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听闻轨理15

四真实想没建立的话,或多或少都会落在四颠倒想里。他没把自己看成病人,觉得病情非常严重,要去寻求医治;也没把上师看成医王;也没把所传的教授当成药;也没把得法后励力修作为治病的方便,这样在求法过程中,就产生了跟前面四种真实想相反的四种颠倒想。也就是,本来自己非常苦,要去求医生看病,但他却颠倒地认为我非常厉害,我要实现自我价值,上师像只獐鹿,他身上有“麝香”,我取到了以后,就能实现我的价值等等。

很多人有这种想法,因为依止上师后会有名声、有地位,被别人吹捧、赞叹、恭敬,脸上有光。多数人是一种权势欲、虚荣心,差一点的就想以这个去谋取钱财。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在佛教里求些法,之后用它来实现自我。

比如想:求了灌顶、传承等后,我可以传给别人,可以当上师。他认为求到灌顶就能当上师。或者到哪个地方学几年,将来可以给别人传,很快能当师父。现在多求一点,将来就多传一点等等。很多人有这种想法,他知道实现名利的途径。

以这种心态来学法的话,颠倒想就出来了,他成了一个猎取者。他视法为麝香,其实就是换取名利的资本。怎么取到它呢?那就要通过各种方便来靠近,一级一级往上爬,一点点接近、得到信任,这样依止法就全部成了颠倒。他视上师为獐鹿,念念想从上师那里得一些好处。行为上也会做一些供养,时不时跟上师联系,让上师记得我。做事的时候,也要表现出我很有能力、非常优秀,让上师器重我。而且我要非常卖力,让上师觉得我忠心耿耿、值得信任,他信任我以后,就会给我地位、方便等等。很多人是这种心理。他会通过各种方便,做身语承事、财物供养、为上师卖力等等,努力搞好关系。等被上师看重以后,就能升到这个职位,做到那个事业,实现那个价值等等,这实际全是为了实现自我。

他求法以后,不会想:我是个病人,很可怜,我要一心修持上师传给的法。然后对法很珍爱,不断地在心上治病,而且对上师非常感恩,他不是这样。由于根本的心想没有,所以缘起上全部落到颠倒上去了。

还有一些人认为:在这位师父那里求个戒,当比丘、比丘尼等等,将来可以在佛教里面得到地位。据说当法师、当方丈、当佛协会长等都得具戒才行,没有戒不行,所以我得赶紧求个戒。他求戒以后根本不会念传戒师的恩德,也不会真正护戒。

或者想:我要听密法,首先得修个加行。怎么修呢?我数量上完成就行了,反正没人检查我的质量。这样他就投机取巧,以最快的方式敷衍了事。加行混过关以后就可以听密法,很快就能实现自我,可以在别人面前炫耀。

又有一些人想:我在这里学法,将来能当法师、当上师,之后到各地传法,摄受大批信众,很快就能得到大量的供养。这就是利用法去求财。

还有一些人虽然没那么坏,但也没把自己当病人。他觉得在上师那里求法、求传承,在佛教里找找感觉等等,挺有意思。反正听法比较带劲,还蛮有趣味。实际他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说对佛教氛围有一种追逐,这样自我满足了就完事。他想:我又不是病人,干嘛要一直修法?所以他闻法后不会去修持,对传法师也没感觉有恩。就像听世间老师讲课一样,听听这个听听那个,时不时品头论足,多方挑剔。

很多人在网络上这边听听那边听听,像一个小观察员一样,他只是想猎取一种听法的感觉,或者满足求取知识的欲望。他想:这个对我有利,我学懂了这些,充实了自己的佛教知识,将来讲法就不愁。他是这样来猎取的。之后他不会去思维法师的恩德,即使有点念恩心也很薄。就算没有上面的想法那么邪、那么恶劣,但正面的想也非常少,没感觉有多大的恩。他是为了满足自我才来学法,这样听后哪里会认真去修呢?得了这样那样的法,听了一大堆传承,只是满足他求佛教知识的欲望。

很多人在“利”上看得清,反正也不求财,但在“权”上看清就很难。他想:我要当有权势的佛教人物,下面掌管多少人,有很高的佛教地位,跻到佛教团体的上层去。还有一种隐隐中的“名”,这是最难去掉的。他想:听这个法很有面子。认为学了这个法那个法,得了多少传承、多少灌顶等等,什么都搞过,自己就很了不起。结果就在为自我营求、为自我打造的感觉当中,走完了一生。在他的心中,上师不过是满足自我的一个工具。诸如此类,产生了很多颠倒的想法。

像这样,我们看到反面的情况,会更容易体会到四真实想的重要。它像命脉一样,如果没有,缘起上绝对是颠倒的。恶劣的就不说了,现在普遍情况是听完拉倒,谁都不会去修。听多了感觉就那么回事。刚接触的时候感觉很新鲜,对法还有一些心。慢慢听多了,就把法看得很平常,觉得上师会的我也会,上师说的我早就知道,不怎么思维上师的恩德。就像在世间学校一样,学多了就没什么感觉了。以这种状态去学实修法,那的确会有很大问题。

我们首先必须在依止法上过关、在闻法轨理上过关。心里有了这种观念,把法当成药,一副一副地去服,跟着上师走,对于上师的教言非常恭敬地奉行,这样学法才有利益。我讲授《前行》才会达到切要,否则会一路错到底。

很多人听法前抱着一种“想看电影”的心,看看到底在讲什么,没看到就不甘心。因为心里认定那是个好东西,我怎么可能不要?但是一路听下去,听完了就感觉不过如此。要知道,治心的东西说说就完了,而实际修心的历程是很艰难的,要一步一步地按照善知识的指授去做。正的方面没有,负面的各种颠倒想肯定会不断地出现,这个危险性就大了。因为从始至终都在缘法,这个境缘非常重,搞不好的话,落到邪想里就要造很大的罪。

很多人学久了以后发现问题出得很大,这比最初的情况坏得多,产生了各种反面的心理,出现各种情况。比如退失信心,没有感恩心,烦恼依然如故等等。这就要知道,关要上没抓住就会一路错到底。

第二、应具六度者。

依止四想是心力基础,也是发生一切善的行为、威仪、结果的根本要素。真正建立了四想的观念,心中就有了根,从中会出现各种贤妙的行为做法,由此能得到很胜妙的利益。闻一分法,从初、中、后,都无时不是取利益,这就在于你有贤善的想、如理的想。

这个想的根源是对自己作病人想。病人对于医生和他的交待,所表现出的善的态度、做法,愿意承事、愿意供养、愿意表达恭敬、愿意依教奉行等等,全部基于他认定自己是病人。随后认为医生是恩人,所说的都是治病的方法,自己要实际去治病。这整个一系列就使他契入到真心治病的行为里,之后附带的善行必然会发生,这是基于自身要解决病苦以及对于医生的感恩心而发出来的。

可以看到,人在苦中会表现出一种善心,人有了谦卑、求救的心,真正为着自己长久大事着想,这样心变深厚了就会发出善行。其余的人不认定自己是病人,就没有很深的心,只是一种表面的参加活动,感受一下佛教享受,猎取一些新鲜话题,或者想在这个场合里展示一下自我等等,这些都是很轻浮的心态。这种心很薄,不会扎根,也就不会出现各种闻法的善行。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根源。

有了根源以后,就要从这里面发出六度的善行,也就是进一步从药的根里面发出来药茎、药枝、药叶、药花、药果,这就非常好。从好的心里面发出的行为全是好的,有利于自心。所以我们在有根的基础上,还要在自己的身心上把它扩展出来,延展到各个层面,始终安住在善行里,在任何方面都住在善心当中。就像法王上师所说:法道的精要就是善心和善行。善心是根源,善行是发挥,由于心善的缘故,闻法从始至终都是善妙的,应当如是地把握。

接着就要看,怎么从四想发出六度的善行。

如同《一切法行之要诀——现证续》所说:“供献华座等,随处制威仪,不损诸含生,于师生正信,不散闻师教,为断除疑惑,将成增损过,文句当咨问,六闻支具足。”

就像《现证续》所说,我们对于求法、闻法,要启发出六种波罗蜜的妙行。

敷设法座、铺陈垫褥、献曼陀罗及鲜花等,即是布施;

首先是布施行,其实是供养的意思,就是要舍得下自己的架子,能够对于法和法师献上恭敬、承事、各种身语的表示。由于重法的缘故,自己为法师铺陈座垫,还要献曼陀罗、鲜花等等。

要知道,连化身曼陀罗都是代表把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美好都献给法和法师,是这样一种非常恭敬的心。如果我们只是表面上擦盘子,不知道它的代表意义,那简直就是戏耍。应该有非常大的供养心,这是我的法身父母,理所当然要做一分贡献的行为,而不是觉得法师给我传的少、不够高,对别人怎么怎么样等等,不是这样的心,不然连一点贤善的气氛也没有。必须首先发动供养心,就像世尊教导我们的,哪怕舍掉生命、割掉肉都应该去买。如同常啼菩萨那样,他能够舍身求法,能把自己当作下贱的仆人卖掉,得到钱拿去供养法和法师。如果把自己看成严重的病人,一心祈求医王给予救治,就会想:这是有无比大恩的人,我一定要尽全力来做贡献。这是第一个要发出的布施行。

虽于何时处善行洒扫等事,对自己的威仪禁止不敬等,即是持戒;

其次为了受持到法,在闻法场所要尽量守持各种贤善的行为,去掉不善的行为,这叫持戒。

也就是,我现在已经是学法的人了,我要受持《大圆满前行》的法要,我已经入了法的行列,从此以后我要守持戒律,禁止一切恶行,随时随地做善行。这会使我们的心住在善当中,最有利于吸收法、接受法。因为法就是善,有善就跟法相应,没有善就不相应。如果不去行善,恶行多了、业障重了,心就变得很恶劣,跟法不相应。如果你能行善,比如打扫说法的场所或者做其他服务。就像《常啼传》里讲的,他们为了迎请法涌菩萨说法,提前做很多准备,这说明他们对法非常恭敬。其次在闻法时,身心要远离不恭敬等的态度和行为,一心住在欢喜、诚敬、渴仰等的心态里,这就叫“持戒”。

乃至微小生物不行损恼,能忍一切艰苦寒热,即是安忍;

再说,闻法从始至终,乃至对于小动物都不做损恼,这叫安忍。比如被蚊虫叮咬,或者爬虫、飞虫落在身上,都不作伤害,因为伤害违背法的精神。

其次在求法过程中,无论严寒酷暑、辛劳、跋涉等等,都能够安忍,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劳都能耐。为了求法,就像常啼菩萨那样,内心一直忍可,就住在这样的清净心当中,不会把心散到各种外尘上,也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心就退怯、动摇等等,而是有一种坚毅的精神,能够坚持不动摇、不退怯,这就是安忍。

对于上师和法断除邪倒见,深生正信,愉悦而听,即是精进;

接着要行精进,从始至终要发起信心所引起来的欢喜心。它的体是非常欢喜勇悍,这就是精进。

不会说:还讲啊!我不愿意听。起这种疲厌懈怠的心。而是对于法如饥似渴,如同饥餐渴饮那样,一次又一次地饱餐法的甘露。从自己的内心、表情、外在的状态来说,对于法总认为是极好的,对于法师总认为是很圣洁的,要有这样的心。从里面起很深的信心,每一次都非常愉悦地来听,这就是精进。

对于上师的教授,心不散在他处而谛听,就是静虑;

接下来是静虑,心非常专注,不散在别的地方,一心一意地倾听上师的教授,这就叫静虑。

我感觉“静虑”一词的范围比较广,指思虑心安静下来,不投放在别的地方。而“禅定”,给人的感觉是已经得定了,属于特定范围的事。这里用“静虑”,是指思虑已经静下来了,不光是外环境静了,内环境也静了。那时候好像世上没有别的,只有法句声音,只有教授。一心这么聆听,就叫静虑。

为了断除疑惑等事,请问而断除一切增益,即是般若。

最后是般若,指受法的时候,如果心里感觉还没得到、有疑惑,就要向法师请教,断除一切增益。

这是指我们心里瞎想的,它不符合法义,但我们自以为聪明的分别心动惯了,会加上很多色彩、很多理解,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或者偏了,这叫做“增益”。它不是本来的法,把它受持在里面就不行了。所以,为了引发般若,我们要如实领取法义。自己要谦虚地求教:我在这上面是这么理解的,还没吻合到法义,或者那方面我理解偏了,还有疑惑等等。这样向法师咨询,把心中不符合法的增加出来的理解去掉。我们很难一次就准确理解法义。当然也有天纵之才或者宿世善根深厚,往昔已经串习过了,这一世再来学起来就很快。但就一般人而言,的确没办法那么快摸到法。在这过程中有很多搞偏的、加上去的、没到位的地方,这都叫增益。

我们要在闻法中行持般若度,最起码要得一个闻思慧。那么怎么来引发内心的慧呢?这就要向法师请问那些会出现增益损减过失的法句。这里的“增益”是广义的增益,包括增益和损减,就是多出来的。法师们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下面的学生怎么会这么理解呢?我明明说的是银白,他怎么搞出一个惨白呢?或者偏到蓝的、黑的上去了。这就是他在理解上出了偏差。这不是法的问题,是人心里面出来的。这上面没有的你增添了很多,也叫增益;本有的你给损减掉了,也是增益,都是心增出来的。

如果处在这两种状态中,就说明没有出现慧。“慧”是如实观照的意思,事物本相如何就如何了知。如果事物如此,你却做另一种了解,就是增益。凭着增益的见解怎么能修得好呢?见解都偏了,在错误的见解上走,不是越走越远吗?所以,为了起般若慧,应当三番五次地遣疑、请问。我们心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理解总是拨不正,慧心所没有调正,所以很难正确领纳到法义。这中间就要有一番请问、琢磨、纠正等的事情,要做这个行为。

诸闻法者应当如是具足六度。

像这样,闻法者应当具足这六度。如果你有这六度,那就真正从“以作病人想为主的四想”的根里出生六度的枝叶花果了。根是药,出来的也是药,会让你非常有吸收力、有质量地取到法。

第三、依止其余威仪者。如同《毗奈耶教》所说:“不敬不说法,无病而覆头,持伞杖凶器,缠头等皆尔。”又如《本生论》所说:“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眼视,如饮甘露雨,当策励闻法。”依这些文,当断一切不敬威仪。

再说要依止其余的威仪,这都是缘起上要注重的地方。佛法由恭敬能得利益,不恭敬不得利益。就闻者来说要守持恭敬的礼仪、态度、表情、心理等等,这非常关键。

这里着重提的是恭敬,六垢的第一个障碍就是高慢,它是闻法最大的障碍,这在缘起上绝对合不到。闻法是一种受法状态,必须处在低下,心一高就受不到了,只会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凡是对于法和法师起高慢心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这是事实,从古至今没一个例外;凡是守持恭敬就必定得利益,这是由法的缘起力决定的,不是某个人决定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理智地守持恭敬的贤妙行为。

世尊在《毗奈耶》的教法里讲到:对于不敬的人是不能传法的。“不敬”表现在外,就是没有病却用头巾覆着头,或者拿着伞,持着刀杖、凶器等等,有很多种表现。如果他表现出不敬的状态,那就不能传了,否则等于降低了法、亵渎了法、出卖了法,这在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为因果律所不容,这样传的话双方都要吃亏。所以在这上怠慢不得,不能拿现代人的小自尊、小我慢主义、自由主义、骄慢状态等去抵对,那只会毁坏自己,法的原则就是如此。

因此,应该反过来像《本生论》说的那样去做。这就是世尊因地求法的状态,如同《贤愚经》所说。比如他贵为国王或者其他身份,但仍然坐在很低的地下。如果跟法师平起平坐,甚至比法师还高,那就不如法了。在佛教里都是要迎请法师上高座,以鲜花、曼陀罗等献供养,而且都要行礼拜。

这样你坐在下面就是弟子,你在承受法,所以要发起调伏的德相,调伏好自己的身口意,最关键要调伏高慢。如果你有慢,那绝对传不进去,肯定反弹,而且有很大的罪过。

之后表情不能冷漠、无动于衷。在世间对长辈都不能眼睛瞪着、面无表情,或者表现出不礼貌的状况,何况对于这么尊贵的圣法和法师?所以,要用带着笑的眼睛看着法师,这样就很通畅了。如果用一个愤怒、漠视、很不满的表情,那完了,丝毫都传不下去,这样传是不应理的。而且,对自身来说是最大的损伤。很多人对因果律愚昧,为着虚假的自尊常常抵对法师,以自心的好恶来对待,这就很不如法。一次就会损伤大量的功德福报,自己也会感觉,凡是在这上做得不如法,心马上沉陷下去。因为不恭敬会沉没法故,心中的法已有的会没有,没有的不会生起,是这么厉害。就好比在家里对待母亲的态度很重要,一旦失礼了,违逆孝道,马上就会沉下去,怎么也起不来。这都是缘起上大的关系。

然后,对于所听到的一句句法,要如同渴饮甘露一般:啊!他是世上最好的法师,这样畅饮着无比美妙的法甘露比吃满汉全席都要营养无数倍!你就想:这么多法都是如意宝,现在能装在我心里,真是太欢喜了,求之不得!要特别有一种欣喜的心。而且要给自己打气:我要特别努力地来闻法,好好地圆满一次次的法行!有这样的心态,外在的威仪就会很好,绝对不会不恭敬。

再重复一遍,闻法中最大的魔障是不敬,最能受益的是恭敬。无论法师如何,只要他传的是诸佛的圣教,你心里有恭敬,就决定得大利益。法教里一再要求对于师要观成佛,就是这个道理。你内在有信心、恭敬,发得出承事、供养等的行为,这样做一点就马上相应。当然,作为法师不能有贪求利养恭敬的心,师徒双方各有本份上的事,对于自身做好本份上的事就可以了。就像佛在《毗奈耶》里的教导和《本生论》里做出的示范那样,我们应当“见佛思齐”,随学佛,或者听佛的教导。每一次闻法都要断掉一切不敬的威仪,举止、心态等任何一点都要注意,不要落在慢心里,一旦处在慢心里就不得利益。

这就是像药一样的行为。有一分恭敬就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得十分利益,就像吃了最好的药,吃一点就能增益一点,完全能利益到你自身的善根、学法的受用、得法的程度。我们这样理智地抉择以后,自己要发起一个欲乐:我一定要行持恭敬的威仪。之后最好反复读常啼菩萨的传记。知道他是怎么做的,然后就效仿他。虽然一时做不到全部,但可以学着做一点,一点一点地积累,不久也能做成那样。因此,我们应当见贤思齐,不要看着下流来做,要学好,学诸佛菩萨,一心想着:我要修善的心、善的行为,这样就对了。

总而言之,以上四想、六度、威仪三方面,就是我们应当取或者守持的贤妙行为。应舍和应取两方面都做好了,避免了负面因素,积聚了正面因素,就会使得我们一路的学法无往不利,日日时时都摄取到极大的利益。大家要这样来殷重行持。

思考题

1、四颠倒想中,“我要实现自我价值”的猎人想有哪些情况?你属于哪种?打算怎么破除?

2、闻法时如何具足六度?思维每一度的体相、必要、行持方法,准确掌握后,在四想的摄持下如是而行。

3、为什么闻法时必须守持恭敬的态度、表情、威仪等?结合本师、常啼菩萨等的传记,从正面反复思维,产生定解后如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