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 42

3、米拉日巴尊者的歌诀

米拉日巴尊者云:“寂无人谷岩洞中,心灰无复起心时,师乃三世佛体性,心切无有分离时”,需如此说般修持。

通过以上的道理,我们知道贤劣是无常、不定的,随着因缘就会由劣变贤、由贤变劣。对于修行者来说,首先要取得一直增上的状况,因此在内外环境上都要严密地把持,这样才能一直缘着法,顺着觉悟的方向登上贤位。

关键要知道,怎么导致劣的呢?由一念无明,本来无二却现了二,然后心缘着境不断地起分别,这样由细到粗一直流落下来。先认了有法我,就有了变易生死,再认了有人我,就有了分段生死。回归的过程当然是由粗到细,一步步退掉颠倒执著。从这里就知道,变劣的方向是集谛,所以对于根源上的我执要严密控制。之后怎么导致贪婪造业而堕落呢?就是把轮回法执为有乐、有意义,然后就下去了。所以要在两头把持,一方面认自己过,看到“我”的虚假,上等的要空掉“我”,一般情况也要知道我执、集谛的过患,不能让它膨胀。然后不放逸,不放纵烦恼等。这样才能让心一直住在法上,法就是道谛和灭谛。

像这样,在缘起上一定要逆转,往轮回走、变劣的方向全部要退掉;顺着开发无我智慧、以无私破我执的方向一定要增进。然而在证到本性之前,贤劣都是相对相,在这个过程中一直要退轮回心,住在上师本性中或者与上师相应。因为上师是法界的代表,他是真实的法,与他相应就是往本性的方向回归,与他相应,一切道谛、灭谛的法都会现前。这两个方向非常关键。

最后,普贤上师教导我们,要按照至尊米拉日巴的一首偈在这两个方向上修持,确定未来的目标、一直不离的地方。米拉日巴尊者说:“寂无人谷岩洞中,心灰无复起心时,师乃三世佛体性,心切无有分离时”,要按这样来修持。两个方面:一、对轮回死心;二、不离上师。彻底看透轮回,把心全部退掉,就像死灰不再复燃一样,一点热情也没有,由修无常和苦谛发生了猛利的转变,所以,在无人空谷中的岩洞里,一点点世间心都没有了。这是我们第一个要效法的地方,对世间法彻底退心。就像看到那边全是毒蛇,哪里还有心想过去呢?或者看到全是毒药般的法,哪里还有求取的心?或者看到一刹那就灭了,一点靠不住,心怎么会寄托在上面呢?像这样,首先以观察世间苦、无常等来退掉心,退到心灰意冷、不再复燃的地步,彻底没有欲乐,要有这种心。

如果这上退到了极点,那在另一方面就会进到极点,在法上会一直依止,而法的集中代表就是三世佛体性的上师。先前说了,除了空、明、遍的大圆满本性,没有第二个真实法,这就是诸佛证到的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也是众生本具的真实法。其他法都是为了摄引我们回到这个法上,所以称为“权法”。一旦前面退掉了心,后面又认定了上师是三世佛体性,当自身的二取假相全部消亡,那时出现的就是这个三世佛本性,所以内上师和外上师是一个。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摄持自己有非常殊胜的因缘,因而要在信心上达到彻底。由此以信敬之心,非常切地连一刹那也没有分离。“三世佛体性”,是讲一切佛都是这个体性。实际没有三世,三世是在生灭上立的,而生灭是假的,所以法界真心是不二的,一切佛就在当下,就在上师的体性中。《华严经》说:“一切诸佛身,即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心要恳切到一刹那也不离,上师就在当下,就在心中,没有毫厘许的间隔。这就是我们要随学的地方,应当这样来修持。

一方面看到苦集的迷幻假相都不是真实法,对此充满热情、执著不已完全是颠倒的,所以在非法上要彻底退尽。思维无常后看到世间没有可依之处,不抱希望,彻底死心。另一方面看到真实法就是自己的本心,一切前行都是为了趣向它,一切正行无非是恢复它,因此一心依法,在这个原则上非常断定。退轮回心要退到极处,进取本性要进到极处或者依上师要依到极处,在这两个方面要让它彻底。

4、念念在道

如果没有这样修持,这骤然起的分别也是无常的,因而无法预定它将变成什么。有一位塔巴比丘,从前跟亲戚结怨,日后进入佛门修道。当他已经获得风心自在而能在空中飞行时,一天为了吃施食,一群鸽子集聚过来。由此他想:“我若有如此军队的话,就能制伏诸怨敌了。”一个恶分别未安在道上,由此后来出现的是他流落本地,做了一名军官。

“这样修持”,指前面说的高要求,在缘起上对法和非法的掌控。非法上没有厌舍到彻底,法上没有进取到彻底,那就不保靠。也就是,骤然而起的分别没有恒常性,不会一直都是好的或者不好的,将变成什么根本不确定,因此在登不退转地以前都存在危险。或者从米拉日巴尊者的道歌来说,轮回心没有退彻底,就还会重新燃起,又会起各种贪嗔,变得很厉害;上师心没有修彻底,就不能一心依上师,上师心代表真实法。这两方面没到位,心就把握不住。要知道,这上面的问题特别大,如果轻忽,感觉自己不错,夸张、放肆,那过不了多久就一败涂地了。轮回很可怕,自己内在的恶习更可怕,它是一切轮回的根本。

现在要知道,所谓“骤然起的分别”,是因为过去熏在识田里的种子遇缘就会发起。自心上有非常多的染污颠倒种子,境缘又非常复杂,有各种恶友和恶环境,一触到马上起各种分别。分别一加重,贪婪、嗔恚、嫉妒、竞争、邪见、怀疑等都会增长,当增长到一定程度,人心就变坏了,而且变得特别明显,可见心很难把握。

接着观察塔巴比丘的案例,看他是怎么变的。之后归到自心:我就是那个塔巴比丘,我也会有如是的结果。然后居安思危,以塔巴作为前车之鉴,思维自己该怎么调整才能保证不变坏呢?在审细观察衡量以后,就知道一定要发起“念念在道”的心。没有这种大的道心是掌握不住的,不必说一生不变,连一天不变也不可能;不必说一天不变,连一个小时不变也不可能。心最难掌控,它就像脱缰的野马,又像滔滔奔流的河水,要有非常大的修心的量才能摄持住。否则“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发现不但没进步,反而越退越可怕,变得越来越遥远,最后连想都不想了。

从塔巴比丘的案例能够看到,人心总在贤劣之间变化。开头他跟一帮亲戚结了怨仇,这是劣;后来入佛门修行,得到了较好的境界,风心自在,能在空中飞行,这叫贤。他一个人在静处修持,没遇到别的缘,一时还很好。但有一天来了鸽群吃施食(也许他当时在自己修行的房子外面施了一点食,一群鸽子就从空而降,来吃这些食物),他心中仇恨的种子遇到鸽子的缘,马上起了一个恶分别:“我有这样一支军队的话,就能制伏那些可恶的怨家了。”没有把这个恶分别安在道上,就使得他后来流落到本地,果然做了一名军官。可见时时都有这种危险性。

我们无始以来蓄藏在识田里的种子多种多样,特别繁杂,可以分为法、非法或善、恶两种,而恶的、非法方面的种子非常多。凡夫处在不定的状况,遇到好缘就出好心,遇到恶缘就出恶心,或者如理作意就起法上的心,非理作意就起非法上的心,根本无法保证。塔巴比丘竟然由于一个念头没有安在道上,以这种缘起的力量,驱使着他后来做了军官,又落到非法的道上了。

从这里要举一反三看到方方面面的情况。我们不就是那个塔巴比丘吗?甚至比他更频繁地落在非法的道上。比如今天还是修行人,明天到了城市就开始看电视、上网、逛街、听流行歌曲、说绮语、搞吃喝玩乐等,哪里有一点点法道上的事呢?或者追逐名利,去竞争,贪婪、嗔恚等,这些都落在非法上了。其中每个种子都是轮回的因,一大堆都是恶趣的因。

这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严密地掌控这个分别,怎么可能念念在道?怎么可能一直往前修进,使得障垢越来越薄、善心越来越强,最终跟上师本性彻底相应而得以开发呢?这就像让黄河的浊流逆流而上,要全部退掉现世心,再退掉来世心,把轮回心退得干干净净,退得心如死灰。在解脱方面不断地增进信心、恭敬、精进、定慧等,方方面面都要推进,而且推到善而又善、纯而又纯,之后才可能有开发本性的事。否则就像乌云障蔽天空,心一直在恶分别的流当中,哪里能见到青天白日呢?

我们要明白,分别是靠不住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是由诸因缘来决定的。如果不注意在这上掌控自心,时时以法道上的缘起来调整,那很快就会现行各种非理分别,流落到非法上去了。不注意念念在道,时时绵密守持的话,就会越走越远,很快就把佛扔在天边了。

如是虽然暂时由上师及善友的助缘略得法之光明,然而一生之想无有常故,因此需要每日以法度过,做到寿量与修量相等。如此作念而思维。

要想到,自己当前只是由上师和善友的助缘力稍微得一点法的光明,但凡夫的心没有常性,善恶种子太多,一念不注意就落在非法上了,为此要发愿念念在道,二六时中都在道上修。没有这种大愿力,就无法保证达到不退转,一生修成大道。因此,基于对自身心念无常的认识,要这样起观念:“当我头上出太阳的时候,心里要发出法光,一寸时光一寸法光,寿量和修量相等。”即发愿念念在道上,寿命有多少即时光有多少,法的量就有多少,修的量就有多少,做到寿量和修量一致。这就是在“一心向法”上发一个彻底的愿。

我们心上无非是法和非法两种心,随着缘不断地现行。落在法上还是非法上要由誓愿力来把持,法就是道、灭,非法就是苦、集。如果没有以非常淳厚的道心来摄持,那是无法保证念念在道的。正如古人所说“一念不在,如同死人”,因此要立誓念念在道,有这种大道心才称为“道气”。

思考题

1、米拉日巴尊者的歌诀开示了怎样的修持方法?

2、为什么不按上述那样修持时时都有变坏的危险?塔巴比丘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3、如何作念思维能够掌控自心念念在道、不落入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