄金调柔之依处。同样,菩萨种性是度、地、力、无畏等无量善根的生源,如同殊胜金矿中可开采出无量黄金一般(诸善);再者,殊胜金矿中可产生黄金色泽晃耀,同样菩萨种性亦为通达诸法共相与自相的智慧光明所依止(诸智);又,以巨大殊胜的金矿中所出之金不为银、铜等所杂,毫无垢染,故愈烧愈显明其无垢之妙色,同样,菩萨种性也是具足没有烦恼、所知垢障之涅槃的依处(诸净);又,如同黄金巨矿中所出之金如何锤打亦不分裂,很调柔一般,菩萨种性堪为一切神通力的依处(诸通)。

庚九、种性之珍宝譬喻:

譬如妙宝性,四种成就因,

大果及大智,大定大义故。

犹如妙宝性为四种成就之因,即①真成就依止;②色成就依止;③形成就依止;④量成就依止。如是菩萨种性亦为①大菩提因;②大智因;③大定因;④大义因。

再以譬喻说明,应知大乘菩萨种性如同琉璃等妙宝性一般,二者有何相似之处呢?①妙宝中无有铁等普通宝珠,唯一成就琉璃宝、金刚宝等,同样,菩萨种性不会成为声缘菩提的依处,它是金刚喻定后无间远离一切障碍之大菩提果的生因;②妙宝色泽清澈妙好,同样,菩萨种性具有大圆镜智等智慧光明,故为成就广大智慧的依处;③殊胜妙宝形相圆满,同样,大乘菩萨种性是首楞严大定、虚空藏等殊胜三摩地的来源;④妙宝中可出生无数种宝珠以及无价妙宝,故依靠它许多人得以存活,同样,菩萨种性是能对无量众生赐予暂时、究竟利乐的源泉(大义)。

戊二、宣说不具种性:

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

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

不具种性位共有两种:①时边般涅槃法;②毕竟无涅槃法。前者有四种人:①一向行恶行;②普断诸善法;③无解脱分善根;④善根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以无因故,无有般涅槃性。

所谓的不具种性之位,有两种情况:①一段时间内暂时不具解脱之因,故无种性者;②何时亦不得解脱,故无种性者。前者又分四类,应知彼等并非已彻底远离解脱的种性,但暂时与无种性相同,无法生起解脱之道,故由其微劣,用否定词说其无般涅槃法或无种性者,如一家有子无能可说其家无子一般。

再说,无种性之四类各是何种?一者一向行恶行,即有者虽具大乘种性,然为猛利烦恼所使,一向造作五无间等罪,由此彼等虽具种性,然暂时无缘得涅槃果,故同于无种性者,亦以无种性名之;二者普断诸白法,即某者被恶知识摄受后,执著无因果无解脱,以邪见力,普断或压制一切白法善根,而被断善根乃至未脱离邪见之间,无有解脱种,故于此期间称之为无种性者;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即某者仅为求得些许轮回所摄的人天乐受,造作有漏善业,而寻求解脱、以出离心所摄的随解脱分善根则丝毫无有,故历经多劫也无法现前涅槃,基于此点,亦称为无种性者;四者善根薄少,即某者仅具微少的随解脱分善根,在以福慧二资聚合具足势力能生上上功德的殊胜善根方面暂时不具,所以在此期间说其无有种性。

如是四类,虽具大乘种性,然被有力违品所摄持,或仅具微弱之因,或未苏醒种性,故于长时间内尚无法得菩提果,此类情况以其微劣,故从否定说为不具种性。相比之下,后者不同,是由于已彻底远离得解脱之因,故说为无般涅槃法或阐提的。

戊三、以赞叹大乘种性的方式摄义

广演深大法,令信令极忍,

究竟大菩提,二知二性胜。

以演说甚深智慧及广大行持利他故,于所示大乘教法现时未善知者亦当生极广大信解;又于成就利他中安忍不退;及彼诸具大乘种性者最后际得胜彼声闻缘觉和世间二者之圆满大菩提。是中三者任何皆是具种性之大义。彼初二是菩萨之自性之种性,由相应彼功德而出生。后者当知是由增广之种性出生。

甚深空性法以及地、度、力、无畏等广大法二者,是为了饶益有情而宣说的大乘法要,对此等意义虽不了知,但仅作听闻,便可生起广大信心,对行持六度之苦行可以极其堪忍,依靠此等因圆满二资后,可获得超越世间及出世声缘二果的殊胜圆满菩提果,亦即应知,是从诸菩萨具足自性住种性的功德力以及修持清净善法的清净修习之种性而出生的。

增长菩提树,生乐及灭苦,

自他利为果,此胜如吉根。

如是,犹如茎与花果等般日益增长,以大乘种性能增长十力等极广功德大菩提树;又如树荫遣除热恼,给众生身心带来清凉的安乐,以大乘种性使一切众生得到无漏大乐,寂灭大苦;又如树结累累硕果,以大乘种性能成就自他利乐的大果报。因此,殊胜的大乘种性最为第一,它就如同未失坏的吉祥树根一般。

《大乘庄严经论·种性品》释竟


发心品第五

丁三、发心分四:一、发心之体相;二、发心之分类;三、发心之比喻;四、发心功德之赞叹

戊一、发心之体相

勇猛及方便,利益及出离,

四大三功德,二义故心起。

菩萨发心具有四种大、三功德,且以二义为所缘。四种大为:①勇猛大:以披甲精进,对闻思修行大乘深广法,以及为利他无量劫中行持道之苦行,内心欢喜不退,即是勇猛大。②方便大:以加行精进,随心如何披甲精进,亦恒时如是方便勤奋精进,即是方便大。③利益大:于一切时处,对自他圆满成办二利。④出离大:获得无上菩提,故是出离大。以上四种大显示了三种功德,即前二种大显示成办丈夫所作功德,第三种大显示成办大义功德,第四种大显示圆满受果功德。

菩提心的体相是缘二义的思心所,即愿我成就无上菩提果,缘无上菩提而思惟,且缘一切众生思惟作利乐,如是具足无上菩提以及众生之二义的心与心所相应,即是所谓的发无上菩提心。总之,即是为利一切众生自求无上菩提之思,且以发誓而作承诺。

戊二、发心之分类分三:一、以地分位而分;二、以根等而分;三、以表示仪轨及法性真谛获得而分

已一、以地分位而分

信行与净依,报得及无障,

发心依诸地,差别有四种。

菩萨的发心由地之分位可分四种——信行发心、净依发心、报得发心、无障发心。即①在胜解法的资粮加行二道中的菩提心,仅仅是信解,故名信行发心(胜解行发心);②一至七地所发的菩提心,名净依发心(清净意乐发心),因为证得自他平等之心,故达到自利与他利无差别的心净,因此为净依发心(清净意乐发心),并且由清净二取垢障,故称为净;③八至十地的菩提心名报得发心(异熟发心),因为在三清净地时,获得无分别智慧自在,故十度能无勤任运行持;④佛地的发心名无障发心(圆满大悲断障之发心),因为彼时是断尽二障及习气的究竟果位之发心。

已二、以根等而分

大悲利物大法种智

1 2 3 4

胜欲大护受障增善

5 6 7 8

福智修度,及以地地满

9 10 11

初根至后竟,随次解应知。

菩萨所发菩提心⑴以大悲为根,⑵以利物为意乐(依止),⑶以大乘法为所信,⑷以种智为所缘,⑸以胜欲为所乘,⑹以大护为所住,⑺以受障为难,⑻以增善为功德,⑼以福智为自性,⑽以习诸度为出离,⑾以地满为究竟。

⑴什么是菩提心的根本?承许大悲为根,因为有了大悲,则想遣除众生的痛苦,从而为利他而寻求无上的菩提,否则若对众生无大悲心,则会如同声闻,自己寻求寂灭痛苦的涅槃。

⑵什么是菩提心的意乐?即乃至轮回未空之间,恒时欲对一切众生作暂时究竟利乐的善心。

⑶什么是菩提心的信解?即对大乘深广法的信解。

⑷什么是菩提心的所缘?为了获得圆满二无我的无分别智慧而以闻思修大乘法的方式寻求,故彼圆满无分别智慧,即是菩提心的所缘。

⑸什么是菩提心的所乘?即安住某地时,欲求趋入上上地之胜欲,即是菩提心的所乘,因为以向往入于上上地故。

⑹菩提心安住于何处?菩萨之三聚净戒——禁恶行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即是菩提心的所住之处。

⑺什么是菩提心的障难?发起不同于大乘道谛寻求小乘涅槃之心,即是殊胜菩提心的违品障难,因为以先发声闻缘觉之心继而坚持不舍的相续,会抑制大乘菩提心的发起,故成违品。

⑻什么是菩提心的功德?以等同虚空界、众生界、世间界之量,增上功德,即是菩提心的功德。

⑼什么是菩提心的自性?欲安置众生于涅槃地的大悲即是福德资粮,于胜义中了达无有任何众生被安置于涅槃的空性慧即是智慧资粮,如是二种资粮即是菩提心的自性。

⑽以菩提心如何出离轮回?为了出离轮回并且获得无上菩提,恒时修持六度,许此即是菩提心之出离。

⑾何处是菩提心的究竟?菩提心的究竟处即是地。为何是地呢?由每一地的勤方便入于该地且与此地相应而得圆满,即以此地彼地的圆满作为究竟处,亦即,于一地圆满布施度乃至十地圆满智度之间,增胜圆满十度之时,即是十地中每一地之究竟。因此,以菩提心修行十度是地地圆满;学道的菩提心至于究竟,是十地金刚喻定;果究竟乃为佛地。

应知,由以上十一种相之理彻底抉择了菩萨的菩提心。

已三、以表示仪轨及法性真谛获得而分

从发菩提心至世第一法位之间,所谓的发心是通过表示仪轨获得的,因为这是依靠自己的善根以及其他阿阇梨善友的助力,依照发心仪轨文句上所说,自己也如是发誓承许之心,故名为受世俗发菩提心。而初地以上,所谓的发心则是通过法性力获得。此外,世俗菩提心是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胜义菩提心则是证悟自心远离戏论的法界义,或证悟法性的圣谛,此二者实际都是指无分别智慧。登入圣地后,则证悟世俗与胜义菩提心无二双运的体性。

友力及因力,根力亦闻力,

四力总二发,不坚及以坚。

首先对以表示仪轨(或依他说)获得的发心,就发心的不同方便宣说其四种分类——四力发心。①友力发心:即经阿阇梨劝发所发起的菩提心。②因力发心:即以所具菩萨种性之力所发起的菩提心。③根力发心:即由往昔曾发菩提心、行持大乘法以及积累过慧资粮的力量,于今生所发的菩提心。④闻力发心:如昔日世尊开示大乘法门时,与会诸人天发起无上菩提心;或其他众生宿世已闻,由今生再闻大乘法,依闻力而发起;或今生始闻大乘法即能发起,如是三种均为闻力发心。

如是四类中,友力发心是不坚固发心,因为尚有退失的可能,其余三者,则是生起后不再退失的坚固发心。

以上所讲均属世俗菩提心。接下来依次宣说胜义菩提心(第一义发心)。

亲近正遍知,善集福智聚,

于法无分别,最上真智生。

于胜解行位的一大阿僧祇劫中,对诸佛广兴供养并且闻思修法,以此种方式亲近诸佛正遍知,通过善巧积累六度所摄的福智二资粮聚作为正因,生起于一切法远离 二取及常、无常等戏论的无分别智慧,如是所生的最上法性,承许为最上真智生或胜义菩提心。

在登初地时胜义菩提心现前,且以此为因当生殊胜欢喜,故初地名为极喜地。为何说初地生起殊胜欢喜呢?其因如颂:

诸法及众生,所作及佛体,

于此四平等,故得欢喜胜。

菩萨入初地时即生四种平等。①于一切诸法平等,即蕴等一切法均平等通达为法无我空性;②于一切众生平等,即得自他平等的境界;③于一切所作平等,即对为自所作与为人所作心已得平等;④于诸佛体平等,即由证一切诸佛之法性与我之法性无别故,入与诸佛同体的境界。由于获得如是四种平等,菩萨得到超越一般欢喜的殊胜欢喜。换言之,对于自他、一切诸法、无量诸佛,都证悟了与法界自性无二的大平等,故以证悟法的自性不为轮回所怖,不会于单独自利之外去分别他利之事,见能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且通达自己已邻近佛地,由此四因,故发起殊胜欢喜。

复次宣说胜义菩提心之殊胜所在,颂云:

生位及愿位,亦猛亦净依,

余巧及余出,六胜复如是。

胜义菩提心具有六种殊胜,即①生位胜;②愿位胜;③勇猛胜;④净依胜;⑤余巧胜;⑥余出胜。以下依次宣说每一种殊胜。

生胜由四义,愿大有十种,

勇猛恒不退,净依二利生,

巧便进余地,出离善思惟,

如此六道理,次第成六胜。

一者生位胜,首先以如世间卵生的四义宣说生位殊胜:①种子胜,以对大乘法的信解为种子故;②生母胜,以殊胜般若波罗蜜多亦即证悟一切法空的智慧为生母故;③胎藏胜,以一心专注之大禅定所生的轻安为胎藏故;④乳母胜,以大悲于小乘涅槃之悬崖作救护并且长养善根,为乳母故。胜义菩提心依靠如是四种殊胜因而生,故具有生位胜。

二者愿位胜,有别于声闻独觉仅求自己解脱的发心,大乘菩萨为了自他二利而发心,从菩萨所行持的十大愿王可以看出其愿力的宏深广大,十大愿为:①于无量诸佛广修供养;②护持一切圣教正法;③随类现形分身无数;④往诣无量刹土;⑤圆满波罗蜜多;⑥成熟有情相续;⑦修炼清净刹土;⑧与圣者菩萨的境界相应而安住;⑨一切言行皆作饶益;⑩获得大菩提果。应知以上每一愿王均有数多十万之愿为其眷属,并且彼等愿心均以无边际之十处而作修持。所谓无边际之十处,即是①众生界、②世界、③虚空界、④法界、⑤涅槃界、⑥佛出现界、⑦如来智界、⑧心所缘界、⑨佛智所入境界。依如是九种之量而作行持。⑩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归纳九种,以世间相续界、法相续界、智慧相续界三者算一。)以上十种均遍一切时、一切处,应知,如同十无边际,菩萨大愿能显示无边的幻化游舞。

三者勇猛胜,声闻仅为成办自利而勇猛,菩萨则为成办自他二利,于人所不能之种种难行,住三大阿僧祇劫中安忍精进,不仅心无疲厌,而且勇猛恒不退转,此即是胜义菩提心的勇猛(欢喜)胜。

四者净依胜,诸声闻唯断一切烦恼障,故仅得小乘涅槃果。菩萨了知自己邻近二障清净的无上菩提,且知如何获得佛果以及利他的方便,此即是胜义菩提心的净依胜。

五者余巧胜,诸声闻断三界遍计与俱生烦恼种子,次第获得预流、一来、不来、阿罗汉之四果,彼等仅仅通达四向四果之分位,而菩萨得一地等时,对于其他地的自性、功德以及如何获得上上地之相(理)等,能善巧通达,故具余巧胜。

六者余出胜,即于一地增胜圆满布施度以及见百佛等十二百功德等,对世俗名言中如何安立地之体相作如理作意(善思惟),故了知地之体相等除自心假造安立之外,别无存在,并且对唯识(或唯一虚妄分别念)亦不分别、执著,安住于无分别智慧之中,超越一地升入二地。依此类推可了知其余地。此即是胜义菩提心之余出殊胜。

戊三、发心之比喻

如地如净金,如月如增火,

如藏如宝箧,如海如金刚,

如山如药王,如友如如意,

如日如美乐,如王如库仓,

如道如车乘,如泉如喜声,

如流亦如云,发心譬如是。

始于胜解行位终至十地之间的诸种发心,与二十二种比喻对应,圆满尽摄了一切大乘道的关要。如是诸种发心与比喻依何义有相似之处呢?

(1)与乐欲菩提果的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最初发心,犹如大地,是一切草木庄稼的生长依处,如是最初发心是产生一切道及果之力、无畏、不共法等的基础。

(2)与安住乐欲菩提果的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依相应发心,犹如净金,因为依靠此菩提心,作利乐的发心较前更加增上清净,不会迁变,犹如黄金如何烧打炼磨,其色质亦不会有所改变一般。

(3)与加行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勤相应发心,因对六度勤修而增上福慧二种善法,犹如新月,逐渐增上。

(4)与殊胜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极依相应发心(增上意乐心),此时,对于利乐有情之事以及安住加行道煖位希求顶位乃至佛果之间诸上上功德的增上意乐,如火加薪愈增炽燃一般。

以上四种发心包括凡夫初发心至世第一位法之间的所有发心。

(5)与布施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檀波罗蜜相应发心,当知如同大宝藏,任取几许衣食受用,藏中亦不会穷尽,如是菩萨对无量众生以财法等布施满足其心,即便入无余涅槃的法界中也恒时无有穷尽。

(6)与持戒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尸波罗蜜相应发心,犹如种种宝珠来源的宝箧一般,因为从宝箧中可取出无量众宝,同样具足与菩萨戒相应的发心,从此可以生起地、度、菩提分、力、无畏等大乘道果的一切功德。

(7)与安忍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羼提波罗蜜相应发心,犹如大海,纵经轮船、鲸鱼等百般扰动,也不会有所动摇,如是发起此心,任作何等苦行、遭遇何等损害,菩萨的相续始终不会动摇。

(8)与精进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毗梨耶波罗蜜相应发心,犹如金刚,不为水火砍磨等摧坏,如是此菩提心不会被懈怠等损坏。

(9)与静虑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禅波罗蜜相应发心,如须弥山王,四方巨风亦无法撼动,如是菩萨的三摩地不会被散乱的分别心所动。

(10)与般若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般若波罗蜜相应发心,如同药王,仅见嗅触尝即可消除风、胆、涎所摄的一切疾病,如是通过闻思修般若,能寂灭烦恼障、所知障所摄的一切惑病。

(11)与方便善巧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无量相应发心,如同善友,于三世中无论安乐还是痛苦,抑或无记的状态中,都坚守友道、不会舍弃。同样,四无量心中,以悲无量,众生受苦时将彼等从痛苦 中救拔;以慈无量,众生不悦意时安置彼等于安乐之中;以喜无量,当他人不离安乐时,内心欢喜作其善友;以舍无量,对安乐之现前愿不生贪,对痛苦之降临愿不生嗔,如是以舍远离贪嗔,令心坦然安住。

(12)与愿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神通相应发心,如如意宝珠,凡有所欲皆可满愿,同样,以天眼通见一切粗细色法以及舍弃此生转趣后世之去向;以天耳通能闻一切远近音声;以他心通了知众生的种种心念;以宿命通了知自他之宿命;以神足通显示一身化现众多身等不同的神变。如是以神通力,自他的一切所欲都可如意成办。

(13)与势力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摄相应发心,犹如盛日能成熟种种谷物,同样,以布施能摄悭吝众生且安置彼等于善根中,如是对具嗔、具痴、我慢者分别以爱语、利行、同事摄持后安置于善根中。或者,对所有众生均摄受后安置于善根中,作成熟彼等相续的事业。

(14)与智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辨相应发心,犹如美乐动人心弦,何人听到都会满心欢喜而陶醉其中,如是菩萨具足四无碍辨,对于众生所求之法义,不论想了知何者,菩萨均能施展无尽善辨,以众生自己的语言随问巧答,满足其心愿。

(15)与神通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量相应发心,如同国王对于国中人民能自在调御统治,凡是国王的旨意,人民均不敢变动,故凡有所说都能生效,不致空耗。同样,菩萨具足四依,按照文与义、人与法、不了义与了义、识与智,一切如来圣教的密意均可无误了知,不会空耗,能善通达。就象对国王,只要好好依止,必定无空耗,会得到赐予权位受用的实际利益。相反,若未殷勤依止或者依止有误,则会遭到贬官削职甚至满门操斩的厄运,对此人来说以依止国王反成为遭致衰败之因。同样,倘若补特伽罗仅依人、文、不了义、识等,如是生信,唯成空耗之因;相反,对法、义、了义、智慧生起信心的补特伽罗能受用佛法密意,无有空耗。

(16)与二资粮心所相应的菩提心为聚相应发心,如同仓库中充满粮食财物等,菩提心中积聚了无尽的福慧资粮。

(17)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菩提心为觉分相应发心,犹如王路,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均须从此经过,同样,三十七道品,三世诸声缘菩萨均历此道而趋入各自的菩提果。

(18)与止观相应的菩提心为止观相应发心,犹如车乘能载人货至于所欲之处,同样,安住一心不散乱的寂止以及无误证悟实相义的胜观,以止观双运之力,证悟尽所如所的一切法义之后,可以到达究竟的果地。

(19)与总持和辩才相应的菩提心为总持相应发心,犹如涌泉,为大众所受用处,且展转出生源源不断,同样,菩萨成就总持(陀罗尼),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往昔所闻之法均能忆持不忘,故不失坏,且以辩才开演前所未说的无尽妙义。

(20)与大悲和胜观智慧相应的菩提心为法印相应发心,如同喜声(雅声),比如某者背井离乡且丢失财物等后,心中正忧伤烦闷时,忽有一人来告:汝之亲友就要到来,财物也已找到,听到此语,某者顿生欢喜;或者有人正担忧自己难逃命难时,忽然听到生命能得救护的消息,以及凡是心中所求之事听到能成办彼事的语言等,总之,听到能从困苦中得救度安慰,以及可得圆满安乐的语言时,内心喜不自禁,欢喜异常,如是听闻到四法印的妙音时,以听闻寂灭涅槃道真实甘露妙法的力量,可从轮回苦海中救拔并赐安慰,由于证悟了法之真如自性以及获得究竟安乐,故有缘众生如尽享甘露一般,心相续中生起极希有的欢喜。

(21)与大自在信心相应的菩提心为自性相应发心,犹如河流,大河无勤任运流行,最终自然融入大海,同样,于八地现前无生大法忍后,当出入定获得无分别智慧无勤任运自在时,已至八地的菩萨其相续与作业无异平等,故好似完全融为一味,此即是所谓的“同行之道”,这是由于八地菩萨自己圆满佛的一切功德法,以及对成熟所化有情无勤无作任运行持的缘故。

(22)与法身相应菩提心为方便相应发心,如同大云普降雨水令大地庄稼得以生长,且由此农民获得财富,同样,智慧方便双运的菩萨自兜率下生乃至示现涅槃,均为化导众生,令得善趣与解脱的种种利乐。

以上二十二种比喻宣说了菩萨的菩提心具有二十二种功德之理,以具如是功德富足故,彼等菩提心当以欢喜勤勇而清净发起。

戊四、发心功德之赞叹分八:一、远离菩提心者失坏四安乐;二、生起胜义菩提心时不怖轮回恶趣苦;三、菩萨安住浊世不失善根之理;四、菩萨于轮回不论兴衰不退菩提之行;五、广说视投生如入花园;六、菩萨于施身等苦不生疲厌退转之心;七、未经俗交菩萨成众生不请之友;八、教诫菩萨须百倍精进

己一、远离菩提心者失坏四安乐

思利及得方,解义亦证实,

如是四时乐,趣寂则便舍。

殊胜的菩提心相合于大乘诸佛菩萨,而远离菩提心的声闻独觉则会失坏四种安乐。四种安乐为:

①思利乐,思维把一切众生安置于断尽二障以及证悟二无我的两种圆满,此思维利益的安乐仅仅菩萨具有,因为即便只对一个众生稍作一点利乐,菩萨比自身得安乐都要来得欢喜,更何况安置众生于断证圆满之境。是故,此种由圆满行持无量众生利乐之事所生起的殊胜无过之乐,诸声闻独觉已经失坏,因为他们舍弃了利乐无量众生的行持。

②得方乐,菩萨通达利乐有情的种种方便,由此生起殊胜安乐。而诸声缘只是为自己有通达解脱轮回痛苦的方便所产生的少许安乐,故不如菩萨安乐之广大。

③解义乐,诸菩萨善加抉择诸法无生无灭、远离戏论的殊胜义,以及通达以能诠句四种意趣、四种密意的方式所显示的殊胜究竟密意,而后产生殊胜安乐。而诸声闻独觉仅仅产生由通达圆满人无我以及少许道所生的安乐。

④证实乐,诸菩萨真实见到诸法的究竟真如或者殊胜空性的大平等,获得等同虚空的无尽大安乐。如是之乐不是声缘所能具有,因为彼等承许诸法实有,同时仅仅圆证人无我空性,故并未证悟真如的本性。

如是诸声闻独觉未发殊胜菩提心,故舍弃了四种安乐,仅舍弃众生而趣向寂灭轮回痛苦的涅槃。因此,应当断除希求声缘果位的欢喜心,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己二、生起胜义菩提心时不怖恶趣轮回苦

最初发大心,善护无边恶,

善增悲增故,乐喜苦亦喜。

诸菩萨具有证悟二无我的智慧,彼初地菩萨最初发起无上殊胜的胜义大菩提心时,无间获得止息对众生作害及三门一切不善的无漏戒。发起殊胜菩提心的菩萨不断增长善根以及对众生的悲心,故恒时安住于善根与悲愍之中,享乐欢喜,受苦亦欢喜,恒时心无怖畏,因为以善根力,于人天中数数感受安乐而得欢喜;又以悲心增长之力,为了利益充满痛苦的有情,即便入三恶道受众多寒热剧苦,亦欢喜而受,不会对轮回生起厌舍。因此,不应舍弃菩提心,应当发起菩提心,欢喜纳受。

己三、菩萨安住浊世不失善根之理

安住于轮回之中,不可避免要遭受到诸劣性众生的种种非理邪行,常人难以忍受,但菩萨为何不生厌离、不会失坏自己的善根呢?颂云:

爱他过自爱,忘己利众生,

不为自憎他,岂作不善业。

因为菩萨得地时,以大悲爱他胜己(自轻他重),为了众生的利益,对生身性命亦不顾惜,如是于多劫中,布施头目手足,甘受猛厉之苦,是故当众生对自己作杀身等恶时,菩萨纵连嗔恨报复之心亦不生起,何况亲手去作。是故,此处教诫行人:应当对发菩提心产生信解。

己四、菩萨于轮回不论兴衰不退菩提之行

观法如知幻,观生如入苑,

若成若不成,惑苦皆无怖。

无著释云:“菩萨观一切诸法如似知幻,若成就时于烦恼不生怖;菩萨观自生处如入园苑,若不成就时于苦恼亦不生怖。若如是者,更有何意而退菩提心耶?”

菩萨依靠见器情万法如梦如幻的智慧资粮以及福德资粮之力,为利益有情,欲生何处即能自在随欲而生,故彼菩萨视舍身受生如入花园一般。因为通达了诸法如幻、视投生如入花园,故现前人天安乐的自在圆满时,不必惧怕为贪等所缚(若成惑无怖);而现前人天身及受用之衰败,甚至遇断命之难、此生人天之身、受、性命遭致完全衰败之际,亦无由诸痛苦引生之怖畏(不成苦无怖)。由此可知,菩萨纵遇何等苦乐亦不会退失菩萨道。是故此处教诫行人:应当随学菩萨之道。

己五、广说视投生如入花园

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

如是有四事,悲者非余乘。

无著释云:“菩萨以自功德而为自严,以利他欢喜而为自食,以作意生处而为园地,以神通变化而为戏喜。如此四事,唯菩萨有,于二乘无。菩萨既有此四事,云何当退菩提心。”

如同人天众生欢喜入于花园,彼等是以四事而欢喜入园,四事为何?即①沐浴洗净庄严自身;②享用种种喜筵佳肴;③前往悦意园林居住;④尽情歌舞娱乐嬉戏。因有如是四种欢喜,故欲入花园而享受,且入园后亦不会反悔、生退失心。同样,诸菩萨于数数转生受身之间,自身的功德——布施、持戒、陀罗尼、三摩地、般若等以日益增长的方式庄严自己(自严)。在转生期间,不论身处何地,只要能对众生作利乐,菩萨内心如享喜筵佳肴一般极为欢喜(自食)。不论何地,菩萨随欲自在转生受身,均如安住喜乐园般(园地),且于该地以五神通显示种种变化,犹如幻化游戏(戏喜)。如是(好比世间有情入花园作四种事享受悦意欢喜),诸菩萨数数转于轮回,以功德庄严而欢喜,如享美食般以利乐有情而欢喜,如住欢喜园般入于利乐有情之殊胜地而欢喜,如游戏般以神变巧施化度而欢喜。

以大悲为自性的诸菩萨由于具足以上四种欢喜,非世间普通众生、声闻缘觉能有,因此,发起菩提心的菩萨们功德诚为殊胜超越,故吾等亦应发无上菩提心,如是而教诫也。

己六、菩萨于施身等苦不生疲厌退转之心

极勤利众生,大悲为性故,

无间如乐处,岂怖诸有苦。

无著释云:“菩萨以大悲为体,是故极勤利他,虽入阿鼻地狱如游乐处,菩萨如是于余苦中岂生怖畏、因此怖畏而退心耶?”

菩萨因为证悟了诸法无我,故已断除贪著自利之心,并且为了把未证诸法空性的众生安置于暂时究竟的殊胜安乐,会特别精进恒时修持六度而利益众生。以众生受苦,菩萨亦感同身受,故大悲为体的诸菩萨于某时若见能成办利他,即便须入无间地狱亦安乐、欢喜,无有丝毫厌舍,何况于轮回中为利有情施身手足等诸余痛苦,如何会生怖畏呢?此即宣说菩萨能安然顺受猛厉的痛苦。

如是菩萨具有希奇功德,故于轮回中任遇何苦不仅无有怖畏,且全然欢喜而顺受,是故菩萨何时亦不会失去欢喜,永无疲厌地纳受着菩提的殊胜之道。以上是本颂对行人所作的教诫。

己七、未经俗交菩萨成众生不请之友

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

自然作所作,待劝深惭羞。

无著释云:“诸菩萨大悲阇梨常在心中,若见众生受苦即自生苦,由此道理自然作所应作,若待善友劝发,深生极重惭羞。”

因为并非以往昔曾作供养、作事等的缘故而生欢喜,亦非以今生之亲缘而作利益,唯一依于自性对众生具足慈悲之相,故而心系众生之利乐,不待他人劝发,菩萨自然而然会尽心去成办。以比喻说明,好比世间老师教导学生时有益之事令其求取,无义过失则令舍弃,如是与育人之师一样,相续恒时安住于大慈大悲的菩萨,见众生受苦即自生苦,其悲心胜过慈母爱怜重病之独子,因此,为拔众生之苦且安置彼等于安乐及善根之事业,菩萨份内当为之事,如不主动成办、尚须待人劝发,则是极为惭羞之处,因为它与菩萨道的精神完全相违。又如,孩子已成富豪,虽见母亲处于饥渴贫困之中,却不作丝毫供养,这时有人劝道:老母生养你身,恩重如山,务必供母衣食。就如此例,须待他人劝导方才供母,即便在世间也成羞愧之处,假使他人劝导仍然无动于衷,则应算是世间中的下劣恶人,为人所不齿,同样,大悲阇梨就如忠告者一般,菩萨若未依照慈悲去行持利益之事,则将愧无脸面。如是诸菩萨以自性成为大悲之深心,故不必劝发,只要能利乐众生,自然会尽心去作。因此,绝不可能舍弃对众生的利乐事业。由以上意义教诫行人应主动精进对众生作利乐之事。

己八、教诫菩萨须百倍精进

荷负众生担,懈怠丑非胜,

为解自他缚,精进应百倍。

譬如世间负重之人须走漫长之路,彼须精进加速前行,否则如果懈怠缓慢,则很难到达所欲之地,同样诸菩萨既然为利有情已发无上菩提心,故顶荷众生事业重担的殊胜菩萨,若欲不违誓言,谨守自所承诺而趋至大菩提果地,则须行持菩提之因的六度万行。如是发心菩萨,倘若实际并未入于猛厉精进之行,反倒懈怠退惰,则非为庄严,极不应理。因为声闻仅为自身断除业惑,尚知此事应如两木须不断摩擦方能生火一般,故发精进,于三生或七生之间获得菩提果。相比之下,菩萨须断自己与一切众生相续中的业惑,而今自己与一切众生尚束缚在各种不同的业、惑、报障之中,故更应百倍于声闻的境界而勇猛精进。

《大乘庄严经论·发心品》释竟。


二利品第六

如是发菩提心后,依照自己立誓所承诺的,须要实修实行,故次宣说修行品(二利品)。

丁四、修行分三:一、总说二利圆满之修行;二、别说成办他利之修行;三、显示大乘修行之殊胜而摄义

戊一、总说二利圆满之修行

大依及大行,大果次第说,

大取及大忍,大义三事成。

因为具足大依、大行、大果,故承许菩萨修行为殊胜。

①大依:先是为普度一切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进而产生修行,故修行的依处即是菩提心,故具大依止。彼者恒时所具之誓言是殊胜的,因为唯以利益无边有情而行持(大取),故为初善。

②大行:从胜解行位至十地期间,为了自利——圆满佛之功德、他利——成熟有情相续,菩萨行持无量大苦行,终无疲厌,故具大忍,是为中善。

③大果:得无上菩提果自利圆满后,乃至轮回未空之间,广利一切众生,真实成就大义,故为后善。

如是三种殊胜,非声闻独觉能有。

戊二、别说成办他利之修行分六:一、趋入利他之相;二、利他之分类;三、利他成立为殊胜;四、菩萨修行之殊胜相;五、修行无有间断;六、利他时不厌众生邪行

己一、趋入利他之相

他自心平等,爱则于彼胜,

如是有胜相,二利何差别。

以获得一切众生与自心平等的境界,或已现前爱他胜己之心,故诸菩萨胜过为自身遣除烦恼痛苦,以及欲求世出世间安乐,为令他身离苦得乐,更加精进求取。对菩萨来说,自利即是他利,二者平等无有差别。

或者,于胜解行位,以悲心及妙观察慧观修自他平等,故得自他平等之心。以及得初地时,证悟法界遍行义,故得到自他平等的境界后,虽然自己如是证悟,但不忍见未悟众生常时被迷乱所现之痛苦紧紧束缚,爱他胜己之心在菩萨的相续中油然而生,此即是利他之殊胜相。

于世无怨业,利彼恒自苦,

悲性自然起,是故利他胜。

诸大悲主菩萨为了利他,自割头目等奉献他人,纵有难忍之苦,尚且能自恒时勤作。如是世人虽视自己为敌且以身语意造作种种损恼伤害之业,菩萨安然顺受心无怨结,不会退失大悲而行报复,所谓菩萨为利他尚能自损,岂会作诸世人敌?

己二、利他之分类

善说 令归向令入令调

⑴ ⑵ ⑶ ⑷

令成令住令觉 令解脱

⑸ ⑹ ⑺ ⑻

集德生家得记受职

⑼ ⑽ ⑾ ⑿

成如来智,以是利群生。

对于安住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种性中的三类众生,菩萨随顺彼等根性,成办十三种利他事业。具体即是:

⑴善说:缘三乘种性的众生,菩萨以意神通知其心意,尔后以语神通开示对治之善说,如对贪心重者说不净观等。

⑵令归向:对无信之外道,菩萨显示神通变化,满足其心意,从而令入正法。

⑶令入:即令普通凡夫皈依三宝,后持五戒。

⑷令调:三乘种性的众生,谁人对法义有疑,菩萨即善巧断其疑惑,使彼对相应的法义决定了知。

⑸令成:善根未成熟者令彼行持六度而得成熟。

⑹令住:欲修禅定而无窍诀者,对其开示止观之道,且传授实修窍诀,如是令得住心之奢摩他。

⑺令觉:不具胜观者令其生起了知如何成就各乘之果的智慧。

⑻令解脱:令其心从疑惑等障碍中解脱出来。

⑼集德:令过止观双运,成就前所未有的神通以及三十七道品等功德。

以上宣说了对共同乘所化众生作利益之相,下来四种唯就不共大乘而言。

⑽生家:即令登初地,生于佛家。

⑾得记:即令登八地,得无生忍,彼时以法性力,诸佛授记:善男子,汝于某时于某刹土当得作佛,号某如来。

⑿受职:即令登十地,得十方诸佛大光明受职灌顶。

⒀成如来智:即令置于十一地——如来无上智之果位。

以上十三种随顺利益,是利他的异门分类。

己三、利他成立为殊胜

菩萨之利他功无虚弃,唯成真实饶益,故成殊胜之相,即对三乘诸种所化众生,菩萨能应机说法,故对彼等惠予真实之利,否则如《宝积经》所云:“若对声闻独觉,宣说深广之法,是为菩萨迷乱。”如是不相应于种种根机而说法,不会成办彼等利益,故均不属利他的殊胜修行。若问:“究竟如何才能成就利他之殊胜修行呢?”颂答:

不倒及不高,无著亦通达,

能忍及调顺,远去亦无尽,

应知此八义,成就彼十三。

应知以八义可成就殊胜之利他行,八义为:

①不倒:即对三乘诸种性,贪欲强者为说不净观,嗔心强者为说慈悲观,愚痴重者为说缘起观,如是宣说无颠倒的对治法。

②不高:即虽已成就神通等诸种功德,但不因此而身口意生起傲慢,此即是利他的殊胜修行,否则趾高气扬,自作赞叹,被高慢心所转,则伟大的利他之行不会自己去成办。

③无著:菩萨虽显示神通、宣说妙法,能调伏众生令其入道,但心远离偏袒的我执傲慢,不会执著说“彼等是我所化之众生”。

④通达:菩萨由善巧通达三乘法义,故可无知者令知,颠倒者令断,有疑者令解。

⑤能忍:即为利他,菩萨能忍寒热饥渴、邪行等苦。

⑥调顺:以自能善调身语意,故亦可调顺他人相续。如经云:“自未得度,不能度他;自未寂灭,难令他寂;自未调顺,岂能调他。”

以下“远去”、“无尽”二者是诸登地圣者的修行。

⑦远去:自得地的菩萨可将众生亦安置于得地,以此等方式而作利他。从一地至佛地之间,入彼等地,乃为远行(远去),因为除开圣者诸佛,其他凡夫声缘入不了此种登地之境界,观待于他们,可称登地等为远行。具体而言,安住佛种性之初地菩萨亦能将众生置于佛种性,有成办如此利益的功德,如是得记之八地菩萨如己所成熟的无分别智慧自在,亦可令众生入于八地;得受职灌顶之十地菩萨自安住此境界,亦可令众生入于十地;得佛地时现前一切智智,亦可安置众生入此地位。

⑧无尽:以四种根据可成立菩萨修行之无尽。四者即是:以所化众生无尽故,为利众生所发之菩提心亦无有尽;以菩提心无尽故,意愿亦无有尽;以意愿无尽故,依彼所生之悲心亦无有尽;以悲心无尽故,利乐众生之方便智慧亦无有尽。由此可知,诸菩萨的修行趋入利他,故成为殊胜。

应知以上“不倒”、“不高”等八义能成就前一颂所说的十三种随顺利益。具体是如何成就的呢?即以随顺众生“不倒”成就“善说”,以“不高”成就“令归向”,以“无著”成就“令入”,以“通达”成就“令调”,以“能忍”成就“令成”,以“调顺”成就“令住、令觉、令解脱、集德”,以“远去”成就“生家、得记、受职、成如来智”,以“无尽功德”总括一切成就。

己四、菩萨修行之殊胜相

习欲大可畏,有爱动而倒,

乐灭断烦恼,大悲求佛法。

沉溺于五欲中的欲界众生身心多苦,径趣恶道,大可怖畏;执著有漏安乐的上界众生难脱动摇的变苦以及颠倒的行苦;乐于寂灭的声闻众生仅自断烦恼求自解脱,唯有大乘菩萨大悲为人,为利众生常求佛法。

若有人问:“菩萨的修行如何较凡夫声闻独觉殊胜呢?”

答:耽著欲界享乐的具欲凡夫由追求五欲之乐,当生即备受诸苦,后世更须转入恶趣痛苦之大怖畏中。(习欲大可畏)如《入行论》云:“今生及后世,诸欲生祸根,今生杀缚砍,来世成地狱。”又如《大游经》云:“贪欲过患我尽见,诤怨地狱痛苦根,可怖畏如毒树叶,如烈火亦如利刃。”

对于色界无色界有情世间想寻求安乐及成就的众生,他们的安乐如何呢?三禅天以下的安乐均是执坏苦为乐,故是颠倒之乐,而四禅天以上的舍受也只是行苦而已,由彼等终将转坏,故纯为动摇之性(有爱动而倒),如经云“诸受是苦”,故色无色界的安乐都不离痛苦的本性,但众生不知此理,妄自趋入且执彼为安乐。再看乐自寂灭的声闻缘觉,仅仅息灭了令自取苦的一切烦恼(乐灭断烦恼)。

如是应知,唯有大悲主菩萨能以智慧息灭自他的一切痛苦,且以大悲恒住世间,不舍有情。此即是菩萨修行超越凡夫声缘的殊胜之相。

世间求自乐,不乐恒极苦,

菩萨勤乐他,二利成上乐。

无著释云:“世间愚痴常求自乐而不得乐,反得极苦。菩萨不尔,常勤乐他而二利成就,更得第一涅槃乐。”

世间愚痴凡夫根本不会去考虑如何利他,一心只为自利而种田、经商、娶妻等,极其精勤劳作,对他们来说,恒时不造罪、清净无过、圆满所欲的安乐丝毫也不会有。尽管今生之中饱受寒热饥渴,但所得到的却恒时只有难言的苦受,不能成办者有再再求取之苦,已成办者又以失坏等身心感受种种苦,而且在未来多世之中,还须备受恶趣等的诸多痛苦。相比之下,菩萨具有恒时利他的精进,经过修持,暂时可得自他今生与后世的种种安乐,究竟会入于大涅槃。彼时成就自利圆满的大安乐,永时亦不失坏,同时,成就乃至众生界未尽之间恒时无尽的利他事业。

己五、宣说修行无有间断

异根于异处,异作有异行,

凡是诸所作,回以利众生。

菩萨随眼等诸根于不同处,作种种不同的威仪业行时,凡是所作诸行,与事相应或者相似,皆以涅槃之法回向以利益一切众生。

通常凡夫不作精进时会远离修行,但菩萨并非如此,以愿行菩提心的发心力,即便在放逸如睡眠等的状态中,依然善根不断增长;不仅身语意直接行持布施等六度时利益众生,甚至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以心之愿力的招引,仍然能作利他之事;诸佛子正作种种威仪时,随其六根入种种境,即如是如是相应于所行而发起种种愿,即依此口诵之发愿文,为利有情而发愿起行,如《华严经·净行品》所说:“涉路而去,当愿众生,履净法界,心无障碍……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以时寢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世智觉,周顾十方……”诸如此类,以相应于威仪作业的涅槃之法,缘一切众生获得安乐、解脱,通过发愿回向以利他,如是不间断故,一切无记威仪皆能道用为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

己六、利他时不厌众生邪行

众生不自在,常作诸恶业,

忍彼增悲故,无恼亦无违。

无著释云:“众生为烦恼所恼,心不自在,是故作诸恶业,菩萨智慧于彼常起大忍增长大悲,是故于彼不起恼心,亦不欲作不随顺事。”

一切有情以恒时无而执我,生起贪嗔痴诸过,故沦为不自在的凡夫,面对他们对自己的打骂、生起邪见,菩萨以无颠倒证悟诸法自性的智慧以及具足对有情的大悲,从不认为这是众生的过失。就如疯子的损害他人或跳崖自尽一样,众生也是不悦意由烦恼不自在才作如是邪行的,《入行论》云:“如人不欲病,疾病还生起,如是不欲恼,烦恼汹涌现。”正因菩萨深知此理,故对于邪行众生,不仅不生嗔恚、厌离,反而不忍众生苦,欲令其脱苦的大悲更会缘此而增上。《中观四百论》云:“如鬼执虽嗔,医者不生恼,能仁观烦恼,非惑系有情。”又云:“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戊三、显示大乘修行之殊胜而摄义

胜出与寂静,功德及利物,

次第依四义,说大有四种。

以四种随顺大可显示大乘修行之殊胜,四种大为:

①胜出大:因菩萨的修行超越三有、五趣而行趣佛地。

②寂静大:因随向无住涅槃,是一切寂静中之最胜者。

③功德大:因福慧二资粮聚极为增长。

④利物大:因常依大悲,不舍众生,恒时以四摄门摄受一切有情。

《大乘庄严经论·二利品》释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