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寿命无常 33

(七)苦乐无常

先明总的法则苦乐无常。有情的受用可以大分为苦、乐两种,由于是因缘力所现,不能自持而长久,所以缘散当即变坏。也就是苦和乐是一段一段的,总是苦后出乐、乐后成苦,因此没有常性。接着,这一主题的思择修分成两类:首先,看到苦乐随着阶段而变换的情形,通过具体事例来认证、断定,由衷地起心:我不要在苦乐上起得失的纠缠。其次要看到,为佛法难行是先苦后乐的路,为世法享乐造罪是先乐后苦的路。在这上断定后就毅然绝然地舍掉世间享乐,一心为法难行苦行。

苦乐的阶段亦是无常的,譬如很多人上半生富裕安乐,下半生却贫乏困苦;又有很多人上半生苦,下半生却很安乐;还多有上半生作乞丐,下半生却成了国王。

“苦乐的阶段亦是无常的”,指由因缘幻现的苦乐是阶段性的,不会一直那样,一段时间有福就乐,一段时间没福又落入苦中。善恶业力不断地在表演苦乐,因此不要把苦乐看成永久的。接着要以事例认识到,的确有这样的情形,这是事实。而且并非偶然,它是普遍的状况。

譬如很多人上半生富裕快乐,但若干年后命运大变,下半生却贫乏困苦。很多王公贵族花天酒地,后来一个政变就成了乞丐或者被关进监狱等,这非常常见。历朝历代总是几十年、上百年等就变了,新的天子登基后,很多遗老旧臣就被贬到下面去了。又譬如有些人的工作,过去是很好的,但一阵浪潮以后就不吃香了,他们的生活也变得很苦、没出路。这样的情形太多了。或者当新产业出现时,老产业就没市场了,凡是在那个业力圈里的人都沦落到苦中,下岗失业,变得贫困。或者从大气候来看,很多国家也是如此,因缘一变就从富裕沦为穷困,国民的生活变得很苦。这就可以看到,苦乐都是随共业、别业在转。

像很多人越洋过海到异国去淘金,在一段时间里特别有钱,但若干年后,那里就变得很穷了,只好飞回家乡。像这样,苦乐在不断地变。家庭也是如此,在几年里有上升的气象,比较富裕快乐,常常充满笑声。但过了几年,突然间儿子被车撞,女儿中毒死,自己又下岗,遭遇很多变故。或者亲人得了重病,一下子倾家荡产。然后就看到那家再也没有笑声了,非常凄凉冷清,一直处在痛苦中。这些都是随业而变的,没有常存性。

再者,有些人上半生很苦,生活艰难,勒紧裤带过日子,过了这个月不知道下个月怎么过。有时候靠亲戚接济,有时候卖一些菜,或者捡垃圾,或者给别人当佣人等,做苦工来勉强维持,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下半生突然一变,儿女很争气,一下子做了大官,把自己接到大城市去了,过上很好的生活。自己成了高官的父母,坐豪华轿车,非常享受。又有的人从前在田地里泥腿子干活的,后来赶上了新时代,出去经商,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翁。博士、硕士等都在他旗下打工,他拥有帝国大厦,风光得不可一世,下半生非常快乐。人的苦乐就是这么无常,很难说。

我们看自己家以及亲戚家、朋友家的事就很清楚。人生有很多祸福遭遇,常常否极泰来、福尽祸来等。个人也是这样,我们一生有好多转变,业缘一变,人的命运就变了。家里也常有变故,因缘稍有变化,比如突遭火灾,马上就陷入贫困,寄人篱下,非常艰难。或者子女长大,有了好工作,家庭又红火起来,兴旺发达,别人都很羡慕。像这样,这种事情太多了,一生当中有好多次变化,时好时坏,时上时下,苦苦乐乐非常多。

又如男女间的爱恋情感,这里面的苦乐变得太大了。一下子觉得很甜蜜,一下子又觉得很痛苦,常常如此,在看似幸福的状态中埋藏了很大的悲苦。在人事的升迁上也可以看到,忽然间一次机遇青云直上,又一下子突遭险难,降到谷底。昨天还是总统,今天就被逮捕成为阶下囚,太快了!像现在的总统竞选,只上任几年,过后新的总统一上任就要查老账,害怕得自杀或者变得非常困苦。人事的遭遇风云万变,不要执定有常存的苦乐。

“还多有上半生作乞丐,下半生却成了国王”。以中国皇帝来说,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一开始当小和尚,碰上了荒年,出去化缘也难得温饱,然后就去参军。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后来竟然当上了皇帝。有一次朱元璋在深宫内院,和马皇后两口子闲谈,一时高兴朱元璋就说:“当初起兵还不是因为饥寒所迫,没有饭吃,哪里料到今天居然做起皇帝称天子了!”这就可以看到,人生的境遇太无常。由于过去的福报,先前当了小和尚,后来去参军,生活很苦。之后被饥寒逼迫去起义,结果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轮回里常常上演这样的苦乐无常戏。

又比如,唐朝末期的乱世年代,钱鏐原先只想在贩盐的行业里,多纠集些人手来保护自己,哪里想到后来成了统治东南的吴越王。这也是业力把他推上去的。前面只是一个贩盐的商人,想着不要出事,多来一点人保护自己,后来却成了一片地方的大王,高高在上,谁能想得到!

又比如,汉光武刘秀还没落到民间时,最大的希望只想做到帝都卫戍司令的职务,然后讨到阴丽华来做老婆。没想到后来做了汉代中兴的皇帝。

反面也要看到,很多前期是做皇帝、太子、公主等等,后面却落得杀身之祸,非常悲惨。比如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萧道成篡位当了皇帝,创建齐朝的初期,首先废掉刘宋才十四岁的幼主顺帝刘准。刘准收眼泪说:“你想杀我吗?”那个奉萧道成命令而来的王敬说:“你住在别宫吧!从前取司马氏的后代也是这样。”当时顺帝刘准就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下场,哭着弹指说:“愿我来世生生世世不要生在帝王家!”当然萧道成不会放过他,不但杀了刘准,还灭了他的家属。

又比如被后人称为“明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崇祯皇帝,当李自成攻进北京时,他准备上吊自杀,当时召来年仅十五岁的女儿,说了一句:“你怎么生在我家?”就用袖子掩着脸,右手拿着刀斫杀公主。因为用力不准,只砍了公主的左臂。这就知道,若干年前他们都贵为天子、公主,但没几年就落得这么悲惨,连百姓的命运也不如。

又如梁武帝,他是有名的“吃素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喜欢学做和尚,当佛学大师,亲自讲经说法。但是,最后还是被迫在南京饿死。他在临危时说:“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有何憾!”就像赌徒的豪语,的确不是常人所及,但最后也不过以饿死告终。人生苦乐的境遇是这样稀奇,全部是由业力在主宰,人哪晓得自己最后的命运。

又比如陈朝的末代皇帝陈后主。当时隋朝的军队打进南京,他就抱着妃子张丽华、孔贵人跳进水井里逃避,后来人们放下绳子,三个人一起被拉上来。那口水井成了南京名胜之一的“景阳宫井”。杨广没有杀掉陈后主,把他当战利品作为俘虏而献俘太庙,这就是他的结局。

如至尊米拉日巴的伯父,上午以迎娶儿媳作欢乐宴会,下午房屋倒塌,发出痛苦的哀啼声,也是不可思议呀!

“也是不可思议呀!”就是感叹无常太快、太突然。前面大家欢欢喜喜地作宴会,为儿子娶媳妇。藏人很热情,在一起唱歌跳舞、吃喝玩乐,这些叫“欢乐宴会”,是一生最喜气的时候。但是下午突然间房屋倒塌,压死那么多人,一片啼哭声。

人有旦夕祸福,一下子业力一变,顿时从大喜变成大哀,是那么苦!轮回有什么常的受用呢?一下子就变掉了。这里的公案也是不可思议,就是要引发我们的觉醒。我们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周遭的现象上能看到,忽然间就变了,儿子死了、女儿疯了、丈夫自杀了、妻子有外遇了,或者官位没有了等,都是瞬间就变的,真的不可思议!让人想不到。要这样体会:这里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没有什么可以依靠或者能抓得到的。一直要这么想:这种苦乐现象不可思议!

又比如,我们自己一天的心情也在不断地变,刚刚还得意忘形,忽然间就变得特别忧伤失落。或者刚刚两个人还很好,谈着谈着在某个观点上意见不合,就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甚至因为这一次争论而成了怨家。又比如只是陌路相逢或者一次奇遇,后来竟然成了夫妻。这轮回的剧,真的都是无常!

可以看到,人世间的苦乐像天气一样,风雨晴和,变幻莫测。自身的感受也是如此,从小的身体的舒服疼痛、心情的快乐忧伤,到大的名声地位的升降、被人宠和被冷落等等,都是瞬间就会变化的。在单位、公司里忽然间有调迁、升降,人的心情马上不一样了。比如刚刚还是一个很一般的人,一下子被捧上去,就变得很红。或者刚刚还有这个职位,忽然间宣布降职,一下子没脸见人,陷在阴沉的心境中。再比如男女间的情感,也是忽冷忽热,有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有时候恨得死去活来,可见苦乐没有常。像这样要一再地想: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要有非常长远的眼光,苦乐是一段一段在变的,这里没有常。如果你把它看成常那就很糟糕。乐的时候以为可以永保,结果不为未来作准备,突然间失去就不堪一击,有的甚至自取灭亡。苦的时候也要知道是暂时性的,不要陷在忧郁中,积久成疾,难以摆脱。苦也是一时业的显现,过后又会好。要这样看清苦乐,心才能脱出,不会因一时得意而忘形,也不会因一时失意而忘形。

祸福瞬息万变,根本保不住。我们对无常的苦乐不要作得失的缠缚,得了一点苦就认为命好苦,整天阴雨绵绵,什么时候能放晴?要知道苦是暂时的,过后又会转变,交上好运,自身、家庭、事业等都变好了。但过后又不景气,大起大落的也有很多,小起小落的更是不计其数。对于乐也不要执为常,现在乐的时候要防住后面的苦,因为乐的后面就是苦,“乐极生悲”是不变的名言,常常这样变换轮转。

我们得了乐不要以为是常乐,得了苦也莫以为是常苦,总是陷在得失的纠缠里,时喜时忧。这都是被无常的假相给骗了,妄认这个世界为真。因此,得乐不足为喜,得苦也不足为忧,世上的事都是假的,应当力求解脱。

弥兰经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沙门闲居深惟:“世人习邪乐欲,自始至终无厌五乐者。何谓五乐?眼色、耳声、鼻香、口味、身细滑。夫斯五欲,至其命终,岂有厌者乎?”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衹树给孤独园。当时,诸沙门辈闲居,深自思维:“世上的人都习邪乐欲,从此至终没有厌离五欲的时候。哪五种欲乐呢?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口贪味、身贪细滑。对这五欲,一直到死,哪里有厌离的呢?”

像今天的人们都贪著感官享乐,从生至死都不生厌离心。人们都说:“这么美好还生厌离吗?”岂不知这正是魔鬼的幻术,引诱人心流荡在五欲中,造尽恶业,流落生死,我们就是这样迷失、沉沦的。

日中之后,俱诣佛所,稽首佛足退立白言:“吾等世尊!惟世愚者惑于五欲,至厥命终,岂有厌者不?”

中午吃完饭后,这些比丘们都来到佛这里,顶礼佛足,退立一面,向佛请问说:“世尊!世上的愚人都被五欲迷惑,一直到死,有没有厌离的呢?”

佛告之曰:“睹世无足于彼五乐矣。昔有五百商人入海采利,中有智者名曰弥兰,为众师御。海有神鱼,其名摩竭,触败其船,众皆丧身,弥兰骑板,仅而获免。风漂附岸,地名鼻摩,登岸周旋,庶自苏息。

佛告诉他们说:“看起来世上的人都在那些五欲上贪得无厌,从无满足。我想起过去有五百商人入海采宝,其中有个智者名叫‘弥兰’,他是众人的导师。海上有神鱼叫‘摩竭陀’。摩竭陀大鱼触翻了船只,众商人全部丧生,只有弥兰骑着船板获免于难。当时风吹着船板逐渐漂到了岸边。此地叫‘鼻摩’,弥兰商主遂得以登岸。他到处走,想得到安歇之处。

睹一小径寻之而进。遥见银城,树木茂盛,间有浴池,周旋四表,甘水绕之。有四美人,容齐天女,奉迎之曰:‘经涉巨海,厥劳多矣,善贺吉臻。今斯银城,其中众宝,黄金白银,水精琉璃,珊瑚虎珀,车璩为殿,妾等四女给仁使役,晚息夙兴,惟命所之,愿无他游。’

弥兰在这片洲岛上看到一条小路,他就沿着路走去,越走越深。远远见到前方有一座银城,树木参天,蓊蓊郁郁,里面间杂着很多浴池,周围有甘露水围绕。有四个美人,靓丽容颜如同天女,前来奉迎说:‘您经历了大海航行,一定很辛劳,善贺吉祥。这里面有以众宝——金、银、水晶、琉璃、珊瑚、砗磲、玛瑙等做成的宫殿,妾等四女任凭仁者随意使唤,早晚服侍您,晚间休息和早上起床,一切都听您的吩咐,愿您在这里住下来,不要去别的地方。’

弥兰入城升七宝殿,欢娱从欲,愿无不有,处中千余年。弥兰惟曰:‘斯诸玉女不令吾迈,其有缘乎?’伺四女寝,窃疾亡去。

弥兰进入城市升上七宝殿,过着五欲的生活,非常享乐欢娱,随心所欲,在这里待了一千多年。弥兰心想:‘这些玉女不让我出去是什么原因呢?’他窥伺四女寝卧后,私自快速逃离而去。

遥睹金城,有八玉女,迎辞如上,玉女华容,又踰四人。城中宝殿,名曰屑末,明月真珠诸宝踰前,寿数千万岁。又疑:‘八女不令吾迈,其有由乎?’伺其卧出,窃疾亡去。

再说,弥兰又上路了,他一路走去,远远见到前方有座金城。出来八个靓丽的玉女迎接,说辞跟前面一样,这些玉女华丽的姿容超过前面四个美人。城中的宝殿叫做‘屑末殿’,有明月、珍珠等各种妙宝,超越从前。弥兰在这里过着极度的五欲生活,一晃就是几千万年。他又起疑:‘八个玉女不让我出去,有什么原因呢?’等待玉女们睡卧时,他又私下赶紧逃离,上了新的道路。

又睹水精城,有十六玉女出迎之矣,其辞如上,要将入城升七宝殿。城殿众宝,玉女光华踰前,居中岁数,又数千万。意不厌足,又伺诸女卧出亡去。

弥兰上路后,又见前方有一座水晶城,有十六位玉女出来迎接,也像前面一样,说:您路途辛苦,愿留在这里过美好的生活,不要前往别地。像这样,又把弥兰带入城市升入七宝宫殿。这处由妙宝组成的水晶宫殿以及殿中玉女们的光颜容华更胜前者。弥兰在这里过了数千万年的生活,心意无有满足。他等待诸女卧下的时候,又溜出去了。(可见,享受再好的五欲,人也不满足,享受完了就是那么回事。所以,不要盼望升天或者过神仙的日子,过完了就那么回事,就像吃了最好的食物,过后也觉得没味道一样。)

复睹琉璃宝城,光曜奕奕,有三十二女出迎跪拜,虔辞如上。要请入城升七宝殿,殿名欝单,其中众宝伎乐甘食女色踰前,处中久长年数如上。又伺诸女卧出亡去。

弥兰上路后,见到前方有一座琉璃宝城,闪着奕奕的光辉。有三十二位靓丽的玉女出来迎接,恭顺跪拜着迎请说:君一路辛劳跋涉,愿留在这里,我们早晚服侍,愿您长居此地,不要前往他处。这样弥兰又应诸玉女之请入了宝城,升上七宝殿,叫做‘郁单殿’,其中的众宝、音乐、美食、女色都超过前面的享受。弥兰在这里一住又是数千万年。日子很快过去了,然而他的心还是不满足,还想走,等到玉女们睡卧时又悄悄溜走了,踏上了新的征程。

遥睹铁城,莫无迎者。弥兰惟曰:‘银城四女,金城有八,水精十六,琉璃三十二,玉女光世,修虔相迎,今不迎者,将以贵故乎?’

弥兰离开了琉璃城后,又不断地往前走,远远看到一座铁城,没有人来迎接。弥兰心想:‘银城有四个玉女,金城有八个玉女,水晶城有十六个玉女,琉璃城有三十二个玉女,都是倾城之色,很虔诚地来迎接。现在没人出来迎接,是不是因为这座城市更尊贵呢?’

周城一匝有鬼开门,弥兰入城即见其鬼,鬼名俱引,铁轮烔然走其头上,守罪人鬼,取彼头轮,着弥兰头上,脑流身燋。

弥兰绕城走了一圈想进去,这时有个鬼开门。弥兰一入,马上见到一个叫‘俱引’的鬼,有一个烈火炽燃的铁轮飞速旋转在他头上。那个守罪人的鬼卒拿着头轮放在弥兰头上,顿时脑浆流出,身体焦烂。

弥兰流泪曰:‘自四之八,自八之十六,自十六之三十二,处荣屑末殿、欝单殿。吾以无足之行,故获斯矣。何当离斯患乎?’

弥兰流着泪说:‘我从四个玉女到八个,又到十六个,又到三十二个,处在那样荣耀富贵的屑末殿、欝单殿等,我是以贪得无厌的行为,才得到如今这样的殃祸。我该怎样才能脱离这个苦患呢?’

守鬼答曰:‘其年之数如子来久,子免斯殃矣。’

守罪人鬼回答说:‘待在这里的年数要像你来的时候那么久,才能从这个殃祸中解脱。’

火轮处弥兰头上六亿岁,乃免之矣。”

那时,火轮一直在弥兰的头上旋转,受着难言的苦楚,经历了六亿年才得以脱免。”

佛语诸沙门:“弥兰者,吾身是也。所以然者?未奉三尊时,愚惑信邪,母沐浴着新衣卧,吾蹈母首,故太山以火轮轹其首耳。

佛对诸沙门说:“弥兰就是我的前世。为什么得这样的果报呢?当初没有信奉三宝时,非常愚痴迷惑,信一些邪道。母亲沐浴后穿着新衣服躺卧时,我踩着母亲的头过去,罪业很重,堕在太山地狱,以燃火的旋轮碾裂我的脑袋。

以四月八日,持八关斋,中心欢喜,故获宝城,寿命巨亿,所愿从心无求不获。世无足,唯得道乃止耳。”

那一生我又常常在四月八日持八关斋戒,心里欢喜,所以就得到了前面那四种果报,经历了银城、金城、水晶城、琉璃城数千万年与玉女共住的生活,这是持戒的福力。以这个福业力,心里想什么都能得到。所以要看到,世人对五欲享乐没有厌足之时,只有得到圣道才能止息贪欲,否则贪欲之情没完没了。(贪欲就像癞疮病,当时挠痒觉得满足,过后又不满足,会有更大的欲望。像这样,我当时经历四城的欲乐都没有满足。只有证了道果,才寂灭掉这一切贪欲之病。你们说:世人对贪欲没有厌足,到死都不肯舍。的确如此。我过去做弥兰时享受那么多妙欲,但始终不满足,还是要追求新的,最后就掉到地狱里了。这就是世人追求五欲的最终下场。你们一定要警戒自心,莫贪五欲。)”

佛告诸沙门:“弥兰出太山狱,闭心三恶,绝口四刀,检身三尤。孝顺父母,亲奉三尊,戴戒为冠,服戒为衣,怀戒为粮,味戒为肴,食息坐行,不忘佛戒,躇步之间,以戒德成,自致为佛。

佛告诉诸沙门:“弥兰自从出了太山地狱后,开始精严地持戒。他闭掉心中的三恶业,断绝口中的四刀恶业,检查身体的三种愆尤。(从此成了遵戒而行的人,时时都关闭心里的贪、嗔、邪见,断绝口里如刀刃般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又时时检查身体的三种过失:我有没有伤害生命、不予而取以及犯淫戒?)正面孝顺父母,供奉三宝。(总之成了持戒的行者。后面一串是这样描述的:从前以五欲为生活、为食粮、为妙衣、为美饰、为荣耀等,极其颠倒;现在反过来,)以戒为冠冕,以戒为柔和衣,怀着戒为食粮,品味戒为肴膳,行住坐卧都不忘佛戒,乃至躇步之间都要成就戒德。这样实行戒波罗蜜多,最终自致成就无上佛道,这都是戒的功德力所致。

凡人之行,不孝于亲,不尊奉师,吾睹其后自招重罪,弥兰其类乎!

凡夫的行为,不孝双亲,不尊奉师长,我看他们后面会招来重罪,弥兰就是个典型。(他当时不孝敬母亲,竟然用脚踩母亲的头,这是很大的罪过。像这样,不知道业行因果的人往往颠倒而为,认为没有什么。实际上,世间以父母为重大的境,出世以师长为重大的境,都要修孝顺、尊奉的行为,这一点非常关键。)

夫为恶祸追,犹影寻身,绝邪崇真,众祸自灭矣。”

最后佛这样作教诫:造恶的话,祸就追着你,就像影子寻着身体没办法摆脱;如果断绝邪行,崇尚正道,那众祸自然消灭,所以必须在去邪持正上励力而为。(一定要有这种深深的信念,之后坚决地去实行,纵然舍命也不做邪的,再怎么也要行正。这样就能远祸得福,得到人天以上的利乐。)”

佛说经竟,诸沙门欢喜作礼。

佛宣说此经完毕,诸沙门都欢喜顶礼。

我们读《弥兰经》要看到生死的过患。当时他福报显现,经过四座城市,享受千万年一层比一层好的欲乐。但是福尽祸来,那场梦过后,恶业就现行了,一成熟就跑到地狱去了。可以看到,前面的一切都不超出行苦,是迎来后苦的一个过程。要知道,生死中的乐没有保证,因为根本的病患没解决,里面潜藏着各种烦恼种子、苦种子,前乐一完后苦就现。生死的情形就是如此,从中不难看到行苦的状况。也就是在享乐或平静时,一直都是苦因埋藏、苦因紧随的状态,因缘一集聚就要爆发。可见生死纯一是苦,没有真正的安宁,不是乐的自性。

由此要想到,我们自身就像弥兰一样,只不过缩小了一点,没有他那么大的富贵相。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常常遇到很多成功、喜悦、欢娱、享乐等,这些好比弥兰驻足在欲乐之城里。但过后马上不满足,又想追求新的欲乐,没想到最后等待自己的却是痛苦的深渊。这就是世间的普遍状况。我们时时处在这个状况里,不要以为有真实的乐可得,走来走去最终决定走到苦的泥坑里。所以要赶紧求出离,要有一种危机感。我们有大患在身,无数的苦因都在等待引爆,只是成熟的时间不同而已。要想到,目前的乐是暂时的,乐过了以后肯定有苦出来,这是决定的。只要还在轮回,再怎么都要走到苦里去。

思考题

1、以理成立苦乐的阶段是无常的。

2、结合身边事例和历史事件观察以下情形,引生“苦乐无常”的定解。之后数数思维:我不要在苦乐上起得失的纠缠。

(1)上半生乐,下半生苦;

(2)上半生苦,下半生乐;

(3)上半生作乞丐,下半生成国王:

(4)前期做国王等,后来被杀惨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