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 4

第二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明发菩提心;第二、破异见邪执;第三、广施问答,释去疑情。

就初发菩提心,内有四番:一、出菩提心功用;二、出菩提名体;三、显发心有异;四、问答解释。

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

《大经》云:“凡欲往生净土,要须发菩提心为源。”

首先出示菩提心的功用。《无量寿经》说:“凡是欲往生净土者,一定要以发菩提心为本源。”

云何?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若欲发心作佛者,此心广大,遍周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虚空;此心长远,尽未来际;此心普备,离二乘障。

为什么呢?“菩提”是无上佛道的名称。如果想发此菩提心而作佛,这本来的菩提心是广大心,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周遍了法界;是究竟心,它彻到了真如本际,穷尽了法源,如同虚空;是长远心,它是真常无为的本心,没有生灭,所以尽未来际永无磨灭;也是普备之心,也就是这本心具足一切功德,无欠无缺,远离了二乘障碍。

若能一发此心,倾无始生死有沦,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远诣佛果,无有失灭。譬如寄花五净,风日不萎;附水灵河,世旱无竭。

一旦能发起此心,就会彻底掀翻无始的生死诸有沉沦(即一切惑业苦堕落的方面全部都会远离),所有功德回向菩提,都能在成就佛果之间永无失坏、灭尽。好比寄花于五净,即使有烈日狂风也不会枯萎;把水滴于灵河中,即使遭遇旱灾也不会枯竭。

总而言之,这里的“花”和“水”譬喻功德,“灵河”“五净”譬喻回向菩提,“风日不萎”“世旱无竭”表示在生死期间一直到成佛为止,不会被违缘破坏。

第二、出菩提名体者。

然菩提有三种:一者、法身菩提;二者、报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

第二、出示菩提的名称与体性。菩提有三种:一、法身菩提;二、报身菩提;三、化身菩提。

言法身菩提者,所谓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自性清净,体无秽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为法身;佛道体本,名曰菩提。

首先,“法身菩提”是指真如实相第一义空。它的自性本自清净,本体没有任何惑业苦的杂染法(这些都是无而现的梦幻般的法,在本体中不存在,因此本体是本自清净的,如同六祖悟道时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样)。这样的妙理出于天真、本来元成,不是假借修的因缘而新成就的,这样的万法本源就叫做“法身”;它是佛道的妙体、根本,因此称为“菩提”。这是就性德而言。

《菩提心论》说:“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也就是说,由修证现出了这个本来的法身,就成为一切导师。因此五祖说:真正悟得这个自性,就是天人师、佛、世尊。

言报身菩提者,备修万行,能感报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报身;圆通无碍,名曰菩提。

再就“报身菩提”分别解释。先解释“报身”,再解释“菩提”。由于圆满修集了万行,能感得受用身报佛之果。由于果酬报了因,称为“报身”。也就是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本来成佛指性德、备修万行指修德,以修德出现功效的缘故,性德显发出来,获得了自受用果,这叫做报佛。就报佛而言,圆明具德、通达无碍,这一分称为“菩提”。

言化身菩提者,谓从报起用,能趣万机,名为化身;益物圆通,名曰菩提。

“化身菩提”就是指从报身起妙用,能应无量众生的机感,而现出身相来利益他,这个所变化的身相称为“化身”。在化身份上,能够圆通无碍地利益一切所化机,这种智慧妙用称为“菩提”。

因此,三身分别是就体、相、用来立名的,三菩提也是如此。就体分来说,他是万法的本体、佛道的根源,称为菩提的本性;就德相分来说,圆明具德,称为菩提智;就化用而言,他能够无碍地做利益一切众生的妙行,这称为菩提用。

第三、显发心有异者。

今谓行者修因发心,具其三种:一者、要须识达有无,从本已来自性清净;二者、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三者、大慈悲为本,恒拟运度为怀。此之三因,能与大菩提相应,故名发菩提心。

第三、显示发心的差异。这是指行者为求菩提,修因发心上有三种情况:一、为了取证法身菩提,必须修相应的证因。那如何能证得法身菩提呢?必须要识达有无,知道客尘本无、菩提本有,从本以来自性清净,以如是的发悟为因,会证得法身菩提。二、要取证报身菩提,必须以修德有功来显发性德,因此要修集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亦即发起修持一切菩提行的愿心。三、为了成就化身菩提、利益一切众生,因此以大慈悲心为根本,恒时要发度一切众生成佛的誓愿。

像这样建立了三种修因,就能与三身大菩提相应,这叫做“发起了菩提心”。

又据《净土论》云:“今言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既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

又依据《往生论》,说到特别结合在净土法门上的菩提心。论中说到:“所谓发菩提心,就是愿作佛的心;愿作佛的心,就是愿度尽一切众生的心;度尽一切众生的心,就是愿摄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生到有佛国土的心。”现在既然发愿求生净土,首先要发起菩提心,也就是发起往生净土成佛以摄取无量众生同登净土的心。这是把菩提心的内涵结合在净土大方便门上,做特别的发愿。其实总和别的涵义上没有差别。

第四、问答解释者。

问曰:若备修万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诸法无行经》云“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是人远菩提,犹如天与地”?

有人问:如果修集一切万行,能感菩提而成佛的话,为什么《诸法无行经》说“如果人求菩提,就无有菩提可得。这个求的人自远于菩提,就像天和地的距离那样”?

答曰:菩提正体,理求无相,今作相求,不当理实,故名人远也。是故经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

回答:菩提真实的体性,应当是以无相而契会。现在心里存着一个菩提的果,作相来求这个果,那就背离了理体的实际,所以说作相求菩提者则远于菩提。所以经中说:“菩提不可以心取相的方式得到,也不可能以身来得到。”

今谓行者虽知修行往求,了了识知理体无求,仍不坏假名,是故备修万行,故能感也。

而这里说,行者虽然知道以修行来契会菩提或者求证,但是他的心里很明了地知道,理体是不可能以求取的方式得到。但他仍然不坏假名,把与菩提相契的行为称之为求菩提(然而并非心里存着一个菩提,然后用心来求取对境的菩提),所以按照这种称性修持万行的方式,能够感得菩提现前。

是故《大智度论》云:“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龙树菩萨释曰:“是中不离四句者为缚,离四句者为解。”

所以,《大智度论》里说到:“如果有人见了般若,那就是被这个法执所缚;如果这人说不见般若,也是被法执所缚。如果人见了般若,他就是得到解脱;如果人不见般若,也是得到解脱。”为什么前面同样的两句话,后面有不同的判别呢?龙树菩萨解释说:“这实际上是以意境来作区分。如果意境里不离开四句,说见了般若,它还是在四句里,被边执所缚;如果说不见般若,落在四句里,仍然是被无边所缚。离了四句,见不见般若都是解脱。”

因此,不在于口头说的见和不见,而在于心里是不是落在四句或四边当中。如果落在四边当中,说见或者不见,都是被边执所缚;如果不落在四句当中,可以说见般若,也可以说不见般若,都无所谓的。这是一种名言表达,心无所缚而得到解脱的人,可以说不见般若,因为没有什么相可得的,并没有一个般若的东西拿出来;也可以说见般若,这不见二相的自证就称为见,心一无所缚,完全超出了世间,这就是解脱。

今祈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违二谛大道理也。

现在求菩提,只要能按这样修行,就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就是无求而求。虽然知道理体无求、菩提无得,仍然备修万行以感菩提,这样就不违二谛的大道妙理(指契合中道),因而能契合菩提。

又依天亲《净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

又依据天亲菩萨《往生论》所说:“凡是想发心契会无上菩提的人,有两方面的要义:一、首先必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也就是要离开违品);二、必须了解三种随顺菩提门的法(也就是要积聚三种顺因)。”

如果离开了违品,又积聚了顺因,终究能会合到无上菩提,以缘起无欺的缘故。所以,修行必须先在因地知道怎样修才能得到果,这样修就成为正修。如果在因行上出了问题,缘起上有错谬,那么就如同蒸沙求饭,亿劫也不能成就。

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远离哪三种违品呢?首先依于智慧门,不为自身求利乐,远离计我而贪著自身的心态和行为。这是远离第一种违品。“依智慧门”,就是见到本来没有我,粗分上见到蕴是多种法的积聚,这上面没有一个独一的我;进而见到蕴本身也是缘起现相,没有自性可得,因此没有一个“我”的实体。为何还贪计有我呢?贪著自身以及自己的相貌、名誉、地位等呢?因此依于智慧门,就能够舍掉一切贪著自我的心,这样就离开了第一个违品。因为凡是执著我来起惑造业,完全与菩提相违,流入到生死当中去了,越走越远,越走越迷的。

其次依于慈悲门,拔济一切众生苦,远离不利乐众生的心态。这里的“安”是指安顿、安置。就慈悲门而言,菩提本性当舍掉了我执的障蔽以后,也就是舍掉了私我的执著后,自然视人如己,万物都是一体,自然发出来的慈悲力量,能够平等地拔济众生苦。但如果处在私心状态,没有一种安乐众生的心,那这个悲的力用就被障蔽了,离菩提会越来越远。

第三、依于方便门,发起怜悯一切众生的心行。也就是在在处处都是以方便来对众生做利益,这样就远离了一贯对于自己做各种恭敬、供养。后者是一种违品,这是基于我是最重要的,我是最宝贵的,所以本来的菩提性和无明结合以后,处处都发挥出一些恭敬自己、供养自己的这些邪方便的力量,因此与本性背道而驰。但是一旦生起了怜愍心,就把过去一直对私我做方便的心,转成处处都是哀愍众生来行持方便,这样就顺合菩提本性。

总而言之,破除了这三个违品以后,就远离了趣入菩提邪道的方面。如果不破这个违品,一直在违背本性的方面,虚妄地起心、发出行为。本来菩提就在这里,但由于不合乎它,以不合乎实相的方式起各种惑业苦,那就完全背离了菩提。一旦反过来,破掉了这三个违品,心就开始朝着称合本性的方向回归了。

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顺菩提门”,指菩萨远离了上述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就在自身上得到了三种随顺菩提门的法。哪三种呢?一、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各种乐的缘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如果依我执心为自身求乐,就落在违菩提门当中。所以,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第二、安清净心,因为发心拔济一切众生苦的缘故。菩提是安稳一切众生的清净处。如果不发心拔济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就违背了菩提的体性。所以,拔济一切众生苦就随顺了菩提,成为顺菩提门。

因为菩提本有悲的自性,本身有拔苦的本能。如果不拔苦,就违背了本性,因此不会契证菩提;只有起了悲,才能相应菩提。

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

第三、乐清净心,就是发心欲使一切众生获得大菩提的缘故,由此摄取众生生佛国净土的缘故。这是就方便一分而言。不仅有拔苦之心,而且施展方便,把众生安置在安乐当中,因此发起了摄取众生生佛国的心。因为菩提是毕竟常乐之处,发心将众生安置在毕竟常乐处,这是本然的道理。凡是成道者、佛都希望把众生安立在佛果上。如同《如来藏经》说:“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所以,为了让众生得到毕竟常乐,佛才在世间说法引导众生。如果不发心使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那是违背菩提本性的,因此不能够契证菩提。

先后讲了三种菩提门相违法、三种顺菩提门。这里要知道一正一违的关系,远离了违品就出现了顺品。过去以我执心贪著自身,就出现了三杂染,落在生死境界里。现在反过来,不再为自身求乐,那就跟无染的菩提相应了。如此,过去没有安立众生之心、利乐众生之心,现在转而作愿拔济众生苦、令众生得常乐,这样就与利他的菩提相应了。

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此菩提毕竟常乐依何途径能得到呢?要依大义门(能成就大义的特殊途径)。“大义门”就是指阿弥陀佛建立的净土。如同《往生论》所说,一生到了净土,就住在大乘道中,迅速出现大乘的各种大义,终究成佛。因此应当劝导众生,一心专至求生弥陀佛国,使得他早日契会无上菩提。因此,这个乐清净心的实践,就是摄持众生往生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