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二

(序分义)

△从此以下,就文料简,略作五门明义:

一、从“如是我闻”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其序分;二、从日观初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四、从“阿难白佛”下,至“韦提等欢喜”已来,明流通分。此之四义佛在王宫一会正说。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复是一会。亦有三分:一、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已来,明其序分;二、从“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已来,明正宗分;三、从“一切大众欢喜奉行”已来明流通分。

从这里以下,按照经文做逐条判别,略作五门来明全经大义:

一、从“如是我闻”一直到“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之间的经文,判为序分。

二、从日观的第一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一直到下品下生之间,判为正宗分。

三、从“说是语时”一直到“诸天发心”之间,这是得益分。

四、从“阿难白佛”一直到“韦提等欢喜”之间,这是阐述流通分。

以上四义都是佛在王宫这一会里所宣说的经义。

五、从“阿难为耆阇大众传说”以后又是另一会,其中包含了三分:(一)从“尔时世尊足步虚空,还耆阇崛山”以上属于序分;(二)从“从阿难广为大众说如上事”以上阐明正宗分;(三)从“一切大众欢喜奉行”以上表明流通分。

总而言之,整个全经分成五个部分,含摄了两会。前四门说的是第一会,包括了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第五门说的是第二会,在第五门里又分了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由序既兴,正陈所说,次明正宗。为说既周,欲以所说传持末代,叹胜劝学,后明流通。

这是说明序、正宗、流通三分的次第缘由。也就是说,世尊的教化必定有个缘由,因此首先要说明序分,也就是缘起。其次,由序已经兴起,或者缘起已经建立,要正式地陈述应机的教法,因此接下来宣说一部经的正宗分。正宗分就是全经的主旨所在,也就是应着当时的机缘要宣说何种法义。这样宣说周全后,要让所说的妙法传持于末代,因此要赞叹它的殊胜利益,劝导后人修学,因此最后明示流通分。

上来虽有五义不同,略料简序、正、流通义竟。

以上虽然说了五种差别义,总的就是简略地阐明序、正宗、流通三分的含义。

△又就前序中复分为二:一、从“如是我闻”一句,名为证信序;二、从“一时”下,至“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发起序。

再把序分成两分:“如是我闻”一句是证信序,“一时”以下到“云何见极乐世界”是真实阐明发起序。

【如是我闻】

初言证信者,即有二义:一谓“如是”二字,即总标教主,能说之人;二谓“我闻”两字,即别指阿难,能听之人。故言“如是我闻”,此即双释二意也。

“如是我闻”这一句是证信序。最初说证信序有两个用意:一是“如是”两字,是总的标明教主,能说之人;二是“我闻”两字,是别指阿难尊者,能听之人。所以说“如是我闻”,这就双释了能说、能听。

又言“如”者,即指法,定散两门也。“是”即定辞,机行必益。此明如来所说,言无错谬,故名“如是”。

再者,“如”是指本法的定散两门所摄的真实义,“如”就是如于真理而说。“是”是判定词或决断语,这是指在宣说定散两门后,合机者依法而行,必得利益。这也是表明如来所说完全符合真理,无有错谬,的确是往生西方净土的正因法行,如是行持必得如是利益,因此说“如是”。

又言“如”者,如众生意也。随心所乐,佛即度之。机教相应复称为“是”。故言“如是”。

前面是以“如实无谬”解释“如是”,这里是以“如机无误”解释“如是”。“如”是指契合众生的心,随着众生内心的愿欲或者欲乐,佛就施设相应的法来度化他。由于所传的教与所化的机相应,所以称为“是”。也就是言无虚发,教应于机,这就叫做“如是”。

又言“如”者,欲明如来所说,说渐如渐,说顿如顿;说相如相,说空如空;说人法如人法,说天法如天法;说小如小,说大如大;说凡如凡,说圣如圣;说因如因,说果如果;说苦如苦,说乐如乐;说远如远,说近如近;说同如同,说别如别;说净如净,说秽如秽。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知历历了然。随心起行,各益不同。

接着广展开来说,所谓的“如”是要让我们明了如来的说法,说渐法时就如渐法般,如顿法时就如顿法般;说相恰如相,说空恰如空;说人法恰如人法,说天法恰如天法;说小乘法恰如小乘法,说大乘法恰如大乘法;说凡夫法恰如凡夫法,说圣人法恰如圣人法;说因恰如因,说果恰如果;说苦恰如苦,说乐恰如乐;说远恰如远,说近恰如近;说同恰如同,说别恰如别;说净恰如净,说秽恰如秽。这里以渐顿、相空、人天、小大、凡圣、因果、苦乐、远近、同别、净秽十对,来表明佛宣说一切诸法的差别相,都毫无错谬,以如来一切种智,如同观掌中的庵摩罗果历历了然,都是以亲证而宣说,不加任何臆测猜想或者颠倒邪计。由于如来是称合真理如实宣说,指示众生真理的法则以及离苦得乐的正道,所以众生心随教法发起修行,都能各自得到除过引德、离苦得乐的利益。

业果、法然,总无错失,又称为“是”。故言“如是”。

“业果、法然”,无论是说业果的缘起,还是说法尔的真如,都无有错谬失误,称为“是”。因此以如实说而称为“如是”。

言“我闻”者,欲明阿难是佛侍者,常随佛后,多闻广识,身临座下,能听能持,教旨亲承。表无传说之错,故曰“我闻”也。

“我闻”二字,是要表明阿难是佛的侍者,常常跟随佛后,他具有多闻广识的功德,亲临于佛座下,他有陀罗尼,能够闻持不忘,所以说“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将佛的一切圣教旨意都亲承于心,所以他是亲自承受如来教法的意子。为表明阿难结集的时候,传达佛说毫无错误,故说“我闻”。意思是我亲自听到的,没有一点错。

又言“证信”者,欲明阿难禀承佛教,传持末代,为对众生故,言如是观法,我从佛闻,证诚可信,故名证信序。此就阿难解也。

所谓的“证信”,是要表明阿难禀承佛的教法,传持于后代千秋万世,为对众生作证的缘故,阿难在结经前要说明,“像这样的观法,我是亲自从佛那里听来的”,证明这都是真实的佛语,十分可信,因此这一句叫做“证信序”。这是就阿难这一侧面而解释。

△二、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

初、从“一时佛在”下,至“法王子而为上首”已来,明化前序;二、从“王舍大城”下,至“颜色和悦”已来,正明发起序,禁父之缘;三、从“时阿阇世”下,至“不令复出”已来,明禁母缘;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下,至“共为眷属”已来,明厌苦缘;五、从“唯愿为我广说”下,至“教我正受”已来,明其欣净缘;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下,至“净业正因”已来,明散善显行缘;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下,至“云何当见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定善示观缘。

上来虽有七段不同,广料简发起序竟。

就发起序中细分为七段:

一、从“一时佛在”一直到“法王子而为上首”之间,说明教化前的由序;

二、从“王舍大城”到“颜色和悦”之间,正式说明发起序当中阿阇世囚禁父亲的因缘;

三、从“时阿阇世”到“不令复出”之间,说明阿阇世囚禁母亲的因缘;

四、从“时韦提希被幽闭”到“共为眷属之间”,说明韦提希厌苦的因缘;

五、从“唯愿为我广说”到“教我正受”之间,阐明韦提希欣求净土的因缘;

六、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到“净业正因”之间,说明散善、显示行门的因缘;

七、从“佛告阿难等谛听”到“云何当见极乐世界”之间,说明定善、显示观法的因缘。

上面虽然有七段不同,总的已经详细地拣择辨明了发起序的内容。

思考题

1、依据本疏,如何解释“二乘种不生”?(分“不定之始”、“小果之终”两种情况。)

2、韦提得无生忍是在何时?有何经文依据?

3、细解“如是我闻”。为何称这一句为证信序?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初解化前序者,就此序中即有其四:

第一、解释教化前的由序,这当中有四部分内容:一、“一时”;二、“佛”;三、“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四、“与大比丘众”以下。

初言“一时”者,正明起化之时。佛将说法,先托于时处。但以众生开悟,必藉因缘,化主临机,待于时处。又言“一时”者,或就日夜十二时,年月四时等,此皆是如来应机摄化时也。

首先说到“一时”,是要说明如来发起教化的时间。佛要说法,首先要借托于时间和处所。这是因为众生开悟必须要借助因缘,化主应着机缘而降下教法,也观待于时间和处所的因缘。

又说到“一时”,或者是指日夜的十二个时辰,年、月、四季等等,这都是如来应机摄化的时辰。

言处者,随彼所宜,如来说法,或在山林处,或在王宫聚落处,或在旷野冢间处,或在多少人天处,或在声闻菩萨处,或在八部人天王等处,或在纯凡若多一二处,或在纯圣若多一二处。

所谓的“处”,就是随顺当时的因缘便利或者机宜,如来说法或者在山林当中,或者在王宫聚落当中,或者在旷野坟间,或者在很多人天聚集处,或者在声闻菩萨聚会处,或者在八部人天王臣等处所,或者是纯凡夫的一人、两人或多人处,或者在纯圣者的一人、两人或多人处。

随其时处,如来观知不增不减,随缘授法,各益所资。斯乃洪钟虽响,必待扣而方鸣;大圣垂慈,必待请而当说。故名“一时”也。

随着相应的时间和地点,如来观知不会有一分增益,也不会有一分减损,都是恰如其分地随着机缘而传授教法,各自利益所资或者说弟子。这就是佛应缘任运施教的事业相。

为什么要说到“一时”呢?就好比洪钟虽然很响,但也必须观待扣击才能传出钟声。佛陀虽然以慈悲覆盖一切,也必待众生请法才能宣说,因此说“一时”。这也是众生的善缘和佛的智慧、悲力相应的时候,就自然应机说教。这都是观待因缘和合而显现的,因此说到时节因缘相合的当下,叫做“一时”。

又“一时”者,阿阇世正起逆时,佛在何处。当此一时,如来独与二乘在彼耆阇。此即以下形上意也,故曰“一时”。

又“一时”,可以说阿阇世正在做五逆罪的时候,佛在哪里呢?当此之时,如来正和大小二乘眷属在耆阇崛山当中。这就是以下文来显明上文的意思,所以说“一时”。

又言“一时”者,佛与二众于一时中在彼耆阇,即闻阿阇世起此恶逆因缘。此即以上形下意也,故曰“一时”。

又所谓“一时”,指佛与大小二乘徒众,一时中在彼耆阇崛山林当中,当时听到阿阇世起了恶逆的因缘。这就是以上文看下文来说,因此说“一时”。

二、言“佛”者,此即标定化主,简异余佛,独显释迦意也。

二、说到“佛”,这是标明确定化主,简别不是其他佛,显明唯一是释迦佛。

三、从“在王舍城”已下,正明如来游化之处,即有其二:一、游王城聚落,为化在俗之众;二、游耆山等处,为化出家之众。

三、从“在王舍城”以下的一句,这是标明如来游行教化的住所。这也有两分:一、游行在王城聚落里,这是教化世间的在家徒众;二、游于耆阇崛山等处,这是教化出家的徒众。也就是本经有前后两会,所化的徒众不同。

又在家者,贪求五欲,相续是常,纵发清心犹如画水。但以随缘普益,不舍大悲。道俗形殊,无由共住,此名境界住也。又出家者,亡身舍命,断欲归真,心若金刚,等同圆镜,悕求佛地,即弘益自他。若非绝离嚣尘,此德无由可证,此名依止住也。

接着说到徒众和佛的关系,有所谓的境界住和依止住两种,这也是由于在家、出家情形不同所决定的。在家人一向贪求五欲,相续不断,纵然发了清净心,也就像画水一样,画过就没有了。但是如来为了随众生的机缘做普遍的利益,不会舍弃大悲。但是在家和出家的形像不同,无法共住,因此称为境界住。

而出家人舍离了世俗,断除了爱欲,归于真如,志愿如同金刚,内心等同圆镜,希求佛地来广大利益自他。如果不是远离尘嚣,安住静处一心修行,这样的无上功德也无法证得,因此,出家众是常随如来依止而住。

四、从“与大比丘众”下,至“而为上首”已来,明佛徒众。就此众中即分为二:一者声闻众,二者菩萨众。

四、从“与大比丘众”到“而为上首”之间,这是标明佛的徒众,包括两类——声闻众和菩萨众。

就声闻众中,即有其九:初言“与”者,佛身兼众,故名为“与”;二者总大、三者相大、四者众大、五者耆年大、六者数大、七者尊宿大、八者内有实德大、九者果证大。

按声闻众来说,分九分:“与”字表明佛和声闻众共住,其他的八个含义是:总的大、相状大、众多大、耆年大、数目大、尊宿大、内有实德大、果证大等。总而言之,这些是在说明这个“大”的含义。

问曰:一切经首皆有此等声闻以为由致,有何所以?

问:在一切经首都标了这些声闻众,有什么原因?

答曰:此有别意。云何别意?此等声闻多是外道。如《贤愚经》说: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总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罗汉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连弟子,共领一处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众合为一处,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回答:这有特别的意思。如何呢?这些声闻多数是外道。就像《贤愚经》所说: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修持邪法,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位弟子修持邪法,那提迦叶领导二百五十位弟子修持邪法,总共有一千人,都得受佛的教法,证得阿罗汉果。剩下的二百五十人,是舍利弗、目犍连的弟子,他们合集在一起修持邪法,也受到佛的感化,证得道果。这四处众会弟子合在一起,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

问曰:此众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总标?

问:在这些法众当中,也有非外道,为什么总标为外道呢?

答曰:如经中说,此诸外道常随世尊,不相舍离。然结集之家简取外德,故有异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答:如同经中所说,这些外道恒时跟随如来而不离开,而三藏的结集者就外道受佛法化,以此显扬佛的功德,因而用外道的名字总标。总的来说,就是过去做外道的多,非外道的少。

又问曰:未审此等外道常随佛后,有何意也?

又问:不清楚这些外道恒时跟随如来,这有什么含义?

答曰:解有二义: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就佛解者,此诸外道邪风久扇,非是一生,虽入真门,气习犹在,故使如来知觉,不令外化,畏损众生正见根芽,恶业增长,此世后生不收果实。为此因缘,摄令自近,不听外益。此即就佛解竟。

回答:这有两个含义:一是就佛边来解释,二从外道边来解释。从佛边解释,这些外道久久熏习邪法的风气,不是一生。虽然入了佛门,但习气还在,所以如来了知他们的根性,不让他们到外面去教化众生,害怕以他们的习气感染众生,损坏了他们的正见根芽,进而增长恶业,使得今生和来世收获不到真实的果实。以这个因缘,摄持这些外道徒众一直待在身边,不让离开,不允许他们去外面独立传扬佛法。这是就佛这边解释。

次就外道解者,迦叶等意,自惟旷劫久沉生死,循环六道,苦不可言,愚痴恶见,封执邪风。不值明师,永流于苦海。但以宿缘有遇,得会慈尊,法泽无私,我曹蒙润。寻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极惘然。致使亲事灵仪,无由暂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再就外道边解释,迦叶等诸弟子的心意是:自己思维旷劫以来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不断地在六道里循环轮转,受尽难言之苦,而且自心相续都是充满了愚痴、恶见,被各种邪的习气封堵了自心。如果没有值遇明师,就会永远漂流在苦海中。但是因为宿世的善缘,能够遇到大慈的世尊,以佛无私的广大法施润泽我们的心灵。这样想到了佛的大恩德,即使粉身碎骨也难以图报。因此他们以报恩之心常常亲自承事如来的真身,无有片刻远离。这是就外道幸遇如来教法,重生了法身慧命,感恩戴德而常随佛不离开,做这样解释的。

又问曰:此等尊宿云何名众所知识?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圣知彼内德过人,识其外相殊异,故名众所知识。上来虽有九句不同,解声闻众竟。

又问:这些尊宿为何称为众所知识呢?

回答:道德高深称为“尊”,年高腊长称为“宿”。一切凡圣都能了解他们内在有超人的功德,而且也能识别他们外在显现上迥然不同的德相,因此称为“众所知识”。

上面虽然有九句不同,总的解释了声闻众。

次解菩萨众。就此众中,即有其七:一者标相、二者标数、三者标位、四者标果、五者标德、六者别显文殊高德之位、七者总结。

接着解释菩萨众。在这一类大众中有七项内容:标明了相状、数量、地位、果位、证德,特别显示文殊是菩萨众的上首,最后总结。

又此等菩萨具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

而且这些菩萨都具足无量的行愿,安住在一切功德法藏当中,能够自在地游于十方世界,施展权巧方便,都是深入佛法秘藏究竟彼岸者。

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随缘开示,即转法轮。扣法鼓、执法剑、震法雷、雨法雨、演法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掴裂邪网,消灭诸见,散诸尘劳,坏诸欲堑。显明清白,光融佛法,宣流正化,愍伤众生。

他们在十方世界里示现八相成道,这里取成道、转法轮两相来说明。也就是这些大菩萨在各个世界里示现成为那一世界的教主,当成佛之际,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数国土,普皆六种震动。随着众生的机缘开示相应的妙法,转动法轮。扣击法鼓、执持法剑、震动法雷、普雨法雨、演法布施,常常以微妙法音觉悟世间的迷情,断裂他们心中的邪分别网,消除各种恶见的缠结,消散掉烦恼的尘垢,并且摧坏他们心中很深的欲壑,显明清净的本性,以光明智慧融会一切佛法,以愍念众生的心,宣流佛法,化导众生。

未曾慢恣,得平等法。具足无量百千三昧,于一念顷无不周遍。荷负群生,爱之如子。一切善本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开朗,不可思议。

从来不会缘于执著自我而起骄慢、任性,已经证得平等法。有了“我”,所谓的以自我为中心,围着我转,然后起各种我慢、任性,这都不是平等法。因为有执著自我,就有了相对的他,而且在此就有各种分别,导致内心不平等。所以,是由于我执而出现各种偏执的相。一旦去掉了我执,就真正得了平等法,无论对待什么样的境,没有贪嗔,心地平等。

而且具足无量百千三昧,在一念顷无不周遍。以增上意乐担荷一切众生,爱同独子,誓愿把他们都救度到无上的涅槃彼岸。这些大菩萨一切善根都度越彼岸,达至究竟,获得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开明,不可思议。

以上解释了与会的三万两千菩萨众所具有的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

虽有七句不同,解菩萨众讫。

总的以七句解释了菩萨众。

上来虽有二众不同,广明化前序竟。

以上虽然说到了声闻众、菩萨众的差别,总的就是详细解释了化前序的内容。

以下正式解释发起本部教法的因缘,首先要从远因缘说起。这里要谈到阿阇世王囚禁父母的因缘,先讲囚禁父亲的因缘。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当时在王舍大城里有一位太子叫做阿阇世,他听从了恶友提婆达多的教唆,把父王频婆娑罗幽禁在七重内室中,下令群臣不能前往。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当时国太夫人叫做韦提希,她很恭敬国王,恐怕国王被幽禁会饿死,所以她就澡浴清净,用酥蜜和着炒麦粉涂在身上,而且在璎珞中盛着葡萄浆,秘密地呈献给国王。

【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当时大王吃了炒麦,喝了葡萄浆后,求来净水,漱完口,合掌恭敬,向着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这样说到:“大目犍连是我的亲友,愿发慈悲授我八关斋戒。”当时目犍连就像鹰那样疾速地飞到国王这里,每天都授给他八关斋戒。世尊又遣派尊者富楼那给国王说法。像这样经过了三个七天。国王因为吃了炒麦和葡萄浆、又听闻了妙法的缘故,脸色变得很和悦。

二、就禁父缘中,即有其七:一、从“尔时王舍大城”者,总明起化处。

第二、在禁闭父王因缘当中,又分七部分来解释:一、“尔时王舍大城”一句,总的标明发起教化的处所。

此明往古百姓但城中造舍,即为天火所烧,若是王家舍宅,悉无火近。后时百姓共奏于王:臣等造宅,数为天火所烧,但是王舍,悉无火近,不知有何所以?

首先解释王舍大城名称的由来。往古之世,城中的百姓只要在城中造房子,就会被天火焚烧,如果是王家的舍宅,火都不会靠近。后来百姓共同启奏国王说:臣等造立舍宅,屡屡被天火焚烧,但是国王的舍宅,火都不靠近,不知是什么缘故?

王告奏人:自今已后,卿等造宅之时,但言我今为王造舍。奏人等各奉王敕,归还造舍,更不被烧,因此相传,故名“王舍”。

国王告诉启奏的人:从今往后,你们造舍宅的时候,只要说:我们现在是给国王造房子,这样就能避免火灾。启奏的人都各自尊从国王的敕令,回来建造房屋,就再也没有被火烧。因此,这一方法辗转相传,流布世间,所以人们称这座城市为“王舍城”。

言“大城”者,此城极大,居民九亿,故噵王舍大城也。

说到“大城”,是因为这个城市极大,有九亿人口,因此称为王舍大城。

言起化者,即有其二:一谓阇王起恶,即有禁父母之缘。因禁则厌此娑婆,愿托无忧之世界;二则如来赴请,光变为台,影现灵仪,夫人即求生安乐,又倾心请行,佛开三福之因,正观即是定门,更显九章之益。为此因缘,故名起化处也。

说起“起化处”,这有两个因缘:一、阿阇世王起了恶心,有了囚禁父母的事件。韦提希因为被囚禁的缘故,厌离这个娑婆世界,想托生于无忧恼世界;二、如来应她的祈请,现出光明,光中化为宝台,台中现出十方清净世界的影像,夫人在这里选择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她倾出诚心请求往生的行门,佛给她开示净业三福之因。接着说明十三正观,这属于定善之门;更显示九品往生的利益,这属于散善之门。由于是在王舍城这里发起了这部经法,因此称为起化之处。

二、从“有一太子”下,至“恶友之教”已来,正明阇王恍忽之间,信受恶人所误。

二、从“有一太子”一直到“恶友之教”之间,这是说明阿阇世王一下子迷糊了,信受了恶人的误导。

言“太子”者,彰其位也。言“阿阇世”者,显其名也。又“阿阇世”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地往翻名“未生怨”,亦名“折指”。

说到“太子”,是彰明他的地位,说到“阿阇世”是显示他的名称。“阿阇世”是印度语,翻译成华语叫做“未生怨”,也叫“折指”。

问曰:何故名未生怨及名折指也?

问:为什么他称为未生怨或者折指?这其中有什么因缘?

答曰:此皆举昔日因缘故有此名。言因缘者,元本父王无有子息,处处求神,竟不能得。忽有相师来奏王言:“臣知山中有一仙人,不久舍寿,命终已后,必当与王作子。”

回答:这都是依据往昔的因缘而取此名的。说到因缘,原本父王频婆娑罗没有儿子,他处处求神还是得不到孩子。有一天,忽然来了一个相师,启奏国王说:“下臣知道山中有一位仙人不久要舍寿离世,命终以后一定会给国王做太子。”

王闻欢喜:“此人何时舍命?”相师答王:“更经三年,始可命终。”王言:“我今年老,国无继嗣,更满三年,何由可待?”

国王听了很欢喜,就问:“这个人什么时候舍命?”相师回答:“还要经过三年才会命终转世。”国王说:“我现在年纪老大,国家没有继承人,还要过三年,我哪里等得到? ”

王即遣使入山,往请仙人曰:大王无子,阙无绍继。处处求神,困不能得。乃有相师瞻见大仙,不久舍命与王作子,请愿大仙垂恩早赴。

国王就遣使者入山,教他请求仙人这样说:我们的大王没有太子,缺乏继承人。处处求神也都没有满愿。现在有相师看见大仙不久要转世给国王做儿子,请大仙慈悲,能够早一点转世。

使人受教入山,到仙人所,具说王请因缘。仙人报使者言:“我更经三年始可命终。王敕即赴者,是事不可。”使奉仙教还报大王,具述仙意。

使者听命进入了山林,到了仙人那里,具体诉说了国王请求的因缘。仙人回答说:“我还要过三年才能转世。国王命令我马上就投生,这件事不可以。”使者按照仙人的回应回来报告大王,具体说明了他的意思。

王曰:“我是一国之主,所有人物皆归属我。今故以礼相屈,乃不承我意。”王更敕使者:“卿往重请。请若不得,当即杀之。既命终已,可不与我作子也?”

国王说:“我是一国之君,所有的人和天下的事物都是我的。我现在屈驾以礼相请,还不听从我的意思!”国王就再次敕令使者:“你可以再次去请。这次请不到,就立即杀掉。这样他死掉了,能不给我做儿子吗?”

使人受敕至仙人所,具噵王意。仙人虽闻使说,意亦不受。使人奉敕即欲杀之。

使者遵从王命到了仙人这里,具体说明国王的意思。仙人听了他说,心里还是不接受。使者就按照国王的教令要杀他。

仙人曰:“卿当语王,我命未尽,王以心口遣人杀我;我若与王作儿者,还以心口遣人杀王。”仙人噵此语已,即受死。既死已,即托王宫受生。

仙人说:“你可以转告国王,我寿命还没有尽,国王用心和口派人来杀我;我如果给国王做儿子,一定以心和口派人杀国王,来还此报。”仙人这样说后,接受了处死。死了之后,他就托在王宫里受生。

当其日夜,夫人即觉有身。王闻欢喜,天明即唤相师,以观夫人,是男是女。相师观已而报王言:“是儿非女,此儿于王有损。”王曰:“我之国土皆舍属之,纵有所损,吾亦无畏。”

就在这一天夜晚,夫人觉得有了身孕。国王知道了很欢喜,到了天亮的时候,就叫来相师观察夫人所怀的是男还是女。相师观看后,回答国王说:“是儿子不是女儿,但这个儿子对于国王有损害。”国王说:“我的国土全交给他了,纵然有损害,我也不怕。”其实他只是要面子说不怕而已。

王闻此语,忧喜交怀。王白夫人言:“吾共夫人私自平章,相师噵儿于吾有损,夫人待生之日,在高楼上,当天井中生之,勿令人承接,落在于地,岂容不死也?吾亦无忧,声亦不露。”

当时国王听了相师这样说,他是又忧又喜。喜的是终于生了个太子,忧的是这是一个讨债鬼,将来要害自己。其实他忧心忡忡,对这个很忌讳,不想要这个孩子。他就对夫人说:“我和夫人私自商量一下,相师说这个孩子对我有损害,夫人要生产的时候,走到高楼上面,对着天井生下来,不要让人接,落在地上,哪里会不死呢?我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而且也不会暴露。”

夫人即可王之计,及其生时,一如前法。生已堕地,命便不断,唯损手小指。因即外人同唱言折指太子也。

夫人就顺着国王的计策,等到要分娩的时候,就按照前面所说,到了高楼上对着天井生下。结果孩子堕在地上,没有断命,只是损伤了小指头。因此,外人都称他为折指太子。

思考题

1、从应机起化、上下相形两层含义解释“一时”。

2、什么是境界住?什么是依止住?

3、千二百五十声闻常随佛后,有何用意?

言“未生怨”者,此因提婆达多起恶妒之心故,对彼太子显发昔日恶缘。

说到“未生怨”这个名称,就是因为提婆达多起了嫉妒恶心的缘故,对太子揭发了过去的恶缘。

云何妒心而起恶缘?提婆恶性,为人凶猛。虽复出家,恒常妒佛名闻利养。然父王是佛檀越,于一时中,多将供养奉上如来,谓金银七宝,名衣上服,百味果食等,一一色色皆五百车。香华伎乐。百千万众赞叹围绕,送向佛会,施佛及僧。

提婆达多怎么起嫉妒心、以他的诱使发起太子往昔的恶缘呢?提婆达多这个人秉性很恶劣,为人凶残,虽然出了家,恒常妒嫉佛得到名闻利养。当时频婆娑罗王是佛的大施主,一时间带上很多的供养奉献给如来,有金银七宝、名贵衣服、百味饮食、蔬果等,每种都装了五百车,形形色色,非常丰裕充足。同时又以香花伎乐来作供养。百千万的大众浩浩荡荡,口里称说赞叹,前后簇拥送向佛这里,供养佛和僧众。

时调达见已,妒心更盛,即向舍利弗所求学神通,尊者语言:“仁者且学四念处,不须学神通也。”既请不遂心,更向余尊者边求,乃至五百弟子等,悉无人教,皆遣学四念处。请不得已,遂向阿难边学,语阿难言:“汝是我弟,我欲学通,一一次第教我。”然阿难虽得初果,未证他心,不知阿兄私密学通,欲于佛所起于恶计。阿难遂即唤向静处,次第教之。

当时提婆达多见此情景,嫉妒心更加炽盛,他当即到了舍利弗这里,祈求学神通。尊者说:“仁者先学四念处法,不必学神通。”这样,他的请求没得到满足,就向其余的尊者那里去求,乃至对于五百佛弟子请求,都没有人教他,都叫他学四念处。他这样请求没有满愿后,又到阿难这里来学,对阿难说:“你是我弟弟,我想学神通,你就一个一个次第地教我吧。”阿难虽然得了初果,但没有证他心通,他不知阿兄(哥哥)私下里秘密地学神通,心怀诡计,想对于佛起不好的心。阿难就把他叫到了寂静处,次第地教他神通。

跏趺正坐,先教将心举身似动,想去地一分一寸,想一尺一丈,想至舍,作空无碍想,直过上空中想,还摄心下至本坐处想。

让他结跏趺坐,先教他以心抬着身体往上动,要逐步地观想离地越来越高,首先离地一分、一寸,再离地一尺、一丈,再想已经升到了屋顶上,作空无碍想、一直升到高空当中想。之后,再摄心下降到所坐的地方。

次将身举心,初时去地一分一寸等,亦如前法。以身举心,以心举身,亦随既至上空已,还摄取身下至本坐处。次想身心合举,还同前法一分一寸等,周而复始。

接着以身体举着心,最初离开地一分一寸,再逐渐越来越高,像前面所说那样。这样以身举着心,以心举着身,也都是随着前面的程序,一直举到高空以后,再摄取身体下到座位。之后又想,同时举着身和心,还像前面一样,先离地一分一寸,越来越高,这样周而复始地练习。

次想身心入一切质碍色境中,作不质碍想。次想一切山河大地等色入自身中,如空无碍,不见色相。次想自身或大遍满虚空,坐卧自在。或坐或卧,以手捉动日月。或作小身入微尘中。一切皆作无碍想。

接着观想身心入到一切质碍的色法境中,心里想这毫无质碍,就这样无碍地入进去。又想一切山河大地等的色法都融入到自身里面,就像虚空那样没有障碍,看不到色相。又想着自身或者四大遍满虚空界,在虚空里无论是端坐、躺卧,都自由自在。或坐或卧,都可以用手捉动日月。或者变成很小的身体入在微尘里。总之,一切做法,都想这是没有障碍的。

阿难如是次第教已,时调达既受得法已,即别向静处,七日七夜一心专注,即得神通,一切自在,皆得成就。

阿难这样次第教授以后,提婆达多得到修神通的法要,他就独自到了寂静处,经过七日七夜一心专注地修习,成就了神通,一切都非常自在。

既得通已,即向太子殿前,在于空中现大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或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坐卧空中,随意自在。

当时得了神通后,走到太子宫殿前面,在虚空中显现大神变。身体的上端出火,下端出水,或者左边出水,右边出火。或者显现很大的身,或者显现很小的身。或者在虚空当中端坐、躺卧,随意自在。

太子见已,问左右曰:“此是何人?”左右答太子言:“此是尊者提婆。”太子闻已,心大欢喜,遂即举手唤言:“尊者何不下来?”提婆既见唤已,即化作婴儿,直向太子膝上,太子即抱,呜口弄之,又唾口中,婴儿遂咽之,须臾还复本身。

太子见了以后,问左右说:“这是什么人?”左右回答太子说:“这是尊者提婆。”太子听了以后,非常欢喜,他就举着手对虚空中的提婆说:“尊者怎么不下来呢?”提婆见他这么讲,就变成一个婴儿,直接落到太子的膝盖上,太子抱着这个小婴儿,亲着他的嘴来玩耍,又向他口里吐唾液,婴儿也就把它咽下去了。须臾间,恢复了本来的身形。

太子既见提婆种种神变,转加敬重。既见太子心敬重已,即说父王供养因缘,色别五百乘车,载向佛所,奉佛及僧。

当时太子见到提婆现种种的神变,就起了加倍的敬重。既然见太子有这样的敬重心,提婆达多就开始跟他讲频婆娑罗王供养的因缘,说:你的父王用各种供品都装满了五百车,载到佛那里供养佛和僧众。

太子闻已即语尊者:“弟子亦能备具色各五百车,供养尊者及施众僧,可不如彼也?”提婆言:“太子此意大善。”

太子听后对提婆说:“弟子也能备齐形形色色的好东西,各装满五百辆车来供养尊者和尊者手下的僧众,还会不如他吗?提婆说:“太子,你的心太好了!”

自此已后,大得供养,心转高慢。譬如以杖打恶狗鼻,转增狗恶。此亦如是,太子今将利养之杖,打提婆贪心狗鼻,转加恶盛。

从此以后,提婆得到很多供养,心变得越来越高慢。就好像用木杖打恶狗的鼻子,只增长狗的恶心。同样,太子用利养的木杖打提婆贪心的狗鼻,使他的恶心逐渐增盛。

因此破僧,改佛法戒,教戒不同。待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之时,即来会中,从佛索于徒众,并诸法藏,尽付嘱我,世尊年将老迈,宜可就静内自将养。

因此,他破裂僧团,改了佛的戒律,教导其他的恶戒。等到佛普为凡圣大众说法的时候,他就来到法会中,向佛索要徒众,而且说:“你的法藏都付嘱我吧,世尊你年纪也老了,应该找块僻静的地方,好好地休息晚年。”

一切大众闻提婆此语,愕尔迭互相看,甚生惊怪。尔时世尊即对大众语提婆言:“舍利、目连等,即大法将,我尚不将佛法付嘱。况汝痴人食唾者乎?”

一切大众听到提婆这话,惊愕地互相看着,感觉特别惊讶奇怪。当时世尊在大众中对提婆说:“舍利、目连等是大法将,我尚且没有把佛法付嘱他们,何况你这样的痴人吃唾液者呢?”

时提婆闻佛对众毁辱,由如毒箭入心,更发痴狂之意。藉此因缘,即向太子所,共论恶计。

当时提婆听到佛当众呵斥他,就像毒箭射入了心脏,更加发起他愚痴狂妄的恶心。借着这个因缘,他就跑到太子这里来商量,图谋不轨。

太子既见尊者,敬心承问言:“尊者今日颜色憔悴,不同往昔。”提婆答曰:“我今憔悴正为太子也。”

太子见到了提婆,以恭敬心请问:“尊者今天脸色不好看,不同往常,怎么这么憔悴?”提婆说:“我现在憔悴正是为了太子。”

太子敬问:“尊者为我有何意也?”提婆即答云:“太子知不?世尊年老无所堪任,当可除之,我自作佛;父王年老,亦可除之,太子自坐正位。新王新佛治化,岂不乐乎?”

太子恭敬地问:“尊者为我是什么意思呢?”提婆就说:“太子你知道吗?世尊年老了,没有用处,应当除掉他,我自己作佛;你父王也年老了,也可以除掉,太子自坐王位。新王新佛治国教化,岂不是快乐之事?”

太子闻之极大嗔怒:“勿作是说。”又言:“太子莫嗔,父王于太子全无恩德。初欲生太子时,父王即遣夫人在百尺楼上,当天井中生,即望堕地令死。正以太子福力故,命根不断,但损小指。若不信者,自看小指,足以为验。”

太子听后生了很大的嗔怒,说:“你不要这样胡说。”他说:“太子不要嗔怒,你父王对太子根本没有恩德。最初要生太子的时候,父王就派遣夫人走到百尺楼上对着天井生产,就是希望你堕地而死掉。只是以太子福德力的缘故,命根没有断,只损了小指头。如果不相信,你自己看小指可以作证。”

太子既闻此语,更重审言:“实尔已不?”提婆答言:“此若不实,我可故来作漫语也?”因此语已,遂即信用提婆恶见之计,故噵“随顺调达恶友之教”也。

太子听了后再次审问:“真的是这样吗?”提婆说:“如果这不真实,我会故意来随便说吗?”因为提婆的挑唆,太子就信用了他怀着恶心的诡计,所以经文说“随顺了调达恶友的教唆”。

三、从“收执父王”下,至“一不得往”已来,正明父王为子幽禁。

三、从“收执父王”到“一不得往”之间,是说明父王被逆子幽禁的情况。

此明阇世取提婆之恶计,顿舍父子之情,非直失于罔极之恩,逆响因兹满路。

这说明阿阇世听信了提婆的离间语,顿时舍弃了父子的情分,这不但辜负了浩天罔极的大恩,而且因此一路发展出各种逆天悖伦的恶行。“罔极”是指父母的恩德如同天空,没有边际。“逆响”是反向的回应,由于他当时起了这样的恶心,就出现了各种囚禁父母、杀父的回应。“满路”是指一路发展的结果。

忽掩王身曰“收”,既得不舍曰“执”,故名“收执”也。

起了一念恶心后,他忽然把国王禁闭起来,叫做“收”,这样关进去不放出来,叫做“执”,所以说“收执”。

言“父”者,别显亲之极也;“王”者,彰其位也;“频婆”者,彰其名也。言“幽闭七重室内”者,所为既重,事亦非轻,不可浅禁人间,全无守护。但以王之宫阁,理绝外人,唯有群臣则久来承奉。若不严制,恐有情通,故使内外绝交,闭在七重之内也。

“父”,显示是至亲,“王”,彰明地位,“频婆”,是显示名字。“幽闭七重室内”,因为事关重大,不能随便在外监禁,没有守护。国王的深宫内院杜绝外人进入,只有群臣因为要商议大事,长期以来进宫承奉国王。如果不严加控制,恐怕内外通消息,把这件事泄漏出去,所以,为使内外断绝交往,就把国王闭在有七重障碍的内宫当中。

四、从“国太夫人”下,至“密以上王”已来,正明夫人密奉王食。

四、从“国太夫人”到“密以上王”之间,说明夫人秘密地给国王送食物的情况。

言“国太”者,此明最大也;言“夫人”者,标其位也;言“韦提”者,彰其名也。

“国太”是标明国家中身份最高的女性,“夫人”是标明她的地位,“韦提”是她的名字。

言“恭敬大王”等者,此明夫人既见王身被禁,门户极难,音信不通,恐绝王身命,遂即香汤澡浴,令身清净。即取酥蜜先涂其身,后取干麨始安酥蜜之上,即著净衣覆之在外,衣上始著璎珞,如常服法,令外人不怪。又取璎珞孔,一头以蜡塞之,一头孔中盛葡萄浆,满已还塞,但是璎珞,悉皆如此。庄严既竟,徐步入宫与王相见。

说到“恭敬大王”等,这是表明夫人已经见到了国王被幽禁起来,极难进入,音信不通,唯恐国王的生命断绝,她情急之下就想了一个计策,首先沐浴使身体清净,然后先取酥蜜涂在身上,又取炒麦放在酥蜜上面,穿着干净的衣服覆盖在外面。衣服上又佩戴璎珞,就像通常的服饰,让外人不生怀疑。又取来璎珞孔,下头以蜡塞住,从上面灌入葡萄浆,盛满后,上面也塞住,每个璎珞都是如此。这样做好了妆扮,就徐徐地进入内宫,跟国王相见。

问曰:诸臣奉敕,不许见王。未审夫人门家不制,放令得入者,有何意也?

问:群臣们遵奉敕令不允许进到内宫见国王,不清楚为什么看门的人不管制夫人,放她进入?

答曰:诸臣身异,复是外人,恐有情通,致使严加重制。又夫人者,身是女人,心无异计,与王宿缘业重,久作夫妻。别体同心,致使人无外虑,是以得入与王相见。

回答:诸臣的身份不同,而且是外人,恐怕他们入宫通了消息后,会传布到外面,所以要严加重重管制。而夫人是女人身,没有别的计谋,和国王宿缘深重,做了长年的夫妻,他们是不同的身体、同样的心意,致使看门者没有顾虑,所以她就能进入与国王相见。

思考题

1、频婆娑罗王被囚禁的内外因缘是什么?既有宿世因缘,为何阿阇世王仍然造下了逆罪?从此事件中,我们能得到何种因果取舍上的启示?

五、从“尔时大王食麨”下,至“授我八戒”已来,正明父王因禁请法。

五、从“尔时大王食炒”到“授我八戒”之间,这是说明父王因为囚禁,念及到生命安危而请求正法。

此明夫人既见王已,即刮取身上酥麨,团授与王,王得即食。食麨既竟,即于宫内,夫人求得净水,与王漱口。

这里说明夫人见到国王后,就刮取了身上的酥蜜和炒麦,揉成了团子交给国王,国王得到就吃下去了。国王吃完以后,夫人就在内宫里祈求得到了净水,给国王漱口。

净口已竟,不可虚引时朝,心无所寄,是以虔恭合掌,回面向于耆阇,致敬如来,请求加护。此明身业敬,亦通有意业也。“而作是言”已下,正明口业请,亦通有意业也。

漱口完毕,不可虚度时间,内心无所寄托,所以国王恭敬地合掌,面向耆阇崛山,向如来致敬,请求加被。这是表明身业恭敬,也通有意业。也就是身体这样做恭敬的行为,也是表明内在起了恭敬的意业。“而作是言”已下的内容,是表明口业祈请,当然也有意业的祈请。

言“大目连是吾亲友”者,有其二意:但目连在俗是王别亲,既得出家,即是门师,往来宫阁,都无障碍。然在俗为亲,出家名友,故名亲友也。

说到“大目键连是吾亲友”,有两个意思:从前目连在世间是国王的亲戚,已经出家后又是师父,往来于深宫内院没有障碍。然而在世俗是亲,出家成了友,故称为“亲友”。

言“愿兴慈悲,授我八戒”者,此明父王敬法情深,重人过己,若未逢幽难,奉请佛僧不足为难。今既被囚,无由致屈,是以但请目连受于八戒也。

所谓“愿兴慈悲,授我八戒”一句,这是说明父王对于法有很深的敬重之心,能够看轻自己,尊重传法者。如果没有遭遇幽禁的患难,自己亲自去请佛和僧众不算难事。但是现在被囚禁在深宫,没有自由,不能够施展谦下的礼仪亲自迎请,所以唯一请目连尊者来给自己传授八关斋戒。

问曰:父王遥敬先礼世尊,及其受戒即请目连,有何意也?

问:父王首先恭敬合掌敬礼世尊,等到受戒的时候,就请了目连,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凡圣极尊,无过于佛。倾心发愿,即先礼大师。戒是小缘,是以唯请目连来授。然王意者,贵在得戒,即是义周,何劳迂屈世尊也?

回答:凡圣最尊贵的无过于佛,因此倾注诚心发愿时,首先敬礼世尊。戒是支分的因缘,所以唯一请目连尊者来传授。但国王现今的意思是想在命终之际得到净戒的功德,这样就已经达到了目的,这不必劳驾世尊前来。

问曰:如来戒法乃有无量,父王唯请八戒不请余也?

问:如来的戒法有无量种类,父王唯一请授八关斋戒而不请其余,这是什么用意?

答曰:余戒稍宽,时节长远,恐畏中间失念流转生死。其八戒者,如余佛经说,在家人持出家戒,此戒持心极细极急。何意然者?但时节稍促,唯限一日一夜,作法即舍。

回答:其他的戒稍微宽泛,时间长久,害怕中间失掉正念又流转在生死。而这八戒如同其余佛经所说,是在家人持出家戒,这个戒在持心的要求上是很细很急的。怎么知道呢?因为持戒的时间短促,只限于一日一夜,作法后就舍去。

这也是国王出于临死的考虑。因为留下的时间不多了,在这当头,最怕陷入生死,所以他非常急切地想受持八关斋戒,得到净戒功德,利益来世。

云何知此戒用心行细?如戒文中具显,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能持不?答言:能持。第二又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脂粉涂身、不歌舞唱伎及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此上八是戒非斋。不过中食,此一是斋非戒。

怎么知道这个戒用心和行持细微呢?如戒文中具体显示说:佛子,从今早到明早一日一夜,如同诸佛不杀生,能持吗?答:能持。第二又说:佛子,从今早到明早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脂粉涂身、不歌舞唱伎和过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以上这八条是戒不是斋。过午不食这一条是斋不是戒。

此等诸戒皆引诸佛为证,何以故?唯佛与佛正习俱尽。除佛已还,恶习等犹在,是故不引为证也。是以得知,此戒用心起行,极是细急。

这些戒都引诸佛为证,是什么缘故呢?这唯一是因为诸佛无论烦恼和习气都已断尽,在佛以下的地位,都还余有恶习等,所以不以其他身份为证。由此就知道,这个戒在用心起心上是特别细、特别急的。

又此戒,佛说有八种胜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过人天二乘境界,如经广说。有斯益故,致使父王日日受之。

而且佛说持八戒有八种殊胜的利益。如有人一日一夜圆满地持受而不违犯,所得的功德超过了人天和二乘境界,如同经中详细演说的。有这等利益的缘故,致使父王日日请受。

六、从“时目犍连”下,至“为王说法”已来,明其父王因请得蒙圣法。

六、从“时大目连”到“为王说法”之间,说明因为父王的祈请得蒙圣者赐予戒法。

此明目连得他心智,遥知父王请意,即发神通,如弹指顷到于王所。又恐人不识神通之相,故引快鹰为喻。然目连通力,一念之顷绕四天下百千之匝,岂得与鹰为类也?如是比校乃有众多,不可具引,如《贤愚经》具说。

这一段是说明目连得了他心智通,在远处就知道了父王请法的心念,当即发起大神通力,如弹指顷的时间里,就到达了父王这里。又怕人不了解神通的相状,就引了快鹰作为譬喻。但是目连的神通力在一念间就能够转绕四天下百千次,哪里是鹰的速度可比呢?有很多像这样的比较较量,不能详明,如同《贤愚经》所说。

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者,此明父王延命,致使目连数来授戒。

说“日日如是授王八戒”,这是表明父王延缓了寿命,致使目连数数来给他授戒。

问曰:八戒既言胜者,一受即足,何须日日受之?答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刀不厌利,日不厌明,人不厌善,罪不厌除,贤不厌德,佛不厌圣。然王意者,既被囚禁,更不蒙进止,念念之中畏人唤杀。为此昼夜倾心仰凭八戒,望欲积善增高,拟资来业。

问:既然说八戒殊胜,受一次就足够了,何必日日受呢?回答:山不厌高等,比喻功德越多越好。国王的意思是,既然被囚禁,更没有行动的自由,所以念念之中都害怕被别人传令杀害,时时都在担忧里。因此,他昼夜倾注心力,仰凭持八戒的功德,希望所积的善业得以增高,能资助来世。

言“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者,此明世尊慈悲意重,愍念王身,忽遇囚劳,恐生忧悴。然富楼那者,于圣弟子中最能说法,善有方便开发人心。为此因缘,如来发遣为王说法,以除忧恼。

“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一句,表明世尊慈悲心重,怜愍国王忽然遇到了囚禁的灾难,恐怕他身心因此而忧虑憔悴。富楼那在圣弟子中是最会说法的,他很有方便能够开发人心。就是很有说法的善巧,能够让人心境打开,消除忧恼。因为这个缘故,如来派遣他去给国王说法,除掉他内心命难中的忧恼。

七、从“如是时间”下,至“颜色和悦”已来,正明父王因食闻法,多日不死。此正明夫人多时奉食,以除饥渴,二圣又以戒法内资,善开王意。食能延命,戒法养神,失苦亡忧,致使颜容和悦也。

七、从“如是时间”到“颜色和悦”之间,这是说明父王因为饮食、闻法,多日不死。这就说明了夫人多日以来秘密地奉献食物,解除国王的饥渴。二位圣人又以授戒和传法内在滋养他的心,善巧开解他的心境。以食物延续性命,以戒法能滋养心神,使得他消除忧苦,身心好转起来,脸色也变得和悦好看了。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禁父缘竟。

以上虽然分了七段说明,总的是说明囚禁父王的因缘。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当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现在还存在吗?”守门人当时回答:“大王,你不晓得国太夫人身上涂着炒面和蜜,璎珞里盛着葡萄浆,拿来给国王吃。沙门目连和富楼那从虚空中来,给国王说法,我们没办法管住。”当时阿阇世听到这个话,就嗔怒他母亲说:“我母亲是贼,和贼做伴,沙门恶人使用幻惑的咒术,让这个恶王这么多天都不死。”他就拿着利剑要杀掉母亲。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

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做月光,聪明多智。他和耆婆一起向阿阇世王作礼后说:“大王,臣听说《毗陀论经》讲,劫初以来,有很多恶王,以贪图国位的缘故,杀害生身的父亲有一万八千个案例,从来没听说过有残忍无道伤害母亲的事。大王今天做此恶逆的杀母之事,玷污了国王种姓,臣不忍听闻,这样的旃陀罗辈,我们不适合再住在这里。”当时两位大臣宣说完毕,就用手按着剑,倒退而行。

【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当时阿阇世惊慌恐怖,对耆婆说:“你不再辅佐我吗?”耆婆说:“大王,千万不要杀害母亲。”国王听到这个话,忏悔求救,就扔掉了剑,不再害母。敕令内官把母亲囚禁在深宫里,不让她出来。

三、就禁母缘中,即有其八:一、从“时阿阇世”下,至“犹存在耶”已来,正明问父音信。

第三、在禁母因缘当中,有八个部分:一、从“时阿阇世”到“犹存在耶”之间,这一段是说阿阇世问父亲的音信或者情况。

此明阇王禁父日数既多,人交总绝,水食不通,二七有余,命应终也。作是念已,即至宫门,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这里是说阿阇世囚禁父亲已经有多日了,与外隔绝,也不供应水和食物已经两周多了,应当已经饿死了。他这么想后,就到了宫门,问守门的人:“父王现在还存在吗?”

问曰:若人(不)食一餐之饭,限至七日即死。父王已经三七,计合命断无疑。阇王何以不直问曰:门家,父王今者死竟耶?云何致疑而问犹存在者,有何意也?

这里有个疑问:如果有人一顿饭不吃,限期到第七天一定会死。父王已经经过三周,应当决定已经断气了。阿阇世王为什么不直接问:门家,父王现在死完了吗?为何以疑问的方式问:现在还存在吗?这里有什么含义?

答曰:此是阇王意密问也。但以万几之主,举动不可随宜。父王既是天性至亲,无容言问死,恐失在当时,以成讥过。但以内心标死,口问在者,为欲息灭恶逆之声也。

回答:这是阿阇世王的一种意密提问。因为他是万几之主、一国之君,举动不能随便。父王既是天性至亲,不能直接问死,恐怕问的不得体,成为讥笑之处。所以,他心里标定的是父王已经死了吧?口里问的是父王还存在吗?这就是想息灭恶逆的罪名。

二、从“时守门人白言”下,至“不可禁制”已来,正明门家以事具答。

二、从“时守门人白言”到“不可禁制”之间,这是说明看门者以事实具体回答。

此明阇世前问父王在者。今次门家奉答。言“白言:大王,国太夫人”已下,正明夫人密奉王食,王既得食,食能延命。虽经多日父命犹存,此乃夫人之意,非是门家之过。

之前阿阇世王问父王还存在吗?这里接着是看门者的答复。从“白言:大王,国太夫人”以下,这是看门者说明情况:夫人秘密地给国王带来饮食,国王吃了以后,食物能延长生命。虽然经过很多天,他还生存着。这是夫人送饮食造成的,不是看门者的过失。

问曰:夫人奉食,身上涂麨,衣下密覆,出入往还,无人得见。何故门家具显夫人奉食之事?

提问:夫人送食物是很秘密地进行,身上先涂蜜酥,然后再粘上炒麦,用衣服覆盖,这样进出往返,没有人见到,为什么看门者能具体地说明夫人送食物的事呢?

答曰:一切私密不可久行,纵巧牢藏,事还彰露。父王既禁在宫内,夫人日日往还。若不密持麨食,王命无由得活。今言密者,望门家述夫人意也。夫人谓密,外人不知,不期门家尽以觉之。今既事穷,无由相隐,是以一一具向王说。

回答:一切秘密的事无法长久地保密,纵然密藏得很巧妙,最终还是会暴露的。既然父王囚禁在深宫内,夫人每天都出入往返。如果不是她秘密地拿着炒麦等,国王根本不可能延续生命。现在说到的“密”,这是指看门者讲述夫人的想法,夫人以为这是秘密,外人不知道,没想到门家已经全部知道了。事情既然已经到这地步,也没办法隐瞒,所以看门者就一一对阿阇世王讲说了。

言“沙门目连”已下,正明二圣腾空来去不由门路,日日往还为王说法。大王当知,夫人进食,先不奉王教,所以不敢遮约。二圣乘空,此亦不由门制也。

从“沙门目连”以下,这是正式说明目犍连和富楼那两位圣者以神通力从虚空中来去,并不经由门路,每天往返给国王说法。大王要知道,夫人进食,我们之前没有得到国王的吩咐要禁止她,所以我们也不敢拦阻;其次,两个圣人是从虚空来去的,又不是从门里进出,这也不是我们管制的范围。

门人是想推卸责任。夫人天天来送食物,你也没有下命令禁止夫人进入囚禁室,所以我们没有责任要遮止她。其次,两个圣人是从空中进入囚禁室的,又不是从门进来的,也跟我们没有关系。

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下,至“欲害其母”已来,正明世王瞋怒。此明阇王既闻门家分疏已,即于夫人心起恶怒,口陈恶辞,又起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为贼,名口业逆;骂沙门者,名口业恶。执剑杀母,名身业逆;身口所为,以心为主,即名意业逆。又复前方便为恶,后正行为逆。

三、从“时阿阇世闻此语”到“欲害其母”之间,这是说明阿阇世王嗔怒的情况。也就是阿阇世王听到看门者具体地讲述以后,就对夫人起了嗔怒的恶心,口里说了各种恶语,又起了三业逆、三业恶:骂父母是贼,这是口业逆,不顺伦理;骂沙门以幻术惑乱,这是口业恶;拿着剑要杀母,这是身业逆,这也是逆悖伦理;身口的行为以心为主,因此也是意业逆。因为本来应当孝顺,反而悖逆而杀母,起了这样的心就是意业逆。而且,前面发起的方便叫做恶,后面出现的正行叫做逆。

言“我母是贼”已下,正明口出恶辞。

“我母”以下,是说明他怎样口里宣说粗恶语。

云何骂母为贼、贼之伴也?但阇王元心致怨于父,恨不早终,母乃私为进粮,故令不死。是故骂言我母是贼、贼之伴也。

他为什么要骂母亲是贼,贼之伴呢?这是因为阿阇世王原来是对父亲心怀怨恨,恨不得他早死。因为他听了提婆达多的挑唆,知道自己出生的时候,父亲要把他害死,所以他就发了很大的恨心。但是母亲却私下里给父亲送食物,使得他不死,所以他就骂:“我母亲是个贼,她是贼的伴。”这个贼就是指他父亲。因为这个贼是他的冤家,生的时候,他父亲要把他弄死,现在母亲成了父亲的帮凶,所以骂母亲是贼的伴,就是贼的同党。

言“沙门恶人”已下,此明阇世瞋母进食,复闻沙门与王来去,致使更发瞋心,故云,幻惑咒术而令恶王多日不死。

“沙门恶人”以下,这是说明阿阇世嗔怒母亲送食物的时候,又听说沙门跟国王来往,致使他又发嗔心,不禁说到:“这些个沙门用幻惑的咒术,使得恶王多日不死!”所以,他当时嗔心非常大。

言“即执利剑”已下,此明世王瞋盛,逆及于母。何其痛哉!撮头拟剑,身命顿在须臾。慈母合掌,曲身低头,就儿之手。夫人尔时热汗遍流,心神闷绝。呜呼哀哉!恍忽之间逢斯苦难。

“即执利剑”以下,这是说明当时阿阇世王嗔心炽盛,难以遏制对母亲产生的恶逆心,想杀掉母亲。这是何等可悲!他抓住母亲的头,手里准备拔剑,已经到了生命的紧要关头。慈母双手合掌,弯着身体,低着头,靠在儿子的手上。当时夫人恐惧得身上都冒了热汗,心神迷闷。呜呼哀哉,恍惚之间遇到这样的苦难。

四、从“时有一臣名曰月光”下至“却行而退”已来,正明二臣切谏不听。

四、从“时有一臣名曰月光”到“却行而退”之间,这是说明大臣恳切地劝谏,不被听从。

此明二臣乃是国之辅相,立政之纲纪,望得万国扬名、八方仿习。忽见阇王起于悖逆,执剑欲杀其母。不忍见斯恶事,遂与耆婆犯颜设谏也。

这是说明两个大臣都是国家的辅相,要建立朝政的纲纪,希望美名能传扬于万国,使得八方世界效仿学习。忽然见到阇王起了悖逆天伦的心,执剑想要杀害母亲。他不忍心看到这样恶劣的事,就和耆婆一起触犯龙颜,忠心劝谏。

言“时”者,当阇王欲杀母时也。言“有一臣”者,彰其位也;言“月光”者,彰其名也;言“聪明多智”者,彰其德也。

“时”,指阇王想杀母的时候。“有一大臣”,是彰明其地位,“月光”,是彰明其名称,“聪明多智”,是彰明他的德相。

言“及与耆婆”者,耆婆亦是父王之子,奈女之儿,忽见家兄于母起逆,遂与月光同谏。

“及与耆婆”,这是说耆婆也是父王的儿子、奈女的儿子,忽然见到家兄对于母亲起恶逆心,就和月光一起来劝谏。

言“为王作礼”者,凡欲咨谏大人之法,要须设拜以表身敬。今此二臣亦尔,先设身敬觉动王心,敛手曲躬,方陈本意也。

“为王作礼”,这是说凡是要禀白劝谏上位大人,就有这样的法则,要礼拜来表示身恭敬。现在这两位大臣也是如此,首先以身敬礼,触动王心,收手曲躬,做完了恭敬礼拜以后,才陈白自己的意见。

言“白言大王”者,此明月光正欲陈辞,望得阇王开心听揽,为此因缘,故须先白言,“臣闻《毗陀论经》说”者,此明广引古今书史历帝之文记,古人云:“言不关典,君子所惭。”今既谏事不轻,岂可虚言妄说?

“白言大王”,这是说月光大臣正想陈白意见,希望阇王听了后能够转回心意,采纳他们的忠告。为了这个因缘,所以必须首先启白,“臣听说《毗陀论经》里说”,这是广引从古以来,历史书上历朝历帝的文记。古人说:“言不关典,君子所惭。”现在既然劝谏之事极其重大,哪里能没有出处而虚言妄说呢?

“言不关典,君子所惭”,就是指君子凡有所说,都有正宗典籍的依据,而不是随口乱说。如果随意妄谈,没有根据,那是君子的惭愧处。这也表示一切重大的事,都要有一种典籍的出处。

言“劫初已来”者,彰其时也。言“有诸恶王”者,此明总标非礼暴逆之人也。言“贪国位故”者,此明非义所贪,夺父坐处也。言“杀害其父”者,此明既于父起恶,不可久留,故须断命也。言“一万八千”者,此明王今杀父与彼类同也。

“劫初以来”,这是彰明时间。就是从此劫开初以来,直到今日为止。“有诸恶王”,这是总的标明非礼暴逆之人。就是所行不顺礼仪或者天理,与伦理之道悖逆而行,施展残暴之行。“贪国位故”,这是说明非义所贪,夺取父王的地位。因为父亲有生养大恩,本应孝顺,不应与父亲争夺,显然违背了伦常,成为非义。“杀害其父”,这是说,既然对父亲起了恶心想夺取权力,那就不可久留,需要断掉命根。“一万八千”,这是说国王今天杀父亲,和过去的恶王是同一类型。

言“未曾闻有无道害母”者,此明自古至今,害父取位,史籍良谈,贪国杀母都无记处。

“未曾闻有无道害母”,这一句是说,从古至今杀父取王位,在历史书上有很多记载,而贪国杀母没有记载。

若论劫初已来,恶王贪国但杀其父,不加慈母,此则引古异今。大王今者,贪国杀父,父则有位可贪,可使类同于古。母即无位可求,横加逆害,是以将今异昔也。

如果说到劫初以来,恶王贪图王位,只杀害父亲,不加害母亲,这是引古事说明不同今日。大王今天贪求国位而杀害父亲,父亲有国位可以贪取,这类同于古。而母亲没有国位可求,却横加恶逆之害,这已经表明不同往昔。

言“王今为此杀母”者,污刹利种也。言“刹利”者,乃是四姓高元,王者之种,代代相承,岂同凡碎?

“王今为此杀母”,这是说国王做这种杀母的行为玷污了高贵王种。“刹帝利”是印度四种种姓中高贵的国王种姓,代代相承,不同于一般。

言“臣不忍闻”者,见王起恶,损辱宗亲,恶声流布。我之姓望,耻惭无地。

“臣不忍闻”,这是说见到国王竟然起恶心杀母,这是有辱于宗党家族,将会恶名远扬,遗臭万年。我们的种姓、名望都会被扫尽,羞惭耻辱无地可钻。

言“是旃陀罗”者,乃是四姓之下流也,此乃性怀凶恶,不闲仁义,虽著人皮,行同禽兽。王居上族,押临万基之主,今既起恶加恩,与彼下流何异也?

说到“旃陀罗”,这是四种种姓中最下等的贱族,这一类人怀着凶恶的性情,内心不安住仁义,虽然有一张人的表皮,而内在的心和行为等同禽兽。国王居于高贵上族,成为万民之主,今天既然起恶加于有恩的母亲,与这些恶劣的贱种有何差别?

言“不宜住此”者,即有二义:一者王今造恶不存风礼,京邑神州,岂遣旃陀罗为主也?此即摈出宫城意也。

所谓“不宜住此”有两个含义:一、国王今天造恶,不存礼教,在京城神州之地,哪里能以贱种旃陀罗为国主呢?这就是摈出宫城的意义。

二者我若在国,损我宗亲,不如远避他方,永绝无闻之地,故云“不宜住此”也。

二、我如果还在此国,就会侮辱我的宗族亲党,我不如到别的国家躲得远远的,永远听不到这种可怕的事,所以说“不宜住此”。

言“时二大臣说此语竟”者,此明二臣直谏,切语极粗,广引古今,望得王心开悟。

“时二大臣说完此语”,说明两位大臣直心劝谏,语言极其恳切也很粗粝,广引古今的事例,希望国王能够开启觉悟。

言“以手按剑”者,臣自按腰中剑也。

“以手按剑”,这是指大臣自己按着腰中的宝剑。

问曰:谏辞粗恶,不避犯颜。君臣之义既乖,何以不回身直去,乃言却行而退也?答曰:粗言虽逆王,望息害母之心,又恐瞋毒未除,击剑危己,是以按剑自防,却行而退。

问:像这样说了很粗恶的劝谏词语,不避讳触犯龙颜。既然已经背离了君臣的礼义,为什么不回转身直接离去,还要倒退着告退呢?

回答:虽然动了粗语逆悖了王心,但是心里只是希望他止息害母的心,并没有乖戾君臣之义。又恐怕阇王心里的嗔毒没有消除,会持剑危害自己,所以按着剑自卫,倒退着离开。

思考题

1、频婆娑罗王是如何因囚禁而请法的?对于我们皈依三宝有何启发?

2、如来戒法有无量种类,为何父王只请授八关斋戒而不请其余?又为何日日受?

五、从“时阿阇世惊怖”下,至“汝不为我耶”已来,正明世王生怖。此明阇世既见二臣谏辞粗切,又睹按剑而去,恐臣背我,向彼父王,更生异计。致使情地不安,故称“惶惧”。彼既舍我,不知为谁?心疑不决,遂即口问审之,故云:耆婆汝不为我耶?

五、从“时阿阇世惊怖”到“汝不为我耶”之间,这是说明阇王生怖的情况。这是说阿阇世王既见到两位大臣说了这样急切粗恶的劝谏之词,又看到他们按着剑离开,他恐怕大臣背弃自己,向着父王,又会生起其他的闪失。这使得他当时心里非常不安,所以惶惧:他们既然舍掉我,不知道是为谁?心里怀疑不决,也就发之于口,说出审问的话,所以说:“耆婆,你不为我了吗?”

言“耆婆”者,是王之弟也。古人云,家有衰祸,非亲不救。汝既是我弟者,岂同月光也?

耆婆是国王的弟弟。古人说,家里有衰祸,只有亲人来救。你既然是我的弟弟,难道跟月光一样吗?

六、从“耆婆白言”下,至“慎莫害母”已来,明二臣重谏。此明耆婆实答大王:若欲得我等为相者,愿勿害母也。此直谏竟。

六、从“耆婆白言”一直到“慎莫害母”之间,这是说明二臣重新劝谏。耆婆当时如实答复大王:“如果想要我们作为辅相,请你不要加害母亲。”以上直谏的内容完毕。

七、从“王闻此语”下,至“止不害母”已来,正明阇王受谏,放母残命。

七、从“王闻此语”到“止不害母”之间,说明阇王受了劝谏,放了母亲一命。

此明世王既得耆婆谏已,心生悔恨,愧前所造,即向二臣求哀乞佑。因即放母脱于死难,手中之剑还归本匣。

这是说阇王在耆婆劝谏之下,生了悔恨心,反悔前面所造,就向二臣乞求佑护。这样就放母亲脱离死难,手中的利剑插回了剑匣。

八、从“敕语内官”下,至“不令复出”已来,明其世王余瞋禁母。此明世王虽受臣谏,于母犹有余瞋,不令在外,敕语内官,闭置深宫,更莫令出与父王相见。

八、从“敕语内官”到“不令复出”之间,这是说世王还有余怒,把母亲囚禁在深宫。这是说明世王虽然受了大臣们的劝谏,放了母亲,但对母亲还是余恨未消,不让她出门在外,敕令内官把母亲闭置在深宫当中,不要让她再出来跟父王相见。

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明禁母缘竟。

以上虽然有八句不同,总的详细讲明了禁母的因缘。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当时韦提希被幽禁以后,身心忧愁憔悴,对着远方的耆阇崛山向佛顶礼,这样说:“如来世尊,往昔的时候,恒时遣阿难来慰问我。我现在忧愁不堪,世尊威德深重,没办法见到,愿遣目连和阿难两位尊者和我相见。”这样说了后,悲伤得泪如雨下,远远地向着佛顶礼,还没有举头的时候,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道了韦提希心里所念,就敕令大目犍连和阿难从虚空中过来。佛从耆阇崛山隐没,从王宫出来。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宝莲华,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当时韦提希顶礼后,举头见到世尊释迦牟尼佛,紫金色的身体坐在百宝莲花上,目连侍奉在左,阿难侍奉在右,帝释、梵天、四大天王等诸天,在虚空中普雨天花,用以供养。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当时韦提希见到佛世尊,自己扯断璎珞,举身投地,号哭着对佛说:“世尊,我宿世造了什么罪,生了这样的恶逆之子?世尊又是何等因缘,和提婆达多成为眷属?”

四、就厌苦缘中,即有其四:一、从“时韦提希”下,至“憔悴”已来,正明夫人为子幽禁。此明夫人虽免死难,更闭在深宫,守当极牢,无由得出。惟有念念怀忧,自然憔悴。伤叹曰:祸哉!今日苦,遇值阇王唤,利刃中间结,复置深宫难。

第四、在厌苦因缘里有四部分的内容:

一、从“时韦提希”到“憔悴”之间,这是说明夫人被逆子幽禁的情况。这里说到夫人虽然免掉了死难,又被关闭在深宫里面,当时的守护非常严密,没有办法出来。她只有念念怀着忧虑,自然导致身心憔悴。她伤叹说:“真是大灾祸啊!今天这么苦,遇到逆子阿阇世王召唤,恐怕就要在利刃下结束生命了,想要再被关到深宫里也是极困难的事了。”

问曰:夫人既得免死入宫,宜应讶乐,何因反更愁忧也?

问:夫人既然得免死难,入了深宫,应当庆幸快乐,为什么反而更加忧愁呢?

答曰:即有三义不同:一、明夫人既自被闭,更无人进食与王。王又闻我在难,转更愁忧。今既无食加忧者,王之身命定应不久。二、明夫人既被囚难,何时更见如来之面及诸弟子?三、明夫人奉教,禁在深宫,内官守当水泄不通,旦夕之间唯愁死路。有斯三义切逼身心,得无憔悴也?

回答:这有三个原因:(一)夫人被幽闭在深宫,再也没有人给国王送饮食。国王又听说我在危难中,会更加忧愁。现在既没有食物,又内心又焦急忧愁,国王的生命恐怕不会太久。

(二)夫人既被囚禁,何时能再见到如来和众弟子呢?已经没有人身自由了。

(三)说明夫人被关押在深宫里,内官会看守得水泄不通。性命在旦夕之间,忧愁死亡即将到来。

有这三种切逼身心的事,怎么会不憔悴呢?

二、从“遥向耆阇崛山”下,至“未举头顷”已来,正明夫人因禁请佛,意有所陈。此明夫人既在囚禁,自身无由得至佛边,唯有单心面向耆阇,遥礼世尊,愿佛慈悲,表知弟子愁忧之意。

二、从“遥向耆阇崛山”到“未举头顷”之间,这是说明夫人因为被囚禁而祈请佛,心里要有所陈述。

这里夫人已经被囚禁,自己没有自由走到佛那里,只有以诚心向着耆阇崛山遥礼世尊,愿佛慈悲,也能表示知道弟子内有忧愁之情。

言“如来在昔之时”已下,此有二义:一、明父王未被禁时,或可王及我身亲到佛边,或可如来及诸弟子亲受王请。然我及王身俱在囚禁,因缘断绝,彼此情乖。二、明父王在禁已来,数蒙世尊遣阿难来慰问我。云何慰问?以见父王囚禁,佛恐夫人忧恼,以是因缘,故遣慰问也。

说到“如来在昔之时”以下,有两个意思:一、说明父王没有被囚禁的时候,或者国王和我可以亲自到佛这里,或者如来和诸弟子可以亲自受王祈请来作应供。但是我和国王现在都身不由己,处在囚禁中,因缘断绝,彼此隔离,无法联系。二、说明父王在囚禁期间,数数蒙世尊派遣阿难来慰问我。为什么慰问呢?这是因为佛见到国王被囚禁,恐怕夫人内心忧恼,因此派阿难来慰问。

言“世尊威重无由得见”者,此明夫人内自卑谦,归尊于佛:弟子秽质女身,福因鲜薄,佛德威高,无由轻触,愿遣目连等与我相见。

“世尊威重无由得见”,这是说夫人内怀谦卑,表示对佛的尊重:弟子只是个秽质女身,福因很浅薄,佛功德威重,无比高尚,无法很轻易地接触,愿遣目连等和我相见。

问曰:如来即是化主,应不失时宜。夫人何以不三加致请,乃唤目连等,有何意也?答曰:佛德尊严,小缘不敢辄请。但见阿难,欲传语往白世尊,佛知我意,复使阿难传佛之语指授于我。以斯义故,愿见阿难。言“作是语已”者,总说前意竟也。

问:如来既是一代教主,应当不会失去时宜。夫人为什么不再三地祈请佛,只是叫目连等,有什么用意呢?

回答:佛是极其尊严、具无上功德者,小事情不敢请佛。只是想见阿难一面,让阿难传语向世尊汇报,佛知道我的意思,又会叫阿难来传佛语,给我指示教授。以这个用意的缘故,愿见阿难。

“作是语已”,这是总的陈述了上面的想法。

言“悲泣雨泪”者,此明夫人自惟罪重,请佛加哀。致敬情深,悲泪满目。但以渴仰灵仪,复加遥礼,叩顶跱䟻,须臾未举。

“悲泣雨泪”,这是说夫人自想罪业深重,请佛悲愍加被。因为当时她恭敬念佛的心很深,致使满眼都是悲泪。一心只渴仰见到世尊,又从远处叩头顶礼,在须臾之间,还没有举头。

三、从“尔时世尊”下,至“天华持用供养”已来,正明世尊自来赴请。此明世尊虽在耆阇,已知夫人心念之意。

三、从“尔时世尊”到“天华持用供养”之间,这是指世尊应祈请亲自前来。当时世尊在耆阇崛山,已经知道夫人心中的想法。

言“敕大目连等从空而来”者,此明应夫人请也。

“敕大目键连等从空而来”,这是说明应夫人祈请,从空中过来。

言“佛从耆山没”下,此明夫人宫内禁约极严,佛若现身来赴,恐畏阇世知闻,更生留难,以是因缘,故须此没彼出也。

“佛从耆山隐没”,这是说明王宫里禁约特别严格,佛如果现身前来,恐怕阿阇世王听到,会生障碍,以这个缘故,必须现神变力从此处没、从彼处出来赴请。

言“时韦提礼已举头”者,此明夫人致敬之时也。言“见佛世尊”者,此明世尊宫中已出,致使夫人举头即见。

“时韦提礼已举头”,这是说明正当夫人礼敬的时候。“见佛世尊”,这是说明世尊在内宫里已经现出身相,使得夫人举头就看见了。

言“释迦牟尼佛”者,简异余佛。但诸佛名通,身相不异,今故标定释迦,使无疑也。言“身紫金色”者,显定其相也。言“坐百宝华”者,简异余座也。言“目连侍左”等者,此明更无余众,唯有二僧。

“释迦牟尼”,是简别并非他佛。诸佛都通名为佛,身相也都具足相好,现在标定释迦世尊,使得读者没有疑问。“身紫金色”,显定他的身相。“坐百宝华”,简别不是其他的座位,而是宝莲花座。“目连侍左”等,说明没有带别的徒众,只有两位圣僧随侍。

言“释梵护世”者,此明天王众等见佛世尊隐显王宫,必说希奇之法,我等天人因韦提故,得听未闻之益。各乘本念,普住临空,天耳遥餐,雨华供养。

“释梵护世”,这是说天王、天众等见到世尊以隐秘的方式显现在王宫,这样示现决定是要说稀奇的法,我们天人因为韦提祈请的缘故,能够听到未闻的法,普沾利益。所以他们各自以这样的想法普遍降临在虚空中,以天耳在远处领受妙法,而且雨下天花来作供养。

又言“释”者,即是天帝也。言“梵”者,即是色界梵王等也。言“护世”者,即是四天王也。言“诸天”者,即是色、欲界等天众。既见天王来向佛边,彼诸天众亦从王来,闻法供养。

“释”指帝释,“梵”指色界梵王等,“护世”指守护世间的四大天王,“诸天”包括色界、欲界等的天众,他们见到天王都往佛这边来,天众们也就跟随天王一起来闻法和供养。

四、从“时韦提希见世尊”下,至“与提婆共为眷属”已来,正明夫人举头见佛,口言伤叹,怨结情深也。

四、从“时韦提希见世尊”到“与提婆共为眷属”之间,这是说明当时夫人抬头就见到了佛,口里说出很多伤叹的话,说明自己内心的怨结很深。

言“自绝璎珞”者,此明夫人身庄璎珞,犹爱未除,忽见如来,羞惭自绝。

“自绝璎珞”,这是指夫人身体以璎珞作装饰,贪爱身体的心还没有除去。忽然见到如来,感觉羞愧,自己扯断璎珞。

问曰:云何自绝也?答曰:夫人乃是贵中之贵、尊中之尊,身四威仪多人供给。所著衣服,皆使傍人。今既见佛,耻愧情深,不依钩带,顿自掣却,故云自绝也。

问:为什么要自己扯断呢?

回答:夫人是贵中贵、尊中尊,行住坐卧都要很多人来服侍。她所穿的衣服也都是叫旁人来侍候的。现在见到佛,有很深的羞耻心,也不依钩带,顿时就自己扯断,所以说自绝。

言“举身投地”者,此明夫人内心感结,怨苦难堪,是以从地踊身而立,从立踊身投地。此乃叹恨处深,更不事礼拜威仪也。

“举身投地”,是说夫人内心非常悲感,有难忍的怨苦,所以当时情不自禁地从地面踊身站立,又踊身投地。这都是表明她悲叹怨恨的心很深,也不顾及礼拜的威仪了。

言“号泣向佛”者,此明夫人婉转佛前,闷绝号哭。

“号泣向佛”,这是说夫人在佛前宛转在地,当时心思迷闷、压抑到极点,不由得号哭起来。

言“白言”已下,此明夫人婉转涕哭,量久少惺,始正身威仪,合掌白佛:“我自一生已来,未曾造其大罪,未审宿业因缘有何殃咎而与此儿共为母子?”此明夫人既自障深,不识宿因,今被儿害,谓是横来,愿佛慈悲,示我径路。

“白言”以下,这是说夫人当时婉转啼哭,时间很久才稍稍清醒,这时候开始整理端正威仪,合掌对佛申诉:“我这一生以来也没有造过什么大罪,不知道宿世因缘造了什么孽跟这个孩子成为母子?”这是说夫人自己业障深,不晓得宿世因缘,今天被儿子谋害,认为是横来之祸。她祈求佛慈悲,给她指示其中的缘由。

言“世尊复有何等因缘”已下,此明夫人向佛陈诉:我是凡夫,罪惑不尽,有斯恶报,是事甘心。世尊旷劫行道,正习俱亡,众智朗然,果圆号佛。未审有何因缘乃与提婆共为眷属?

“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以下,这是说夫人向佛陈述:我是凡夫,罪业、烦恼都没有尽,有这样的恶报,这我很甘心。但世尊旷劫以来行道,无论烦恼和习气都完全消尽,智慧明朗,果德圆满,称之为佛。不知道有什么因缘和提婆达多成为眷属?

此意有二:一、明夫人致怨于子,忽于父母狂起逆心;二、明又恨提婆教我阇世造斯恶计,若不因提婆者,我儿终无此意也。为此因缘,故致斯问。

这有两个意思:(一)说明夫人对儿子很有怨意,他为什么忽然对于父母起这样的恶逆之心,造这样狂乱的大罪?(二)她又恨提婆达多教他儿子起这样的恶心,造这种逆罪。如果不是因为提婆,我儿子终究没有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因缘,她就这样发问。

又夫人问佛云“与提婆眷属”者,即有其二:一者在家眷属,二者出家眷属。言在家者,佛之伯叔有其四人。佛者,即是净饭王儿;金毗者,白饭王儿;提婆者,斛饭王儿;释魔男者,是甘露饭王儿。此名在家外眷属也。言出家眷属者,与佛作弟子故,名内眷属也。

夫人问佛说“与提婆眷属”有两个意思:一、成为在家眷属,二、成为出家眷属。在家是指佛的伯叔辈有四个人,佛是净饭王的儿子,金毗是白饭王的儿子,提婆是斛饭王的儿子,释魔男是甘露饭王的儿子。这些叫做在家外眷属。出家眷属,是指给佛做弟子,所以称为内眷属。

上来虽有四句不同,广明厌苦缘竟。

以上虽然有四句不同,总的宣说完了厌苦的因缘。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当时韦提希夫人说:“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要往生,我不再欢喜这样的浊恶世界。这个浊恶之处充满了地狱、饿鬼、畜生,多数都是不善聚。愿我未来不再听到恶的声音,不再见到这些恶人。现在我向世尊五体投地,哀求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清净业处的方法。”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

当时世尊放出眉间光明,显现为金色,遍照着十方无量世界。照耀完毕,又收回来住在佛顶上,化成一座金台,像须弥山的形状。十方诸佛清净微妙国土,都在金台中显现。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或有国土以七宝合成,又有国土纯粹是莲花,又有国土如同自在天宫,还有国土如同玻璃明镜……十方国土都在金台中呈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庄严明显,使韦提希明了地现见。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当时韦提希对佛说:“世尊,这些国土虽然清净,都有光明,我现在乐欲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唯愿世尊教我思维和正受的方法。”

五、就欣净缘中,即有其八:一、从“唯愿世尊为我广说”下,至“浊恶世也”已来,正明夫人通请所求,别标苦界。

第五、在欣净因缘当中有八分的内容:

一、从“唯愿世尊为我广说”到“浊恶世也”之间,这是说明夫人总的祈请所求,特别标明此方是苦世界。

此明夫人遇自身苦,觉世非常。六道同然,无有安心之地。此闻佛说净土无生,愿舍秽身,证彼无为之乐。

这是说明夫人当时遇到自身的苦难,觉得世事无常。本来是自己的爱子,忽然间变成冤家,所以她感觉世间事都是很无常的。六道都是这样,没有一处安心之地,或者说根本无可寄托。又听到佛说净土是无生之地,一旦往生就断绝了生死,常处在无忧恼的快乐之中,所以一心想舍掉这个秽身,证到净土无为的大乐。

二、从“此浊恶处”下,至“不见恶人”已来,正明夫人举出所厌之境。

二、从“此浊恶处”到“不见恶人”之间,这是夫人举出了自己所厌的境界。

此明阎浮总恶,未有一处可贪。但以幻惑愚夫,饮斯长苦。

这是说阎浮提世界总体的浊恶性质,没有一处值得贪求,如同厕所,如同利刃原,如同罗刹洲。但是迷惑的愚痴凡夫还在这里受用连绵不绝的长苦。

言“此浊恶处”者,正明苦界也。又明器世间,以是众生依报处,亦名众生所依处也。言“地狱”等者,三品恶果最重也。言“盈满”者,此三苦聚非直独指阎浮,娑婆亦皆遍有,故言“盈满”。

“此浊恶处”,这是说明苦世界。又是指明器世界,因为这是众生的果报依处,也叫做众生的所依处,也就是众生寄托的环境。说到“地狱”等,这是指最重的三品恶果。“盈满”,是指这三种苦难聚集之处,不只是指南阎浮提一个地方,在娑婆世界十亿个小世界里到处都有,所以说“盈满”。

言“多不善聚”者,此明三界六道不同,种类恒沙,随心差别。经云:业能引识,世世处处,各趣随缘受果报,对面不相知。

“多不善聚”,这是说三界六道有像恒河沙那么多的不同种类,也是随着众生各自心识的差别而显现。经上说,业力能够引着心识,一世又一世在各处随着业缘而受果报。虽然前世是亲人,转世再来,改形易面,即使对面也不认知。

言“愿我未来”者,此明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但无为之境不可轻尔即阶,苦恼娑婆无由辄然得离。自非发金刚之志,永绝生死之元,若不亲从慈尊,何能免斯长叹?

所谓“愿我未来”这一句,是表明夫人已经发出了彻底地厌弃纯苦的娑婆界、欣乐无为净土界的真心,愿意永远归于常乐之地。但是,无为的境界不是轻易就能到达的,苦恼的娑婆也不是说一下就能离开的。如果不是发起金刚不变的志愿,誓愿永远断除生死的根源,而且如果不亲自依托慈尊佛力的加被,怎么能顿时免掉长劫的忧苦?

言“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者,此明如阇王、调达杀父破僧及恶声等,愿亦不闻不见。但阇王既是亲生之子,尚于父母起于杀心,何况疏人而不相害?是故夫人不简亲疏,总皆顿舍。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这是说阇王和调达杀父、破僧以及出现的各种恶劣的名声等,都愿不见不闻。阇王是亲生的儿子,尚且对父母起杀心,何况疏远的人,怎么不相害呢?以这个缘故,夫人不管亲疏差别,总的愿顿然舍离。就是不想再呆在这样的浊恶世界,这里纯粹都是烦恼恶苦。

思考题

1、韦提夫人被禁的因、缘各是什么?

2、韦提夫人是如何通请无忧恼处的?

三、从“今向世尊”下,至“忏悔”已来,正明夫人以净土妙处,非善不生,恐有余愆障不得往,是以求哀更须忏悔。

三、从“今向世尊”到“忏悔”之间,这是说夫人认为净土是极其胜妙之处,没有善心是不能往生的,恐怕自身还有各种罪业障碍往生,所以哀求再次忏悔。

四、从“唯愿佛日”下,至“清净业处”已来,正明夫人通请去行。此明夫人上即通请生处,今即通请得生之行。

四、从“唯愿佛日”到“清净业处”之间,这是说明夫人通请去往无忧恼净土的行门或者修行方法。夫人在上面已经通请指示无忧恼生处以后,现在又通请得生净土的妙行。“通”就是总的说,不是指特别某一刹土。

言“佛日”者,法喻双标也。譬如日出,众暗尽除,佛智辉光,无明之夜自朗。

“佛日”,这是法和譬喻结合的名词。就好像日轮出现,就能消尽黑暗,佛的智慧光明出现,就使无明暗夜自然明朗。

言“教我观于清净业处”者,正明既能厌秽欣净,若为安心注想得生清净处也?

“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就是说我已经能厌舍娑婆秽土,欣求无忧恼净土,怎样安心专注观想而得生清净处呢?

五、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下,至“令韦提见”已来,正明世尊广现净土,酬前通请。

五、从“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到“令韦提见”之间,这是说明当时世尊显现了很多净土,来回应前面的通请。

此明世尊以见夫人广求净土,即放眉间光照十方国。以光摄国,还来顶上化作金台,如须弥山,如之言似,似须弥山,此山腰细上阔。所有佛国并于中现,种种不同,庄严有异。佛神力故,了了分明,加被韦提尽皆得见。

这是说明当时世尊见到夫人广求无忧恼净土,当即放出眉间的光明,普照十方国土。当时光明摄持了诸多国土,再回到头顶上化成了一座金台,像须弥山的形状。也就是像须弥山那样,腰部细、上边广阔那样的形相。所有的佛国都在金台里显现,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庄严相。以佛神力加被的缘故,都了了分明地现在眼前,使得韦提希全部现见。

问曰:韦提上请为我广说无忧之处,佛今何故不为广说,乃为金台普现者,有何意也?

问:韦提上面的祈请是为我广说无忧恼处的情况,为何佛现在不给她广大地宣说,而在金台里普遍显现,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此彰如来意密也。然韦提发言致请,即是广开净土之门。若为之总说,恐彼不见,心犹致惑,是以一一显现,对彼眼前,信彼所须,随心自选。

回答:这是彰明如来的内心秘密。韦提希发言祈请,就是广开净土的妙门。如果给她总说,恐怕她没见到,心里还会疑惑,所以就一一现量显现在她眼前,使她信受她所要的,随着她的心自己做选择。

六、从“时韦提白佛”下,至“皆有光明”已来,正明夫人总领所现,感荷佛恩。此明夫人总见十方佛国,并悉精华,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故下云“我今乐生极乐世界”也。

六、从“时韦提白佛”到“皆有光明”之间,这是说明夫人总的领受或者见到了显现的诸佛国土,感戴佛的恩德。这里夫人总的见到了十方佛国都是精华微妙,但是比起极乐世界的庄严,根本无从比拟,所以下面说“我今乐欲往生极乐世界”。

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

问:十方诸佛在断惑上没有差别,而且他们都圆满了菩提行而成就了圆满的果位,这也应当是不二的。为什么同样是净土却有这样优劣的差别呢?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惑所知。隐显随机,望存化益。或可故隐彼之优,独显西方为胜。

回答:佛是法王,神通自在,至于优劣的差别,本不是我们的凡夫迷惑之心所能知道的。况且在这个示现上,是隐藏还是显露,完全是随机而做,唯一是想让所化得到利益。或许可以特意隐藏彼土的优点,独独显示西方为殊胜。

七、从“我今乐生极乐”已下,正明夫人别选所求。

七、从“我今乐生极乐”以下,说明夫人在十方佛国里特别选取了自己的所求。

此明弥陀本因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

这是说明弥陀本国——极乐世界,原本因于四十八大愿,每一愿都发起增上的胜因,依于殊胜的因而起殊胜的行,依于殊胜的行而感殊胜的果,依于殊胜的果而感殊胜的报,依于殊胜的报而总的显现了刹土的极乐境界,依于极乐境界显示通于无量大悲的应化,依于大悲教化而开出了智慧度生的门径。

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

然而悲心是无有边际的,智慧也无有穷竭。这样以悲智双行,也就广开了甘露法门,因此法雨普润,摄受无数种的众生。

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有此因缘,致使如来密遣夫人别选也。

其他的经典劝化众生往生西方之处非常多,而且众多的诸佛菩萨共同一心指示赞叹西方净土。由于这个因缘,使得如来秘密地让夫人在佛土当中特别地选择了极乐净土。

八、从“唯愿世尊”已下,正明夫人请求别行。此明韦提既选得生处,还修别行,励己注心,必望往益。

八、从“唯愿世尊”以下,这是说明夫人请求特别往生西方的行门。这里夫人已经选定了往生处,接下来想修特别的往生行,策励自己倾心专注,期望得到决定往生的利益。

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忆念彼国依正二报种种庄严也。言“教我正受”者,此明因前思想渐渐微细,觉想俱亡,唯有定心与前境合,名为正受。

“教我思维”,这是指定前的方便,思维忆念彼西方依正二报的种种庄严。“教我正受”,是说因为前面的思想渐渐趣于微细,觉和想都消失了,只有定心和前面的观境相合,这种情况叫做“正受”。所以,修观包括前面的思维和后面的正受这样的前后次第。

此中略已料简,至下观门,更当广辩,应知。

这里简略地做了解释。对此,在下面讲定善观门的经文里会详细辨明。

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明欣净缘竟。

上面虽然说了不同的八句,总的显明了欣净的因缘。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正当韦提希请求如何思维、如何正受的时候,世尊当即微笑,有五色光从佛的口中发出,一一光都照着频婆娑罗王的头顶。尔时大王虽然在幽闭之处,顿时开发了心眼,没有障碍,在遥远处见到了世尊,他当时就头面作礼,自然得到增进,成就了阿那含果。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当时世尊告诉韦提希:“你现在知道吗?阿弥陀佛离这里不远。你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国成就净业。我现在为你广说众多譬喻,也让未来世的一切凡夫想修净业的人,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欲生彼国,要修三种福: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种事称为净业。”佛告诉韦提希:“你现在知道吗?这三种业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

六、就散善显行缘中,即有其五:一、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下至“成那含”已来,正明光益父王。

第六、在散善显行的因缘中,有五个部分。“散善显行”,就是显示散善的行门。

一、从“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到“成那含”之间,这是说明佛以光明利益频婆娑罗王。

此明如来以见夫人愿生极乐,更请得生之行,称佛本心,又显弥陀愿意。因斯二请,广开净土之门,非直韦提得去,有识闻之皆往。有斯益故,所以如来微笑也。

这是说明如来见到夫人至心愿生西方净土,而且请求得生西方的行门,这就称合了本师释迦佛度生的本心,又能显明弥陀大悲普度的愿意。因为这两个祈请,能够广开净土之门,不但是韦提因此能得生净土,凡是有识之士听闻以后都能往生。有这种大利益的缘故,所以如来显现微笑。

言“有五色光从佛口出”者,此明一切诸佛心口常威仪法尔,凡所出光必有利益。

“有五色光从佛口出”,这是显明一切诸佛心口恒常具足威仪,法尔如是,凡是如来放光,必定有所利益。

言“一一光照频婆顶”者,正明口光不照余方,唯照王顶。然佛光随身出处,必皆有益。佛足下放光,即照益地狱道;若光从膝出,照益畜生道;若光从阴藏出,照益鬼神道;若光从脐出,照益修罗道;光从心出,照益于人道;若光从口出,照益二乘之人;若光从眉间出,照益大乘人。今明此光从口出,直照王顶者,即授其小果。若光从眉间出,即从佛顶入者,即授菩萨记也。如斯义者,广多无量,不可具述。

“一一光照频婆顶”,这是说明佛口现出的光明没有照到余处,唯一照着国王的头顶。佛光随着身体不同部位出现,一定有相应的利益。佛足下放光,是光照地狱道而作饶益;光明从膝盖中出,是光明饶益畜生道;光明从阴藏出,是光明饶益鬼神道;光明从脐部出,是光明饶益修罗道;光明从心间出,是照耀饶益人道;光明从口中出,是照耀饶益二乘人;光明从眉间出,是照耀饶益大乘人。现在光明从口出,直接照到国王的头顶,这是为他授记得小乘果。如果光明从眉间出,又从佛顶没入,那是授菩萨记莂。像这样有极多无量的含义,无法一一详述。

言“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已下,正明父王蒙光照顶,心眼得开,障隔虽多,自然相见。斯乃因光见佛,非意所期,致敬归依,即超证第三之果。

“尔时大王虽在幽闭”以下,这是说明父王蒙佛光照耀头顶,顿时心眼开发,虽然有很多障隔,但是能够无碍地见到佛。这样因为光明而见佛,心里大出意外,因此恭敬顶礼,生起很猛利的皈依,顿时超胜,证第三圣果。

二、从“尔时世尊”下,至“广说众譬”已来,正明答前夫人别选所求之行。

二、从“尔时世尊”到“广说众譬”之间,这是阐明答复前面夫人特别选取求生西方的行门。

此明如来从上耆阇没、王宫出,讫至此文,世尊默然而坐,总未言说。但中间夫人忏悔、请问,放光现国等,乃是阿难从佛王宫见此因缘,事了还山,传向耆阇大众,说如上事,始有此文。亦非是余时佛语也,应知。

要知道,如来上来从耆阇崛山隐没,从王宫涌出,一直到这里,世尊默然端坐,从没有言说。而这期间夫人忏悔请问,佛放光明,在光台中现出十方净国等,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是阿难跟随佛在王宫见到这些因缘,事情完毕,回到耆阇崛山,转告耆阇崛山的大众,说了如上的事迹,才留下这些经文。这也不是其他时,佛口对僧众宣说的,应当如是了知。

言“尔时世尊告韦提”已下,正明告命,许说也。

“尔时世尊告韦提”以下,这是说明世尊正式告诉,答应为她宣说。

言“阿弥陀佛不远”者,正明标境以住心,即有其三:一、明分齐不远,从此超过十万亿刹即是弥陀之国;二、明道里虽遥,去时一念即到;三、明韦提等及未来有缘众生注心观念,定境相应,行人自然常见。有斯三义,故云不远也。

佛说到“阿弥陀佛不远”,这是标明境界,让众生系心彼国。这有三层含义:(一)说明分齐不远,就是空间的距离不远,因为从此方超过十万亿刹土就是弥陀国的所在;(二)说明距离虽然遥远,但去的时候一念就到,所以说不远;(三)说明韦提等以及未来的有缘者在注心观念,定境相应的时候,行人自然常见,就在眼前,因此不远。有这样三种含义,所以说不远。

言“汝当系念”已下,正明凡惑障深,心多散动,若不顿舍攀缘,净境无由得现。此即正教安心住行。若依此法,名为净业成也。

“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这一句,这是说明凡夫烦恼业障深重,心常时散乱妄动,如果不能顿时舍弃攀缘,净境无由显现。这就是教导行者要安下心来住在观行当中。如果依照此法修成功了,就叫净业成就。

言“我今为汝”已下,此明机缘未具,不可偏说定门。佛更观机,自开三福之行。

“我今为汝”以下,是说明如果不具机缘,就不能特别只说定门。因为法不对机就不得利益,所以佛再度观机,自己开示三福妙行。换句话说,应韦提希的请求,如何思维如何正受,因此佛会宣说观法。韦提希没有请求宣说散善的行门,这是佛观机后为了普遍利益众生而自己宣说的。

三、从“亦令未来世”下,至“极乐国土”已来,正明举机劝修得益。此明夫人所请利益弥深,及未来回心皆到。

三、从“亦令未来世”到“极乐国土”之间,这是举所化机劝导众生修持净业,得到往生利益。这里显明了夫人请法的利益极深,未来的众生只要回转心来趣向西方,都能生入净土。

夫人请法利益弥深,是指应着韦提希的祈请,世尊宣说了十六观经定善、散善两门,这使未来世的一切凡夫,凡是想修净业的人都能够生到西方,所以说利益非常深。

“回心皆到”,这也是讲众生只要有信愿,一心投向西方,就都能往生,这表明西方净土确实是普度法门。因此经中说到“未来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这就是每个人都有希望成就的法门。

四、从“欲生彼国者”下,至“名为净业”已来,正明劝修三福之行。

四、从“欲生彼国者”到“名为净业”之间, 这是劝修三福之行。

此明一切众生,机有二种:一者定,二者散。若依定行,即摄生不尽,是以如来方便显开三福,以应散动根机。言“欲生彼国”者,标指所归也。

这是说明众生有两种机:(一)定机,(二)散机。如果只依定善而行,那就不能摄尽众生,所以如来方便显示、开导三福来普应散动根机。因此下面所说的净业三福,都是属于散动根机所行。因为在心无法一心住定的时候,就要这样修习各种福德来资助往生。说“欲生彼国”,这是标明所归之处——西方佛国。

言“当修三福”者,总标行门也。云何名三?一者下,即有其四:

“当修三福”,是总的标明往生的行门。有哪三种福呢?第一种含摄四种行: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以下依次解释。

一、言“孝养父母”者,此明一切凡夫,皆藉缘而生。云何藉缘?或有化生、或有湿生、或有卵生、或有胎生,此四生中各各复有四生,如经广说。但是相因而生,即有父母。既有父母,即有大恩。

(一)孝养父母,这是说明一切凡夫不可能独自生,都要借助因缘生。怎么借助因缘呢?有的是化生,有的是湿生,也有卵生或者胎生。在这四生当中,每一种又有四生,就像经中广说般。只要是借托助缘而生,就有父母。既然有父母,就有生身的大恩德。

若无父者,能生之因即缺;若无母者,所生之缘即乖;若二人俱无,即失托生之地。要须父母缘具,方有受身之处。既欲受身,以自业识为内因,以父母精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故有此身。以斯义故,父母恩重。

如果没有父亲,就缺少了能生的因;如果没有母亲,就缺少了助生的缘;如果父母都没有,那就没有托生之地。一定要父母助缘具备,才有受身之处。既然自己想受一个身体,以自己的业识作为内因,以父精母血为外缘,因缘和合所以有这个身体。以这个含义,父母生身的恩德极重。没有父母就不可能有受生之处,所以要自己的业识加上父精母血的物质条件和合起来,才能够成就这个身体。由于父母有给予身体的恩德,所以恩德极重。

下面再讲母亲孕育、抚养的恩德。

母怀胎已,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常生苦恼,复忧产时死难。若生已,经于三年,恒常眠屎卧尿,床被衣服皆亦不净。及其长大,爱妇亲儿,于父母处反生憎嫉,不行恩孝者,即与畜生无异也。

母亲怀胎以后,要经过十个月,行住坐卧常常苦恼,而且忧心难产会死去。好不容易生下来了,在三年里喂奶、长养,婴儿拉屎撒尿的时候,母亲就把婴儿推到干净地,自己常常睡在屎尿处,床被、衣服都不干净。等到长大了,儿子却喜爱媳妇,亲近自己的儿子,对于父母反生厌恶、嫉恨,不行孝养报答父母,这就跟畜生没有差别。

又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佛者,即是出世福田之极也。

再者,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下面看看佛是怎么说父母恩重的。这里说一则公案,通过比较显示父母的恩德极大。

然佛在世时,遇值时年饥俭,人皆饿死,白骨纵横。诸比丘等乞食难得。于时世尊待比丘等去后,独自入城乞食。从旦至中,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还空钵而归。明日复去,又还不得,后日复去,又亦不得。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馑荒年,很多人都饿死了,白骨纵横在地。比丘们乞食很难得到。当时世尊等到比丘们都去了以后,独自进城乞食。从早上到中午挨家挨户地求乞,没有人给食物,佛就空钵返回。第二天又去,还是乞讨不得。第三天再去,也一样空手而返。

忽有一比丘道逢见佛,颜色异常,似有饥相。即问佛言:“世尊!今已食竟耶?”

后来有一位比丘在道上遇到佛,见到佛面色不同平常,好像有饥饿的相,就问佛:“世尊,您已经吃过了吗?”

佛言:“比丘!我经三日已来,乞食不得一匙。我今饥虚,无力能共汝语。”

佛说:“比丘,我三天以来乞食没得到一勺食物。我现在饥饿虚弱,没有力气跟你说话。”

比丘闻佛语已,悲泪不能自胜,即自念言:佛是无上福田,众生覆护。我此三衣卖却,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今正是时也。作是念已,即买得一钵饭,急将上佛。

比丘听到佛这样说,伤心得泪水止不住地流,自己就想:佛是无上的福田,众生的护佑者。我把三衣卖掉,买一钵饭来奉养如来,现在正是时候。他这样想了之后,就买了一钵饭,急忙供养给佛。

佛知而故问言:“比丘!时年饥俭,人皆饿死。汝今何处得此一钵纯色饭来?”比丘如前具白世尊。

佛明知故问,说:“比丘,现在是荒年饥馑的时候,人都饿死了,你从哪里得到这一钵纯色的米饭?”比丘就把前面的情况具体向佛述说。

佛又言:“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重、极恩,汝今易得此饭与我者,大领汝好心,我不消此饭也。”

佛又说:“比丘,三衣是三世诸佛的幢相,这衣服的因缘极尊、极重、极有恩德。你现在拿它换来这碗饭给我,我领了你的好心,我不能消受这碗饭。”

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之极,尚言不消者,除佛已外谁能消耶?”

比丘又对佛说:“佛是三界福田,是无上的圣人,尚且说不能消受,除佛以外还有谁能消受呢?”

佛言:“比丘!汝有父母已不?”答言:“有。”“汝将供养父母去。”比丘言:“佛尚云不消,我父母岂能消也?”佛言:“得消。何以故?父母能生汝身,于汝有大重恩,为此得消。”

佛说:“比丘,你父母还健在吗?”他回答:“还健在。”“你可以供养父母去。”比丘说:“佛都说不能消受,我父母哪里能消受?”佛说:“能消的。什么缘故呢?父母生了你的身体,对你有深重的恩德,因此能消受。”

佛又问:“比丘!汝父母有信佛心不?”比丘言:“都无信心。”佛言:“今有信心。见汝与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先教受三归依,即能消此饭也。”时比丘既受佛教,愍仰而去。以此义故,大须孝养父母。

佛又说:“比丘,你父母对佛有信心吗?”比丘说:“都没信心。”佛说:“现在会有信心的。见你供养他们饭,他们生了大欢喜心,因此就会发起信心。你先教他们受三皈依,就能够消受这碗饭。”当时比丘受了佛的教令,愍念敬仰而去。从这段因缘就知道,要特别孝养父母。

又佛母摩耶生佛,经七日已即死,生忉利天。佛后成道,至四月十五日,即向忉利天一夏为母说法,为报十月怀胎之恩。佛尚自酬恩孝养父母,何况凡夫而不孝养?故知父母恩深极重也。

而且佛母摩耶夫人生了佛,过了七天就去世生到忉利天。后来佛成道,到了四月十五日,就上了忉利天,在一夏期间为母亲说法,报答十月怀胎的恩德。佛尚且酬恩孝养父母,何况我们凡夫,哪里能不孝养呢?所以说父母恩德极为深重。

思考题

1、韦提是祈请“为我广说无忧之处”,为何佛不为他广说而作金台普现呢?

2、十方佛国无数,为何夫人别选弥陀净土?

3、思维、正受各是何义?

4、为什么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

5、韦提所请是定善之行,佛为何自开三福散善之行?

6、为什么说父母恩德极重?思维佛不消饭供及为母说法的行仪,引发孝养父母之心。

二、言“奉事师长”者,此明教示礼节,学识成德,因行无亏,乃至成佛,此由师之善诱力也。此之大恩,最须敬重。

(二)“奉事师长”,这是说明师长教导我们礼节,滋长我们学识,成就我们品德,这样在因地上使得我们德行端正而不亏失,直到成就佛果为止,这都是由师长循循善诱的力量所致。因此,师长教育的恩德最需要敬重。

然父母及师长者,名为敬上行也。

以上孝养父母和奉事师长统称为“敬上行”,尊敬上位的善行。

三、言“慈心不杀”者,此明一切众生皆以命为本。若见恶缘怖走藏避者,但为护命也。经云:一切诸众生,无不爱寿命,勿杀勿行杖,恕己可为喻。即为证也。

(三)“慈心不杀”,这是说明一切众生都是以命为根本。有了性命,才有此世的一切;没有了性命,就失去了此生。所以,众生为了护命可以舍弃一切。他们见到有各种损害的恶缘,都会恐怖得逃走、躲避,这就是为了护惜生命。经中说到,一切诸众生,无不爱惜生命,所以不能够杀害它,或者用木杖来打它等等。我们只要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就会懂得这个道理。

“恕己可为喻”,意思是说,我以生命为根本,最爱重自己的性命,众生也一样以生命为根本,最爱重自己的性命。我连一点针刺的苦都不能接受,何况断坏命根的苦?众生也是如此。我要替它着想,这叫“恕己”。“可为喻”,就是将心比心就该知道众生的心,也是不想受到伤害,因而不能做伤害众生的行为。

以此经文就足已证明,我们应当对于一切众生都怀着慈心而不作伤害。

四、言“修十善业”者,此明十恶之中杀业最恶,故列之在初,十善之中长命最善,故以之相对也。已下九恶、九善者,至下九品中,次应广述。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

(四)“修十善业”,因为在十恶业中杀业最重,所以把杀生列在前面;十善业中以护生护命最善,所以与之相对而放在最前。

这要知道,第三“慈心不杀”是别,第四“修十善业”是总。也就是在第三当中特别选取最重要的一条单独列出。又接着说第四,这是总的说明十善业。至于其余九恶、九善的内容,在下面的九品往生章里会依次详细解释,这里就不多说。因为散善一门的含义是以三福作为正因、以九品作为正行的。

“此明世善,又名慈下行也”,这两条叫人天善道,又称为慈下之行。就是对于下位要发慈爱心。

二者下,即有其三:一、言“受持三归”者,此明世善轻微,感报不具,戒德巍巍,能感菩提之果。但众生归信,从浅至深,先受三归,后教众戒。

三福中第二种,含摄三个内容:

(一)“受持三归”,就是说世间善法力量轻微,不能感得殊胜菩提果。而戒的功德很大,能感菩提果。只要众生归投生信,从浅到深,先受持三归,后教导守持各种戒,这样就能趣向菩提果。

二、言“具足众戒”者,然戒有多种,或三归戒、或五戒、八戒、十善戒、沙弥十戒、二百五十戒、五百戒、或菩萨三聚戒、十无尽戒等,故名具足众戒也。又一一戒品中,亦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也。

(二)“具足众戒”,戒有很多种类,比如三归戒、五戒、八戒、十善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菩萨三聚戒或十无尽戒等。总而言之,有从粗至细,从世间到出世间,从小乘到大乘各种的戒。受持、具足这些戒行中的一种或多种,称为“具足众戒”。而且一一戒品当中,又有少分戒、多分戒、全分戒的差别。

三、言“不犯威仪”者,此明身口意业、行住坐卧能与一切戒作方便威仪也。若轻重粗细皆能护持,犯即悔过,故云不犯威仪。此名戒善也。

(三)“不犯威仪”,这是说身口意业、行住坐卧能够给一切戒作方便威仪。无论轻重粗细,都能够护持,有所违犯,就随时悔过,因此说不犯威仪。以上总的是宣说戒善。

三者下,即有其四:一、言“发菩提心”者,此明众生欣心趣大,不可浅发小因,自非广发弘心,何能得与菩提相会?

三福中第三种,含摄四个内容:

(一)“发菩提心”,要知道菩提心是佛道正因,众生已经发起欣求心,想趣证大乘佛果,因一定要符合果,不能只是浅浅地发一点小心。如果不广发菩提大愿心,怎么能与菩提果相会呢?或者说怎么能得到菩提果呢?因此应当发起以下的誓愿。

唯愿我身同虚空,心齐法界,尽众生界,我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送来去、运度令尽。又我以口业赞叹说法,皆受我化,言下得道者令尽。又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分身法界,应机而度,无一不尽。我发此愿,运运增长;犹如虚空,无处不遍;行流无尽,彻穷后际;身无疲倦,心无厌足。

唯愿我身体等同虚空界,心齐于法界。换言之,就是心量等同虚空法界。穷尽一切众生界,我都以身业恭敬供养礼拜,迎来送去,把所有的众生都运送度脱到菩提果地,无一剩余。而且我以口业赞叹、说法,使得众生都受我教化,言下就能得道,誓愿度尽众生成佛为止。而且我以意业入定观察,在法界中分化无数身,普应众生的根机而作度脱,一直到度尽众生界为止。我发这样普度的大愿,不断地运转、增长,愿心如同虚空般,无处不遍及;我的利生之行一直相续不断,到尽未来际为止,身体无有疲倦,心里无有厌足。这就是所谓的菩提心。

又言“菩提”者,即是佛果之名。又言“心”者,即是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提心”也。

上面是就利他分而说,这里是就上求佛果来讲。“菩提”是佛果的名称,“心”是众生能求的心。以发了求大菩提果的心,叫做“发菩提心”。

二、言“深信因果”者,谓深信世间出世间苦乐因果。若作苦因,即感苦果;若作乐因,即感乐果。如似蜡印印泥,印坏文成,不得疑也。

(二)“深信因果”,是指深信世间和出世间的苦乐因果法则。如果做了苦因,一定感苦果;如果做了乐因,也一定感乐果。就像用蜡印印泥,当蜡印坏的时候,就有相应的印文出现。也就是造了相应的因,必然感得相应的果,无可怀疑。因果律丝毫不错乱。

三、言“读诵大乘”者,此明经教,喻之如镜。数读数寻,开发智慧。若智慧眼开,即能厌苦欣乐涅槃等也。

(三)“读诵大乘”,这是说明经教犹如明镜,数数地读诵、思维、熏习,就能开发智慧。如果智慧眼打开了,就能明白苦乐的自性,对于苦发厌离,对于乐起欣乐。而且知道涅槃是诸苦永寂、诸乐圆成的究竟境地,也因此会求证涅槃等等。这都是透过读诵大乘开启慧眼,才能够明白自己生命的道路。因此会一心厌苦欣乐,一心希求净土涅槃之乐。

四、言“劝进行者”者,此明苦法如毒、恶法如刀,流转三有,损害众生。今既善如明镜、法如甘露,镜即照正道以归真,甘露即注法雨而无竭。欲使含灵受润、等会法流,为此因缘,故须相劝。

(四)“劝进行者”,就是见到众生流转的苦相:在三有中感受各种苦法,就像服了毒那样;又在起各种恶法,就像拿刀自损那样。众生一直都在苦法、恶法当中不自在地流转三界,无明、惑业的力量一直在损恼众生。

现在既然自身已经获得如同明镜、甘露般的善法,有明镜就能彻照正道,使众生回归真如;有甘露就能倾注法雨,无穷竭地利益众生的心。为了使一切有佛性的众生都受到法水的滋润,平等地契合正法而离妄归真、离苦得乐,为了这个缘故,所以劝导行者修行法道。

言“如此三事”已下,总结成上行也。

“如此三事”以下,总的成立上面三种净业三福的修行。

五、从“佛告韦提”下,至“正因”已来,明其引圣励凡。但能决定注心,必往无疑。

五、从“佛告韦提”到“正因”之间,这是引圣励凡,也就是说明这是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一切佛都是循着这样修行而成就净业、得成佛果的,也就是要行持世福、戒福、大乘福等。这样策励凡夫随学诸佛修持净业三福。只要能一心专注地修持三福,必定往生,无有怀疑。

上来虽有五句不同,广明散善显行缘竟。

上面虽然说了五句,总的说明了散善显行的因缘。“散善显行”,就是在散善方面显明了修持往生的行门——所谓的净业三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这里佛特告阿难和韦提希:“你们要谛听如来的教导,而且要好好地思维忆念。如来现在是为了未来世的一切众生、那些被烦恼贼所伤害的人,宣说净业的法门。善哉!韦提希,你问这样的大事,快悦佛心。阿难,你应当受持这部大法,广泛地为很多众生宣说佛语的教诲。如来现在是教导韦提希以及未来世的一切众生,观修西方极乐世界。由于佛力加被的缘故,就能够见到清净国土。就像拿着明镜见到自己的面相那般清楚。当见到彼国极其微妙快乐的事相时,心生欢喜的缘故,当时就能得到无生法忍。”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佛告诉韦提希:“你是凡夫,心想的力量很微弱,没有得到天眼,不能观到远方的事物。诸佛如来有特异方便,能加被使你见到。”当时韦提希对佛说:“世尊,像我今天是由于佛力的缘故,见到了西方国土;如果佛灭度后,诸众生等处在浊恶不善的时期,被五苦所逼恼,他们怎么才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这时候,韦提希就请示未来世众生见知西方净土的修行方法,这也就启开了后面佛宣说十三观门的序幕。

七、就定善示观缘中,即有其七:

第七、在定善开示观行的因缘当中,有七个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清净业”已来,正明敕听许说。此明韦提前请愿生极乐,又请得生之行,如来已许。今就此文,正欲开显正受之方便。此乃因缘极要,利益处深,旷劫希闻,如今始说。为斯义故,致使如来总命二人。

一、“佛告阿难”到“清净业”之间,这是世尊答应宣说,敕令阿难和韦提希善自听闻。

这是说,之前韦提希祈白佛,愿生极乐世界,又请问佛得生极乐世界的修行,佛已经许可宣说。现在这一段文是正式要开显得到正受的方便。所谓“正受”,就是心与净土圣境相应。这是极其重要的因缘,利益极深极广,旷劫以来也难以听到,在今天因缘成熟时才开始宣演。因为有极深大义的缘故,致使如来总的咐嘱阿难和韦提两人。

言“告阿难”者,我今欲开说净土之门,汝好传持莫令遗失。言“告韦提”者,汝是请法之人,我今欲说,汝好审听,思量谛受,莫令错失。言“为未来世一切众生”者,但如来临化,偏为常没众生,今既等布慈云,望欲普沾来润。

说到“告阿难”,这是佛告诉阿难:我现在要开演宣说净土妙门,你要好好传持,不要使法教遗失。说到“告韦提”,佛是说:因为你是请法的人,我现在要宣说了,你要好好细心倾听,而且对于我所说的法义要思量以及用最真实的心来谛受,不要使所传的法有错谬和丢失。所谓“为未来世一切众生”,这是如来要宣化时,特意为着长时陷溺苦海的众生,现在既然平等地要以慈悲心说法,希望法雨普遍地滋润到未来世一切众生。

言“为烦恼贼害”者,此明凡夫障重,妄爱迷深,不谓三恶火坑暗在人之足下。随缘起行,拟作进道资粮,何期六贼知闻,竞来侵夺。今既失此法财,何得无忧苦也?

“为烦恼贼害”,这是说明凡夫有很深的障碍,都陷在虚妄的爱著、很深的迷惑当中,都不知道有三恶趣的火坑潜藏在人的脚下。那么在人生中,随缘起了各种修行,准备作为进道的资粮,哪里晓得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贼在这时竞相来侵夺、损害。这就是为烦恼贼所害。因为烦恼能够制造衰损,丧失功德法财,因此称为“贼”。像这样,在稍有善根,想发心进道的时候,中间又被烦恼贼伤害,失掉了法财,哪里会没有忧苦呢?

这就说明凡夫修道的困难。作为一个凡夫,要发心求道时,就会出现障碍重重的情况,会出现各种烦恼障、业障、报障等等。因此,需要有一种疾速清净业障的大力量的方法。

言“说清净业”者,此明如来以见众生罪故,为说忏悔之方,欲令相续断除,毕竟永令清净。又言“清净”者,依下观门专心念佛,注想西方,念念罪除,故清净也。

所谓的“说清净业”,这是说明如来见到众生罪业深重的缘故,为其宣说忏悔的方法,要使得他们断除恶业相续,毕竟永得清净。又所谓的“清净”,就是依止下面的观门专心念佛,一心注想西方,念念中除灭多劫重罪,所以说清净。

二、从“善哉”已下,正明夫人问当圣意。

二、从“善哉”以下一句,说明夫人的请问称合佛心。因此说到“善哉”,表示相合佛度生的慈悲心。

三、从“阿难,汝当受持”下,至“宣说佛语”已来,正明劝持、劝说,此法深要,好须流布。此明如来前则总告令安心听受,此文则别敕阿难受持勿忘,广多人处为说流行。

三、从“阿难,汝当受持”到“宣说佛语”之间,这是劝导阿难持受本法、宣说此法,这个法甚深切要,要好好地流通广布。这是说明如来前面是总的告诉两人安心听受,这一句是特别敕令阿难要受持佛语不要忘掉,在人群里广泛地宣说流布。

言“佛语”者,此明如来旷劫已除口过,随有言说,一切闻者自然生信。

“佛语”,是说如来旷劫以来除掉口过,无论有什么言说,一切闻者听了都自然生信心。

四、从“如来今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劝修得益之相。

四、从“如来今者”到“得无生忍”之间,这是如来以修持本法得利益的状况来劝导大众修持。

此明如来欲为夫人及未来等,显观方便,注想西方,舍厌娑婆,贪欣极乐。

这是说明如来想为夫人以及未来世的众生等,显示观行的方便,令他们能够一心专注观想西方圣境,厌舍娑婆、欣求极乐。

言“以佛力故”已下,此明众生业障,触目生盲。指掌谓远他方,隔竹箦即逾之千里,岂况凡夫分外、诸佛境内窥寻?自非圣力冥加,彼国何由得睹?

“以佛力故”以下的句子,是为了显示众生原本业障深重,触处都如同生盲般。在指掌处的范围里,都认为是遥远的他方,隔着一层竹席,就好像在千里之外一样看不到,何况是凡夫分外、诸佛境界中的事物,怎么能探测到呢?如果不是佛力冥冥中加被,哪里能睹见遥远十万亿刹之外极乐世界庄严的妙相?因此显示了这是得佛力加被的缘故,能使这个圣境如在目前。

言“如执明镜,自见面像”已下,此明夫人及众生等,入观住心,凝神不舍,心境相应,悉皆显现。当境现时,如似镜中见物无异也。

“如执明镜,自见面像”以下,这是说明夫人和众生等入于观中,一心安住,心神凝聚不断绝,到了心境相应时,一切净土的境相都能显现。当境相显现时,就好像在明镜里看到物件那样清晰。

言“心欢喜故得忍”者,此明阿弥陀佛国清净光明,忽现眼前,何胜踊跃!因兹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此乃玄谈,未标得处,欲令夫人等悕心此益,勇猛专精,心想见时,方应悟忍。此多是十信中忍,非解行已上忍也。

“心欢喜故得忍”一句,这是说明阿弥陀佛国土的清净光明忽然现在眼前的时候,那是何等踊跃。因为欢喜的缘故,就得到无生忍,也叫做喜忍、悟忍、信忍。这只是事先做一个预告,没有标明具体得忍的时处,目的就是想让夫人等发起希求这种利益的心,为着这个目标而勇猛精进,一心专注地努力,到了心真正见净土的时候,才是得到悟忍。而且这多是十信中的忍位,而不是解、行以上的忍。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奉事师长?

2、为什么要慈心不杀?试以“恕己之心”加以体会。

3、三福中的戒福是怎样的?

4、解释: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5、细心体会以下经文的涵义:

“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五、从“佛告韦提”下,至“令汝得见”已来,正明夫人是凡非圣。由非圣故,仰惟圣力冥加,彼国虽遥得睹。

五、从“佛告韦提”到“令汝得见”之间,这是说明夫人是凡夫,不是圣者。因为不是圣人的缘故,唯一仰仗佛力冥冥加被,使得彼国虽然遥远,也能清晰地睹见。

此明如来恐众生置惑,谓言夫人是圣非凡。由起疑故,即自生怯弱,言韦提现是菩萨,假示凡身,我等罪人无由比及。为断此疑,故言“汝是凡夫”也。

这是如来恐怕众生心生疑惑,认为夫人是圣人不是凡夫。由于这样起了疑惑,他就会生起怯弱心说:韦提现在是菩萨,示现为凡夫身,我们罪人哪里比得上?她能见到净土,我们是不可能的。由此生怯弱心,退失利益。如来为了断除这样的疑虑,所以直接说:韦提希,你是凡夫。这就表明,这是凡夫修行成就的法门,不要高推圣位。

言“心想羸劣”者,由是凡故,曾无大志也。言“未得天眼”者,此明夫人肉眼,所见远近,不足为言,况净土弥遥,云何可见?

“心想羸劣”,这是由于处在凡夫位的缘故,没有大的志愿和心力。“未得天眼”,是说明夫人只具肉眼,能见的范围很小,不足为言,何况净土十分遥远,怎么能见到呢?

言“诸佛如来有异方便”已下,此明若以先所见国土庄严者,非汝凡能,普悉归功于佛也。

“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以下,这是说明先前见到的国土庄严并非凡夫的能力,因此都归功于佛力的加被。

六、从“时韦提白佛”下,至“见彼国土”已来,明其夫人重牒前恩,欲生起后问之意。

六、从“时韦提白佛”到“见彼国土”之间,这是说明夫人再次感恩道谢,来发起后面的提问。也是夫人表达自己得蒙佛恩加被,可以现见到极乐世界。未来世佛已灭度、不在世间,众生怎么能见到呢?也就是从自己承蒙佛恩,能这样见净土,由此就启开了她的疑问:未来世的众生怎么办呢?

此明夫人领解佛意,如上光台所见,谓是己能。向见世尊开示,始知是佛方便之恩。若尔者,佛今在世,众生蒙念,可使得见西方;佛若涅槃,不蒙加被者,云何得见也?

这是说夫人领解了佛的心意,像前面光台所见的十方刹土,认为是自己的能力。现在听了世尊开示,才知道是佛方便加被的恩德。如果是这样,佛现在在世,众生蒙佛护念,可以见到西方;佛如果涅槃,没有得蒙佛加被,怎么能见西方呢?

七、从“若佛灭后”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夫人悲心为物,同己往生,永逝娑婆,长游安乐。

七、从“若佛灭后”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夫人发了悲心愍念众生,愿众生同自己一样往生,永远告别娑婆苦海,游于安乐之境。

此明如来期心运度,彻穷后际而未休。但以世代时移,群情浅促,故使如来减永生之寿、泯长劫以类人年,摄憍慢以示无常,化刚强同归于磨灭,故云“若佛灭后”也。

这是说如来立下誓愿心,要度尽一切有情一直到穷尽未来际也不休息,因此如来本来没有灭度。但是因为随着时代的迁移,众生的心越来越短浅。福薄业深,导致寿命也非常短促。因此,如来为了救度众生,从永劫的金刚寿当中现出化身,在人类当中显现类同人的寿命。为了调伏众生的骄慢,如来示现无常;为了化导刚强难化的众生,如来也同众生那样,归于磨灭。这一切都是为着发动众生的出离心、无常心,一心求解脱的缘故,如来示现如同凡夫身那样,最终归于磨灭,示现无常。所以说到“若佛灭后”。

言“诸众生”者,此明如来息化,众生无处归依,蠢蠢周慞,纵横走于六道。

“诸众生”,这是说如来化缘已毕,归于涅槃,众生没有皈依处,都是随着一种无明愚蒙的力量而不断地妄动,处处都内心不安,在六道里纵横狂走。这就是所谓的众生,可怜愍者,须救拔者。

言“浊恶不善”者,此明五浊也,一者劫浊,二者众生浊,三者见浊,四者烦恼浊,五者命浊。

所谓“浊恶不善”,总的以五浊来表达,所谓的劫浊、众生浊、见浊、烦恼浊、命浊,说明末世浊恶不净的情况。

言劫浊者,然劫实非是浊,当劫减时,诸恶加增也。

所谓的“劫浊”,劫本身不是浊,但是当减劫的时候,众生的恶行会不断地加剧增长。因此就整个时期的状况而言,称之为“劫浊”,就是一种混浊的时代。

言众生浊者,劫若初成,众生纯善。劫若末时,众生十恶弥盛也。

所谓“众生浊”,当劫最初形成的时候,众生是纯善无恶的。劫到了后末的时候,众生起的十恶业日益炽盛,因此称为众生浊。

言见浊者,自身众恶,总变为善,他上无非,见为不是也。

所谓“见浊”,就是颠倒见。这是一种有问题的眼光,就如同戴着墨镜看一切都是墨色。由于颠倒见的作用力,使得众生会颠倒是非曲直,会颠倒地看待事物。比如,对自身上很多的恶,会认为这是一种善的相,变现出这样的错觉。他人身上本来没有过失,但是以自己的颠倒见会见为不对。诸如此类,都是见浊。所谓的不如实见、颠倒见,或者歪曲看待,这都是由于心识不清净的缘故,所看到的都是扭曲的、颠倒的、不正确的。

言烦恼浊者,当今劫末众生恶性难亲,随对六根,贪瞋竞起也。

“烦恼浊”,就是指当今劫末的众生性情很恶劣,难以亲近。六根等随意接触,就会发起贪嗔。

言命浊者,由前见恼二浊,多行杀害,无慈恩养。既行断命之苦因,欲受长年之果者,何由可得也?

“命浊”,是指由于前面的见浊、烦恼浊做了很多杀害的行为,没有修持慈愍、报恩、养育等仁慈的善行。这样一味做断命的苦因,想得到长寿的果报,那怎么可能呢?也就是由众生造杀业等的缘故,寿命很短促,这叫做命浊。

然浊者,体非是善,故云“浊恶不善”也。

那么为什么在“浊”后面加一个“恶”字呢?因为这些浊的体性不是善法,所以叫做“浊恶不善”。

言“五苦所逼”者,八苦中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苦,此名五苦也。更加三苦即成八苦,一者五阴盛苦、二者求不得苦、三者怨憎会苦,总名八苦也。

“五苦所逼”,是在八苦里面选取生、老、病、死、爱别离作为代表。此外还有五阴盛、求不得、怨增会三苦,总的叫做八苦。换言之,五苦就是八苦的略说。

此五浊、五苦、八苦等,通六道受,未有无者,常逼恼之。若不受此苦者,即非凡数摄也。

这五浊、五苦、八苦等,这是六道众生普遍要受的,没有一个能避免的,恒时不断地逼恼众生的身心。如果不受这些苦,那就不是凡夫了。

言“云何当见”已下,此明夫人举出苦机,此等罪业极深,又不见佛、不蒙加被,云何见于彼国也?

“云何当见”以下,这是说夫人举出这些处在众苦中的所化机,他们罪业极其深重,又见不到佛、得不到佛加被,怎么能见到彼国呢?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定善示观缘竟

上面虽然说了七句,总的显明了如来开示定善十三观的因缘。也就是由最后夫人这样提问,末时的众生恶苦深重,又不见佛,不蒙佛加被,怎么能见到西方圣境?因此佛给她开示十三观法。

初明证信序,次明化前序,后明发起序。上来虽有三序不同,总明序分竟。

前面是证信序,接着说了化前序,之后说了发起序。虽然有三序不同,总的讲明了序分的内容。

总而言之,在正宗分之前说明要发起本法的由序,有共同的证信序,又有化前序,以及主要的发起本法从前到后的因缘。从前面阇王囚父禁母,后面夫人厌苦欣乐,之后又发起宣说散善三福和定善十三观的由序,这就是本经的序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