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业因果 23

第三、宣说一切业的自性 分三:一、业感缘起总道理;二、如何用之于修行;三、修心之量

一、业感缘起总道理 分四:(一)业决定一切之理;(二)果报不虚之理;(三)业增长广大之理;(四)心决定善恶业性之理

第三、演说一切业之自性者,

“自性”:“自”指有别于他法;“性”指体性,是不变的意思。

“业的自性”:比如它不同于智慧或慈悲等,是妄心造作性的业这个法上;“性”,就如同水以湿为性,风以动为性那样,业有它自己的性质,这是在任何时代、地方都有这样的体性,这称为“一切业的自性”。

自性和差别是一对,定了自性后,在自性上有种种的差别相。譬如,定了水以湿为性后,在水上有东海的水、南海的水、咸水、淡水、深水、浅水等,就各角度会有各类的差别相,而这些差别相都是从湿为体性的水上分出的。应当这样理解。

在教法的组织上,这里与《菩提道次第广论》有所差别。后者先讲业的总道理。这里先是分别具体地讲述了十恶业和十善业的业果相,然后再推到一切的业上都有这样的体性,就透出所有业的共同的特征相。

业感缘起是四种缘起里最粗浅的层面。四种缘起,即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和法界缘起。现在就一念落入能所并由细转粗的这个流转过程中,已经落到了由业感果的现相界的层面,而在这样的错乱的现相界里,一切无不是缘起。由什么因缘而来呢?由业的因缘而来,是业上的因果律,这称为“业感缘起”。

这上的理趣有四:

一、所有的有漏界的苦乐,都是由业决定的,而且,苦乐的差别由业的差别决定,而无有其他作者。

二、当已造下了业,而无违品消除或者自身感报结束的情况,这个果报是不虚的。也就是,无论经多少的年月,身体迁移到何处,此业种一直随在身上,因缘合会决定要报。

三、业发果的时候,是增长广大的。如外器世界一粒微小的种子,会发生千千万万的果实那样,这是因小果大的规律。

四、就业的善恶体性而言,不是从身口等的影像上来判定,而是从心判定。

(一)业决定一切之理 分二:1、真理;2、圣教

1、真理

如是从上方三有最高之处往下,直到下方触及地狱底层以上,超出思量那么多的各个的苦乐差别,别别感受的此等一切,都是唯一由各自先前所造集的善恶业所生。

这一段长文描述出了业决定一切的真理。在范畴上,往上一直到三有界的顶端,所谓的非想非非想天,往下一直到阿鼻地狱的最底端,所有这个范畴里面,有五彩斑斓那样的果报的图景。也就是,在这个十方法界里的所有三有的世间界里,无数的有情各自的相续上,在那时、在那点,出现的各种各样有不可思议那么多的苦和乐的果相。那么“别别感受”,就是指在所有的这个范畴里的所有的有情,各自各自在那样的时间、那样的处所上面,发生的一个一个不同的受用。

所有的这一切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无因而来的,不是由邪因的自在天、自性,或者人格化的造物主——上帝、真主等,或者唯物论所说的单单的物质性等所生的;而唯一是由这个受报者,各个从前所集积的善业和恶业同类而发生的。由善业就出现乐受,由恶业就出现苦受。而由各个往昔集积的那样的善业,就出现那样的乐果,由那样的恶业,就出现那样的苦报。这就是业感缘起的真理之相。

对此,就真理的普遍性、唯一性和差别性,作具体地认识。

一、真理的普遍性

业感缘起遍及三界所有范畴里的现相。这里以最上和最下作为两端,含摄了所有的状况。上到有顶,下到无间,这里面要知道所有的范畴。比如,地狱有十八种,其中又可分百千万亿等无量无数,饿鬼有两类,也可以分无量无数,旁生、人、天、阿修罗等都是如此,细到每一个点上的状况。

二、真理的唯一性

所有的这些果都是由业发生的,不会有在业之外的其他的情况。

也就是不可能无因而生,否则为什么不随时随地生,而只在此类有情此时、此处才发生呢?不可能是无因的,每个有情身上果报的相不同,而且,也只是在那个时候才发生,在那个阶段就受,过了以后也没有。从这些看出不是无因,因为无因就要常有常无。可以无条件发生嘛,应当什么时候都可以发生,什么地方也都可以发生。没有什么原因也就会没有的话,应当什么时候就自动地没有,什么地方就没有。但不可能,果相是一种或然性的,也只有在那种因缘聚会的时候才会发生,而且也只发生一次,这可见不是无因的。

再者,也不是人格化的自在天等,或者纯属物质化的基本粒子或能量场等所生,这也由各大教典以理作了驳斥。譬如,假使自在天是常、一、有自在性或主宰性的话,那为什么不恒时造一切法呢?为什么在此阶段才造此法,彼阶段才出彼法?或者假使有自在的话,为什么应遮的遮不掉,不想要的反而生呢?诸如此类,通过正理可以见到它的虚妄。

“都唯一”三字就是表示真理的唯一性。这是一种完全地指定,在此之外绝对不可能有其他的作者,否定一切业感缘起之外的其他外教的立说。这外教包括了当今时代所有的世间的学说,或者在人们的心中,以一种非理的考虑所发生的所有的立论。总之,这就是说,只要还是落在三界的范畴里,尽时空所有的果报的相,全数都是业发生的,任何的果上要说它的因是什么呢?就是业。

“由先前所造集”,因果律后果是由先因而发生的,不是同时,也不是后来,全数都是前位造集了业因,以致后位就发生果相。

三、真理的差别性

文中以“各个”二字来表达。各个的果,指苦乐的无量无数的种类,各自的因,指先前所造集的善业和恶业无量无边的种类。

真理的差别性又有二:一、总;二、别。“总”,是指总的苦唯一由不善生,总的乐唯一由善生。“别”,是指苦乐的种种差别,也是由善恶业的种种差别,没有一点点紊乱,而各别发起的。在缘起的条理上,的确在这上面可以有无数条的定律。在认识上,如《念处经》等所述,业上的一一因成就一一果,就像一一种子发生一一果实那样。

果划分为苦、乐两种的领受性,实际上也可以说苦、乐、舍等。总而言之,有器界有根身,有过去有现有,有强有弱、有久有暂等等,这样的六道里面所有种类的苦乐,它的门类,以思惟没法穷到它的边际,以言语没有办法说到它的全部,所有的这些就是果上的差别相。因上,就是指造业的十种所摄的无量无数,然后它的过程中,包括事、意乐、加行、究竟的各种的情形。总而言之,这一切就是业的差别。

所谓的无数条的因果律,譬如,以悭贪感饿鬼报。悭,由因上是如何的等起,如何发起身语的行为,作后又是如何增长或者不忏除等等,这些是代表那一个具体的业因。之后,就发生现世、来世所摄的各种各样的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这些就是果的差别。那么,由此因就生此果,这就是业的其中具体的一条缘起的相。而这有多少呢?那当然就跟画画一样的,工画师由他的忆念,和各种颜料、纸张等,在一类的因缘合成的时候就画成一种图景,就像这样无量无数。

总之,所谓业感缘起的真理,就是指遍及到地狱至有顶的所有的范畴,无论异生还是圣者,各个的何时、何处的苦与乐具体的差别果相,唯一就是由各自往昔所造集的善业或者恶业的势力,在成熟的时候所发生的;此外并非无因,也不是由其他的邪因发生,以此印定所有的三界现相的由来,这就是业果的真谛。

2、圣教

《百业经》云:“诸有身苦乐,牟尼说即业,因业有种种,果造种种生,漂流种种趣,业网乃极大。”

(这里的“有身”是“众生”的简称。)

以上所谓的真理,由照见一切缘起相的佛世尊所演说。这是由于佛成就了一切种智,能普遍照见世间界的缘起规律,因而这里得到佛语的证明,以上所说毫无虚妄。佛在诸多因果教法里数数陈说此事,这里引代表性的《百业经》来说。其中前两句说总,后四句说别。

首先讲因果律的总相:

这些有身者的所有的苦和乐,作为果上的现相。所谓“有身”指具分段身。一路流落下来,当已经出现粗的蕴身,就是那种由六根所取的这些微尘积聚的相,也就是这样一个具有眼、耳、鼻、舌、身、意浮尘根的粗的相状。在入圣位灭除烦恼障,消除分段身之前,在整个三界里都有这样的粗身,叫“诸有身”。当已经息灭烦恼障,失去了所依后,这个粗身会消失,进而会出现细身,那是变易身。在此之前,所有三界里面有情的形态,都是具有这样的浮尘根为相的粗身的相。

这也就是苦谛的状况,包括天趣、人趣、阿修罗趣、鬼趣、畜生趣、地狱趣。虽然享用各个不同,但都是以分段身作为享用的主体。分段身是浮尘根所构成的,按有限的寿命来说是“分”,能够看到时间上若干的刹那,有起点和终点的分际;按照有质的形相叫“段”,如同一段木头,就像这样有空间的体积的形相。这样的“身”,指整个的正报来说,其实就是分段身或有漏蕴。

所谓“诸有身苦乐”,就是指分段身不离开浮尘,跟外尘和合的时候,当然有遂意的乐,也有拂意的苦。当适合私我的意愿的时候,感觉很可意的,有乐;当不符合私我的意愿的时候,有一种违意的苦。就像这样,在这上面会发生各种以逼恼为行相的身心的苦,以适悦为行相的身心的乐,所有这些实际就是轮回的报相,也就是在这个分段身上,会发生各种的果相。

这些是以什么原因而来的呢?一切种智的佛陀说,这是由业而来的。

其后四句讲差别相:

诸业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类,如同画家在作画的时候,他的运作等的因素无量无数那样。

正是由这些因素,一点不紊乱地将会造成种种的有情世间,就像那画家,以思惟、筹划、运笔、沾墨、点染等等的那些业的因素,就会造成各种的图画那样。如是因、如是缘,生如是果,由因的差别造成果的差别,由业的差别造成有情世间的差别,其间一点点的紊乱都没有的。这是业果律的差别相。

进一步由这个业的势力,如同被动力推动,水的漂转那样,随着业力所使,漂流而转入到种种的有情世间界里。

总摄一句——业网极大,它普覆了三界所有的范畴。在这样的世间界里,一切的时空现相都是由业决定的,因此叫“业网普覆一切”,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二)果报不虚之理 分二:1、业决定来世;2、已作业不失,必定受报

1、业决定来世 分二:(1)真理;(2)圣教

这一段先作业果真理的抉择,然后引圣教证成。

(1)真理

现在有几许能力、权势、财富和受用,死殁来临之际,都无一随身而行,唯有此生所造集的善恶业随逐于身,由业自在而投至轮回处所的上下诸趣。

认识了业决定一切的缘起之理,现在结合到来世上,这是最需要关注之处。那么我们的来世是由什么来决定?这个前途到底什么在支配?这要从死的分界点来作观察。

对此分三段思择:一、万般将不去;二、唯有业随身;三、自无自在,随业自在。

一、万般将不去

“现在有几许能力、权势、财富和受用,死殁来临之际,都无一随身而行”。

思惟的第一部分“万般将不去”,就是无论我们现世有多少能力、权势、财富和受用,当死殁那一刻来到的时候,不必说很多,连其中的一分、一点,也不会跟着自己走的。死殁之际神识离体,就像从酥油里拔出一根毛一样,彻底告别现世。也就是此生的相续就此隐没,因而那个神识已经到了来世,这一世所有的现法没有一个随身,由此,任何现世法连丝毫也不决定来生的去向,也就是不是由这些来支配来世蕴的运行。

为了在这一点上彻底地透彻,需要作细致地抉择。比如今生有很多的力量,身体有健壮的力量,口有言说的力量,心有运筹帷幄等的力量,或者还有呼风唤雨等的神通的力量,等等。但是,它并不像世间现世主义者的那种认识,认为有能力,那就能够搞到财富、地位、权力而得到快乐,能力是主要的;实际上到了死亡的那一刻,就像屋子全数倒塌一样,这个屋子所具有的各种的能力全数都没有了,不可能那个能力带到屋子塌掉以后的阶段,因此,来世的命运不是由今生的能力来左右的。换句话说,今生所拥有的一切力量,丝毫也不左右来世的感现,它不是因。

又比如现世主义者认为:如果我拥有权势,那就能以自己的意志力来支配,可以得到钱财、享受、女人等等,认为这个是重要因素,能实现幸福。可是到死的时候,这个权威人士已经断气了,连派一个小兵、剥削一个苹果的威势也无法带走。譬如某个县长死了,就此完全勾销了,阎王也不承认,中阴没这回事,来世更没有人会认他前世曾经做过县官。因此,当死殁的时候,那种能够支配此支配彼的权势,连一点点也不会跟着走的,因此,今生的权势不是决定来世前程的因素。

再观察财富。有人认为:财富是最坚实的快乐的基础,因为有了财富,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有了这个实力,什么都能办到的。然而在死的时候,纵然拥有亿万资产,金山银山,可是这里面连一根针都带不走。也就是,这些在现世当中可能手还能摸摸,但是死了以后,神识离体了,到了后世的时候跟这个再也不挂钩了,因而,连其中的一个灰尘也带不走的。因此,现世的财富完全不是决定来世苦乐的因素,无论有多少钱财、产业、车子、房子、电脑、手机、金条、首饰等等,其中哪一个也丝毫不能左右来世的前程。

受用方面,要知道由根、境、识三者和合,或者说有感官、有外面的各种五欲的境界,之后就能发生很多的享受,因而,人们认为这肯定是要这样享受才能得到快乐的。但是在死的时候,神识离体,现世的境界一个也不现在面前,根也转成了来世的根,因此,根本不可能再发生今生的享受。无论现在吃得有多好,穿得有多好看,住得有多高级,有多少个娱乐品,甚至有很好的欲界男女之乐等等,没有一个能带到后世,它们完全不是决定来世苦乐的因素。

这里重点要结合在业果这个上面,要问的就是:现世法有没有意义?从死亡的分界点上去看,所有的现世法——世人愚痴地认为是最坚实的安乐基础的这些,其中没有一个有用,不是它们在决定来世的前程。

二、唯有业随身

“唯有此生所造集的善恶业随逐于身”。

学过八识的道理都知道,“来先去后作主公”,这个阿赖耶识来得最先,去得最后,也就是入胎时最先入了母胎,死的时候最后它离开。这个阿赖耶识也称为“识田”或“藏识”,它能够持着一切熏入的业种而不失掉。那么,今生所造的所有善恶业,全部储存在里面,当神识离体的时候,这一切都跟着走。这要知道,这是百分之百地全数带走。

两个一对比非常惊人。前面的现世法是百分之百没法带走的,连一根毛都带不走,全数都是虚无没有意义的,但世人执著眼前的幻相,非常愚痴。而每当以心执著我、发生烦恼而造的业,都在识田里熏了种子,这些种子只要现世没有报掉、没有违品破坏的话,所有的连一点都不坏地,全数在识田里储存而带往来世。

既然在死的时候彻底分家,所有的现世法一个都不带走,因此这里就用了“唯有”。也就是,今生从有心会造业开始,到死时闭上眼睛这当中,日日夜夜造的大大小小的善业和罪业,没有报的、没有被违品破坏的全数都要带走,所以说,唯一是这些带到来世。

三、自无自在,随业自在

“由业自在而投至轮回处所的上下诸趣”。

“由业自在”,就是指唯一地是由业的力量在主宰,由业在掌控来世的前程。打个比方,大力士投一根标枪,不是标枪有自在,而是力士有自在。标枪指我们主观的愿望,力士比喻我们所造集的业。按照自己的愿望是不想下恶趣的,可是假使所造集的恶业成熟,不想去也唯一地随着业力他自在转,就被扔进恶趣里去了。也就是以这个黑业的力量,会无自在地变现出各种恶趣的果报。

这很明显,现世法不决定,业决定,当某个业成熟的时候,就是由它掌控的力量在变现来世。由此就能确信,唯一是由业决定我们的来世,不是现世法。因此,目前需要在业上很好地去断、去行,这是最为切身的。

“自无自在,随业自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如果得到这个,那就能彻底改换掉现代颠倒的观念、心理。现代人会认为:什么随业自在,我自己能设计自己的命运,自己完全可以决定的!而且,生活在网络空间里,似乎什么都可以自己去设计、自己去实现。观念上已经熏成一种很浓厚的错觉,觉得自己就是主宰。但实际上你会发现,不会像你所想的那样去实现的,那只是第六意识一厢情愿的想法,其实后面的掌控者是业。当业一发动的时候,你今天碰到什么人,遭遇什么事,生什么病等等,那都是业在推动,唯一是随着业在运转。

这样就要知道,往上往下不是随着你的心,而是随着业。就像那根标枪,往上投、往下投,都是那个力士往哪边发力就出什么结果的。如果力士要往上投,它不可能到下面,他往下投,也不可能到上面,力士往下面三十度的方向投,标枪就落到下面三十度的那个方向等等,完全是一一对应的。所以,当业力一发动的时候,就随着它的因到达相应的地方,当业种成熟的时候,自然就会现出相应趣的境相。那么初步的名色位一旦出来,就是那一世生命的最前位出现了。此后,一个相续上千年万年的事情一直都要演下去的,而它背后的胶片就是业。这样一个一个演,其实就是成熟位,那样一个一个会变出来的。就像这样,其实不是第六意识凭自己的愿望能怎么样的,而唯一地是由业在掌控。这样的话,就更加明确所有的遭遇都是业在安排。

小结

这里的理路非常关键的就是,三句话一路连下去不能脱开。首先“万般将不去”,就是指现世法在死时一切不随身。不只是停留在这里,还要知道由于不随到后世的话,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对于你未来的前途都是没有用的,不成为一个决定的因。在这点上要认定,从而完全放舍现世法,这就是退心的路子。

然后要知道,现世所作的一切的业都会跟到来世,而且决定来世的前程。也就是随着业成熟的次第,成熟哪一个业,就由它的主宰力把我们投到轮回的哪一处,因此,这些所有的业只要没有报、没有被违品摧坏的话,都在来世决定我们的命运。

因而对我们来说,现世初步最要关注的就是业,业是决定前途的因素,由业决定未来的苦乐。因此,不要在外在的权势、财富、力量、受用等上面去作追求,那样终究是一场空。而是应该在业上进行取舍,黑业少了,未来的过患就没了;白业集了,未来的安乐就来了。因此,对于一个想集聚自身真实财富的人来说,唯一地要在法道上走。如果在这一条上取得了定解,发生了欲乐,那就有了初步的道心,那么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的一个行者。也就是,他是以法道作为生命的人,也是唯一贯注法道的人,最初的共下士的一步,就是先要关注自身的业行。

所有这些外前行就叫做“四部退心法”。那么在这里抉择下来,就是在现世法上要看到完全没有用,要退掉追求的欲,最好是完全看穿,一点都没有用,从而彻底地退掉求现世法的心;而对于来世以上能够作利益的唯有正法,这上面需要完全地进取,要发展出完全的欲乐,这样就出现真正的道心。以上结合在业果上,指示了怎么来出现修法道的动力。

(2)圣教

《教诫国王经》云:“时至王若逝,财戚无能随,士夫任何往,业如影随逐。”

这里佛告诫国王说:“当大的忧患或悲哀已到来的时候,国王长辞此生的话,这一世最辉煌的受用、财富,最多的亲友、眷属等,这些不会跟随而去的。人们告别此世,无论走到哪里,只有业如影随行般,无论到哪里都是如此。”

思考题

1、什么是业决定一切之理?从真理的普遍性、唯一性、差别性三分来思惟。

2、逐句解释:“诸有身苦乐,牟尼说即业,因业有种种,果造种种生,漂流种种趣,业网乃极大。”

3、死的时候:什么带不走?什么能带走?由什么决定来世的前程?对此作细致思惟。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