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集 15

第九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苦乐善恶相对;第二、明彼此寿命长短比较。就初段中有二:一、苦乐善恶相对;二、引《大经》为证。

初言苦乐善恶相对者。在此娑婆世界,虽有苦乐二报,恒以乐少苦多,重则三途痛烧,轻则人天刀兵疾病。相续连注,远劫已来,无有断时。纵有人天少乐,犹如泡沫电光,速起速灭。是故名为唯苦唯恶。弥陀净国,水鸟树林,常吐法音,明宣道教,具足清白,能令悟入。

第九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苦乐善恶相对;第二、明彼此寿命长短比较。

其中第一段又有两个内容:首先,要说明苦乐善恶相对的状况,使行者发起欣厌之心;其次,引《大经》的佛语作为明证。

首先说到两土苦乐善恶对应的差别。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虽然有苦乐两种报,但是常时都是乐少苦多,重的在三途当中遭受剧烈的痛烧,轻的生在人天里也是不断地感受战争、疾病等的灾难。这些苦一个接一个而来,连续不断,从遥远的时劫以来,从来没有间断过。纵然在人天里有少许的快乐,也是好景不长,就像泡沫、电光那样速起速灭,一下子就没有了,又堕在苦里。总而言之,这个世界是一个唯苦唯恶的世界,寻求不到真正的实义。

而阿弥陀佛的清净国土,水鸟树林常常宣吐法音,阐明菩提道的教法,一切法都具足清白,能使行者听了以后当即悟入。佛国只以常宣妙法为代表来说明,因为只要恒时不断闻法,当然就会止息一切苦因和苦,发起一切乐因和乐,因此彼佛世界唯乐无苦、唯善无恶。以弥陀神力加被自心的缘故,彻底止息掉了惑业苦的轮转。

二、引圣教为证者。《净土论》云:“十方人天生彼国者,即与净心菩萨无二。净心菩萨即与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忍故,更不退转。”

二、引圣教作为明证。《净土论》中说:“十方人天生到西方,就与清净心的菩萨无二无别。净心菩萨和上地菩萨毕竟同得寂灭法忍的缘故,再也不会退转。”

又引《大经》四十八愿中,有五番大益:第一、《大经》云:“有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二、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若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三、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宿命智,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四、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天耳通,下至不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五、云:“十方人天来生我国,不得他心智,下至不知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再引《大经》四十八愿说明,有五番大利益。这只是列举其中的代表,实际上推展开来有无量无边无漏的利益。

这五种大益就是指,经中云:凡是生到净土的人,都能得到真金色身;都有如佛般的相好,没有好丑的差别;得到了宿命智,最低一定会了知百千亿那由他劫数里的事情、因缘经过等;能得天耳通,最下能闻到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而且闻了以后都能受持在心;能得到他心智,了知下至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土里无量众生的起心动念。

欲论彼国利益之事,难可具陈。但当愿生,必不可思议。是故彼方唯善唯乐,无苦无恶也。

想要谈论彼国的利益之事,语言是难以全部说尽的。总而言之,你只要发愿往生,生到净土一定是不可思议的。人间的语言哪里能说得到它的真相?只不过是略为表示,令具善缘者发心趣入。所以,在彼土心中唯善唯乐,也就是因上唯一都是起善行,果上唯一都是受妙乐,没有任何苦恼和恶业,因此彼国称为“极乐”。

第二、明寿命长短者

此方寿命,大期不过百年。百年之内,少出多减。或生年夭丧,乃至童子身亡,或腹胞胎伤堕。何意然者?良由众生作因时杂,是以受报亦不得齐同也。是故《涅槃经》云:“作业时黑,果报亦黑;作业时白,果报亦白。净杂亦尔。”

第二、说明两土寿命长短的差别。

在我们这个世界,寿命不会超过百年。在百年里,很少有增加寿命的多数都是损减寿命的。也就是真正能够延寿的因素很少,而减寿的因素相续不断,随时都有。如果造了大恶业,就减得更多了,因此导致这个世界众生死期不定,并非像其他三洲有很稳定的寿量。有的生下来就死了,有的童年时候就死了,有的在胞胎里受伤或者堕胎而死。为什么是这样呢?这是由于此土众生造因时业很不纯、很杂,所以受报时也不是一律齐等的。所以《涅槃经》说:“果完全随因而定,造业时是黑的心,果报也就显黑的相;造业时是白的心,果报也就显白的相。清净和杂染的差别也是如此:造业时非常纯净,那么果报也很纯净;造业时相当杂染,那么受果时也是杂染。”

又据《净度菩萨经》云:“人寿百岁,夜消其半,即是减却五十年也。就五十年内,十五已来,未知善恶,八十已去,昏耄虚劣,故受老苦。自此之外,唯有十五年在。于中,外则王官逼迫,长征远防,或系在牢狱;内则门户吉凶,众事牵缠,茕茕忪忪,常求不足。如斯推计,可有几时得修道业?如此思量,岂不哀哉!何得不厌!”

又依据《净度菩萨经》说:“人寿不过百岁,在夜晚睡梦当中消掉了一半,这样就减了五十年了。在五十年里,前十五年很幼稚,根本不晓得善恶;八十岁以后昏沉糊涂,身心虚弱羸劣,所以也只是在领受老苦中度过,不可能有修道。除去这两头之外,只剩十五年了。十五年里还有特别多的事情。在这当中,外受政权逼迫,需要到远方去征战防守,或者,自己造罪或被冤枉被关在牢狱等,这样也不可能修道。就内而言,人有了家,就有各种吉凶祸福,各种俗事缠绕,处在忧心忡忡、无依无靠的状况中(茕茕忪忪,茕茕是孤苦、无依无靠的样子,忪忪形容人心惊胆战、惶恐不安)。人常常都是在追求当中,没有厌足。像这样推算,能有几时修道呢?如此思量,这不是很可悲哀吗!哪能不厌舍这个世界呢!”

所以,应当快速地生到极乐世界,在那里寿命永劫,无忧无虑,没有任何内外的牵缠、困扰,全身心地修持佛道,又有各种佛菩萨圣众的助缘加被力,这就踏上了永世都住在菩提道上、永进不退的最好的前途。

又彼经云:“人生世间,凡经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一念起恶,受一恶身;十念念恶,得十生恶身;百念念恶,受一百恶身。计一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恶,恶即遍满三千国土,受其恶身。恶法既尔,善法亦然。一念起善,受一善身;百念念善,受一百善身。计一众生,一形之中,百年念善,三千国土,善身亦满。”

这部经中又说:“人生在世间,凡经历一天一夜,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一念起了恶,就会受一个恶的身;十念起了恶,就会受十个恶的身;百念起了恶,就会受一百个恶的身。这样计算,一个众生在一生当中,一百年里刹那刹那地起恶念,那就会有遍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恶,要受那么多恶身。恶法如此,善法也一样。一念起善心,就受一个善身;一百念起善心,就受一百个善身。统计下来,一个众生一生当中一百年不断地起善心,结果就会得到充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善的身。”

若得十年五年念阿弥陀佛,或至多年,后生无量寿国,即受净土法身,恒沙无尽,不可思议也。

如果我们能把握这一生,而且就凡夫最容易做的,就是在第六意识上起念,用净念来换染念,那就会实现极大的利益。

先不必说胜义的修法,可能差距还比较远。我们就世俗这一念心的运作来看,你可以念念念阿弥陀佛。一念就是一个佛因,一个九莲种子、出世无漏的因。那么不断地念下去,十年、五年坚持下来,乃至更多年的努力,就积下了无数不可思议的成佛之因,那就必定会生到无量寿佛国。因为念念积聚的缘故,净业已成熟,就会得受净土法身,那是恒沙无尽的寿量、功德和受用,是不可思议的一种果。

因此我们应该衡量一下,用这个念头来念佛,将会实现多少果报呢?确实是无法用数字或者世间的量来计算的。

今既秽土短促,命报不远。若生阿弥陀净国,寿命长远不可思议。

现在既然在秽土人寿短促,不必多久,就会报尽而死。而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念佛,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国,那将得到长远不可思议的无量寿。

是故《无量寿经》云:“佛告舍利弗:‘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十方人天往生彼国者,寿命长远,亿百千劫,与佛同等,故号阿弥陀。’”各宜量此利大,皆愿往生也。

所以《弥陀经》里,佛直接说到“阿弥陀”的一个涵义,实际是指十方人天生到彼国,就会得到与佛同等的无限量的寿命。那么我们就应该衡量此极大的利益而发愿求生。

自己应该思量:我如此修行会得到什么样的利益?与其他相比有什么胜劣差别?我把心投注在这里,是不是一个最有智慧的做法?是不是能换取到最真实、永恒、不可思议的利益?这样按照四十八愿等的经教来衡量,那我们绝对会发起欣求往生的心。

又《善王皇帝尊经》云:“其有人学道,念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国者,忆念昼夜一日,若二日,或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至六日七日。若复于中欲还悔者,闻我说是善王功德,命欲尽时,有八菩萨皆悉飞来,迎取此人,到西方阿弥陀佛国中,终不得止。”

又有《善王皇帝尊经》说:“有人学道想生西方,之后他在七昼夜中忆念求生,如果他又生了后悔心、想退掉的时候,听我说这善王功德,他在命欲终时,有八位菩萨飞来迎接他到西方佛国。”

自此已下,又引《大经偈》为证。赞云:“其有众生生安乐,悉具三十有二相,智慧满足入深法,究畅道要无障碍。随根利钝成就忍,三忍乃至不可说,宿命五通常自在,至佛不更杂恶趣。除生他方五浊世,示现同如大牟尼,生安乐国成大利,是故至心愿生彼。”

又引《大经偈》为证,赞叹说:“众生生到安乐国土,都具有三十二相,智慧圆满、能契入甚深法义,能够究竟地了达道的关要而没有障碍。随着往生者根性的利钝得到忍力成就,也就是得到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乃至不可说那么多的法忍功德,又得到宿命等的五神通,恒时都住在大自在当中,一直到成佛之间不会再杂有任何恶趣的因果。除非他示现生在他方五浊恶世里,那会受取生死中的生,但只是示现,就像释迦佛一样。所以,生到安乐国土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因此我们应当至心愿生彼国,成就大义。”

第九大门的两番料简,是就两土的苦乐、善恶及寿命长短的比较,令行者发起求往生之心。

第十大门中,有两番料简:第一、依《大经》引类证诚;第二、释回向义。

第一、依《大经》引类证诚者。

十方诸佛无不劝归西方,十方菩萨无不同生,十方人天有意齐归,故知不可思议事也。

第一、依据《大经》引各种往生类,证明弥陀色身事业不可思议。

十方诸佛无不劝导本土众生归向西方,十方菩萨无不同生极乐世界,十方人天都有意共同归于西方佛土,因此知道,弥陀本愿摄受众生往生净土成佛诚然是不可思议的事业。

是故《大经赞》云:“神力无极阿弥陀,十方无量佛所赞,东方恒沙诸佛国,菩萨无数悉往觐,亦复供养安乐国,菩萨声闻诸大众,听受经法宣道化,自余九方亦如是。”

是故《大经赞》云:“神力无有穷极的阿弥陀,为十方无量诸佛所共赞叹。东方有恒沙数的佛国,其中有无数菩萨都前去拜见阿弥陀佛,而且供养安乐国土的菩萨声闻大众,在极乐世界听受经法、然后到各方去宣扬道化。不仅东方佛国如此,其余九方世界也都有恒河沙数佛国的无数菩萨前往极乐世界,供养弥陀与圣众,听法、宣扬道法等。”

第二、释回向义者

但以一切众生既有佛性,人人皆有愿成佛心。然依所修行业,未满一万劫已来,犹未出火界,不免轮回。是故圣者愍斯长苦,劝回向西,为成大益。

第二、解释回向的含义。首先说到为何要将功德回向西方的缘由。这是因为一切众生只要有佛性,人人都有愿成佛的心。然而依此土、自力修持各种行业,没有满一万劫以来,还是出不了火宅,不免于轮回、受种种的苦。所以,圣者释迦愍怜众生陷在长劫难脱的苦流当中,劝导众生把功德一致回向往生西方,在即生中就能超脱轮回,得成不退转利益,从此以后一帆风顺、永乐无苦。这就是我们需要一心回向的原因。

然回向之功,不越于六。何等为六?一者、将所修诸业回向弥陀,既至彼国,还得六通,济运众生,此即不住道也;二、回因向果;三、回下向上;四、回迟向速,此即不住世间也;五、回施众生,悲念向善;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回向之功,只成斯六。是故《大经》云:“其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然胜进,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至成佛道,更无回复之难。”

回向的功行不超过六方面,也就是,第一、要把所修的各种善业回向面见阿弥陀佛,一到了彼佛的世界,以佛力加被,就得到了六种极广大的神通,能普遍地救济、运度无量众生。这就是回向于不住涅槃边,也就是以此功德回向成道后还要来生死界广度众生;二、以此功德回向得成无上菩提果,这是回因向果;三、以此功德回向得成无上利益,这是回下向上;四、把本来在这个世界要经过多劫的修行回向到速成佛道的净土道路。这就是回向不住世间边。后面三点,归纳一下:不想长久耽延在世间惑业苦的循环链里,一心把这一份功德回向于西方,得到阿弥陀佛愿海摄受后,每一份功德都成为无上菩提果的因、每一份功德都免于在有漏范畴里成熟果报、每一份功德都回向速得不退转的殊胜道路,这就叫做回因向果、回下向上、回迟向速,也就是我们把功德回向不落在世间有漏的因果中。第五、回施给一切众生,以大悲心哀悯众生,使得他们得此善根,都能趣向于善道,这就是回自向他;六、回入理性,去掉一切分别心,这就是回事向理。

总而言之,回向的功行就在这六个方面里。所以《大经》说:“其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然得到殊胜的进步,超出通常诸地的修行,一直到成佛之间再也没有退转的障难。”

故《大经赞》云:“安乐菩萨声闻辈,于此世界无比方,释迦无碍大辩才,设诸假令示少分。最贱乞人并帝王,帝王复比金轮王,如是展转至六天,次第相类皆如始。以天色像喻于彼,千万亿倍非其类,皆是法藏愿力为,稽首顶礼大心力。”

所以《大经赞》里说到:“安乐世界的菩萨和声闻辈,他们的庄严等的功德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可比拟的例子,释迦如来以无碍的大辩才,以比喻为我们显示少分:最下贱的乞人站在帝王身边,与帝王的相貌相比,相差悬殊;而帝王站在金轮王旁边,也是像最贱乞人站在帝王旁边那样,相貌相差悬殊;如是从四天王天展转比到第六天——他化自在天,次第都有这样的最贱乞人和帝王相貌的差距。然而以六欲天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的色相来比拟极乐圣众的相貌,千万亿倍也比不上,这都是法藏本愿力所成就的,使得众生一经往生就得到极其殊胜的相好,以此推展开来,其他神通、道力、说法、度生、总持、等持等都极其殊胜,由此稽首顶礼具有大心力的阿弥陀佛。”也就是说,以阿弥陀佛智慧、悲愿的力量加被在往生者心上,能够一瞬间就得到千万亿倍超胜诸天的不可思议的果德。

第十大门当中,有两番料简:第一、依据《大经》证明,十方诸佛无不劝导本土众生归向西方,十方菩萨无不同生极乐世界,十方人天都有意共同归于西方佛土。第二番料简,解释回向净土之义,说明去极乐世界就是去成就佛道的。到了净土所得功德,是此世界人天境界的千万亿倍也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