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

(散善义)

△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

在解释了十三观门定善的含义后,接着要解释三辈散善一门的含义。在这一门义理中有两个部分:一、说明以三福作为正因;二、说明以九品作为正行。

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第三福者,名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这里的“三福”,就是前面说的净业三福:

第一福就是世俗的善根。以前从未听过佛法,只是自己行持孝养、仁、义、礼、智、信等的世间善法,因此称为世俗善。

第二福叫做戒善。在戒当中有人天十善等戒,声闻沙弥、比丘等戒,菩萨等戒。总而言之,是一切世出世间、小乘大乘的戒法。那么对于这些戒,有的是全分受,有的是部分受;有的是全分持,有的是部分持。不论是部分还是完全,只要能把持戒的善根回向往生,就都能够生到净土。

第三福叫做行善。这是指发大乘心的凡夫,自己能坚持修行,同时能兼劝有缘者舍掉恶心,执持善心回向往生净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

这里具体说到行持三福往生的情况。也就是,在三福当中,有的人只行持世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戒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行福,回向也能往生;还有人能够兼行上面的戒福和行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兼行下面的世福和戒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够兼行三福,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三福一分都不能行持,那就叫做十恶邪见的无善根者。

总而言之,在三福里行持一种、二种或者三种,无论哪种情况回向都能往生。这就是说五乘都能往生净土。

按照这里的判定,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最下等的只能行人天善法的人,只要他对于净土、对佛有信心,然后发愿回向往生,就都能往生。在这之上的情况当然更能往生了。

言九品者,至文当辨。应知。今略料简三福差别义意竟。

所说的九品往生,到相应的经文时再做辨析。以上简略抉择了净业三福的差别义。

十四、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

第十四、在解释上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料简或者分辨,义理有十一门:

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

十一门分别是:(一)总的说明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具有哪种修行地位;(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了;(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正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一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

现在这里的十一门义,是针对九品中每一品而说的。换句话说,每一品都有这十一门,总的就有九十九门,这里就统称为一百番义。

又此十一门义,就上辈文前总料简亦得,或就中下辈文前各料简亦得。又此义若以文来勘者,即有具不具。虽有隐显,若据其道理悉皆合有。为此因缘,故须广开显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识也。

这十一门义在上辈文之前总的作一个义理分析,也是可以的。或者在中辈、下辈的经文之前,各自作这十一种辨明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这十一门可以套在三辈的任何一辈观行的因果情况当中。

又要知道,这十一门义如果按经文来对照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有、有些没有。虽然经文上有显示和不显示的差别,但是依据道理来说,每一品当中都应当有这十一门的含义。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需要全面、详细地开显出来,目的是想让依经法实修的行者容易对于三辈往生的情形得到了解、认识。

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上辈三品义意竟。

以上说到了十一门的差别,详细地分析了上辈三品的含义。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上品上生的情况是,如果有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发三种心就能往生。哪三种心呢?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具足这三种心,必定能生到极乐世界。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这里又要知道,有三种众生能够得到上品上生。哪三种呢?一、慈心不杀,具足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把这三种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土。行持这三种功德的任何一种,一天到七天勇猛地修行,就能得以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到了要往生的时候,这位行者以他生前精进勇猛修行的缘故,感召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以及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等现在眼前。观世音菩萨持着金刚台,和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行者面前。阿弥陀佛发大光明照着行者的身体,和诸菩萨伸出手来接引。观世音、大势至和无数菩萨都赞叹行者,劝进他的心。行者见到后,内心不禁欢喜踊跃,当即就见到自己身体乘着金刚台,跟随佛后,弹指顷的功夫就往生到极乐世界。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一生到彼国,就见到佛的色身具足无数相好庄严,也见到诸菩萨具足色相庄严。光明宝林都在演说妙法。听了以后,就悟证了无生法忍。须臾间能够遍行于十方世界承事诸佛,在诸佛前次第得蒙成佛的授记。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上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接着就上品上生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往生的因果情形,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则双标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辨定其位。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之下,标明二重含义:(一)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要他们守持好本法;(二)辨定往生者的地位,这里得上品上生的人是指修学大乘上等善行的凡夫人。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即便往生”已来,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愿往生;三、明发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二、从“若有众生”到“即便往生”之间,这是总的举出有缘者的类型。包括四分细节:(一)说明能信的人;(二)说明他内心求愿往生;(三)说明他发了三种心;(四)说明由此得到往生的利益。

三、从“何等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辨定三心以为正因。

三、从“何等为三”到“必生彼国”之间,这是辨定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往生的正因。

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

这里有两个含义:(一)要晓得佛是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显示利益。佛说法的秘密心很难测知,如果不是佛自问自征,就没办法得到理解。也就是庸劣的凡夫无从知晓以什么样的善心能往生,必须佛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自己回答,凡夫才能了解。

(二)说明世尊还是自己回答前面这三种心各是什么。

以下次第解释三心的内涵: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经中说:(1)至诚心。至诚,是真实的意思。标出至诚心,是想要说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的解行,必须在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不能外现一种贤善精进的相,内在怀着虚伪的心,各种贪嗔邪念,心里有各种各样的奸诈诡计,恶的习性难以调伏,碰到事情就像蛇蝎一样的邪恶、狠毒。像这样心肠坏了,虽然表面上起各种身口意的三业修行,也叫做杂毒的善,或者虚伪的修行,不能叫做真实的业。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救头燃者,总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如果安这样的心而起行,纵然在表面怎么样刻苦身心,昼夜二十四个小时非常密集、持续地做,如救头燃一般,总的都叫做杂毒的善。想回向这个杂毒的业行,求生佛国清净的刹土,那是决定办不到的。

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乃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心里杂了这样的邪毒,就和佛的心不相应,也因此无法感得佛力加在心上摄受往生。这都是因果缘起的道理。只有能感和所感相应了,才能够被摄持而往生。心一旦不善,和佛心不合,就无法往生,也因此修善心是第一位的。

这里说到,正是由于阿弥陀佛在因中行菩萨道的时候,下至一念、一刹那身口意三业起的修行,全都是真实心中作的。无论他的心怎么运转、希求、趣向,通通都是真实的,而不是心口不一、内怀狡诈。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

真实有两种: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总而言之,在做自利修行的时候,也是非常真实地做。在做利他修行时,也是很真诚地做,不杂一点虚伪。

自利真实又有两种:有消极地止恶和积极地行善两方面。先说消极地止恶,就是在真实心中制舍自他的各种恶业,以及秽浊的国土等。这都是舍的方面。如何做呢?就是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要想,一切菩萨都是这样制伏自心,舍掉这些恶因恶果,我也应当如是行。现前身口意各种恶行是不好的因,所显现出来的娑婆各种秽浊的相是不好的果。这一切的因果我都要厌舍,这就是所谓的修厌离之心。

其次,积极行善的方面。就是要在真实心当中,勤修自他凡圣等的各种善。这里有点省略,同样也是行住坐卧要想,一切菩萨如何勤修善心,我也应当这样修。

下面具体地分了身、口、意三方面来作解释。

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

首先,要在真实心中行持口业的善。口里怎么行善呢?就是要赞叹阿弥陀佛和西方依正二报的庄严。而且又要真实心中口里厌离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两种果报、各种苦和恶的事。“苦”表果,总的就是指三界里显现的一切果报都是苦的自性,没有一点安乐的自性,因此心里对此厌离;“恶”表因,三界里一切众生基于我执而起的各种烦恼业行,都是所谓的恶,因为都会流入到生死当中,不得解脱,而且会发展出后面无边无际的苦事,因此一概地舍离。

同时,也要赞叹一切众生身口意三业所做的善,包括各种善心善行。如果不是善业,那就要敬而远之,也不能对此随喜。总而言之,这里口一直要赞叹善乐、厌舍恶苦。

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其次,在真实心中如何发起身业呢?就是身体要做各种礼敬、供养等清净法行,厌舍不清净法的行为。也就是身业要至诚恭敬地合掌、礼敬,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来供养阿弥陀佛和佛国的依正二种庄严,这也要贯彻在日常的行持中。总而言之,这个身体一直都要缘着清净的佛和净土做各种的礼敬、供养等等。

比如对着西方三圣的像合掌、礼拜,然后平常穿新衣服、进餐之前,或者有各种花、果、水等,都要供养阿弥陀佛和二大菩萨,心中要这样缘念。最好还要布置一张西方极乐世界图,这样就可以供养极乐世界的依正二种庄严了。或者在出外不方便的时候,心里可以作意,向着西方三圣以及佛国无量的清净海众菩萨、声闻、天人等,以及水鸟宝林等一切的庄严相作供养。以这个缘起,至诚地起了这样的身业,就成为趣入净土的因缘,这相当重要。这在《往生论》里也是开了五念门,有礼拜、赞叹、回向等,这都是要贯彻在日常修行中的。

另一方面也是在真实心中,自己的身体要表示对于娑婆苦海自他依正二报不贪求、不欣赏,想从这样一个恶苦的世界里脱离。就像韦提希夫人那样,她说:这个世间太苦,我不想待在这里,我不想听到这些声音,我要求生到无忧恼的国土。像这样处处要体现有欣厌的心。这样一来,从身体的表现上确实是真诚地趣向西方。

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然后真实心中意业如何运转呢?这也是要真实地修持欣厌两门。心里真实地思想、观察、忆念阿弥陀佛和依正二报的庄严,如同现在眼前那样。也就是心不要缘着娑婆世界的事,而是要念念地思维、观察极乐世界的佛和菩萨、国土的庄严。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这样不断地缘想、观察、忆念,使得它像现在眼前一样,那就是心真实趣向净土。

同时,真实心中要发起厌舍这个生死三界等的自他依正二报苦法。也就是心里想:这里完全都是三苦相续不断的大监狱,在这里无论自他、依报、正报没有一点安乐的法,全部都是在不断地旋转苦轮。因此心里想:我很厌离这个地方,我再也不要在这儿待了,我一有机会就要出去,生到净土。像这样是具足真实的厌离心。

总而言之,以上生死心中如何运转起身口意三业呢?主要利用身口意三门发起欣厌的心,决定地趣向极乐世界。这就是在修净土上有真实的心或者至诚的心。

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不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舍离,如果要起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作。不管是内、是外,在明处、在暗处,都必须要秉持真实的心,因此叫做至诚心。所谓有因必果的缘故,心中一旦有了真实的净业的修作,决定会得到往生的果报,也因此至诚心放在第一位。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2)深心,指的是很深的信心。这有两种:自身方面和佛方面。自身方面,深信自己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在无数劫以来常常陷溺流转,没有出离的机缘。佛方面,就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毫无疑虑,乘着佛的愿力决定能往生。

也就是这两个方面和合起来,一方面想到自力根本不行,旷劫以来都是一直在流转,没有出离的机会。这就是由于没有碰到弥陀愿海,单凭自己的力量一直无法自拔,难以截断生死的流转;另一方面就要深信,现在有一个最极方便的弥陀愿海法门,它能够摄受我,下至至心十念念佛都能够往生净土,从此就永断生死。这两个心和合起来,那就是很深的信心了,一心会往趣西方,万牛莫挽。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接着要深信释迦佛的教诲、十方诸佛的证成。首先是决定无疑地相信,释迦佛宣说的这部《观经》三福九品、定善散善的法门,决定是往生的正因。只要依此实行,一定能获得往生的果报。其次,要相信释迦佛证成、赞叹彼佛依正二报的庄严,使人欣慕。依法行持,决定能得到如是极其胜妙的果报。总而言之,这里要信因、信果。

特别要知道,这个净土法门极其方便圆顿,凡夫行持简易的净业,就能够证到净土极其殊胜的果报。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其次,决定深信《弥陀经》里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证成、劝导一切凡夫决定能往生净土。这就是诸佛出诚实言,对此极其不可思议的事,以自己现量证知,而为众生作证。不是一尊佛,而是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共同证成此事。因为这是极其难信之法,因此我们随顺诸佛的劝导,相信只要具足信愿行,即生就能生到极其胜妙的净土。有了这个信心,就决定会一心往趣西方。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是名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这里大师用祈请的话来告诉我们,所谓的深信就是我们作为净土行者,要一心唯一信受佛的圣言量。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相信不妄语仙人父亲的教导那样,决定信任佛不可思议的智慧所印定的净土法门。我只要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决定能得到极其深远不可思议的利益。虽然这不是我现前能证知的,但是由于极其信任佛的圣教,因此哪怕牺牲生命,也都在所不惜,决定依止佛的圣言来行持,因为这个法门胜过了无数生命的意义。

有了这种坚决的信心,那就一心奉行佛语。佛教我要舍的,我就去舍;佛教我去行的,我就去行;佛教我到净土去,我立即就去。这就称为随顺佛的圣教,随顺佛的心意,随顺佛的悲愿,这才叫做真佛弟子。所谓“弟子”,就是依奉师教的人。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而且一切行者只要能依据此《观经》,起很深的信心,励力地实行,就决定不会误了自己。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佛是智悲具足的人,满足大悲的缘故,没有丝毫损害的心,或者不作利益的心,因此,他凡作一切,都是真心地要为众生与乐拔苦而宣说教法,因此这个法是能够利益到我们的。

其次,佛有圆满的智慧,彻见真理的事实,特别是照见了净土法门的事理因果,因此他宣说的是诚谛之语,所说完全跟事实相符。因此我随顺着佛的净土圣教来实行,决定能够在即生当中远离苦海、生到净土,横截生死、现证不退,速疾解脱而成佛。这才知道这是大事因缘,这是奇特方便。而佛所看到的是没有丝毫差错的,我依照这个法来行,当然不会有任何的耽误,反而是直截了当、快速圆成。因此,有这样的信心就能够坚定地奉行。

思考题

(散善义)

1、三福与九品的关系如何?

2、三辈九品的每一品都有十一门义,分别是什么?对行者有何必要?

3、何种人属于上品上生位?往生的正因是什么?

4、何为至诚心?为何要有至诚心?请从身口意三方面具体谈谈应怎样修行。

5、(1)何为深心?

(2)解释原文:“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下面,从反面来显示,佛心佛语是最高的量。

除佛已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犹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若多若少,总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这是比较了佛和菩萨的差别:一个是高居法王之位,一切自在,无不凭着智慧决断了解;另一个是还没有达到无上的果位,因此对于甚深的法门无从彻知,必须得依凭佛语为量才能够宣说。

这里说到,除佛以下,智慧和行持没有圆满,还处在学地,烦恼和习气还没有消除,大愿还没有成满。像这样的凡夫、圣人,纵然极力地测量诸佛的教义,由于没有证到究竟的缘故,不能完全决断。虽然有所议论,也必须请佛印证,才能够决定。

如果称合佛的心或者智慧的所见,那就可以印可说“如是如是”,你说的符合佛心、符合圣意,或者说符合事实。如果不称合佛意,就会说:你们所说的并非如此。不印可的,那就等同于没有授记,也是没有利益的语言。佛印可的也就是随顺佛的正教,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增上。

而佛自身作为无上导师,他的一切言说是不必要别人来印定的,因为他是彻见真谛而如量如实宣说的。所以他说的就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换言之,他能诠的话就是真实的教;他所诠的义就是真实的义;依此教法的规范来行持就是真实的行,也就是能够得到利益安乐的正因;依此来解的话,就是真实的解,也就是真实地解了诸法的真实义;依此发起身口意一切的运作,就是真实的业;依此做出的抉择就是真实的智。无论是多是少,总不必要问菩萨、人天等其他的人来决定是非。也就是佛可以以心直接印定。如果是佛说的,那就是了教,没有不彻了的。如果是菩萨等说,就是不了教,需要佛来印定,要如是了知。

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所以,大师就奉劝一切有缘往生的人:你们唯一要深信佛语,一心专注在佛的教导上,切实地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佛语的教法,成为内心的疑虑障难,抱着各种的迷惑,陷在迷失当中,废失了往生的大利益。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再者,所谓以很深的心发起了深信,这是指决定地建立了自己内心的信念和方向。也就是往后一心顺着佛的圣教来修行,去掉一切的疑虑、错解,非常纯正地按照净土的经法来实行。不要被一切其他的理解、修行方式,或者其他不同的所学、见解、执著等退掉自己的心,或者动摇信念。

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经论来相妨难,证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就信心,决定直进,不生怯退也?

这里提一个问题:凡夫智慧非常地短浅,处在很深的迷惑障碍里。所以,他对于法门如同盲人一样,没有确认到事实,还是处在一种迷惑不清的状态。如果碰到了解行不同的人,引来很多的经论来妨难,证明说一切罪障凡夫不能往生到那么殊胜的净土。这时候应当怎样对治他的妨难,成就自己的信心,决定直进不退而不生怯退之心呢?

答曰: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将经论来证噵不生,如我意者,决定不受汝破。

应当这样回答:如果有人引很多经论,证明说凡夫不能往生。应当回答他:仁者虽然拿很多的经论来证明不能往生,但是我的心决定不受你的破坏。

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被机,大有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噵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为什么不受你破呢?虽然我也不是不信这些经教,对于这些经论我全部都仰信。但是佛宣说那些经的时候,有它特别的处所、时间、对机和利益。换句话说,是针对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那种根机,为了实现那种利益而宣说那种教法的。而说那些经的时候,并不是说《观经》《弥陀经》等的时候。佛说教都是要契合到根机,是应着机来施设教法、成办利益的。以机有无量种的缘故,佛说的教法大有不同。就像一个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人,他开的药一定要针对病人的病情。由于病人病情大有不同,他所希求的利益也各自不同,因此医生施设的医法都有不同。不能以彼时、彼地、彼人、彼利益而施设的药方,来破此时、此地、此人、此利益施设的药方。

总的来说,可以把佛一代圣教分成通途和特别两种。在那些经论里是通说了人天、菩萨的解行,而这里宣说《观经》定散二善法门的时候,唯一是为着韦提希和佛灭度后五浊、五苦等的一切凡夫,证明说你们都能够往生。这是佛特别地为着未来浊世的一切凡夫,宣说这个能往生的法门。这里有四种特别:应着未来五浊的时代,在这样的阎浮提秽恶国土里,针对我这种病人,此时、此地、此机、需求此利益的人特别开设的药方。你不能用彼时、彼地、彼根机、彼利益的法来破此法门。以这个原因,我一心依止佛的圣教,决定奉行。纵然你们有百千万亿人都在这里否定说不能往生,也唯一增长成就我往生的信心。

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纵使罗汉、辟支、地前菩萨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不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以下还要逐层地增长信心,增长到极其甚深不可动摇的地步。因此,大师逐步地引用各方面的教量来坚定信心。我们要从这里能体会到所谓信仰的含义。

大师这样说,行者,你应当进一步跟他说:仁者你好好听着,我现在给你再说决定的信相。纵然是罗汉、辟支佛和地前菩萨等,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他们都齐心协力引着各种经论证明不能往生,我也不会起一念的疑惑,唯一增长成就我的清净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相信佛语。没有比佛更高的量,再多的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总是达不到佛的这种量,相差太远了。而佛彻见了真理,连丝毫的错谬都没有,不夹杂任何的无明、妄见、测度,或者不契理、不契机的话。因此再多的地前菩萨、声闻缘觉合在一起,都比不上佛智慧的一分。所有的语言都是在没有彻见的时候说出来的,怎么比得上一句佛语呢?

因此,我自己深信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被一切所破,因此丝毫动摇不了我的信心,而且唯一增长我的信心。

又行者善听,纵使初地已上,十地已来,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异口同音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呰三界六道,劝励众生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毕此一身后,必定生彼国者,此必虚妄,不可依信也。

再进一步说明信心的相,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阻,那是任何人没有办法退转他的,这就叫做“深信”。

因此又要这样说:行者你好好听着,纵然初地以上十地以下的菩萨,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异口同音都这样说:释迦佛指赞弥陀,破斥毁弃三界六道,劝勉策励众生专心念佛和修其他的善行,在这一生完毕后,就决定往生西方佛国,这一定是虚妄的话,不可依从信任。

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又不为一切菩萨异见、异解之所破坏。若实是菩萨者,总不违佛教也。

我虽然听到了这些说法,但也不会生一念的疑虑,唯一增长我、成就我决定的上上信心。“上上”表示已经到了极点了。这种信心坚固得如同金刚一般,不会被一切破坏。任何身份的人,多少数量、多少言辞、多少引证,都没有办法引转、破坏它。以这样的坚固信心,决定能成就。所以大师一再说的深心,就是指信心的相,这里面是很深的,依此成就的利益也是很深的。

这里说到,越是这样来说、来破我,我越是增上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一心信定了,佛语是真实决定了义的,因为它是一切种智彻底照见的缘故。佛是真实知、真实解、真实见、真实证,不是疑惑心说出的语言,因此是最可信任的话。而且我不为一切菩萨不同的见解所破坏,如果你真实是菩萨,应当不违背佛的圣教,所说应当与佛意相合。

又置此事。行者当知,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说言,释迦所说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及修余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此是虚妄,定无此事也。

再把信心强固的相和盘托出,把这种校量的情况推到极致。

其他佛以下的人就不必说了。行者要知道,纵然是化佛、报佛,一尊、多尊乃至遍满十方无数尊佛,个个放大光明,吐出广长舌相,遍覆十方无数世界,以此来证成自己所说的是诚实言。他们这样说到:释迦佛所说的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和修持其他善行,回愿就能往生西方净土,这是假话,不合事实,决定没有这件事。

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国也。

我虽然听到这些诸佛的话语,但是毕竟不会生一念疑惑退转的心,害怕生不到净土。

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无少差别。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断杀生十恶等罪,毕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若有后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以此道理推验,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故使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已后定生彼国者,即时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为什么不生疑虑、退悔呢?因为佛佛道同,一尊佛与一切佛,所有的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完全同等,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一佛制定的法规,也就是一切佛共同制定的法规。

举例来说,前佛制定了断除杀生等十恶业,毕竟不犯、不行,就称为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如果有后佛出世,哪里会改前佛制定的十善,让众生行持十恶呢?在因果的理则上完全同等,并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改掉真理的法则。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切佛经都以“如是”二字开头,“如”者不二,“是”者无非。这就说明佛的经法都是贯彻于十方三世一切事,它是三世不易、十界同遵,因此佛所宣说的三乘法,都是不会改变的。以这个道理推展检验,就知道诸佛的言行不会互相违背,而是完全随顺一致的。

因此就使得世尊在指劝一切凡夫,尽这一个报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决定生彼土的这个时候,十方诸佛都共同赞叹、劝导、证成。什么缘故呢?因为诸佛都是同体大悲的缘故。一佛所化就是一切佛所化,一切佛所化也就是一佛所化,并没有自方他方的偏执之心。

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再举一例,在《阿弥陀经》里,释迦佛赞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又劝导一切凡夫,在一日至七日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决定能够往生。接下来的文字说到:十方世界各有恒河沙数的诸佛,同声赞叹释迦,能够在这样的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不信正法这样炽盛的时候,竟然能够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定能往生。这是极其稀有难得的事!这就是诸佛在给释迦做印证。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而且十方佛等害怕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他们同心同德,同时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显示佛陀这个话语真实不虚,他们都共同地说诚实言:你们众生都应当信受释迦佛所赞叹的这个法门依正庄严、往生利益,所证成的这一切因果事理等。一切凡夫,不管过去有多少罪和福,修行的时节长久还是短暂,只要在这一生,上等能够做到尽百年形寿,下等做到一到七日相续,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决定能往生,没有疑惑。

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成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所以,一佛所说的就是一切佛共同证成的事实。总而言之,一切佛都证见了这件事,这决定是真实的法门,这就叫做就人而立信。这个“人”指的是弥陀、释迦和十方一切佛。

总而言之,是以佛无上的证量和圣教量而建立信心。这样建立的信心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退,不为一切所转,一心只想决定求生,这就叫做甚深的信心,是这里深心的含义。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在就人建立信心后,接着要就行来建立信心。也就是对于自己的行门要立定信心,从而毫无怀疑地如是行持。这又要分清,行有正行和杂行两种,要知所选择。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是名为正。

首先要了解正行的体相。总的来说,专一地依止往生净土的经法来不断地行持,就叫做正行。

所谓的“正”,就是不杂其他,专一于净土经法,一心缘在净土上修行。具体的相状如何呢?即“一心”。一心专读《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这净土三经等,也包括其他讲到西方净土的经论。不仅读诵,还要一心专注思维、观察、忆念西方国土依正二报的庄严。如果要礼,就一心专礼阿弥陀佛;如果要口称圣号,就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如果要赞叹供养,就一心专赞、专供阿弥陀佛,这就叫做“正”。总而言之,以专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在正行当中又有正、助两行。正,就是一心念弥陀名号,念念不离。助,就是其他的专礼弥陀、专诵净土经典等。

为什么说一心念佛是正定业呢?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不管时间是短暂还是久长,念念不舍离,这就叫正定之业。因为顺合佛本愿的缘故。

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除了正、助两种正行以外,修其他的善根回向往生都叫做杂行。

正行和杂行有什么差别呢?以下具体显示: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总名疏杂之行也。

如果修前面的正、助两种行,心恒时都在亲近弥陀和净土,而且对于佛和净土的忆念常时相续不断,因此称为无间之行。

如果行持后面的杂行,心常常会间断。一般凡夫的心不可能一时缘两种境,缘着其他境的时候,就没有缘到弥陀和西方,导致心常常断掉。虽然可以把这个所修的善根回向而得以往生,但总的称之为疏杂之行。也就是在心和心的相应程度上比较疏远、夹杂。

故名深心。

对于以上就人、就行等而建立了信仰,就称为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3)回向发愿心,指的是把一切自修和随喜他所得的善根统统在真实的甚深信心当中,回向往生彼国,这也就是愿的内涵。以下通过所回向、能回向、回向处三点来作解释。

所回向,又包括自作和随喜他两种善根。自作方面,包括从过去一切生当中,以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善根;随喜方面,就是随喜一切凡夫、圣者身口意所修的世间、出世间的所有善根。这就是所回向的善根。

能回向的心,就是一种真实的甚深信心,还要包括猛利的欲,这样就是以信愿摄持善根。回向处,就是祈愿生到彼阿弥陀佛净土。

发起这样的心,就叫作回向发愿心。

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再者,回向发愿愿生,必须是决定的真实心当中回向发愿,做自己生到了净土想,这是毫无犹豫,已经在心里完全定了的事。此心信得非常深,就像金刚一样。金刚,无论有多少的火烧、风吹、水浸,都不会改变质地。同样,深信、愿往生的心,不会被其他的见解、修学其他行门等的人所动摇、扰乱、破坏。心里丝毫不会动摇,这就是锻造了一副钢铁心肠,这就叫做金刚之心。

从正面来说,那是决定断然一心,直接地往西方奔,再也不会左顾右盼。不要一听到别人的话,就有进进退退的不稳定状况,或者自己心里怀着怯弱:我凡夫人怎能往生呢?又回过头来,迷失了道路,这就会失掉往生的大利益。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噵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这里有个疑问:假使有解行不同的邪杂人员来这里惑乱,或者讲说各种疑难,说这是决定不能往生的。比如他说:你们这些众生在旷劫以来一直到今生之间,身口意业对于一切凡夫、圣人身上,造了那么多的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的罪业,没能除尽。但这些罪业都是把心系属在三界恶道中,怎么可能一生修福念佛,就入到无漏无生的佛国,永远证得不退位呢?这是因果不符的事情。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切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切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应当这样回答:诸佛教导众生修行,有超过恒河沙数的法门,这也是针对众生所禀受的业识和机缘,随着他有各种心理趣向、状况、因缘等,而施设不同的法门,起到不同的利益,这并非千篇一律。

比如,世间眼目所见到可信的事,都能见到有各种的差别、性向、功能。比如光明能够破暗,虚空能够含有,大地能够承载、养育,水流能够滋生、润泽,火能够成熟、破坏等等。像这些事,都是眼目所对的世俗的法,尚且有千差万别的功能,何况是佛法不可思议的力用,哪里没有种种利益呢?

对于甚深的佛法,随出一门就能出一切烦恼门,随入一门就能入一切智慧解脱门,因此各自随着自己的因缘而发起修行,各自在正道上求解脱。你为什么以一个与我无缘的关要行持来障惑于我呢?然而我的所爱就是我有缘的行,不是你所求的,你的所爱就是你有缘的行,也不是我所求的。所以各自随着自己的好乐而修持相应的行门,就一定能够速疾解脱,不要在这上面争论纷纷。

行者你要知道,如果要学解,从凡夫到圣位乃至佛果,一切没有妨碍都可以学。如果要学行,一定要借有缘的法,如果有缘的话,那就十分有效果,少用一点功力就能得很多利益。这就是说,作为净土行者要立定信仰,一往无悔,这样就能够得到利益。

思考题

1、(1)如果碰到了解行不同的人,引用很多经论证明说一切罪障凡夫不能往生到那么殊胜的净土。这时候应当怎样对答他的妨难?

(2)如果阿罗汉、辟支佛和地前菩萨等,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他们都齐心协力引用各种经论证明不能往生,这时怎么才能对往生不生疑惑呢?假设诸佛也证明说不能往生,又如何能做到心不动摇呢?

(3)什么是“就人而立信”?

(4)什么是“就行而立信”?正行、杂行分别指什么?二者的差别何在?

2、从所回向、能回向、回向处三点来解释回向发愿心。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又告白一切往生行者:现在再给你们讲一个譬喻,守护自己的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是什么譬喻呢?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然于中路乃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下面为行者说一个“两河白道喻”,来守护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

比如有一个人他想往西行走百千里的路程。走到中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两条河,一条是南边的火河,一条是北边的水河,两条河各自都宽一百步,深不见底,往南和往北都无边无际。就在水河、火河中间有一条极狭小的白道,只有四五寸宽,这条道从东岸到西岸也是一百步。在这条白道的左右,北边水河的波浪不断地浇过来浸湿道路,南边的火河也不断地来焚烧道路。这样恒时都被水火交攻,没有止息。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民。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现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再说这个人已经到了一处空旷辽阔的地方,这里没有人民。有很多群贼、恶兽,见到他孤身一人,都竞相过来想要杀他。这个人怕死,直接往西走,忽然见到这条大河,自己就想:这两条河南北都见不到边涯,中间只有这条狭小的白道,两岸虽然距离很近,但是怎么能通过呢?今天是必死无疑了。

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相。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

当时行者正想倒回来走,只见群贼恶兽渐渐逼近他。他正想从南或北逃走,恶兽毒虫都竞相来围攻。他又正想向着西边沿着道路过去,又害怕堕到水火两河里。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地恐怖,无法言说。

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总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当时他自己想:我现在回去也是死,停在这里也是死,去也是死,哪种情况都免不了死,我宁可沿着这条道向前走。既然有这条道,一定是可以度过去的。

他这样起念的时候,忽然听到东岸有人劝告的声音:仁者,你只要决定地沿着这条道走,一定没有死难,如果你停住就会死掉。西岸又有人召唤他说:你一心正念直接走过来,我能护持你,你不要怕堕在水火之难里。这个人听到此方发遣、彼方召唤,他自己就正定身心,决定沿着这条道直接行进,不再生疑虑怯退的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总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当他走了一分二分的时候,东岸的群贼都在召唤他说:仁者回来吧!这条道非常地险恶,没法通过,必死无疑,我们都不会以恶心对待你。

这个人虽然听到了后面的召唤声,他也不回头,一心直接往这条道路上行进。须臾间,他就到了西岸,从此永远脱离了苦难。到了西岸,见到善友,非常庆悦欢喜。这就是比喻。

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下面一一地对应譬喻来显示意义。

说到“东岸”,这是指我们这里娑婆世界的火宅。它的对岸“西岸”,就是出了生死的西方极乐世界宝严国土。说到“群贼恶兽”诈现亲乐,这就是譬喻我们众生的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我们都把这些看得非常亲爱、非常可意,然而这一切都是惑业苦的现相,无非都是在转苦轮,逼恼身心。因此这些群贼、恶兽其实代表的都是恶苦之法,一无是处。“无人空迥泽”,这是譬喻我们常常跟随恶友,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水火两河”,这是譬喻我们内在有贪嗔两种心,贪如水,嗔如火。两边无有边涯,这是表示贪嗔相续不绝。“中间白道四五寸”,这是譬喻我们在旷大劫里漫无边际的贪嗔河流里,偶尔生起了清净的愿往生心。为什么它只有四五寸呢?和贪嗔无边际的长度相比,极其地微少。这是表示我们凡夫贪嗔非常强盛的缘故,好比是水火;善心微劣的缘故,好比白道。“水波常湿道”,这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贪爱的心,能染污善心。“火焰常烧道”,这也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嗔恚、嫌恶的心,能烧毁功德法财。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犹有教法可寻,故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说到“人行道上直向西”,这是譬喻平时把各种所行的善业功德直接回向西方。“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这是譬喻世尊已经入灭,后人见不到佛的身体,但还有教法可以依循,所以就譬喻为空中的响声。“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这是譬喻其他解行或恶见的人等,宣说虚诳的见解来不断地惑乱行者的心,以及自己内在造了罪业而导致退失。这也说明修西方的行者,一旦发心要生佛国,就不能再造很多罪业,说明造罪业会使自心退失。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说到“西岸上有人唤”,这是譬喻弥陀本愿。“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这是譬喻我们众生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旷劫当中轮回不已,一直都是在颠倒迷惑当中作茧自缚,不断地缠绕在惑业苦的圈子里,没办法解脱。现在仰仗释迦佛发遣我,指导我直接趣向西方。又藉着弥陀悲心的召唤,现在信顺释尊、弥陀两佛的心意,不再顾及水火两河,念念都不忘失,乘着彼佛愿力的白道,舍命以后就生到了佛国,与佛相见,那是无比地庆幸、欢喜!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一切行者行住坐卧,无论身口意修什么善根,不管白天黑夜的哪一时节,心里常常作这种理解,常常这样观想,这就叫做回向发愿心。

回向又有往相和还相两种回向。前面是往相,这里讲还相。就是还要进一步做远程的回向:祈愿我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后,就要起大悲心回入到生死界教化众生。这就是远程的回向。近程的回向是说此生命终就要生到西方。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这样具足了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净业的修行无不能成办。这样行愿的正因已经成办,若不往生,无有是处。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这里的三心也通摄定善十三观的含义。换言之,修定善十三观的时候,也都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在真实心中去修观,要对于弥陀愿力等建立信心,还要把所修的功德回向往生。

总而言之,三心是无论定善、散善必须具足的三个要因,应当把它贯穿于一切净业的修行,这样修任何善行就都成了往生的正因。因此要知道,三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已下,正明简机,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以下,简别根机,指堪能奉持法要、依教奉行之人。

五、从“何等为三”下,至“六念”已来,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五、从“何等为三”到“六念”之间,这是说明所受持法的差别。有慈心不杀、读诵大乘、修行六念三种内容。

一、明慈心不杀。然杀业有多种,或有口杀,或有身杀,或有心杀。言口杀者,处分许可,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动身手等指授,名为身杀。言心杀者,思念方便计校等,名为心杀。

(一)说明慈心不杀的修法。杀业有很多种,有以口杀、以身杀、以心杀。口杀,就是用口来安排处理杀生的事情,或者口里许可杀生,这都叫做用口来杀生。身杀,是指动身行杀生的事,或者用手等指示该怎么杀,这都叫以身杀。心杀,是指动心、思维,想各种方便、计较、运筹等等来行杀害,叫做心杀。

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但于一切生命起于慈心者,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亦是最上胜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杀”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杀故名止善,教他不杀故名行善。自他初断名止善,毕竟永除名行善。虽有止行二善,总结成慈下行也。

说到杀业,无论是胎、卵、湿、化哪一种生命,只要去杀害它,都会造集罪业、障碍往生。而对一切生命起慈愍心的做法,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寿命安乐,这也是最上胜妙的戒律。

这一条相合上面第一福的第三句“慈心不杀”。又有止善和行善两种。自己不杀叫做止善,叫别人不杀叫做行善。或者解释为自他最初断除叫做止善,终究毕竟断除叫做行善。虽然有止善和行善两种差别,总的结成为慈下之行。也就是对于下位的众生发起慈愍的行为。这就是慈心不杀的意思。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行善根也。

说到具足戒行,如果按照人天、二乘的根器就叫做小戒。如果按照大心大行的根器,就叫做菩萨戒。也就是按照行人的器量、发心来定戒的层次。如果按照往生的位次来判定戒的层次,与此上辈的三位相当的,就叫做菩萨的戒行。这也是由于行人的地位而决定,因此自然转成为菩萨戒。这一持戒功德,合于上面第二福戒行善根。

二、明读诵大乘者,此明众生性习不同,持法各异。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为能。次第二人,唯将读诵大乘为事。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若以德用来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

(二)读诵大乘,这说明由于众生的习性不同,所持的法行各有差别。前面一种人,单单以修慈、持戒作为他擅长的修行。接下来的第二种人,唯一是以读诵大乘为法业,这也由他的习性决定的。但是这也是共通的,因为持戒就能够持五乘三佛的机,而读诵也能熏成三贤十地万行的智慧。如果用德用来作比较,他们各自有一种能力。这里的读诵大乘合于上面第三福的第三句“读诵大乘”。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谓念佛法僧,念戒舍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

(三)修行六念,所谓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整个六念的内涵都相合上面第三福大乘的含义。

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

所谓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对于一切诸佛的身口意业功德也如是忆念,这称为念佛。

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

其次,一心专念诸佛所证得的正法,以及随着教法修行的佛的眷属菩萨僧。这是念法和念僧。

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得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

说到念戒,就是要念诸佛制定的如意宝戒,包括声闻戒、菩萨戒等。而念舍,是要忆念过去的诸佛、现在的菩萨等,他们都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内舍身体、善根,外舍资财,或者内外无余地施舍。像这些菩萨在行持的时候,只是想得到正法,不惜生命和财物。行者能够忆念、认识诸佛菩萨的施舍之行,就需要常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求法的心。也就是心里常常这样想:往圣前贤都是为了求法而舍弃了生命资财等,我也要如是随学。这个“常”字表示一切处都要按这样来学。

又念天者,即是念兜率天上住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功德。此等菩萨难行之行已过,三祇之劫已超,万德之行已成,灌顶之位已证。

念天,特指念兜率天上住在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这些菩萨所有难行之行全部都已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已经完成,万德的修行已经成满,灌顶的地位已经证到。

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无始已来,共他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他尽不惜身命,行道进位,因圆果熟证圣者,逾于大地微尘。然我尚是凡夫,乃至今日,虚然流浪。烦恼恶障,转转增多,福慧微微,若对重昏之临明镜也。忽思忖此事,不胜心惊悲叹者哉。

行者这样忆念认识以后,就要转到自身上这样想:我从无始以来跟他们一起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但是他们都不惜生命,在道上实行,不断地升进地位,最终因行圆满果实成熟而证得圣位,这样的圣者有超过大地微尘的数目。然而我还是凡夫,一直到今天,还在无意义中虚生浪死。而且在自己身上,烦恼恶业等的障碍越来越多,福慧极其微薄,就好像在重重昏暗中照镜子一样,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忽然间想起这件事,禁不住心里特别悲伤感叹。这叫念天,就是念一生补处菩萨,念了以后,就要励力地改过自新,奋发努力。

六、从“回向发愿”已下,正明各各回前所修之业,向所求处。

六、从“回向发愿”以下,这是说明三类行人各将前面所修的善业,回向所希求处,也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七、从“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时节延促。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已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七、从“具此功德”以下,说明修行时节的长短。上者尽这一生形寿,下者在一天、一个时辰、一念等当中,或者从最少的一念、十念到一个时辰、一昼夜、一生。大意是说,一旦真实地发起了心以后,就誓愿尽这一生心不退转,唯一以往生净土为此生命终目标。

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种尽具。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

说到“具此功德”,就是前面所说的三项,有的人是具足前两项,有的人是具足后两项,有的人是三种全部具足。还有的人三种都不具足,这种人叫做穿着人皮的畜生,不叫做人。

又不问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应知。

在这个三项的修行当中,无论是具足三种或者不具足三种,只要回向都能得到往生。应当了知。

八、从“生彼国时”下,至“往生彼国”已来,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十一:

八、从“生彼国时”到“往生彼国”之间,这是说明此等行者在临命终时,圣者来迎接的情况以及往生的快慢程度,有十一段内容:

一、明标定所归之国;二、明重显其行,指出决定精进者,亦是校量功德强弱;三、明弥陀化主身自来赴;四、明观音已下,更显无数大众等,皆从弥陀来迎行者;五、明宝宫随众;六、明蒙观音势至共执金台至行者前;七、明弥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与化佛等同时授手;九、明既接升台,观音等同声赞劝行者之心;十、明自见乘台从佛;十一、正明去时迟疾。

这里有十一段内容:

(一)首先标定所归的是极乐国土;(二)重新显示这类人的修行,指出他是属于决定精进者,这也是较量功德的强弱,实际上得到上品上生者,都是功德很强的人;(三)说明弥陀化主亲自现身相来迎接;(四)“观音”以下,是进一步显示有无数大众等,都跟随弥陀前来迎接行者;(五)说明妙宝宫殿随着大众而来;(六)说明蒙观音势至共同持着金刚台到行者面前;(七)说明弥陀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八)说明佛既然发出光明照触行者身体,随即就和化佛同时伸出手来接引;(九)说明当时被接引生到金刚台上,观音、势至和无量菩萨都赞叹这位行者,策励他的心;(十)说明行者见了后,当时欢喜踊跃,就见到自己乘在金刚台上,跟随在佛后面;(十一)说明去得非常快,弹指间就生到了极乐国土。

九、从“生彼国”已下,正明金台到彼,更无华合之障。

九、从“生彼国”以后,说明乘着金刚台到了净土,没有花合的障碍。不像其他品位都有花闭花开的间隔,那是还有或粗或细障碍的缘故。而这类上品上生者,弹指间就已经到了西方净土,不必要经过花合花开的过程。

十、从“见佛色身”下,至“陀罗尼门”已来,正明金台到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闻妙法,即悟无生;二者须臾历事,次第受记;三者还至本国,更证总持巨益。

十、从“见佛色身”到“陀罗尼门”之间,说明金台一到了西方,直接见佛得到的利益差别,有三分:(一)一见佛闻法,当即就悟得无生;(二)指须臾间现大神通,能够周遍游历十方国土承事诸佛,次第蒙授记;(三)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像这样上品上生非常快,一往生就登地证果,获得无量功德。

十一、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上品上生义竟。

十一、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说到了十一句,总的解释完了上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1、思维水、火二河的比喻及对应的意义。为何对此思维就能守护自己往生的信心呢?

2、净土的回向发愿有哪两种?请分别解释。

3、为什么说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4、上品上生有哪三种众生?这三种人是如何获得往生的?

5、上品上生者在临命终时,往生的具体情形如何?到极乐世界后获得哪些利益?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中生的情况,是不一定受持读诵方等经典,然而善解大乘义趣,对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又能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这些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像这样修行的行者到了寿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三圣在无量大众眷属的围绕当中,持着紫金台到行者面前,赞叹说:“法子,你修行大乘,解第一义,所以现在我来迎接你。”说毕,与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当时行者看到自己坐在紫金台上,双手合掌赞叹诸佛,在一念顷就生到了佛国七宝池当中。当时所乘的紫金台如同大宝莲花,经过一夜就开放了。行者身体作紫磨金色相,脚下也有七宝莲花。佛和菩萨一时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当时就开明了眼目。

由于前世的宿习,这时听到国土中普遍地宣流法音,纯粹在宣说甚深第一义谛。这就是指前世在人间的时候,修行大乘,对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以这种宿习,一往生以后,听到的是甚深第一义谛的法。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现前应当好好地熏习胜义谛的义理。

当时他就走下金台,顶礼佛,合掌赞叹阿弥陀佛。经过七天,当时就于无上菩提得到不退转,而且应时就能飞行到十方世界,游历诸方国土,承事诸佛。在诸佛那里修各种三昧,经过一小劫证得无生忍,现前蒙佛授菩提记莂。这一种情况叫做上品中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其次,就上品中生位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的相,最后结成。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中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中生者”这一句,总的举出往生阶位的名字,这是属于大乘次善凡夫人。也就是相对于前者勇猛精进行善者而言,属于次一等的大乘善心凡夫。

二、从“不必受持”下,至“生极乐国”已来,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定指西方。即有其四:

二、从“不必受持”到“生极乐国”之间,这是说明十一门当中第六、第七、第八这三门当中,回向所修的行业,决定趣向西方。有四分细节:

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读诵,不得读诵。二、明善解大乘空义。或听闻诸法一切皆空,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暗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虽闻此说,其心坦然,不生疑滞也。三、明深信世出世苦乐二种因果,此等因果及诸道理,不生疑谤。若生疑谤,即不成福行。世间福报尚不可得,何况得生净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四、明回前所业,标指所归。

这四分内容是:(一)受法不定,或者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没有读诵;(二)说明行者善解大乘空义。他听闻到诸法一切皆空,生死空,无为也空,圣者凡夫、智慧愚痴都空。世间的六道法、出世间的三贤十圣等法,如果就其体性而言,毕竟无有差别,都是一味的空性。虽然闻到了这个空义,心里坦然,不生疑惑、阻碍。(三)深信世出世间的苦乐二种因果。世间是指善恶因果,如十善十恶等,出世间的苦乐因果是指四谛。对于这些因果以及它的相关道理,不生怀疑、诽谤。如果生了疑虑、诽谤,那就不成福德之行。世间的福报尚且得不到,何况往生净土?这一条相应于第三福中的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四)说明把前面所修的这些善业回向往生西方。

三、从“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已来,正明弥陀与诸圣众持台来应。即有其五:一、明行者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众自来;三、明侍者持台至行者前;四、明佛与圣众同声赞叹,述本所修之业;五、明佛恐行者怀疑,故言我来迎汝。

三、从“行此行者”到“迎接汝”之间,这是说明弥陀和圣众持着紫金台来应现。

有五分细节:(一)说明行者快要命终的短时间里;(二)说明在他临命终时,自然显现弥陀和圣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的侍者持着紫金台到了行者面前;(四)说明佛和圣众同声赞叹,讲述了他此生所修的行业,说到:“法子,你修行大乘解得第一义。”对他嘉勉鼓励;(五)佛怕行者认为不能往生,所以说“我来接你”。行者就明白,的确是阿弥陀佛来了。

四、从“与千化佛”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众圣授手,去时迟疾,即有其五:一、明弥陀与千化佛同时授手;二、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见身已坐紫金之台;三、明既自见坐台,合掌仰赞弥陀等众;四、明正去时迟疾;五、明到彼止住宝池之内。

四、从“与千化佛”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众圣授手,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五分细节:

(一)说明弥陀和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二)说明行者得蒙佛授手、提携后,就见到自身已经坐在紫金台上了;(三)说明已经见到自己坐在紫金台后,就双手合掌,仰赞弥陀等圣众的功德;(四)说明到达彼土的时间,指一念顷就生到西方;(五)说明到了西方,住在宝池当中。

五、从“此紫金台”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由行强故,上上即得金刚台。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台,生在宝池,经宿始开也。

五、从“此紫金台”之下,这是叙述了第十门中到了莲池、花开时节的差别。这也是由因行的强弱来分判,上上品由于行持强猛的缘故,临终得到了金刚台,没有花闭花开的过程。上中品由于行持稍劣的缘故,得到是紫金台,生在宝池里,经过一夜莲花才开。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下,至“得不退转”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五:一、明佛光照身;二、明行者既蒙照体,目即开明;三、明人中所习,到彼众声所彰,还闻其法;四、明既得眼开闻法,即下金台,亲到佛边,歌扬赞德;五、明经时七日,即得无生。言七日者,乃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经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到“得不退转”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有五分细节:(一)首先说明佛放光照着身体;(二)说明行者得到了佛光照体以后,眼睛就开明了;(三)说明过去在人间所熏习的,一到了西方就感现了各种法音,所显示的还是宣说第一义谛的妙法;(四)说明已经眼目开明,而且闻到了第一义谛的妙法后,行者就走下金台,亲自到佛这边来,歌扬赞叹佛的功德;(五)说明经过七天就证得了无生。所谓七天,是指此世界的七日,不是指西方的七日。此世界经过七天,在净土而言,只是一念须臾间。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下,至“现前受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一、明身至十方;二、明一一历供诸佛;三、明修多三昧;四、明延时得忍;五、明一一佛边现蒙受记。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到“现前授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利益。

有五分内容:(一)首先说明身体能够飞行到十方;(二)说明在一一国土游历供养诸佛;(三)说明在佛前修各种三昧;(四)指明经过一小劫而证得无生忍;(五)说明在每一尊佛那里都现前蒙佛授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中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中生的情况。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上品下生者,在因位也相信因果、不诽谤大乘,唯一发无上道心,以这个功德回向愿生极乐国土。这等行者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以及诸多菩萨持着金莲花,化成了五百化佛来迎接他。五百化佛一时垂下手来赞叹说:“法子!你现在清净,发了无上菩提心,我来迎接你。”

当见到这个情景时,他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里。端坐以后,莲花闭合,跟随世尊,就往生到西方七宝池中。经过一日一夜,莲花才开放。在七天中才见到了佛。虽然见到了佛身,对于佛的众多相好,心里还不能很明了,在三个七天后才了了现见。当时闻到众多音声都在宣演妙法,由此能够周遍游历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面前闻甚深法,经过三个小劫,得到百法明门,住于欢喜地。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下生。

以上总的上辈三品的观想,称为上辈生想,叫做第十四观。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在上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本位。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下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下生者”一句,总的举出阶位的名称,这是指大乘下善的凡夫人。

二、从“亦信因果”下,至“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二、从“亦信因果”到“无上道心”之间,这是阐明了第六门,所受持法行的差别,有三分内容:

一、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

(一)说到所信的因果不定,或者信或者不信,所以叫做“亦”。或者也可以是等同于上一品的深信。

又虽信不深,善心数退,恶法数起,此乃由不深信苦乐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

又要知道,虽然也信因果,但是信得不深,善心就会数数退失,恶法也会数数兴起,这都是由于对苦乐因果没有得到深忍信的缘故。一般人所说信因果都是浅信,所以善常常会退,恶常常会起。真正有深忍信,他就不会第二次犯过了,同时对于善行是坚决不退失的。这要知道信上有深浅的差距。

就本法而言,如果深信了生死苦,那罪障毕竟不会重犯;如果深信净土无为乐,那善心一发就永无退失。这说明此位和上位在信心的程度上有深浅的差别。但也有可能达到跟前面一样的深信,这里用的是“亦”字。

二、明信虽间断,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谤。若起疑谤者,纵使千佛绕身,无由可救也。

(二)说明信因果之心虽然有所间断,但是对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虑毁谤。如果起了怀疑毁谤,纵然千佛围绕也没办法救度。

因此一定要杜绝诽谤大乘的罪业,尤其净业行者不能够诽谤禅、密两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三、明已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无上道心也。此义第三福中已明竟。

(三)阐明了以上的亦信因果、不谤大乘,都是从消极方面说的,看起来好像没有积极方面的功行。唯一发一念厌患苦海、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回入生死普度众生的心,这称为无上道心或者菩提心。

这个含义在净业三福的第三福当中已经阐述过了,也就是对于菩提心的体相已经做了说明。

但要知道,上面讲的菩提心是一种特别结合在西方净土法门上的诠释。其实,是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两者都统合在一起了。发了厌苦的心,不再拘留在娑婆苦海,同时又发了乐生净土、入到诸佛境界的心。也就是一心要求生西方,而迅速地圆满菩萨的大悲愿行,之后回入生死界普度众生。这也就是发了要往生而得解脱成佛,从而普度无边众生的心,这是称合净土的菩提心的行法。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前正行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回向前面正行的功德,趣向于所求之处,也就是愿生极乐世界。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临终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九: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临终的时候圣众迎接,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九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圣众持金华来应;三、明化佛同时授手;四、明圣众同声等赞;五、明行者罪灭,故云清净,述本所修,故云发无上道心;六、明行者虽睹灵仪,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圣众同声告言,我来迎汝;七、明既蒙告及,即见自身已坐金华之上,笼笼而合;八、明随佛身后一念即生;九、明到彼在宝池中。

(一)说明在此生临终的短暂时刻;(二)说明到了临命终时,弥陀和圣众持着金莲花来应现;(三)说明当时有五百化佛一时授手;(四)说明圣众同声赞叹;(五)说明当时行者灭除了罪业,所以说清净,然后要称述行者因地所修,因此说发无上道心;(六)说明行者虽然睹见了西方三圣和诸菩萨的灵仪,但是有疑心恐怕不得往生,所以圣众同声说到:“我来迎汝!”这样打消他的疑虑;(七)说明已经得蒙圣众的宣告后,他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上,莲花笼笼而合闭;(八)说明跟随佛后,一念间就到达极乐世界;(九)说明到了净土就生到宝池里。

五、从“一日一夜”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一日一夜”以下,说明第十门到极乐世界后,莲池花开时节的差别。这里指一日一夜花才开。

六、从“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

六、从“七日之中”到“皆演妙法”之间,这说明第十一门中莲花开后所得利益的差别。也就是说七天当中见到佛,但是不明显,二十一天后才了了现见,而且听到了各种音声都在宣演妙法。

七、从“游历十方”下,至“住欢喜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后益也。

七、从“游历十方”到“住欢喜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世界所得的利益,也叫做后期的利益。也就是能够游历十方国土,供养诸佛,在诸佛前闻甚深的法门,经过三个小劫,得住欢喜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下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就行差别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一日七日专精进,毕命乘台出六尘。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接着是对本观的总结赞叹:以上三品人都是指的上辈上行上根之人,求生净土远离了贪嗔。就他们行持的强弱差别分成三品,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门相续不断,每一门和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种心相合。在一日乃至七日之中专一精进,到了命尽之时,就乘着宝台出离了娑婆的六尘。庆幸啊!难遭难遇的解脱机会今天已经得到,从此永远证得无为法性身。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上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说到了上辈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上辈往生一门的情形。

思考题

1、上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如何理解上品下生往生条件的“发无上道心”?这和一般的菩提心有何差别?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十五、就中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正明辨定其位;三者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四者正明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正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正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正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中辈三品竟。

这里中辈一门,跟前面就上辈观行善所做的分析是一样的。

第十五、在解释中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辨析,义理有十一门:

(一)总的说明佛咐嘱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的位次,说明他具有哪种修行;(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真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中品上生的情况是指,如果有众生受持了五戒,或者持受了八关斋戒,修行诸戒,没有造五逆罪,没有众多的过患,以持戒的功德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比丘众眷属围绕在他前面,放金色光明照到这人身上,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能够远离众苦。行者见到后,心里非常欢喜,当时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台上,长跪合掌,给佛作礼。还没有抬头时,就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很快莲花开敷,当花开敷的时候,听到了众多音声都在赞叹苦集灭道四谛,应时就证得了阿罗汉道,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等功德,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上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接着在中品上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八分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二、从“中品上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总的告命阿难和韦提希护持本法。

二、“中品上生者”一句,这是辨定阶位,指的是小乘根性上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上品的小乘根性者。

三、从“若有众生”下,至“无众过患”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三、从“若有众生”到“无众过患”之间,这说的是第五、第六门当中受持法门的差别。有四分细节:

一、明简机堪与不堪;二、明受持小乘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四、明虽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设有余愆,恒须改悔,必令清净。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

(一)简明根机堪能和不堪能的差别;(二)说明受持小乘斋戒等戒法;(三)说明小乘的戒力量较小,不能消除五逆重罪,因此说到不能造五逆罪;(四)说明虽然守持小乘戒等,不能有违犯。假使有一些过失,应当恒时改悔,务必使它清净。这一条相合上面三福当中的第二福:戒善之福。

然修戒时,或是终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时等,此时亦不定。大意皆毕命为期,不得毁犯也。

然而修戒的时候,或者是终身,或者是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个时辰等,这在时间上是没有决定的。总的来说,就是以毕命为期,不能毁犯。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中把所修的善业回向于所求愿处,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五、从“临命终时”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临命终时”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到了命终之时,圣众前来迎接的差别相以及往生时间的快慢。这个有六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比丘众来,无有菩萨,由是小乘根性,还感小根之众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为说法,又赞出家离多众苦,种种俗缘,家业王官,长征远防等,今既出家,仰于四辈,万事不忧,迥然自在,去住无障,为此得修道业,是故赞云离众苦也。五、明行者既见闻已,不胜欣喜,即自见身已坐华台,低头礼佛;六、明行者低头在此,举头已在彼国也。

(一)首先指的是寿命将尽的很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感得弥陀和比丘众前来,没有菩萨,这也是果随因感的缘故,由于行者是小乘根性,以其心还感得小乘的圣众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佛为他讲法,又赞叹出家能远离众多苦患,各种的世俗因缘,家庭事业的牵累、国王长官等的牵制,或者需要在外长时征战、奔逐,或者要到远方去防卫等等,现在已经出了家,仰仗四众弟子的供养、支持,无忧无虑,超然自在,无论去哪里、住哪里都无障碍,也因此能够一心地修持道业,所以赞叹说远离诸苦;(五)说明行者见闻净土的圣众,得到佛放光加被、又说法安慰以后,心里禁不住欣喜、踊跃。当时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莲花台上,当即就低头顶礼佛足;(六)行者低头还在此方,等到一举头已经生到了彼佛国土。

六、从“莲华寻开”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莲花寻开”一句,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彼国莲池后,花开时间早晚的差别。这里说到很快花就开了。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八解脱”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宝华寻发,此由戒行精强故也;二、明法音同赞四谛之德;三、明一得闻说四谛,即获罗汉之果。言罗汉者,此云无生,亦云无著。因亡故无生,果丧故无著。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言八解脱者,内有色外观色,一解脱。内无色外观色,二解脱。不净相,三解脱。四空,及灭尽,总成八也。

七、从“当花敷时”到“八解脱”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内容:(一)说明宝花很快打开,这是由于行者因地戒行精严、强猛的缘故。由于因上来得很急、很强,所以果上很快就开放;因上来得很缓、很弱,那果位花也开得迟,这都是因果相应的道理;(二)讲明当时花一开,国土里的法音在同声赞叹四谛的功德,这也是应他过去世修持小乘熏习四谛法很熟习的缘故;(三)说明他一听说四谛法,当即就证得了阿罗汉果。“罗汉”,此方翻为无生或无著。因的烦恼和业消灭的缘故,叫做无生;果的五取蕴消尽的缘故,叫无著。“三明”指的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八解脱”:内有色外观色,一解脱;内无色外观色,二解脱;不净相,三解脱;“四空”即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以及灭尽定。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中品上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来宣说了八句,总的讲明了中品上生的情况。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中生是指,如果有众生在一昼夜里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昼夜里持沙弥戒,或者一昼夜里持具足戒,不缺坏威仪,以这一昼夜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戒香熏修的缘故,作为这样的行者,在他寿命快要终尽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和眷属众放着金色光明,持着七宝莲花来到行者面前。

行者自己听到空中有声音赞叹说:“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的缘故,我来迎接你。”行者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莲花当即合闭,顿时就生到了西方极世界,在七宝池当中。经过七天莲花才开放。莲花开放后,行者眼目开明,双手合掌赞叹世尊。闻到说法,心生欢喜得到了初果。经过半劫后,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中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中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中生者”者,总举行名,辨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中品中生者”一句,总的举出行者的名目,是辨定行者所处的阶位,指的是小乘下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下品的小乘根性。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威仪无缺”已来,正明第五、六、七门中,简机时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斋戒;二、明受持沙弥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轻罪,如犯极重之过,三业威仪,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应知。

二、从“若有众生”到“威仪无缺”之间,这是阐明第五、第六、第七三门当中简别根机堪与不堪、修持时间的差别以及所受持的行法等的差别。

有三种情况:(一)受持八关斋戒;(二)受持沙弥戒;(三)受持具足戒。这三品戒同样都是持受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对于轻罪也如同犯重罪的过失那样,严密地守护,身口意三业的威仪不让它有过失。这是配上面的第二福,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之下,这是说明回向所修的善业趣向于所希求之处,也就是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四、从“戒香熏修”下,至“在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行者终时,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八:

四、从“戒香熏修”到“在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行者临命终时,圣众前来迎接,去时时间迟速差别的内容。有八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华来现;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六、明佛赞言:汝深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坐已华合;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

(一)首先说明处在寿命将尽的极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弥陀和比丘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比丘持着花现在面前;(五)说明行者自己见闻空中有声音等在作赞叹;(六)说明佛赞叹说:由于你深信佛语,能随顺圣言,心无疑虑,所以我来迎你;(七)说明已经得蒙佛赞叹后,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然后莲花闭合;(八)说明莲花闭合以后,就入了西方宝池之内。

五、从“经于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经于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后,花开时间的早晚。这里是经过七天花就开了。

六、从“华既敷已”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华开见佛;二、明合掌赞佛;三、明闻法得于初果;四、明经半劫已,方成罗汉。

六、从“花即敷已”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四分内容:(一)花开即见佛;(二)当时合掌赞叹佛的功德;(三)闻佛说法得证初果;(四)经过半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中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有七句不同,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中生的情况。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中品下生是指,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持世间的仁慈善心。这个人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幸遇了善知识,给他详细讲解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快乐之事,又说到法藏比丘四十八愿的情形。他听到了西方净土法门后,不久就命终,当时就像壮士屈伸手臂的片刻时间里就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以后经过七天,遇到观音、势至菩萨给他说法,他一听法非常欢喜,得证了初果,过了一个小劫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下生。

以上总的三种情况叫做中辈生想,称为第十五观。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下生者”者,正明总举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一、“中品下生者”一句,总的说明行者的名字,辨定了他所处的地位,指的是世善具上等福德的凡夫。

二、从“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受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简机;二、明孝养父母,奉顺六亲,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调柔善,不简自他,见物遭苦,起于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见闻佛法,亦不解希求,但自行孝养也。应知。

二、从“若有善男子”到“行世仁慈”之间,这是说明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别堪与不堪的根机差别,以及所受持的法门的差别。

有四分内容:(一)简别根机是善男善女;(二)说明这等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敬奉随顺六亲。这就合到了上面初福当中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两句;(三)说明此人性情调柔贤善,不管是对自方、他方的人,只要见到别人受苦,他都会起仁慈的心;(四)说明这种品类的人,一生当中从没有见闻过佛法,也不了解要在佛道上希求,只是以他的善根,自己行持孝养的善行。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下,至“四十八愿”已来,正明第八门中临终遇逢佛法时节分齐。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到“四十八愿”之间,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临命终时遇到佛法时节差别。这是指此前都没闻到佛法,只是临终极短时间里遇到了善知识给他讲说。

四、从“闻此事已”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得生之益,去时迟疾也。

四、从“闻此事已”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得到往生的利益以及去时的时间快慢。这是说到当时一闻到了西方的法,很快就命终往生了。去时的快慢,只有大力士屈伸手臂的片刻工夫,就已经生入了西方。

五、从“经七日已”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不开为异。

五、“经七日已”一句,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花开不开放的情况。

六、从“遇观世音”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七日已后,得遇观音大势;二、明既逢二圣,得闻妙法,证于初果;三、明经一小劫已后,始成罗汉也。

六、从“遇观世音”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细节:(一)说明到了七天以后,就遇到了观音、势至二菩萨;(二)说明既然遇到了两位大圣,听闻了妙法,由此就证了初果;(三)说明经过一个小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下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说到了七句,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孝养父母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中辈中行中根人,有的是受持了一日斋戒,临终时就处在金莲花中。又有在世孝养父母,到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教导他回向,给他讲说西方快乐的事实以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时佛和声闻众前来迎接,直接就生到了弥陀花座边上。在百宝花笼里经过七天莲花开敷,证得初果罗汉。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中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有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中辈一门的含义。

△十六、就下辈观善恶二行,文前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明受苦乐二法不同;七者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向所求处;九者明临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总料简下辈三位竟。

这一整段与上、中辈所开示十一门基本相同。只有在第六门加了“受苦乐二法”,也就是对于下辈,区分为受苦、受乐二法不同。这是因为下辈纯是造恶之人,所以在他没遇法以前都是在受持苦法。之后遇到善知识劝导,在临终的时候受持乐法,有这样的不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上生是指,有众生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业,虽然他没有诽谤方等经典,但这样的愚人造恶很多,无有惭愧。到了他快要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大乘十二部经的首题名字。因为他闻到了这些经名的缘故,除掉了千劫的极重恶业。智者又教他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的缘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当时阿弥陀佛遣派化佛、化观音、化势至来到行者前,赞叹说:“善男子,以你称念佛名的缘故,消除了累劫重罪,我来迎接你。”这样说了以后,行者就见到化佛的光明遍满了整个屋子。他见到后很欢喜,当即命终,乘着宝莲花,跟随化佛之后,生在莲池当中。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经过了七个七天,莲花才开敷。当花开的时候,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立在这个人前面,给他演说甚深的十二部经。他闻后就能信解,发了无上道心。经过十小劫具足百法明门,得入初地,这叫做下品上生者。

在高丽本当中,后面还有一句:

【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

这是由于他听到了佛名、法名和僧名,闻到三宝名的缘故,就得以往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九:

在下品上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九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吩咐之意。

二、从“下品上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恶轻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上生者”一句,是辨定行者所处的地位,指的是造十恶轻罪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无有惭愧”已来,正明第五门中简机,举出一生已来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五:

三、从“或有众生”到“无有惭愧”之间,这是说明第五门当中简出机宜,指出一生当中造恶轻重的情形。这里有五段细节:

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造作众恶;三、明虽作众罪,于诸大乘不生诽谤;四、明重牒造恶之人,非智者之类也;五、明此等愚人,虽造众罪,总不生愧心。

(一)总的说明这是一类造恶的根机;(二)说明他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法;(三)说明虽然他造众罪,但是对于大乘经不生诽谤;(四)再次指出这类造恶者不属于智者而是愚人;(五)是说这等愚人虽然造了重罪,总不生惭愧心。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生死之罪”已来,正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闻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识;三、明善人为赞众经;四、明以闻经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转教称念弥陀之号;六、明以称弥陀名故,除罪五百万劫。(经中说的是“五十亿劫”。古文中的“亿”有时指十万,有时指万万,也许这里是指十万。)

四、从“命欲终时”到“生死之罪”之间,这是说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知识闻法的情形。

有六段细节:(一)说明在即将命终的很短的时间里;(二)说明这时忽然遇到了教导往生的善知识;(三)此善知识为他赞说了十二部经的经题;(四)说明以闻诸经名字的功用力量,消除了千劫罪业;(五)说明智者进一步教他称念弥陀名号;(六)说明以他称念弥陀名号的缘故,除罪五百万劫。

问曰:何故闻十二部经名,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问:为什么闻十二部经名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能除罪五百万劫?这有什么道理?换言之,为何称佛一声的灭罪力超过了闻受经名呢?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回答:因为当时造罪的人业障很重,加上有很大的死苦逼恼身心。善人虽然说了很多经名,但是他当时听受的心非常轻浮散乱。由于他的心散乱的缘故,除罪的力量就稍微弱一些。而佛名只是一句话,它就很方便摄住散心而让心安住。而且又教他以正念称名,由于当时他心很重的缘故,就能除罪多劫。

五、从“尔时彼佛”下,至“生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化众来迎,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尔时彼佛”到“生宝池中”之间,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临终的时候,化现的圣众前来迎接、往生时间快慢的情况。有六段细节:

一、明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二、明化众既已身现,即同赞行人。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四、明既蒙化众告及,即见光明遍室。五、明既蒙光照,报命寻终。六、明乘华从佛生宝池中。

(一)首先说到行者正称名的时候,阿弥陀佛当即派遣化佛、化观音、化势至,应声就现在眼前,所谓随呼随应,不隔刹那;(二)说明化现的西方三圣已经现身以后,就同声地赞叹行人;(三)说明所听到化身的赞叹,只说到了以称念佛名的功德力,我来迎接你,没有说到闻经的事。就佛本愿的意思来说,唯一是想劝导行者正念称名,这样就能很快得到往生,不同于杂散的业行。像这部经以及其他诸部净土经法当中,处处广为赞叹,劝令众生直接称念名号,会得到切要的利益,要知道这个要点。

换言之,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这是因为它能够切中要害。尤其在临终的时候,杂散之业会分散力量,而称名极其简要,一念即起,当时心力容易投注在上面,使得心力很强,与佛愿相应就速得往生。所以持名念佛乃方便之极,简易之极,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紧急关头,要用一个极其方便、而且能够提起心力的办法,那么称名是极其切要的。到了那个关头,用其他杂散的业来不及,用称名的话,就像一个孩子呼求母亲,立即就能感召。

(四)说明当时在化现的三圣告知以后,就见到了化佛的光明充满了房屋;(五)行者已经得蒙了佛光照触,不久就舍报命终;(六)命终以后,乘着莲花跟随佛,生在宝池当中。

六、从“经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从“经七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当中到了莲池以后,花开时间的早晚差别,这种行者是经过七七四十九日才花开。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得入初地”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五:

七、从“当花敷时”到“得入初地”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得利益的差别。有五段细节:

一、明观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宝华之侧;三、明为说前生所闻之教;四、明行者闻已,领解发心;五、明远经多劫,证临百法之位也。

(一)当莲花开敷后,大悲观音和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二)二菩萨现身降临在行者的宝花旁边;(三)给他宣说前世所听闻到的甚深十二部经;(四)行者听后,当即领解,发无上道心;(五)经历了十小劫,证得了百法之位,也就是得入初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

九、从“得闻佛名”已下,重举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九、从“得闻佛名”以下,是再次举出行者所得的利益,不但念佛得以往生,而且念法、念僧也能生入净土。

上来虽有九句不同,广解下品上生竟。

上来虽然有九句不同,具体解释了下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散善义)

1、中品上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中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3、中品下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往生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4、下品上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为什么在他临终闻十二部经名时,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除罪五百万劫?

5、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修行净土有何启发?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

佛告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中生,是指有一类众生毁坏了五戒、八戒或具足戒,这样的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没有惭愧,他是以各种恶业作为庄严。

【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

这个愚人以恶业的缘故会堕到地狱里,在他寿命快要穷尽时,地狱的众多猛火,一时间都现在前面。这时遇到善知识以大慈悲心给他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为赞叹彼佛的光明神力,也赞叹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人听了之后,就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顿时化为清凉风,吹着天花,花上都有化佛菩萨迎接这个人。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华乃敷。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是名下品中生者。】

当时在一念顷中,就往生到西方七宝池的莲花当中。经过六劫莲花才开敷。当花开时,观世音、大势至以清净梵音安慰他,为他演说大乘甚深经典。一听到了妙法,他就应时发起了无上菩提心。这种情况叫做下品中生。

次就下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在下品中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七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佛吩咐阿难和韦提希。

二、从“下品中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中生者”一句,这是辨定他的地位,指的是破戒中等罪行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应堕地狱”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业,即有其七:

三、从“或有众生”到“应堕地狱”之间,这是说明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出根机和他造罪业行的情况,有七分细节:

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多犯诸戒;三、明偷盗僧物;四、明邪命说法;五、明总无愧心;六、明兼造众罪,内心发恶,外即身口为恶,既自身不善,又见者皆憎,故云以诸恶业自庄严也;七、明验斯罪状,定入地狱。

(一)总的来说,这是一类造恶的机;(二)说到他在生时犯了很多戒;(三)说到他又偷盗了僧众的财物;(四)又有邪命说法的罪行;(五)无论造什么罪总无惭愧心;(六)说明他兼造各种罪业,内心发恶念,外面身口放纵造恶,自身既行不善,又人见人憎。因此说他是一个以诸恶业而为庄严的人;(七)说明根据他的罪状,可以断定决定要入地狱。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即得往生”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善恶来迎,即有其九:

四、从“命欲终时”到“即得往生”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临终时善恶相显现的情况,有九分细节:

一、明罪人命延不久;二、明狱火来现;三、明正火现时,遇善知识;四、明善人为说弥陀功德;五、明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六、明既蒙罪灭,火变为风;七、明天华随风来应,罗列目前;八、明化众来迎;九、明去时迟疾。

(一)首先说到,这是在罪人生命即将结束的短暂时间里;(二)说到由于生前的业力,已经出现了地狱之火;(三)说明正当地狱火显现时,遇到了善知识;(四)指明善人为他讲说弥陀的功德;(五)说明罪人闻到了弥陀名号,就除了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六)既然蒙佛力加被,灭除了多劫的罪业,地狱的火转而变为清凉风;(七)当时这个清凉风吹着天花罗列在目前;(八)这时在每朵天花上都有化现的佛菩萨来迎接他;(九)说明一念顷就生到了七宝池中。

五、从“七宝池中”下,至“六劫”已来,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七宝池中”到“六劫”之间,这是说到第十门当中到莲池后,花开时间的差别。这里说到经过了六劫才开敷莲花。

六、从“莲华乃敷”下,至“发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

六、从“莲花乃敷”到“发无上道心”之间,这是说到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内容:

一、明华既开已,观音等梵声安慰;二、明为说甚深妙典;三、明行者领解发心。

(一)说到莲花开敷以后,观音势至以梵音而作安慰;(二)说明二大士为他宣说大乘甚深经典;(三)说明行者听闻的当下领解,发起了无上道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下品中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以上这七句,总的解释了下品中生的情况。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下生是指,有一类众生做不善业。五逆十恶,造作了很多的恶业。这样的愚人以恶业的缘故应当堕入恶趣,经历多劫无有止境地受苦。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这样的愚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给他种种安慰,为他宣说妙法,教他念佛。这个人由于大苦逼恼的缘故,念不起佛。善友就告诉他:如果你不能念彼佛的话,你就应该称阿弥陀佛的名字。这样他就至心称佛名,一声接一声而不断绝,念满了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的缘故,每一念当中都除灭了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以后,见到了金莲花,像日轮一样住在他面前,一念顷就往生到了极乐世界。

【于莲华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以上六字丽作“即为其人广说”)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

当时他在莲花里面,经历了十二大劫花才开放。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给他广说诸法实相、灭罪的方法。他听了以后非常欢喜,当时就发起了菩提心,这种情况叫做下品下生。

以上三者统称为下辈生想,这叫做第十六观。

次就下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在下品下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七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总的吩咐阿难和韦提希。

二、从“下品下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下生者”一句是辨定了他的地位,这是指具造五逆等重罪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受苦无穷”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七:

三、从 “或有众生”到“受苦无穷”之间,这是说到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出根机,并且说明他造罪轻重的情形。有七分细节:

一、明造恶之机;二、明总举不善之名;三、明简罪轻重;四、明总结众恶,非智人之业;五、明造恶既多,罪亦非轻;六、明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因业既非是善,果报焉能不苦也;七、明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一)这里说的是一类造恶的根机;(二)总的举出他是做不善业;(三)指明罪业轻重,也就是他五逆十恶等无所不造;(四)总结这些恶业并非智者的业行,而属于愚人;(五)说明既然造了这么多恶,那罪业当然不轻;(六)说明没有业就不受报,没有因就不受果,既然业因不是善的,那么果报哪里能不苦;(七)说明既然具有非常多、非常深的造恶业因,那当然酬报的果是累劫也难以消尽的。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问:在四十八愿里说到,唯除五逆和谤法两类不能往生,而在这部《观经》下品下生文当中,却简除谤法而摄受五逆,这里有什么含义?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回答:四十八愿当中简除了五逆和谤法两类,这是从抑止门也就是遮止门来说的。因为这两种业障碍极重,如果造了直接入阿鼻地狱,在历劫当中无时无刻不恐怖、受苦,没办法脱出。如来恐怕众生造这样的两种罪过,所以以方便语遮止说:你们造这两种罪就不能往生。其实也不是不摄受。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本经的下品下生当中取五逆除谤法,因五逆罪已经造了,不可抛弃让他流转,还是发起大悲要摄取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其次谤法的情形,也是在还没有造的时候就遮止说,如果你谤法的话,就不能往生。这也是就没有造业的情况来说的。如果他已经造了谤法,还能够回心愿往,还是摄受他能够往生净土的。

虽得生彼,华合经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已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这类谤法者虽然生到了净土,但是闭合在花苞里需要经历多劫。他们在花里的时候,有三种障碍:(1)不能够见佛和圣众;(2)不能听闻正法;(3)不能游历诸佛国土,承事诸佛,广兴供养。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苦。经上说,就像比丘入三禅的快乐那样,要晓得是这种受用。虽然闭在花中多劫不开,岂不胜过阿鼻地狱当中长时永劫受诸痛苦无数倍?总而言之,所谓本经摄取五逆简除谤法,也是就抑止门来说的。所以,罪业再重的人往生都是有希望的。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确实太不可思议,佛力太不可思议!

四、从“如此愚人”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闻法念佛,得蒙现益。即有其十:

四、从“如此愚人”至“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闻法念佛得到现前利益。有十分细节:

一、明重牒造恶之人;二、明命延不久;三、明临终遇善知识;四、明善人安慰教令念佛;五、明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六、明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七、明念数多少,声声无间;八、明除罪多劫;九、明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十、明去时迟疾,直到所归之国。

(一)首先再次举出这是造恶之人;(二)指明时间是在他即将命终的极短暂时间里;(三)说明在此临命终时,有幸遇到善知识;(四)说明善人安慰教导他念佛;(五)说明当时他被死苦逼得很厉害,根本发不起心念佛;(六)是说善友知道他被苦所逼,失掉正念,没办法提起,转而就教他口里称念弥陀名号;(七)说明他念的数量只具足十念,一声接一声地相续而没有间断;(八)说明每一念中都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九)说明临终正念佛名,见到了金莲花像日轮一样显现在面前;(十)说明去的速度,在一念顷就生到了极乐国土。

五、从“于莲华中满十二劫”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五、从“于莲花中满十二劫”以下,说明第十门当中到了莲池,花开的时间早晚差别。这里是指经过十二大劫。

六、从“观音大势”下,至“发菩提心”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三:一、明二圣为宣甚深妙法;二、明除罪欢喜;三、明复发胜心。

六、从“观音大势”到“发菩提心”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这有三分内容:(一)说明花开后观音、势至二大士给他宣说甚深的诸法实相,除罪妙法;(二)说明在除罪后,他生起欢喜心;(三)说明当即就发起了菩提心;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下品下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七句,具体解释了下品下生的情形。

赞云: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三华障重开多劫,于时始发菩提因。

赞颂到:下辈下行下根人,指的是生前造作十恶五逆等,处在很深重的贪嗔烦恼当中,造下了四重罪、偷僧物罪、谤法罪。但是从来不起惭愧,悔除过失。临终的时候,苦相如云般集聚,地狱的猛火已经现在罪人心前。

这时,忽然幸遇了往生善知识,紧急地劝导他专称弥陀名号。当他念佛时,化佛菩萨寻声赶到,一念倾心就入了极乐宝莲。这三品人,由于昔日的深重业障,在花中需要经过多劫才能开放。花一开,蒙菩萨说法,才发起菩提心。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下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说到三种品位,总的解释完了下辈这一门的含义。

前明十三观以为定善,即是韦提致请,如来已答。后明三福九品名为散善,是佛自说。虽有定散两门有异,总解正宗分竟。

总结:以上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说明了十三观的观法,称为定善,这是韦提希祈请,如来做了回答;第二部分是阐述了三福、九品因行果德的情形,叫做散善,这是如来无问自说。虽然有定散两门的差别,总的解释了正宗分的内涵。

【说是语时,韦提希与五百侍女,闻佛所说,应时即见极乐世界广长之相。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心生欢喜,叹未曾有。豁然大悟,逮无生忍。五百侍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生彼国。世尊悉记,皆当往生,生彼国已,获得诸佛现前三昧。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

这样宣说的时候,韦提希和五百侍女听佛所说,应时就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无限广长的相状,见到了阿弥陀佛的色身和观音、势至两大菩萨,内心生起欢喜,叹未曾有,豁然间大悟,得到无生忍。五百侍女也发起无上菩提心,愿生西方净土。世尊都给她们授记,皆当往生,而且生到佛国以后,获得诸佛现前三昧。当时在虚空中听闻的无量诸天都发起了无上道心。

三、就得益分中,亦先举,次辨,即有其七:

第三、在得益分当中,也是首先举出题名,然后辨明情形,有七分内容:

初、从“说是语”者,正明总牒前文,生后得益之相。

一、“说是语时”,是承前启后句,它是在承接前文,发起后面获得利益情形的经文。

二、从“韦提”已下,正明能闻法人。

二、“韦提及五百侍女”一句,说明当时的闻法者。

三、从“应时即见极乐”已下,正明夫人等于上光台中见极乐之相。

三、从“应时即见极乐”以下这一句,是说明夫人等现见了在前一阶段得佛力示现,在光明台中所见的极乐世界的情景。

四、从“得见佛身及二菩萨”已下,正明夫人于第七观初见无量寿佛时,即得无生之益。

四、从“得见佛身及二菩萨”以下,这是说明夫人在世尊讲述第七观初,见到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得到了无生的利益。

五、从“五百侍女”已下,正明睹斯胜相,各发无上之心,求生净土。

五、从“五百侍女”以下,说明在场的侍女们目睹了净土殊胜的庄严,各自发起了无上道心,求生净土。

六、从“世尊悉记”已下,正明侍女得蒙尊记,皆生彼国,即获现前三昧。

六、从“世尊悉记”以下,这是说明五百侍女都得到了世尊的授记,都将生到极乐世界,一往生后就获得诸佛现前三昧。

七、从“无量诸天”已下,正明前厌苦缘中,释梵护世诸天等,从佛王宫临空听法。

七、从“无量诸天”以下,这是说到在前面厌苦缘一段中,帝释、梵天、四大天王等诸天跟随佛来到王宫,在虚空中听法。

或见释迦毫光转变,或见弥陀金色灵仪,或闻九品往生殊异,或闻定散两门俱摄,或闻善恶之行齐归,或闻西方净土对目非远,或闻一生专精决志,永与生死分流。此等诸天,既闻如来广说希奇之益,各发无上之心。

当时这些空中的天人们,或者见到世尊白毫光做种种转变;或者见到阿弥陀佛金色之身的相好;或者听闻到佛讲述的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德差异;或者听闻到定散两门都能摄受往生;或者听闻到无论是善恶之行,只要是回心愿往,都一道归入净土;或者听闻到西方净土就在目前,并非遥远;或者听闻到尽此一生专精决志,直往西方,就能永断生死之流,入于西方清净法流。这些诸天既然听到如来广说净土法的稀奇利益,各自都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斯乃佛是圣中之极,发语成经。凡惑之类蒙餐,能使闻之获益。

这是总的赞叹利益。佛是圣人中无上的圣人,他已到达断证究竟圆满,所以由佛智慧发出的圣言就成为三世不易、十界同尊的经法。凡夫有惑障之类受用到甘露妙法,就能使听闻者都获得极大利益。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得益分竟。

以上七句具体解释了听闻本法得利益的情形。

思考题

1、下品中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临终往生情形如何?

2、下品下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临终往生情形如何?生到了净土,闭合在花苞时,有哪三种障碍?又有何利益?

3、在四十八愿里说到,唯除五逆和谤法不能往生,而在这部《观经》下品下生文当中,却简除谤法而摄受五逆,是什么原因?是否谤法者决定不能往生?


四、次明流通分,于中有二:一、明王宫流通;二、明耆阇流通。

第四、接着要说明流通分,其中有二分:一、在王宫流通本法;二、在耆阇崛山流通本法。

【尔时阿难,即从座起,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

当时阿难从座位起身,禀白佛说:世尊,应当怎样称呼此经?此经的要义应当如何受持?

【佛告阿难:此经名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亦名净除业障,生诸佛前。汝当受持,无令忘失。行此三昧者,现身得见无量寿佛,及二大士。】

佛告诉阿难:这部经称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可以叫做《净除业障生诸佛前》。你应当受持,不要忘失。行这个观佛三昧或念佛三昧,现生就能见无量寿佛和观音势至二位大士。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但闻佛名、二菩萨名,除无量劫生死之罪,何况忆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男子、善女人,只要闻到无量寿佛名和二菩萨名,就能灭除无量劫的生死之罪,何况忆念?如果念佛,要知道这个人就是人中的白莲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成为他的胜友。他必将坐菩提道场,生在诸佛之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佛告诉阿难:你要好好持这个真言。持这个真言,就是执持无量寿佛的名号。

【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佛宣说这些圣语的时候,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和韦提希等闻佛所说,都生起大欢喜心。

今先就王宫流通分中,即有其七:

在两种流通当中,首先就王宫流通分里,分成七节来解释:

一、从“尔时阿难”已下,正明请发之由。

一、从“尔时阿难”以下,说明阿难请问,发起下文的缘由。

二、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如来双标依正以立经名。又能依经起行,三障之云自卷。答前初问“云何名此经”一句。

二、从“佛告阿难”以下,这是如来正式双标依正来安立经名。依,指观极乐国土;正,指观西方三圣,因此合立此经名称为“观极乐国土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总的以此经名确立了本经的宗旨是观佛三昧,或者说观想极乐依正庄严。

接着说到,又根据此经的力用来立经名。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依照这部经法发起观行,烦恼障、业障、报障的乌云自然消失,因此立名为:“净除业障生诸佛前”。

总的是以这两项回答了前面的提问“如何命名此经”这一句。

三、从“汝当受持”已下,答前后问“云何受持”一句。

三、从“汝当受持”以下,回答了第二问“云何受持”这一句。

四、从“行此三昧者”下,至“何况忆念”已来,正明比校显胜,劝人奉行。

四、从“行此三昧者”到“何况忆念”之间,这是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利益,劝导人们来奉行本三昧法。

即有其四:一、明总标定善,以立三昧之名;二、明依观修行,即见三身之益;三、明重举能行教之机;四、正明比校显胜,但闻三身之号,尚灭多劫罪愆,何况正念归依,而不获证也?

这里有四分含义:(一)首先总的标明定善来安立三昧的名称;(二)说明依观修行,就能得见西方三圣微妙色身的利益;(三)再次举出能依教修行的根机;(四)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也就是说只要闻到西方三圣的名号,尚且能够灭除多劫的罪愆,何况一心正念皈依三圣,哪里会不获果证呢?

五、从“若念佛者”下,至“生诸佛家”已来,正显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五、从“若念佛者”到“生诸佛家”之间,这是显示念佛三昧确有超胜绝伦的功能,不是其他杂善所能相比。

即有其五:一、明专念弥陀佛名;二、明指赞能念之人;三、明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希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分陀利华为喻。梵言分陀利,此云好华,亦名妙好华,亦名希有华,亦名上上华,亦名最胜华,此华相传白莲华是。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希有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胜人也。

这有五分含义:(一)这里特指的是专念弥陀名号的修行;(二)特指要赞叹能念弥陀名号的人;(三)说明如果能相续念佛,此人极其稀有,没有其他物品可以比方,所以用分陀利花来作比喻。

梵语“芬陀利”,此方称为好花,或者妙好花、稀有花、上上花、最胜花,此花相传就是白莲花。为什么引芬陀利花作为譬喻呢?因为如果能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是人中的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稀有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胜人。

四、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四)说明专念弥陀名号者,观音势至常常如影随行般地护持他,就像他的亲友、善知识那样。也就是专念弥陀名号,就和观音势至形影不离,在缘起上是非常亲近的,常常都能得到护持。

五、明今生既蒙此益,舍命即入诸佛之家,即净土是也。

(五)说明现生就能得到这样观音、势至常随影护的大利益,那么可以预断,一旦舍命就当即入了诸佛之家,即西方净土。

到彼长时闻法,历事供养。因圆果满,道场之座岂赊?

一到了西方,长时不断地闻法,而且周遍游历佛国,承事供养诸佛,如此迅速地成满了普贤愿海。这样到达了因圆果满的地位,菩提道场的成佛席位哪里少得了他呢?也就是决定成佛的意思。

所以这是一条极其光明、直截的坦途,非常殊胜圆顿。只要透过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这一妙门,就能够常常得到观音势至的拥护,而且舍命当即就生入诸佛之家——殊胜的净土。一入了净土就能长时闻法增进,念念不断,迅速圆成普贤行海,登至无上果地,因此这是径捷登入涅槃城的妙庄严路。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已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六、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这是说明世尊付嘱阿难弥陀名号的妙法,让它流通于千秋万世。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虽然说到了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两门的利益,但就佛的本愿来说,是想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名号。这也就是流通本法到了最关键处,实际是归到一句名号。

世尊最后说了深有意趣、意味深长的话,特别付嘱阿难:你好好持住这句真言。你要把它流通到未来世,利益一切众生。持什么样的真言呢?就是持“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一语点明世尊传法的本意,就世尊自己心里的愿望而言,就是想让未来众生专称弥陀名号。

七、从“佛说此语时”已下,正明能请能传等,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遇餐甘露,意跃无以自胜也。

七、从“佛说此语时”以下,这是说到能请者韦提希、能传者阿难等,在这一场法会当中,听到了前所未闻的法,见到了前所未见的殊胜境界和法益,如同渴饮甘露般,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利益和欢喜,当时内心有情不自禁的欢喜踊跃。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王宫流通分竟。

以上七句具体讲解了王宫流通分的内容。

【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尔时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无量诸天龙夜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

当时世尊由虚空回到了耆阇崛山。尔时阿难详细地广为大众演说了这以上的经法。无量的人、天、龙神、夜叉听佛所说,都生大欢喜,礼佛而退。

五、就耆阇会中,亦有其三:一、从“尔时世尊”已下,明耆阇序分;二、从“尔时阿难”已下,明耆阇正宗分;三、从“无量诸天”已下,明耆阇流通分。上来虽有三义不同,总明耆阇分竟。

第五、在耆阇会当中也有三分。“耆阇会”就是指在耆阇崛山当中,阿难为在场的大众复述了以上的经义,这就是流通的第二分。在这一分当中,又有三分:一、从“尔时世尊”以下,是耆阇一会的序分;二、从“尔时阿难”以下,是耆阇一会的正宗分;三、从“无量诸天”以下,是耆阇一会的流通分。以上这三义,总的说明了耆阇分的内容。

初、从“如是我闻”下,至“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序分;二、从“日观”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明得益分;四、从“尔时阿难”下,至“韦提等欢喜”已来,明王宫流通分;五、从“尔时世尊”下,至“作礼而退”已来,总明耆阇分。上来虽有五分不同,总解《观经》一部文义竟。

一、最初从“如是我闻”到“云何见极乐世界”以来,这是本经的序分;二、从“日观”到“下品下生”之间定善和散善的内容,这是本经的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到“诸天发心”以来,是说明本经的得益分;四、从“尔时阿难”到“韦提等欢喜”以来,是本经两会当中王宫这一会的流通分;五、从“尔时世尊”到“礼佛而退”之间,是总的说明耆阇分,也就是阿难在耆阇重述本经以及流通的含义。

以上由这五分,总的解释《观经》一部文义完毕。

窃以真宗叵遇,净土之要难逢。欲使五趣齐生,是以劝闻于后代。

这里说到流通本法的因缘。

“真宗”,是指仰仗弥陀不可思议智慧悲愿的力量,业系凡夫能一生往生净土的真实宗轨。“叵遇”,就是没有善缘者难以遇到。这都是由于往昔在诸佛前种过无数善根,才能够值遇这样的奇特法门。因此说到,这个在通途八万四千法门之外的净土要门,令垢障凡夫即生横超生死、跻身净土的重要之道是很难遇到的。为此如来悲心,想使未来世的五趣或六道凡夫一起生入净土,所以在此劝导流通,使得后代有缘者都能够闻到这个妙法。

但如来神力,转变无方。隐显随机,王宫密化。于时耆阇圣众,小智怀疑。佛后还山,弗窥委况。

但是如来不可思议的神力都是应缘现化,不拘一格,并没有定相可得,因此说“转变无方”。“方”,指固定的格式。“无方”,就是自在变现,不拘一格。“隐显随机”,就是在有缘者前见到了佛身显现说法,这叫做“显”,在无缘者前不见这些境相,叫做“隐”。

当时应韦提希的祈请,世尊当即降临王宫,显现光明佛刹等等,并且宣说十六观经,外人并不知道,这叫“密化”。当时耆阇崛山智慧不大的人心有怀疑。佛后来返回灵山,大众都不能窥测此中的原委或具体情形。

由是阿难为宣王宫之化、定散两门,异众因此同闻,莫不奉行而顶戴。

以此缘故,阿难代佛宣布在王宫里宣说的定散两门的教法。当时灵山四众等弟子由此同闻到这部妙法,无不奉行顶戴。这也就是本经有王宫和耆阇山两会的原因。

敬白一切有缘知识等:余既是生死凡夫,智慧浅短。然佛教幽微,不敢辄生异解。遂即标心结愿,请求灵验,方可造心。

这是善导大师最后的交待,陈述自己造论的经过和本怀。

敬白一切有缘的善知识等:我既然是一个生死凡夫,智慧浅短,而佛教甚为深细,我不敢随意地产生不如佛心意的理解。因此我标心结愿,请求灵验,得到佛心的应许,才能够以心造本疏。

这里的“造”是趣近的意思。比如说到造诣,就是心到达之处。“造心”,就是我才开始能运行自己的心,来到达法义的深处。

南无归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三宝,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彼土诸菩萨大海众,及一切庄严相等。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若称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大悲愿意者,愿于梦中得见如上所愿一切境界诸相。

当时我皈命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佛法僧三宝,特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导师阿弥陀佛以及观音势至两大胁侍,连同彼土一切的菩萨大海众和一切庄严相等。

在这样的圣境面前,我标明心意:某人现在想提出这部《观经》的要义,作为古今不变的定则。也就是要给《观经》的要义下一个定论。如果我的所行称合三世诸佛、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的大悲愿意的话,愿在梦中见到如是所愿的一切境界相,从而能真实地确认出《观经》的所诠义。

于佛像前结愿已,日别诵《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即于当夜,见西方空中,如上诸相境界,悉皆显现。杂色宝山,百重千重。种种光明,下照于地,地如金色。中有诸佛菩萨,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动身手,或住不动者。既见此相,合掌立观,良久乃觉。觉已不胜欣喜,于即条录义门。

我在佛像前结愿以后,每日特别诵持《阿弥陀经》三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至心发愿。

就在当天夜里,见到了西方的空中如上的境界相,一切都显现在心前:杂色的宝山百重、千重,种种光明下照在地面,地面如同金色。其间有诸佛菩萨,或者端坐,或者站立,或者说法,或者默然,或者动转身手,或者安住不动。见到了这些境相合掌立观,良久才醒过来。醒后不胜欢欣鼓舞,就对于以上的一切净土依正庄严等的义理,一条一条地记录各门含义。也就是说《观经》十六观里,有关西方依正境相是怎样的情形?由于在梦中已经完全地显现了,因此我就一条一条地分门别类决定好它的含义。

自此已后,每夜梦中,常有一僧而来指授。玄义科文既了,更不复见。

自此以后,每天夜里梦中常常有一僧人前来指示传授。等到玄义科文已经结束,就再也不见了。

后时脱本竟已,复更至心要期七日,日别诵《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初夜后夜,观想彼佛国土庄严等相。诚心归命,一如上法。

后来撰写完毕的时候,再次至心约定七天的日期,每一天特别诵持《阿弥陀经》十遍,念阿弥陀佛三万遍。而且在初夜和后夜时分,观想弥陀国土庄严等相,诚心归命,如同上面所说的观法。

当夜即见三具硙轮,道边独转。忽有一人,乘白骆驼来前见劝:“师当努力,决定往生,莫作退转。此界秽恶多苦,不劳贪乐。”答言:“大蒙贤者好心示诲。某毕命为期,不敢生于懈慢之心。”(云云)

当天夜晚,就见到三具硙轮在道边旋转。忽然有一个人乘着白骆驼前来劝示,他说:“师父,当努力!决定往生,不要退转。此世界秽恶不净,有很多苦恼,不必劳心贪著享乐。”我回答:“大蒙贤者好心教诲指示,某尽生命为期,不敢生懈慢心”等等。

第二夜,见阿弥陀佛身真金色,在七宝树下金莲华上坐。十僧围绕,亦各坐一宝树下。佛树上,乃有天衣挂绕。正面向西,合掌坐观。

第二天夜晚,又现见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七宝树下的金莲花上端坐,周围有十位圣僧围绕,也各自坐在一棵宝树下面。在佛边的宝树上有天衣挂绕。我正面向着西方,合掌端坐作观。

第三夜,见两幢杆,极大高显。幢悬五色,道路纵横,人观无碍。

第三夜,又见到两个极其高显的巨大宝幢,幢上悬挂着五色。而且道路纵横,一眼望过去了无障碍,十分地通畅。

既得此相已,即便休止,不至七日。

得到此相以后,我就停止了。本来约定是七天的诵经、念佛来作祈祷,既然已经得到了明显的证相,还没到七天就结束了,因为已经得到印证了。

上来所有灵相者,本心为物,不为己身。既蒙此相,不敢隐藏。谨以申呈义后,被闻于末代。愿使含灵闻之生信,有识睹者西归。以此功德回施众生:悉发菩提心,慈心相向,佛眼相看,为菩提眷属,作真善知识,同归净国,共成佛道。

以上所有的灵相,我的发心是为着后世的众生着想,并不是为了显示自身的功德,或者邀来名誉。既然已经得了此相印证,我也不敢隐藏,我恭敬地把这一段请印证的情形在经义以后,呈示给读者,使它广闻于末代。愿使一切含灵闻到者都能生起信心,有见识能够见到大义者都能够归入西方净土。

我也以此注疏的功德回施给一切有情:悉发无上菩提之心,彼此慈心对待,都视为佛,以佛眼相看。作为未来永不分离的菩提眷属,把任何一个净业行者都视为真善知识,共同归于弥陀净国,同成佛道。

此义已请证定竟。一句一字不可加减。欲写者一如经法。应知。

此义已经请示十方三宝和释迦、弥陀、观音、势至、净土海众菩萨等共同印证。既然已经得到灵相,印证许可完毕,因此本疏应当等同佛说,一句一字不能加、减。凡是要写本疏的人,应当完全如同写佛经一样对待,必须这样了解。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终

思考题

1、佛是如何赞叹专念弥陀名号的修行人的?此人会得到何种利益?

2、解释“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并说明佛的密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