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业因果 27

(2)教导尽量行善 分二:1)教导;2)圣教

1)教导

如是,虽仅微小量的善业也将给予大果,以此之故,莫想“以此许量何所为?”莫作如是轻视。

这里首先讲述理由。为什么不能轻视小善呢?因为就连极小量的善也能给予大的安乐果报,因此不能起轻视心,认为这么一点能做什么呢?

对此,以下要以圣教来作证成,其中有具体的公案、譬喻和教导。

2)圣教

我乳轮王往昔做穷人之时,曾手握一把豆子去看一位新娘,为此在途中遇见正往城市的德护如来。他以极大的信心持这握豆子向佛投去,四粒豆子落入钵中,两粒触到佛的心间,以此异熟,生为主宰南瞻部洲的转轮圣王。先前落入钵中的四粒豆感果为享有八万年主宰四大部洲的王权,而后二粒触到心间,一粒的感果是,曾做八万年的四大王天的天主,另一粒的生果是,在连续三十七代帝释王朝更替的期间,都与帝释分王位而住在天界。

这里先以经中的我乳轮王的因缘来作说明,这个在《贤愚经》中有类似的版本。这里要看到,因上是一个很微小的善行,然而它竟能赋予那么大的果报,由此对于善要重视起来,感觉就连做一点点也非常有价值,就会发生这样的心。

以下重点是透过公案调整我们的认识。以前我们以为,这很小的一点善能干什么呢?意思就是做不了什么,因此不必去做。现在真真实实地看到,那一个小善发生多大的果报,由此看到,“原来有这么大的安乐果报啊!那我一定去做,尽量要把它做出来!”像这样通过观念的调整,来发生意乐和加行上的转变。这个意乐就是对于善有非常大的欲乐,充满了踊跃欢喜,然后加行会尽量地把它做好,以求得到极大的善果。

这个公案分业相和果相两部分来认识,首先看业相。

我乳轮王即顶生王,从前有一世他是很穷的人,当时也许他家族里面有某人成亲,他手里就拿着一把豆子去看新娘,可见当时也是生活非常朴素,人就拿着一把豆子去看。新娘在别的地方,他要走一段不短的路,那个时候,忽然间就见到德护如来要去城市,一见佛的尊容,他发生极大的信心,然后拿着这把豆子就向佛投过去,结果四粒投到佛的钵里,两粒触到佛的心间。

我们可能会想:这是很小的一个善嘛,才是一把豆子。看到了佛以后,穷人没什么供养的,也不是供养几十万美金,或者多少住宅、车子等等,就是一把豆子。但是他对佛有一种非常虔诚的心,他见到佛以后起了极大信心,迫切地想作供养,因此他是以一个欢喜心往佛那里投而作供养的。那么其中四粒豆落到了佛的钵里,这也算是供养到了,两粒触到佛的心间。

是不是这一点小善没有什么果报呢?我们会以为:这几粒豆扔过去了,反正就这么一点小善,有什么好关心的,不会有什么果吧?这实际是一种愚昧,不知道业的增长广大律。实际上,这样六粒豆的供养让他享尽了荣华富贵。

其次认识果相。这次微小的供养,发生的异熟果如何呢?也就是这个业种,当它受滋润到了成熟之际,出现了极大的果报,这比外在一粒小种子发生参天大树的果报大了无数倍。这个异熟首先说总报,再说别报。

总报,他后世就转生为主宰南瞻部洲的转轮王。这意思是,当这个业种成熟之际,到了果位识的阶段,那时他就受生成一个转轮圣王的儿子。国王头顶上突然之间长出一个包,变大了以后劈开,他就出来了,所以取名为“顶生王”。由于他是转轮王的儿子,因而他的身份是继承王位。

接着要看别报的情形。也就是他当时已经得了转轮王身,之后在他很长的转轮王生涯当中,这样一个供养的小善,究竟是怎样发出来无数种的大福报呢?那个供养,有四粒豆落入佛钵中,两粒豆触到佛心间,以此发生的差别果报,在顶生王的一世当中,前面四粒豆的果报,是让他次第地做了主宰四大部洲的金轮王,达八万年之久。接着是成熟两粒豆触到佛心间供养的福报,其中一粒的果报,使得他再成了四王天的天主,主宰王权八万年;后一粒的果报就再增上,他上了三十三天,结果在连续三十七代帝释王朝更替的期间,其他帝释天都换位了,他一直不变的,他始终跟那一代的帝释天王分半位而治天庭。这使得他的一世达到最辉煌的时期,三十七代当中,他都是天上的半王,也就是跟帝释天平权的一个人间上天的天王。他在三十三天待得太久,以至天上有他特别的纪念处,可以看《正法念处经》,里面有一段相关的描述。如果想进一步发生广大的定解,可以阅读《阿含经》《六度集经》《贤愚经》等,其中都有具体的叙述。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他做南瞻部洲的转轮王时,他的福德达到这样的量:只要他一祈愿,就很快会有自然百味饮食出现;一作愿,树上当时就生出各种不同颜色的美妙衣服,人民在这里求,就会无穷无尽地出现;或者需要乐器的时候,在那个树的枝条上都悬挂着乐器,只要拿下来就可以弹奏;他的福德足以使得虚空中降下七宝,遍满国界等等。就像这样要认识,往后他统领四大部洲,再升级做四大王天的天王,以至做三十三天的分座天王。像这样,在非常漫长的时期里,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极大量的福德,而这些都是当时不到一分钟作的善业所成熟的。

这样业相和果相联系起来,的确因小果大,一个微量的善业会发生巨大的福报。那么我们需要调整认识,我们原来以为,因小果就很小吧?不值一做。现在看起来,这么一点善发生这么大的果报,就应当转变观念,比如想:“这样的善很好啊,我要尽量来作,因为作一点能够发生无量亿的增值,它比世上搞任何经商都有价值,而且超过无数倍了。”

此外经中说到:观想佛后,下至从虚空中投一花供养的善业,感果时将出现难测其边际那么多的帝释天王和转轮圣王的福果。

这一段圣教同样要看业相和果相之间的关联,业相很小,果相很大。业相,就是以佛为所缘,下至从空中投一朵花作供养,这样看起来只是一分钟的事。给予的果报,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看。横向,就是当时现的巨大的福德相;纵向,要看到那个福报显现的相续极其漫长。也就是,它所赋予的是人间做转轮王、天上做帝释天王那么大的果报;而它不断地发生果报的量达到什么程度呢?也就是做帝释天王和转轮圣王,要做多少次呢?会出现用计算机算不到边际那么多的果报。

由此再调整认识。先前我们以为:做这么一点善有什么用嘛。这个就非常地愚昧,认为这一个种子不会发生什么,就只是一个种子嘛。其实当它成熟之际,会看到远远超过外法的因果增长的相。也就是从当时出现的轮王、天王的果报看过去,比如九十一劫当中一直都成了这样的身份,或者说无量无数次地做天王、轮王,会辗转不断地发生。这样就应该调整认识,应该知道,这一点小善价值非常地大,它能够发生无量无边的大福报。由此心和行为都要转变过来,对此有信心、有欲心,感觉就像遇到一个极殊胜的机会,好像要发最大的财那样的,由此百倍地欢喜、勇悍,尽量地要把它做好。

此等说法在《贤愚经》中也说到:“虽仅微少善,勿轻念无利,若集诸水滴,渐当满大器。”

对于那些极少量的善,也不要认为这没利益而作轻视,因为就像水滴很小,次第次第集聚的话,也会充满大器的。

这是讲,当水滴滴下来的时候,好像是微不足道,其实集聚下去,一个很大的容器都能充满的。这表明我们集聚了善,让它不断集聚,逐渐增长,到时候极大的果报都会现前。

《功德藏》亦云:“譬如种子若芥子,阿输多树成果时,每年枝增由旬许,难喻善恶果增量。”此说,所谓的无忧树,其种子是比芥子还小无法比拟的一个,然而当成熟之时,每年之中树枝增长一由旬量许,而这也不足比喻善恶之果的增长的量。

(“阿输多树”即是无忧树。)

《功德藏》的这段金刚文是什么意思呢?普贤上师用两重比较来突显出它的涵义。两重比较是譬喻中因相与果相的比较,以及譬喻增长相和意义增长相的比较。

首先第一重比较,有著名的称为无忧树的现相。在因位的时候它的种子比芥子还小,没有可比拟的那么小的东西。然而到它成果的时候(这并不是指树上结了繁硕的果实,而是说种子到了树位,就是它的果,也就是到了成树的时候),却发现每年从每一个树枝都抽枝增长到一由旬的量。这个外因果的增长相是惊人的,从一个小种子变成了一棵无比巨大的树。它大到什么程度呢?每年到了那个季节的时候,树枝会抽枝而生长一由旬那么大的程度。

第二重比较,外因果的增长相,根本不足以比拟内相续中善业和恶业感果时增长的幅度。这两者要比的话,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相差太远了,没法去比的。就好像人间果树的产量和天界如意树的出果量相比那样,或者像做小本生意和做超级大生意得到的利润相比那样等等。也就是那善恶业种到了感果的时候,这就好像是成熟之时那样。每根枝条都增长一由旬,好比感果时在各个支分的内容上都有非常巨大的显现,比如,一下子出现天界极其广博、富裕、具德那种大福报的量。这里的每一种当然不是无忧树每年出一由旬的这种量,比如善业和罪业的业种,当它的功能没有消失之间,就会源源不断地感现果报。

譬如罪业方面,我们读过《念处经》,上百个案例都会讲到,当业种的功能没有耗尽之间,在不见边际那么长的年劫当中,刹那刹那不断地出现地狱的大火焚烧,那种非常猛烈、粗重的果相都出来,这当然不是一年当中枝条出一由旬那样的量。或者,当善的业种功能尚未耗尽之间,它会源源不断地感现果报,就像经中讲到的,九十一劫受用自在,不断地出现那种人天的富贵。像《贤愚经》里所说的那些公案,手上自然就出钱,或者自然地拥有四大部洲的王权等等,各种的受用、各种身心上的乐受,都是以超大量的方式而现前的。当然就不是无忧树一年当中抽枝一由旬,上面还有好多的枝叶花果等等,不是这种量,它是在九十一劫等的极漫长时期里,种子的功能不断地发出那么大的果报。好比顶生王,拥有能够随心所欲地在普天的国土之中,普降七宝雨的那种大福报的量。

这样透过对比才知道,内的相续上业增长的相是超乎一切的。我们说这世上有很多外物上增长的相,但是在业的巨大增长相面前,实在是有天壤之别。应当对此发生一个深刻的定解。

思考题

1、顶生王的公案:

(1)总业相和别业相是什么?

(2)所得到的总报和别报具体如何?

(3)细致思惟此公案,认识到善业上的因小果大,以此转变意乐和加行。

2、在心前观想佛后,从空中投一花作供养,会得到何种果报?对此我们应发生怎样的认识?

3、《功德藏》的这一颂讲到了哪两重比较?如理思惟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