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因缘论

往生因缘论

净土行人在修持中常常会发生各种迷惑:例如,是否只需要依靠他力而我自身不必努力修心?或者,我的修持是否必须达到非常高深的程度才能往生?对净土经教是否需作闻思修?或者,信愿是由一种天然因素、禀质所生成,还是需要后天的修习?如果要修习信愿行,自己该怎样着手?怎样发展?或者日常应该如何把握信愿行三资粮?自己心力的发展与佛相应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各种前行方面的修心?这种修持与真实求生净土的修行又有何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萦绕在心头,以至于对道路的抉择发生各种偏差、歧途、不相应。

总的来说,这一切都是由于对往生的因缘没有透彻了达。所有的迷惑其实都可以由因缘观破除,才能明见往生净土的道理,懂得衡量自身,并正确抉择自身净土的修行,进而善加安排。为此,我们谈一谈《往生因缘论》。

往生有因

一切修行都要从缘起下手,只有对缘起发生定解,才能启开安乐之源。修净土法当然也不例外,必须见到它的缘起,自身才能发起主动力来积聚缘起,最终达成成果。正如偈颂所言“诸法因缘生……”,也为我们证明一切法不是无因、邪因而来,唯由正因而来。

我们可以观察,往生是无因而生的吗?不是。如果不必有因,为什么有的能往生有的不能往生呢?假设不必有因就能往生,应当一切人都可以自然往生,或随时到达佛国。可事实证明,没有因缘或因缘不具,即使想也去不成。其次,如果往生以邪因(不随顺得往生果的因)就能达成,为什么很多表面修净土、实际贪著今生或来世的人没往生,反而生到天界或者流落人道甚至流落旁生、鬼趣、地狱中呢?这些证明邪因不能往生,往生一定要凭借正因。

再者,因是否只是一种笼统的概念,而没有具体的差别呢?当然不是。如果因没有差别、没有量度,为什么往生在速度上会有迟疾,在境界上会有高低,往生以后还有四土、九品等的无量差别呢?往生后的情形多有不同,有的直接登地,有的还要先接受四谛法,之后回小向大等等,这些都表明因上有差别,所以果上感得的量就不同。或者说,为什么往生后有的当即花开见佛悟无生,有的却被困在边地疑城长久不得见佛呢?这些表明在障缘的大小方面也有差别。

也就是说,往生必然需要具备相应的因。因上有相应的量,随之就会出现果的差异,有往生和不往生的差别,有生在净土边地和中心的差别,在中心也有从低到高的各种品位等,这些都是由净业的因决定。

因有自他二支

或者说,往生是自他二力和合的结果:一、必有佛力;二、必有自力。

首先,抉择必有佛力。如果不必佛力就能往生,如果不必弥陀大愿大行的成就作为强大增上缘,为什么在弥陀十劫成佛以前没有人往生?其次,如果没有佛力,为什么同样修因,不依靠阿弥陀佛的一者只能感得生死中果报,依靠阿弥陀佛的另一者感得界外净土果报?再者,如果没有他力作为支柱,为什么在未遇净土法门的一般情况下,无数劫来辛苦修集都不能脱出生死,而有人却能够在一生中超出轮回?还可以观察,如果没有他力加被,为什么一者需要长劫精进才能一步一步修得相好、神通,而另一者一经往生就得到如佛般的相好、极大的神通、极大的受用等?这其中,佛力作为强增上缘不可或缺。

同时,往生也必须具足自力。阿弥陀佛是法界心,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有同体悲,视众生如独子;阿弥陀佛有无碍力,能成办一切事业,他的智悲力充遍所有十方世界从地狱至天界之间任何一个众生的所在处。如果不必要自力修行,单凭佛力即能往生,就应当在一刹那间空尽一切世间界,因为佛的愿力便是要度空轮回。然而事实上是:如果自方没发起真实的力量,绝不可能成办往生。

再者,如果仅须佛力不必自力,由于佛力已经圆成的缘故,就应当一切众生往生成就;佛力平等的缘故,应当往生果位也平等,如此一来,往生后成就快慢、品位高低等的差别通通没有;佛有最大的慈悲想救拔一切众生速疾成佛的缘故,众生也应该速疾成佛等。按照这样推论,由佛力的因是圆满、平等、周遍的缘故,应当所有众生都在一刹那间往生,顿成佛道,为什么还有不往生以及往生后四土、九品等的差别呢?可见依靠自力也不可或缺。

自方的正因是信愿行

自力的因必须包括信、愿、行三方面,才能成办往生净土的果。譬如,要去往一个目的地必须经过实际行动,如果没有实行就能到达,应该凭着空想也能到达。或者,阿弥陀佛何必宣说净土的行业?何必宣说临终至心十念的称名法门等?可见必须有行;其次,行是自愿去实行,而不是勉强或假装,所以行要由愿作为引导;所谓的愿是相信以后才发愿,否则不可能有愿。也就是说,真正相信才会发起切愿,有了切愿才肯实行,有了实行才能到达果地。相反,不信就不会愿意往生;不愿意往生,就绝对不会为此而行动;如果不行动,就绝对不会到达。


信愿行从正因生

信愿行也不是无因生,不然,任何人都应该生起信愿行;如果任何人都具足信愿行,应该他们都往生,可是,全法界一切众生都往生到极乐世界了吗?既然不必要条件就能具因,而具因必得果的缘故,为什么不往生呢?事实上,只有部分而不是所有众生在此十劫期间往生到极乐世界,由此表明,信愿行也是由正因产生。

再者,因上也必定有具体的量。否则,为什么人们在信愿行方面表现出很多差别,比如有强有弱、有深有浅、有精进有放逸、有增长有不增长等表相?事实上,内心因的量决定着信愿行的量。如果因的量是笼统的,果上也就应当是笼统的,不应分出很多差别。

再者,对于发展信愿行,有顺缘和违缘的差别。一些行动会使信愿行增长,一些行动会使信愿行退步,有这两方面的因素。

如果没有把握正因,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出生、增长果法,反而会一直停步不前,甚至退步,因此,发展信愿行一定要在正因上努力。

信愿行不是从伪因生

信愿行也不是简单的知识和口头宣讲。如果记住净土知识就能往生,那些不信佛、研究净土的宗教学者们也应当往生,因为他们可以把净土经教讲得熟练、头头是道,然而不仅没有往生,有的还直堕恶趣。再者,也不是不用心的口头讲说、单纯重复就能往生,不然鹦鹉、八哥也都应该往生。事实上,信愿行是指内心具德相的实际内涵。

如果不必归依、不必在心上发展信愿行,只要能重复、能记忆、能写作、能营造知识就能够往生,为什么《无量寿经》中说往生的最低条件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呢?“至心”是指心上的内涵。如果至心信乐,愿生极乐国,真心念佛,即使是一字不识或者不会重复的人也能够往生,即使是鹦鹉、八哥乃至鬼趣众生等也能够往生。他们有善根、有信愿行的真实内涵,因而感得佛陀接引。相反,泛泛而谈的学者并没有往生。可见,信愿行并不是从伪因生,那些没有内涵的口头讲说、外在表现、搞活动、做知识等并不能起到真实的作用。

如何来确认这一点呢?要知道,由于人类有智能、善于重复,第六意识和它的心所伙伴们可以独立发展。而且,现今人类欺诳成性,已经分不清自身是真实还是虚伪。以第六意识说句简单的话,比如“我懂了”就以为是我懂了,“我有这个内涵”就以为是具有了内涵,“我是有信愿行的,我怎么会没有?”就以为自己心中真的具有信愿行。其实这些出自自我需要的话语,并不代表什么内涵,至于到底具不具有内涵,我们没必要自欺。所以,光是以听闻什么、记得什么、表演什么、幻想什么来给自我随意包装、显示,不代表是信愿行的正因,这些只是为了自我的需要、烦恼的需要而显示,怎么会成为正因呢?

信愿行有它法尔的缘起律

信愿行不但不是从伪因生,而且三者都各有正因,都不是无因出现。以下再细致地用“胜解、欲、精进”三个名词来表达,应该会更加清晰。

如果精进没有因,为什么我现在想精进却精进不起来,而有时候不想精进却停不下来呢?可见,精进是由因控制,不是随我的意愿,也不是无因发起。如果无因或随意愿就能产生,应当随时随地可以出现,但因缘不具足的时候精进根本生不起来,证明它是由相应的因而生。

再说欲或者爱。比如,我想爱某人某事,但偏偏爱不起来,或者有时爱过头了,想停都停不住,可见,不是随我的意愿,而是随它的因缘在变动。因缘积聚就必然出现,因缘浓厚地积聚,心力就非常大,能量也会顿然爆发、无法停止。或者因缘没有积聚,内心就相当冷淡,欲根本不生起。因此,欲是由它相应的因缘支配而不是无因生,否则,为什么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处都有欲?可见,欲不是随心自在支配,它唯一是从自己的因缘中生起。

再观察胜解。有时候自己特别想对某人某事生起信心,但无论如何都生不起,偏偏是疑虑重重,内心不肯点头。有时候信心特别牢固,自己想否认都不可能,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肯舍弃自己的观点、信仰、主义。可见,胜解信也不是想舍就舍、想起就起,都是由它的因缘所生。

再来观察“三缘起链”的状况。如果没有了解,会达成强大的胜解吗?没有强大的胜解,会发生猛利的欲吗?没有猛利的欲,会孜孜不倦地精进吗?显然不可能。没有对净土法门不可夺移的好感乃至胜解,就不会发生努力求取的欲;没有努力求取的欲,就不会有勇悍不懈的行;没有行就不会有果,这就是可以观察到的内心的法尔规则。

譬如,在一个爱情事件的进展中,如何才能发展到追求呢?一定是对对方有爱,有一种想求得的欲,才会发生行动。如果这种想求得对方的欲都没有,怎么会发生追求的行为呢?再说,这种追求的欲也不是无因生,它必定是来自一种“她(或他)很有优点、非常适合我”的胜解,然后为己所求而产生欲。也就是说,对对方的优点发生了不可夺移的胜解,认为对方好才会发生欲。再者,胜解也是从最初的了解生起。听到、见到以后,认为对方有这些优点,进而产生好感;好感积聚深厚,自然发生不动摇的胜解。

相反,没有相互接触、了解,就不可能凭空发生好感或出现爱情事件。如果凭空出现,应当无条件地对任何人都产生好感等,对他们的优点生起胜解,但人们往往是对某些人能够胜解,对其他人不能胜解。再说,如果没有条件就能直接出现追求的欲,应该像疯子一样追求所有人。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如果没有因缘,不会生起追求的欲,没有追求的欲,也不会去谈恋爱。

由此可知,一定是一环扣一环,是心上的缘起在起作用,是前前生后后的缘起规则在起作用,否则,不可能有爱情的进展过程,不可能出现中间各个环节的出生、消散,以及有进展、没进展等状况。再推展开来,其实世上任何事都是由缘起律支配,而且世俗时间上的事件,都有前后相生的次第规则,我们应当如是认定。

从上述世俗中的小事件,我们不难看出胜解、欲、勤或者信、愿、行三者相生的规则。同理,任何事件的缘起出生点即是了解,由最初的了解逐渐增加强度,达到胜解;由于对其优点、利益具足胜解,才发起求取的欲;再由欲发生寻求的行动;最后自然达成果。尽十方三世无数心理事件都遵循此法则,绝无变动,因为法尔理是平等的。


相违的三缘起链不得果

在胜解、欲、勤的缘起链上,不可能同时出现彼等违品或与违品相共。比如一块乌黑的布,没洗除黑色的时候不可能染上其他色彩,只有洗白之后才能重新染色。又如,一个人正在往西方走,不可能同时出现往东方走的状况。同样,正在对一个人生起好感,不可能在当刹那又感觉他不好。或者,正在追求对象的时候,不可能舍弃。同样的道理,胜解、欲、勤、果或者信、愿、行、果,在缘起链上都有各自的方向,不与违品混同。

其中的关键是,如果连一分出离心都没发起,就必定无法迈向净土。因为,之前邪机制的缘起链没有解除,正机制的缘起又怎么会出现呢?在我们心中,受过邪师、邪论等影响的缘故,已经造成颠倒观念或邪胜解,如今求生极乐世界就意味着脱离娑婆世界,不可能出现既取娑婆又取极乐的相违法性之现象。也就是说,在名言的法性上,明暗不可能共存,爱和恨不可能同时生起,也不可能出现既向东又向西走的一个人。

接下来观察,我们对于娑婆世界在运行着什么样的缘起链呢?或者具足什么样的胜解、欲、精进和果呢?以人世间的法来说,觉得娑婆世界很有意义,有很多真实的快乐,而且快乐非常现实,马上可以得到等等,对此已经串习成强大、无法夺转的胜解,这叫做“邪胜解”。自心一直认为此中有乐、有意义,并不是彻底苦、彻底无意义,至少有一部分非常好、非常有意义的,值得求取,应当在自身上去体验、去尝试。以这种胜解,当世间乐出现时,执为美好而决心追求,于是,欲就出现了。由于欲在内心无欺存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犹如酒鬼贪杯一样跃跃欲试、蠢蠢欲动,或者如猎人看到猎物现前就想去抓取一样,他会努力以自己的身心勇悍地运转、追求,这就是行。

运行的动机是我要求取轮回乐,包括现世乐、来世乐等,以此缘起力,业行一直趋向于欲界、色界或无色界中各个界感召后有的缘起。这种方向会不会去往净土呢?绝不可能!如果以此缘起还能够去往净土,就应当是追求得越猛利,能量也就越大、越能往生净土,但明显可见它与净土的方向截然相反。如果以相反的缘起方向能走到果地,缘起律岂不是已经颠倒?再者,如果它是往生净土的因,全世界的人当中应该做得越多就越容易往生净土,而且品位也越高,可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积累往生净土的因吗?都能往生净土吗?不可能。

如果还需要更切近地指示,其实就是当人们看到现世法是乐时,他们的理解是乐而不是苦;对于乐,自然是想求取而不是舍离;当乐出现时,人们以追求的欲,发起求现世乐的精进之行,运转着能引发贪嗔或堕落恶趣等的因素。缘起链的这种走向,难道能积累往生的净业吗?显然不是。乃至这种胜解没有扭转之前,会修集往生净土的业行吗?绝不可能。要想往生,必须转变对现世法是乐的认定或胜解,随后才能退息求取的欲,之后在行上停止身口意求取它的运作,最后才能转变流入恶趣等的果报。追求现世和往生净土这两者不是并行的轨道,一者去往恶趣,一个去往三界之外的净土,怎么可能以此来成办彼呢?

相反,当已经认定世间法令人厌离或者会损害自己时,我们才会胜解它是苦;当这种胜解强大到无人能够夺转、改变时,就只会想尽快摆脱、出离,绝不会再生起希求得到它的欲,不会想让世间法增长,也不会想要沾染这轮回的大苦圈。以此希求出离的缘起倾向,就提供了去往另一个方向的机会,他会思维:去净土可以摆脱恶趣。从此,自然开始向往净土、舍弃现世。而且,两者在缘起上不可能并存的缘故,必须退一者才能取一者,如果正在贪求世法,就不可能又在求生净土,这在缘起律上绝对无法欺瞒过去。

了知这一点之后,就可以通过智慧举一反无量,无数事情都逃不出缘起规律。在整个三界的范畴中,如果对于其中任何一法生起好感,乃至产生有乐的坚固胜解,认为它特别有乐、有意义、我喜欢等等,它的每次出现,都会使内心发痒,想要求取它、继而为此采取行动。之后,就被三有爱驱使着走在轮回的缘起路上。也就是说,具足如上的胜解、欲、勤三者,轮回果当然在所难免。但是,净土是脱开三界的相反方向,不属三界管辖,不属阎罗王管辖。希求三界果报的胜解、欲、勤怎么可能求得净土果报呢?

总之,对于三界中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学问功名、自我展示等任何法,如果建立了它有实义、有乐等的胜解,就不免生起爱,以这种有好感的错觉,想求取的欲就会生起,然后发生各种错乱的求取行为。如果不修出离心,这股负能量绝对会顺势发展下来,而且越来越膨胀、增长,它的缘起势力都是往轮回苦海里奔,有哪一点能往生净土呢?如果承许它里面有少许相反的方向是去往净土,以同等理就应该成立,所有往轮回去的方向都能去往净土。如此一来,岂不是应该尽管去贪?因为贪得越多越好,因为它都是去净土的因,因越多、能量越多,往生的速度应该是越快、越稳、越高。然而,我们往往发现,对于欲界贪得越多,往欲界堕落的能量就越大,下三恶趣的机会也越多;往色界投入的能量越大,胜解、欲、勤发展得越大,往彼处的趋势就越大;无色界也是同样道理。

可见,缘起丝毫不会混乱。我们对此世来世三界的各种法产生胜解,也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好感。胜解不断增长、壮大,其实是负能量越来越大,求取欲越来强烈,冲动的能量越来越大,轮回业行的能量也越来越大,结果只能是导致轮回。所依循的是轮回缘起链,当然会感召相应的三有果报,这就是无欺的缘起律。

如果没有对娑婆世界修出离心,以相续中的邪胜解、邪爱、邪精进就会不断地出现无数条业绳、无数种轮回的蓄积。它们作为导致生死、去向恶趣的能量,当最后发展到像疾速奔进的高铁一样时,你轻飘飘地说一句“我要往生”,就真的能往生吗?当业力已经无可挽回、佛力也不能遮止时,你还幻想顿时往生净土吗?一直在往轮回、恶趣的方向发展、膨胀、增值,难道还能越来越有希望生入净土吗?这些都只是对缘起愚痴的表现罢了。

发生胜解的因缘

1、时间和自他

以下谈谈有关三缘起链的因缘状况。首先,最前位的胜解上面有厚薄、具足不具足等各种差别,从它发生的力量是否猛利、恒常,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根器。这些都很现实,人有前世、今生,因缘有自力、他力,我们理应根据多方面事实来客观地衡量自身状况。

将眼光放开,可以发现在因缘里有依现量引起,也有依教量、比量引起。例如,佛当年显示十方刹土的庄严情形,让韦提希一一看到,她于是选择了极乐世界。由于是现量见,产生的胜解就非常坚固、不可夺转,铁定了心要去无忧恼的极乐世界。第二个例证,在佛宣说《无量寿经》的法会上,以佛力加被的缘故,此方跟极乐世界如同面对面一样,使在场的会众都见到了极乐世界庄严胜境,发起了由现量亲见引发的坚固胜解。除此之外,需要依靠佛陀宣说以及自己的思维观察引发胜解,分别叫做依教量和比量的胜解。

如果在时间上进行推理,我们会发现不只有这一生。现在的心识是由过去无量生相续流转而来,而过去生的情况有多种多样,在阿弥陀佛等面前种下的善根也有厚有薄。比如,智慧方面的熏习如何,福德方面做过多少顶礼、供养、称赞等,或者持佛名号的量有多少等;或者,对净土有胜解、有修持功德等的善知识也会加持、摄持我们心向净土,使我们产生各种程度的胜解。再者,今生遇到净土法门以后的数十年里,也有自他两方面因缘的积集。自方开展对净土法门的闻思修或者积聚各种福慧资粮;他方善知识的摄持、加被,或者以他的信愿感染我们修习净土法,此外,当然还有冥冥之中西方三圣等对我们的摄持等。总的来说,这些都是发生胜解各分具体因的状况。

2、法义

净土法义无量故,胜解的内涵也无量无边。譬如,蕅益大师谈到信有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归纳为这六大门类,每一个当中又有无数内容。为了使大家容易把握,才用简要的方法宣说,但实际在胜解的开发上是无穷无尽的。当最终开发到极致,就叫做圆满的胜解或信心,可以跟阿弥陀佛全分相应。如同修学密宗一旦跟上师相应就能速疾证达与上师同等的果位,修净土也是同样,当我们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达到极致,一旦往生就能花开见佛悟无生、得菩提授记、成满智悲力的大用等等。

以更容易体会的例子来说,如来藏法门中讲到真心遍一切处,极乐世界就在我真心当中,我求生自己心内的极乐净土,决定能往生;或者,我自性本来能显现极乐世界、能出现无量功德,我只要如理修行,它决定会出现;或者持名号、心咒,也决定会实现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些都是信自佛。

信他佛包括信弥陀本愿、信释迦教诲,信六方佛证成。其中,“信弥陀愿海”就包括对四十八大愿的每一条生起胜解。或者对其中几条,或者对大部分,或者对全部本愿生起胜解,对全部起胜解当中又有深有浅等。“信释迦教诲”就是对释迦佛生起信心,完全相信他说的每一句话。这是通过介绍者使自心生信。由于对无上导师佩服到极点,自己有一种非常清净的信心把佛的每一句话、经上的每一个字都奉为金言,并认为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谓“信六方佛劝赞”,是指对于经中所说六方恒河沙数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证成这件有不可思议功德之利的大事,由于自己真正具足归依心以及对释迦佛的信心的缘故,他感到不可思议,并且深信诸佛的证成。

因果上的胜解,在净土法门中特指对净土因果生信。比如,《无量寿经》中说到三辈往生,由相应的因决定感得往生极乐的果,对此生起胜解;或者,《观经》中讲到九品往生,修如是因行就得如是果德,对其中的一分一分都生起胜解;或者,如果对佛的圣教量起信,从头到尾都不会怀疑,只觉得标准就在其中,佛说的不会错;或者《弥陀经》中讲,具足信愿持佛名号,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以此功行,阿弥陀佛临终决定来接引等,相信修此相关的净土因就决定得净土的果。这些叫做总的信因、信果。

再说信事,是相信净土三经中所说的一切净土庄严事相全都真实不虚。如果说,此娑婆世界的山河大地无欺在自心前显现,其实清净刹土的境相较此更为真实,决定有彼等庄严相和功德利益,这一点丝毫不存在欺骗性。它不是庄子的寓言,而是事实。

信理就是信极乐净土具足四法界,不仅有事法界,还有理法界以及理事无碍法界和事事无碍法界。信到深处,就知道极乐即是华藏、密严,阿弥陀佛即是毗卢遮那佛、普贤王如来,一旦往生,从变化土到受用土到法性土,都能够逐渐证入,其中境界不可思议。所谓事事无碍,指并非情量所看到的世界状况。毕竟,妄识面前出现的假相全是由烦恼和有漏业的力量所现,叫做“杂染界”。极乐世界超情离见,不存在以惑业力所感的相,所以是清净的境界,圆满的表达即“事事无碍”,大小、延促、自他、器情等事和事之间没有了障碍。

再者,如果从净土教典的法义来说,在一分一分上都可以出生相应的胜解。比如,在研习、讲解、思维佛的圣言《无量寿经》时,对于从头到尾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发生胜解。如果自己足够用心,一旦因缘和合,还会综合成一种强大的坚固胜解。而且,用心越多、越相信或者观察越多,胜解就发展得越充分。在一段时间内会感觉自己常常有求生极乐世界的心,或者对阿弥陀佛起信,念起佛来特别有劲头,或者整天都处在净土的氛围中等等。这些都是由胜解作为能量而发生的。

又比如通过闻思来修学《阿弥陀经》、《观经》、《往生论注》、《安乐集》、《净土十要》、《弥陀疏钞》、《弥陀圆中钞》、《弥陀要解》,通过这些与净土相关的佛、菩萨、祖师们的教典生起胜解,其实都特别容易。而且,随着个人的学习程度,会在不同的层面生起胜解。有些人是在事相上生起胜解——在苦乐对比上、在往生利益上、在往生传记上生起胜解等;有些人教理学得深,对于更深的根源——净土的理体、佛的不可思议神力、名号的功德利益、佛的光明等方面生起胜解。

总之,胜解的内容非常多。在因缘的积聚下,以自身的信心、智慧、研习教理的程度等,会生起各种各样的胜解,不能一概而论。


3、胜解是需要培养的

怎样才能观察一个人的胜解状况如何呢?有的人一听到相关内容,就自然有一股很大的正能量出现,这种人是前世修得好,善根熏得深。我们现在就要客观地衡量,自己碰到行善、行净土法时,有没有出现很大的心力?能不能长期维持?如果有,表明宿根深厚,不必说很多。当然,他还需要以胜解为起点,一路逐步进展,直到胜解越来越深,但可以说,他已经上路了,而这不只是今生的修集。

如果碰到行善、行净土法时,善的能量发不出,劲头也提不起,又不能长久维持,稍微发起便马上消失,就可以推断是宿世的善根薄弱。当我们熏习一段时间,经过听闻、思维经论而产生一些理解,这种“解”的成分在其中,就是生信的关键(胜解和信同义)。胜解具足时就有动力、有劲头,在这条缘起链上就能有一定的进展,但过后很快消失,只能说明自己宿根薄弱,难以维持,需要再再地在今生栽培。也就是说,胜解的培养不可缺少,并且是因人而异,没有一种定死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一生不断地在这方面培养,就会发现信心被提升得越来越强大。如同熏染邪派的影视、小说、观念等,熏到一定程度会有很大的力量,能缘邪法自在而转;平常熏陶经教等也不会白费功夫,它的力量都会留存于相续,即使有时忘记,一旦重新发动也还会现起,这些都来自之前所熏习的因的力量。所以,不应把胜解理解成无因生或自然有、天然生,实际上它必然是由因缘支持而来。虽然这一生善根薄弱,但注意培养就会越来越深,下一世也会很容易发起强盛的力量。总之,胜解需要以因缘来成就。

三缘起链辗转进行

我们要使信、愿、行螺旋式地并进,才容易日日增长。打个比方,对于电视上的广告宣传,一个女人看后马上生起邪胜解,随后生起欲,就去购买这件衣服。之后,再次受到广告商的引诱生起邪胜解,并以很大的欲乐再去购买另一种款式的衣服。追求五欲时,邪胜解、染欲、邪精进三环就是如此相续不断。不是一直研究五十年以后再生起欲,生起精进,而是针对每一分都会很快出现三缘起链,人心围绕着三缘起链不断地在现世法上求取,即无非从信愿行或者胜解、欲、精进发生结果。

如果注意培养,每次熏习净土法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三缘起链。如是辗转不断地修集净业,自心就逐渐进入往生极乐世界的大缘起范畴,使生活成为修行净业的生活,归宿也一定是极乐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在此缘起链上切实用心,并辗转不断地培养。

虽然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普遍适合大众的做法是解行并进。每天不离开净土经教的熏习,有时听闻,有时讲解,有时看书,有时讨论,或者同修间互相激励等,这些都是为了引发胜解;一旦发起胜解,内心很快就有了动力,叫做“欲”;随后再去行持,无论是念名号或观修等的投入度、深入度、发出的能量,还是勇悍度等都会大有不同。也就是说,他能以此点燃修持之火,当即进入修集净业的正能量中,真正积聚往生的正因。每天如此,就感觉自己没有空过,还算有实义。

净业的修行是可以对三缘起链的每一环都进行加强和发展。比如思维恶趣的可怕,再思维净土的殊胜,即使只有少许,胜解也会很真切地生起,使当下求生净土的心或意乐与以前已经不同。再比如,如理听闻《阿弥陀经》或者《净土十要》等,由于这些是在缘起上直接引生净土胜解的经论,一堂课下来就已经不同。如果还能不断地思维,保持这股“热气”,就能保证当天信愿行的量,并将此转入于往生净土的缘起当中。只要把握其中法则,不仅现前能踏入信愿行的修习,在将来也能让这股气氛与日俱增,直至往生。

比如,那位女士不断地搜集服装款式的信息,使这方面的信愿行三环不断生起,她也就始终处在追逐五欲的业流当中;众多净土的书籍、劝导等也都是为了引导我们往生净土,只要不断地熏习,胜解、欲、精进就一定会与日俱增。我们要把握此中原则,并不断地加强缘起、入于缘起链,之后还要在量上持续地积聚,才能逐渐变得猛利、稳定。何时三者能够猛利、稳定,才算是真正走上了往生净土的路。

所谓“辗转进行”还包括深度上的发展。我们对自己、对他人要有一种客观的评判,不可一味虚夸,否则只会落得毫无意义。我们生逢浊世末法时期,不仅染缘深重、环境引诱力大,而且自己起步晚,障碍也大,在这种情况下,修法就非常不容易。如果一个人每天都保证闻思修,为了发展净土上的胜解或者坚定的信念而闻思,随即发起欲、发起往生净土的心,然后实行,在往生最重要的这条缘起链上切实用功,一般来说,能保持二十年就会感觉离净土越来越近,或者说会感觉自己往生有望。自心一直投注于西方,没有打乱方向、切实地在心上种因,就如同种下庄稼会得到收获,功夫也必定不会空耗。至于证到三昧、开悟等等,常人自然难以做到。即使是达到念佛成片,多少天当中心中全是佛,也很有困难。但是有一种简便方法,只要在信愿行上做到实际功夫,在任何苦难、疾病、困厄中,往生净土的志愿都绝对不丢,或者日益增强,就能有很强的力量不被其他心念和外缘夺走。内心有了主宰,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有了保证。这就是为一般人拟定的一条切实的净土之道。此外,所谓念佛功夫有多高、境界有多深等,按一般情形而言,毕竟非常困难。

我说的话很现实,就跟每天要吃米饭一样,并不是每天都摆中华盛宴——普通平民哪有这种经济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心里要明白,如果还能活二十年,也不过是七千多天,每天用功一小时,加起来才只有两年,这两年到底能做成什么呢?做不到很多。但是,如果没有花上这两年去打造净土之路,没有在三缘起链上切实努力,心就根本不可能收拢,连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念佛都做不到,岂不是完全落空?

如果我们的动力只是赶热闹、追新鲜、找感觉、搞虚夸等,其实并不是善的动力,不是求生净土的动力,这些表面化的形式并不能保证什么。譬如,一个每天念数万佛号的老太太,如果儿子每天为她讲解净土方面的正法,抓紧提升信愿,那么她当时几天的状态都会很好,跟过去不一样。听闻恶趣苦、净土乐等,她会认识到必须用心去把握,而且往生净土的殊胜果,不是轻忽、随便就能达成的,必定需要好好用功。随后,她念佛会更加用心、投入,或者说发起更大的心力。相反,如果不给她讲解,她很难保证会精进,甚至过不了几天就要退心。毕竟,凡夫内在的颠倒习气很多,突然出现什么境界就又钻回世间法中,心绪总是纷乱不已。她年轻时没有接受过相关培养,内心会有诸多障碍且难以控制,衰老以后,习气更是如牛皮一般,极不容易转变。

因此,我们现今就要致力于这条充满希望的路,它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地行进。如果仍然只是外表的做法,并没有调动起内在的真实动力,内心没有胜解、希求的力量,也没有不断地依法道行持,后果也就可想而知。这种非常虚假、不保靠的做法,最多种下一些善根,甚至热闹片刻也就烟消云散了。

在《往生关要修心直指》里讲到,假使没能受持三缘起链的殊胜关要,随着自己不可靠的心,自以为是地在口头上简单表白“我要生极乐世界,我肯定能生极乐世界”等,偶尔碰到佛事活动也凑热闹地参与一些,仅凭这些其实根本不可能往生。现代人更没内涵,只关注五根的感觉,感官接触到一些劝导语时,心马上高涨起来,过后却又就很快消失,他们根本没有真正的净土动力。净土的动力是信、愿、行或者胜解、欲、精进,缺少了内在的缘起链或动力,也就不可能具有往生净土的能量。临终只会发现堕落轮回、恶趣的能量充足,正面的心力基本提不起来。这就是潜在的危机。

如果知道自己是个普通人,不可能超越,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去干,首先把心定下来,再按三缘起链积聚往生的能量或资粮。引生胜解的素材很多,如果能像学世间知识那样整天熏习,像热爱世间工作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坚持一段时间,也自然会形成一股串习力,将自己带入甚深的缘起动力之流中。如此一来,自己的胜解无人能夺,内心也不肯再离开净业三因的修持,即使是中断一天都不肯。一天不熏习,感觉如同耗尽汽油的车子或者干巴巴的一片荒漠一样,内心非常不安,急于找时间补充修持。世人看小说,一本接一本,欲罢不能,从此逐渐陷没;打球、赛车、游泳等等,凡是爱好的都会持续不断地去进行;或者如歌迷、影迷、球迷追星般越追越迷,心上的发展规律大都如此,我们为了成办生生世世的大事,更要达到这种程度。

我们不必在净土法门上天天追求新鲜花样,为此到处去搜罗信息。要知道,诸佛菩萨、祖师们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净土教材,历代往生的案例也非常多,方法是现成的。我们可以先阅《弥陀经》,再看《无量寿经》,然后读《观经》、《往生论》、《净土圣贤录》、《净土十要》等等,一本一本轮流熏习,持续不断,凡是有助于出生信愿行、有助于增长净土能量的都可以拿来熏习。只要不断地运作,心上的串习力会越来越大,大到欲罢不能的程度,每天一到时间必定想要熏习净土经论。又如同世间人几天不上网就感觉落后,想要赶紧上网充电,我们对往生有爱好、有愿欲,精进也会随之发起。修行一旦独立上路,之后再尽力发展,结果将如西琼大师所说,积聚净土资粮轻易即能办到。

本人多次强调日常应当两手抓,解行并进或者信愿行同时发展。人生短暂,说不定今天就会死,如果实实在在修习了一分信愿行,做了净土功课,在临终时内心仍然保持信愿,提起正念、跟佛相应或持念阿弥陀佛,就能生到极乐世界。

信愿行的程度可以逐步发展,只要保证每天都培养信愿行,就有希望不在净土之道上走脱。如果自己根本不肯趋入这条轨道,往生的缘起也就没有,对此我们不应抱持侥幸心理。假使没有串习就突然死亡,怎么可能突然迸出信愿?没有信愿,怎么可能达成往生?只会因为对现世的名利、享受、男女感情等非常看重,使心力随顺趋向于此,净业方面的内涵却是丝毫也没有。早上想不起当天要准备净土资粮,晚上睡前也不会检查当天修行的进展,他有没有更靠近净土呢?只能说,他处于对净土无心的状况。在缘起上空白,凭借一种假想——我肯定没问题,怎么可能往生呢?

如果想即生跳出生死、往生殊胜净土,就一定要认真修持,从稳妥保证日课并时时提持信愿做起。无论人生还有多少天,每天都这样一分一分地修持。一旦我们决定踏上净土之道,就意味着出发的方向是朝往净土。虽然如同旅途中还要为了当日的饭食去烧烧火、做做事,念佛人也必不可少地在世上还需要工作、生活等,但他的内心一直在信、愿、行或者胜解、欲、勤上发展,从此逐步趋向西方,到临终时,阿弥陀佛岂能不垂慈接引我们?当然,由三缘起链发展出的“资本”大不大,会决定我们到西方的品位高或不高。

一个真切想修习净土的人,现在是时候出发了,也就是说,要在三缘起链上实实在在地有所进展,不能说空话、打妄想。这三者能够逐渐形成、稳固、猛利,心中才会生起并渐次加强往生净土的机制。譬如,修习胜解或信心时,随着自己的努力,一天比一天懂得多、信得深。过去只是表面少许的信心、浅淡的胜解,现在则大不相同,经过多年的努力,理解到轮回苦与业果等,对娑婆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楚,直到逐渐认定它连一微尘许的乐都没有;对于极乐世界,也越来越认定净土缘起的殊胜,以及净土唯一是乐的状况等。过去只是从佛菩萨们的经论、祖师们的著作、善知识们的教导处听来,属于随人生信,后来经过多番思维,逐渐会发起自己内心的胜解。随着进一步串习,胜解也会越来越加深、坚固。又比如,深入学习经论以后,对于秽土逐渐认知为假相,而净土才是自己的家乡;再者,对于净土是如何从如来妙心中现起、为何是真实法等等都容易生信,容易越来越有胜解,这些都是一步一步开发出来的。

经过三五年以后回头再看,会发现自己的理解变得深入,会发现虽然身体越来越衰老,但心上的信念越来越强烈,心力越来越大。哪怕天天躺在床上病怏怏地喘不上气,或者生活艰难,但求生西方的愿欲却非常坚定。正所谓“姜是老的辣”,只要切实地去发展,逐步修下去一定是功夫越来越深厚。

如上所述,信、愿、行三资粮辗转增上或者胜解、欲、精进、得果三缘起链的发展,这些都是在净土路线上出现的内涵。由于缘起上真正种下了西方净土的因,也就不会有第二种结果,决定会去往西方极乐世界。认识缘起的人不空想,认识缘起的人不愚昧,认识缘起的人不抱侥幸,他知道净土之道必须实实在在地一步步行进,符合缘起可以往生,不符合缘起的一亿年也不可能往生。我们对此应当生起胜解。

因地栽培的重要

因缘的积聚是成功的保证。如同开花就意味着结果、冒烟意味着起火般,净业因缘积聚齐全的人,也会有相应的征兆。其他明眼人可以直接给予授记,阿弥陀佛也会在梦中示现等,有各种预兆提醒自己决定往生。但是,因缘没有积聚的人,就如同不生绿草的干地或者没有暖气的寒冬,或者如同没有怀胎就不会出生婴儿般,不可能出现往生的结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不能往生,不具净土根器之相的缘故,缘起上空缺,或者没有积聚到一定的量,他只能等到来世。虽然信愿行不难,念佛看起来也很简单,但做到“至心信乐”四个字并不容易。对此,我们应当明确在因地下手的重要性。

需要重复强调的是:每个人情况不同,我们不应认为别人临终十念往生,自己就当然可以。要知道,他念佛时,内在很快发起强大的心力,这种势力是源自前世熏修。从今生也不难观察到,一般人多年坚持熏习,培养到一定程度才有这种力量。如果学修多年,却仍然发不起猛利的欲、决断心以及昼夜精进,就只能表示善根薄弱,还需要高密度、高强度地去培养,才算是对自己负责。

心上不能决断,说明胜解的力量还不够。什么原因呢?前世熏习得少。往生极乐的因缘不浓厚,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也不够深切,无知、邪解、疑惑等的障碍尚未清除,导致内在机制不合格。当然,我们不必落在消极论当中,它毕竟是缘起法,只要因缘种下去就必定有果。事在人为,如果种因得当、方法正确、量上足够,只需几年或者十年、二十年就能培养出来。相反,如果不注意培养,仍然内心麻木、念佛念不下去,胜解也不可能凭空产生。没有胜解力量的支援,怎么可能坚持呢?很容易变换主题或转移注意力。

我们每个人应当有自知之明。如果信愿的力量不够强大,就必须透过闻思净土经教来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很快就可以培养出初步的因缘——基本的信愿,往生也就由此而具足根源。相反,一旦放弃,很难出现具相的净土善心。

负面缘起的抉择

以上论述了正面的因缘,其实也只是从最基础的地方帮助大家开发见解,一旦具备清晰的认识,就能知道需要按照正确缘起的路线去行持。不仅如此,缘起上还有负面的因素,叫做“违品、障碍”,它会阻碍往生净土。譬如,种子、水、土、阳光等因缘和合会生果,狂风、暴晒、冰雹等违品则会障碍果的出生或者使它中途夭折。在缘起观上既然有如是正、负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对负面的缘起有所认定,才会发起舍离违品的决断,之后发起欲、发起精进。这些都需要我们理智地处理。

落到最基本的地方,其实就是修心要符合净业要求,如果这一点没有开展出来,违缘难免处处都有,而且它们也决定障碍往生。比如,梁武帝的夫人信佛,生前做了很多功德,但在临死时,侍女的扇子落到她脸上,她当即生起猛利的嗔心,结果堕为莽蛇。由此暴露出她内在的两点缺陷:第一、没有出离心;第二、缺乏因果胜解。如果有出离心,事先就必定准备往生的事,但是她没准备,说明一直没去思考死亡。做善事功德对于身份高贵的她而言非常容易,或许轻松地说一句话就可以办到,然而,荣华富贵竟是如此惹人心醉、惹人痴迷,使心上的转变相当困难。再者,她没有因果胜解,扇子落下时,当即弹出深重的业果愚和我见习气,使她生嗔而堕落。

那些修行稳妥而有把握的人,临终才能稳稳当当往生净土。但是,以我们目前的状况来看,存在往生希望的同时,有很多落入轮回的危险。尤其当今时代,没经过前行的修心,人的气质很难转化,一般凡夫都只有两股气在时时起作用,一股是业果愚妄动的气,另一股是保护自我的气。遇到事情时,往往是这两股气冲出,它们使人堕入生死、恶趣中。而且,在生时的负能量不断积聚、不断串习,再冲出来就只会越来越猛烈。

如果经过修心转变为贤人,能够遇苦不忧、遇乐不喜,其实也都是胜解在起作用,是胜解成为心中的主宰力。然而,胜解来自何处呢?来自基础法的修持,对于因果、圣贤之道等串习到量。遇到忧苦时,他会觉得理应接受,他能够坦然处之、心气平和,这就是通过修行转变了气质;遇到逆境时,他不会出现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等态度,这些表示已经从恶趣回转;逢遇好事、出现名利等时,会认识到都是虚假法,或者感到非常危险,也是由于他对于苦谛、因果产生了胜解,在面对顺境时才不至于得意忘形,不至于以此起贪、慢、骄等恶趣的“气”。也就是说,当人们对于真理、圣贤的教诲生起强大有力、不可夺转的信念或理解时,胜解就开始起作用。

反之,胜解尚未生起,义理尚未通达,真正的德行也就无法出现,一旦碰到状况,难免得意忘形或失意沮丧,这些都说明没有前行的修养。

一个人对因果产生胜解时,内在的机制当下转化,之后就越来越贤善。由于心被因果胜解摄持,从此只可能去往白法正道,遇到任何状况都思想开通,不会怨天尤人或抱怨不公平。受苦时不再起嗔,只可能责怪自己:我遇到的因缘都是过去造下的恶业所感。此时,即使尚未证悟空性,心也已经能把持,能想通,这就是过关。原先的负能量、背逆之气不会泛起,而是都能以胜解来扭转、转化,他自然被正能量托起,临终也守得住人天身。不仅如此,以贤善的机制作为基础,他的“气”也积极向上,遇到念佛法门或者其他净土法门,准保会乐于如法修持,最终得以往生,因为他本身的贤善气质跟净土很容易相应。

如果气质没有转变,烦恼扰动、恶性表现得有多厉害也就可想而知;同时,在这些方面没有过关,往生就不可能有什么保证。

再说,如果无常过关,就做得到得意不喜、失意不忧,遇到任何事都毫无怨言。有为法当然会老、会死、会衰、会破产、会分离等等,只要自己生起无常的胜解,心就不会妄动,也就不再苦恼,即“不忧”,无非是由于胜解的力量控制自心,或内在的机制上具备了这种力量的缘故。《阿含经》中说,胜解就是除忧刺或者离忧恼的妙法。相反,如果不能以胜解把握自己的心气,人在面对无常时,无奈、勉强、不理性等等就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即所谓“负能量”、“背逆之气”等,它们并不符合正理。不肯以任何正法来修心、调整,气质就无法转化,负能量也常常会突然冲出,加强众生堕入轮回、堕落恶趣的可能性。

现代人受到一点挫折、打击就痛苦得不得了。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串习了两股气息:一方面是我要表现、我要满足;另一方面,不相信世俗法都是由因缘支配,不肯顺应缘起理则,他非常自以为是。他的邪胜解是有我、有名利才好,他只相信这些才能给自己带来功德利益。如此一来,一旦遇到名、利或者被现代概念包装出来的“前卫”、“时尚”等,就会一股脑冲过去。然而,负能量没经过前行的转换,相续中尚未生起合理的胜解,就完全是以外在的影子在“修法”。

很多人非常自欺、自以为是,只要有人骂他两句(所谓“骂”意为不支持他的名、不肯定他),或故意拂逆他的名利之心,就发现他马上心灰意冷,无论如何都提不起心力。为什么呢?他缺少圣贤之气。考验当头时,缺点马上暴露无遗,他会感觉自我受到了委屈,口中的说词是“我没有心力了”等等。这表示他的那股执持名利的劲头受挫,抓取不到,或者原先的名利被破斥而表现出非常沮丧、懊恼。所谓的“心力”,只是在有名有利、受到表扬和美名的哄骗时,邪劲头非常炽盛,其实是颠倒机制强大,或者说人就是这么傻!这些不过是由两股愚蒙气所导致,一股是“我”,一股是“业果愚”或者“乐执”。

这两股负能量以及对名利的胜解结合起来,会生起一股想要抓取的冲动;得不到时,感觉自我已经受伤,很不甘心,表现出“我现在比不过你,没办法得到,在你的钳制下我失败了”的态度,同时,从自我当中会产生出另一种慢,即“卑慢”或者抗拒慢,这些全是生死的能量、恶趣的能量。

如果没有经过前行的转化,没有对因果和无我产生胜解,以这种固有的气质,时时都有起烦恼、造恶业的危险性。一遇到什么,就沉没于负能量当中,半天、一天、两天甚至更长时间,自己都不知道如何脱离。相反,经过修行转换以后就不一样,即使没有了达无我,起码也会认为自己的名利心有错,他会低头,会感觉羞愧。

正面的胜解没得到,内在的机制就无法转换。具体来说,外前行没修好,对于世俗谛的真相没有胜解,真实的动力就只有一个——信我、信名利是乐的邪胜解,认为自己非常不得了,名利也特别有意义,一定要让我得到名利。由于这种邪胜解真实而坚固,一旦出现名利,追求的欲马上猛利地发动起来,以一种强大的邪劲头迫不及待地去追求;一旦受到打击,又马上消沉、沮丧等,表现出明显的负反应,此外没有任何气象。失去了名利的支撑,他在行善上根本坚持不下去,内心也难以安定,因为胜解名利对自我有利、非常殊胜的缘故,另一方面,从未认清自身状况、从不胜解因果的缘故,他自然不能刻苦、不肯忍让,出离意乐也是一片空白。

由于没能转换胜解,相续当中邪胜解、邪欲、邪精勤的负面缘起链上有无数种冲动、无数种趣入都跟净土不相应。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打理好前行的基础,净土的修持就无法保证。譬如,所种植的庄稼需要用围墙围护起来,里面的苗芽才能得到良好的养育、发展。同样,如果没有保护相续的功德庄稼,任由各种现世法的狂风全面冲击,净土范畴里的一切功德也就没办法生根、发芽等。我们应当如是了知胜解的重要性。

再者,还应当观察到归依自我所导致的“气”。当今时代的人不但执著有“我”,而且高吹自我如何需要尊重,致使人们都在自我上面拼命地用功发展,让它越来越壮大。谁不为自我呢?不为自我就是傻瓜,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我”,要为我打扮,要设计自我、赢得自我,要制造自我的见解、思想等。最后,这股强烈的我执就固化成唯我独尊、我说了算、我的最好等邪气,跟真正的归依完全相违。

要知道,归依必须首先承许自己是苦海里的可怜众生,是严重迷失的虚妄有情,才有可能完全舍弃自我并彻底归依圣法界。之后,每日不离、唯一随顺无上大师佛的言教。经教中所说的归依学处,也是以四句来表达归依之后的生活:必须依止开示世尊教法的善知识,开始如理听闻教法,还要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一旦真正具足归依,自然顺从世尊为我们指示的修行路线。在所有增上生、决定胜的道路当中,极为殊胜的增上生、决定胜的道路就是往生净土。由信受佛语、一心按照佛所开示的三因等来修持,希求与佛相应,才能具足以归依阿弥陀佛为核心的净土归依,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净土修士。

可是,现代人归依自我的“气”特别强。每次遇到事情,总是我说了算、我说的一定正确、我不服、我要怎样等等,完全没有归依三宝的气氛、没有法道的气氛。再加上学过一些高深的法,他更加认为自己就是佛,看不起其他任何人,一切随心所欲。这些情况之所以在现代人身上非常容易出现,不外是因为没有基础。牛脾气一旦串习坚固,处处都不觉得有因果,他会说:还要守什么因果?还要观什么苦谛?他不需要理由,不需要顺合法道,只是始终以维护自我的方式发展出一种自我系统,乃至这股邪气尚未扭转期间,不可能进入安乐之道,处处以自我为尊的状态只能是完全跟法道抗议。没修好归依的缘故,不算是佛教徒,也不可能产生内道的修法功德,只会产生各种过失。

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的愚痴,认识到一切造作的虚妄颠倒,认识到“我”是虚假、维护“我”就如同维护癌细胞、“我”气一旦增长就必死无疑等等,才甘愿唯一拜佛为师。从此,对于佛陀所说的一切言教不敢违背,非常殷重地如教修行,才算是转化了种种愚蒙邪气。

可见,归依特别重要。如果没生起归依的善气,没有唯一依佛为师、依法为道、依僧为伴,内心就无法趋入法道的缘起。以现代人自以为是、纵横言论的习气,反而很容易造下谤法重罪。为此,我们如果去正确认识释迦本师的悲愿、传记、说法的慈悲,再结合《法华经》,就能知道佛在世间传授权实二法的用意何在,从而对于佛所说的三乘教法发起全体的归依,使谤法等罪行自然消灭。这些都需要我们由抉择来发起认识。

危险的是,现代人发展出很大的“我”和自由言论之“气”,发展出非理怀疑和随意批判。由于从小就熏习这类观念,之后不知不觉地全盘接受,使这股气息随时都会发作,造下大量罪业。他每次来到相关场合所摆出的姿势、表现的神色,都使他的这些习气暴露无遗。由于“我”被长期渲染、串习,在发表言论时,他总以为自己就是真理的解说者。在他心中,“我”比佛还要伟大,世上唯我独尊,我可以随便评判佛法。再加上严重的业果愚,他时时可能发起谤法,这也就成为往生净土最根本的障碍。

过去的古人一般是知本分、畏因果、敬圣人,所以不敢随便发表议论。他们的环境以及接受的教育都比较好,从小熏习的正确观念逐渐根深蒂固,所以,造谤法罪的几率相对小得多。但当代人们的心中充满无知、狂妄,以“我”的气氛、自由的气氛非常容易引起烦恼发作,造下谤法业。而且,怎么可能突然去敬重释迦佛,乃至对佛语一心归依、信受、不再反对呢?障碍未清除的缘故,很难与法相应。

内心的观念需要慢慢变换,气质需要逐渐转化。总的生起归依以后,由胜解的力量发出猛利归依的决断心,使“气”决定要改变;以气的运行,使身语意的表现也都有所不同,比如双手合掌、口诵归依偈、内心缘想三宝等。从总归依再发起别归依,归依西方三宝海,也就是认定阿弥陀佛的慈悲和救护而一心归命。在胜解的推动下,下至顶礼阿弥陀佛一拜、口称阿弥陀佛一声、缘想阿弥陀佛一次、一次回向往生等等,都会具足真实的内涵,这就是往生的缘起。相反,如果没有建立胜解,仅仅影像上的归依或念佛不可能长久,更不可能有实现大义的内涵。

尚未胜解归依的人,气质未得以转变,就不可能一心依止法道,更不可能一心依止净土法门。当代的人跟过去人差距非常大,他不肯规规矩矩按照佛门的法则行持,做不到一向专念,做不到老老实实念佛、做功课,不肯坚持原则等等。根源就在于现代的文化冲击归依,人们对于归依没有胜解,总的归依尚未达成,分别的弥陀信仰或归依就更谈不上 。

相比归依来说,现代人更加迷恋世间知识。虽然这些知识只是增长邪见、增长我执,是属于外道师的创造,根本不具有法道的内涵,然而,人们分不清内外道以及染净因果,就会拼命地熏染邪知识,结果跟法道的气氛愈加远离。更何况,熏染使心严重散乱,无法整合为一,发出信仰的力量,这就严重地削减了与净土的相应度。

现代人崇尚模式化。最初宣誓如何如何,后来却发现只学成一种模式,内心并没有变化,如同对劣质材料做了一次表面的打造。又如,一些餐馆里的食材虽然可以切成非常美观的外形,添加许多调料,整齐地码在盘子里,但并没有基本的内涵或营养,也起不到滋养身体等作用。模式化也是如此,大家都可以依照模式去做,但这种不具内涵的游戏跟法毫不相干。不过是学一学行为的表态、口头的语言,设立各种场面,组合各种影像,再加一些夸大其辞的广告等,导致徒有其表而毫无作用。又如体操练习成功、口头言词练习成功的人,内心有可能是毫无改变,同样,内在没生起因果胜解,就没有善心的内涵,那些表面影像怎么可能长久呢?相续当中对业果胜解和不胜解其实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往往不了知菩提道的走法,不知道该如何逐步在心上建立缘起,忽略最根本、最重要、最朴实的东西,反而在形式上去努力,这就是当今时代的病相。

总之,没有归依就不入法道,不可能一心守持净业法则;没有业果胜解,就不可能将自相续转化成善气、正气来与佛相应。因为罪气、邪气怎么可能与佛相应呢?即使是一生造恶、临终忏悔往生的人,也必定是一念真心信解因果、佛陀,转而使内心具足正气、善气,才突破罪业的重围,与佛的慈力相接,被摄持到极乐世界。然而,现代人的情况非常复杂,如果没在归依、业果上打牢基础,危险性实在是太大了。

佛在《无量寿经》中讲到五恶、五痛、五烧等,正是为使世人避免造恶,走上这条净土的大义之路,因此,我们应该把坏心思修好,把邪心思修正,切实地培养对业果和归依的胜解,通过改恶向善将自相续转化为正气,一心归依、受持法道,之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发净土方面的信愿。当往生之愿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才有机会在临终的紧要关头起到作用。我们现在不必说出世间求往生的切愿,就连行人天善道的愿都很难具有内涵,做事的动力往往是名利,名利受到打击时就失去行动的力量,可见,法道上的愿相当缺乏。假使真正具足行善的愿力,这种内在的动力就能发起受持,并在任何时候都真诚、欢喜地去行持。


净土大教振兴的根源

闻思净土经教,再再地观察、思择,是发生胜解的根源。如果否定这一方法,就会截断开发整个三缘起链的途径。如同没有源头的活水就无法出现浩瀚的江河,仅以世间的观念也不可能让人确立坚固的见解。而且,生起后后的欲、精勤、得果等也都将受到障碍。再者,还会遮止心中正能量的辗转升进。也就是说,一旦遮止闻思净土经教,虽然表面化地念念、说说也未尝没有功德,可以种下一些远因,然而,能直接成就大义的具力之因毕竟不会生起。

再者,还会导致往生率低。由于没有胜解作为中心支柱,无法发生欲、精进等一轮一轮具相的心力,只是泛泛地念诵、听闻,往往被各种业缘所牵,难以形成有力的净业。如祖师们所说,临终时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业力复杂,强者先牵,导致难以出现强大的愿力,这些无非是在缘起上已经落空的缘故。

再者,即使能往生,品位也会很低。如果一路开发胜解,他就容易逐步升进、增强心力,与佛的感应道交也会越来越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得佛加持、增福净障,佛光的护佑使得往生非常有保障。然而,不重视缘起,不去有意识地培养心上的缘起系统,难免会导致修持没有质量。

再者,如果遮止闻思净土经教的发展,使净土圣教不得振兴,人才也就难以培养,甚至使净土教的弘传出现滑坡现象,具足净土内涵、能弘扬净土教法的人越来越少,一代不如一代等。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愿是慧学,它有着极广大的开展领域和途径,有着大量的工作需要实际去做。只有这样,才是为净土奠基,才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培养净土的品行、情操以及各种真实的净业功德。

再者,就时代状况来观察,以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面临着各种杂染信息的全面冲击。不仅有来自教外各大学术领域、思想领域的信息冲击,还有各种五欲六尘、迷乱说法的冲击,更有来自教内对净土教的各种非理言说的冲击。如果自身尚未得到胜解,就不免被其迷惑而失坏信心。毕竟,没有开发胜解的引导,没有多方面的闻思,认识往往不全面、不彻底、不深入,也就不能建立净土大道的根基。

基于以上原因,需要在胜解、欲、勤三大环节上努力,或者说在净土大宗旨的信、愿、行上努力,第一步就要着力于开发胜解。


总说明

本论从大的原则上讲述了往生的因缘。然而,这一专题可以涵盖浩如烟海的内容,个人的根性、意乐等也有诸多差别,因此,在施教上不可一概而论,在各人修集往生因缘方面也有不同的情况。

譬如,老年人念力衰弱,做不到广泛的闻思,就应当注意无常迅速,急切地提起一句佛号。念及生死可怖、极乐殊胜的缘故,一心希求跟阿弥陀佛相应。以当今的情况来看,必须以因果、恶趣苦、做人苦等作为鞭策,以阿弥陀佛的慈悲、往生的殊胜利益等作为引导,来数数策励其心。在此过程中,不可滔滔不绝地宣讲他们听不懂的佛法,否则,带动不起他们的心力就会导致失效。

一般来说,年轻人思想复杂,没经过广泛的闻思,心就安定不下来,从而无法趣入,因此,应当在闻思或者熏习净土经教上多分配一些时间。

其次,人的根性有知识型和非知识型两种。知识型的人需要一直解行并进,边闻思边修行,如是相辅相成、辗转进行,效果就很好。非知识型的人心意较为单纯,如果他信根深固、秉性忠厚,就可以劝他把较多的时间投入实行当中。

再者,人的宿根也有深浅之别。善根深厚的,此世稍微接触一下,就能开发、扩展,并以真信切愿坚定地秉持这条大道,由此很快进入实修。信愿坚固的缘故,可以长期闭关,或者在一个月、三个月等当中用功精一、专勤地修持净土法门,得大利益、感佛加被,很容易出现前所未有的觉受等。相反,心思复杂的人难以相应,就必须在归依、业果方面抓紧奠定基础。否则,他可能连一分善的功德都无法建立。由于正气没有树立、没有稳固,跟佛的感应力就非常微弱,这类具体的问题都需要着手解决。

再者,个人的业缘也分有工作期和假期等,对于其中的复杂情形,应当具体按照自身的情况来分配时间,不可固执死板。总之,若能明白总的原则,有智慧的人应该知道如何落实到自身而行持。

再者,从解门而言,人的慧根有深浅之别,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人需要法师用浅显的语言做切合生活的净土引导,为此,祖师大德们也留下很多让大众普沾缘种、容易趣入的书籍。闻思过这些以后,高深的教理可待具足慧力时再逐步趣入。当然,目前也可以做些听闻,以待将来开花结果。闻慧、思慧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些需要长期积累。暂时听不懂的,过上一两年会懂,或者七八年后会懂得更加深刻,因此不必心急。而且,在业果、四谛、十二缘起、唯识、空性、如来藏等各个方面,都有相应层面的净土教内涵。净土大教海可以含括所有佛法的任何层面、任何内容,如同万流归海、众星拱北般,一切教海都可以流入净土教,一切行都可以流入净土行。我们既不能将净土教偏执为狭小、片面,也不能对其中众多的层次差别一概而论。

再说行门方面,由于各人根性不同,有的会选择一门专入,有些选择万善同归,有些兼修一两种净业行等等。比如,古印度有天亲菩萨的五念门,到了东土也有各种行法,后来更有观想门、念佛门、念咒门,有三因助成五门的修法,也有持名念佛的方法,以及藏地净土四因的修法等。或者说,有人是以世间善回向往生,有人是以出世善持别解脱戒等回向往生,又有人以发菩提心、深入第一义谛、读诵大乘经典、劝进行者等来回向往生等等。

总之,林林总总的善根,都可以由信愿摄持而成为往生的缘起。对此不必产生一对一错、一好一坏的诽谤心,我们理应以宽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心量来看待种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