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暇满难得 6

于正信处佛的正法不信的话,其余世间的诸大力天龙等,以及外道的教等,无论做到了信多少,然而不能从轮回和恶趣的苦中救护故,于佛的正法——教和证的体性者,获得因相知的信心者,是无谬的正法之器故,是五自圆满中的主要。

心要提示:

1、此金刚句具无量义,须层层讲述层层领会,力求得到很深的定解。

2、处字关键,须抉择信处和非信处的差别。

3、反面应推到极至,认定对非信处无论做到了信多少都无救护力用。救护又须从轮回和恶趣两处观察,等字要展开作全面观察,尤其要结合当代情况思维。外道的教,要认清是指佛教以外的一切世间知识、学说、理论以及种种修道门派。

4、从正面须观察清楚,对于教证二正法获得胜解信,在将心推入法道上的作用力,须明确教法和证法的关系,对其生胜解信与修持法道的关系,而且要在各乘法上作观察。

5、由正反面的理由,对于正信圆满是五自圆满中的主要生起定解。对主要和次要的涵义,还要由正反两面思维引发定解。

6、认识信处和无信处在修法因缘上的绝大差别。

祖师的金刚句不可思议,具有天然的理路,从正反两方面证成,正信是五自圆满中的主要。

佛是导师,佛法是道路,佛以一切智眼见到了实现现前和究竟安乐的一切路径,所以佛的教法是按照自证境显示出的指示图标,这就是唯一的道路,因为在法界中只有佛彻见了真理。反面来说,如果对于最根本信心的依处——佛一切智所流现的正法不相信,而依止其他世间大力天龙等作为导师、外道的教法作为道路等,由于外道师没有彻见现前究竟实现安乐的途径,因此他的教法是不究竟的。顺着他的教法无论信多少,由此去起行,也无法从恶趣苦和轮回苦中得到救护。以这个缘故,假使没有信心这一点,那么以法道而获取安乐就成了泡影。

正面来看,佛的正法以教证为体性。佛是一切智人,他彻见了真理,为了引导众生的缘故流现出教法,指示众生实现暂时究竟安乐的路途。而所谓的证,就是顺着佛教法的指示,在自身上实行,由此证得现前究竟的一切功德,实现离苦得乐的愿望。对此教证为体性的正法,假使获得了由正理而断定的信心,那就成了无谬的正法之器。

这又要知道,教和证以及信和行之间的关系。信是对于一代教法以及实证体系理路上的信心。也就是这是至理、天理、自然之理、缘起之理,它是亘古亘今永不改变的法则,前佛如是说、现佛如是说、来佛如是说,因此它叫做真如、真实性,它是不会变的。一旦获得了由正理确认的信心就不会转移了,一定成为心中永不可改的信念。按照这样的正道去实行是不会错的,这叫无谬的正法之器。也就是,基于这种信心而起行,又是在一切智人佛陀的指点下行进的,一点都不会错谬,以此他就得到了一切道的根源,叫做对于圣法的胜解信。

它就是成为五圆满中的主要。取得了这个信心,或者生起了它,往后按照一代圣教小大密三乘体系圆融的佛道去行进,必然在自身上逐渐离过证德,实现现前和究竟的利乐。特别就大圆满道而言,那就是按照外前行、内前行、正行一路地升进,由于自身上有了殊胜的信心,就可以实现人身的大义。就彻证大圆满心性之前这一切道的支分上面,都能逐步地引发功德,逐渐接近趣证本性。也就是各方面的因缘,积资净障,内在的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等的善根都会引发出来,“信为道源功德母”故。之后,必然在因缘合聚时彻证本性,显发自身的一切力用,此后以悲力救度一切有情。因此它成为最关键的因素。

“正信处”扣在“信处”两个字上,这唯一是佛的正法,此外都是非正信处。包括有很大力量的天龙、外道教主、世间专家等等,以及外道的教法,包括各种宗教、科学、哲学等的世间学说、思想,这些都叫做“非正信处”。由于这些权威、教主等不是现见缘起之道的怙主,所宣说的教法没有揭示缘起之道或者救护之道,对于这些无论信多少,由于非救护之因的缘故,不能够从恶趣和轮回的苦中得救护,这可以一语印定。

要知道,恶趣苦由业果愚造成,轮回苦由真实义愚造成。只有佛陀彻见因果法则,揭示了由业果愚出现各种非福业而堕入恶趣,并且开示了能破业果愚的因果正法。在一切智眼的如实照见下,见到众生如是造恶因而堕落,如是行善因而超生。必须由佛来宣说因果正教,才能发起对业果的胜解信,从而开启一切白法之道,顺着这个道修持,才能从恶趣苦中得救度。

而且,一切智眼的佛陀彻见到由无我执我而发生各种惑业,由此落入轮回,发生无数的三苦、八苦、六道诸苦等等。由于佛现见到了轮回和涅槃两重因果,才能够开示四圣谛的正教,由此才能知苦、断集、修道、证灭。根源上破掉了无我真实义愚,知道蕴身上没有我,没有可执著处,由此才能断掉由执著我而起的贪嗔等烦恼。也就是,既然没有我,哪里有合我的意就起贪,不合我的意就起嗔等等,这样才能断掉集,从轮回苦中脱离出来。

大力的天龙等,以及世间的学术权威、宗教教主、外道教门的教主等等,没有彻见到粗分和细分的两大缘起法则,也就是善恶因果法则和四谛法则。由于自身有愚昧的缘故,不可能宣说如何从恶趣苦中脱离以及从生死苦中脱离的妙道。由于非救护之道、非正信处的缘故,无论你做到了信多少,也没办法从两种苦中得救护。换言之,就像沙子不是饭的因,无论蒸多少沙子也不能成饭;牛角里没有奶,无论费多少劲去挤都不可能出奶,非正因的缘故。同样,离开了信处的佛法,在非信处外道导师和教法上面,无论做到信多少,都绝对不可能从恶趣和轮回苦中得到救护,没有丝毫可能性。无论你在世间修多少道门,行持多少苦行,学习多少知识,搞多少科研,做多少形体操,美化、装饰、娱乐等等,全部非救度因。这就知道,最关键处是对于正信处佛的正法起信。

有人说:世间不是还有一些品行蛮好的人吗?他们还是兢兢业业地做着科研或者发明创造,造福人类,或者制造娱乐,丰富人们的生活,以及提供医疗,让人们脱离痛苦等等。

要知道,这些不是救护的因。暂时福业维持的时候,能保持人的身份,但他不可能从恶趣中解脱。要想从恶趣中解脱,一定要对业果发生深忍信。只有彻见因果律的佛陀才宣说了正教,也只有在佛教法的极广大背景下,清清楚楚地显示出各种因果事例,人们才能获得胜解信,才能获得善道上的信念,从而转入白法。没有佛法的真理之教,业果愚就破不了,即使现前是人,但也保不住多久,即使下一世不失人身,再下一世也可能失掉人身。因为他心里没有断定的信念,不能发生深忍信的缘故。

譬如文昌帝君,他虽然行持儒道,但还是保不住人身,几世之后遇到很强的境时,还是没办法自主,造下恶业,堕为龙身受苦,后来遇到佛才真正得到超生。所以,就像龙树菩萨所说:“有见生善趣,无见堕恶趣”。善趣的获得必须得到对业果的深忍信,而业果是最奥秘的事,只有通过佛的圣教,对于佛语起了深忍信才能获得。因此,离开世尊的圣教,没有从恶趣苦中得救护的可能。

再者,从轮回苦中得救护,那是更深细的事了。只有佛出现于世,宣说四谛真理之教,人们才恍然大悟,知道轮回是怎么造成的。如果佛没有宣说四谛,再多的世间学问、思想、创举、研究、修炼等等都非解脱因的缘故,无论做到了信多少,依照这个信努力了多少,修持了多少,都毫无作用。佛宣说四谛圣教之前,在任何情况下,众生都不可能凭自己得解脱。

这才知道,“信处”就是信佛的圣教,“非信处”就是此外一切世间宗教、学术、思想、规则等等,都不起作用。这样才从反面突出“信处”的重要性。而且要知道,“处”就是真理之处、证道之处、脱苦之道,除此之外绝对没有希望,从究竟来说毫无实义。所以,圣教是一切白法的根本、一切利乐的源泉、一切离苦之道的根源,应当对此生起铁定的信心、一种无法夺转的信念,之后一心皈依佛的圣教,日日夜夜依法来行持,这才会有噶当四依中的第一个——心依于法,因为除此之外再没有能得安乐的路了。

从正面来看,就是要对于佛的正法——教证为体性者得到因相知的信心。佛的正法就是在指示如何脱离恶趣,得到增上生利乐的道,以及如何脱离轮回,得到决定胜解脱的道。以现见真理而无谬指示的言诠就叫做“教法”,譬如指出一条通向安乐的轨道。而所谓的“证”,就是随顺这样的正道,在自己心上修持作证,由于它是无谬之道的缘故,符合安乐缘起的缘故,所以会一一证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利乐,绝对没有错谬。

“获得因相知的信心”,“因相”包括教量、比量、现量。由因相知获得了了解就产生了胜解信,这是没办法夺走的。由于有这样的胜解信,他就成了无谬的正法之器。也就是以这个信心为根源,看到安乐之路怎么走,之后以胜解的力发出了欲,就按照这样来修持,那这样的人就是证法的好材料,是真正的修法之器。按这样的信去修,修一分得一分利益,修两分得两分利益,修十分得十分利益。能一路信下去,一路的安乐之道都会开启,一路的修法利益都会成办,一切人身上的大义都会实现。因此,它是实现修法的暇满人身自圆满中的最主要条件。

最后要抓住“主”字,是针对“次”而说的。譬如主帅和部属、主脑和辅助、主件和配件、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等等,要这样理解。譬如人以头为最重要,头能驾驭手脚等的支体、心肺肝等的内脏,使得它们按照头脑的指定正常运行。或者首脑能摄持眷属、环境、因缘等等,使得它们按照既定的方向去发展。首脑一旦坏掉,即使有其他条件,也没办法正常运行,没办法按照首脑认定的路径、设立的方向统率而行,次要的东西就散开来了,没办法驾驭摄持。

又好比商队的首领、向导。商人们要到很远的异地他乡,穿过森林、沙漠、大海等等,只有向导才知道这条路怎么走,哪里是正路,哪里是歧路,在路上怎么运行等等。一切由他来指挥,其他配属条件都是跟随他而运行的。如果首领死了,整个商队都没办法行进,或者走到歧路上去了。又像一个家庭的家长,他是一家之主,死了个把孩子,家庭不会坏,但如果主人死了,这个家就无法运作了。又像军队的统率。打仗的时候要有统率指挥,两翼、后援、前锋,全部由他来指挥调度。如果主率晕倒或者死了,那整个军队就瓦解了。

像这样,对如来正法的胜解信,是五自圆满中的首要。其他人的身依、健全的根功能、所处的正法环境,以及想学好的意乐,都是由对佛陀圣教所指示正道的胜解信所统率,而全部往法道上走。

也就是,相信一定要按照诸佛所指示的最好航道来走,这个信心就指挥着人身的舟船,日日夜夜在法道上行进。所谓具足根功能,就像航船上各种机械等的装置功能非常好。这也是由首领般的信心指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让它们处处缘正法,缘诸佛所指示的实现现前究竟利乐的正道不断地闻思修。这个胜解信——明见道路、特别相信的信心,会让人身宝上各种健全的根在法上发挥作用,不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譬如对因果有胜解信,它就指挥着眼睛看《因果经》,耳朵去听闻因果教法,心里去缘想世尊给我指示的因果道路是怎样的,之后发动身口意在这上修。这些都是由于对因果取得了因相知的胜解信而产生的。再者,环境和意乐方面,也是由它来摄取这些好的条件,给自己创造好的环境因缘,它会主动调整意乐,一直推向这个方面。这都是由于胜解信有统率般的功能而决定的。

再者,决定胜这一块的法就是解脱道,对诸佛宣说的解脱之道——四谛圣教,有一种因相知的信心,从教量、比量、现量各方面去观察得到了确信以后,就愿意投身于解脱道。这个胜解信会指挥着人身舟船,日日夜夜、分分秒秒修持解脱正道。它指挥根功能全部往这上使用,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抉择、思维、缘念等等,修这样的法。环境方面,也是以它的指挥力量在不断地摄取。同样意乐上,也是以它而不断往求解脱的意乐上推进。这些方面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修出世法的人身,日日夜夜在解脱道上摄取大义。假使这个信心死掉了,那完了,虽然有其他条件,但都是分散的,没办法摄持在解脱道上行进。

就像这样,无论是实现增上生善趣之利乐,还是决定胜解脱之利乐,全部要靠因相知的信心,一种通过现量、比量、教量得到确认、不可夺走的信心。它作为里面的首要、统率、向导、引领者、指挥者,它把自身的内外一切圆满条件,全部摄持在这上面用。有了它才成了无谬的正法之器,日日夜夜在无谬的道上行进。所以,它就是珍宝人身自圆满中的首要、首领、最关键因素。

配在大圆满前行、正行的道上,也是由于对九乘正道发展出了信心,对如来宣说的小大密一贯体系的法,每一个要点,道的主体、支分,样样都有以现量、比量、教量来出现的确认的信心,它就决定了自身从现在开始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在大圆满前行和正行的道上坚定不移地行持。它摄集一切内外条件,全部投入在这上面。这样人身就成了在大圆满前行正行的航海线上不断行进的殊胜航船;使得根功能全部在这上面使用;一切环境上的顺缘全部由它来摄取、指挥;之后意乐上逐步地推进。

譬如大圆满前行里的外前行,怎样退掉现世心,发展求解脱的心、修道的道心,都是由它一个一个认定以后发展出来的。它使得人身一点点都不在现世法、来世法这些无意义的法上运用,不在颠倒的道上走。而且,使得六根全部摄持在这里,一味地在正法上投入。再者,一味地摄取环境里有意义的正法因素,远离各种边鄙地或者非法区域。而且阻掉各种邪的意乐,发展出正的意乐。像这样,它使得人身真正运用在法上面,出现真正高效修法的人身。它是摄取大义的极大资源,是内在的一种摄受力、指挥力、掌控力,所以像首脑一样重要。

外前行如此,内前行更是这样。之后它会发展皈依,会引领自己的意乐往皈依上走,外皈依、内皈依、密皈依、极密皈依,一路进去,之后按照皈依的承诺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或者发大乘菩提心,愿行上怎么指挥,人身的舟船以及根功能、环境、意乐等,全部配属在这上面运用。之后积资净障,修上师相应等等,全部是由它来的。每一层都有一个因相知的信心,这种信心作为道的根源,称为“道源功德母”,它是先导、万善之首,是大圆满前行、正行一切主体、支分正道上驱进的根本性因素。要这样了解到它是五自圆满中的首要。

这里要先说明一下,很多人还搞不清,是在讲法轨还是讲口授?怎么讲口授又出来法轨呢?实际上,口授是对于法轨的讲解。当年嘉维尼固祖师得到晋美朗巴祖师的咐嘱后,开始弘扬法轨等的龙钦宁体法类,其中共同外前行的引导叫做“法轨”,不共内前行的引导叫做“正念”等等,所谓的讲过无数次,就是指这些。

这部书的体裁是,前面列出法轨等,口授是对于法轨等的讲授。那么讲的时候当然先要念一下法轨,然后对它逐步地讲下去。所以一开始出场的就是法轨等,后面还会加一些别的内容,比如无常里,法轨有它的内容,还有一些是从《功德藏》里出来的等等。总之,他是在讲晋美朗巴祖师的法要。前面是师父的法,或者说根据,是按照这个来讲的。在整理或讲解时,个把字词稍有变动,或者加一点教证等,但要知道它的纲领在哪里。所以,一开始出来的标题叫“法轨”,第二个标题叫“普贤上师引导”,后者是普贤上师引导我们认识法轨里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者点到它的要害、修行的关键等等,这些都是必须了解的。这样就能把握住法轨的要点,以及接在心上修行。

晋美朗巴祖师是开派宗师,法轨是他自身流出来的意伏藏,他是龙钦宁体法门的根本。嘉维尼固尊者是他法门的弘扬者,他在解释晋美朗巴祖师龙钦宁体前行的法要。这就知道,本书属于讲解,就像我们做讲记时先拿出原文,再对原文作解释,而所解释的就是原文,不是别的。根本的法轨出了以后,在藏文里就出现“此复”,意思是,上面的法轨里,也是有这样需要了解、把握的关键地方,我来给你讲。这一系列下来,就叫做“普贤上师的引导”,或者口传的讲授。要这样了解两者的关系。

戊二、五他圆满

法轨

如颂云:“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为他心悲愍。”若不生在佛出世的明劫,尚且无有法的名字,而今值遇佛出世的时劫,故导师殊胜圆满。佛虽出世,若不说法仍无利益,而今佛已次第三转法轮,故圣教法圆满。佛虽说法,若法隐没则无利益,而今圣教住世期尚未满故,时节圆满。虽然圣教住世,若不趣入仍无利益,而今已入圣教之门,故自缘圆满。虽已趣入,若未得助缘善知识摄持,则不知法的真实性,故得彼摄持即是增上大悲圆满。此五者须观待他缘而具有,故称为“五他圆满”。

心要提示:

以“他圆满差别”为线索而打通理路:

1、在“他”上应知,自他因缘和合才出现修法的因缘,他是不可缺的。这又从正反两方面了解,具有他圆满能成办修法,无他圆满不能成办修法。

2、了解“圆满”的涵义,须从正反面推究,在缘起上有这一项会发生什么结果,没有这一项会发生什么结果,从而认定他是圆满的。

3、“差别”上要知道,圆满要有各分因素,每一分特定的圆满相是什么,特定的理由是什么。

这样就把握住了整个理路的大纲。

就因缘观察,必须自方他方双方因缘聚合才能成办法行,光靠自方不行,仅有他方也不行,所以在自圆满之外,还要抉择他圆满。他方是导师、法教、大悲等的启发力量、摄持力量、增上力量等,这些跟自身的佛性配合,才能出现一个个法行,单有自身条件也无法成办法行,这就看出在自圆满之外还需他圆满。

其次要了解“圆满”的涵义。要成办法行非常不容易,尤其从一个初学者逐步转心趣入圣道,由外到内到密一层层转入,要具有无量无数的因缘,必须依这么多因缘才能成办,这就叫“圆满”。倘若因缘不具备、有所缺少,法行就无法开展,或者只能开展一部分,或者有所缺失。

要很理智地看到,万法都是缘起的事相,法行也不例外,必须因缘合到了才能出现,因缘不合就一点也不能成办。就好比生火,必须火绒、火燧、火石等因缘和合才出火,缺少一个都不行。要像这样了解,成办法行的因缘有哪些,全部具足就叫“圆满”,是修法的根器;反之有所缺乏就不圆满,果就出不来。

这些都是教导我们要理智地审视当前的因缘,以及自身上应当如何调整心态。具有的应如何修欢喜和珍惜,不具备的要马上积聚它的因缘,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害怕的心等等。如理的心转起来后,才能摄持自心归向法道。没有这番理智地观察,心就像任性的孩子,什么也不懂,只是胡作非为,肆意浪费时间,或者跑到非法道里,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表现。需要透过思维来观察调整。

接着要知道,“差别”表示缘起分上有各方面的因素,总括为五类,就是导师的圆满、法教的圆满、时节的圆满、自缘的圆满和增上大悲的圆满,这就是各层面的他圆满因素。圆满的相如何呢?要通过正反的对比来显示,没有这个条件,出现什么极端缺陷的相;有这个条件,出现什么极度圆满的相。两者一对比,才知道缘起上缺乏这个就没办法开展,具有这个就能一路顺利地开展。在现世的缘起上要理智地观察,认定修法要有哪些方面的圆满。

就像这样,首先了解法轨大纲的内涵,之后进入普贤上师的引导。细分地了解它的关键,再结合到当代人身上,自身怎么来纠正观念,调整心态,以及抉择好自己未来生命的方向。

他圆满要抓住法教,就是他方提供的极圆满修法顺缘,同时要从反面透出圆满的内涵。圆满是针对缺陷来说的,而缺陷是一无所有非常惨,圆满是方方面面都具足。这才知道自身得到的他方的圆满因缘极其难得,一定要珍惜。

这里顺着祖师的理路,能够一个一个地认识到情形确实如此。如果没生在佛出世的明劫,连法的一个字都听不到,但现在已经遇到了贤劫第四佛释迦牟尼佛,特别为我们浊世众生,以大悲愿力示现在人间,这就是导师殊胜的圆满。

一正一反去对比:我们是千佛都无法管的恶性众生,尤其到了人寿百岁时,要感得佛出世非常困难,除非有特别的大悲愿力。而释迦牟尼佛因地发的是白莲花愿,就悲的层面来说的确无与伦比,所以要珍惜。如果不遇释迦佛出世,我们绝对没有救,都是被他方佛所遗弃的。不是他方佛没悲心,而是在因缘点上非常困难。而我们今天遇到了大悲世尊出世,他是圆满正等觉应现在世间。

为什么叫“导师殊胜圆满”呢?“导”是以先觉觉后觉。他自身现见了从凡夫到成就一切种智之间的所有路途、正确的方法,以及能观机逗教,特别应娑婆浊世众生的根性,来引导至无上菩提,这就叫大导师的殊胜圆满。假使没有佛出世,的确连法的名字都没有,怎么去依教修学?又怎么从充满业障、烦恼,各种邪性心态、颠倒的取著之心等当中出来?那是没办法的。有了导师殊胜圆满,就意味着他方圆满的修法助缘会具足无量无数那么多,这一切都来源于根源——无上导师释迦牟尼佛。

接着要知道,佛虽出世,假使像缘觉那样不说法的话,对我们也没有利益。因为我们需要依靠语言,第六识缘着语言抉择、取认前进的方向,之后见解、意乐调顺了,才开始往法道上走。这就需要佛传授各种能除苦的妙道,顺着它修行才有利益。

现在看来,佛不仅出世,而且转了最完备的三次第法轮。也就是相、空、性一路升进,引导我们从枝末的显相开始,知道它是怎么由因缘而生,在根身器界的境域中,怎么选择能让自己心识安稳、往上走的道路或处境,之后在这上面能够升华。然后要知道,从心识怎么出现流转和还灭两重缘起,怎么息止轮回之流,从生死中脱出去。像这样,佛首先要开示相或显现上的缘起道理,让我们明确自心如何起惑造业,如何从中出去。这里面有粗有细,在世间善道上要知道怎么修好心,以善心感得善趣,以断恶遮止恶趣,这样就保住了人天身。在这个基础上要截断生死之流,就要发现是由我执起惑造业,感得轮回的相续。而截断了我执,不再起惑造业,也就没有一个所谓“我”的六道之身,这样就能得到寂灭涅槃。

但这还不够,只是暂时的化城,必须消掉一切人我执、法我执,才能从妄执中还归,息掉一切妄心。所以佛接着要说空,指明凡是心所缘、所说的一切全是空性。了解了从色到一切智之间的所有相全是空的,心就知道没有可以取著的戏论,或者落在边上的法。像这样,佛宣说了几十年的般若法。

当众生知道实相本身离一切边际相,没有分别识所现的任何相时,才知道原来只是个梦,我们落在迷梦中,这时才会进一步去了解真实的我是什么。既然一切都是假的,是从错觉中出来的,那真实的自己是什么?这时佛要说性,宣说究竟实相,也就是自性是佛,一语点中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跟释迦、弥陀一模一样,这时生命才真正还归了。

《法华经》上讲,佛当时不想说,众生都在愚迷、暗钝、痴狂中,怎么会了解这么深的事呢?这跟他的错觉截然相反。说这个法意味着要打破他的一切,善根浅的众生无法接受,反而会谤法落入恶趣。然而,之后还是由梵天、帝释劝请,佛想到诸佛都说三乘接引众生,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也就是本来实相,世尊四十九年不辞劳苦,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地引领众生,从非常愚痴的状态逐步还归法界、认识本来,回到本来的清净法界。

这一切教法叫做“最胜净法界等流”。三地菩萨了解这一点后,越过火海都要去听闻圣教法,它能使自身还归法界,它是最殊胜的等流。除了世尊佛来宣说,没有别人能说,除了这个最殊胜的助缘以外,没有更好的助缘。因此,这里说到法圣教圆满,不光佛自身有内证智,彻证了法界,还要有一大方便藏的圣教。它是引领众生到达一切种智的最完备法藏,包括小大密的一贯体系。它有权有实,权方面,指它善巧地引众生的心一分一分地出来;实是指,它会直接说明实相,这叫做“圣教圆满”。不但有佛圆满的证量,它代表导师圆满,为了利益众生还要宣说圣教,所以第二个圆满指圣教,引导众生还归法界的路线图谱,指导我们往里走的教法,这也极其重要。

只有教法住世,我们才能像盲者依止向导,渡海依止船筏那样,走这条菩提路。假使佛说了法但圣教已隐没,那就入了法灭后的黑暗之时。虽然世上出现过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宣说了最完备的三乘法藏,然而法在世间灭掉,一个字也看不到,只是遗憾地说着过去的辉煌,对自身来说没有利益。因为因缘没有了,想寻也寻不到,此方刹土成了空刹,叫做“空虚世界”,一点法也找不到,那时多么无可奈何!群生只能顺着迷妄业流,不断地增长生死,多么可怕!而如今释迦一代圣教住世期还没结束,我们处在末法时期,遇到了小大密的完备法藏,自己想想就知道这个时期是很圆满的。

相比而言,如果处在法隐没的黑暗之世,虽然前佛出现过教法,但也一点利益没有。譬如在末法万年以后,世上什么经都没有了,一个字也没有了。我们知道,最后只有阿弥陀佛的法门能救度众生,它很简单,只要能念就可以出去。当《无量寿经》也灭尽,阿弥陀佛的法门都隐没时,那整个世界就一点佛法都没有了。

想一想,万年以后的人类多么可怜。佛法僧没了,法教一个字也没有了,那这世上谁还知道出离?谁知道寻求解脱?所谓圣道三要一个也没有,任何解脱和成佛的种子都不可能播下。谁知道自己的根身器界全是假的?谁知道轮回是落入一苦接一苦的漩涡里?谁知道往后无限世的命运?谁知道贯穿一切现相的缘起律或者因果法则?有人知道。谁能开示?连解脱道的标志也没有,看不到披法服的僧相,看不到三世佛的幢相。

就像这样,佛像也看不到,众生不知道世上有佛,不知道什么是法道。这都是极其深奥的事,佛未出世,或者法教不住世,众生的确处在漫无止期的黑暗里。相对佛前佛后的人类众生而言,我们实在太幸运、太圆满了,一定要倍加珍惜。

再者,虽然圣教住世,假使不入也没有利益,必须自己入圣教的门。以我入的缘故,要发现自方入的因缘圆满。如今教法还圆满地住世,但很多人都是无缘者,他们不进佛门,一世人身很快过了,很多都沦落到恶趣里去了,针对他们而言有等于无。最多在电视里听到还有个佛教,和尚是很奇怪的人,不成家、不工作,整天青灯伴古佛,敲着木鱼不知道念些什么,认为很奇怪。这些人的确是无暇者,他不入佛门的缘故,圣教对他来说没有太大关系。或者有些人能种一点点善根,偶尔听到一句阿弥陀佛等等,这要到很远以后,善根才能成熟而遇到圣教,入到佛法里。可见因缘多么难得,没遇到的话,不知相差多少万亿劫,就像这样,人和人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我们现在遇到了导师出世,宣说教法,教法住世,而且非常幸运,自己竟然入到圣教门中。对于入圣教门,后面有严格的鉴定,就出世法来说,自身有出离心才进入圣教的门,有菩提心才进入大乘佛道的门等等。这表示你的心进入那个领域里了,这就叫做“自缘圆满”。

自己虽然有很好的道心愿意进去,但不遇明师指点还是不得利益。“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没有明眼善知识指点,单凭自学摸索是没办法成就的,连在最基本的法义上都得不到要点。很多自以为聪明的人反被聪明误,他以为自己研究可以搞通,实际是不可能的。所以第五个条件是有善知识摄受,常常摄持、引领着你,给你指示迷津,点明要害,指出关键处,指明你身上的缺失以及如何纠正等等,好多事情都需要善知识的帮助、摄持。善知识好像母亲,自己就像小孩,小孩离开母亲是没办法存活的,他会迷失道路,必须一直由母亲抓住、带着,这叫“摄持”,以后就能逐渐成长,否则力量不足。

佛法从古至今没有自学成材的历史,根本问题在于依止,依止法是佛道的大根源,依止法不成功,一切佛法都免谈。所以,佛法重师承、重传承,不像搞科技、搞创新,我要超过!它不是超过,而是一代一代人的心法,上一代得到以后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也得到。不是驰骋骄慢、我相,老子第一,这样没规没矩,最终就成了善星比丘第二了。

就像这样,如果没有善知识摄持,我们对于诸法的真实性是不可能了解的。比如为什么世俗是缘起,一切相全是假的?为什么胜义是离戏或者自性光明?等等,没有善知识的开示、指点,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真实性的,下至于为什么没有人我,你都不会了解。所以不要发狂,认为我懂了,没有善知识开示,你懂哪一句啊?而且绝对不能辜恩负恩,应该想到由善知识开示自己才懂的,不能自己懂了,就觉得我比善知识高,那就没良心了。

像这样,一定要善知识摄持,他拖着你往上,这是增上的缘、增上的力量。就好比爬山,要依靠一个经验老道,遇到什么知道怎么处理的人,他可以拉你上高峰,一直在旁边提携,这叫“增上”。没有他提携的话,不说爬上去,你一看到就胆怯:我怎么能爬上去?然而现在旁边有一只手拉你上去,这就叫“增上”。“大悲”是说,他是发好心来帮你,不是想祸害你、找你麻烦,这叫做“增上大悲的圆满”。

这五方面要观待他方因缘才具有,所以叫五种他圆满,是相对于五种自圆满而言的。自圆满是自身方面要具足的,身依、根功能等等,而他圆满是在他缘上具足的。如果释迦牟尼佛没发五百悲愿,以及无数劫来积资的话,哪里有导师佛出世?所以,第一个要念大根源释迦牟尼佛的恩德,他是我们此世学习佛法的最大根源,最不可忘记,时时都要顶戴、供养,没有他的话,学法的一切因缘都没有。要想到,他是世上最不可思议的助缘力量,后面一连串因缘都是从这个根源来的。

之后我们要顶戴他所宣说的法藏,对于小大密的一切教法,字字句句都要恭敬顶戴,视若至宝,不能有一点诽谤、藐视、排斥。要想到这是释迦佛说的,哪个字不好啊。如果你说佛的法藏里有好有坏、有应理不应理,那就成了大谤法罪。因为是在污蔑释迦佛,比污蔑谁都严重。像这样,我们要全心顶戴佛的正法。之后要知道,现在法还没灭,要在自身上持法,好好珍惜这份因缘,把一分一分的法持在心里。再者,自己要主动趣入佛门,以如理的意乐和行为依止善知识。这样我们在他方方面就具有很好的顺缘,这是学法最圆满的助缘,叫做“他圆满”。如果具足,应该倍加欢喜和珍惜。

 

 

 

思考题

1、正信圆满中:

(1)什么是“处”?信处和非信处有何差别?

(2)众生如何能从恶趣苦和轮回苦中得以救度?为什么对佛的教法生信能得救度,对佛教外的一切法起再大的信心也不能得救度?

(3)教法和证法的关系是什么?什么是“因相知的信心”?为什么对教证二法获得因相知的信心,能将心推入法道?

(4)为什么正信圆满是五自圆满中的主要?结合因果善道、解脱道、大圆满前行正行主体支分的道,从正反面观察。

(5)信处和无信处在修法上有何差距?

2、法轨与口授的关系是什么?

3、五他圆满:

(1)为什么缺少他方因缘就不出现修法的机会?

(2)“圆满”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称它为圆满?

(3)他圆满的五种因素,每一分特定的圆满相是什么?特定的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