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 - 轮回过患41

(4)思惟不欲临苦 分三:1)思惟认定不欲临苦苦相;2)依大遍知法语思惟,认定生死中周遍的不欲临苦;3)以理抉择,入法门后作世间俗事实为颠倒。

1)思惟认定不欲临苦苦相 分二:①总体认定;②差别认定。

①总体认定

不欲降临之苦者,如是的苦的差别彼等一切,欲的士夫者连一个也在此世间之界中无,然不欲的同时,唯一于彼等苦受用。

对于不欲临苦,首先从总体上思惟苦的相状。对此又要首先认识“不欲”和“临”的状况。“不欲”,是指在这个世间界里,想要苦的有情一个也没有。分别言之,就是以上所说的这一切苦的差别,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等,对这一切的苦受,欲求的有情一个也没有。“临”,是指虽然不想要这些苦,但是在因缘成熟的时候,不欲的同时唯一受用这些苦。譬如,不想要爱别离苦,可是到了时间,不想要也要受用这些苦;不想要怨憎会苦,但是偏偏碰上了怨家,不想要也天天都要受这些苦等等。这就叫“不欲降临之苦”。

接着要认识,这种苦相无量无边,充满了世间界无数有情的生命历程。我们或许会想:既然每个人都不欲求这样的苦,为什么偏偏还会降临无量无数的这种苦呢?这是由于有情虽然不欲苦、想离苦,然而他在过去和现前造作无数苦因的缘故,因此必然会有这种苦降临。细致地说,由于世间界无数有情的心中,有自无始以来所造而未感报的无数恶业习气,当这些习气一个个成熟的时候,一定是不想要那种苦却唯一降临那种苦。可见在这个世间界里,并非随着自己的欲想离苦就能离苦,而是一切都是随业运转。在迷乱有情的心识中,以随业果愚造无数恶业的缘故,在成熟的时候,将会出现无数的不欲临苦,因此,这是迷惑有情轮回生命状况里普遍性的一种苦相。

②差别认定 分二:A依表示比喻思惟;B遍推一切。

A依表示比喻思惟

由往昔的业的自在力,如王的属民及富家的仆属等诸人,刹那也无自在,而不欲的同时,成了他所控制,为了个别少许的过失,而每加多苦,却无法逃避;现在引于杀的地方,也以自觉该走外,仅仅跑的也不能,故此等能表唯是不欲然降临。

体会金刚句

这里要依着金刚句的指示,看到缘起的差别相。其中在横向上要知道种类的差别,在纵向上要知道由因至果过程的差别。

纵向上,由往昔业的自在力推动,受了一个异熟之身,成了王的属民、富家的仆使等。之后,他的命运上有一段一段的推进,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处在那样的境界受用当中,得到那样的异熟受用。这是在十二缘起链当中,由过去世在识田中熏的种子,到了成熟位的时候,在此生得一个这样的身,之后遇到这样的境界,比如有这样的主人、这样的牢狱等等。然后出现各种异熟受用,自身不想受那个苦的同时,那个苦已经降临。这就是从纵向上看到不欲临苦。

横向上,由于众生往昔种下了各种差别的业因,在各自的心相续中,随着宿业的成熟,会出现各种不欲临的苦相。在这里举了三种苦相:第一、没有自在;第二、犯小过失,受很大苦;第三、到了被杀的时候,一点逃脱的机会也没有。就像这样,遍推开来是无量无数的不欲临苦。

接着要认识金刚句里的文眼。“往昔”,指宿业。“自在力”,是说一直由业力在支配。成为王的属民及富家的仆属的“属”字,表示系属于他,或者为他掌控。之后就要知道,在具体苦相的描述上是非常明显的。“刹那也无自在,而不欲的同时,成了他所控制”,这是描述不欲而临。“个别少许”,指在人世间看起来很小的过失,对此却“每加多苦”,每每加以多苦。非常不想接受,却“无法逃避”,这是表示不可免脱。或者现在把你引到遭杀的地方去,也以自觉该走外,自己也想是没办法逃的,自己也觉得这次一定要走了,连逃一步都不可能。“仅仅”,表示那种无可奈何的状况。这时不必说其他的,连手脚都铐住了,身后还有人拿枪逼着,被关在囚车上,自己虽然最想保命、最不想被杀,但是连移动一步、逃一步都不可能。这样就解释出不欲临苦的真实苦相。

一因三例

接着要逐层地确认这种苦相,而且细致地看到,是那样的无可奈何,之后会发生定解。

“一因”,指往昔业的自在力。“三例”是指:一、不得自在苦;二、小过多罚苦;三、遭杀无奈苦。共同的苦相是:虽然不欲却无法逃脱。

接着要看到,这三种苦相是怎么描述的呢?第一、自身不想被控制,却始终被控制;第二、以少量的过,受过量的惩罚,每次都要降临大量的苦,丝毫都没办法脱开;第三、不想被杀掉,断掉性命,但是连跑一步也不可能。这样就会看到,这的确是不得自在的相。

审细抉择

接着还要细致地观察到,人心的想法是怎样的?现实又是如何的?人心的想法是那样的不欲、不想要,而现实却又那么无奈。

第一个苦相是讲,人最执著自我,认为我一定要有自在,什么都要由我自身来支配,连被人管一点点都不想接受。但是,现在成了国王的属民、富家的仆属等以后,不要说别的,连一个刹那的自在也是没有的。这就可以看到,完全不随自欲而转,不欲的同时反而非常重地降临了。

其次要看到,只是犯了个别的、少许的过失,应当只受一点惩罚,可是每一次都要加上很多惩罚的苦,那心里就非常不愿意了。“我只犯了一点过,给我一点苦,我还接受得了,但是每一次为什么给我拳打脚踢、皮鞭伺候等非常多的刑罚的苦?”他心里非常地不愿意。虽然这样极不情愿,却一点办法也没有,每一次都必定要加上这么多的苦,连减少一点也不可能。

第三,人活在这世上最想保命。为了身体,可以舍掉钱财;为了性命,可以割掉身上的手脚等,就像这样,非常不情愿毙掉性命。但是一点自在没有,这个时候,除了只是觉得自己该走之外,连逃跑一步都不可能。这样事与愿违而必然降临的相,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到,在押往刑场的路途中,手上铐着手铐,脚上戴着脚镣,旁边有三个持枪监守的警察,被关在囚车上,随着鸣笛声迅速地前往刑场,一步也不可返,一点也不可逃。这就可以见到不欲临身的苦。

深层原理

接着要从深层原理上思惟这个大苦相。先要看到有情自己的欲乐。他对于自我最有爱护的心,那个分别是,所有这一切的苦,一点都不想要。但是,单凭这么一点分别,就能够如欲而现吗?要知道,在第六识的分别以外,还有八识系统,那个赖耶系统就是世俗谛的天理所在,它毫无错乱地按照缘起律在显现。这样就要知道,在我当下的一种想法之外,必然有一个非常威严的因果律,是那个力量在推动着一切。

再回过头来看,金刚句里说的“由往昔的业的自在力”的含义。从前造了业以后,第二刹那就在识中熏建了种子,这叫“因位识”。到了成熟位的时候,这个业习就发生出力量来,然后就按照这样的习气力在变现。也就是,首先得到一个所谓“系属于他”的异熟的苦身,没办法摆脱,而且在差别的状况里,会出现那样的环境、有那样的掌控者、受那样的刑罚等等,这时候会出现境界受用;之后,根境识一和合,就要受异熟受用。

从中可以看到,在自己心想的分别之外,的确有极强大的天理在支配,有赖耶系统的缘起律在支配,更高地说就是法界随杂染缘起在支配。这就表示,处在无明状况中的众生,心中有无数的这种业种,当然是逃不脱的。内心虽然不想受,但是会发现,在这无数有情的身上,有无数的不欲临苦降临,就在一个有情身上,也都有数不清的不欲临苦降临。

懂了以上显著的事例,的确它就成了真实的能表。智者举一反三,能够认识到在轮回无数有情身上,出现了密密麻麻像雨点一般的不欲临苦,对此要进一步把它推到周遍性的定解上。

B遍推一切

众生都是想要乐不想要苦,然而时时都有那些与心愿不符的事情降临在身上。比如造了恶业,那么相续中的无数恶业习气就等待着一个个地现行。这一切都是由业力在支配着,每当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自己虽然不想要,然而被业力所控,也不得不受。

比如,不想投生,还是不自在地投了胎,在胎中饱受十月暗狱之苦。不想来这世上做人,还是来做人了。不想受读书的苦、成长的苦,还是要受这样的苦。不想受为生存奔波的苦,但还是被业绳所牵,就像欠了债后必须还债那样,日日做牛做马。不想和某人结合成家,然而由业缘偏偏碰到了,之后成了家,多少年来一直受这种苦。不想衰老,却逐渐地衰老。不想得病,却被各种疾病缠身,比如忽然间得了小病,不久又得了大病,得了之后想好也好不了。

再说,不想舍离家乡或者住了很久的地方,结果业一到的时候就要搬迁。有一些是全城迁徙,有一些就要迁到繁华市区之外的郊区,在突然接到通知的时候,不得不尽快搬离此地。不想退职、下岗,但是一到那个时候必然就要退职、下岗。或者自己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不想遭受失败,却要遭受失败等等。就像这样,人世间里各种各样的不欲之事都会降临在自身上。这要知道,它是自身一种幼稚的想法和现实的决定性之间的反差,在非常不情愿的同时,种种不想要的一个一个都会降临在身上。

要像这样周遍地看到,在整个世间界里,人人身上都有无数的业,因此当它降临的时候,就有无数不自在地被业力所牵制的苦。这样才知道,这是一个轮回的凡夫,他已经迷失掉了,造了那么多的业。他只是一个错乱的众生,当然在他身上一定有不想要的东西出现。他想要的只是他的一种天真的想法,而他不想要的是无数的业债。

这样就要看到,这一切都是由生而来的。既然已经取著了有我,然后为着我起惑造业,由此就被牵到轮回的生里面了,而这本身就是负着业债而来的,它是一种做错了事之后的惩罚。而在脱离错乱缘起之前,他会一直造颠倒的业,这样就会一直有不欲的事降临。因此,要想远离不欲临苦,一定要修解脱道,只有脱开了轮回的受生,才能彻底避免这样的苦。

2)依大遍知法语思惟,认定生死中周遍的不欲临苦 分三:①了解句义;②结成心要;③开发道心。

这里先要知道,大遍知龙钦巴大师在告诉我们什么。接着就要透过所告诉的这些话语的指点,拓开来看到好多好多不欲临的苦相。之后,不要只停留在细节上,而要从中提取心要,发现一个非常大的在生死中周遍的苦相,发现缘起上决定的法则,这样就会发生无法引转的一种胜解,这是极其关键的。因为胜解是道的根源,胜解一出来欲就出来了,欲就是道心。而这里的胜解是对于周遍不欲临苦的胜解,而欲是彻底的出离心,这样发生以后,就会开发一心往法性回归的道心。

①了解句义

大遍知云:“家亲眷属欲恒时,不离相处然定离;妙宅卧具欲恒时,不离安住然定行;乐喜受用欲恒时,不离享用然定舍;暇满胜身欲恒时,不离久住然定死;贤妙师尊欲恒时,不离闻法然定离;胜妙法友欲恒时,不离为伴然定离。岂非从今披勤铠,行趣无离大乐洲?深生厌离诸友伴,无法乞人我劝励。”

家人亲属这些,想长时间跟他们不离而相处,但分离是决定的;好的住宅以及里面的床榻、沙发、垫子这些,想长时间不离而住在这里,但走是决定的;身上的乐、心上的喜以及很好的色声香味触的受用,想长时间跟这些不离而享受,但舍离是决定的;这个很好的暇满人身,想常时中不离开,常常住在这人世间,但死是决定的;好的上师,想长时间不离开他而听法,但分离是决定的;很好的法友,想常时中不离他而朝夕相处,但离是决定的。以这世上的一切都无法逃出生灭苦相的缘故,我们应当完全放下。所以,不是从今天起就要披上精进的铠甲,往无离的大乐洲走吗?从心底生厌离的诸法友,无法的乞丐我作这样的劝勉。

②结成心要

这里关键要看到不欲临苦周遍的状况,它是个极大的事实,不应该只局限在一两个现相上。要知道,世间的一切现相都是由因缘所生,是生灭无常的,而且唯一随因缘的力量在转,不是随自欲而转。而自心被常执蒙蔽的缘故,总是那么痴情,想要跟亲人不离,跟各种喜乐受用不离,跟暇满身不离,跟师友不离等等,有无数的不离之欲,但是,这一切决定要离,因此,所有的与自欲相违的不欲之苦全数要降临。这是由于这是生灭性的世间,所有的法都能在刹那间灭去,因此,决定会出现无数与常执相违的、由坏灭性带来的不欲临苦。

之后就要认识到:原来生是苦性的。因为自心对于在生时的一切显现,抱有那么多的幻想想不离,而这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故,终归都要分离,因此,有了生就一定有这无数的不欲而临的苦,自己对于生的欲最终都要破灭,那时收获的唯一是无数的悲苦。要像这样对于生生起厌患。总之,从一个无常坏灭性可以看到,在所有世间的现相上,最终都会出现不欲临苦,也就是不欲临苦在每一个有生、有执著的法上必然要出现。

③开发道心

要看到,生的对面是无生,如果还是往生的方向走,那就要继续陷溺在无边际的苦海里,因此要往反方向走。因为没有了生就没有了灭,也就没有这一切由坏灭而出现的不欲临苦,那个时候就到了大乐之地。“大乐”,指没有变易之苦、真常永乐,“洲”,是指无生无灭的本性之地。到了这里,当然一切无离了,因为这个本性就是你自己,这时已经回来了,不是落到“二”当中而不断地生灭轮转。

当初一念无明,以为心外有境,以此就立了“二”,之后不断地从细发展到粗。由于因上起了一个个的虚妄分别,果上就会出现一个个的妄相。而这些妄相只是缘生的法,以因缘力暂时维持,绝不可能永远住留,所以在生灭界里永远不可能不离,绝对是要离的,所出现的唯一是苦。反过来,如果息掉了这个“二”的妄,那当然本来是无为法,本来就是周遍的,自己的心与此契合的时候,就再也不可能离开了,这才是大乐之地。

像这样,抉择到这边生灭界是苦,那边无生无灭界是乐,之后唯一地要往那个方向回归,由此会发生取证大涅槃的道心,这就是真实的道心。因此龙钦巴说:“我是一个无法乞人”,意思是我是没有法的人,实际是表征我们是没有法的。我们一直在现世虚妄的法里,以私欲不断地寻求安乐,而这样的寻求终归落空,每一个上面全部牵连着苦,这就是没有法的缘故。假使知道了法或者道以后,唯一往本性上回归,那就踏上了真实的道路,终究会到达大乐之地。因此我们要这样劝自己:一定要认识生就是苦性,生所带来的就是无数的不欲而临之苦,之后对生息除希望,唯一地求证无生,也就是回归到没有任何生灭假相的本来之地,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思考题

1、不欲临苦的苦相是什么?为什么在不欲的同时会降临这种苦?

2、依表示比喻思惟中:

(1)解释金刚句的文义,并从纵向和横向思惟缘起的差别相。

(2)“一因三例”指什么?如何从三例看到不欲临苦的苦相?

(3)此苦相的深层原理是什么?

3、对于大遍知的法语:

(1)解释句义。

(2)从中应提取出什么心要?

(3)所要开发的道心是什么?应如何思惟来开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