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 - 轮回过患50

下面来看《言教》这段原文。

(二)榜样

分二:1、发起出离心的历程;2、由此入道的相状。

这里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来显示这个缘起之道。也就是讲难陀是怎么发生了道心而入道的,他也是从前不知苦,到后来知一分,到最后彻底知,由于他是深深地相信了的缘故,就成了诸比丘中善护根门第一者。这是表示他很谨慎地防护根门不造罪,很欣喜地趣入善,这些不必费劲很自觉地就出来了,也就是真正换成了解脱道行者的心和行为。难陀的事迹就是我们的榜样,如果我们也按照这个缘起之道来发展自己的心的话,那绝对能够做到这样。

1、发起出离心的历程 分二:(1)不知苦不退耽著;(2)知苦退除耽著。

(1)不知苦不退耽著 分二:1)未入道前以贪著力不欲出家;2)以方便令入道后身出家心不出家。

1)未入道前以贪著力不欲出家

昔世尊以弟难陀贪恋其妻,不欲出家,

在佛世的时候,佛的弟弟难陀仪容第一,他的长相具有三十种庄严,比佛少两相,身高短佛四个指头的宽度。他的妻子叫“孙陀罗”,拥有绝世的美貌。他觉得妻子非常可意,贪著得连片刻也不想离开,只愿跟她厮守一生。这个贪著的力量,使得他从来没想过要出家。“出家”在藏文叫“极为出”,就是一出永出,再也不回家了,就好像这个人死了一样。而难陀还认为世俗的家庭是如此地美妙、可乐,哪里会想出家?这是完全相反的两条路。

这样就知道,他一开始丝毫没有入道,连共下士道的内涵也没有,那么他哪里会去提防生死中的各种烦恼罪染,或者欣求无漏的法道而去修善呢?丝毫也不会有的。

2)以方便令入道后身出家心不出家

以方便引入正法之门后出家。然彼不学三学而正逃遁时,

当时佛见他得度的时机到了,就到他家门口去乞讨,放光动他的心。然后假装不接受饭食,默然而走,引着他到了寺院。随后佛以威德力直接引他出家,他迫不得已地出了家。出家之后马上想溜,佛就以神通力变出一个大坑,让他没法过去。接着又吩咐阿难让他在寺院里做知事。就像这样,是世尊以神通力、威德力等的各种方便,把他引到法门里面出家的。他也现了出家的形仪,也做僧众的知事。但是,光有这个还不管用,因为他的心没有变,只不过碍于某种人情、威德、舆论等就出家了。现在表面上看,他是舍家、离家了,已经不是在家的身份,可是心里头还是念念想着孙陀罗,因此心根本没出家。

所谓的“不学三学”,实际上,出家就是要学无漏的戒定慧三学,这个学就是学解脱的意思,要学的是出世的道。不是还贪恋这个世间,特别是贪恋人间的各种所欲,而是要彻底地解决掉生死问题,要去掉轮回的因,这个是所学的内容。那么按照戒定慧的程序,先要能制住自己的心,然后能伏住烦恼,最后彻底根除烦恼种子,这样才能出去。而难陀对这些连丝毫学的意乐也没有,他趁机会已经在逃跑。(这一段历程在《入胎藏会》里面讲得很详细,他当时都遇到了哪些状况,心里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循小路开溜等等。)在那个时候,佛就把他领回来,为了让他止息对世间的贪爱之心,就一步一步地领着他去看苦,佛深知只有他自己深切地认识到苦才会回头。因此,接着就有以下第二段历程:

(2)知苦退除耽著 分二:1)由人天对比观发生生天意乐而励力修行;2)了知生天终究堕落全无实义,由此发生出离意乐。

1)由人天对比观发生生天意乐而励力修行

世尊以神通领其至香醉雪山后,指示其中有一瞎眼雌猴,问道:“此猴与汝妻孙陀罗孰美?”答言:“百千万分亦不及一,我妻为美。”

当时他拉着佛的衣角,佛以神通力就像鹅王飞于高空一样,很快地把他带到了香醉雪山上。当时佛领着他左边看看,右边看看,看到前面有一只瞎了一只眼的母猴,就指着它对难陀说:“它跟你妻子相比,哪个更美?”

难陀说:“当然我妻子美,它比不上我妻子的百千万亿分之一。”

佛说:“那我们去天境吧!”遂引至天境中,世尊住立一面,说:“汝当往观。”

这时佛就说:“我们到天境去吧。”

他还是拉着佛的衣角,一下子就到了天上。到了天上后,世尊就站在一边,说:“你去观赏一下天上的情况。”

观时,见一切天子各在天宫中由众天女围绕嬉戏,享受不可思议喜乐受用。有一天宫住多天女,然无天子,为此问天女原因,回答:“人间世尊之弟难陀守持净戒,由善业将生天中,此即其宫。”

难陀就一处一处地参观欢喜园等的各大园林,然后进了善见城。在那些地方,天子们都享有自己的宫殿,这些天宫当然胜过人间帝王的宫殿,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每一个天子的天宫里都有好多天女围绕,有很多五欲的受用,他们过着没办法想像那么好的喜乐生活。他看来看去,后来就看到一个天宫里有好多天女,却没有天子,他就问这些天女是什么原因。

她们说:“人间佛的弟弟难陀出家持戒,他以持戒的善业命终会生到天上,这是属于他的天宫。”

难陀喜乐而返,至世尊前,世尊问:“汝见天境乎?”答言:“已见。”佛说:“诸天女与汝妻孰美?”答曰:“众天女较我妻为美,有如前见瞎眼雌猴与孙陀罗的尔许差别。”返回人境,难陀护真实戒而住,

当时难陀很欣喜,就返回到世尊面前。

佛问:“你见了天上的境界吗?”

他说:“见了。”

佛说:“那些天女跟你的妻子比,哪个更美?”

他说:“这些天女们美,我妻子跟天女比,就像瞎眼的母猴跟我妻子比一样。”就表示差得太远太远了。

其实苦乐是相对的,跟天界相比,人间的一切美妙境界的确像厕所里的蛆一样,没有什么好看的。原先在人间的时候,他不会去贪著一只瞎眼的母猴,那个太丑了,他一点兴趣也没有,但是对于妻子却是一刻都不愿意舍离,可见他是执妻子为可意境,非常喜欢,当然对猕猴毫无兴趣。后来上了天以后,看到天女的各种美妙,百千万亿倍超过自己的妻子,他的观感就变成了妻子跟瞎眼母猴一样,对她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这样的话,他返回人间以后,就跟先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先前虽然有人逼着,有外界约束着,但是他猴子般的心怎么也管不住,根本没有自觉性,就是因为他一直盼着那个乐,他认为出家没有什么乐,跟妻子在一起才有乐。这回生了天以后,知道天上乐得不得了,就认为人间的事情没有意思,因此这一回他是真正地守持梵行的戒。“真实”就表示不是假的,是真实地在持戒,为了能生天的缘故。这个时候他有了真实的生天意乐。

2)了知生天终究堕落全无实义,由此发生出离意乐 分二:①显示生天道与解脱道不同;②由观地狱亲见生天福尽仍堕地狱,发起真实出离心。

①显示生天道与解脱道不同

那个时候,佛知道他为了生天开始在修行,但是还要进一步地来度他。这不是勉强或者灌输能够起作用的,因此佛很善巧,特意地让他知道自己是另类。否则他会感觉,我跟大家一样地在修行,而且比其他人还认真。别人可能不是太认真,他是特别认真,或者人家只修一个小时,他要修五个小时等等。但是,这一类都是外面的相,外面的相不代表里面真的怎么样,他只是为了生天。不然的话,怎么他会觉得自己被摒弃,所走的是不究竟的、被解脱道行者们唾弃的道呢?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难陀乃为增上生而出家,汝等乃由涅槃意乐而出家,故道为异,故汝等于难陀,勿得问言,勿作交谈,勿坐一座等。”诸比丘皆如教而行,

世尊为了度他,就告诉比丘们(让阿难去传话):“难陀是为了增上生的天趣而出家的。”“增上”就表示高级,而涅槃是让它彻底拉倒,所以这两个不一样,一个是在圈里面求高级,一个是要出圈。也就是他想在轮回这个大范畴里求一个更好的,世人的想法最多这样。就好比一个学生想做高官富豪,为了这种增上,拥有人间高级的享受、声誉等,他会背井离乡,到一个地方去刻苦读书,非常地用功。那么难陀就是为了生天,享受超过总统级别的待遇而极为出家,也就是一点也不想他的孙陀罗了,也不沾染任何世间的生活。这就好比今天求生天的各大宗教,像是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等等,他们也有离欲的心,脱开红尘,在修道院或者深山等中一心修行,但是他们是为了轮回里的高级生活。

“而你们是想求涅槃(也就是息灭轮回),以这个意乐而出家(也是世上的功名富贵一概不要)。由于你们的心不一样,因此所入的道不同。(是否真实入道就看心。常常说“诸法唯缘性,枢要在欲心”,“欲”就是道心,就是愿。因为难陀跟比丘们的意乐或者愿不同,而正是由愿或者欲决定了所走的道,因此是各走各的道。)由于所入的道不同,你们不要跟他共处。也就是,见到难陀不要去打招呼,也不要跟他交谈,也不要在一个座上坐等。”“等”字包括其他一切的共同生活,不要在一个竿子上挂衣服,不要在一个地方放钵盂,不要在一起念诵等等,总而言之不要跟他共处。

世尊这样叫阿难传话以后,比丘们当然如佛的教令而行,难陀就这样被孤立了,大家都不理他,谁也不跟他共处。

为此难陀极为苦恼,念:“诸比丘皆舍弃我,然阿难是我弟故,当怜愍我吧!”遂至阿难前,彼亦随即起身便走,遂问其故,告以世尊所说诸事。

难陀被孤立以后非常地苦恼,他就想:其他比丘舍弃我,但阿难是我弟弟(阿难是他的堂弟),他应该对我怜愍吧。他就走到阿难面前。

阿难一见他来,马上起身走掉。

他很是苦恼,就问:“什么原因,你也嫌弃我?”

阿难就说:“这是佛讲的。”之后具体地把情况跟他讲了。

他听后深受刺激,心里更痛苦了。

其实这是要让他知道,他走的根本不是大家所行的道,也不是佛真正教导的道,一定要让他知道这一点,不然的话,他会感觉大家都是一样的,而且我更认真。现在的人普遍很假,原因就是在外面装,外面看起来特别像样,大家就认为了不起。其实了得起、了不起看心,到底会生净土还是生天也看心,到底会生天还是做人还是看心。

②由观地狱亲见生天福尽仍堕地狱,发起真实出离心

难陀忧苦煎迫,为此世尊复来问曰:“难陀,汝欲见地狱处否?”答言:“欲见。”乃以神通引至地狱之处,告言:“往观。”

当时难陀的心情非常地低落,因为人家都是这种态度,他心里愁苦极了。佛知道他有这个心,这正是机,不然怎么能让他懂得自己修的那个不是真实的解脱道呢?这个很难懂。必须他自己认识到生天的道和解脱道不同才管用,否则不会从根本上起作用。

这时候佛就来了,说:“难陀!你想看看地狱吗?”

他说:“想看。”

还是跟前面一样,他拉着佛的衣角,佛以神通力把他带到了地狱里面。然后佛说:“你去看看地狱。”

“往观”,就表示必须自己去看,别人是代替不了的。只有自己真实地看到了、相信了,心才会变,如果自己不去看,光是坐在那里也不会变,所以佛叫他亲自去往观。

难陀至彼等处而观,得见一切地狱之处。复见一方一空镬中,火焰摇曳炽燃,许多狱卒围绕站立。问此镬中为何无有有情,回答:“佛弟难陀励力求取天乐而护戒,当生天中,受用安乐,善果既尽,则生此处。”惊惧而返,

难陀就自己进到地狱的一个个处所里去看,看到了各种各样受苦的情形。由于他非常详尽细致地看到了地狱,而且是那么真切,所以他的感受真正是触目惊心的。这个就非常重要了,而这个事情也离他不远。

他又看到一口口锅里面都烧煮着罪人,唯独在一个地方有一口空锅,火焰在里面不断地摇曳,烧得很炽盛,好多狱卒围绕着站在那里,但是锅里面没人。他就问是什么原因。

狱卒回答说:“佛的弟弟难陀为求生天很认真地持戒,他以此功德会生到天上,之后享受一段快乐,等到福报享尽了就会掉到这里面。”

难陀一听吓坏了,心想:原来这个是给我准备的!幸亏他们不知道我是难陀,要是知道的话,会把叉子直接叉到我身上,活活地就扔进去了!他怕得全身流汗,在极度惊惶中返回来了。之后佛把他带回了人间。

从此念及,纵生天境亦终转恶趣,故无实义,之后发生出离意乐。

我们先来回顾他的整段历程。首先由人天比较,知道人间的乐微不足道,他就想求个大的,就像一般的人总想在轮回里求一个高级的那样。之后,世尊要让他理解到这一条也是死路,轮回里没有任何真实意义。但是,不经过一番大的转折,他的心是没法变过来的,因此,佛就要给他显示生天的道和解脱道不同,为此让比丘们孤立他,让他知道自己是另类。然后又带他到地狱里看,结果发现天福享尽了就要落到那么苦的境地,这回他是真实地知道苦了。

真实知苦以后就发生观念了。也就是他常常会想:生天没意思!生天没意思!前面上天以后就想:孙陀罗没意思,一定要生天。后来看到了地狱以后就想:生天终究落到这个下场,没意思!没意思!真实的出离心就起来了。一般的人没当过明星,就以为当明星很好,当他知道明星的下场后就会想:明星就这样死了?明星都这么惨?当明星没意思!就像这样,上天就是当最大的明星,所谓“无实义”,就是他心里产生一个认为“没意思”的想法,没意思当然就不要了,厌了。这个时候,他真正有了出离轮回的意乐。

出离心有好多种。前面想生天的心也算是一种共世间的出离心,他想出离人间的欲乐,求得天上的欲乐。假使还要好一点,欲天也看破了,就想得梵天的乐等等。这些也还是一层一层地想出去,想从一个个圈里出去的都算广义的出离心,但是这些毕竟不是真实的出离心,真实的出离心是想从轮回的圈里出去。一个是想在轮回圈里谋一个好的,一个是想轮回圈没有意思,彻底抛掉,这两个心不一样。那么还有更大的出离,就是从三有和寂灭的两边都出离,这是最彻底的,也就是认为落入虚妄分别的圈没意思。连那个很小的迷惑圈,他的智慧都看得真真切切,从而不想入圈,这种就叫“大出离心”。那么我们这里暂且只说到共小乘的出离心,有了这个就叫“有了道心”,从此之后他的表现不一般。不是别人强制性地要求,也不是依靠外界的约束等等,不必费劲,就开始成一个真实的行者了。

2、由此入道的相状

因亲见地狱故,于诸学处纵微细分亦不违犯,故世尊赞说为善护根门第一。

难陀亲自见了地狱的缘故,知道轮回的下场最终如此,因此他开始在道上非常励力地修持。对于无漏三学之处(这是学解脱的地方),不必说粗的,就连微细分也毫不违犯,一心秉持这个道行,就是由于他有了真实道心。因此,佛就按照他的修行说他是诸比丘中善护根门第一者。也就是,他对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防护得非常好,知道在根尘相对时,一下子没防护好就要落入生死,所以他的修行非常地绵密。

这种外在是装不像的。有可能你使劲地用心,为了图一个名誉,装个一天两天,或者有一股劲,认为自己也不含糊等等,但实际上难装,装也装不像,因为里头的道心没出来。难陀最开始佛也拿他没办法,佛知道不可能勉强,一定要有一个过程。如果佛能勉强,老早就让他很好地去修行了,但是管不住他,他老开小差,总想回到孙陀罗身边,因为他一直认为那个是乐,没有对苦生信,这样的话哪里能持住心呢?但是,自从上了一次天以后,他就再也不想人间事了,一心想生天做神仙,为此很努力地修行。那个也是很认真的,但是心小了,没看破轮回乐。后来再一次看到生天的下场就是堕落,就是在油锅里被煎煮,他就想:生天没意思,这个世上的所有事情都毫无意思,只有解脱具有大义,因此,他的心就完全被出离心摄持住了,然后他是真实地认真修解脱道。这就印证了前面的话:假使对于轮回的苦生起了深信的话,提防罪和欣喜善,无须勤励自然就会生起。

五、需借助轮回的表示法 分二:(一)以地狱为例说明表示法的作用;(二)由此道理采取的做法。

(一)以地狱为例说明表示法的作用

如是亲见地狱自不待言,仅见地狱图画亦能生起恐怖之心,而滋润出离,

“如是亲见地狱”连接上文难陀的事例,这种情况自不待言,必然能引生出离意乐。也就是难陀亲自见到了地狱的缘故,当然生起了极大的怖畏心,由此发生了真实的出离意乐。但是对我们来说,基本不可能亲见地狱,因此须要借助地狱的表示法来引生出离心,这种表示非常重要,包括文字、音声、图画、雕塑等等。

众生都有佛性,假使有善根的话,一见到这个马上就怖畏。就像某个苦难之地,当人们听到对它的描述,看到在那里拍的一些照片等等,心里就会很惊恐,不愿意去,觉得那是极其苦难的地方,由此就想一心摆脱。同样道理,我们虽然没有亲见地狱,但见到地狱图等的表示也会生起怖畏之心,从而能够滋润出离的道行,因此不能忽略这些表示。

“滋润”,就好像有了种子,给它浇水的话,种子的功能力得滋润以后就会发芽、生长,然后就会结果。意思是对于这些表示,每一次看了、听了等等,都会加强出离的习性,这会使得未生者能生,已生者不失而且增长,因此称为“滋润”。

(这里的“亲见地狱”还包括亲见饿鬼等,“地狱图画”包括饿鬼图画等。这里只说到地狱,但道理上需要推到一切处,做法上也同样要推到一切处,像下文的五分生死轮就是整个轮回的表示。)

(二)由此道理采取的做法 分二:1、由生死轮思惟;2、须由表示的作用推知真实受苦的情形。

1、由生死轮思惟

以此因缘,世尊亦说当于僧寺门上,描绘五分生死之轮。

“以此因缘”,就是有这种作用的缘故,佛也强调在僧寺的门上要画五分生死轮的图案。这样人人见景生情、见图思义,马上能唤醒心中出离的意乐。

轮回的境况是人人都要了知的,因此这是需要向所有有缘者宣传的。障碍薄、善根厚的人以此马上会警觉到:这里非常可怕。由此会一次又一次地滋润他的出离之心和相关的解脱道的行为。

2、须由表示的作用推知真实受苦的情形

怙主龙树亦言:“见画地狱及听闻,忆念读诵造形像,尚能引发诸恐怖,况受猛报竟何为?”

龙树菩萨也在《亲友书》里讲到:对于地狱图画等的表示(包括描述地狱的书籍,像《正法念处经》等,以及各种地狱的公案等等),看到了、听到了、心里忆念、口中读诵,或者造地狱浮雕、地狱的模型等等,尚且能生起怖畏的话,那么假使真的落到里面,现量领受极难忍受的粗猛异熟果,那时候还有什么办法吗?

这是让我们进一步设身处地地思惟:连见到地狱的表示图等都起怖畏的话,假使我真的落到地狱里面,亲自受各种极难忍受的业报,那个时候还能干什么呢?还能逃脱吗?肯定是没有办法的。这是教导我们要作比量思惟。因此,在地狱的异熟果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应当好好地修一个解脱的道。心中不要种地狱的因,如果以前种了,就要励力忏悔,消除它的功能等等。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这件事。其实对末世众生来说,可以说离地狱只有一口气,死了说不定就已经进去了,因此应当这样去推知,设身处地地思惟、考虑。

思考题

1、思惟难陀入道的历程:

(1)难陀最初为何不欲出家?

(2)他刚出家时的心行状况如何?

(3)往观天境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4)被僧众孤立后生起了怎样的心?

(5)往观地狱后生起了何种观念和意乐?

(6)他由出离心入道的相状如何?

(7)他的这段历程对我们有何启发?

2、什么是轮回的表示法?它的作用是什么?对此可采取哪些做法?见闻表示法后应如何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