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印-有漏皆苦 (1)

第二法印:有漏皆苦

我们从清净界中落入生死幻境,从而有一生又一生的相续。这到底是什么命运?这里面有乐可得吗?我们应当深思这个问题。假使有乐可得,那允许我们从中寻求;假使无丝毫乐可得,纯苦而已,那必须从中出离,寻求真实安乐的处所。这就是我们要了解“有漏皆苦”这一法印的原因。

有漏皆苦分二:一、法印真义;二、通达胜利。

一、法印真义分三:(一)总说;(二)别说;(三)结说。

(一)总说

有漏法随一,不曾超三苦。

佛教的宗义是有漏皆苦。也就是任何由烦恼所造成的法都不超出三苦的自性,因而纯一是苦,毫无乐性可得。

有法:有漏法随一,这是我们所要观察的对象。指自从从真净界中流落到生死界,乃至没有从中超出之间,整个流程里的一切事、任何一法。

立宗:不曾超三苦,也就是“皆苦”的具体涵义。

因:任何一个有漏法,或者有漏蕴相续历程中的任何一个刹那,出现的任何一段事件、一个过程,要么本身就是苦的体性;要么虽然是乐,但以因缘所生故终归坏灭,而且坏灭时生起诸多苦;要么暂时不苦不乐,但实际是苦因状况,终究迎来诸苦。也就是不出三种情况,或者是苦的自性,或者与苦相连,或者是苦因,以这个缘故,一切有漏法纯是苦性。

下面分四段来理解此偈颂的涵义:1、有漏法的涵义;2、“随一”表达普遍性;3、要诀是由三苦门明见有漏皆苦;4、譬喻。

1、有漏法的涵义

“漏”指漏落或习漏,即具有这种漏的体性。我们本在真净界中,这里没有能所、心境等二法。后来由于一念妄动,起了要明自己的心。而妙体本明,用不着再去明它。由于起了要明它的心,就出现了妄动。这一念妄动,当然就见不到本地,这就出现了无明。由于无明,就出现了所相,起先出虚空,然后有了四大的相。之后因所而起能,出现了妄见。妄见和所相的四大相待既久,就取少分四大,识潜入其中,之后就有了身心假相。进一步把这个身心假合看成自己。从此就有了众生相,漏落在虚假的轮回里。这就是“漏”的意思。

可以看到,执取一个身心假相当成自己,本明已经迷失。之后当然有自就有他,把对面四大合成的色声香味触等尘垢视为境相,进一步发生更粗的二取。既然立了他,就有他对我好、满我的意,他对我不好、不满我的意等,由此起贪嗔。或者视我为高,缘高相而转,起骄慢。或者怀疑自我,起各种疑等。这样就出现了习漏或者烦恼。像这样时时都在漏,都是从真净界中漏下来,迷失妄动的状况。到后面已经形成众生,之后一直执著我而发生各种妄动。烦恼一起就漏三界,不断地起烦恼就不断地漏三界。像这样,由起惑造业作为因,又不断地现起新的蕴,导致有漏蕴相续不已,这种状况叫做“五取蕴的相续”。后后蕴的相都是由烦恼力来取的,因此叫“取蕴”。一直无法截断、返回,这叫“轮回”。这样就了解了“漏”的涵义。

再者,“有漏”指轮回里的法都具有“漏”的体性。自从一念妄动有了无明后,由细发展到粗,心识入了少分四大以为是自己,之后就发生了人我执。以此起惑造业,就造成一期又一期三界里蕴的相续。自从漏落到三界,整个过程中的法都叫“有漏法”。现在要讨论的是,有漏法或五取蕴的相续里有没有真实乐?最终断定没有丝毫真实乐可得,唯一是苦性。

2、“随一”表达普遍性

这是佛教的法印,要印定在有漏法的任何一点上,因此要求全面。所谓的“随一”,从道上说,就是地狱、饿鬼、旁生、人、修罗、天任何一道;从界而言,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任何一界;从生而言,就是胎、卵、湿、化任何一种生;从心境的法来说,就是受,与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的境相。这里的任何一法都是苦的自性,或者说是苦性质的法,绝无一点乐性质的法,这叫“随一”。

这里的认识要达到彻底地周遍,这又要从正反面来看清。从正面看,只有彻底看到有漏法的任何一点全是苦的自性,毫无乐可得,才能发生完全的出离、完全的离贪。相反,如果认识没达到全面、彻底,那就不能发生全分的出离欲乐,也没法完全扫空取三界乐的欲,因为没有彻底断定,就不会完全死心。再者,支持求乐妄想的因素还会不断地进来,发生各种错觉,非理作意。那样的话,一直都会有“三有中有乐”的错觉,以及由此发生的想取乐的欲。那就没法全面地从轮回幻境里出离,一心求取无漏涅槃真乐。因此,认识要达到彻底。

3、要诀是由三苦门明见有漏皆苦

所谓的“三苦门”,要知道一切有漏法不出苦、乐、舍三种情况。现在看到,在整个轮回之流里,出现苦当然是苦的性质,本来就是苦,大多数都是苦法,触恼身心,难以忍受。有时暂时有安乐的假浪花,但好景不长,在因缘散时一下子全没了,又变成了苦。或者当下现的时候也是刹那灭,这就看到没有真乐,它是坏苦的自性。有时候出现不苦不乐的状况,没跌下去也没提上来,然而它终究是在迎接以上两种状况。

这就看到,要么本身是苦,要么与苦相连,要么是发生苦的因。从这三方面看,都不出三苦的自性。由于只是三苦,就可以断定它是纯苦的自性。也就是毫无真实乐,终究走入苦中,因此是苦的自性法。

4、譬喻

就像被关在一个大监狱里,要么受惩罚;要么高兴两天,最终彻底夺掉这种乐感,接受惩罚;要么看起来平静,但终究迎来惩罚。像这样,整个监狱不超出三苦的自性。那里的人知道,监狱里的所有法都是苦的性质,毫无真实安乐可得,注定是受惩罚的命。

(二)别说分三:1、苦苦;2、坏苦;3、行苦。

1、苦苦

生老病死怨,三恶趣苦等,

彼自性为苦,苦相极繁多。

人间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三恶趣中地狱的火烧、冰冻,饿鬼界的饥渴,旁生界的吞啖、役使,以及“等”字所摄的阿修罗界的战争、嫉妒,天界的死衰、堕落等,这些状况自身的体性是逼迫性的苦,而苦的种类非常繁多。

体相:刚生起时便对身心产生逼迫的受。

释词:这种受产生及安住时,身心发生逼恼,它的体性唯一是苦,因此叫做“苦苦”,即以苦为苦的意思 。

内容:包括刚产生就能发生逼迫感的苦受,与此苦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生起此受之因的所缘境相。

譬喻:犹如热痈发炎逼切难忍,又遇到热水等触尘,这时会起剧烈的疼痛。同样,苦受才生起就能触恼身心,所以叫“苦苦”。

全面认识苦苦

要全面认识苦苦的内容。譬如在地狱中会呈现出很多恐怖的境相、声响、触尘等。见到狰狞的狱卒、刀山、剑林,听到恐怖的音声,尝到炽热的铁丸,身上被利刀割截等,会接触到色声香味触等各种所缘境。而且,由此会伴随生起眼识、耳识等六识。还会起各种心所,比如追逐可意女人的贪心,或者仇杀敌人的嗔心,或者出现各种放逸心等。诸如此类,当然中心内涵是苦受,全面内涵包括与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的有漏境,这一切都是苦苦的内涵。好比一个人做恶梦,梦到很多恐怖的动物来撕咬自己,当时口中哀嚎,心里恐慌等,整个恐怖梦境的内容都是苦苦。它包括所缘境、苦受和相应的心王心所,应当这样理解。由此会全面认识到,三恶趣纯是苦苦境界,人间大部分落在苦苦中等等。

狭窄的认识是只把苦受当成苦苦,对于当时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诸有漏境,都不认定为苦苦,这样的认识就不全面。通常说到“痛苦”,特指身心上的苦受,而不会说地狱里的刀剑、铁犁、火炭、油锅等是痛苦,也不会说见到的狱卒是痛苦,或者当时起的贪心、嗔心、愚痴心是痛苦,或者眼识、耳识等是痛苦。因此,单从苦苦来说,佛教苦的观念与世间所说的痛苦,在范围上就有广狭的不同。

2、坏苦

暂时似现乐,亦刹那无常,

相续亦终灭,故未超坏苦。

在人天等世间,暂时似乎显现身心等的乐相,然而也以刹那无常,以及最终相续也彻底坏灭的缘故,并没有超出坏苦。

体相:在流转生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有漏乐受,以身心适悦为行相,而在坏灭时会引起其他各种苦痛。

释词:当最初生起和中间安住时似乎是安乐,而坏灭时能引发忧苦,所以称为“坏苦”。忧苦包括身苦、心忧等。

内容:在将来某时会引发忧苦的乐受,与此乐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生起此乐受之因的所缘境相。

譬喻:犹如极热的痈疮,在上面洒冷水时似乎感觉安乐。生死中的所有乐受就像这样,当其坏灭时还会起身心诸苦,这叫“坏苦”。

全面认识坏苦

对于坏苦,同样要了解全面的内涵。譬如生到欲界天,在漫长时间里享受欲乐。期间见到的天宫、宝树、天女、禽鸟等,听到的天乐,嗅到的香风,尝到的甘露,触到的柔软,心里缘到的法尘,这一切都是当时的所缘境。随之会产生身心的悦乐。相应地有各种眼识、耳识等。还有发起的对天女、天食的贪著等,或者缘可意境的散乱等。以上的一切所缘境、乐受和相应的心王心所,全部属于坏苦的内涵。

就像做美梦当上了转轮王,享有四洲财富,非常快乐。在梦里一切所缘的境界、适悦的感受和相应的心王心所全属于坏苦的范畴。突然间梦境一变,一切都一无所有,随之就堕成了乞丐。可见,由偶尔因缘力现出的安乐境界,包括境、心、受等各方面都是坏灭性,坏灭时流落街头,非常悲惨凄凉。这就看到,前乐与后苦相连,整个安乐显现的内涵全是坏苦性。

3、行苦

苦乐舍所摄,有漏蕴相续,

悉成后苦因,故遍行苦性。

以逼迫之苦、适悦之乐、不苦不乐之舍这三种状况所摄的一切有漏五取蕴的相续,细至每一刹那都成了发生后苦的因缘,因此,有漏蕴的相续周遍为行苦的自性。

体相:与能生烦恼和苦的粗重或种子相应的有漏法。

释词:有漏五取蕴相续的每一刹那都是发起后苦的因,因此称为“遍行苦”。

内容:一切有漏的苦乐舍三受,与三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的境相。

譬喻:犹如热痈在没触到热水、冷水等时,虽然没有明显的苦受、乐受,然而成为发起后后苦受、乐受的因。也就是一经遇到冷水、热水等,随即会发起苦乐二受,因此是苦因状况。如此有漏舍受是粗重或苦种子、烦恼种子随逐的状况,因此是苦因状态,叫做“行苦”。当然不仅有漏舍受是行苦,一切有漏乐受、苦受都是行苦,只不过以舍受为代表能显示行苦。

全面认识行苦

同样要全面认识行苦,不能只认定为舍受,应当了解三受都是行苦。不仅受是行苦,与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当时所缘的境相,全是行苦的内涵。

譬如一旦入了梦,梦境就一轮接一轮相续不断,在没有截断之间,每刹那梦的显现都成为发起后后梦境之因。而这当中的任何苦受、乐受、舍受,相应的心王心所,以及所缘的境相都是迷梦状况。这就好比陷入轮回的状况,从前到后每个刹那都是苦性,称为“行苦性”。因为,只要没截断这种相续之流,那可以预断,后面只会不断地发生虚假的乐境界、苦境界,而这两者无非是坏苦和苦苦。因此要知道,它的每个刹那都会迎来后后的一切坏苦和苦苦,因此都是苦因状况或者迎接苦的状况,从这一点称为“苦性”。应当这样了解轮回里所有有漏法的状况都是行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