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定善义)

△从此已下,次辨正宗,即有其十六。还就一一观中,对文料简,不劳预显。今定立正宗与诸师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是其正宗。从日观已上,虽有多义不同,看此文势,但是由序也。应知。

这以下接着辨明正宗分的含义,包括十六观门。下面就每一种观,对着经文做详细的分辨,不在这里预先显示。现在确立正宗分和诸师不同,这里是直接就十六观法来判定正宗分,从日观初句到下品下生结束之间,是本经正宗分的内涵,也就是本经的主体。日观之前的内容,虽然有多种含义,但是看行文的走势,只是由序,要知道这一点。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佛告诉韦提希:“你和众生应当专心系念在一处,观想西方。如何作想呢?凡是作想,这是指一切众生不是生盲,有眼目的人,都见过日没的情景。应当发起想念,端坐面向西方,谛观日轮要隐没的处所,使得心坚固安住,专一注想不移动。一直见到日轮要隐没的情景,如同悬鼓般。这样见到日轮后,无论是闭眼、开眼,都使它明了现在眼前。这叫做日想,称为第一观。”

就初日观中,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五:

第一日观当中,首先是发起,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五段内容:

一、从“佛告韦提”下,至“想于西方”已来,正明总告总劝。此明韦提前请弥陀佛国,又请正受之行,如来当时即许为说。但以机缘未备,显行未周,更开三福之因,以作未闻之益。又如来重告,劝发流通。此法难闻,广令开悟。

一、从“佛告韦提”到“想于西方”之间,这是说明佛总的劝告大众修持十六观。这是说,韦提希前面请求显示弥陀佛国,又请求传授正受、生起相应的行门,如来当时就答应为她宣说。但是机缘没有具备,显示净业之行没有周全——韦提希只请示了定善观行,未问到散善行门,会使一大批散机无由趣入本法,所以佛又自开净业三福的因行,来饶益未闻者。也就是说,打开行者的见识,使其了解到如何修习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作为往生的要行。接着如来殷重劝发韦提希和阿难尊者谛受本法以及在大众中广为流通。这是极其难闻难遇的大法,要广大地宣说,使得众生都能够心开悟解。

言“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者,此明告劝,若欲等出尘劳,求生佛国者,宜须励意也。

“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这是劝导晓喻众生,如果你们想出离烦恼或者生死界,求生佛国的话,应当策励自心,一心修持十六观法。

言“应当专心”已下,此明众生散动,识剧猿猴,心遍六尘无由暂息。但以境缘非一,触目起贪乱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

“应当专心”以下,这是说明众生的心一直在散乱动荡当中,心识的妄动比猿猴还厉害,缘着六尘处处都在动,没有暂时停息。因为面对的境缘特别多,眼睛一触到、心一接触到,都不断地起贪欲、各种的乱想。处在这么严重的散乱当中,怎么可能安心于三昧的境界呢?

“三昧”是住心一处,毫无散动。妄识缘于各种境缘,不断起分别妄动,这跟三昧完全相违。因此,必须按照下面来做,才可能成就。

自非舍缘托静,相续注心。直指西方,简余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回向,一处、一境界、一相续、一归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后生,随心解脱也。

说到修三昧的条件,就是要求万缘放下,一心专注。因此说到:如果不舍开杂乱的缘,寄托于静处,相续不断地以心投注于所观境,那就不可能成就。

这里直接指明西方,区分不是其他的九方。所以就是以这一个身,一个心不散在别处,一个回向处——直接向于西方极乐,一个处所,一种境界,一个相续——注心于一境不断绝,一个皈依——归于西方阿弥陀佛,一个正念——心里一直缘虑西方。像这样,就是以一代无量,舍开了万缘,专注于一境。这样做,就能得到想成就,有了三昧正受。身境相应,此生后世,随心自在解脱。

二、从“云何作想”下,至“皆见日没”已来,正明牒所观事。此明诸众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虽指西方,不知云何作意。故使如来为生反问,遣除疑执,以示正念之方。

二、从“云何作想”到“皆见日没”之间,这是说明所观的事相。

这是由于众生等久久地流转在生死中,散乱惯了,一直都是攀缘不已,不懂得安心的法道。虽然指示了西方,他也不知道怎么来作意。所以如来为了众生而反问说:“云何作想?”这是要遣除众生内心的疑执,来指示现前正念的方法。

言“凡作想者”,此明总牒前意,显后入观之方便。

“凡作想者”一句,是承接前面的问意,发起后面入观方便的承接语。

言“一切众生”者,总举得生之类。言“自非生盲”已下,此得简机堪与不堪。

“一切众生”,这是总的说明得生净土的种类。“自非生盲”以下,这是分辨根机堪与不堪的情况。

言“生盲”者,从母胎中出,眼即不见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观,由不识日轮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缘患者,教作日观尽得成就。由未患眼时,识其日轮光明等相。今虽患目,但令善取日轮等相,正念坚持,不限时节,必得成就。

“生盲”,是指从母胎出生眼睛就看不到东西,这就是天生的盲人。这个人不能教他作日观,因为他从没见过、不知道日轮的光相。除了生盲以外,后来遇到障缘得了眼病而盲眼之人,都可以教他作日观,都能成就。因为他没有得眼病的时候,已经见过日轮光明等相。现在虽然失明,但是他的心里还是能缘取总相,心里还是能够作意。只要让他的心善取日轮等的相状,正念坚持,不限时节,一定能成就。

问曰:韦提上请愿见极乐之境,及至如来许说,即先教住心观日,有何意也?

问:韦提上面请求愿见极乐圣境,等到如来答应宣说,就先教她住心观日,这有什么用意呢?如来正式开示的时候,为什么要先教她把心安住下来观想日轮呢?

答曰:此有三意:一者欲令众生识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两时,唯取春秋二际,其日正东出、直西没。弥陀佛国当日没处,直西超过十万亿刹即是。

回答:这有三个用意:

(一)是想让众生认识所观境缘,心有所住,因而指明方向所在,这样他就好缘了。如果不指方立向,就不知道心放在哪里。这里不取冬夏两时,唯取春秋两季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两个季节里,日轮是从正东方出生,又是在正西方隐没。而弥陀佛国按空间论,是处在日没处的正西方。就是从此方直接往西,越过了十万亿刹土,就是西方佛国的所在。因此在心的缘起上,应当指明西方,使行者心系一缘,这就成为趣向西方的缘起。

二者欲令众生识知自业障有轻重。

(二)就是教众生认识自己的业障有轻重的差别。

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观日,初欲住心时,教令跏趺正坐,右脚著左髀上,与外齐。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左手安右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张,舌柱上颚,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故。

怎么能知道呢?由教导行者住心观日得知。最初要住心的时候,应当结跏趺坐,右脚放在左腿上面,刚好与外端平齐。左脚安放在右腿上面与外端平齐。左手安在右手上,使得身体正直。口齿闭拢不要张开。舌头抵住上颚,这是为了使咽喉和鼻中的气道流通。

又令观身四大内外俱空,都无一物。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尽西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泪等,心想散向北方,尽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风大,散向东方,尽东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尽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与十方虚空一合,乃至不见一尘不空之相。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识大湛然凝住,犹如圆镜,内外明照,朗然清净。

接着要观想四大内外一切皆空,没有一个东西。身体的地大,像皮、肉、筋、骨等,心里观想散向西方,一直到西方边际之间,最后散得一个微尘也见不到,全部都空掉了。又想身体的水大,包括血、汗、津、泪等,心里想都散向北方,一直到北方的边际之间,散到最后一个微尘也见不到。又想身体的风大散向东方,尽东方边际之间,见不到一尘之相,全部都散空了。又想身体的火大都散向南方,一直到尽南方边际,最终不见一个微尘的相,全部都空尽了。这样的地水火风都散空了以后,那就没了身体的物质部分。再剩下的是个空大,这个空大就跟十方虚空合成一个。这样就不见有一尘不空的相,也就是色法上全空尽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不见了。

这样五大皆空以后,就只剩下一个识大,只有一个心识。这时候是湛然凝住,就是非常清净。没有任何尘垢,这个就叫做“湛然”。“凝住”,就是没有散动,就是住在一心中。好像是一个浑圆剔透的大圆镜,不要想成一个面的镜子,而是要想成尽十方都是明镜的体性。无论内外都明了彻照,朗然清净。其实也没有了内外,身体一消掉了,就没了内外的相。这样,只剩下一个了了分明的识大,一切都照在心里。

作此想时,乱想得除,心渐凝定,然后徐徐转心谛观于日。

这样观想后,乱想就得以消除,心渐渐地凝聚、安定,没有散动。然后徐徐运转起心,谛观日轮。

其利根者,一坐即见明相现前。当境现时,或如钱大,或如镜面大。于此明上,即自见业障轻重之相。一者黑障,犹如黑云障日。二者黄障,又如黄云障日。三者白障,如似白云障日。此日犹云障故,不得朗然显照。众生业障亦如是,障蔽净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

利根者一坐,就能见到明相现前。在境现的时候,有的像钱币那么大,有的像镜面那么大。在这个明相上面,自己能见到业障轻重的状况。这里标了三种:一是黑障,就像黑云障蔽了日轮;二是黄障,又像黄云障蔽了日轮;三是白障,像白云障蔽了日轮。这个日轮由于云障蔽的缘故,就不能朗然显现。众生的业障也是如此,障蔽了净心之境,不能使心明照。

自心的业障有一种相的表现,能否观得起来或者观得如何,这跟心有关。内心有业障,它就障蔽清净的境相现前,也就是没办法明了地观照。业障轻微,就能观得容易。利根者,他是善根深,业障薄,所以他一坐就能够见明相。其他观不起来的,就是由于业障障蔽的缘故。

行者若见此相,即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清净洗浴,著净衣,又烧名香。表白诸佛、一切贤圣,向佛形像:现在一生,忏悔无始已来,乃至今生身口意业所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等罪。极须悲涕雨泪,深生惭愧,痛彻心髓,切骨自责。

行者如果见到有这些业障相,就应当及时忏悔。也就是必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自己清净沐浴,穿著干净的衣服,又需烧香。向一切诸佛贤圣表白,在佛像前这样陈述:现在这一生忏悔无始以来一直到今生之间,身口意所造的五逆十恶、四根本罪、谤法、阐提等的罪业。一定要做到心里痛切悲伤,泪如雨下,生起很大的惭愧心,痛彻心髓,切骨地责备自己。

忏悔已,还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现时,如前三障尽除,所观净境朗然明净,此名顿灭障也。或一忏即尽者,名利根人也。或一忏但除黑障,或一忏得除黄障,或再忏并除白障,此名渐除,不名顿灭也。

这样忏悔以后,还像前面那样端坐,安定自心,缘取镜相。观境现前的时候,前面三种障碍无余消除了,所观的证境非常明显清净,这叫做顿灭业障。有的一忏就能尽障,这是利根。有的一忏只除黑障,或者一忏得除黄障,或者再次忏悔连白障也除掉了,这种情况叫做渐除,不叫做顿灭。

既自识业相如是,唯须勤心忏悔。日夜三时、六时等,但忆得即忏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汤火烧身,一觉即却,岂容从待时、待处、待缘、待人方始除也?

已经认识了自己的业相是如此,应该有自知之明:我过去造了很多业,表现出这样的障碍,所以一定要很虔心地精勤作忏悔。也就是日夜三时或者六时等,只要一忆起了业障就顿时作忏悔。能够这样及时忏除,那确实是上根上行之人。也就是根性好,修行好,一觉察有业障,顿时就忏除。就像沸汤和烈火烧到身上,一觉察马上就会脱开。就像这样,一知道有业障,马上就忏。不是说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换一个地方,等待一个什么因缘、等什么人才能消除。

三者欲令众生识知弥陀依正二报,种种庄严,光明等相,内外照曜,超过此日百千万倍。

(三)是要让众生了知,弥陀佛国依正二报,种种庄严,光明等相,都是内外照耀,超过此方的日轮百千万倍。

要知道,西方佛国是个光明世界,我们这里属于南瞻部洲的欲界,是靠着日月来照明。四天王天以上就不靠日月,天人的福德力,可以显现身体、器界的万物都有光明。一层层天往上走,他的光明越来越殊胜。就像《往生论注》里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当中,现在的金跟佛在世时的金相比相差很远,而佛世的金跟转轮王的金又相差很远,或者比较天界的金,一层层上去,都有百千万倍的增长。到了六欲天,算是最好的金,明朗度最高,但是放在极乐世界的万物当中,隐没不现,就像蜡烛在太阳光下只现一个黑圈那样。

像这样,由于极乐世界是无垢业所感,又是弥陀大愿力所现,所以极其光明晃耀,万物都是光明的体性,不必要日月。不论是有情的色身还是器界的万物,水鸟花林、宫殿楼阁,都是妙宝合成,它们本身就是光明体性,非常赫奕、炽盛,因此说超过了此方的日轮百千万倍。

因此,我们首先作日观,是由于极乐国土的显色如此。不像我们这里,除了日轮和极少数的东西呈现出光明的相,其他的都是暗淡的。

行者等若不识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轮光明之相。若行住坐卧,礼念忆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间即得定心,见彼净土之事快乐庄严。为此义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观也。

行者如果不认识极乐净土的光明相,那就要先看此世界当中日轮的光明相。因为日轮是个光明体,我们一看的时候,整个内外左右全是光,是一团光。了解了这个日轮的相,再比拟西方,大致、相似地可以了解极乐万物是怎样的光明相。而且不论是行住坐卧、礼拜、念佛、观想、忆念,心里都要做这种解。也就是在心里有一种胜解,知道极乐世界是一个光明的世界,样样东西都是光明的体性。

像这样,能够做到一心专注,相续不断地观念,不久就能得到定心,见到极乐世界快乐庄严的事相。为了这个目标,世尊先教我们作日想观。

思考题

1、佛为什么要说明韦提是凡夫?又为什么要示现和人类同等的寿量,终归无常?

2、解释:浊恶不善,五苦所逼。

(定善义)

3、世尊先教住心观日有何用意?

三、从“当起想念”下,至“状如悬鼓”已来,正教观察。此明正身威仪,面向西方,守境住心,坚执不移,所期皆应。

三、从“当起想念”以下,到“状如悬鼓”之间,这是正式教导观察的方法。就是教我们首先要跏趺坐,具足威仪,面朝西方,心一直谛观日轮要隐没的地方,使得心坚固地住在这个境上不移动。像这样,久而久之,所期望的都会应验,也就是自己所期望的观想境界会如愿现前。

四、从“既见日已”下,至“明了”已来,辩观成相。此明标心见日,制想除缘,念念不移,净相了然而现。

四、从“既见日已”到“闭目开目皆令明了”之间,这是辨明观想成就的相。这里是标明自心一直都是明见日轮的相。“制想除缘”,就是控制好心,专一观着日轮,除掉其他杂想的缘。这样念念不移,就是念念住在观想境上不离开,最终境相会了然现前。就是说,已经见到日轮以后,还要继续用功,让它坚固成就。最终要达到,无论是闭着眼睛还是开着眼睛,它都是明了地现在心前,这样就得到坚固了。

又行者初在定中见此日时,即得三昧定乐,身心内外融液不可思议。

行者最初在定中见到日轮的时候,就会得到三昧定的喜乐,身心内外的感受不可思议。

当见此时,好须摄心令定,不得生心贪取。若起贪心,心水即动。以心动故,净境即失。或动、或暗、或黑、或青黄赤白等色,不得安定。

要注意,如果已经见到日轮,要好好地摄住心,使得它安定,不要被烦恼引动。这里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指观境现前时,你不能生心贪取它,不要非常激动。心里一起了这样贪境界的心,心识就妄动,心水就不平静了,它就动起来了。境界一起,心著在上面就叫起了贪,这样一来,心就失去了平静,它就在动荡中。因为心动荡的缘故,净境当即打失。日轮就变得或者在动,或者变暗、变黑,或者青黄赤白等色,不能安定。

见此事时,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摇动不安者,由我贪心动念,致使净境动灭。即自安心正念,还从本起。动相即除,静心还现。既知此过,更不得起增上贪心也。

一旦见到起了贪,打失了境界,那就要调整,要重新恢复。怎么做呢?应当这样想:这些境界摇动不安,是由于我贪心动了念头,想取这个境界,著在上面,致使净境妄动、消失。那就应当再安下心来,把持正念,再从头修起。这样动相遣除了以后,清净的观境又会现前。已经知道了这个过患,以后就再也不能起增上贪心了。无论现什么境,都要很平淡,不要像着了魔似的,认为了不得。修道人的心应该是很平静的。“宁动千江水,勿扰道人心”,道人的心一直应当是平淡的,不要有什么大喜大忧。

已下诸观,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观日见日,心境相应,名为正观。观日不见日,乃见余杂境等,心境不相应,故名邪也。

下面诸观在判断邪正得失的标准上,完全像第一观一样。换句话说,这里首先做个交待,下面都依此类推。以日轮为例,如果你观日轮又见到日轮,这是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相应,这称为“正观”。如果你观日轮,却没见到日轮,反而见到其他的杂乱境等,那么你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境不相应,这就叫邪观。

总而言之,我们应当这样判断:如果我观日轮,出现了日轮,这就是相应,是正观。如果我观日轮,结果出现别的境,那就是邪观。明明没观它还出来,这是什么东西呢?这是邪境,不能著在上面。

斯乃娑婆之暗宅,触事无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辉,寄想远标于极乐。

我们这里是娑婆世界黑暗所在,我们遇到的许多事情都无法比拟西方万物的情形。只有一个相当的比喻,就是在我们这里有明朗的日轮,它放出光辉,以心观想日轮来表征极乐世界的光相。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五句不同,广明日观竟。

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有五句,总的详细说明了日观。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其次做水想。要见到水很澄清,也要使它明了现前,心不分散在别处。已经见了水后,要把水想成冰。要见到冰内外映彻,作琉璃想。这一想成就后,就见到琉璃地内外映彻。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在地面之下,有金刚无漏体性的七宝金幢擎着琉璃地。宝幢是八方形,具足八楞(正方形去掉四个角成八楞形状)。每一个方面都由百宝合成。一一宝珠有千道光明,一一光明中有八万四千种妙色,映照着琉璃地面,犹如亿千日光,难以了知它的内涵。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琉璃地上以黄金合成的妙道,如同金绳。这里只是以黄金为例,其实有一宝合成、二宝合成,乃至无量宝合成,而且都和地面相配合。比如道是黄金,地面是白银,道是琉璃,地面是玻璃等等。总而言之有无数种的组合,分划出各种的图案。七宝合成的地界,非常整齐分明。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在每一个妙宝中,都有五百种色泽光明。所放出的光,有的像花,有的像星星、月亮等,悬处在虚空当中,形成了光明台。而且这是一个大的住宅群落,有千万种的楼阁都是由百宝合成。而且在光明台两边都有百亿根花幢,上面装饰着无量的乐器。从光明中流出八种清风,风吹击着乐器发出苦、空、无常、无我的法音。这就是水想,称为第二观。

二、就水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六:

第二、在水观当中,也是首先举出名字,其次辨明观的行相,最后总结,有六段内容:

一、从“次作水想”下,至“内外映彻”已来,总标地体。

一、从“次作水想”到“内外映彻”之间,这是总的标明地的体性。

问曰:前教观日,为知业相等,故令观日。今此观中又教观水,有何所以?

问:前面教导观想日轮,是为了解业的状况等,所以让我们观日轮。现在这一观中,又教导我们观水,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日轮常照,以表极乐之长晖。复恐疑彼地不平,类此秽国之高下。

回答:日轮恒时普照,这表示极乐国土恒时光明照耀。接着怕行者怀疑,彼国国土的地面是不是像秽土这样高低不平呢?

但以娑婆暗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有无高下之处。欲取能平之者,无过于水。示斯可平之相,况彼琉璃之地也。

这是因为娑婆是个黑暗的住处,只有日轮是光明体,能够比拟极乐的光明界。而且此土世界都是丘陵坎坷、高低不平,处处如此。要取平坦的相,那就只有水最好了。

比如,看到海面碧波万顷,风平浪静的时候,就非常平坦。所以,以这个水的平坦相,来比拟极乐世界的琉璃地。因为极乐世界的地面平坦如掌,无有高下的相,因此用观水来打比方。

又问曰:此界之水,湿而且软。未审彼地亦同此水耶?

又问:此世界的水湿润柔软,不明确彼国的地面也同于此方的水吗?

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对彼地等无高下。又转水成冰者,对彼琉璃之地内外映彻也。此明弥陀旷劫,等行无偏,正习俱亡,能感地轮之映彻。

答:此世界很平的水面是对应彼国的宝地平坦没有高下的相。又把水转成冰,这是取冰内外透明来比拟净土琉璃地内外映彻的相状。这里要晓得,由弥陀旷劫以来行持平等行,没有偏心的相,以心平故感得宝地平。再者,由于内在的烦恼和习气全部消亡了,非常地清净、明彻,所以就感得地轮映彻、洞然,没有障碍的相,或者说没有尘垢、暗淡等的相。

这就要知道,净土的庄严都是阿弥陀佛无漏心所现。而我们处在娑婆世界的人道里面,也是我们宿世的业习。我们这里半天暗、半天明,不是全部的光明。而且除了日轮以外,其他的也不是光明体。这是一种善恶夹杂的业所感的。这就是我们作为人类共同的业相。到了天上就明朗多了,因为是纯善的因所感,所以他的福德、受用、光明等等都超过了人类。

其次我们的心不平等,也就是对待各阶层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比如,对于亲人或者有地位的人,表现态度很好。对于疏远的仇敌,或者说低下的人,会表示看不起,心态上有高下、不平等,因此感得这个世界也是丘陵坑坷,到处都是不平的相。如果我们的心一直都非常坦直,没有这样的高下之相,那感得的国土也一定是平坦正直。

又问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转水以成冰,转冰以成琉璃地者,云何作法而令境现?

问:既然教导想水来住心,又转水成冰,转冰成琉璃地,那么怎样作法而使境相现前呢?

答曰:若住身威仪,一同前日观中法。又欲观水以取定心者,还须对相似之境而观,即易可得定。

答:安住的威仪,就像前面日观中的做法。又想观水来取得定心,还需要对着相似的境来观,就容易得定。

行者等于静处取一碗水,著床前地上,好满盛之。自身在床上坐。当自眉间著一白物,如豆许大。低头临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处,更莫异缘。

行者在静处取一碗水,放在床前的地上,把它满满地盛好,自己在床上坐,在眉间粘一个像豆子那么大的白东西。低头对着水面,一心看着显现白色影像的地方,心不要缘在别处。

又水初在碗,波浪不住,临面观之,不见面像。为观不休,渐渐面现。初时面相不住,乍长乍短,乍宽乍狭,乍见不见。此相现时,更须极细用心。不久之间,水波微细,似动不动,面相渐得明现。

最初水在碗里动荡不能停住,面朝着水看的时候,见不到自己的脸。但是不断地观下去,渐渐地脸就现出来了。

最初面相不稳定,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宽、有时窄,有时能见到、有时不能见到。而这个相现的时候,还需要极细地用心。不久水波微细了,看起来好像在动又不动的这个时候,面相逐渐地明显出现了。

虽见面上眼耳鼻口等,亦未须取,亦不须妨。但纵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处了了观之。正念守护,勿令失意异缘。当见此时,心渐得住,水性湛然也。

虽然已经很清楚地见到了脸上的眼睛、耳朵、鼻子、口等的细节,也不必去缘取。出现了,也不要以为有妨碍。只是放松身心,知道它有,但也不去取它。心唯一就取那个白处,很明了地观着它。这样用正念守护心,不让心跑到其他所缘上。这样见到这个白点的时候,心就渐渐地安住了,水性也是湛然清净。

又行者等欲识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观此水动不动之相,即知自心境现不现明暗之相也。

又行者想要知道自己心中的水波浪住不住的话,只要看这个水的动相和不动的相,就会知道自己的心境现和不现、明相和暗相的情况。也就是外面的境其实就是我们的心。

又待水静时,取一米许,当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动遍于碗内。自面临上观之,其白者即动。更著豆许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见不见。乃至枣等投之于水,其波转大。面上白者,及自身头面,总皆隐没不现。由水动故也。

又等到水平静的时候,取一粒米,在水上信手扔进去,这个时候,水波就动遍了碗内。自己的面在上方往下看着,眉间的白点就在动。再拿着豆子那么大的东西扔下去,水的波动就更大了,脸上的白点有时见、有时不见。乃至用枣等投在水里,水波还要大,脸上的白色连带自身的头、脸都隐没不现了,这是由于水动荡的缘故。

以下说明这个譬喻所表达的涵义。

言碗者,即喻身器也。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言波浪者,即喻乱想烦恼也。言渐渐波浪息者,即是制舍众缘住心一境也。言水静境现者,即是能缘之心无乱,所缘之境不动,内外恬泊。所求之相显然。

这个碗是比喻我们的身体,它就像一个容器。这个碗里有水,好比身体里有一个心,这个心就好比是水,有的时候是平静的,有的时候是动荡的,这是表达定和散的状态。波浪表示散乱态,就是表示心里起了各种乱想和烦恼。渐渐地波浪止息了,这就表示制好了心,舍掉了其他杂缘,心住在一境上。水平静了,境相现在水里,这就表示能缘的心不乱动的时候,所缘的境也就不动了,内外非常恬淡安和,所求的境相就很明显地现在心前。

又细想及粗想,心水即动,心水既动,静境即失。如细尘及以粗尘,投之寂静水中,其水波浪即动。

心里起了细的想和粗的想,心水就荡漾了。心水一动起来,安然寂静的境相就丢失了。这就像用一粒米,或者更大的豆、枣等投到寂静的水里,水里就动起了波浪,失掉了平静的水相。

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动不动相,即识自心住不住也。又境现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观也。

行者只要看这个水动不动的状态,就会认识自己的心住和不住的情况。而且这个境现失不失坏,或者说是邪观还是正观等,都跟上面说的日观一样。

比如说日观现前以后,要求开眼、闭眼都很明了地现在心前,这就表示观出来了。如果动了贪心等等,就失掉了。这里的水观也是如此。或者,观的是日轮,也出现日轮,这叫正观;观的是日轮,出了别的相,这叫邪观。同样,这里观的是水出现水,是正观;观的是水出现其他相,这是邪观。

又天亲赞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此即总明彼国地之分量也。

再以天亲菩萨《往生论》里的一颂说到:极乐世界的境相,胜过了三界,这是总的指明它的清净相。其次,说到它的量庄严的时候,就表达为如同虚空,广大无边际,这是说明彼国宝地的分量。也就是没有一个局限的量,就像虚空一样找不到边际,极乐世界也找不到边际。所以就不必要用有限的数量去说,极乐世界到底有多大范围。

思考题

1、行者在定中见到日轮、得三昧殊胜定乐时,为何不能生心贪取?如果生了贪心该怎么办?

2、如何辨别正观、邪观?

3、佛教导观水有何用意?水、冰各表极乐宝地的何种相?此相由何感得?

二、从“下有金刚七宝”下,至“不可具见”已来,正明地下庄严,即有其七:

二、从“下有金刚七宝”到“不可具见”之间,这是说明地下庄严,有七个方面的涵义:

一、明幢体等是无漏金刚;二、明擎地相,显映庄严;三、明方楞具足,表非圆相;四、明百宝合成,量出尘沙;五、明宝出千光,光周无边之际;六、明光多异色,色照宝地,随机变现,无时不益也;七、明众光散彩,映绝日轮。新往者睹之,卒难周悉。

(一)说明地下宝幢都是无漏金刚体性。因为它不是有漏惑业力所感,不是坏苦所摄,所以说它是无漏金刚性。不像此方的东西过了一段时间,因缘迁变之后,就会变得腐朽、破烂,最终坏灭无余。极乐世界的柱子不是这里的土木建筑,是金刚性。

(二)说明这个宝幢擎起地面的情形,显示宝幢光明辉映在地面上,显出无量庄严。

(三)说明幢的形状,具足八方的楞形,不是圆相。

(四)表明幢体是由百宝合成,超过恒河沙数的数量。

(五)说明合成宝幢的妙宝都是发光体,每一宝珠都能发出千道光芒,而且光明照耀周遍到无边际的处所。就是说它发出来的光没有一个边际局限的量,不像此方发的光有一定的照耀范围。极乐世界从如来智慧现出的妙宝体性,能够发光,而且发出的光是没有边际的。好比佛色身一毛孔的光是周遍的、没有边际,或者佛一个音声也是找不到边际的,同样,这里宝幢的光是找不到边际的。

(六)说明这个光里面含有各种各样的妙色,红、黄、蓝、绿等等。这些妙色照着宝地,而且它是随着往生者的机感而变现的,无时不作饶益。

这就说明如来不可思议的智慧、悲愿与众生善根和合的时候,自然地表现出各种的妙相。所以,“随众生心,现所知量”,无不如意圆满。而且都是应机作利益,任何的妙相都是契合行者的心而作饶益的。

所以,这极乐世界全部都是大加持物,全部都是智慧,都是如意宝性,一接触就会得利益。这里说的“无时不益”,就是指随时都作利益。

(七)说明这么多的光都散发出各种的色彩,光明辉耀超过日轮。新往生的人去看,实在难了解它的内涵。也就是没办法测到它里面到底有多少色、多少光、多少利益、多少功能,无法全部搞清楚,这叫做“卒难周悉”。

赞云:地下庄严七宝幢,无量无边无数亿,八方八面百宝成,见彼无生自然悟。

此处赞叹:地下具足功德庄严的七宝幢,有无量无边无数亿那么多,简直是一个宝幢的林海。每一个宝幢都是八楞形,每一个面都是百宝合成。只要眼睛见到了这些庄严宝幢,就自然悟得无生,所以力用不可思议。

无生宝国永为常,一一宝流无数光,行者倾心常对目,腾神踊跃入西方。

西方称为“无生宝国”,因为它都是妙宝体性,无一不如此。而且一往生以后就没有了生死。这里都是佛的无漏心所现的妙相,所以国土常然、无衰无变,叫做“永为常”。细到宝地、宝幢、宝物等一切法上都是如此。宝幢上的妙宝都流出无数的光明,行者倾心观想,常常现在眼前,这样心神踊跃入于西方圣境。

又赞云: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大悲薰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或现神通而说法,或现相好入无余。变现庄严随意出,群生见者罪皆除。

接着赞叹说:西方净土是寂静无为的安乐。此土的安乐都是有漏有为法,也就是由烦恼和业变现出来的,所以都有生住异灭的相。其实是苦性,暂时现一下,后来就没有了,一切都会归于衰灭。但是西方没有惑业的妄动造作,所以它是寂静无为的安乐,已经超出了生死界。一直神游于法性当中,所以是“毕竟逍遥”。既离开有边也离开无边,既不是实有也不是断无,一切都是从容中道,不著有无,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有边无边。

“大悲熏心游法界”等六句,是说菩萨往生之后,获得无生法忍,自在无碍利益众生的情形。也就是以自在无碍的神变力能够入在法界的尘尘刹刹当中,分出了无数的身利益众生。“等无殊”,都是平等的法性的游戏,没有什么两样的。只是应着众生的心来做各种的显化,有的现各种神通来说法,有的显现相好,“入无余”,就是遍入无余,能周遍地入在一切众生界里。随意地变现出庄严来,众生一见到就能够消除罪业。

又赞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又作偈赞叹说:归来吧!归来吧!三界的魔乡不可久留。旷劫以来一直在此地流转,六道各种的生处没有不经历过的,也就是不断地在六道里轮转。这样一个群魔充满的地方,一切所到之处,没有安乐可得,你只能听到愁苦哀叹的声音。所以这是一个苦海,处处都是苦因、苦果。从人我执里起烦恼造业,然后变出各种生死的相,需要受各种的苦。即使有一点乐受,也都是虚假的,都是苦性的,最终都是落入苦,没有一个法不是落入苦中的。因此这里无可留恋。

我们已经能够这样深明大义,看到了净土和秽土天地悬隔的差别,就知道净土是唯一的家乡,那里才是永恒安乐之地。因此我们就发心这一生结束以后,就要入到西方涅槃之城。

三、从“琉璃地上”下,至“分齐分明”已来,正明地上庄严显标殊胜。

三、从“琉璃地上”到“分齐分明”之间,这是说明地上的庄严,表明它的殊胜。

此明依持圆净。七宝池林等是能依,琉璃宝地是所依。地是能持,池台树等是所持。此由弥陀因行周备,致使感报圆明清净,即无漏为体也。

这是说明依、持圆明清净。七宝体性的宝池、宝林等是能依,琉璃宝地是所依。或者说宝地是能持,池台树等是所持。总而言之,就是以琉璃宝地持着各种地上的庄严。

由于弥陀因地的修行圆满完善,导致感得的国土圆明清净,是无漏的体性。

赞云:宝地庄严无比量,处处光明照十方。宝阁华台皆遍满,杂色玲珑难可量。

赞颂说:宝地有无从比拟、衡量的无数庄严,处处都发出光明,每一道光都照耀十方世界。在地上到处都充满了宝阁、花台,都是各种妙色汇合,玲珑剔透难以衡量。

宝云宝盖临空覆,圣众飞通互往来。宝幢旛盖随风转,宝乐含辉应念回。

虚空遍覆着宝云、宝盖,圣众无障碍地在空中飞行,互相往来,空中的宝幢、幡盖都随着风而转动。在光辉当中风吹妙宝发出的微妙乐音,应着心念而有回音。

带惑疑生华未发,含华笼笼喻处胎。内受法乐无微苦,障尽须臾华自开。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萨徐徐授法音。光触体得成三忍,即欲见佛下金台。法侣迎将入大会,瞻仰尊颜赞善哉。

如果还有怀疑、带惑往生者,莲花没有开,还在花里面,就好比是处胎。但是在这里都是受着法乐,没有丝毫的苦受,障碍一旦消尽,须臾间,花就自然开敷。耳目精明,身体金色,菩萨徐徐地给他传授妙法。光明一触到身体就成就了三忍,当时想要见阿弥陀佛,就走下了金台。法侣们把他引入了大法会里,瞻仰着阿弥陀佛的尊颜,情不自禁地赞叹佛的功德。

言“金绳”已下,正明黄金作道,状似金绳也。或以杂宝为地,琉璃为道。或以琉璃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银为地,百宝作道。或以不可说宝为地,还以不可说宝作道。或以千万宝为地,二三宝作道。如是转相间杂,转共合成。转相照曜,转相显发。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无杂乱。行者等莫言但有金道,而无余宝作道也。

“金绳”以下,说明黄金作为道路,形状就像一条金绳。或者以杂宝作地,琉璃作道;或者以琉璃为地,白玉作道;还有的以紫金白银作地,以百宝作道;又有的以不可说宝作地,还以不可说宝作道;或者以千万种宝作地,两三种宝作道。

像这样互相组合搭配,互相合成;互相照耀,互相显发。总而言之,光光色色各各不同,但是没有丝毫杂乱。行者等不要说只有一种黄金的道路,没有其他宝作道路,经上只是举一个例子。

四、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下,至“乐器以为庄严”已来,正明空里庄严,即有其六:

四、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以下,到“乐器以为庄严”之间,这是说明虚空中的庄严,有六段内容:

一、明宝出多光;二、明喻显其相;三、明光变成台;四、明光变成于楼阁;五、明光变成于华幢;六、明光变成于宝乐之器。

这六段分别是:(一)说明从妙宝发出众多光明;(二)用比喻来显示这些光在虚空中或者显成花,或者显成星月等的相;(三)说明光变成了台;(四)说明光变成了楼阁;(五)说明光变成了花幢;(六)说明光变成了妙宝乐器。

总而言之,虚空中的设施都是光明化现的。所以要知道极乐世界各种虚空庄严的由来。

此明地上杂宝,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色光,上涌空中,作一光台。一一台中宝楼千万,各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说宝以为庄严合成也。

这是说明地上各种妙宝,每一种都发出五百色光。每一种色光都上涌虚空,然后变成了一个光明台。像这样,虚空中有无数个光明台。每一个台当中又有千万数宝楼阁,而每一座宝楼阁,又各自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说的各类妙宝作为庄严而合成。

总而言之,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幻化。这就是宝中现光,光中现台,而且台中又化成了宝楼阁,宝楼阁又是以各式各样的妙宝合成。总而言之,幻化无量。

言“如华又似星月”者,佛以慈悲畏人不识,故借喻以显之。

说到“如华又似星月”,这是佛以慈悲心,怕此土的人不了解,所以借用花、星、月等熟悉的形象来作显示。

言“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者,宝地众多,光明无量,一一光等,化作光台,遍满空中。行者等行住坐卧,常作此想。

说到“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这是指在宝地上众多杂宝,发出无量光明,每一种光都化成了光明台,遍满了虚空。行者在行住坐卧中常常作这个观想。

五、从“八种清风”下,至“无我之音”已来,正明光变乐音,转成说法之相。

五、从“八种清风”到“无我之音”之间,是说明光明变成了乐音,转成了说法的妙相。

即有其三:一、明八风从光而出;二、明清风即出,即鼓乐发音;三、明显说四倒、四真恒沙等法。

这也有三部分:(一)说明从光明流出了八种风;(二)清风一出来,就吹击乐器而发出音声;(三)音声在明显宣说四倒、四真,乃至恒河沙数的妙法。“四倒”,指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四真”,指苦、空、无常、无我。像这样宣说了无数的妙法。

赞云: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一念及一时,利益诸群生。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此处赞叹说:安乐国土十分清净,恒时转无垢法轮。在一念及一时中,利益无量众生。赞叹诸佛的功德海,没有分别心而能够使众生疾速地满足功德大宝海。

六、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明水观竟。

六、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虽然说了六句,总的显示水观完毕。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这一想观成时,要一次观一个观境,逐次地进行。而且在它现前后,不但要使它极其明了,还要使得它相续成片,无论是开眼、闭眼都现在心前,不让它失掉。唯一除了饮食的时候,其他时间恒时缘念此事,也就是心心都安住在西方的所观境上。像这样在心想中出现了观境,就叫粗分地见到极乐国土。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由此继续升进,如果正受相应,证取了三昧,那个时候见到了极乐世界的国土宝地了了分明,那是没有办法用语言说到其微妙处的。像这样就叫做地想,称为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佛告诉阿难:“你要好好记持佛语,为未来世的一切大众,凡是想脱离苦海的人,宣说这个观地的妙法。如果观成了净土的无漏宝地,就能除灭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在他临终舍身去往后世时,必定生到西方清净国土,没有其他趣向,心里对此能确信无疑。”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像这样作观,称为正观。如果现前的境界跟能观的心不相符,就称为邪观。

三、就地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六:

第三、在地想观里,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明辨观行的相状,最后总结。有以下这六个部分:

一、从“此想成时”者,正明结前生后。

一、“此想成时”,这是承前启后的句子。

二、从“一一观之”下,至“不可具说”已来,正明辨观成相。即有其六:

二、从“一一观之”到“不可具说”之间,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有六分内容:

一、明心标一境,不得总杂观之。

(一)说明心要住在一个境相当中,不能总的混杂来观。换句话说,一次观一个境。

二、明既专一境,境即现前。既得现前,必令明了。

(二)既然心专一地安住在一个境相上,观境就能够现前。已经现前以后,一定要使得它明了为止。

三、明境既现前,闭目开目,守令莫失。

(三)境相现前了,还要使得它相续。也就是要做到,无论是闭眼、开眼,都要守在心前不要让它失掉。

四、明身四威仪,昼夜常念,唯除食时,忆持不舍。

(四)要做到达成一片,无论是行住坐卧的哪种威仪,都要昼夜常常缘念所观境。除了饮食是杂用心的时候,不宜起观,其他时间都要忆持,不能够丢掉。

五、明凝心不绝,即见净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见,犹有觉想故。

(五)像这样自心凝定不间断地一心住在所观境上,功深力极,就见到净土的相状。这叫做在想心当中见到,因为还有觉想的缘故。

六、明想心渐微,觉念顿除。正受相应,证于三昧。真见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说。

(六)功夫再次升进,想心渐渐微薄,觉念顿时除去了。这时就达到了正受相应,证得了三昧。真实地见到了佛国境界微妙之事,会出现微妙的清净相,这哪里是用语言能描述到的呢?语言是非常有限的,无法说到净土境界的微妙处。所谓唯见方知,语言是没办法达到的。

斯乃地广无边,宝幢非一。众珍曜彩,转变弥多。是以劝物倾心,恒如对目。

简略说说,这是指宝地极其广大无有边涯,地下有无数亿的宝幢。每一个宝幢都是众宝合成,发出各种眩目的色彩。而且在这样的百千种色的光明当中,会化现出种种的光明台、楼阁、法幢等等。有一层层的幻变,无量无数。所以,真正的观境现前,就会见到净土穷微极妙的相状。也因此,劝导行者倾注心力,让所观境恒时现在心前,就像在对面那样。

三、从“是为”已下,总结。

三、“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四、从“佛告阿难”下,至“说是观地法”已来,正明劝发流通,随缘广说。即有其四:

四、从“佛告阿难”到“说是地观法”之间,这是佛劝导阿难尊者流通这部妙法,而且随缘广泛地宣说。这又有四段内容:

一、明告命;

(一)是佛告命或者吩咐阿难。

二、明劝持佛语,广为未来大众说前观地之益;

(二)是佛劝导阿难记持佛语,广泛地为未来的大众宣说观净土宝地的利益。也就是要给众生说明,这样观想会得到何种殊胜利益。也就是后面说的,它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而且临终的时候必定往生西方,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利益。

三、明简机堪受堪信,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

(三)抉择堪受、堪信此法的是哪一类的根机,总的来说就是具有信愿行的人。首先标出愿,以“欲”字说明。也就是他心里确实有真切的愿心,他想舍掉这个娑婆世界生死的蕴身。也就是,这样一个五蕴的体,一直是一种惑业苦循环的相续。随着惑业力的轮转,就在这个生死当中不断地取一个身、舍一个身,这种过程没办法断绝,这个叫做苦的相续、叫做五取蕴的相续、叫做“生死之身”。那么从这样一种蕴的体性当中,它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八苦、六苦、三恶道苦,乃至六道中的一切苦难。

这位行者确实已经对于这个生死之身产生了厌患的心,他想一心舍掉它。他有这种愿望的时候,又闻到了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他当时就有信心、能够真正地如教奉行。对于这样具有信愿行的人,你只要一传法,他听了之后,决定会照着去办。这就使得他们即生就能超越无边际的、累劫难出的苦海,顿时生到极乐国土、解脱成佛。

因此见到这种情况,就是不惜生命也要急着给他宣说,不要拖延。就像医王治病的时候,已经看到某人有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治好他的病,就不能再延缓。因为他堪受这个甘露,直接要把甘露给他吃。

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如果我们能够让一个人舍掉了苦的相续,脱出生死苦难,那就是真正的报答佛恩。什么缘故呢?因为称合佛的本怀。诸佛出世用各种方法劝化众生,不只是想让众生制止恶业、修持福业得到人天快乐。诸佛的本愿是想让众生彻底地脱出苦海,得到究竟的解脱、永恒的安乐。所以,佛的心是想让众生永远离苦,不是只让他得到人天之乐。人天的乐是苦的自性,像电光一闪,须臾间就没有了。也就是,这个因缘一散、福业一尽的时候,他又回落到三恶趣当中,长时间受苦。所以,这只不过是暂时好一两天,然后又旧病复发,还要落到长劫的苦中,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以这个缘故,诸佛唯一劝导众生求生净土,趣向无上菩提。

所以,今天我们有因缘劝告一些具根器者,让他们立志求生西方,这就是在成就他们作佛,这是最究竟的利他,称合诸佛的本愿,也就是说这和诸佛的心是一样的。

若不乐信行者,如《清净觉经》云,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

以下辨明修持净土法门的根器之相,何者为器?何者非器呢?简单地说,具足信愿行者是器,不具足信愿行者非器。

这里说到,如果听到了净土法门没有好乐(“乐”表愿)、信心和行持的人,或者说不具足信愿行的人,那就像《清净觉经》里所说:如果有人闻说了净土法门,听了像没听到一样,见了像没见到一样,要知道这些人才从三恶道里来,罪障还没有消尽,因此听到这个法,心里没有信向。也就是他没有一种信心向往,说明心中被业缠缚,发不起善心。佛说:我说这个人不能得解脱。

此经又云,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清净觉经》中又说:假如一个人,他听到了净土法门,一听时就发生悲喜交流的相,而且身体的汗毛都竖起来。要知道这个人过去已经修过这个法。今天再次听到,所以一听就能生欢喜,能够一心正念修行,所以必定得往生。

这要知道,判断是否为法器,就要看他闻到这个法的表现如何,从这个外相能够推知他的内心有没有善根。比如这里说到,一听了净土法门,就出现了悲和喜。一方面感觉长劫以来,都没有遇到这样的法,一直都沦落在生死里出不来,所以“悲”;另一方面,又产生“喜”,就是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程。当时一听到这个法,他就感觉像得到如意宝那样,这一生靠着这个法就能解脱,就能生到净土快速地成佛,有一种无比踊跃欢喜的心。那么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现呢?就是因为过去曾经修过这个法,今天一听到的时候,就触发善根,马上就生起欢喜。

“正念修行”,就是说他会一心铭记这件事不忘,而且开始着手修行。那么像这样,他既有信,又有愿、又有行,那是决定能往生西方的。

四、明正教观宝地以住心也。

(四)对于这样的人,就要教导他观想净土的宝地,把心住在上面。换句话说,就是一心要住在净土的境界上。这就是让他寄想于西方,把心送到西方,这样来彻底成办这一件大事。

思考题

1、细致思维西方净土的地下庄严、地上庄严和虚空庄严。

2、为什么说劝导具器者求生西方净土称合诸佛本愿?

3、净土法门具器者的相如何?非器者的相如何?


五、从“若观是地者”下,至“心得无疑”已来,正明显观利益。

五、从“若观是地者”到“心得无疑”之间,这是显明观宝地的利益。

即有其四:一、明指法唯观宝地,不论余境;二、明因观无漏之宝地,能除有漏多劫罪也;三、明舍身已后,必生净土;四、明修因正念不得杂疑,杂疑则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宫胎。后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

这有四个部分:

(一)说明本法唯一是观想宝地,不涉及其他境;

(二)因为观出了无漏的宝地,就能除灭有漏的多劫罪业;

(三)说明这样观成之后,舍了这业报身,就必定会生到净土。这是一切都由心想而成的道理。我们的心观着一个东西,久而久之已经坚固成性,将来心就生到这里。由于心已经坚固得定,一切处都出现宝地,那这个心就完全住在了净土的境相当中,没有别的想法,将来决定能生到净土;

(四)说明我们在修因的时候,要一心正念,不能夹杂怀疑。也就是纯一的信心,非常确信决定如此。由于心是纯一的缘故,所以一往生的时候花就开,然后见佛悟无生、成道等等。这要看到,一起信心的时候,心完全是打开的;一有怀疑的时候,它就有犹豫、有不定、心不开张。

因此,如果夹杂怀疑来修,虽然你能够往生,就会闭在花里,不能够出来。或者生在边界,或者堕在胎宫。后来因为大悲菩萨入了开华三昧加被,消除了疑障,宫花才开敷,这个时候才真正到了净土。当时具有非常显赫的如佛般的三十二相等,法侣携手把他带到佛的法会里。

所以,我们这里关键要检查自己的心。现前如果还有疑障,要赶紧消除,因为有疑的时候,就不决定,心就不打开。心花还是一种含苞未放的相,他就被闭住了。这样有疑虑来修,将来即使往生也不直接,隔着一道障碍,不能当即花开见佛。如果信心非常真实,当即心就开,行为立即做出来,果就立即现前。这都是缘起的道理。

斯乃注心见于宝地,即灭宿障罪愆。愿行之业已圆,命尽无疑必往。

这就是一心专注在观境上面,就能够见到净土的宝地。而见到无漏宝地的时候,就灭除了宿世的罪障。像这样进入到观行的轨道,具足信心,又有很恳切的愿力,再加上有观想的实行等等,这样信愿行的净业已经圆满了,那必然一舍这个报体,就生到了净土。这是果随因行的缘故。所以说到了“无疑必往”,毫无怀疑,决定会往生的。

从这里我们了解到,现前因地上一定要建立信愿行。这就是往生的正因。一旦把它修集圆满了,坚强有力了,那决定趣向西方,没有别的趣向。

当前我们要注意的就是信愿持名,这三个条件能保证,就念念都是西方莲花种子,念念都是净土真因。每一念一起的时候,西方就出莲花。而且念念相续的时候,莲花就不断地繁荣茂盛。一旦他净业成熟的时候,就必定现前净土。一定要深信缘起的至理,绝对没有一丝一毫的错乱。

今既观斯胜益,更劝辨知邪正。

现在已经了解这一观的殊胜利益,接着要劝导大家辨明观的邪正差别。

六、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邪正义者,前日观中已说。

六、从“作是观已”之下,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邪正的意义在前面的日观中已经宣说。也就是观地的时候,就出现了地,心境相应叫做正观。观地的时候不出现地,出现其他,心境不相应叫做邪观。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明地观竟。

以上虽然说到六句,总的阐述了地观的修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地想观成后,接着观宝树。观宝树,要一样一样地来观,作七重行树想。每一棵树高八千由旬,这些宝树都具足七宝花叶。每一种花叶都观作不同的珍宝色泽,在琉璃色中出金色的光,在玻璃色中出红色的光,玛瑙色中出砗磲的光,砗磲色中出绿珍珠的光。以珊瑚、琥珀、玛瑙等的一切众宝作为映饰。妙珍珠织成的罗网,整个覆盖在树上。

【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

每一棵树上,从下到上有七重罗网。间隔的两重罗网之间,都有五百亿座妙花宫殿,如同梵王的宫殿。诸天童子自然显现在里面,每一位童子身上都挂着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做成的璎珞。这些摩尼放出光明,照着百由旬范围,极其炽盛,犹如合聚了百亿个日月的光明,无法以语言描述。而且众宝间错,都是上等的妙色。

【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再说宝林中的这些宝树,一行一行都对得非常整齐,而且一片一片叶子都互相呼应配合,在众多的叶子间生出很多的妙花。花上自然出现七宝的妙果,每一片树叶都是长宽二十五由旬左右,叶子具有千种妙色,如同百种图画,好似天人的璎珞。而且有众多的妙花,都显现成阎浮檀金色,如同旋转的火轮般,宛转在叶子之间,从中涌出各种妙果,如同帝释瓶。从中有大光明,化成幢幡和无量宝盖。这些宝盖里映现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所行的事业,十方的佛国都在宝盖中呈现。见到这样的宝树后,也应当次第地一项一项来观想。要观见到宝树上的根、茎、枝、叶、花、果,都要非常地分明。像这样就是树想,称为第四观。

四、就宝树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

第四、在宝树观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修观的行相,最后总结,有这样十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次观宝树”已来,正明告命,总举观名,结前生后。

一、从“佛告阿难”到“次观宝树”之间,这是正式地交待阿难,总的举出观名,承前启后。

二、从“观宝树者”下,至“作七重行树想”已来,重牒观名,生后观相。正教仪则也。

二、从“观宝树者”到“作七重行树想”之间,是重新举出这一观的名称,来发起后面宣说观行的相状。这是正式来教导观想的轨则或者做法。

此明弥陀净国,广阔无边,宝树宝林,岂以七行为量也?

这要晓得弥陀清净佛国广阔无有边涯。在这样的无尽国土里,宝树宝林哪里只以七行为量呢?

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实。如是七重,互为根茎乃至华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

这里说到“七重”,是指一种树以紫金作为根,白银作为茎,琉璃作为枝,水晶作为条,珊瑚作为叶,玛瑙作为花,砗磲作为果,也就是根茎枝条叶花果各以一宝合成。在这七方面进行排列组合,比如根可以是金银等的任何一种,枝也可以是金银等的任何一种,乃至果也可以是任何一种,这样就有七七四十九种。

或有一宝为一树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万亿不可说宝为一树者。此义《弥陀经义》中已广论竟。故名“七重”也。

或者所谓的七重表达的是无量百千亿那么多的种类,其实是一个代表词。

按照树的体性而言,有的是一种宝合成的树,比如说纯金树、纯银树、纯琉璃树;有的是两种宝合成,或者是金作根,白银作枝叶花果等,或者银作根,琉璃做其他等,像这样以两种宝合成;或者以三种宝合成、四种宝合成,乃至以百千万亿不可说的宝合成一株树。像这样就是事相繁兴、无量无边,这就是“七”的含义。这在《弥陀经义》里已经详尽地论说过了,因此称为“七重”。

言“行”者,彼国林树虽多,行行整直而无杂乱。

所谓“行”,这是表达佛国的林树虽然无量无数,但是不会有一点杂乱,一行一行非常地整齐、美观。

言“想”者,未闲真观自在随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证益也。

说到“想”,这是指还没有纯熟到能够起真实的现观、自在随心地现前,因此要借助假想使心安住,才能够得到实益。

三、从“一一树”下,至“由旬”已来,正明树之体量。

三、从“一一树”到“由旬”之间,这是说明宝树的体量。也就是宝树是什么体性,是何等的量度。

此明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赞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这里要晓得,诸多的宝林树都是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的,而并非有漏业所感。既然佛心是无漏,因此所现的宝树也就是无漏,这说明宝林纯是无漏体性。不能理解成烦恼和业所感现的事物,所以绝不同于此方的各种花果树木。

这也如同《往生论》中所赞叹的:这是由阿弥陀佛正道大慈悲出世的善根所生,因此万物都是圆满具足清净光明,如同明镜、日轮、月轮等一般。

言“量”者,一一树高三十二万里。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何意然者?彼界乃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所谓的“量”,是指每一株树都高有三十二万里。这些树都是平等一相,既没有衰老、死亡的相,也没有刚刚出生的幼苗等现相,也没有最初出生渐渐长大的次第相,起的时候同时顿然现起,量数都是等齐,没有高下参差或者生住异灭等的相。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彼极乐界是无漏无生的法界,哪里有所谓生死渐长的含义呢?

四、从“其诸宝树”下,至“以为映饰”已来,正明杂树杂严杂饰异相。

四、从“其诸宝树”到“以为映饰”之间,这是说明各种的树、各类的庄严、各种的严饰、不同的妙相。总而言之,它是要表达极乐世界呈现的超出凡夫臆想分别的境界。

即有其四:一、明林树华叶间杂不同。

这里分成四段来说明:

(一)说明林树的花、叶有各种间杂搭配组合的不同。

二、明一一根茎枝条果等,皆具众宝。

(二)说明在根、茎、枝、叶等的每一分上,都是由各种妙宝合成。

三、明一一华叶转互不同,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如是转相间杂。

(三)说明每一种花叶都各自不同,无量种类。比如在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等,这样辗转互相搭配、间杂,形成无量无数百千万亿的纷繁妙相。

四、明更将一切杂宝而严饰之。又赞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无垢光炎炽,明净曜世间。

(四)这些宝树又以一切不同种类的宝作为严饰,如同《往生论》所说:极乐世界的万物都是妙宝合成的体性,具足微妙庄严。无垢的炽盛光炎极为明净,照耀着器情世间。

又赞云:弥陀净国,宝树众多。四面垂条,天衣挂绕。宝云含盖,化鸟连声。旋转临空奏,法音由人会。他方圣众,听响以开心。本国能人,见形而取悟。

又赞颂到:弥陀清净国土有无量众多的宝树,在每一棵宝树的四面垂着枝条,天衣悬挂、缠绕在上面。上端又有宝云含盖,化现的灵鸟连声地演唱,旋转着临空演奏。所传出的法音,天人们都能领会到法义。他方来的圣众一听到化鸟说法等这些微妙的声响,就能心开意解。本国有智慧的人,只要一见到这些妙色的形相,就能够悟到真如法性等。

五、从“妙真珠网”下,至“色中上者”已来,正明树上空里庄严相。即有其七:

五、从“妙珍珠网”到“色中上者”之间, 是说明树上虚空里的庄严妙相。包括七个方面:

一、明珠网临空覆树;二、明网有多重;三、明宫殿多少;四、明一一宫内多诸童子;五、明童子身服珠璎珞;六、明璎珞光照远近;七、明光超上色。

(一)说明有珍珠罗网在虚空上覆盖着宝树;(二)说明从下到上有七重罗网;(三)说明在相邻两重罗网之间有五百亿座妙华宫殿;(四)说明每一座的宫殿里,有很多自然显现的童子;(五)说明童子身上都披服摩尼璎珞;(六)说明他身上五百亿的摩尼都会放出光明,照耀着一百由旬的范围;(七)说明光明非常超胜,是色中的上等。

六、从“此诸宝树”下,至“有七宝果”已来,明其林树虽多,而无杂乱。华实开时,不从内出。斯乃法藏因深,致使自然而有。

六、从“此诸宝树”一直到“有七宝果”之间,这是说明虽然有很多的林树,但是行行相直、叶叶相当,没有丝毫杂乱。花果的开放并不是从里面一点点地出来,这是由于法藏因地的修行极深,使得它自然就会显现。

七、从“一一树叶”下,至“宛转叶间”已来,正明华叶色相不同。即有其五:一、明叶量大小等无差别;二、明叶出光色多少;三、明恐疑不识,借喻以显,如天璎珞;四、明叶有妙华,色比天金,相喻火轮;五、明迭相显照,宛转叶间。

七、从“一一树叶”到“宛转叶间”之间,这是说明花叶色相的差别。这有五个内容:

(一)说明树叶都是一样的大小,长宽二十五由旬;(二)说明叶子发出多少光色,谈到了叶子上有一千种的妙色;(三)恐怕还不了解这个情况,就借譬喻来显示,就像天人的璎珞那样,也就是叶子上面有百种微妙的图画,好似天人的璎珞;(四)说明在叶子上面有很多的妙花,它的色泽好比是阎浮檀金,用旋转的火轮来比喻它的相状;(五)说明花和花之间互相辉映,宛转于树叶之间。也就是各个树叶之间都有很多的花,花就像旋火轮,色泽就像阎浮檀金一样。好像一个旋转的火轮,彼此互相地映照,在树叶间转动那样。

八、从“涌生诸果”下,至“亦于中现”已来,正明果有不思议德用之相。即有其五:

八、从“涌生诸果”到“亦于中现”之间,这是明示妙果有不可思议德用的情形。“德”是德相,“用”是妙用,也就是它有不可思议的功能作用。这有五个方面:

一、明宝果生时自然涌出;二、明借喻以标果相;三、明果有神光化成旛盖;四、明宝盖圆明,内现三千之界,依正二严种种相现;五、明十方净土普现盖中,彼国人天无不睹见。

(一)说明宝树生的时候是自然涌出,不是一点点生出来,这都是以弥陀无漏心自然现出;(二)借比喻来表达它的相状,说到如帝释瓶;(三)说明果发出神光,化成幢幡、宝盖;(四)说明宝盖圆明,也就是像帝释网的如意珠那样,一颗圆明剔透的宝珠里能够现出一切的珠影,同样在这样一个宝盖的圆明珠内能够现出三千大千世界器情二种庄严的各种妙相;(五)说明十方净土全现在宝盖当中,彼国人天都亲眼睹见。

又此树量弥高,纵广弥阔。华果众多,神变非一。一一树既然,遍满彼国所有诸树之果众多,尽皆如此。应知。

而且树的量越高,它的宽广度就越大。在这样的树上出现众多的自然花果,而且这些花果上面出现各类的神变。每一株树是如此,遍满佛国所有的树有极多的妙果,每一个都是如此,具有不可思议的德用。应当这样了解。

一切行者,行住坐卧,常作此想。

一切观想行者,行住坐卧应当常常做这种观想。

九、从“见此树已”下,至“分明”已来,辨观成相。即有其三:一、明结观成相;二、明次第观之,不得杂乱;三、明一一起心住境:先观树根,次想茎枝乃至华果,次想网宫,次想童子璎珞,次想叶量华果光色,次想旛盖广现佛事。既能一一次第观之者,无不明了也。

九、从“见此树已”到“分明”之间,这是辨明观想成就的状况,有三节内容:(一)首先总结观想成就的状况;(二)说明需要次第地作观,不能有杂乱;(三)说明要一步一步地起心住在所观境上:首先观树根,其次想树茎、树枝乃至树花、树果,接着又想树上的七重罗网和罗网中的五百亿宫殿,接着想宫殿里的童子身上披着璎珞,再接着想叶子的量和上面花果的光色,再想在光所化成的幢幡宝盖里显现了广大的佛行事业。能够这样一一次第地来观,就会做到一切细节无不明了。

十、从“是为”已下,总结。

(十)从“是为”以下总结观名。

斯乃宝树连晖,网帘空殿,华分千色,果现他方。

这是最后的赞颂。宝树是无漏心所现的光明体性,所以一行一行整整齐齐连着,一片光辉。在这宝树上有各层的罗网,罗网间有虚空宫殿。花上分千种的色泽,美妙无比。而其中妙果神光化出来的宝盖中,显现了他方世界无量的境界相。

上来虽有十句不同,广明宝树观竟。

以上虽然说到十句,总的详细说明了宝树观。

思考题

1、修宝地观有何种利益?修净因时夹杂怀疑有何果报?

2、净土宝树的体性、量度如何?

3、思维净土的杂树杂严杂饰异相、树上空中庄严相、花叶庄严相以及树果的不思议德用之相。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接着要想水。要想到极乐国土有八池水,每一个宝池的水都是由七宝合成。宝性柔软,从如意珠王出生。宝池里的水分成十四支,每一支都是作七宝妙色。以黄金做成水渠,渠下都是杂色的金刚作为底沙。每一个水渠里都有六十亿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都是方圆十二由旬。

【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

这些如意水流注在花间,又有流出水渠,循着宝树往上流往下流,无不自在。而且触碰的声音传出微妙的法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又有赞叹诸佛相好等等。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光化成了百宝色鸟,这些鸟都在以和雅、哀亮的声音鸣唱,常常赞叹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八功德水想,称为第五观。

五、就宝池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第五、在宝池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这样七段内容:

一、从“次当想水”已下,总举观名,即是牒前生后。此明宝树虽精,若无池水,亦未名好。一为不空世界。二为庄严依报。为斯义故,有此池渠观也。

一、从“次当想水”以下,总的举出这一观的名称,这是承前启后。这是说明虽然宝树非常精妙,但如果没有池水,也还不算好。一是为了不空世界,也就是显示整个净土妙有庄严;二是为了庄严依报器界。为了这个含义的缘故,有这池渠观。

二、从“极乐国土”下,至“如意珠王生”已来,正明池数,并辨出处,即有其五:

二、从“极乐国土”到“如意珠王生”之间,这是说明宝池的数量,并且辨明池水的出处,即有其五:

一、明标指所归之国;二、明池有八数之名;三、明一一池水七宝所成,正由宝珠映彻涌出八德之水,其体即是七宝,故名宝水也;四、明虽是七宝,体性柔软;五、明八池之水,皆从如意宝中出,即名如意水。

(一)指明所归向的极乐国土;(二)说明水池有八个;(三)说明每一个宝池里的水,都是由七宝合成,这也是由于如意珠王内外映彻,从中涌出具八功德的妙水,由于它的体性是七宝,所以称为宝水;(四)虽然是七宝,但是不像此方的珍宝体性坚硬,它是柔软的体性;(五)说明这八个宝池里的水都是从如意珠王出生,因此称为如意水或者摩尼水。

此水即有八种之德:一者清净润泽,即是色入摄;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摄;三者轻、四者冷、五者软,即是触入摄。六者美,是味入摄;七者饮时调适、八者饮已无患,是法入摄。此八德之义,已在弥陀义中广说竟。

这个池水有八种德相:一、清净润泽,这是属于色入,也就是它很清湛、光泽,这是色上的功德;二、不臭,这是属于香尘,也就是鼻根闻的时候非常芳香;三四五、分别是轻、冷、触,这是属于触入或触尘,也就是身体触的时候,它很轻,又很清凉,而且是柔软的;六、美,属于味入,舌根触及的时候,非常甘甜;七、八、饮食的时候,身心调畅适悦,饮后没有过患,这是属于法入,也就是心一触的时候,有这种德相。这八德的含义在《弥陀经义》当中已经做过广说。

又赞云:极乐庄严安养国,八德宝池流遍满。四岸含晖间七宝,水色分明映宝光。

又以偈颂赞叹:极乐庄严安乐的国土,宝池中的八功德水遍满了国土。池渠的四岸都是以妙宝合成,含着光辉。水色极其分明,映着宝光。

体性柔软无坚触,菩萨徐行散宝香。宝香宝云成宝盖,宝盖临空覆宝幢。宝幢严仪围宝殿,宝殿宝铃垂珠网。宝网宝乐千重转,随机赞叹宝宫楼。

宝水的体性十分柔软,并没有坚硬的触觉。菩萨徐徐地在岸上行走,周围都散发着各种宝香。宝香在空中结成宝云,又结成宝盖,宝盖又在空中覆盖宝幢。以宝幢为庄严,有各种严饰围绕着宝殿,宝殿当中有宝珠的罗网,四边垂着宝铃。风触及到宝网,摇着宝铃出了千万转的宝乐,有各种极其微妙的乐章。这些音乐都应着众生的心发出赞叹妙宝宫殿楼阁的法音。

一一宫楼有佛会,恒沙圣众坐思量。愿此有缘常忆念,舍命同生彼法堂。

极乐国土有无数的妙宝宫楼,每一座宫楼里都有佛说法的法会,那里面聚集着恒河沙数的圣众,都在佛的座下思量法义。愿有缘者能够常常忆念极乐国土的胜妙,舍弃了此生的寿命后,共同生到这样的法堂当中,亲自听佛说法,开悟自心。

三、从“分为十四支”下,至“以为底沙”已来,正明池分异流,旋还无乱。即有其三:一、明渠数多少;二、明一一渠岸,体是黄金;三、明渠下底沙,皆杂色宝。言“金刚”者,即是无漏之体也。

三、从“分为十四支”到“以为底沙”之间,这是说明水池分成不同的支流,在池的旁边循环围绕而没有杂乱。

这有三个含义:(一)说明每一个水池分出十四个池渠;(二)说明每一个水渠的四岸都是以黄金为体性;(三)说明渠底部的沙都是杂色的妙宝。说“金刚”即是说沙是无漏体性。

四、从“一一水中”下,至“寻树上下”已来,正明水有不思议用。

四、从“一一水中”到“寻树上下”之间,说明水有不可思议的德用。

即有其五:一、明别指渠名,显彼庄严之相;二、明渠内宝华多少;三、明华量大小;四、明摩尼宝水流注华间;五、明宝水从渠而出,寻诸宝树上下无碍,故名如意水也。

这里有五分内容:(一)特别指明渠的名字,这是为了显示池渠的庄严相,而不是其他设施的庄严相;(二)说明渠内有六十亿宝莲花,极其繁多;(三)说明花的形量大小都是方圆十二由旬;(四)说明摩尼宝水流注在花间;(五)说明宝水从渠中出来,循着宝树上流下流自在无碍,所以叫做如意水。

五、从“其声微妙”下,至“诸佛相好者”已来,正明水有不可思议德。即有其二:一、明宝水华间流注,微波相触,即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二、明宝水上岸,寻树枝条华果叶等,或上或下,中间相触,皆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或说众生苦事,觉动菩萨大悲,劝令引他;或说人天等法;或说二乘等法;或说地前、地上等法;或说佛地三身等法。

五、从“其声微妙”到“诸佛相好”以来,这是说明水有不可思议的德用。

有两方面内容:(一)说明宝水在花间流注,微波触及的时候发出微妙的音声,音声里在宣说妙法;(二)说明宝水上岸,循着树的枝条花果叶等,或者往上流或者往下流,中间水和水相触的时候都会发出妙声,声音都在演说妙法。或者宣说生死众生的苦难之事,来觉动菩萨的悲心,劝导菩萨发心利他。或者说到人天等法,或者说到声闻缘觉等法,或者说到地前、地上等菩萨诸法,或者说到佛地法报化三身等法。

六、从“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已来,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

六、从“如意珠王”到“念佛法僧”之间,说明了摩尼有很多的神妙功德,即有其四:

一、明珠王内出金光;二、明光化作百宝之鸟;三、明鸟声哀雅,天乐无以比方;四、明宝鸟连音,同声赞叹念佛法僧。然佛是众生无上大师,除邪向正;法是众生无上良药,能断烦恼毒病,令法身清净;僧是众生无上福田,但使倾心四事,不惮疲劳,五乘依果,自然应念所须而至。

所谓的如意珠王有神妙的德用,可以从四方面说明:(一)珠王内能出金光;(二)光又化作百宝圣鸟;(三)鸟又传出清畅哀雅的妙音,天乐都无以比拟;(四)说明这些宝鸟都相续不断地同声赞叹佛法僧。这也是启发极乐世界众生的善根智慧。佛是众生的无上大师,教导众生去除颠倒心,生起无颠倒的心,趣向正道。法是众生的无上良药,能够断除内心烦恼三毒等病,使得法身清净。僧是众生的无上福田,只要倾心致力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事供养而不辞疲劳,那么五乘的果报自然而然应验,一切所需都会如意现前。

其宝珠前生八德之水,后出种种金光。非直破暗除昏,到处能施佛事。

这就看出如意珠王前面能够出生八功德水,后面能现出种种的金光,光又化鸟,鸟又出妙音,音中又说妙法,法又能够开悟众生的心,所以这不只是现了光破除黑暗而已,而是处处都能施作佛事。其实这都是如来的智慧变现出这些妙相,然后演说法音来契悟众生,起到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作用,这叫做施作佛事。

七、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宝池观竟。

七、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虽然说了七句,详尽地阐明了宝池观。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在这样众宝合成的宝严国土里,无边无际的处所中,可以划分出无数个地界。在每一地界上面,都有五百亿座宝楼,每一座宝楼里都有无量的极乐天人,演唱着圣妙的天伎乐。又有很多乐器悬处在虚空当中,就像天上的宝幢那样,不鼓而自鸣。而且这些如同天鼓自鸣般出现的各种妙乐,都在宣说念佛、念法、念僧。也就是以佛的悲愿力和众生的善根和合,就会任运地作佛的事业,都是无有分别自然流现。

这一想观成后,就叫做粗分地见到了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这是总的对于宝的观想,称为第六观。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如果见到了此种情形,就能够除灭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命终以后必定往生彼佛国土。如是观而如是现,叫做正观。如是观而不如是现,叫做邪观。

六、就宝楼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第六、在宝楼观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初、从“众宝国土”者,即是总举观名,牒前生后。此明净土虽有宝流灌注,若无宝楼宫阁,亦未为精。为此依报庄严种种圆备也。

一、从“众宝国土”,是总的举出此观的名称,承前启后。这是说明净土虽然有宝流灌注,如果没有宝楼阁,那也还不算精妙。因此,这里要圆满地具备依报庄严的各种妙相。这也是弥陀愿力的实施,他要求国土精妙无比,具足无量功德庄严。

二、从“一一界上”者,正明宝楼住处,地界遍于彼国,楼亦无穷也。

二、“一一界上”,说明极乐世界天人的宝楼住处,由于一块块的地界周遍了佛国,每一个地界里都有五百亿座宝楼,因此宝楼是无量无数的。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者,正显其数。一界之上既然,遍满彼国亦皆如是。应知。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这里,正式地显示每一块地界里的宝楼数量。在每一个地界上面都有五百亿的话,那么遍满国土的无数块地界里,都是这个数量,因此这个国中充满了楼阁。

四、从“其楼阁中”下,至“作天伎乐”已来,正明阁内庄严。

四、从“其楼阁中”到“作天伎乐”,这是说明楼阁内部的庄严。也就是这里面有无数的天人在演奏着各种的伎乐,具足了美妙庄严。

五、从“又有乐器”下,至“不鼓自鸣”已来,正明楼外庄严。宝乐飞空,声流法响。昼夜六时,如天宝幢,无思成自事也。

五、从“又有乐器”下到“不鼓自鸣”之间,这是说明楼阁外面的庄严。如何呢?有宝乐在虚空中回响,声音流出各种微妙法音。昼夜六时,就像天界宝幢,无分别而成就自然的事业。

这都是不可思议的。由弥陀的妙心所现,悲愿所成,众生善心所感,因此诸缘和合时,没有分别而自然能够发出各种的法音,引导众生回归菩提。

六、从“此众音中”下,至“念比丘僧”已来,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六、从“此众音中”到“念比丘僧”之间,这是说明这些音乐虽然没有心识,但是它有说法的功能。这也说明法界不是妄识的体,不动分别而能做出佛事。

七、从“此想成已”下,至“宝池”已来,正明显观成相。此明专心住境,悕见宝楼,克念不移,自上庄严总现。

七、从“此想成已”到“宝池”之间,说明观想成就的相。这是表明专心地住在所观境上,希慕能见到净土的宝楼,然后克制心念一心专注在所观境上不移动。这样积久功深,达到极其精湛的地步,上面的各种庄严会总的现在心前,这样就初步观到了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

八、从“是为”已下,总结。

八、“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九、从“若见此者”,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九、“若见此者”这一句承接前面的观相,发起后面宣说利益。

十、从“除无量”下,至“生彼国”已来,正明依法观察,除障多劫,身器清净,应佛本心,舍身他世,必往无疑。

十、从“除无量”到“生彼国”之间,这是说明真正依法修观成就见到了极乐国土,那就能除灭无量亿劫的极重恶业,使得身器清净,能够和佛的本心相应。这样临终舍弃身报要去后世的时候,决定会生到极乐世界。

十一、从“作是观者”下,至“邪观”已来,辨观邪正之相。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明宝楼观竟。

十一、从“作是观者”到“邪观”之间,这是辨明作观邪正的相。上面有十一句,详细地说明了宝楼观的情况。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说:“好好地谛听,好好地思维忆念,我为你们分别解说消除苦恼的妙法。你们要好好记持在心,广泛地为大众分别解说。”

【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

正当世尊这样宣说时,无量寿佛立在虚空当中,观世音、大势至两位大菩萨侍立在佛的左右。西方三圣光明极其炽盛,无法见到光明的边际、体量等,即使百千阎浮檀金色也不及其一分。

【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当时韦提希见到了阿弥陀佛,立即接足顶礼,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因为佛力加被的缘故,面见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二大菩萨。未来众生,应当要怎样来观想无量寿佛和二菩萨呢?”

【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

佛告诉韦提希:“要想观出彼佛的色身,应当先这样发起想念。在七宝地上作莲花想,使得莲花每一片花叶上都具有百宝妙色,莲花花叶上面有八万四千脉,如同天画般微妙奇丽。每一条脉都有八万四千种光,要使得这微细的纹理了了分明地见到。”

【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花叶小的长宽各二百五十由旬,像这样莲花具有八万四千瓣花叶,叶和叶之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作为严饰。这些摩尼珠里,每一颗都放着千道光明。光明化成了宝盖,由七宝合成,普遍地覆盖地面。莲花台是以释迦毗楞伽宝做成,莲花台上面有八万金刚甄叔伽宝、梵摩尼宝和妙珍珠网作为装饰。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在莲花台上,出现了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每一根宝幢都像百千万亿须弥山那样高广。宝幢上面垂下宝幔,犹如夜摩天宫的情景。又有五百亿微妙的宝珠,严饰着宝幔。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每一颗宝珠都有八万四千道光,每一道光变作八万四千种不同种类的金色,每一种金色都照遍了宝严国土。处处施展了不同的变化,变现出种种的庄严相。或者现为金刚台,或者变作珍珠网,或者化作杂花云。在东南西北等的十方,随意地变现,做佛普利众生的事业。这样就是作花座想,称为第七观。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告诉阿难:如此微妙的宝花妙座,这也是源于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也就是阿弥陀如来在因地的时候就发起大愿,未来成佛,在国土示现色身的时候,要坐在这样具足无量功德庄严的法座上。以这个愿力,在功行圆满时,就自然地显现,因此说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如果想观念阿弥陀佛的话,应当首先作花座想。在作这个观想时,不能混杂而观,应当一个一个细节地观。一片一片的花叶,一颗一颗的珍珠,一道一道的光明,一一花台,一一宝幢等等,都要使它观得非常分明,如同在镜子里见到自己的面相那样清楚。达到了这个标准,观想成功了,就能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一定可以生到极乐世界。如是观如是现,称为正观;如是观不如是现,反而现成其他,称为邪观。

思考题

1、宝池观:

(1)净土宝池中的水是何体性?从何而出?有何功德?

(2)此水有何种不可思议德用?

(3)摩尼珠王有何种神妙功德?

2、思维净土的宝楼庄严。


七、就华座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九:

第七、在花座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相,最后总结,有十九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除苦恼法”已来,正明敕听许说。

一、从“佛告阿难”到“除苦恼法”之间,这是佛吩咐阿难和韦提希谛听并许可宣说。

即有其三:一、明告命二人;二、明敕听,令之谛受,正念修行;三、明佛为说华座观法,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

这有三个内容:(一)佛明确吩咐阿难和韦提希;(二)佛命他们谛听,让他们真实地受持在心中,正念不忘,精勤地修行;(三)佛为他们宣说花座观法,只要心能住在观境中缘念,就能消除罪苦。

这是说到观法的利益,当无漏观境现前的时候,就能除灭有漏的罪苦,有极大的灭罪力量。

二、从“汝等忆持”下,至“解说”已来,正明劝发流通。

二、从“汝等忆持”到“解说”之间,这是劝导流通本法。

这就是说要他们好好地将观法忆持在心中,而且有因缘的时候,要广泛地为大众演说,使得这个法门流通在世间,恒常不绝。

此明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妄爱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观,处处劝修,普使知闻,同升解脱。

那么为什么世尊劝发流通呢?因为这有极大的度生功用。这要晓得观法甚深、要妙,它能够快速地救度常没众生以虚妄的爱著迷惑心漂流在六道中的命运。所以你要守持好这个观法,处处劝有缘人修持,使得一切见闻者同升于解脱之域。

这里也蕴含了很深的修心道理。“常没众生”,就是指众生一向都是缘着不清净的世俗境界,起各种的妄想、贪爱,心识迷惑掉了。一直在这种境缘当中攀缘、驰逐、取舍,生各种贪嗔、分别、造业,从而漂流在六道当中,这样一种惑业苦的流转无法切断。

现在怎样才能让他回心趣向解脱呢?那就是要让他一心专注在净土无漏的境相当中。这样他的心就转换成了一心专注清净,这样就能止息掉迷染的障惑之心,截断了漂流六道的业力。因此说这个观成就的时候,能够除灭五万亿劫生死之罪。而且由于一心专注净土,注想佛国的无漏境界,等到坚固成性之后,就与佛的愿力相合,决定被引摄到无漏的清净刹土,这样就能够彻底地截断生死的流转。因此有这样修法的极切要的要点,所以说“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为此世尊劝导阿难要好好地受持,广为流通。

三、从“说是语时”下,至“不得为比”已来,正明娑婆化主为物故,注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

三、从“说是语时”到“不得为比”之间,这是说明当时娑婆世界化主释迦如来正在为着众生的缘故注想西方,当即安乐世界的弥陀世尊就彻知心意,因此现身在东方娑婆。这也是两土世尊心心无异,也就是当释迦许可要宣说的时候,弥陀就当即应现。所谓“隐显”是就此土众生而言,弥陀隐、释迦显,但是就法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隐显的障隔。

为什么二土世尊各显于一方世界呢?这就是由于所化机的根器有差别,致使导师互相作为师匠来教导一方。“器朴”就是原材料的意思,指的是根器。

就此意中,即有其七:一、明告劝二人时也。二、明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也。

这里有七段内容:(一)说明是世尊劝告阿难和韦提两人的时候;(二)说明当世尊刚要宣说观想阿弥陀佛时,弥陀世尊应声就现前,这是来证成如是观就如是见佛,如是往生。这表示有感必应,有观必成,心想佛故就会现佛。这就是弥陀应声即现的表示义。

三、明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三)明示弥陀在空而立,这说明只要众生回转心来正念弥陀,愿生我国,立即就能往生。

这都是随感随应的意思,众生一启开信心正念,弥陀当即就现在他的心前,无有丝毫延误。这也是以佛心周遍的缘故、应物如响的缘故。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来应大悲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问:佛乃功德巍巍无上之人,不能轻易地站立。既然已经不舍本愿,以大悲心来回应的话,何故不端坐而赴机呢?“赴机”就是应着机感而显现的意思。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回答:这里要知道佛的显相有特别的密意,都在表达着大悲心切,救苦心急,因此直接示现了站立接引的相。

这唯一是因为娑婆世界是一个极大的苦界,里面充满了各种杂乱的恶业,导致“八苦相烧,动成违返”: 就人类而言,也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这八种苦交相地煎熬、烧煮,常常不停地在逼恼着众生的心,有的时候是这种苦来烧,有的时候是那种苦来烧。总而言之,处在众苦交煎的状态里,没有一时的安乐。“动成违返”,就是指这个心动不动就成了颠倒。也就是凡夫内在有无量烦恼随眠,一触遇到顺境的时候就生贪,触遇到逆境就生嗔,触遇到中庸境就生痴。总而言之,一触到境缘的时候,就颠倒地起心,落在烦恼当中。无不是自造苦因、自食苦果,落在极错乱的如同疯子般的状态里,烦恼的病情十分地深重。

有人想:在这样的世间,不也有很多美好的境界吗?其实这样一种暂时的乐境,当下就是苦因,最终无不以苦而告终。或者说如同小孩食刀刃上的蜜,有割舌之患。乐里面隐含极大的过患。

“诈亲含笑”,就是说所谓世间的美好、快乐、圆满等等,它好像时时在含笑向人们招手,表现得非常亲爱。这是一种假相,众生的六根一触到的时候,就已经被俘虏了。

“六贼常随”,就是指在可爱境一出现的时候,心里一缘到生了贪著的时候,就落入苦中。“六贼”,就是指当即生起六种识和相应的各种烦恼。也就是一下就失掉了功德法财,造成了无量的后患,所以处处都是处在很危险的境地。

“三恶火坑,临临欲入”,“三恶火坑”就是指三恶趣烈火炽燃的极大火坑。众生就像一个盲目的小孩,非常幼稚,就贪火坑边上的这些名利声色等。一贪的时候,就有很多堕落到火坑。作为父母是非常焦急的,因为孩子没有见识,非常短浅,而且他把现前的一些具有蛊惑性的欲乐境当成是真实的乐,所以一心要去抓。而这个境的后面是一个极大的火坑,所以他东走西撞的时候,时时都可能走到坑边,掉落到火坑里,这叫“临临欲入”。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赶紧迈步去救这些迷惑的凡夫小儿,那他一定会落在三恶道的火坑里,千劫万劫难以解脱。这是极其紧急的事,因此佛也显示立即作救度的行为,不能以一种缓慢端坐的方式赴应机感。

这也就是画弥陀接引图的时候,都是站立相的原因。他也是面对娑婆苦海,众生极危急的情况做救度。因此,我们也应该想想自己深陷在轮回苦海里,处处险情重生,非常地危急。因此我们在呼救的时候,也要向着上方的弥陀如来祈求,一心投入佛心。这样为佛愿摄持,就能解脱苦海。

四、明观音势至以为侍者,表无余众也。

(四)说到观音、势至作为弥陀左右的侍者,这是表示没有其他的法众。

五、明三尊身心圆净,光明逾盛也。

(五)说明西方三圣身心圆满清净,光明极其炽盛,超越凡流以及其他学位圣者。

六、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睹?

(六)说明佛色身的光明朗照十方无边际的世界,有垢障的凡夫哪里能完全见到佛光的边际体量?这是无从洞悉的。

七、明佛身无漏,光亦同然。岂将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七)说明佛是无漏的身,发出的光也是无漏的光,有漏的天界阎浮檀金,哪里能比拟呢?这两者的体性相差亿万里之遥。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下,至“作礼”已来,正明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接足。斯乃序临净国,喜叹无以自胜。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到“作礼”之间,这是说明韦提希实际是具有烦恼垢染的凡夫女身,单凭自力根本不可能见到阿弥陀佛。但是以佛圣力冥冥中加被,就使得阿弥陀佛当即现前,这时候她就能够对佛接足作礼。

在序分中,当时以佛力加被,她的心已经能观缘到清净国土,当时禁不住地欢喜踊跃。现在是真正地见到了弥陀的色身,更加使得她心开意解,得到无生忍。

五、从“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正明夫人领荷佛恩,为物陈疑,生于后问。

五、从“白佛言”到“及二菩萨”之间,这是夫人领荷了佛的大恩,她发利他心,为未来世的众生陈述疑问,发起后面的请问。

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现在,蒙尊加念,得睹弥陀。佛灭后,众生云何可见也?

夫人的意思是,现在佛还在世上,我得到世尊的加被护念,得以睹见弥陀。在佛灭后,色身不在世界住留,众生没有世尊的加被护念,怎么能见到弥陀世尊呢?

六、从“未来众生”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明其夫人为物置请,使同己见。

六、从“未来众生”到“及二菩萨”之间,这是说明夫人为了众生而作祈请,想要让众生跟自己一样能见到西方三圣。

七、从“佛告韦提”下,至“当起想念”已来,正明总告许说之言。

七、从“佛告韦提”到“当起想念”之间,这是佛总的告诉韦提希,许可为她宣说。

问曰:夫人置请,通已为生。及至如来酬答,但指韦提,不通生耶?

问:夫人这个祈请是普遍地为了一切众生,等到如来应答的时候,却只是指着韦提希,而没有通说一切众生,这是什么缘故?

答曰:佛身临化,说法以逗机。不请尚自普弘,何论别指而不等被?但以文略故无,兼为之心必有也。

回答:佛身随感而应化,都是以说法而巧逗机宜。众生不请尚且自己普弘大法,何况这是特别为众生祈请,怎么会不平等加被呢?只是因为这个行文简略,所以就省略掉了,但是如来兼为一切众生之心是一定有的。

八、从“七宝地上”下,至“华想”已来,正明教观方便。

八、从“七宝地上”至“花想”之间,这是正式教导观行的方便。

问曰:众生盲暗,逐想增劳。对目冥若夜游,远标净境,何由可悉?

这里有个怀疑:众生都是在盲目当中到处奔逐、攀缘,滋生各种的劳虑、辛苦。就是在他面前的境,也好像在暗夜里盲目行走那样,一无所见。何况是极深远的净土境界,怎么可能周详精细地观到呢?意思是说,众生这样盲目乱动的状态,怎么能观到那样极其深细微妙的佛果境界?心识和观境相差太远,他是没办法观出来的。

答曰:若望众生惑障,动念徒自疲劳。仰凭圣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

回答:如果按众生自身的烦恼障来看,他只是在不断地动妄念,徒自疲劳而已。在这样的烦恼妄动当中,就像一盆不断动荡的水,哪里能现出清净的影像呢?但要知道凭借佛力,在远处作加被的缘故,使得他勤行观想,就能见到深细的观境。

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见也?欲作法者,诸行者等,先于佛像前,至心忏悔,发露所造之罪,极生惭愧,悲泣流泪。

怎么样作法使心安住而能够见到西方观境呢?要作法的话,诸行者首先要在佛像面前至心忏悔,发露以往所造的罪业,要生极度的惭愧,达到悲泣流泪的地步。

悔过既竟,又心口请释迦佛十方恒沙等佛。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

这样忏悔了罪业之后,又以心和口祈请释迦佛和十方恒河沙数诸佛来作加被。心里又要忆想阿弥陀佛的本愿,他是如何来摄受我、救度我,要相信以诚心能得到佛力加被。

这样做了之后,自己要表白:弟子某某(把自己的名字说出来),生下来就是这个盲人的状况,完全处在无明当中,罪业如此深重。因此虽然佛跟我不障隔,但是以我自心业障的缘故,有很深的障碍,见不到佛。所以,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我,以佛力加持在我心上,能够帮我开出所观的境来,愿我顿然现见圣境,得到观想的成就。

“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这是表达自己一心向佛的决心:现在我要顿时从心里舍掉自己的生命,一心全部交给阿弥陀佛,至于见和不见,都是佛的恩德力加被。我就不再自作主张了,把心全部都交给弥陀,连生命都交出来。这就是基于自己对佛力的信心,发起了一心仰赖的心,因此连命都能够放下来归向阿弥陀佛,哪怕死了也不要紧。

噵此语已,更复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这样向着佛作了表白了以后,再至心忏悔。做完以后,就要住在一个静处,面向西方结跏趺坐,像前面的做法一样。

既住心已,徐徐转心想彼宝地杂色分明。初想不得乱想多境,境多即难得定,唯观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

这样心已经安住下来了,就缓缓地运转心想极乐宝地呈现各种的彩色,非常地分明。“徐徐转心”就是不要着急,心要很安闲。最初想的时候,不能乱想很多境,境多了就难以得定,只是观方寸、一尺等。就是首先观一个单一的境,先观方寸、一尺等容易观的境,再逐步地增长上去。

时间上要求一直坚持观想,或者一天、两天、三天,或者四天、五天、六天、七天,或者一月、一年、两三年等。不管是白昼还是黑夜,在行住坐卧当中,身口意业常常要与定相合。

要修观的话,一切万事都要全部舍掉。就好像一个已经丧失了神志的盲聋痴呆的人那样,一心只想这个,其他不想不问不缘。像这样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一心专注在这上面,三昧就容易得到。

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

如果不这样一心专注,锲而不舍,身口意三业不断地随着因缘而动转。稍微有一点定想,也随着妄念的波动早已打失掉了。这样稍微观一点又跑掉了,永远也难以凝聚成定力,使得观境现前。因此说,纵然经过一千年,法眼也不会开。这里“法眼”是指洞见净土圣境的眼睛。

再说一下“定想逐波飞”,波是指心里攀缘妄动,定想就像风平浪静的水中现的影像,而波浪一起的时候,就不现前影像,这个定想马上就失掉了。所以修观的时候,必须在静处一心专注,要离开一切的攀缘杂想,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若心得定时,或先有明相现,或可先见宝地等种种分明不思议者,有二种见:一者想见。犹有知觉故,虽见净境,未多明了;二者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所见净境,即非想见得为比校也。

如果心得了定,或者先有明相现前,或者会首先见到宝地等各种极其分明难思难议的净相,总的来说有两种见:一是想见,还有知觉的缘故,虽然见到净境,不是太明了;二是如果内外的觉想都灭掉了,那就入了正受三昧,所见的净土的净境,就不是前面的想见能比得了,这是真正地证入了三昧,与净土的圣境真实相应。

九、从“令其莲华”下,至“八万四千光”已来,正明宝华有种种庄严。

九、从“令其莲花”到“八万四千光”之间,说明莲花有各种庄严。

即有其三:一、明一一华叶备众宝色;二、明一一叶有众多宝脉;三、明一一脉有众多光色。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见。

这有三段细节:首先说明每一瓣花叶都具足百宝色,其次说明每一瓣花叶都有八万四千宝脉,再次说明每一宝脉都有八万四千光色。这是让行者心住在观境上,一一明了观想,使得心眼都见到。

既见华叶已,次想叶间众宝。次想宝出多光,光成宝盖。次想华台,台上众宝及珠网等。次想台上四柱宝幢。次想幢上宝幔。次想幔上宝珠,光明杂色,遍满虚空,各现异相。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舍,不久之间,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诸庄严一切显现。应知。

已经见到了花叶后,再想花叶间的众多妙宝。又想一一宝都出很多光,光就变成宝盖。又想花台,台上有众多的妙宝和珠网等,再想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又想幢上披下宝幔,又想幔有众多宝珠,珠子发出各种彩色光明,遍满虚空,这些光都现着各种不同的妙相。

像这样依照次第,一分一分住心观想而不舍离,不久就能得到定心。已经得到定心,极乐世界的这些庄严会全部显现,要知道这个要点。

十、从“了了”已下,辨观成相。

十、从“了了”以下,这是辨明观想修成的状况。

十一、从“华叶小者”下,至“遍覆地上”已来,正明叶叶有种种庄严。

十一、从“花叶小者”到“遍覆地上”以来,这是说明花叶有种种庄严。

即有其六:一、明华叶大小;二、明华叶多少;三、明叶间珠映多少;四、明珠有千光;五、明一一珠光变成宝盖;六、明宝盖上照虚空,下覆宝地。

这有六段细节:(一)说明花叶最小达二百五十由旬;(二)说明花上有八万四千瓣花叶;(三)说明叶和叶之间有百亿摩尼珠;(四)说明每一颗摩尼珠都含有千种光色;(五)说明每一道的珠光都变成了宝盖;(六)说明宝盖光明辉映,上照着虚空,下覆盖着宝地。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下,至“以为校饰”已来,正明台上庄严之相。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到“以为校饰”之间,说明台上的诸庄严相。即莲花台由释迦毗楞伽宝而成,上有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作为严饰。

十三、从“于其台上”下,至“妙宝珠以为映饰”已来,正明幢上庄严之相。

十三、从“于其台上”到“妙宝珠以为映饰”之间,这是说明宝幢上的庄严相。

即有其四:一、明台上自有四幢;二、明幢之体量大小;三、明幢上自有宝幔,状似天宫;四、明幢上自有众多宝珠,辉光映饰。

这有四段细节:(一)说明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二)说明宝幢的体量如同百千万亿须弥山;(三)说明幢上面有自然显现的宝幔,形如天宫;(四)说明宝幢上有很多宝珠,放着光辉作为映饰。

十四、从“一一宝珠”下,至“施作佛事”已来,正明珠光有不思议德用之相。

十四、从“一一宝珠”到“施作佛事”之间,这是说明幢上的珠光有不可思议的德用之相。

即有其五:一、明一一珠有多光;二、明一一光各作异色;三、明一一光色遍于宝土;四、明光所至处,各作异种庄严;五、明或作金台珠网华云宝乐,遍满十方。

有五段细节:(一)说明每颗宝珠都含有八万四千光;(二)每一种光色都作八万四千种色;(三)说明每一种光色遍照到宝严国土;(四)说明光明所到之处,能够作各种的庄严;(五)说明这些光或者化作金台、珠网、花云,或者传出宝音乐等,遍满了十方极广大的区域。

十五、从“是为”已下,总结观名。

十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观名。

十六、从“佛告阿难”下,至“比丘愿力所成”已来,正明华座得成所由。

十六、从“佛告阿难”到“比丘愿力所成”之间,这是说明这样殊胜微妙的花座是由弥陀愿力所成。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见面像”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如前次第住心,不得杂乱也。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到“自见面像”之间,这是再次显示观想的仪轨或法则。要像前面那样次第使心安住,不能杂乱。

十八、从“此想成者”下,至“生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结观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十八、从“此想成者”到“生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有两种利益:(一)观想成就能够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二)明观想成就必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十九、从“作是观者”下,至“名为邪观”已来,正明辨观邪正相。

十九、从“作是观者”到“名为邪观”之间,这是说明观行邪正的状况。

斯乃华依宝地,叶间奇珍,台莹四幢,光施佛事。

这是总结赞颂偈:依着宝地显现了佛的莲花座,这是十分地奇妙、庄严,在叶和叶之间莹饰着奇珍妙宝,在珍宝台上竖立着四根宝幢,上面有各种妙宝珍珠作为严饰,放着各种的光辉。这些光明作种种变化,作佛利生的事业。

上来虽有十九句不同,广明华座观竟。

以上有十九句的细节,详细地说明了花座观。

思考题

1、弥陀站立赴机有何种密意?

2、众生心识昏盲,观想极其深远的净土境界为什么能见到?

3、作观之前如何在佛像面前忏悔、请佛加被?这对我们修行有何启发?

4、解释:“定想逐波飞”。说明如何修观才能现前净土的真实境界。

5、思维阿弥陀佛莲花座的庄严。即次第思维:

(1)莲花的种种庄严;(2)莲花台的诸庄严相;

(3)宝幢上的庄严相;(4)幢上珠光的德用之相。

6、花座观成就有何利益?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佛告阿难和韦提希:已经观想见到了花座以后,接着应当观想佛身。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在一切众生的心想当中,所以你们心里想佛的时候,这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自己的心这样观想佛,自己的心就会现出佛身。诸佛正遍知海无碍地照见,当观想佛时,就从自己的心想中现出佛身来。以这个缘故,你们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阿弥陀佛如来应供正遍知正等觉。

【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

观想彼佛的方法是,首先想他的身像,逐步地进行,最终会见到真实的佛身。首先想像的时候,应当做到闭眼开眼都见到一尊宝像,如同阎浮檀的金色,坐在花上。

见到宝像安坐花座后,心眼得开,了了分明,就见到极乐国土的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各种的宝罗网弥漫在虚空当中。见到这些事相时,要使得它极其明了,如同观手掌那样清晰。

【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在这样见到后,又想出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左边,像前面的莲花一样。又观想一朵大莲花在佛的右边。想观世音菩萨的身像坐在左花座上,也作金色,跟前面无有差别。又想大势至菩萨的像坐在右花座上。

【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这个想观成的时候,佛菩萨的像都放光明,金色的光照着宝树。每一株树下也有三个莲花,在莲花上各有一佛、二菩萨的西方三圣像。总而言之,在极乐国土里到处都有三圣的形象。

这个观想成就时,行者会闻到水流、光明以及宝树、凫雁、鸳鸯等都在宣说妙法,出定入定恒时闻到妙法。

【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行者所闻的这个法,在出定的时候,能够忆持不忘,让它跟修多罗契合。如果不契合,就叫做妄想;如果契合,就是粗想见到极乐世界。这叫像想,名为第八观。作这种观想,能够除灭无量亿劫生死之罪,在现身当中得到念佛三昧。

八、就像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三:

第八、在像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相,最后结成,有十三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所以者何”已来,正明结前生后。言“所以者何”者,是其问也,所以须想佛者何。

一、从“佛告阿难”到“所以者何”之间,这是承前启后的句子。说到“所以者何”,是提出问题:之所以要观想佛的原因是什么?

二、从“诸佛如来”下,至“心想中”已来,正明诸佛大慈,应心即现,有斯胜益,故劝汝想之。

二、从“诸佛如来”到“心想中”之间,这是说明诸佛有大慈悲心,应着众生观想的心,就会在他心中显现,有这样殊胜的利益,因此劝你观想佛的身像。

问曰:韦提上请,唯指弥陀。未审如来今总举诸佛,有何意也?

问:韦提上面祈请唯一是指阿弥陀佛,不清楚如来现在总的举出诸佛来回答,这有什么用意?

答曰:欲显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等齐无二。端身一坐,影现无方。意赴有缘,时临法界。

回答:这是要显示诸佛同证了法报化三身,同圆了悲智果位,平等无别,佛佛都是如此。他们都住在法界里,顺着众生的善缘而随机影现,并没有固定的方所。

言“法界”者,有三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

说到“法界”,有三个意思:(一)心周遍的缘故,称为法界;(二)身周遍的缘故,称为法界;(三)无障碍的缘故,称为法界。

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因为心到哪里,身也跟着到,身是随着心的,所以说是法界身。

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但诸行者,若想念中,若梦定中见佛者,即成斯义也。

“法界”是指所化的境,即众生界。“身”是指能教化的身,指的是诸佛的身。“入众生心想中”,这是说由于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就以无障碍智了了明知,也就当即能入到他的心想中显现。诸行者或者在想念中或者在梦中、定中见到彼佛,就是这个涵义。

三、从“是故汝等”下,至“从心想生”已来,正明结劝利益。

三、从“是故汝等”到“从心想生”之间,这是总结劝导求取观想的利益。

此明标心想佛,但作佛解。从顶至足,心想不舍。一一观之,无暂休息。或想顶相,或想眉间白毫,乃至足下千辐轮之相。作此想时,佛像端严相好具足了然而现。

这是要定好心专一地想佛,只作佛来理解。从头到脚,心里一直想着不离开。这样一一地观出来,没有暂时的间断。或者观想佛的无见顶相,或者想眉间白毫相,乃至足下的千辐轮相。这样作观想的时候,就会出现庄严端正的佛像,具足相好,了了然现在心前。

乃由心缘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现;心若不缘,众相不可见。但自心想作,即应心而现,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言“八十随形好”者,佛相既现,众好皆随也。此正明如来教诸想者具足观也。

这是由于我们的心缘着一个一个相的缘故,就有一个一个相的显现;心如果不缘,这些相就见不到。自己的心这样想作,就会应着心出现,因此说“是心即是三十二相”。说到“八十随形好”,这是因为佛像已经现出了,众多的随形好也都要随着它显现,这也是说明如来教导诸行者在观想时要作完整的观想。

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依想佛身而现,即心是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

说到“是心作佛”,就是依着自己的信心来缘着佛的相好,如同在心里作出佛来。说“是心是佛”,是指心里能这样想佛,佛身就依着自己的心而显现,这样心里就出现了佛,因此说“是心是佛”。离开这个心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心外的佛。

言“诸佛正遍知海”下,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

说到“诸佛正遍知海”以下的内容,是说明诸佛都证得了圆满无障碍的大智慧。无论众生作意或者不作意,都恒时能够周遍地了解一切众生的心念。只要你的内心能这样作想,诸佛加被,就从你的心想里显现出佛身,就好像生出来一样。

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

有的行者把这一门的含义理解成要作唯识法身观,或者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这样理解是大的错误,绝对和佛经的本义没有少分相似。

因此,善导大师特别把这里的法界解释成众生界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解释成自己的心,以信心这样缘想佛作观,自己的心就会现出如是的佛身来,而不作其他的理解,都是在住心观像上面来解释的。

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

这里说到的“想像”,这是自心假立出来的佛身三十二相,这不是指真如法界身。因为真如法性哪里有相状可缘?又哪里有色身可取呢?然而法身没有色相,根本不是眼识所对的境,更没有人类妄识前的事物可以作比方,因此唯一取无色相的虚空来譬喻法身的体性。

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要知道,这一部十六观门的法从头到尾都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根本没有说无相离念。这个看清了就明白,从第一观开始一直到十三观为止,都是要指定方所,立好所观的境相,然后心住在上面来取境。从头到尾都是观一个个有相的净土境界,根本没有说到无相离念,因此大师这样解释非常正确。

如来为什么这样设立观法呢?这是因为如来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知道,要让末代的罪浊凡夫立相住心还做不到,何况离相而求呢?就好像没有神通本领的人,想在虚空里建立舍宅那样,这是做不到的。

四、从“是故应当”下,至“三佛陀”已来,正明如前所益,专住必成,展转相教,劝观彼佛也。

四、从“是故应当”到“三佛陀”之间,这是说明基于有前面这样一想佛就能现出佛身的利益,只要专心安住必定成就,因此再再地教诲、劝导行者观想彼佛的身像。

五、从“想彼佛者”下,牒前生后。言“先当想像”者,定所观境。

五、“想彼佛者”,是承前启后的句子。“先当想像”,这是指定所观的境。

六、从“闭目开目”下,至“如观掌中”已来,正明辨观成相。

六、从“闭目开目”一直到“如观掌中”,这是说明观想成就的状况。

即有其四:一、明身四威仪,眼之开合,见一金像似现目前,常作此想;二、明既能观像,像即须有坐处,即想前华座,想像在上而坐;三、明想见像坐已,心眼即开;四、明心眼既开,即见金像及彼极乐诸庄严事,地上虚空了然无碍。

这有四段细节:(一)说明身体在行住坐卧四威仪当中,无论是开眼合眼,总要见到这一尊金像好像现在眼前那样,常常要作这一观想;(二)说明已经能做到观出佛像,那么佛像就应当有他的坐处,因此就要想前面观的莲花座,想佛像就坐在上面;(三)已经能想出佛像坐在花座上的时候,心眼当即打开;(四)这个心眼既然打开,就真正见到了金佛像以及极乐世界的各种庄严事,无论是地上、虚空中的情景,都了了然没有障碍。

又观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说,从顶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项肩臂手指。又由心向下,想胸腹脐阴,胫膝足,十指千辐等,一一想之。

接着说观像、心住在所缘上的方法。就如同前面所说,从顶部一一地观想出来,面部、眉目、白毫相、眼、鼻、口、耳、咽喉、颈项、肩膀、手臂、手指。又由心间往下观想胸部、腹部、脐部、阴藏、大腿、膝盖、小腿、脚掌、十指、千辐轮相等,这样一段一段观想。

从上向下名顺观,从下千辐向上名逆观。如是逆顺住心,不久必得成也。

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观叫做顺观,从下面的千辐轮相往上观叫做逆观。像这样无论顺观、逆观,心次第地安住作观,不久就能观成佛像。

又佛身及华座、宝地等,必须上下通观。然十三观中,此宝地、宝华、金像等观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余观即自然了也。

而且无论佛身、花座、宝地等,都必须上上下下贯穿起来通观。在十三观里面,以宝地、宝花、金像等观最为重要。如果你想教人就教这个观法,只要这一法修成了,其他的观都自然明了。

七、从“见此事已”者,结成上像身观,生后二菩萨观也。

七、从“见此事已”这一句,这是总结上面的弥陀色身像观,发起后面观音、势至二菩萨的观法。

八、从“复当更作一大莲华”下,至“坐右华座”已来,正明成上三身观,生后多身观。

八、从“复当更作一大莲花”到“坐右花座”之间,这是表明修成了上面的西方三身观,然后发起国土中遍满三身的观想。

欲观此二菩萨者,一如观佛法也。

要观二大菩萨的身像,完全跟观佛的方式一样。

九、从“此想成时”下,至“遍满彼国”已来,正明结成上多身观,生后说法相。

九、从“此想成时”到“遍满彼国”之间,这是总结成立上面修出了多身观,然后发起后面国土万物说法的相状。

此明诸行者等,行住坐卧,常缘彼国一切宝树、一切宝楼华池等。若礼念,若观想,常作此解也。

这是说明行者行住坐卧,常时缘着彼国的一切宝树、宝楼、花池等,或者是礼拜而忆念,或者是端坐而观想,常常要做这样理解。

十、从“此想成时”下,至“忆持不舍”已来,正明因定得见极乐庄严。又闻一切庄严,皆能说于妙法。既见闻此已,恒持莫失,名守定心也。

十、从“此想成时”到“忆持不舍”之间,这是说明因为三昧成就而见到了极乐世界的庄严,又听到了一切的庄严相都在宣说妙法。这样见闻净土净相以后,要恒时保持不要让它失去,这叫做守住定心。

十一、从“令与修多罗合”下,至“见极乐世界”已来,辨观邪正之相。

十一、从“令与修多罗合”到“见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状。

十二、从“是为”已下,总结。

十二、“是为”以下就是总结句。

十三、从“作是观者”下,至“得念佛三昧”已来,正明克念修观,现蒙利益。

十三、“作是观者”到“得念佛三昧”之间,这是说明能够一心专注地修观,现世就得到大利益,也就是成就念佛三昧,除灭无量亿劫生死之罪。

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观难阶。是以大圣垂哀,且遣注心形像。

这是大师最后总结的赞偈:这就是因为众生有很深的业障,难以一下子观出真佛的色身,因此大圣释迦牟尼佛垂下慈悲,设立方便,先教众生住心观佛的形像。等到这个观成了,就会见到佛具足无量相好的微妙色身。

上来虽有十三句不同,广明像观竟。

以上说到十三句,详细地阐明了像观的观法。

思考题

1、善导大师如何解释“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对此为何不能理解成要作唯识法身观,或者自性清净佛性观?

2、应当如何观想弥陀色身之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这个像观修成以后,接着要观无量寿佛的身相和光明。阿难你要知道,无量寿佛的色身犹如百千万亿夜摩天的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的白毫右旋宛转,如同五座须弥山。佛眼清净犹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佛色身的毛孔演出光明,如同须弥山王。佛色身的圆光,有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广大。在圆光里,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的化菩萨作为侍者。

【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

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每一相都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种好又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都普照着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摄取他们的心而不舍离。像这样佛色身的光明相好,以及变现的化佛,没办法用语言描述到他的量。行者只应当忆念,使得心眼现见。一旦见到了无量寿佛的色身相好以及化佛,就见到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的缘故,称为念佛三昧。作这样的观行,就叫做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的缘故,也就见到了佛心。佛的心就是大慈悲,以无缘的慈悲摄受法界一切众生。能够这样作观,在命终舍掉报体,要前往他世的时候,就一定生在诸佛前,得证无生法忍。以这个原因,智者应当细心谛观无量寿佛。

【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观无量寿佛的色身,应当从一个相好进入。先只观眉间的白毫相,使得它极其明了。一旦见了眉间的白毫相,佛色身的八万四千相好自然会现在心前。一旦见到了无量寿佛,就见到十方无量诸佛。而以亲见无量诸佛的缘故,诸佛就现在心前,为行者授记。这就是遍观一切诸佛的色身相,叫做第九观。这样作观,称为正观;如果观成其他,叫做邪观。

九、就真身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二。

第九、在真身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结成。有十二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身相光明”已来,正明告命,结成前像观,生后真身之观也。

一、从“佛告阿难”到“身相光明”之间,这是承前启后的句子。是佛吩咐阿难和韦提希,结成前面的像观,发起后面的真身观。

二、从“阿难当知”下,至“金色”已来,正明显真佛之身相,逾天金之色也。

二、从“阿难当知”到“金色”之间,这是正式显明佛真身的显色超越了夜摩天阎浮檀的金色,用百千万亿倍来作比拟。

三、从“佛身高六十”下,至“由旬”已来,正明身量大小。

三、从“佛身高六十”到“由旬”之间,这是说明色身的形量极其高广,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由旬。

四、从“眉间”下,至“菩萨为侍者”已来,正明总观身相。即有其六:

四、从“眉间”到“菩萨为侍者”之间,这是总的观想佛色身的相好。有六分细节:

一、明毫相大小;二、明眼相大小;三、明毛孔光大小;四、明圆光大小;五、明化佛多少;六、明侍者多少。

(一)说明眉间的白毫相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二)说明佛的眼目黑白分明,宛如四大海水;(三)说明佛身的每一个毛孔中,都发出如同须弥山那样大的光明;(四)说明佛身的圆光有百亿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大;(五)说明圆光当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数的化佛;(六)说明每一尊化佛有众多无数的菩萨作为侍者。

这样总的说明了所观的弥陀色身妙相的情况。

五、从“无量寿佛”下,至“摄取不舍”已来,正明观身别相,光益有缘。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二、明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远近;五、明光所及处遍蒙摄益。

五、从“无量寿佛”到“摄取不舍”之间,这是显明观想佛色身的差别妙相,而且放出的光明利益一切有缘众生。这有五分细节:(一)说明佛身有八万四千相;(二)说到每一相都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三)说到每一随形好都有八万四千光明;(四)又说到光明普照到十方无数的世界;(五)说到凡是被光明照到的众生,都特别蒙受佛光的摄化加持。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问:修持各种行门,只要能够回向都能得以往生,为什么佛光普照唯一摄受念佛者呢?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答:这有三个意义。总的要知道缘起最关键,包括亲缘、近缘和增上缘三者,说明佛光偏照有缘人。

(1)说明亲缘的含义。这是指众生一起了信愿,发起了念佛的修行,从口里常常称念佛的名号,佛当即就听到了;身体常常礼敬佛,佛也当即见到了;心里常常缘念、忆想佛,佛也是非常清楚的了知。众生非常真心、恒常地忆念佛,佛也是真心恒常地忆念众生,彼此的身口意三业联络紧密,不相舍离,这叫亲缘。

由于缘亲的缘故,就能得到特别的利益。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2)说明近缘的含义。近缘是指佛心和众生心之间没有毫厘许的距离,众生真心愿见佛,佛就应念现在他的眼前,这就叫做近缘。在众生真诚心中念佛,佛当即就降临在他的心中。就好像池水清净的时候,月影当即现前。当然,现前的情形有模糊、清晰的差别。业障越来越清净的时候,就能真正见到佛身;业障没有清净的时候,佛身也现了,只是自己没见到或见得不真切。这就叫做近缘。以近缘的缘故,一心念佛当下得蒙佛摄受。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3)说明增上缘的含义。就是佛给众生加了一把力,能够把他拉起来往生净土。众生一心称念佛的时候,就像平常说大力士解除了众多势力的围攻,或者像劫末火烧毁世界那样,凭借佛的力量能够除掉多劫的罪业。而且在临命终时,佛和圣众亲自来迎接。各种的邪业系缚就不能做障碍,因此能顺利往生。这叫做增上缘。

反过来想,如果众生不一心靠着大力量的阿弥陀佛,在他临命终的时候,累世所造的罪业、各种冤家债主都会作障碍。凭这种情形是无法摆脱生死业系而生到界外净土的。但是就像大力士拽住小孩,能把他一下子抛置到远处那样,由于佛力摄持的缘故,能把众生接引到净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广显念佛三昧竟。

此外其他的众行虽然也称为善行,但与念佛相比,是根本比不上的。因此在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的功能。比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里,唯一说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佛国。在《阿弥陀经》中也说到:一日至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西方国土。十方恒河沙数诸佛也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来证成此法门真实不虚。而且在本经的定、散文中,唯一标明专念名号得生。这是有很多例证的。

以上详细地显明了念佛三昧的含义。

六、从“其光相好”已下,结少显多。辄欲观者,难为周悉。

六、从“其光相好”以下,这是结少显多。也就是语言只是少量地叙述,显示还有极广多无法测量、陈述的情况。要完全观察清楚弥陀色身的情况,这是很难完备、周全地宣说的。

七、从“但当忆想”已下,正明庄严微妙,出过凡境。虽未证目前,但当忆想令心眼见也。

七、从“但当忆想”之下,这是说明弥陀色身的庄严微妙,无数倍超出凡夫心识所见的境界。但作为行者,虽然目前没有亲自证到,也不要紧,只要专一地忆想,得到佛加被,最终会让心眼见到。

所以有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要说清楚,只要按照方法去做,最终证到了,就自然明白,在这之前是说不清楚的。

八、从“见此事者”下,至“摄诸众生”已来,正明功程不失,观益得成。即有其五:一、明因观得见十方诸佛;二、明以见诸佛故,结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观一佛,即观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见佛身故,即见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也。

八、从“见此事者”到“摄诸众生”之间,这是说明观想的功夫不会白费,所谓功不唐捐,这样观想一定会成就极大的利益。

这有五段内容:(一)以这样观弥陀的色身,就能够见到十方诸佛。所谓的见一佛即见一切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西方净土是大总持法门。常常说的两句话:生一土即生一切土,见一佛即见一切佛,表示他能够在一法中圆摄一切;(二)要知道见到诸佛的缘故,就成就了念佛三昧。所谓的念佛三昧就是在定境中见无量诸佛。在净土经里都这样宣说。当真正观想成就的时候,就会在自己心中见到无量诸佛。(三)说明只要观一佛,就能观到一切佛身;(四)说明由见佛身的缘故,就见到了佛心。这也是很妙的事,一旦见到了佛身,就见到了佛心。(五)佛心是以慈悲为体性,他是以平等的大慈,普遍地摄引一切众生。一旦见到佛身无量的相好光明,而且光中出无数的化佛、化菩萨。每一个光明都在普照十方世界的众生,饶益他。那么这种身相就是大慈悲的表现,也就是大悲周遍力用开展到极致的显现。因此,你一旦见到了佛身,就见到了佛心。身和心是不可分的。

九、从“作此观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舍身他世,得生彼益也。

九、从“作此观者”到“得无生忍”之间,这是说明行者一旦这一世的身寿穷尽,他就会舍开这个身体到他世去,当即就会生到极乐世界,得到利益。

十、从“是故智者”下,至“现前授记”已来,重明结劝修观利益。即有其五:一、明简出能修观人;二、明专心谛观无量寿佛;三、明相好众多,不得总杂而观,唯观白毫一相。但得见白毫者,一切众相自然而现也;四、明既见弥陀,即见十方佛也;五、明既见诸佛,即于定中得蒙授记也。

十、从“是故智者”到“现前授记”之间,这是再次以修观的利益来劝发行者的信心。

这有五个细节:(一)简出能修观人是智者;(二)要求专心谛观无量寿佛;(三)说明相好众多,不能总的混杂而观。它的诀窍是,首先唯一观白毫一相,只要能见到白毫相,一切相好自然就能现在心前,因此需要从观白毫入手。这也是一即一切,不可思议。这都是世尊很大的摄生方便,里面有很大的加被和善巧。你观一个白毫相,结果八万四千相都会历历分明地现前。(四)已经见到了阿弥陀佛,就见到了十方佛。这确实是很妙的,观一个白毫相,就展开来见无量的微妙相好,见到一尊佛,就展开来见到了十方一切佛,所以从一毛孔中深入一切法界。(五)说明已经见到了诸佛,就在定中得到诸佛授记。这就是成佛的大事已经定了。

十一、从“是为遍观”已下,总结。

十一、“是为遍观”以下是总结句。

十二、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之相。

十二、从“作是观”以下,正明辨观邪正的相。

斯乃真形量远,毫若五山。震响随机,光沾有识。欲使含灵归命,注想无遗。乘佛本弘,齐临彼国。

这是最后的赞颂偈:这就是佛的真身形量,那是极其的微妙、广远,完全不是凡夫心识所及。单是一个白毫都像五座须弥山那样高广。佛的梵音声响,如大雷震,在法界一切处随机而作化导。佛的光明普照到十方无数国土,摄受一切有缘众生。总的来说,就是要使一切含灵归命阿弥陀佛,一心专注观想佛的色身而无遗漏。这样,一定会乘着佛的本弘誓愿,都能够现生生入极乐国土。

上来虽有十二句不同,广明真身观竟。

以上说到了十二句,详细地阐明了真身观的修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已经了了分明地观见了无量寿佛之后,接着应当观想观世音菩萨。菩萨身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呈现紫金色的身相,顶部有肉髻。颈部有圆光,各方面都达百千由旬。在圆光里有五百化佛,就像毗卢遮那佛示现了本师释迦牟尼佛一般。一一化佛各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围绕作为侍者。而且全身的光明中,都有五道众生、一切色相在里面显现。

【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

观世音菩萨顶上以毗楞伽摩尼宝作为天冠,天冠当中有一尊站立的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部呈现如同阎浮檀金色,眉间的白毫相具足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种光明都化出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总而言之,变现自在,弥漫了十方世界。手臂如同红莲花色。

【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色身相,以八十亿微妙光明作为璎珞。在璎珞当中,普现着一切的庄严事。手掌显现五百亿杂莲花色,十个手指每一个指端都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每一画都有八万四千色,每一色都有八万四千光,光明极其柔软,普照一切。菩萨就是以这样的微妙宝手,接引法界众生。

【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

菩萨举足时,足下出现了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花弥满散布在一切处。

菩萨其余的身相具足众好,如同阿弥陀佛一样。唯一顶上的肉髻相和无见顶相不及世尊。如此观想,即是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称为第十观。

【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

佛告诉阿难:“如果想观想观世音菩萨,应当这样作观。这样作观的话,不会遇到各种灾祸,而且能够净除业障,遣除无数劫的生死之罪。这一位大菩萨,只要闻到名号,尚且能获得无量福德,何况谛观?”

【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如果有想观观世音菩萨身相者,首先观菩萨顶上的肉髻,其次观天冠,其余的众相也要依次第而观,都要使其了了分明,就像观掌中物一样。这样作观,称为正观;如果观成其他,叫做邪观。

思考题

1、修持各种行门,只要回向净土都能得以往生,为什么阿弥陀佛光明普照唯一摄受念佛者呢?

2、“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此段内容对我们修行净土有何重要启发?

3、念佛三昧的含义是什么?

4、修真身观的诀窍是什么?修成有何利益?


十、就观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五:

第十、在观音观中,也是先举名目,再辨明观相,最后结成。有十五段: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菩萨”已来,正明结成前真身观,生后菩萨观。

一、从“佛告阿难”到“菩萨”之间,这是承接上面修成了弥陀真身观,发起后面的菩萨观。

二、从“此菩萨身长”下,至“皆于中现”已来,正明总标身相。即有其六:

二、从“此菩萨身长”到“皆于中现”之间,总的标明菩萨的身相。有六段细节:

一、明身量大小;二、明身色与佛不同;三、明肉髻与佛肉髻不同;四、明圆光大小;五、明化佛侍者多少;六、明身光普现五道众生。

(一)菩萨的身量是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二)身体是紫金色,与阿弥陀佛不同,阿弥陀佛如同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三)明肉髻与佛肉髻不同;(四)颈项的圆光有百千由旬;(五)圆光中化出五百化佛,每尊佛都有五百化菩萨和无量诸天作为侍者;(六)最后说到全身的身光当中,都普现六道众生的情景。

三、从“顶上毗楞伽”下,至“二十五由旬”已来,正明天冠之内化佛殊异。

三、从“顶上毗楞伽”到“二十五由旬”之间,这说明菩萨顶部的天冠里立着化佛,有二十五由旬。

四、从“观音”已下,正明面色与身色不同。

四、从“观音”以下,这是说明菩萨的面色是阎浮檀金色,跟身体的紫金色不同。

五、从“眉间”下,至“莲华色”已来,正明毫光转变,遍满十方,化侍弥多,臂比红莲之色。

五、从“眉间”到“莲花色”之间,这是说明白毫光有种种的变化,遍满十方世界,化出来的佛与侍者数目极多,手臂好比红莲花色。

即有其六:一、明毫相作七宝色;二、明毫光多少;三、明光有化佛多少;四、明侍者多少;五、明化侍变现遍满十方;六、明观音宝臂,色如红莲。

这有六段细节:(一)白毫相作七宝色;(二)白毫发出的光明有八万四千种;(三)每一种光明中都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四)每一尊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五)这些化佛和侍者菩萨作种种变现,遍满了十方世界;(六)观音的手臂如红莲花色。

六、从“有八十亿光明”下,至“庄严事”已来,正明身服光璎,非众宝作。

六、从“有八十亿光明”下到“庄严事”之间,这是说明菩萨身体披服着光明的璎珞,也就是由光明自然显成璎珞的相,而不是由各种宝作成的。

七、从“手掌作五百亿”下,至“接引众生”已来,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

七、从“手掌作五百亿”到“接引众生”之间,这是说明手有拔苦与乐的大用。

即有其六:一、明手掌作杂莲之色;二、明一一指端有八万印文;三、明一一文有八万余色;四、明一一色有八万余光;五、明光体柔软,等照一切;六、明以此宝光之手接引有缘也。

这有六段细节:(一)菩萨的手掌作杂莲花色;(二)十个手指端都各有八万印文;(三)每一印文中有八万四千色;(四)每一种色中有八万四千光;(五)光的体性柔软,平等普照一切;(六)就是以这样的宝光妙手接引有缘众生。

八、从“举足时”下,至“莫不弥满”已来,正明足有德用之相。

八、从“举足时”到“莫不弥满”之间,这是说明菩萨的妙足具足德用的情形。经中说到,举足的时候,足下出现千辐轮相,而且自然化成了五百亿光明台;下足的时候,有金刚摩尼花弥满、散布在一切处。

九、从“其余身相”已下,指同于佛。

九、从“其余身相”之下,说明各种相好都与阿弥陀佛相同。

十、从“唯顶上”下,至“不及世尊”已来,正明师徒位别,果愿未圆,致使二相有亏,表居不足之地也。

十、从“唯顶上”到“不及世尊”之间,这是说明师徒之间地位有差别,在果上行愿还没有完全成满,致使观音次居于补处,还不及教主阿弥陀佛,表现在肉髻相和无见顶相还有欠缺。这是示现居于不足之地。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十二、从“佛告阿难”下,至“当作是观”已来,正明重结前文,生其后益。

十一、从“是为”以下,总结。十二、从“佛告阿难”到“当作是观”之间,这是再次承接前文,发起后面宣说利益。

十三、从“作是观者”下,至“何况谛观”已来,正明劝观利益。

十三、从“作是观者”到“何况谛观”之间,这是以观想的利益来劝发行者的信心,提起行者的渴仰、渴慕之心。

十四、从“若有欲观观音”下,至“如观掌中”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劝物倾心,使沾两益。

十四、从“若有欲观观音”到“如观掌中”之间,重新显示观想的仪则或者法则,劝导行者倾注心力于观行,使其得到两种利益——所谓不遇诸祸和净除业障。在净障里,又说到了能除无数劫生死之罪。

十五、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相。

十五、从“作是观已”下,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状。

斯乃观音愿重,影现十方。宝手舒辉,随机引接。

最后赞偈云:这是观音菩萨有很深重的悲愿,分身无数化现在十方世界,而且以柔软的宝手放出无量光明,随机接引一切众生。

上来虽有十五句不同,广明观音观竟。

以上说到十五句,详细地说明了观音观的修法。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接着要观想大势至菩萨,菩萨的身量大小如同观世音,项部的圆光各面都是百二十五由旬,照着二百五十由旬的范围。全身的光明都普照十方国土,呈现紫金色,有缘的众生都能见到菩萨的光明。只要见到菩萨一毛孔的光明,就随即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以这个缘故,称此菩萨为“无边光”。由于菩萨以智慧光明普照一切有缘,使他们都能脱离三恶趣,得到无上力,因此称此菩萨为“大势至”。

【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

这位大菩萨的天冠当中有五百宝花,每一朵宝花上有五百宝台,每一台中都显现出十方诸佛清净国土的广长之相。顶上的肉髻如同红莲花。在肉髻上有一个宝瓶盛满了诸种光明,光明中普现诸佛的事业,其余的身相都与观世音同等无别。

【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

在菩萨行走的时候,十方世界普皆震动。在大地震动的地方,普现了五百亿莲花,每一朵莲花都像极乐世界的莲花那般庄严、高广、显耀。

【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

当菩萨端坐的时候,西方七宝国土,一时间普皆动摇。而且从下方的金光佛刹到上方光明王佛刹之间,无量尘数分身的无量寿佛、分身的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都普皆云集于极乐国土,清晰整齐地显现在虚空中,各自坐着莲花座演说妙法,度脱苦难众生。

【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这样作观,称为观见大势至菩萨。这是在观想大势至菩萨的色身之相,这样观菩萨称为第十一观。它的效果是能遣除无数劫以来的阿僧祇生死罪业。而且作观者能不处胞胎,常常游于诸佛的净土。以上两观成就,称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十一、就势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三:

第十一、在势至观里,也是先举名目,次辨观行相状,最后总结。有十三段细节:

一、从“次观大势至菩萨”者,总举观名。

一、“次观大势至菩萨”,这是总的举出观名。

二、从“此菩萨身量大小”已下,次辨观相。即有其五:

二、从“此菩萨身量大小”之下,是接着辨明观行的相状,有五分细节:

一、明身量等类观音;二、明身色等类观音;三、明面相等类观音;四、明身光相好等类观音;五、明毫相舒光转变等类观音。

(一)菩萨的身量与观音相同,高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二)身色也如同观音,成紫金色;(三)面相也如同观音,如阎浮檀金色;(四)身光、相好也如同观音;(五)毫光舒展出八万四千光明,每一光明都化现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化佛都有无数化菩萨作为侍者等,这也类同观音。

三、从“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已下,正明圆光等不同观音之相。即有其四:

三、从“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以下,说明圆光等不同于观音。有四分细节:

一、明圆光大小;二、明光照远近;三、明化佛多少;四、明化佛侍者多少。

(一)说明圆光有一百二十五由旬;(二)光明照到二百五十由旬的范围;(三)说明光中有多少化佛;(四)每一尊化佛有多少侍者。(但是后两点经文里没有。)

四、从“举身光明”下,至“名大势至”已来,正明身光远被,照益有缘,等及他方,皆作紫金之色。

四、从“举身光明”到“名大势至”之间,这是说明菩萨的身光照到很远的范围,利益一切有缘。这种色身的光明平等地普照到他方世界,都呈现紫金的色泽。

即有其八:一、明身光总别不同。二、明光照远近。三、明光所触处皆作紫金之色。四、明但与势至宿业有缘者,即得睹触此光。五、明但见一毛孔光,即能多见诸佛净妙身光。此即举少以显多益,欲使行之者悕心渴仰,入观以证之。六、明依光以立名;七、明光之体用。即无漏为体,故名智慧光。又能除息十方三恶之苦,名无上力,即为用也。八、明名大势至者,此即依德立名也。

说到菩萨的身光,有八分细节:(一)说明是全身的光明;(二)说明光明照耀到十方国土;(三)说到光明所接触的地方都呈现紫金色;(四)凡是跟大势至菩萨宿业有缘的人就能够睹见、触遇到光明;(五)说到只要见到菩萨一毛孔的光明,就能见到十方无量诸佛的净妙光明。这是举少以显多益,目的是想使行持者希心渴仰,深入观境来证得这种利益。举少显多是说,你只要见到一个毛孔的光,都能够见到十方无量佛的净妙身光。下至一毛孔光都是如此,何况是更大的量?这就透出来了,真正见到势至菩萨的身光有不可思议的加被和利益。(六)依于菩萨光明的德相而立名为无边光。(七)说到光明的体用:光明的体性是无漏,因此称为智慧光。这样一种光明,它代表智慧,能够除灭、息止十方世界的三恶趣苦。这叫做无上力,这是光明的力用。(八)称此菩萨为“大势至”,也就是他的光明所到之处就会出现息灭恶趣苦的大势力,这也是依于德用,而立出名号。

五、从“此菩萨天冠”下,至“皆于中现”已来,正明天冠庄严之相与观音不同。

五、从“此菩萨天冠”到“皆于中现”之间,说明势至菩萨的天冠庄严相和观音菩萨不同。

即有其四:一、明冠上宝华多少;二、明一一华上宝台多少;三、明一一台中映现十方诸佛净土;四、明他方土现,彼此都无增减。

所谓天冠的特殊处有四分细节:(一)说明天冠上面有五百宝花;(二)每一朵宝花上有五百宝台;(三)每一宝台中都能映现十方诸佛的净土;(四)最后点明这是极广长的净土相。“彼此都无增减”,就是说宝冠也没有大,净土也没有小,总而言之,出现了广狭无碍的自在境界。

六、从“顶上肉髻”下,至“普现佛事”已来,正明肉髻宝瓶之相。

六、从“顶上肉髻”到“普现佛事”之间,这是说明菩萨肉髻上宝瓶盛满光明,而且光明中普现无量佛事。

七、从“余诸身相”已下,指同观音也。

七、从“余诸身相”以下,说明其他相与观音等同。

八、从“此菩萨行时”下,至“如极乐世界”已来,正明行与观音不同相。

八、从“此菩萨行时”到“如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在行走上有与观音不同的相状。

即有其四:一、明行不同相;二、明震动远近相;三、明所震动处华现多少;四、明所现之华,高而且显,多诸莹饰,以类极乐庄严也。

这有四分细节:(一)说明这是菩萨行走上的特别德相;(二)说明当菩萨行走时,十方世界普皆震动;(三)说明凡是震动之处,都现出五百亿宝花;(四)说明所现的宝花高广、显耀,在宝花上有很多光莹的装饰,类同于极乐宝花的庄严。

九、从“此菩萨坐时”下,至“度苦众生”已来,正明坐不同观音相。

九、从“此菩萨坐时”到“度苦众生”之间,这是说明菩萨的坐不同于观音的情形。

即有其七:一、明坐相;二、明先动本国相;三、明次动他方远近相;四、明动摇下上佛刹多少相;五、明弥陀观音等分身云集相;六、明临空畟塞皆坐宝华;七、明分身说法各应所宜。

这又有七分细节:(一)说到这是菩萨端坐的相;(二)说到一端坐时,首先震动本国极乐世界的情形;(三)不仅动摇本国,而且下至于金光佛刹,上至于光明王佛刹之间,都普皆动摇;(四)说到动摇下上佛刹多少的情形;(五)又讲到在这些刹土中弥陀、观音、势至西方三圣的化现有无量微尘数那么多,悉皆云集极乐国土;(六)说明都整齐清晰地显现在虚空中,都坐在宝莲花上;(七)说明这些分身的西方三圣都在演说妙法,普应众生的机宜而作利益。

问曰:《弥陀经》云: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何故此经分身说法,乃云度苦者,有何意也?

提问:《弥陀经》里说到,彼极乐国中的众生远离了一切苦,唯一受用各种快乐,因此称为极乐。为什么在这部经里说到了西方三圣分身说法度脱众生的苦厄呢?这是什么含义?意思是明明说到没有苦,怎么这里说到三圣在西方国土里度脱苦难呢?

答曰:今言苦乐者有二种:一者三界中苦乐,二者净土中苦乐。言三界苦乐者,苦则三途八苦等,乐则人天五欲放逸系缚等乐。虽言是乐,然是大苦。必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

回答:要分清苦乐有两种定义:一是三界中的苦乐,二是净土中的苦乐。而这里说的是净土中的苦乐,下面要辨明两种苦乐的内涵。

首先说到“三界苦乐”,苦是指三恶趣、人中的八苦等无量的苦,乐是指在人天当中有享受五欲的放逸系缚等的乐。虽然说到是乐,其实是大苦,因为毕竟没有一念真实的乐。全部都是苦因,与苦相连,毕竟都将转成苦苦。

言净土苦乐者,则是地前望地上为苦,地上望地前为乐。下智证望上智证为苦,上智证望下智证为乐。此例举一可知也。

“净土苦乐”是高下境界的相对立名,上智为乐,下智为苦。举例来说,处在地前,观待地上就称为苦,而地上相对地前称为乐。下智证观待上智证称为苦,上智证相对下智证称为乐。以此类推,各种方面都可以定义苦乐。

今言“度苦众生”者,但为进下位令升上位,转下证令得上证。称本所求,即名为乐。故言度苦也。

现在说到三圣在极乐国土度苦众生,这唯一是使下位者上升于上位,下智证者转得上智证。由于称合了他的心愿,因此称为乐,以此叫做度苦众生。

若不然者,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毕竟常住,离于分段之生灭。更就何义名为苦也?

如果不是按照这样解释,那么净土中的一切圣人都是以无漏为体性,根本没有惑业苦的法。而且圣众的心都是以大悲为用,毕竟常住,远离了轮回分段生死。哪里有什么有漏的苦性呢?如果只是以有漏来解释这里的“苦”字,那是说不通的。因为净土是无漏界,没有丝毫的有漏苦相。

十、从“作此观者”下,至“十一观”已来,正明辨观邪正,总结分齐。

十、从“作此观者”到“十一观”之间,这是辨明观行邪正的相状,总结这一观所处的段落,叫做第十一观。

十一、从“除无数劫”已下,正明修观利益,除罪多劫。

十一、从“除无数劫”以下,这是说明修观的利益,能除灭无数劫阿僧祇罪业。

十二、从“作是观者”下,至“净妙国土”已来,正明总结前文,重生后益。

十二、从“作是观者”到“净妙国土”之间,这在总结前文,再次说明修观的利益。指出了这样观行能够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土。

十三、从“此观成已”已下,正明总牒二身,辨观成相。

十三、从“此观成已”以下,总的说明到此就叫做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身观想成就的情形。

斯乃势至威高,坐摇他国。能使分身云集,演法利生。永绝胞胎,常游法界。

赞偈云: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有极高的威神力,当他端坐的时候,摇动本国和他方无数世界,能使分身出去的无数尘沙西方三圣云集于西方国土的虚空中,演说妙法利益众生。凡是作如是观行者,都能够永绝胞胎,常游法界。

上来虽有十三句不同,广解势至观竟。

以上说到十三句,总的详细解释了势至观的观法。

思考题

1、思维观世音菩萨的妙相庄严。菩萨的妙手及妙足各有何德用?做观音观有何利益?

2、大势至菩萨因何名为“无边光”、因何名为“大势至”?此菩萨行走、端坐各有何德相?

3、极乐世界没有苦,为何还说西方三圣在西方国土里度脱苦难呢?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以上的观境见到了以后,就应当发起自心,观想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在莲花当中结跏趺坐。然后又想莲花合闭,再作莲花开敷想。莲花打开的时候,有五百色的微妙光明照到身上,要这样想。而且要想自己的眼目开张,见到了佛菩萨遍满了虚空,水鸟树林和诸佛所出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所说的法与十二部经相合。如果出定的时候,也要对此忆持不忘。见到这些事相,称为见知无量寿佛极乐世界。这是作普观想,叫做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无数身,和观世音、大势至常常来到这位行者面前。

十二、就普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六:

第十二、就普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六段内容:

一、从“见此事时”者,正明牒前生后。

一、从“见此事时”,这是承前启后文。

二、从“当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凝心入观,即当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

二、从“当起自心”到“皆演妙法”之间,这是说明凝定心神,深入观境,也就是要作自己已经往生的观想。有九分细节:

一、明自生想;二、明向西想;三、明坐华想;四、明华合想;五、明华开想;六、明宝光来照身想;七、明既蒙光照,作眼开想;八、明眼目既开,作见佛菩萨想;九、明闻法想。

首先自己作生到极乐世界想,再想向着西方,再想身体坐在莲花里,之后莲花闭合,再想莲花开放,再要想到有五百光明来照到身上。接着要想既然得到了光明照触,眼睛由此打开。又要想眼目已经打开,就见到虚空当中充满了佛菩萨。接着要想诸佛等及水鸟树林,发出的一切音声都是在宣说妙法,自己在听闻妙法。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下,至“不失”已来,正明定散无遗,守心常忆。一则观心明净,二则诸恶不生。由内与法乐相应,外则无三邪之障。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到“不失”之间,这是说明无论是在定位还是散位,都不能够忘失观境,心要守好,常常忆念不失坏。一来使得观行的心很明净,二来使得各种恶念不生。由于内心与法相应,外现就没有三邪的障碍。

四、从“见此事已”已下,明观成之益。

四、从“见此事已”以下,说明这一观成就的利益,也就是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

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六、从“无量寿”下,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已来,正明重举能观之人,即蒙弥陀等三身护念之益。

六、从“无量寿”到“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之间,这是再次举出能这样作观的人,就得到弥陀等西方三圣护念的利益。

斯乃群生注念,愿见西方。故彼依正二严,了了常如眼见。

这是指诸行者能够倾注心念,渴仰见到西方世界。由于观行的力量,使得彼国依正二种庄严,常时如同亲眼见到般了了分明。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解普观竟。

以上说到了六句,广解了普观的修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如果想至心往生西方,应当先观想一丈六的佛像在池水之上。如先前所说的无量寿佛真身的量是无边际的,不是凡夫心力所能达到。但是由于彼佛如来宿愿力的缘故,凡是有忆想的人,一定能成就。仅仅观想佛像都得到无量福,何况观想具足身相的真佛呢?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阿弥陀佛有如意神通,能在十方国土中自在无碍地变现。或者显现大身充满虚空,或者显现小身丈六八尺。如是种种所现的身形都是真金色。圆光、化佛和宝莲花,如同上面所说。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身相在一切处与佛相衬。观佛是大身,观两位胁侍也是大身;观佛是小身,两位胁侍也是小身。众生只要观菩萨头首的相,会知道这是观世音,那是大势至。这两位菩萨辅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这就是杂想观,称为第十三观。

十三、就杂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第十三、在杂想观中也是先引出此观,其次辨明观相,最后结归。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结劝生后。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这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以劝导修观而发起后后。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已下,正明观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来教诸众生易境转心入观。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以下,说明观佛像来表示真身,想水来表示宝地,这是如来教导众生用容易观出的境来转心入于观境。

或在池水华上,或在宝宫宝阁内,或在宝林宝树下,或在宝台宝殿中,或在虚空宝云华盖之内。如是等处,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为令机境相称,易得成故也。

要想到阿弥陀佛的身相,或者是在池水的莲花上,或者安住在妙宝宫殿楼阁中,或者在宝林宝树下面,或者在宝台宝殿当中,或者在虚空、宝云、花盖当中。诸如此类的处所,都一一地至心安住而观想,都作化佛想。这是为了使得根机与境相称合,而容易修成的缘故。

三、从“如先所说”下,至“非心力所及”已来,正明境大心小,卒难成就。致使圣意悲伤,劝观于小。

三、从“如先所说”到“非心力所及”之间,这是说明观境广大、心力狭小,就很难成就。因此使得佛意愍伤众生,设立方便劝导众生,先观小像。

四、从“然彼如来”下,至“必得成就”已来,正明凡心狭小,圣量弥宽。注想无由,恐难成就。

四、从“然彼如来”到“必得成就”之间,这是说明凡夫心量狭小,佛的量极其宽广,凡夫心无从运心观想,恐怕难以成就。

斯乃不以小故难成,不由大故不现。直是弥陀愿重,致使想者皆成。

那又如何行持呢?这要知道佛有异方便作加被,并不因为凡夫心量小的缘故就难以成就,也不由于佛真身广大的缘故就不现前。这是由于阿弥陀佛愿力深重,能够使凡是一想他的人都成就胜观。也就是说得到阿弥陀佛悲愿加持,也能观到极其微妙广大的佛的真身。

五、从“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已来,正明比校显胜。想像尚自得福无量,何况观于真佛者,得益之功不更甚乎?

五、从“但想佛像”到“具足身相”之间,这是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想佛像尚且得无量的福,何况观真正的佛身所得的利益功效当然是更加殊胜了。

六、从“阿弥陀”下,至“皆真金色”已来,正明能观所观佛像,虽身有大小,明皆是真。

六、从“阿弥陀”到“皆真金色”之间,这是说明以能观的心所观的佛像,虽然色身有大小的差别,但要知道这都是真佛。

即有其三:一、明弥陀神通无碍,随意遍周。言如意者有二种: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

这里有三分细节:(一)首先要说明弥陀有无碍的神通,能够随意地遍周法界、普度众生。

所谓的如意有两种:(1)如众生的意。随着祈求的心念,如来都能够随意而作度脱;(2)如弥陀的意。佛以五眼圆明彻照,以六通自在利益众生。观到有机缘可度的话,一念之中,没有前后时间的间隔,身心当即同时应无量的机,显现在他们心前。而且以身的神变轮、口的教诫轮、意的记心轮作开示化导,随顺众生的根机,都恰如其分地作利益。

二、明或现大身,或现小身。三、明身量虽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二)说明如来现身没有固定的,顺着众生心的不同,或显现大身,或显现小身;(三)说明身量虽然有大小,都是作真金色。这也是简别邪正的差别。

七、从“圆光化佛”已下,正明身虽大小有殊,光相即与真无异。

七、从“圆光化佛”以下,这是说明现的身相虽然有大小的差别,但是光明的相与真身没有差异。

八、从“观世音菩萨”已下,正明指同前观。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八、从“观世音菩萨”以下,这是说明了两位胁侍的身相与佛相衬。观佛是大身,观两位胁侍也是大身;观佛是小身,两位胁侍也是小身。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已下,正明劝观二别。云何二别?观音头首上有一立化佛,势至头首之上有一宝瓶。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以下,这是教导要观二菩萨的两种差别相。这就是指观音的头首上有一尊立佛,而势至的头首上有一个宝瓶,这是两者的差别。

十、从“此二菩萨”已下,正明弥陀观音势至等,宿愿缘重,誓同舍恶,等至菩提,影响相随,游方化益。

十、从“此二菩萨”以下,表明弥陀和观音、势至等三圣的宿世愿力因缘很重,发誓同等地舍恶,同等地到达菩提。就像影子跟定身形,回响呼应声音那样,一直相随不离,遍游无数世界,化导有情。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杂想观竟。

十一、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十一句,详细地解释了杂想观。

上从日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世尊答前韦提第四请云,教我思惟正受两句。

以上从日观到杂想观之间的十三观,这是世尊具体答复了前面韦提的第四个请求,说“唯愿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两句。也就是佛已经开示了思维、正受极乐圣境的法门,也就是所谓的定善法门。

总赞云:初教日观除昏暗,想水成冰净内心。地下金幢相映发,地上庄严亿万重。

赞云:最初教导行日观法来除掉昏暗,接着想水变成冰来净化内心,又接着观想地下有无数亿的宝幢,相互映发,地上有亿万重的各类庄严。

宝云宝盖临空转,人天音乐互相寻。宝树垂璎间杂果,池流德水注华中。宝楼宝阁皆相接,光光相照等无荫。三华独迥超众座,四幢承缦网珠罗。

在极乐的圣境里,虚空中处处有宝云、宝盖旋绕,从中传出各种人天的音乐,依次有韵律地显现。在宝树上垂着璎珞,而且间杂各种妙果,七宝池内流现了八功德水,水灌注在莲花当中。宝楼宝阁彼此连接,光光互相映照,在整个极乐界里没有阴暗。其中又以三朵莲花特别超胜,它是西方三圣的坐处。在如意宝王的莲花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如同百亿须弥山。宝幢上垂下了宝幔,又有各种的宝珠、宝网等作为严饰。

禀识心迷犹未晓,住心观像静坐荷。一念心开见真佛,身光相好转弥多。

禀受业识的凡夫心还在迷惑中,不能够明了见到,应当住心观想如来的身像坐在莲花上。等到一念心开见了真佛色身的时候,无论是身体的光明还是相好,会辗转地变得极其地微妙广多,也就是能见到具足无量庄严、胜妙无比的弥陀色身。

救苦观音缘法界,无时不变入娑婆。势至威光能震动,随缘照摄会弥陀。

接着要观想教主的两位胁侍观音、势至两大菩萨的身像。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心缘着法界一切有情,无时不顺应着众生的祈求而化现入于娑婆国土。势至菩萨威神光明,能震动一切世界,也随着众生的机缘,光明照触摄受而令其回归到弥陀国土。

归去来!极乐安身实是精。正念西归华含想,见佛庄严说法声。

归来吧!游子们!在圣妙的极乐国土里安身,实在是精妙无比。因此我们应当以正念住想,自己已经生入了西方莲池海会。首先在莲花上结跏趺坐,莲花闭合。接着莲花开放,之后就有光明照在身上。眼睛开张,见到了虚空中无数佛菩萨的庄严,又听到了国土中水鸟宝林以及佛说法的音声。

复有众生心带惑,缘真上境恐难成。致使如来开渐观,华池丈六等金形。变现灵仪虽大小,应物时宜度有情。普劝同生知识等,专心念佛向西倾。

还有的众生心中带着迷惑,就是有烦恼业障。要直接缘着上面的真实境相来作观,恐怕是很难成就。致使如来又垂下方便,引导众生走渐观的路线,首先观想在莲花池上丈六金身的佛像,这样来逐渐趣入。虽然佛变现的身相有大小的差别,但要知道这都是应着众生的时节、机宜来度脱有情。因此只要我们能去观想佛的身相,并不因为暂时身相小就不得加持,或者说不能成就。反而要知道,通过这样的观想,与佛心契合,逐渐得佛加持,最终一定会现前广大的观境。

普劝同行往生的善知识们,应当专心缘念阿弥陀佛,一心归往西方!

又就前答请中,初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二从像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正报。上来虽有依正二报不同,广明定善一门义竟。

再者,在答复前面的请问这整段文中,从最初的日观一直到花座观之间,这是总的开示了观依报的方法。接着从像观到杂想观之间,这是总的说明了观正报的方法。以上虽然开了依正二报两部分,总的详细阐明了定善一门的修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思考题

1、如何做普观?有何利益?

2、杂想观中,将阿弥陀佛观为一丈六的小身,是属于真身观还是像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