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 7

又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

而且在五种不可思议当中,以佛的功德法最为不可思议。虽然刚才举了各种超常特例的情况,但也要知道佛力是不思议中的不思议,那是凡夫识摸不着边的,连他的一毫毛许也测不到。不但凡夫测不到,无数个阿罗汉的智力和合在一起也是根本测不到一分的,所以它是何等超出了分别识所能见知的量!

我们对此越有胜解信,就越会向阿弥陀佛靠拢,一心地归投阿弥陀佛,以求取佛力的加被,使得我们速登净土、得不退转,超脱生死,速疾完成普贤行愿,得到一生成佛的果实。因此古德也说,开悟以后,求生净土万牛莫挽。这正是由于他更加深信佛力的不可思议,所以一心希求,以求迅速圆成道果。

汝以三界系业为重,疑彼少时念佛为轻,不得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者,是事不然。

你以为三界的系业是非常重的,因为自无始以来到今天所造的有漏业无不具备,可能比须弥山还要高,怀疑现在十声念佛是非常轻的,这样十声念佛怎么能敌得过无始以来的重业呢?绝对不可能以此就往生安乐国入正定聚的。这的确是你的一种错乱的想法。

问曰:大乘经云:“业道如秤,重处先牵。”云何众生一形已来,或百年,或十年,乃至今日,无恶不造,云何临终遇善知识,十念相续,即得往生?若尔者,先牵之义何以取信?

大乘经里说:“业道就像秤的两头,重的一边先堕下。”这是指重业先牵的意思。为什么众生这一生以来,或者百年内,或者十年间,一直到今天,无恶不造,怎么临终遇到善知识十念相续就得以往生?如果真是这样,那重业先牵的法义如何取信于人呢?

答曰:汝谓一形恶业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以为轻者,今当以义较量。轻重之义者,正明在心、在缘、在决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也。

回答:你以为一生造的恶业很重、下品人十念念佛的善业很轻,因此觉得以十念而超出业系生到净土是不可能的,现在按照法义做如实的较量。轻重的义在心、在缘、在决定,而不是以造业时节的久近和多少为主要。

云何在心?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虚妄,颠倒心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实相法生。一实一虚,岂得相比也。

如何说业力在心呢?人在造罪时,是从虚妄颠倒心而生的;这十念念佛,是依止善知识方便安慰、闻到实相法而生的。一是真实、一是虚妄,哪里能相比呢?

何者?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岂可得言“暗在室千岁而不去”也?是故《遗日摩尼宝经》云:“佛告迦叶菩萨:‘众生虽复数千巨亿万劫在爱欲中,为罪所覆。若闻佛经,一反念善,罪即消尽也。’”是名在心。

为什么呢?譬如一千年长久漆黑的暗室,忽然间光明到达,顿时就明朗了,哪里能说“黑暗在房屋里待了一千年而不能以暂时一光照耀而遣除”呢?所以,《遗日摩尼宝经》中说:“佛告诉迦叶菩萨:众生虽然在数千巨亿万劫中一直在爱欲里被罪障覆盖,但只要他闻到佛经,幡然醒悟,一念反恶为善,罪就能消尽。”所以,善恶业的轻重要看当下的心。的确一念回光向善就能顿破千年积暗,这样子叫做“在心”。不能单单以时间因素作为衡量标准,以为罪障是无数劫所积集,而念佛只是当下的几念,时间的较量相差太悬殊了,不可能十念破亿劫罪。这是对因果律的一种偏差理解,没有真正认识到因果律的扼要。

二、云何在缘者?谓彼人造罪时,自依止妄想,依烦恼果报众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二、如何说业力在缘呢?这是指人在造罪时,自己依止妄想,缘着烦恼果报的众生而生。譬如杀生,就是缘当前的烦恼果报有情而生;或者生起各种贪心,是缘于自己这个虚假的我或者身心等而生。然而现在的十念念佛,依止无上信心,缘着阿弥陀如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而生,所以在缘上有绝大的不同。后者是依于与正觉不二的弥陀万德洪名,这是真实、清净的,不同于前面虚假的烦恼果报的众生相。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彻筋破骨,若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可得言“彼箭深毒厉,闻鼓音声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缘。

好比一个人被毒箭射中,箭穿破了筋骨,如果闻到了灭除药鼓的音声,当即就能拔出毒箭、消除箭毒。哪里能说“箭入得很深,毒很厉害,闻到鼓的音声不能拔箭去毒”呢?这是说增上缘的力量很大。同样,弥陀名号有特别大的力量,因此即使过去有很深的业障之毒也都能拔除。

三、云何在决定者?彼人造罪时,自依止有后心有间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无后心无间心起,是为决定。

三、如何说业力在决定呢?人在造罪时,自己依止的是有后心、有间心而生起。也就是,造罪的时候瞻前顾后,心态很不决定,因为这是违背良心做的,心里经常动摇,所以中间会被其他心念间断;做了之后还会后悔等。而这个十念,当时依止的是无后心、无间心而起,这是决定的心,因此非常猛利。也就是到了最后关头,这个人完全放下了,没有什么思前想后,单提一念,心心相续无有间断。以一心投注的缘故,业力非常之大。

又《智度论》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

《大智度论》里也这样说:“一切众生到了临终的时候,处在风刀解体、死苦来逼的危急关头,当时生起极大的恐怖。这时如果遇到善知识教他一个离苦之路,他会发大勇猛心,一念接一念相续到十念,这就叫‘增上善根’。这样强力地增上善根,就能得以往生。”

平常一般造罪的心是动荡、软绵、有间断等,到了孤注一掷心力特别投注时,心的力量是百千万倍地增长。就像人在危急关头,发出的力非常强。又好比母女二人在恒河里溺水,彼此慈心发得都非常猛,当时都想“只要对方能活,我死了不要紧”。因为她们一念善心非常猛利的缘故,虽然没有修过禅定,当即就生到色界天。这就是造业之心坚定的缘故。

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尽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

又像有人在战争中没有二路可走,所以就会拼尽全力,一时都能使得出来。临终十念的善根力也是如此。

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

又譬如一个人在临终时,生了一念邪见,增上了恶心,就能够倾翻三界的福德而下入恶道。这是表示临终恶心极为猛利,就可摧掉过去福德的力量。

那么从上面的道理类推,就知道临终生极猛利的念佛心,也能遮掉各种有漏业习。

问曰:既云垂终十念之善,能倾一生恶业,得生净土者,未知几时为十念也?

问:既然说到临终十念善,就能够遮掉一生的恶业而得生净土,不知道十念是多长的时间?

答曰:如经说云,百一生灭成一刹那,六十刹那以为一念。此依经论泛解念也。今时解念不取此时节。但忆念阿弥陀佛,若总相若别相,随所缘观,径于十念,无他念想间杂,是名十念。

回答:如同经中所说,一百零一个生灭成为一刹那,六十刹那作为一念。这是依于经论泛解一念的涵义。这里解念不取这种时节。唯一心忆念阿弥陀佛,或者念总相、念别相,随着所缘而观念,经过了十个念头,没有其他的念想间杂,这就叫“十念”。

又云:十念相续者,是圣者一数之名耳。但能积念凝思,不缘他事,使业道成办便罢,亦不劳记之头数也。

又说到:十念相续,这是圣者当时对于情形的一种统计。而行者只要凝定心思,一念接一念地念下去,心不要缘着别的事,使得净业之道成办就可以了,也不必烦劳去计算念的数量。

又云:若久行人念,多应依此;若始行人念者,记数亦好。此亦依圣教。

又说到:如果是久修之士念佛,多数应当依这个方法(也就是一心专注地念下去,不必管念了多少数);但是对初修的人念佛来说,计数也是很好的。这也是依据圣教而说。

又问曰:今欲依劝行念佛三昧,未知计念相状何似?

又问:现在想依着劝导而修行念佛三昧,不知道能称为“至心十念”的相状是怎样的?

答曰:譬如有人于空旷迥处,值遇怨贼,拔刀奋勇,直来欲杀。此人径走,视渡一河。未及到河,即作此念:我至河岸,为脱衣渡?为著衣浮?若脱衣渡,唯恐无暇;若著衣浮,复畏首领难全。尔时但有一心作渡河方便,无余心想间杂。

回答:用个譬喻来说明。有人在空旷深远的旷野里遇到冤家债主拔起刀直接来砍杀他,这个人吓得径直逃跑。眼前看到有一条河需要渡过。还没到河边,他心里就想:我到河岸时是脱下衣服来渡河,还是穿着衣服浮水过去?如果我脱下衣服渡,恐怕来不及;如果我穿衣服浮过去,又怕性命保不住。这时他一心只想怎么渡河,没有其他念头间杂。也就是当时的心极其专一,一心都在筹划渡河的方便,因为情形特别危急,他不可能再想别的。这就好比至心十念的情况。

行者亦尔,念阿弥陀佛时,亦如彼人念渡,念念相次,无余心想间杂。或念佛法身,或念佛神力,或念佛智慧,或念佛毫相,或念佛相好,或念佛本愿。称名亦尔。但能专至,相续不断,定生佛前。

行者也是如此,临终时后面有无数烦恼怨贼在追赶,怎么来渡过生死险河?念阿弥陀佛时,就像刚才渡河的人一样,想到我只有一条路,就是一心念阿弥陀佛去净土,所以一念接一念,不夹杂别的念头,像这样就是所谓至心十念。

念有所谓的念法身、念神力、念智慧、念毫相、念相好、念本愿、念名号等。总而言之,当时只要能够专心致志、相续不断,决定能生在佛前。就我们当前众生普遍的情形来说,一般就是十声称佛名号,自心完全没有别的想法,尽力念弥陀,连续十声就能生在佛前,这就说明了十念的相状。

今劝后代学者,若欲会其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而能系念相续不断,即是功德门。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无不往生,不须疑也。

现在劝导后代的学者,如果想修行契会到二谛,它的扼要只有两点:你要知道念念不可得,这就是智慧门;而你能系念相续不断,这就是功德门。所以经中说到:“菩萨摩诃萨恒时以功德智慧来修自心。”智慧虽知诸法不可得,却恒时修持功德,要这样修心。如果是初学的人不能破相,只要你能依相达到专一,那就无不往生,不必怀疑。

又问曰:《无量寿大经》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有世人,闻此圣教,现在一形,全不作意,拟临终时方欲修念。是事云何?

又问:《无量寿经》里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下至十念,如果不生,我就不成佛。”因为有这第十八愿的保证,所以现在有世人闻到此圣教后,在生的时候根本不作意阿弥陀佛,准备临终时才凭十念修持来求得往生。这样的做法如何呢?

答曰:此事不类。何者?经云:“十念相续”,似若不难。然诸凡夫,心如野马,识剧猿猴,驰骋六尘,何曾停息。各须宜发信心,预自克念,使积习成性,善根坚固也。

回答:这完全不行,不能按照这种方式做。为何呢?因为经上说的“十念相续”看起来不难,但是要知道凡夫的习性非常强,心识像野马一样不断地狂奔,无法收拾;妄识像猿猴一样剧烈地攀缘动转,驰骋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当中,没有一刻停息。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妄识奔腾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平时不注意修心,恐怕临终难以把握十念。

所以,各自应当发信心,预先不断地训练,克制住自己的心,一念一念在佛号上缘。这样使得积习成性、善根坚固,到了临终就不会有闪失。

如佛告大王:“人积善行,死无恶念,如树先倾,倒必随曲也。”

就像佛告诉大王:“人平生注意积集善行,心修得纯善,一起来都是善念,没有恶念。以这种心的势力,到了死时,也是住在善心当中,不会有恶念。就好比树首先向一个方向倾倒,不断倒下去,势力越积越强,最终必然是朝这个方向倒下的。”

同样,在生前我们注意不断地蓄积净业的势力,使得念佛的力量不断地增长、坚固、强化,那到了临终,自然就住在念佛的心当中。所以这一切都要事先预备。古人说: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

若刀风一至,百苦凑身,若习先不在怀,念何可办?

四大解体时,刀风一来,身上百苦交集,这时自心非常难以控制。如果事先没有在心中安立好习性,这时怎么能做到住在净念里呢?我们常说,白天做不了主,梦中就做不了主;梦中做不了主,病时就做不了主;病时做不了主,死时就做不了主。虽然净土是简易法门,但也还是要经历一番寒彻骨,切勿马虎草率,不然耽误的只是自己。

各宜同志三五,预结言要,临命终时,迭相开晓,为称弥陀名号,愿生安乐国,声声相次,使成十念也。

所以就应当约好同修,预先就说好临终要做的事,到了临命终时,互相开导勉励,给同修称念弥陀名号,而且提起他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力,这样一声接着一声,让他成就十念。

譬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命断时,即是生安乐国时。一入正定聚,更何所忧?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预克念也!

就好像蜡印印泥,当印坏的时候,印文就出现了——这边一命断,那边就生到安乐国了。只要一入到正定聚当中,就再也没有忧虑。各自应当衡量这样一个永世得解脱的大利益,为什么不尽心尽力,事先就把正念养成坚固呢!平常每天都要在这上面练习,一直练到临终为止,那就决定净念坚固,能成办往生净土的大事。

又问曰:诸大乘经论皆言“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若虚空”,云何天亲、龙树菩萨皆愿往生也?

又问:诸大乘经论都说“一切众生毕竟无生,犹如虚空”,为何天亲和龙树菩萨都求愿往生呢?这不是与无生的空义相违吗?

答曰:言众生毕竟无生如虚空者,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人所见,实众生、实生死等;若据菩萨往生,毕竟如虚空、如兔角。

答:说到众生毕竟无生犹如虚空,有二种义:一者,如凡夫所认为的真实的众生、真实的生死等等,若依据菩萨往生的境界看,这些都是如虚空一样不存在的、如兔角一样丝毫无有的。

二者今言生者,是因缘生;因缘生故,即是假名生;假名生故,即是无生。不违大道理也。非如凡夫谓有实众生、实生死也。

二者,这里所说的“生”指的是因缘生。由于是因缘生的缘故,就是假名的生。也就是说,这个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的,不是自己独立而有的,因此根本没有自性,说它生其实只是个假名。以假名生的缘故,其实就是无生。换句话说,不观察时以假名安立的这个生,真实中不成立。因此,只是随顺世俗说了一个“生”字,究竟而言,也没有一个什么实法生,这就不违空性之理。并不是像凡夫认为的,有个真实的众生以及此众生的真实的生与死。

又问曰:夫生为有本,乃是众累之元。若知此过,舍生求无生者,可有脱期。今既劝生净土,即是弃生求生,生何可尽?

又问:生是一切有的根本,是众多系累的根源。换句话说,有生就会有住、灭等一切显现,有生就有连绵不断的各种系累。无生则无住、无灭。我们一旦有了生,它后序的一系列就都来了。知道了这个过患,要灭掉虚妄的生来寻求无生,这才有解脱之期。现在劝导人们求生净土,那是弃娑婆的生、求净土的生,那不还是落在生里面吗?这样怎么能够穷尽生的妄现呢?

答曰:然彼净土乃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众生,爱染虚妄执著生也。何以故?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而言生者,得生者之情耳。

答: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也就是生相了不可得,而立名为生。这并不像三有众生,以爱染虚妄执著而生起三有中的虚假五蕴身。什么缘故呢?法性本来清净,毕竟没有生相可得,也没有什么生的法。所谓的生只是得生者的一种情见或者说虚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