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暇满难得 4

丁二、思维差别之圆满分二:一、五自圆满 二、五他圆满

之前认定了闲暇的涵义:远离了八种无暇,有修法的时机,而称为闲暇,并且在自身上一一肯定:我真幸运,脱离了这种无暇状态,得到了这种闲暇,才知道自身具足闲暇的体性。在了解体性以后,还要使它具体化,进一步思维:这闲暇人身有哪些方面的圆满?这就叫“思维差别的圆满”。而差别又分成自缘、他缘两方面,为此要思维五自圆满和五他圆满,合起来会认识这闲暇人身上的圆满德相——十圆满。

今初(五自圆满)

法轨

如龙树云:“人生中根具,业未倒信处。”不得人身,则不遇正法故,人身为所依圆满。若生无法的边鄙地,则不遇正法,而今生于正法的中土故,境圆满。若根不具,则成法障,而今远离如此过失故,根功德圆满。若业颠倒,则常行不善,而违背正法而行,而今于善胜解,故意乐殊胜圆满。于正信之处诸佛圣教若不起信,则心不向法,而今心能转趣正法故,正信圆满。此五者需要观待自身而具足故,称为“自相续缘的五圆满”。

心要提示:

1、所依环境等指差别,针对每一种差别圆满,由特定因相而发起认识;这又透过正反面的对比来看到“圆满”的涵义,即圆满是相对缺陷而看到的。

2、在每一类差别上,一次抓住一个要点思维,而且是对比思维。

此段引导文先透过教理认识五种圆满的涵义,之后结成五自圆满的定义相。

首先出示龙树菩萨的教证,这是以教成立。“如”字说明是按照龙树圣者的说法,以下再以理来证成。“故”前是理由,“故”后是宗义。“圆满”是要认识的地方,“所依”“环境”等是所要认识的圆满之差别相。而五方面的圆满都是就学法而言,因此一一要加上“学法的”三字,也就是“学法的所依圆满、学法的环境圆满、学法的根德圆满、学法的意乐圆满、学法的正信圆满”。为了了解它必须透过理由,而这个理由是先反再正,透过反面看到那种情况不具足学法的因缘、有缺陷,从而认识自身具足圆满。

譬如在所依上,如果没得到人身,得到畜生的身体或者饿鬼的身体,就遇不到正法。可见,他的所依上有缺陷或者根本不具学法的机缘。我现在得到的是跟他不同的人身,由此就能认识到,我在学法的所依身上特别圆满。

再者在人当中,如果生在没有正法的边鄙地,那环境是相当不理想的,一点法都遇不到,得了人身也还是空过。而我现在不仅得了人身,而且生在正法昌盛之地,因此是学法的环境圆满。

再者,虽然生在正法昌盛之地,是中土人,然而出现了诸根残缺的相,譬如眼盲、耳聋、舌哑等等,这样即使法放在面前,或者传法师在旁边教授,也还是有很多学法的障碍,这就是学法的根功能不具足。而我现在不仅得人身,生中土,而且处处能缘到很多圣法的文字、音声等等,根是非常健全的。眼能看法、耳能闻法、舌能诵法、意能念法思维法、身能礼敬法供养法等等。诸如此类,就发现学法的根功德特别圆满。

再者,如果是六根健全者,又处在中土,然而业行颠倒了,被五无间等很重的业控制住了,或者说他已经是邪性之人,有那种邪的性格,常作不善,那就与法背道而驰。即便根功能具足,遇到了法,甚至听到了法,他仍然去做杀生、邪淫等等,这样就根本不能如理行法。而我现在不仅得人身、生中土、具六根,而且遇到法的时候,对法有胜解,最相信法了,那种在法上的胜解力没人能夺走。即使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退信仰,即使用多少万贯黄金贿赂,我也不退失在法上的信念。也就是对法有一种胜解,日日夜夜以法为重,以法为依,认为善是最好的。其实,正法的内涵就是善心善行,对于善特别喜欢、特别胜解,那意乐就是圆满的。佛经里也说“善男子善女人”,可见受法之人必须贤善。现在我对善有胜解,这就是学法的意乐很圆满。

之后为了走法道,必须以佛为师,依教法作出的指示而行。对于佛的一代教法,有信心才能趣入。假使是个善人,如果对于一大藏教的佛法——小大密三乘体系的法藏不起信心,或者信心有局限,那也不可能趣向佛法。佛法毕竟是非常深广的事情,如果心不向法,即使具足其他条件,也还是在法上寸步难行。而我自身不但有很好的意乐,而且对于法特别有信心,心里确实能够转入法、趣向法,法一来了以后,我没有障碍直接就进去了。很多人见到法还犹豫、还退缩、还狐疑,甚至起邪见。但至诚的情况不是这样,见到高高低低的法都很喜欢,以天生的善根、信心,直接就能趣入。这样看来,我具有学法的正信圆满。“信为道源功德母”,有信心就能开启一切佛法上的妙道运作,能够启发出世出世间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的功德,这多么殊胜。

像这样,要了解自身方面五种学法的圆满,它透过所依、环境等各方面来显示,这才知道,在我身上有五分差别圆满相。所谓的闲暇人身不是随便说的,的确有很具体的内涵,每一方面的内涵都清清楚楚,叫做“差别相”。这五方面是学法者自身上要具足的,否则没办法顺利修法,也没办法在深广的菩提道上前进。就好比一辆车,要从这里行驶到千里之外的圣地,必须有各方面的因缘。车子本身要好,平稳、迅速、不偏离等等,才能一路顺顺利利到达目的地。

总之,自身得到最好的所依身——人;身处最好的环境——正法中土;工具也特别好——六根健全;里面的心也特别好——意乐圆满;对于佛的小大密三乘体系的一代教法,有信心能够欢喜趣向。这样就在学法上具足圆满的条件,这些都是必须具足的条件,叫“必要条件”。总的就叫做“自相续因缘上的五圆满”。

普贤上师引导

彼也于真实的圣法实际修行的话,定须成为人,也就是人的身所依不得的话,三恶趣中算好的是旁生。而现在人间有的旁生,具妙色,价值大等,无论算是多么好的,也现在你对它说“‘嗡嘛呢巴美吽’,这样念一遍,你就会成佛”,也以它句也不解、义也不知、说也不能,乃至现在冻死也低头而住外,于其他少许的方便也想不来。如果是人的话,再怎么弱小,自己也知道比如会去岩洞或者树边搜集薪柴后生起篝火而烤脸和手,这一点也于旁生没有的话,对于法修行的思维心何须说呢?

心要提示:

1、极点化思维,在修法的所依上以其他道最好的情况与人道最差的情况对比观察,从而认识人的身依极其圆满。

2、依据此理路,从多方面类推思维。

这一段是极妙的极点化抉择,对于人身是圆满的所依,能引生很大的定解。

在恶趣里面最好的是旁生,在人间有的旁生里推到最好的——价值最昂贵、妙色庄严,然后给它传一个最简单的法:你念“嗡嘛呢巴美吽”,念一遍就会成佛。然而它解不了句,懂不得义,话说不来,到了最简单的地步它也做不了。它听不懂,不知道“嗡嘛呢巴美吽”怎么念,嘴巴也念不出来。比如一条狗,根本听不懂,只会“汪汪汪”,这就麻烦了。

再者,从最简单的自我保护来看,譬如冬天特别冷,牦牛快冻死了,但它也只能低头而住,束手无策,一点方便也想不来。它心识暗钝,根身上有障碍,没办法运用一些方便,设计一些方法去做。四脚旁生不像人那么灵敏,人的手脚能做很多事。而且它的思维比人差得多,人很快会思维:我现在该怎么办?脑子一反应就知道哪个地方有柴,或者去哪个地方可以取暖等等。人的思维宽阔度很大,天南海北到处可以想,反应速度也很快,但是旁生很呆钝,一点点办法也没有,像这样怎么可能修法呢?

反面的极点化抉择是:再差劲的人,冷的时候也会想:那边有岩洞,或者树下有些柴,我去捡些柴,捡来以后点火一烧,可以烤手、烤脸,这样来避寒,维持生存。但是旁生只能很可怜地被冻死,就是因为它心识暗昧。

像这样,一些很粗的思维心——比如念“嗡玛尼叭美吽”六个字,只要记住能重复就可以,不是高精细的思维运转;或者为了避寒,跑到一个地方捡一些柴烧,连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对于法修行的思维心,这种高精度、高强度的法上的运作,对它们来说就没有希望了。

旁生连“三加四等于七”都算不来,那在加法上发展出来的四则运算、几十方的运算、高等数学,以及以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科学等等,就根本不知道了。而人类运用智能,在外界方面都有很大作为。比如一到现代都市,高楼、跑车、地铁……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东西,他的智能比旁生不知道高多少倍。而且,在人类整体因缘的会聚下,发展出很大的文明。处在人类系统里,从小接受语言、计算、思维等方方面面的教育,这些方面以及人类的分工合作,建立了特别庞大的体系,这些都在给人提供向上的机会,所以作为人是极宝贵的资粮。像这样要了解到人身的难得。

这里极点化抉择,就是把这两类都推到极点做比较。对于旁生,让最高级的旁生,做最简单的智力活动,它都做不来;而人当中最低的人都做得来,这就突显出人类智能之高、根器之高,是非常殊胜的所依身,叫做“身依的圆满”。

天等的身所依算是好的,但不成别解脱戒的真实之器,故是自相续中得圆满圣教的缘分不具足。

再者,善趣里就举出天,天的身依算是很好了,但是他也不是圆满的,不能成为别解脱戒的真实法器。

这里的“器”要当器具、根器来理解,不是容器,譬如机器是一种运作的所依或者工具。“等”字包括修罗。他们由于过去的福业力,身体很庄严、有神通、福报大、寿命长,天界的五欲境界繁荣昌盛,但是天人的根身是不理想的。为什么呢?要趣入小大密三乘圣道,首先要引发出离心,受别解脱律仪,从而入出世道,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上上的显密大乘;没有别解脱戒基础就脱空了,没办法进入。

天人的根身没办法受别解脱戒,他的心思没办法引出离,以及住在律仪当中,所以他的相续对于圆满圣教的缘分不具足。也就是,在他的身或者心识相续里引不出出离心,发展不出要趣入解脱的意向、动力,那又怎么能趣入解脱道的修持呢?而且他根身的因缘条件受不了别解脱戒,这样自身没有安住在清净的律行当中,止息掉轮回的一切贪染因缘,又怎么能从轮回中出来,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大乘,进入金刚乘呢?这就很困难了。所以在他的所依上,得圆满圣教的缘分不具足。

“圆满圣教”指小大密三乘一贯体系,圆满具足支分的一大法藏,这必须在行人根身的因缘上具足纳受的缘分,一步一步都堪能、可进、可受、可行持,这样才能从人发展成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此对比才知道,人的根依是非常好的,这叫修道的所依圆满。

境圆满——正法中土这部分内容就直接念下去,因为牵涉到藏传佛教史,详细讲解的话要花好多时间,需要准备资料,还要翻译,但是目前精力和身体都不够。所以首先把握住关要的地方,讲一讲它精要的涵义以及摄在心上怎么使用。它的相关内容,我请道友找了《西藏的观世音》这本书中的一份资料,挂在网上了,大家可以参阅。

所谓的“中土”,对此有地界的中土和正法的中土两者。

初者,通常说南瞻部洲的中央、印度金刚座、贤劫的千佛成佛之处,空劫也不灭,而离大种的损害,而如空中的悬桶那样安住。据说,中间以菩提树庄严,对于金刚座为主的印度圣境的诸城市,称为“地界的中土”。

正法的中土者,佛陀的圣教法哪里住,就是彼者。不是彼者的诸地,称为“边地”。因此从往昔佛出世时起,在印度正法住世期间,是“地界”“正法”二者的中土。然而现在印度金刚座也被外道占据后,据说已无佛教,故是正法的边地。

此藏土雪域之地,往昔佛出世时,人类众生也没多少,而正法未兴盛故,共称为“边鄙藏地”。然后来人类逐渐次第出生,幻化的多个国王出兴于世。

其中拉托托日年赞期间,在房顶上降下《百拜忏悔经》,及泥像、印模等而获得圣法的开端。如同授记:“在第五代王朝时将会了知其义”,圣观音幻化的持国王相者法王松赞干布在位期间,派遣译师囤弥桑布扎前往印度,学习声明以及文字等后,于无文字的藏地创立文字,观世音的经续二十一部及玄秘神物等译成藏文。

依靠国王幻化的众多游戏以及大臣噶东赞护国的种种方便,娶汉地及尼泊尔的两位公主为王妃,迎请作为赠礼的本师补处两尊释迦佛像等诸多三宝所依,而修建大昭寺为主的镇肢、镇节等诸多寺院,从而树立正法的规模。

其第五王朝天子赤松德赞在世期间,在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承者邬金阿阇黎莲花生等一百零八位,迎请入藏后,建了桑耶不变任运大殿等身所依的经堂;敕令大译师贝若匝那等一百零八位学习翻译,而对印度圣境中若干兴盛的以经续论典为主的语所依圣法作翻译;预试七人等出家,而立了意所依僧伽等。如太阳显现般大兴佛法。从此直到现在,于圣法虽出现若干增减,然实际上佛的教与证的法未失坏而有故,是正法的中土。

心要提示:

从环境上观察,处于正法中土与正法边地,在修法上极大的因缘差别,从而认识境圆满的内涵。

这是指环境圆满极其重要,有圆满的环境提供学习机会,就能产生无边的利益。有了人身这个如意宝般的航船,又行驶在法的海洋里,就能够一路到达法的宝洲,摄取无量的妙义。假使光有航船,没有法的海洋,那就像搁置在陆地一样寸步难行,不可能到达法的宝洲。再者,下至对一个偈颂行持法行,也超过了一切世间善根,可见以圣法为所缘境修持法行的利益多么巨大!

我们现在所处的佛教文化环境非常好,佛的小大密三乘教法都完整地存在。尤其是西藏佛教,有极其圆满的传承和次第,以及各方面闻思修的机会、引导的机会。证法也没有失坏,能受持三乘戒律、修持世出世间各层禅定,以及发起种种智慧,上至彻证大圆满本性等等,这些还都非常圆满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应该感到极其圆满。

尽十方世界海里,所有非正法的边鄙地加起来,在无数岁月里所做的世间善法,这些合集起来也不如缘一个偈颂的正法闻思修的功德。所以,具有人身宝,又遇到了如此殊胜的环境,的确如虎添翼,如香象畅饮大海水,是极其殊胜的圆满功德。

五根门随一不具足,则不成出家律仪之器。并且胜解和恭敬的所依——佛的色像等遇见,闻思的境——善说法宝看书、听闻等的缘分不具足故,是不堪为正法之器。

心要提示:

注意从起点上比较根具功能与否在修法上的极大差别,由此认识到根功能圆满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