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十大愿王

以下逐段解释经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当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扬赞叹如来的殊胜功德,随后告诉其他菩萨和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如来的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过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大劫,相续不断地演说,也无法说尽。如果希求成就此等不可思议的如来功德,则应当修持十种行愿。哪十种呢?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和普皆回向。”也就是说,能成就诸佛无量功德海的行门,即普贤十大愿王。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善财童子提问说:“大圣!从礼敬到回向这十种行愿,应该怎样在心上观修呢?”

既然行愿是从心里发起,就须要清楚地了解它们运作的法则,了解所观之境、能观之心以及所发之愿分别是何种体性。否则,观行的所缘和行相都不了解,又怎么会懂得其中的内涵,乃至真正发起普贤大愿王呢?因此,以下首先以概述的方式,宣说每一愿的修行要点。

观修普贤行愿以全法界心,观全法界境,这是圆教的观行方式。每一愿都以十方三世一切法为境,一切法都在法界心中,可于一念间而作圆观。普贤行愿具有如是周遍、圆满、无尽的相,否则何以堪称广大,又何以成为愿王?


第一章 礼敬诸佛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首先以礼敬诸佛为例,讲明普贤大愿的修持行相。

所观境是尽法界、虚空界的十方三世一切佛,数量有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即无量无数)。

能观者是不生不灭的法界心。如果以有生灭的分别心观修,除了每次缘一种境之外,必定无法缘于多种,又怎能在一念间遍礼十方三世一切佛呢?然而,海印三昧遍照一切诸法,能够以一念遍入一切而无不摄入,所以是一礼一切礼,一念一切念,这便叫做圆。它绝不同于生灭分别心里的事,否则十方三世就难以融通——现前无法礼敬过去佛和未来佛,且礼敬一佛也不能遍礼十方一切佛。

由此可知,礼敬愿王的所观境是全法界——十方三世都是不二的法界,没有法界之外的法,十大愿王都同样以十方三世为所观境,这就不是生灭心能够缘取的境相。

修普贤行愿的两个要点

我们为什么要发起行愿?因为需要以行愿来趣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有人会问:如何修持这种行愿呢?

回答:目前主要是让我们发起行愿,而不是必须行到、做到。处于凡夫位,要以两个最重要的因修习普贤行愿:一、胜解信;二、普贤行愿力。

第一、关于胜解信,经文讲第一愿时说“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第二愿说“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第三愿用的是“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表达方式不同,法义其实一致,均指胜解信或者深忍信。在现前尚未证得的时候,我们应力求引生胜解。如果了达圆教的理趣,就能够对此行愿深信不疑;如果尚未通达,至少也要仰信佛语,相信最终回归法界时,现前的就是这种境界。也就是说,成佛的标志即现前一切种智,在海印三昧里,一切法一时全部照见。至于如何礼敬、供养、称赞、请转、回向等,都无非是这一范畴当中的事。

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定解呢?

首先破除法我执,了知一切法本来空性,以免误认为有一个个独立自主的法。或者说,通达圆教理趣的第一步是必须学好空性,一旦懂得一切法无我、无自性,才可能认识到心外无物。否则,妄心已经把原本不二的法界认定成十方三世等各个独立的实法,又怎么可能发起周遍的普贤行愿呢?

一切法都毫不可得,只是在众生的妄识前似有实体,实相就是法界。一旦破除时空的错觉,直下回归法住法位、圆融不二的法界,才能了达空间的无边无际、时间的无始无终,所谓“十方广大无边,三世流通不尽”。诸法本来即是圆满法界,远离戏论,无所安立。然而诸佛以现前或彻证海印三昧的缘故,十方三世一切法,一时在心中圆现。从中起现的任何一种妙用,也无不圆满周遍(这就是从体普贤起用普贤)。

第二、普贤行愿力,指缘果位普贤的境地为目标,发愿证得无上佛果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也是对于菩提心最圆满的诠释。初学者虽以勤作的方式发菩提心、求证无上佛果,但如果对甚深圆教经典缺乏了解,心中仍不免空空洞洞,对于最高果位的“无上佛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发菩提心是一种求果的智慧——立誓现前本来智慧,现前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之后所出现的行为,就是普贤行。当然,它不可能以分段生灭心的方式修持,在众生当前还不能契合圆观之时,必须注重当下一念的把握,因为因果就在当下一念上建立,苦乐祸福都基于这一念,故应励力使当下一念符合法道,积聚升华的因缘。同时也要知道,仅此并不究竟,我们需要建立法道上后后的一切因果,最终要达到“生灭灭已,寂灭现前”,超出生灭心的状况时,才能趣入圆顿,升华成佛。

总之,普贤十大愿王所述不外如是体与用。在凡夫位仅以通达圆教理趣而确信,实相并非如我心前所现,它实际是不二的法界,以此胜解信遍礼十方三世一切佛;其次以行愿力随顺誓证无上果位的大愿而作意。即使当前的作意与真正的普贤行愿相比并不全等,但从因和缘起的方向而言,已经是决定朝向、希求无上佛果。如此修持普贤行愿,不久定当与普贤菩萨同等。

以胜解信与行愿力作意

在具足胜解信和行愿力之后,随分地作意、行持,是初学者现前能够做到的。

譬如供养时,深信十方三世就在我的真心实相之中,从不曾离开,或者说一真法界就是本来的自己。从而观修把十方三世法界的一切供品,全部用作供养,所供之境也是法界一切佛陀,因为一切本来都是同体不二。

如是随顺法界实相作意,而不是随顺虚妄分别范畴里的错乱境界,则终将现前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否则,落在妄执当中,把一切生死幻梦中的山执为山,水执为水,桌子执为桌子等,又哪里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呢?

又如回向,如果具有胜解信和行愿力,就决定会作圆教的回向,不再狭隘地处理事情;也不会在修集善根后只回向现前利益,而是会无分别地合集十方三世自他、有漏无漏一切善根,并无余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愿无尽

那么,发愿截止到何时呢?

真心无始无终,没有边际(如果它有边际,那就只能到一定时间为止),所以行愿也是无尽的。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在《华严经》里常常说十无尽句,在《行愿品》中每一愿王的结束句是归摄为四无尽。

以礼敬诸佛为例,虚空界穷尽之时,我的礼敬才穷尽,因为虚空不可穷尽的缘故,我的礼敬也没有穷尽;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也是同样,以这一切都无尽的缘故,我的礼敬没有穷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可谓是无有穷尽的大愿王。

我们目前需要随经文所说而发愿,才能相合本性;如果拒绝或排斥,反而成了颠倒。

以普贤行愿还归法界

当下就是我们从此回头、走上还归法界之路的时刻。过去从清净法界里堕落,一直沉陷错乱之中,由最初一念入于轮回幻梦,之后以梦中的各种迷乱标准,认错为对、认颠倒为真实。这一切错乱的根源无非是执著人我和法我,从而一直计较、执著,处在各种狂乱的造作当中不知自返。

如今随学普贤行愿,目的就是要踏上回归之路。这条心路以发愿作为起点,而且并不局限在很低浅的层面上。善根深厚的人,从发愿起始就已经向最高的境界看齐,他的愿终归只有一个——回归法界。

学习十大愿王正是要把握这一要点。否则,可能很多修学者只是从偈颂知道要发愿生生世世出家,让善知识常生欢喜,或者要利益众生等等,却根本不了解发普贤行愿的目的是还归法界、证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于是不但没有搞清楚基本方向,也落空了最根本的要点,就很可惜。

不仅如此,对于《行愿品》所说的以导归极乐来迅速完成普贤大愿,也根本无法圆融贯通——为什么如此不可思议的愿王,通过往生极乐世界就能现前成就。原本需要经过无数劫才能达到的高深地道,通过在即生中发起普贤行愿,临终往生极乐世界,依弥陀愿海的威神力加被,竟能迅速圆成!他不知道为什么《普贤行愿》会属于净土经典,对于净宗学人修学普贤行愿也感到大惑不解。

其实,发普贤行愿是往生净土最大的“助推器”,此中缘起的迅捷在于它是直接去往还归法界的方向(相比而言,缺少了普贤行愿,在修行净土的进程上就差了许多);而且此愿一经确立必定速疾成就,因为往生后蒙佛力加被,行愿也得以开发。

由此可见,把整个普贤行愿完全在自己内心树立起来才是当前的关键。

以上对第一愿王大致作了解释,其余九大愿王的相关内涵也可以此类推。


第二章 称赞如来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第二大愿——称赞如来

所观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在事事无碍的法界中,在十方三世一切刹土的任何一个极微尘里,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佛,每一尊佛都有菩萨海会围绕。当彻证法界时,便可现前如是境界。

而我以甚深胜解,当前就知见如是重重无尽的诸佛海会,十方三世一切佛安住于佛刹,并各由无量菩萨海会围绕。我以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来作赞叹(当然,这里只是一种表述,至于到底有多“微妙”,就没办法诠说;而且,虽然辩才天女的舌根相当微妙,但我要用超过她的舌根)。如是在无数佛前,以无数的微妙舌根,每一个舌根,都展现出无尽音声海,每一音声,又出一切言辞海,每一句言辞,都称扬赞叹一切佛的功德海。这显然是事事无碍的法界。

此中任何一法,都以法界为体,故而任何一法都能现出一切法,即所谓“一即一切”。此处舌根,不能认为是法界之外的舌根,因为它的本体就是法界;也不应认为它是如来智慧之外的舌根,因为它和如来智慧并非两码事。虽然在凡夫虚妄的境界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如同分了家般,成为六个不同“部门”,但其实都是一本心。

既然舌根本身是如来智,那么一舌根中当然可以现出一切音声;每一音声,也并不是独立的音声,而是与如来智慧不二,从中可以现出一切言辞海;言辞海则一一称扬赞叹一切佛的功德海,乃至穷尽未来际都相续不断,且尽于法界、无不周遍。

胜解普贤行愿

既然《普贤行愿》是《华严》的精髓,那么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法界灵文。所以,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十玄门”、“事事无碍法界”等相关教义。如果对此等不可思议境界在观念上有确信不疑的胜解,又能发起猛利的行愿力,念修的效果就必定好得多,将会把普贤行愿真正领受在自己心中。

每个众生的本性都是周遍的,十方三世也都在真心当中。不必担心自己无法观修如此广大的境,其实一真法界本来融通,一旦现证必将现前。它并非以能所对待的方式可以缘取,因为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不以思维或分别而契入。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教理上得到胜解。不能因为它不可思议,就声称不必要去学,不然佛菩萨何必传授教法?对于具大作用的本部经文,我们非但不能舍弃,而且更要努力修学。《行愿品》末尾所讲的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即由此胜解引生。不仅生起定解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利益,哪怕对它生起一念欢喜心,也都有无量功德。至少表示迷梦中的此人,对于真实法界尚有一分信心,虽然还不太明白,但是愿意回归。相反,如果一看到这些经文就反感,对自己的本性不愿承认、完全排拒,那可能是由于业障重或障碍深。如此违逆法界本性只是表明他还会走很多弯路、还会自找苦吃而已。

此处的所观境是法界。其中任何一个微尘都是全体法界。因此每个微尘当中,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每一尊佛也都有无数菩萨眷属围绕。

我们不能机械地把圆妙融通的它想成是一个个单独的法。尤其有些当代人,学了一些所谓科学知识后障碍更大,偏偏要把万法看成一个个实体,执著有个固定的三维空间。其实,实相是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的法界,它不是我们以分别心所臆测想象的结果。

无论任何佛陀彻证时都是现前同样圆妙的法界。不然观世音菩萨如何做到“千处祈求千处应”呢?他不是只救少部分人,而是一时遍入一切处救度全法界的众生。任何处、任何形态、任何维数中的众生,无论是谁,只要向他祈求,他都能当下感应。或者说,一尊观音能变现无数尊佛,每一尊佛又有无数个刹土,在每一个刹土里都有无量眷属围绕,能够任运无碍地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

也就是说,法界本来没有分开的两个实体、三个实体乃至无数个实体。万法以空性为体的缘故,互相融通、交摄、遍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对此稍有了解,都会对发菩提心大有帮助。因为菩提心的一分既然是以智慧证取菩提,另一分是以悲心利益众生,那么为何要取证菩提?其实就是需要了达圆教理趣。证入法界之后,能够无有任何间隔、障碍,而任运、周遍、不间断、极其有效地利益无量众生,这就是普贤行海。正因为如此,我们誓证佛果,否则如何才能最究竟圆满地利益众生呢?

再者,此处所说法界是指事事无碍法界。真心当中包罗十方三世一切法。其中千差万别的法叫做差别法界,而差别法界就是平等法界所现,两者不二,也就是说任何法实际就是全体法界。

譬如现相界中,好似有你、我、他的差别,有各种各样的人,但实际上你是法界,我也是法界,体性完全没有差别。法界并非新生,而是本来如此。过去世中本性被遮障而枉入幻梦,见不到实相,一直把显现的假相误认为真实,落在处处有我、时时执著的妄想境里。如果能消尽幻相,把身心世界完全化空而证取本性,则当下就是法界,一切处也本来都是常寂光净土。任何有情彻证时无不如此,因为本来一切不二,没有两种体性。

《法华经》中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每个法都住在它本身的法位(即真如)里。以此可知,原来任何微尘都有佛刹极微尘数的佛陀,每一尊佛都有菩萨海会围绕,成为一个坛城。实际上,一个个微尘并没有自体,它们唯一是法界体。由此遍摄遍入,重重无尽。

有人会问:讲这些有什么用?

要知道,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进入阿弥陀佛的净土,其实就是要现前本有的法界。一旦到达胜妙净土,那里的一尘一毛都圆明具德,无不圆通。为了往生净土后直接、顿速地证入如是法界,现在就要注重依随愿文发起普贤行愿,作为早期、圆满的因,这对于我们而言至关重要。

如何发起普贤行愿

如上所述,有两个最重要的因:一、对事事无碍法界有胜解信;二、对无上普贤行有希愿之心。

凡夫位初步起行愿力虽然跟实证是两码事,但现在必须有此随顺作为因。犹如作为小学生的当下不能运算高等数学,但他可以初步发愿。同样,佛菩萨用一种方便为我们指点和表诠实相,即使指点并不等于事实本身,但也能以此激发、引生行者内心的此类愿力;有了愿力,方向已经确定,就踏上了直接回归法界的路,之后会尽一切心力对此专注祈愿,把所积聚的任何善根都着重回向于此,并一心投注于如何实现它的方便之中。

具体而言,对事事无碍法界的胜解信是指具有一种深刻、无法动摇的确认或了解,指尚未现证的修学者,在理念上已经对此确认无疑。由于这种胜解和本来的一真法界相吻合,所以应当发起或接受。

行愿力即:既然知道生命的本源就是它,要取证的无上菩提也是它,就对此怀有最强的希求心。以这种无上的行愿力,丝毫不会再希求现世的名利、财富,小乘阿罗汉果乃至权乘菩萨的果位,因为无上菩提与它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真正能信受或发起行愿力的人,不是仅由一世两世修得,而是具大善根者。

既然胜解本性,又具备了行愿力,自然就会每天都至诚祈愿早日实现这种无上的境界。而且,把所积集的任何善根功德,一律回向于此,使愿力所摄持的每一心念都成为解脱和成佛之因。将来到了极乐世界就会发现,由于一生中如法修学普贤行愿,自己能够往生,并借助佛力如坐高速火箭般疾速完成普贤行愿。

再者,特别来说,第二愿称赞如来并不仅是现前的一个人、以分别心的运转方式、用一个舌头在作赞叹,而是应当以胜解现前知见十方三世的一切佛海、菩萨海,自己是一时遍入于一切海会中。譬如在无数颗圆明的摩尼宝珠中,自己这颗宝珠的影像,一时影现在所有其他宝珠中。也就是说,法界本来融通的缘故,自己能一时影现在十方三世一切佛的坛城中。真正证入时,其实就是如此。

如同善财童子在得到普贤菩萨加持时,见到普贤菩萨一一毛孔里,念念当中,出一切佛剎极微尘数的种种菩萨身云,遍法界、虚空界,称扬种种诸佛名号。这就是普贤行海果证之相。我们既然发愿证入与普贤菩萨同等的境界,而且由于自性即普贤,就不应当退缩或自甘落后。有志气的人,一定要在最初就建立此无上志愿;志愿既立,就能很快起作用。因为方向和缘起已经完全确定唯一取证果德,必定不会落到其他偏小、迂曲、虚妄等的境界里。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称赞如来愿王也同样是无尽的大愿,一直到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尽时,我的赞叹才可穷尽,但是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穷尽的缘故,我的赞叹也没有穷尽。如是恒常不断、无有疲厌地称赞诸佛功德。

总之,称赞如来的行愿力,最终是要实现如此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也就只有如此发愿才能称合;反之,以凡夫位两种我执所变现的虚妄境界,无论如何都不能称合本来法界。

因此,我们至心发愿回归圆满法界,达至成佛,现前恒沙妙用,现前生命最圆满的成就。


第三章 广修供养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

所观境

所观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每一尊佛都为菩萨海会所围绕。观想时应当确信,十方三世就在真心当中,它以法界为体,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实体。如果认为当前的五蕴是我,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他方,以这种自他对立的执著必定无法融通。现在就要逆向思维:假设当前的五蕴幻相突然消失,我又住在哪里呢?既然我根本不住于任何一个时间、空间,那岂不是一切都成为我吗?由此了知同体的涵义,即所谓“凡圣含灵共一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等。

有此观念作为前提,发愿就会很容易。因为已经相信能够一次性、周遍地对十方三世一切佛普作供养,这种基于本心的妙体而起的观行,是契合法界的作意。

也就是要作意在任何一个极微尘中,都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的佛陀,每一尊佛都有种种菩萨海会围绕。(以一般人的观念会认为小是小、大是大、大小矛盾,一个微尘里怎么能有佛刹极微尘数佛,而且每一尊佛旁边都有无数的菩萨海会,他们怎么能被装到一个微尘里?其实,只要不把微尘想成实法,一个微尘里并非不能含容一切。譬如一块小小的电脑芯片,里面可以装下全世界的信息和电子书,但在芯片实体上去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

能观之心

能观者是全法界心。古德说,一念介尔之心,即是法界全体。当下一念没有自体,所以彻证时可以显现一切事相。(否则以一念生灭之心,怎么能够周遍十方三世呢?或者说,有所缘就有所固定,如同缘东不能缘西、缘前不能缘后般。以能所对待的心,无法一时遍缘法界一切处。)

观行方式

观行的方式是一时圆观一切。譬如卫星发射信号,一时间覆盖到整个区域,(如果是用地面接收台站,则只能一站一站地次第进行,)当然,这也只是相似的譬喻,因为法界超离了能所对待。

由于对所要证入的三世智或海印三昧具有胜解信和行愿力,就必定希求在彻证以后现前“大用”——消尽虚妄分别的障蔽时,全体大用自然流现,它不同于分别、局限、片段性的方式。因此作供养时不会妄加分别:“怎么可能如此供养?我作意供华云的时候,就无法观想音乐云、伞盖云等,想着左边的供品,就想不到右边,这么多件东西如何一时供养?根本忙不过来!”

其实不必担心,以胜解确信自心即是法界,此中本来具足一切上妙供养物,由此可以模拟并随顺经文的语言去作意。依此方式念修,就会想到法界里一切的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香,这一切供养云都像须弥山那么大,无量无边,这一切都在一时之间普作供养,供养给尽法界的一切佛陀。如是圆满相应法界的作意不同于分别妄心的一个个片段。

再比如,回向善根时索性就想:既然“凡圣含灵共一家”,哪里还有你家我家?一切都在无二法界之中,哪有什么自他的分类?何必太“见外”地认为:“我怎么可以侵占别人的善根,然后一并回向呢?”十方三世的一切有漏、无漏所有善根,以普贤行愿可以一时回向。回向于何处呢?既然众生都在我心性中,所以回向给心中的每一位众生,让他们全部成佛。打一个并不完全恰当的比喻:我的用餐可以使身上的一切细胞都得到长养。(当然这些仅是有为法的比喻,而法性无可言说。)

再者,供养也应当完全彻底。因为法界本自不二,就不能认为自己只是张三或李四。实际自性就是普贤,自性就是佛的缘故,在十方三世一切佛前,自己都能普作供养。也就是“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供刹尘佛。”这些都是本来如此、在果位也将自然现前的事。譬如上述重重无尽的摩尼珠影般,法界也是如此重重无尽。一旦在见解上得到确信,我们的心会非常直接地随文作意、发愿。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在一切供养之中,法供养最为殊胜。

法供养是指遵循法道修行,这是任何解脱成佛的众生都须要依止的。所以,最殊胜的供养,切中于“法”,从中推演开来,就有法道上的各种修行内容。像是如说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苦、勤修善根、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这七种当中有无量分的内涵。说到底还是要在大乘法道上修持,此等随顺法界之行必能疾速还归法界而成佛。

如果将财法供养加以比较,会发现财供养的无量功德,比不上法供养一念功德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无数分之一。这是由于诸佛尊重正法、按照佛陀指示的法道来修行 也必能出生诸佛的缘故。诸佛传法的目的,无非是要把众生接引到法道上,如果众生能依于法道修行,则一切颠倒习性就会逐渐消失,最终彻底还归法界。法道是极胜妙的方便,也是诸佛菩萨最喜欢的事。

若能世世常行法道而念念不离,作为殊胜、真正的供养,就能以此成就供养如来及成就自性佛。所以,这是我等应当励力实行之处。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如是广大最殊胜的供养,直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乃至众生烦恼尽,供养才会穷尽。由于虚空界等不可穷尽的缘故,我的广大供养也没有穷尽。

对此称合本性的妙行,只要我们不以颠倒心去障碍它,法界本身就是如此相续不断地运行。众生以人我执障碍自己作供养,以法我执障碍周遍无碍地供养,如是二我执成为障碍发起普贤行愿的元凶首恶。因此,如今不应再任由二我执的摆布,导致自己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我们要以行愿力发起如是彻底、无尽的誓愿。

由于愿王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在最终会归法界时,就自然毫无不甘、间断或劳苦等相,而是无勤任运、恒时处于无著妙行之中。可见成佛并不是好像在法界里入睡,什么也不做。即使一介凡夫发起善心时,都会运转不息,何况是善心圆满的佛陀!不仅如此,届时由于灭尽一切懈怠等习气,灭尽我、人等执著相,自然会出现不可思议的普贤行。处处建立普贤幢,处处遍满妙行海,这也就是我们最终所要达到的境地。


第四章 忏悔业障

复次善男子,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

第四大愿——忏除业障

忏除业障中,首先需要忆念罪业,之后在法界一切诸佛菩萨前,诚心忏悔所造罪业,并发誓今后不再造作而恒时住于清净戒律等一切功德中,最后发起无尽的忏悔行愿。

如是具足四种对治力来忏悔,罪业就能完全清净。在回归法界的过程中,忏悔业障作为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够遣除一切违品。其中又以破恶力和恢复力最为关键。破恶力,是指有猛利的追悔心,并发露罪恶;恢复力,是发誓永不再造的断相续心。

破恶力

自己从过去无始劫来,由于迷失真如,陷落于虚妄分别当中颠倒地执著人我和法我,从此开始起惑、造业,并发生一系列的错乱。也就是说,罪业的根源是不识真如自性的迷惑,自从最初一念迷失,就不断地在惑、业、苦的错乱圈中循环,一直沦落至今。现今修忏悔,就是把过去的一切错乱全部抖翻出来,全体悔过,这在方向上跟造作完全相反。

之后作意:以不了知真如的无明力量,生起了贪嗔痴等烦恼,从中出现了各种身口意的造作,所作恶业无量无边。

以广义而言,一切背离法界的造作,基于虚妄分别所起从粗到细的每一分,都叫做恶业,其中包括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因此相应的破恶力,也需要是最彻底的忏悔——十方三世都在自己的一念心中,一切业障也无非是自心上的垢染。垢染遮蔽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现在要忏除的正是这种以虚妄分别而起的所有虚假客尘。

恢复力

发誓往后不造任何恶业,恒时住于一切清净戒律(包括别解脱戒、菩萨戒等一切戒行)功德当中。要想到:忏悔清净之后,我再也不能造作罪业,不然以此蒙蔽自心,只会让自己深陷错乱之中而无法回归。

修法既然不可能一次完成,就需要逐层、渐次地遮止错乱并修持净戒,最终回归法界。譬如,往昔身口意的恶行非常严重,就首先以别解脱戒来制伏,规范心念和行为,避免粗重的造作;之后,为了祛除更细微的颠倒,则需要进一步修持菩萨戒等。直至消尽虚妄的造作,才是忏悔达到彻底。

此处“恒住净戒一切功德”中的“恒”,是说相续不断地安住于清净戒的功德中;“一切”表明是圆满的行愿。即使目前还做不到一时全部完成,也仍然需要圆满地发愿。

忏悔方式

要在谁面前忏悔呢?

在遍于法界极微尘数佛刹的一切诸佛菩萨众前忏悔(即具足所依对治力)。此处经文仅作略说,其实与前面三大愿王同样,是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彼等各自处于菩萨海会围绕当中,而自己一时影现在一切诸佛菩萨的海会里,一一地诚心忏悔。

以什么来忏悔呢?

经中说,以清净的身语意业(即具足现行对治力)。也就是身体礼拜、口中陈词、心中作意等如理的方式。

具大力量的普贤行愿

从总的发愿入于法界不思议解脱境界,可开展出十大愿王,每一个大愿王又有无量支分行愿,这一切就叫做无上的普贤愿海。相应于周遍、圆满而无尽的法界,普贤行也是相续不断、常恒周遍、量等法界。因此,普贤行愿圆满显发的势力极其强大,使善根成熟的人一旦遇到,就能圆遍地展开或显发本性。

以修普贤行愿最终证入法界时,自性普贤的无量功德都会自然开发,这些无非是借助无上行愿的力量,让佛性迅速苏醒。当真正发起普贤行愿时,他的一切所作一定会顺着贤妙的法道来进行,由此很快证得普贤果位。其他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等,也决定自然会以缘起的力量圆满地现前。

换言之,如果能对这一法道产生信心,随顺经文所描述的最圆满的愿力图而作意、用心、发愿,即使现前处于凡夫位,与高登圣地的菩萨称性发起普贤行愿有很大差距,然而犹如迦陵频伽雏鸟,在未出蛋壳时所发妙音就已经胜伏一切群鸟般,依于无上愿王的力量,以对无上愿王的胜解信和油然涌发的行愿力,能够迅速超出其他种种道。本经下文也说到,如果一切时中以普贤行愿作为前导来摄持自心,并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则临终一刹那间就能往生于阿弥陀佛面前,之后非常快速地圆满完成普贤行愿。可见因地的发愿极其不可思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再者,忏悔愿王也同样无有穷尽。从迷失本性、背离法界真心所起的各种颠倒执著,自己当然都要忏悔;但不能忘记,法界本是同体,远离了自他等分别戏论,我们不但要为自己忏,也要为一切众生忏。所以,直到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都彻底穷尽时,我的忏悔才可穷尽,但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的缘故,我的忏悔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此处“众生界”,是表示整体迷失自性的状况。无数的心识从清净法界陷落到错乱当中,由错乱的积习形成障碍,导致无法回归。菩萨已发愿救度一切众生的缘故,应为自他作广大无尽的忏悔,这才是普贤忏悔愿王。


第五章 随喜功德

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五大愿——随喜功德。

随喜的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所摄佛、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这五类众生的一切功德。可见,这是圆满、周遍、无尽的随喜。

“周遍”,指遍于十方三世的所有范畴。“圆满”,指五类众生的所有功德,下至地狱众生生起的一念善心,上至诸佛圆满的果德,只要是相应法道、属于善法,就全部作随喜。

无不善妙的普贤行,在对待众生的功德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然是随喜,而且是平等的尊重与随喜,并不会自矜为普贤菩萨,而瞧不起、或不愿随喜众生的功德与善根。因为完全称合自性或天性的缘故,并非以我慢心行事,而是对于大大小小的功德相都随喜;与随喜相反的颠倒心是嫉妒,这种以人我执引发的、无法忍受别人比自己圆满的狭劣心态,则需要全部淘汰,才能生起真正的随喜心。

其实,随喜作为本性的力用,只要不受障蔽,它自然会如是流露或显发。这也是“智悲不二”的道理。意为一旦证入法界,现前圆满的智慧,就自然有大悲的力量;如果证悟了“空性”却没有悲心,只能说明已经落入歧途。所谓“悲”,无非是指善心(佛法当中经常用“智悲”来表诠整个大乘的功德),所以也可以说为慈,或说为喜等等。如果说“悲”,一般是表示同体拔苦的善心。所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别人挨饿就好像自己挨饿,别人陷溺好像自己陷溺——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人我法我的分别就不会再把众生当外人看。“喜”则是表诠看到其他众生得好处,就像自己得好处一样,能够发自内心、真正为他人的功德感到欢喜。所谓“同体慈悲”即是此理。

随学发愿

现今,我们也应如是作愿。这是朝往回归法界的方向,是成佛必经之法道。普贤行愿已经开展到此等最圆满、周遍、广大、无尽、不可思议的地步,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则必定会深心渴仰,念念依此诚心诚意地熏习、作意、发愿。而且是主动、迫切地想要把愿文纳存在自己心上,因为它实在太重要了。

一旦真正体会到本品经文的内涵,必然意识到,这就是我生生世世要走的路。尤其是每一愿王末后的无尽句是发愿无穷尽、无止境地修持普贤行,它需要我们真切地启发出初步的愿,把自己的生命完全融入到普贤愿海里,念念依此随学实行。

真切发愿的人每天都会主动地缘于愿文而修习。即使没有时间,也会以“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等两颂作意并发愿。并不是嫌怕麻烦才只念两颂,而是对整部愿文已经非常熟悉。以此两颂(意为:我现在回向善根,希求能够追随文殊普贤,恒时修学三世诸佛所称赞的最为殊胜的普贤大愿;我回向善根,是要成就普贤殊胜行)略说的普贤行愿海,将善根回向于无上果位的普贤行海。

所以,修学《普贤行愿》极其重要。三殊胜中最后以回向印持,也就是普贤行愿的修法。广修是修整篇经文,中修是修《行愿品》的偈颂,略修则是上述两颂。三者法义一致无别。有人会问:“为什么龙树菩萨说,以上述两颂回向极为殊胜?”其实作为最简略的表达,它的回向之处或目的,即是成就三世诸佛所赞、最殊胜的普贤行愿,得到普贤殊胜行。何谓普贤殊胜行?即是十大愿王。所以,要如理如法地发愿回向,就必须学好十大愿王。

随喜的状态

如上所述,见到别人得利益,就像自己得利益一样。尤其见到有人能好好修学,能走上法道的时候,有一种发自内心油然的欢喜,超过自己捡到任何宝贝的欢喜心。外在的宝物不足为贵,即使是稀世珍宝,也比不上内在的一念善心。见到他人善根功德自然生起的欢喜心,是天性的自然流露;相反,如果被我执障蔽,就显不出本性的力用,还会起嫉妒、我慢等颠倒想——见到别人优秀,自己很不舒服,或者自己有少许功德,马上内心高举、外显傲慢等,暴露出颠倒恶习。

广修供养愿也同样是符合本性的状态,当见到有功德的对境时,也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对境,而是由于贯通了圆教法门,就自然无分别地供养一切境;礼敬诸佛,是对于十方三世一切佛起恭敬;随喜,也是对于一切功德相都生欢喜。例如当一毛不拔的吝啬者能舍得供养三宝一粒米时,菩萨也会对此非常随喜——以同体的慈悲心随喜他终于发起善心,有希望回归自性了。众生有德即如自己之功德;同样,众生之罪即是自己之罪,都需要忏悔……如是修习,才会逐渐泯灭自他的界限。

总之,以此等普贤妙行确实能觉悟自心、显发无量性德而庄严佛果。

反之,人我执和法我执会直接障碍普贤行,在上文中有很大篇幅都在探讨这一问题。如果随顺人我执,就会觉得只有自己最重要,心心念念都是自私自利,只考虑自我,唯我独尊等等。由我执引发的各种劣根性,也都跟善妙的普贤行完全相违。法我执则是执著万法实有的一种愚痴,以这种执著,必定缺乏发起普贤行愿的勇气。因为他不明白自心即是法界,自心本来圆遍一切。

一旦破除人法二执,体会到本性,就会一心渴仰完全实现普贤行海。再看大行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度,所表征的是行持已经达到究竟,这当然是我们最深心仰慕的境地。每一位苏醒大乘种姓的众生,在遇到这种善缘,接触到本部经文时,都应该真正欢喜踊跃、深心渴仰,一心希求实现无比贤妙的普贤行海。

由此应当了知如何发愿。修习随喜,就要发圆满的随喜愿王,不应画地为牢,局限自己的心量。如果一定把自心布划在一个小小的疆域里,认为符合我的胃口,我才愿意干;对于自己喜欢的人就随喜,不喜欢的人就绝不随喜;对于较我低位者的善根我可以随喜,对高位者的善根我绝不随喜(他超过了我,掠夺了我的光荣,我怎么能为他欢喜呢);或者说,与我见解、性格、喜好相同者的善根我随喜,跟我的信仰、想法不同的人我不接受,我不随喜……诸如此类,私我的偏执只能表明自己心量太狭小,它障碍了广大的随喜功德,使自己难以修持而上进。我们不应该继续听信私我的主张,以它的观点肯定是不愿作周遍的随喜。

心性本来周遍法界,所发之愿也就应该合乎其量。如同憨山大师所说:“称法界心,极法界量,包摄无遗,故曰愿王。”又如古德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其实,现前的身心聚合只是迷失自性后虚妄分别的产物。而我们却往往相信妄心虚拟出来的“我”,把现前这个不到两米高的肉团当作是自己;再进一步串习虚妄分别,就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倾向、观念、偏执等凡夫的所有颠倒习性。如是凡夫往往由于认假为真、心被局限而无法开展出广大的随喜。)

随喜的修法要求

对于因上的善根和果上的安乐等一切功德相都需要作随喜。从果的安乐而言,譬如你是位女性,长得还不错,那么,对于比你长得更美的女性,你能随喜吗?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相当困难,因为被我执引发的嫉妒所障蔽的缘故。再从因的方面观察,如果以我慢心认为:某者的善根小,哪里值得我来随喜?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自己往往认识不到,但它不是清净心,也没有达到随喜的修法要求。

我们要向普贤菩萨看齐。心中的希愿处既然是普贤大行,就不能以凡夫的颠倒行作为标准。果位普贤是对回归法界的一切妙行都表示随喜——以法界平等大心,随喜所有在海印三昧中一时呈现的五类众生的善根。那么,我们作意发愿时也需要了知,法界中的任何一念善心,任何一种安乐果报,都无不归于自己本心,拒绝任何一个都等于拒绝自己。所以,下至最微小的一分善心,上至圆满现前佛功德海,对于如是五类众生的一切善因善果不起任何偏执,也不局限在某一范围而一时普作随喜。当然,即使暂时做不到圆满,只要能对此中理趣具有基本的胜解信,按照愿文如是作意即可。

以下具体分析随喜的五类对境。第一类是随喜诸佛如来的功德: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此时作意: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现前正等觉的诸佛,最初也从凡夫位初步发起无上志愿;之后,为现前一切种智而勤修无量福德聚、无量波罗蜜门。以布施为代表,他们不顾惜自己的身体生命,历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每一劫中都施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励力行持此等所有难行苦行,从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菩萨种种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示现八相成道等种种事业,最终入于涅槃。再则色身荼毗,在世界各地分布舍利。诸如此类,从因到果的一切善根我都无余随喜。

第二类是随喜所有凡夫的善根: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所摄的一切凡夫身口意当中一切种类的功德,下至于一微尘许的善根我都随喜。

此时作意十方一切世界地狱、饿鬼、旁生、阿修罗、人、天六趣众生,胎、卵、湿、化四类众生形态,以此所摄的无量无数众生相续中,所出现的一切种类功德。譬如人间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旁生界里也有孝心等,地狱众生和饿鬼众生偶尔也会起善念。总之,对于这一切功德,都以圆满周遍的方式作随喜。

需要再次提醒注意的是,凡是善的相都应该随喜而不应有偏执。如果拒绝一分,或对某一分不随喜,则根本不成为普贤行,只能算是我执未尽之前私我的执著,是凡夫不清净的情态。《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泯灭自他对立、泯灭各种执著所发起的清净善根,才成为真正普贤行。

第三、第四类是随喜声闻和缘觉的功德:

“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缘觉,包括声闻的四向四果,缘觉的有学无学等所有功德,都普作随喜。

可见,普贤行愿超越了一切狭隘心态。如果对此有所领悟,就不会拒绝或排斥小乘人,声称自己不喜欢小乘、不随喜小乘的那些功德等。事实上,二乘行人有无伪的出离心,有观照人无我的智慧,能受持正法、能止息惑业苦,已经趣向或者得到涅槃等,这些都应该成为随喜的内容。

与忏悔观待而言,忏悔是对于所有背离法道、流转生死的苦因苦果,从粗到细全部忏除;反之,对于所有随顺法道,包括发一念善心在内的功德和安乐,从粗到细、从暂时到究竟,每一分都作随喜。

最后是随喜菩萨的功德。

“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所修的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的广大功德,对这一切都作随喜。

随喜愿王同样无尽无穷

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的时候,我的随喜才穷尽;以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不可穷尽的缘故,我的随喜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念念相续”,是指随喜愿心不会间断。并非在将来的某时,即使面对功德,却无论如何也发不起随喜心;随喜是相应性德而起用,只要不以二我执作障蔽,一切贤妙的行为都会自然显发。

如上所述,随喜是见到善法时由衷地生起欢喜,是本性的自然表现,是如来藏本具的德相。成佛并不是泯灭一切,而是圆满了慈、悲、喜、舍、智、力等所有功德。经中记载,世尊见到有人将来必定成佛,都会熙怡微笑;见众生有功德,或者能得利益时,会显得很欢喜;见到众生有苦难,也会表现出悲悯……

可见,原本如是常恒不断的功德,只是由于众生位的迷失才无法显示。如今随学普贤行愿,终究是要恢复体普贤、现前用普贤。届时自然远离分别,不假造作,一切都任由本性流露。也并不需用什么方法把它造成不可思议,而是它本来如此,只要障碍已除,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自然现前。


第六章 请转法轮

复次,善男子!言请转法轮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法轮。

第六大愿——请转法轮。

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的任何一粒极微尘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广大佛刹(极微尘没有自体的缘故,本是全体法界,所以任何一粒极微尘中,都能显现一切佛刹)。在极微尘数的佛刹中,每一念都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成就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在每一尊成就正觉的佛前,都影现行者我以身口意的各种方便,身体恭敬合掌,口中殷勤劝请,心意为利一切众生而祈请诸佛转妙法轮。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常劝请一切诸佛转正法轮,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为止,我的请转愿王才穷尽;以虚空界、众生界等无有穷尽故,我恒时劝请一切诸佛转妙法轮,也就没有穷尽。这种请转的妙行,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为什么要请转法轮

法不孤起,仗缘方生,所以请转法轮才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当年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时,并未立即传法,而是在光明境界中默然安住。梵天、帝释等见状来到佛前殷勤劝请。他们以法轮、右旋海螺作表示物,口中称述世尊往昔是如何为众生发菩提心,之后经历多少苦行,如今终于成道,为什么舍弃众生而入涅槃等等。以此等行为、语言为缘起,世尊才开始传法,从此世间得见正法光明。

与前五愿王相同,请转的妙行也是本性的力用。如《华严经》所述,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示现果地普贤行的境界时,从一一毛孔中,念念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梵天身云,劝诸如来转妙法轮。因为无量众生一直陷溺在生死苦海里,急需妙法来指引自己趣入佛道,所以,只要有最初成佛者,自己都以普贤行自然现在佛前请转法轮。

如是劝请有极大必要。有人可能会说,如今我们没劝请,大德善知识们不也传法了吗?其实那是因为已经有了因缘。同样,诸佛最初成道时,不会在无人劝请的情况下自己突然开始说法。也就是说,有祈请才会有传法的缘起,佛转法轮才能出现世间的正法光明。

真正懂得了正法的内涵,就能认识到请转法轮愿的重要。如果祈请的因缘、佛转法轮这一切都没有出现,则众生听闻不到正法,无法依于法道修行而获得法益。彷徨的心永远陷于非法之中,陷于永劫不见光明的愚痴黑暗里,那种极深的陷落,极其悲惨可怜。而“转法轮”,正是要以先觉觉后觉。成正等觉的教主佛,为众生传授所证之法,正法轮从导师的智慧心传到学人的心中,挽救众生于顽固、颠倒之中,引领其心从非道转入法道并顺应法道而运转。如此正法辗转不断地运行,即称为“转法轮”。

所以,无论哪尊佛成道,我都不拖延到第二刹那,一定立即以十分殷切的心来劝请转正法轮,通过佛陀传法,使正法轮在众生的心中不断转动。换言之,众生一旦得受佛的指示,就开始顺应法道步步上进,随着越来越甚深的正法在相续当中不断运转,必定能够逐渐回归法界。可见,这确实是本性里应该做的事,我们需要激发出此种贤妙行为。

请转法轮的修法要求

请转的境缘需要扩展到一切成就者、善知识等,因为以其功德能利益众生的缘故,我们应当为众生的利益而请转法轮;此时不应以我执或我慢去分别对境水平的高低,或者分别自己是否应该放下架子请他转法轮等。

以普贤行愿的宽广心量,自己无论作为帝释还是梵天等,任何请转法轮的身份都可以。所谓“位后普贤”,就是指成佛后示现菩萨身份来利益有情。此时,缘起上需要示现一种主伴的关系,一尊佛成道称为主,其他则化现成眷属菩萨作为助伴,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法界无私的一种表征。并不是成佛后只能作主尊、当“老大”,而正是因为泯灭了我相和一切执著的缘故,为了利益众生,可以示现任何方便。

同时,普贤本性周遍一切时处,没有任何定相,随应因缘自然流现妙力,显现无量行海,称为“随缘成德”。所谓“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富贵”即指果地的无量功德。

本性原有无量妙德,只要我们灭除人法我执,就能处处贤妙地遍入、遍现,而且能在十方刹海里任何一尊佛的海会中自然现身,以身口意的种种方便,殷勤地请转法轮。

由于所发之愿完全是平等、广大、周遍的自性,也就意味着性海中的每一尊佛示现成道时,不间隔一刹那,我立即现在佛前,极其殷重地劝请转妙法轮。或者说一遇到相关的境缘,普贤行将自然显发,而绝不会无动于衷。例如以普贤行愿力的驱使,对于通达某种法门、具有某种特殊智慧的大德,自己必定会请转法轮,使大德们如同暗夜中的明灯般,照亮众生的心路,开启众生的智慧。

这些发愿在凡夫位就需要实行,否则,即使本性具有无边妙德,也如同冷气把水凝结成无法流动的坚冰般,以两种我执能严重障蔽、系缚本心,使之无法现起妙用。因此我们需要称性发愿,破除二执、回归本心。一旦发起称性之愿,就能马上感觉到心的开阔,好像阳光的热力一旦出现,冰就开始消融;同样,以行愿的力量,会逐渐把本性的力用开展,而且越用越灵,越用越妙,等到一切执著全部消尽时,就真正证入了不思议解脱境界。

因此,我们不必抱怨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等十条,念来念去都翻不出什么新花样。佛法是在讲众生的本性,是要把本性开发出来,之后自然受用无穷。每个人都是自性普贤或体普贤,它能够随缘成德,包括礼敬、赞叹、忏悔、随喜、祈请等都是天性使然。我们不应该埋没此等天性,而要用普贤行愿力,把本性里无量的福德、无尽的心量开发出来,开发得越来越充分,也就是修道的进步越来越快速。

一般人的修行受到局限,或者想修高法却修不上去,都是因为行愿力不够。例如心量狭小的人只能局限于人天善道。以他的人天乘根性,会觉得做人蛮有意思,即使听到出世间的法道,也根本没兴趣;心量稍微大一点的小乘根性(包括声闻种姓、缘觉种姓)虽然求证出世间道,但由于专为一己解脱而进展缓慢;心量更大、想以六度万行完成佛果来利益众生的,即是大乘菩萨根性。其中大乘渐教的观点是,众生只有成佛的种子,现前佛果则需要一步一步断障证德,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逐渐修行才能成道。(当然,以这种见解不能够速疾显发自性。)圆顿根性的人,则由于信解自己本来即是普贤,原本就是大方广法界,因此很快能够开发本性,完成修道的进程。

这就需要依于普贤行愿而具体、有步骤地次第实行,用普贤行愿来摄持所进行的任何一个修法。它是我们不可偏离的大方向。有了普贤行愿,也就有了修行佛道的动力,会使得他成为一名热情的行者(用“热情”来表达智悲力的“力”,只是近似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不再冷淡和无动于衷;或者用现代话说是有一种从本性抒发出去的力量,这对于大乘行人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大乘道以菩提心为根本,有了菩提心才有成佛的种子,才有佛道的根苗;缺少了菩提心的誓愿力,根本无法行持如海菩萨行。每次修法前的发心,既是为修大乘法而拓展心力,也是为了把心恒时纳入大乘道中。

如上所述,本性里虽有请转的妙德,但由于被我执障蔽而难以显露。尤其当今时代,礼仪沦丧,人们心里已经没有了“请”的观念。他可能会说:“这多不好意思,我不去请。”或者认为这些都是仪式,没必要做等等,导致行为上非常迟钝。然而普贤行并不是单为自己请,而是为一切众生请法,时间方面也要延伸到无尽。对此,我们应该好好反省——自心有没有朝向普贤行海的方向奋进?

请转妙行是如何延伸到无尽呢?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劝请才可以结束。因为轮回已然空尽,劝请也就没有必要了,但事实上,这些都不会穷尽,所以我的劝请妙行就永远没有止息。

本性不生不灭,其力用也无穷无尽,对此产生胜解后,就应当顺应本性而发愿或作意:以全法界心,修尽法界行。因此,不是只请一尊佛、一位善知识,而是一体同观,圆满地祈请。在海印三昧中,十方三世佛一时顿现,以各自因缘成熟而在众生界中示现成正等觉的教主身份时,为了彼方世界的无量众生,我立即现在佛前,以身口意的种种方便,殷勤地祈请转正法轮。


第七章 请佛住世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

第七大愿——请佛住世。

祈请的境缘,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应化在世间的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如来。在他们一期化缘已毕,即将示现趋入涅槃时,我会立即现在佛前,殷勤、恳切、至心地劝请:请您长住世间,利益一切有情。

此处“诸佛”,不仅仅指三世佛,而是包括了一分觉悟乃至圆满觉悟的一切具德者。也就是说,不但要请诸佛住世,还要祈请所有成为众生引导者的诸菩萨们,有学、无学果位的声闻和缘觉,以及一切善知识们。由于他们在世间利益众生,也是由因缘决定——有因缘就住世,因缘尽了便入灭,因此我们要创造缘起,周遍地劝请住世,以彼等觉悟者来引导未觉悟者。

劝请时应当发起同体慈悲,为利全法界的一切众生而祈请。基于法界一体的理念,如来与所有众生,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不分所谓你我他。此时不应思维为了利益我和我的亲友,诸佛应该住世,而其他人得不得利益无所谓等等。既然大家都是“法界同胞”,何必去划分疆界呢?本性具有如是宽阔心量的缘故,应当无难而发起广大情怀,关注法界众生,为一切有情的利乐而劝请。

至于劝住的时间,也要扩展到无限。不能限定只住世一天、十天或者几个月,而是要劝请诸佛再经历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劫,为了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的缘故,久住世间。

如同上文再再强调普贤行是称法界心、尽法界量,一切无不达到极致,所以,我们发愿也应相合于法界量,不应给自己划定区域或囿于成见。在缘起上给自己画多大的“圈”,就会落于何等之量。一旦领会到自己的本性就是体普贤,本来就有用普贤,真心无生无灭,尽十方三世无不归摄于一真心,之后展开心量,方式上也不会再采取背觉合尘的虚妄心识之量。

也就是说,既然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诸善知识,他们是否住世都要观待因缘,那么我们发愿充当哪一分缘起呢?如果是发自天性和本心而起用,就必定是劝请不入涅槃。

且不论其他,即使是对自己有大恩德的客人,如果某一天他说:“我要走了。”我们也自然会劝他多住两天,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无论如何,听到他要离开,内心都会有一种挽留不舍。可见,心性之中本具劝请,只要不去遮障,它就自然会显发。但是,当今时代邪文化盛行,人心普遍被严重扭曲,极频繁串习颠倒分别的缘故,内心变得麻木不仁。不仅发不出善心,反而任性、傲慢、冷漠、残酷、过于执著自我等等,颠倒堕落的恶相层出不穷。

修普贤行愿则是要开发善心。如果自心专注、至诚地念诵,就必定会发现内在热流涌动,其实这便是善根抒发之相。所以,我们不应只是口头念念,或略表欣赏,而是要真正认识到:我一定要立此行愿,哪怕身体死一万次,行愿也千万不能丢失。由此表明对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重视,甚至想把行愿“刻”在自己心上;之后,才会有本品末尾所说一念能灭五无间罪的“深心渴仰”的内涵。

因此,关键是当前要启发出劝请的善心,这就需要首先思维:如果诸佛菩萨,或者诸善知识离开世间,众生界将失去引路明灯,陷入黑暗、陷入无依无怙的苦难境地。为此,我要祈请诸佛莫入涅槃,祈请他们在佛刹极微尘数的一切劫中,永远住于世间、利乐众生。

如此发愿方才称合本性;相反,如果请佛住世的时间有限,或者为利一切众生的心比较薄弱,只为部分众生着想,甚至连劝请之心也难以发起,就更下劣、更不符合本性了。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劝请行愿同样无有穷尽。直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为止,我请佛住世才可以穷尽;以虚空界、众生界等不可尽故,我请佛住世的妙行永远没有穷尽。同时,于此妙行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法界没有限量,行愿也就没有限量,不同于干世间工作最多三十年、五十年。普贤行愿是圆满周遍、广大无尽的行愿,若对此理趣具足胜解而作意、发愿,则任何所发之愿都必定无尽且无不周遍、圆满。

胜解是引发发愿的动力,之后每一次发起请佛住世之愿,都会是“直到众生烦恼尽为止,我的愿才穷尽,但众生烦恼无尽的缘故,我劝请诸佛住世的行愿也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何时自心基本成为这种内涵,才算得上是与愿文相应。并且每次念到《行愿品》,不会只是口头上溜过,或者稍微有点感觉,或者心里比较舒服等各种旁观的态度,而是能够跟随文义而作愿,能够认识到学普贤行愿是要成为一种实学,是要把佛法全部纳入于心。

如是对法的心髓、法的大义有所体会和领悟才是关键。否则,仅是熟记一些词句,或到处听听谈谈,在心外做文章,就很容易落入积累知识的层面。其实佛法有血有肉,说的也全是众生本性里的事;它不是讲无关的知识,而是拯救苍生、使之回归法界的大教灵文。因此应该对每一句都有所触动,真切地感觉到此中的无上大义,使自心出现异乎寻常的领会与受持。


第八章 常随佛学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八大愿——常随佛学。

其中“常”,是尽未来际;“随”是相应随顺;“佛”,指十方三世一切佛;“学”,是效仿诸佛因地修行和果地利他事业等一切行为。意即以诸佛的修行、事业等作为所缘境,首先抉择随学的原因和必要,认识到所学之处的如理以及殊胜(即这是无上菩提的因行果德),值得自己随学;随后引发自己的心智,发起效仿的誓愿,并在自己的身语意上一点一滴地实际行持。

当然,诸佛功德浩瀚,不是我等凡夫当下能够全部学到的,所以要看准缘起的走向,从现在就立愿尽未来际随学诸佛。之后,能修持哪一分,便现前实修;现前不能修持的,也决不舍弃,一再地加强心力,誓愿尽未来际常随诸佛,证入菩提果海。如是以誓愿力摄持的缘故,不久便能实现如命根般的此关键大愿。

“常随佛学”其实含摄了菩提道的一切誓愿。因为学佛不外以诸佛为榜样,从初发心,直到成佛之间,自己的一切心念和行为都仿效诸佛而不是愚昧颠倒的邪师。以此不随顺庸俗颠倒的状况而起心、造作,才能终成佛道。换言之,作为佛教徒,对于普贤行有胜解信,有誓愿证得的行愿力,有坚定行道的志愿,才算有了学道人的气氛和圣教情怀,才不致于跟世俗同流合污。

普贤行愿是圆满、周遍、无尽的大愿王,其中的任何一种妙行,都要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来发誓完成。常随佛学也同样,而且是缘果地的普贤行海来发愿。当现证果地时,十方三世诸佛,因地无数劫海的修行、果地一切利生事业的相,全部会在海印三昧中现前。所以我们目前的发愿,也不应局限于虚妄分别心的量,而是要对于一切佛的因行果海都发誓修学。在我们的妙真如性中,原本含摄十方三世一切法,因此,十方三世一切佛,从因到果的任何妙行,下至于一点一滴,我们都要无余随学。如是处处以佛为榜样而发愿,力求成为十方三世佛的随行者,引发自身的无量善根功德,得到最上乘的成就。

需要注意的是,“学”即效仿,意味着不只学习理论知识,而是诸佛有哪种德行,就都要在自身上实际做到。如是再看诸佛菩萨的传记时,就不再是事不关己的漠然心态,而是会积极地发心随学,会誓愿渡越一切佛陀的菩提行海。以此常随佛学之誓愿,能驱使自心不断地如是实行并将自心摄持于菩提道中。由此可知这是极重要的一项大愿。

“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

经中首先以娑婆世界的毗卢遮那如来为例,来说明随学的对象。

毗卢遮那如来从最初发菩提心、求无上道开始,直到成就大菩提之间,长夜精进不退转,行持各种波罗蜜多大行。单以布施度而言,曾施舍过不可说不可说的无数身命,行持过无量如海的菩萨行。

至此,我们也应策励自心:我一定要完成布施度的修行。无论身体、受用,还是三世善根等,都尽心尽力地用作布施。即使目前做不到施舍身命,也应该发愿尽早完成,并对于能做到的布施等殷重实行。也就是,对于可歌可泣的菩提行,内心充满了欣求向往;以上进心策励自己发起随学的志愿;之后在自心上一点一滴地去模仿,直至真正做到。

同时也应了知,普贤行愿的每一愿里,都有无量的支分内容。在最初确立观念时,就需要细致地去理解、体会其中的每处内容,以求得到具体的认识。如果能细致地体会,点点滴滴消化在心里,则对于“常随佛学”就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大誓愿力。每次念到这段经文,都自然会引发愿力;之后不断地去串习,愿力就会再再加强。否则,没有经过一番分析、琢磨,不说发愿,即使是对愿文的理解都很空洞,每次提到“常随佛学”,会倾向于概念化。

经中以布施为例,代表毗卢遮那佛所有因地的修行。我们思维时应知以此推展为六波罗蜜所摄的整个菩提行海,并在内心现起总相——佛在因地时,从发菩提心开始,行持了无量无边殊胜微妙的六度万行,对于每一种,我都发自内心敬仰、希慕、想要做到。也就是无论布施、持戒,还是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等,我都要如实修学。何时生起此心,才算是发起了常随佛学之愿。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世尊因地时,为了完成布施度,曾无数次地舍身求法。

例如无量劫前,曾转生为名叫最胜的一位仙人,住在安静的森林中修行,具足五神通。

仙人观察到:众生只有闻思圣法才能灭除无量劫来所集的烦恼,继而生起正见。因此,仙人一定要寻求眼目般的智慧,之后给众生传法。这又需要寻求多闻,即多方面地掌握圣道的内涵,通晓真实义等,他想:“我应该到哪里去得闻圣法呢?”

于是,仙人前往各个城市、村庄,到处寻求闻法。当时有天魔到他面前说:“我现在有佛宣说的一颂圣法。”仙人听后,立即请求说:“请为我演说。”天魔却说:“如果你能把皮剥下做纸,刺血做墨汁,剖开骨头做笔,来书写这一颂,我才可以讲给你听。”

仙人心想:“无量劫中,我常常被敌人、刽子手们用利刀割截身体、分解肢节。因于贪欲、钱财,我曾无数次地遭到斩杀、束缚、捶打等,感受过无量剧苦,但从未得到过丝毫实义。因此,我应当舍弃这虚假的肉身,来换得坚实的佛法。”经过思维,辨明了法与非法的差别,认识到圣法具有无比的大义,值得自己奉献身命而求取。以此求法善心,仙人踊跃欢喜地对天魔生起导师想、生起尊重心,并用利刀剥下自己的皮肤作纸,然后刺身出血作为墨水,又剖开骨头削成笔,之后合掌祈求说:“请你为我宣说从佛面前所得的偈子。正如你先前所要求的,我已经做到了。”

天魔见他如是恭敬圣法、为法舍身,心里感到忧愁,就忽然隐没不现。

仙人因此发下誓愿:“我今天对法生起恭敬心,为求法故,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折骨为笔,此善根终究不会失坏。如果我所说的这番话真实不虚;而且起慈悲心,为利众生而剥皮为纸、出血为墨、折骨为笔,此心也真实不虚的话,他方世界如果有大慈大悲的能说法者,应当显现在我面前。”

这时,距离三十二个佛刹的东方普无垢国土中有佛,名为净名王如来,了知仙人心中所想,并为教化南瞻部洲众生的缘故,于是在力士伸臂那么短的时间里,与五百位菩萨从空中来到仙人面前。仙人得蒙佛光照触,顿时止息了痛苦,身体也恢复如初,并于佛前听闻正法、得到无碍辩才。此后,仙人常常到城市村庄里,为众生宣演妙法,安置无量众生于三乘圣道中。(公案摘自《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如是在因地中为了寻求正法,不惜用生命做代价而书写的经典,堆积起来有须弥山那么高。世尊视圣法为第一,为了圣法的缘故,心心念念都在行道当中,即使是最爱惜的身命尚且不顾惜,何况身外的王位、城市、村庄、宫殿、园林等一切世间所有物呢?更是无所不施。不仅行布施时为法舍身,而且其他各种难行苦行也无不圆满行持。

对此应当用心思维:世尊因地为什么要舍身为法?

经中说,因为世尊想到,过去世曾因贪嗔痴无数次地丧失性命,却未得到任何实义;一旦得闻圣教,就必定得大利益。认识到法的大义,认识到法的价值超过肉体生命无数倍,所以能不惜一切来寻求圣法。

世尊舍身求法的这种发心,无疑是我们所要效仿之处。也许目前还达不到强大的心力,但应发愿无余随学。譬如世间事业有成的许多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立下志愿,并一直好乐希求、不舍初衷;我们如今也要立下志愿:我一定要随学世尊因地求法的意乐、行为。对于当下能做到的励力实行,例如,不顾身心上的种种劳累与环境的恶劣,无论是饥寒还是风雨等,都一定要努力求法,勉励自心上进。不但布施行如此,其他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等,一切的难行苦行,都同样发心随学;随后再再串习、增强这种誓愿力。

实际上,“常随佛学”的量最为圆满,因为诸佛的功德是最为圆满。譬如,开明盛世提倡学习好人好事,如果有谁行为贤善,大家都会生起见贤思齐之心;现在则是要把随学拓展到最圆满的地步,誓愿学修诸佛的德行,最终学成与佛同等,就是完成了无上菩提。如今在立愿之初就把“量”扩展到最大,以此必然能够出现极殊胜的果报。又如在随喜愿王当中,对于十方三世五类众生的一切善根,下至地狱有情一刹那的微小善念,上到诸佛圆成菩提不可思议的善根,全部无余作随喜。由于随喜的对境是最圆满的量,所得到的善根福德也成为无量无边。

同样,随学之愿的量也需要扩展到最大,十方三世一切佛,从因到果之间的一切善行,全部发愿效仿行持。如是真心思维、用心体会,并于自心确立行愿,必定出现后文所说的不可思议功德。此处关键要启发出当下的善心,对于普贤行愿能至心好乐希求——所谓“求胜菩提心渴仰”,每当提及此无上愿王,就会引动、苏醒深厚的善根,从而顿时灭掉五无间罪等,使内在善根得到全面的开发。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上文以布施波罗蜜多代表一切因地的菩提行海,此段则以八相成道的事业相,代表果地一切事业海。

随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因地,还包括果地,也就是对于菩提道从始到终一切历程中的善心善行,我们都要随学。了知世尊的因行,依此确定自己当前的下手处或行道处;了知最终的果德,就要发誓学到究竟为止。如是具备菩提道全程的观点而随学,能够很快打开心量并渐趋深广,不会再拘泥于狭义的善法,或以少善为足。因此,普贤行愿对于修行方面的资助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普贤菩萨愿文的启发,我们大概做梦也想不到应当如是发愿。也就是借助圣教的启发方才发动善根,否则可能一直在世间的蝇头小利里缠绕不休,如同蚂蚁的活动仅限于狭小空间般。

问:佛陀的果位事业如何?对于遥不可及的佛陀果位事业,目前我等应当如何随学?

答:总而言之,毗卢遮那如来代表法身佛,佛的法界藏心随应无量众生的机缘,现出无量报化色身与利生事业。例如佛在菩提树下成就大菩提,示现种种神通变化,显现各种报、化等佛身,处在各种众会之中。或者处在一切诸大菩萨集聚的道场;或者处在声闻、辟支佛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转轮圣王、小王眷属,各种王城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婆罗门、长者、居士的众会道场;或者处在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于如是各类圣者凡夫,小乘大乘等会众的道场当中,以圆满的法音,如同雷震天地般宣演佛法,随顺众生的乐欲,使未种善根者种下善根;已种善根者令其增长;已增长善根者令得成熟;已经成熟者获得解脱……如是乃至一期度生因缘完毕,示现入于涅槃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果地圆满利他事业相(这里主要举说法为例,实际包含了佛在各个世界里示现的各种稀奇的幻变事业),我们以渴仰之心,发誓全部随学,最终就一定能做到跟毗卢遮那如来一样。

“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之后把一尊佛扩展为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里任何一个极微尘中的一切如来,彼等因行果德的一切菩提行海,我都发愿一一随学。

体普贤本来圆具一切妙行,觉悟或显发后即可从中流现一切妙用。基于此理,我们应当励力在内心立志随学佛陀,毫无遗漏和局限地效仿法界诸佛从因至果的菩提行海,尽可能地扩展心量,贯彻到每一念中。从此没有一念不在随学,没有一念落于颠倒行中,这就是我们向上的志愿。

既然如是发愿常随佛学,之后就不能自甘堕落、行持各种庸俗下劣的行为,而要开始转变自心。对此一旦具备胜解信,具备对于普贤行愿的深心渴仰,乐于在自心中起愿串习,则以行愿的力量,整个人的气质、境缘等必定发生转变,乃至于各种受用、相好、辩才、智慧、神通,无量的功德海等等,都会因此而现前。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常随佛学同样是无尽的行愿。此时需要提起心力、真心发愿:乃至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的随学才穷尽,但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没有尽的缘故,我的随学也无有穷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种勇猛、圆满的因地志愿,是超出一切世间、到达极致、无尽圆满的大愿,因此称为大愿王。


第九章 恒顺众生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

第九大愿——恒顺众生。

什么是众生?什么是恒顺?为什么对佛说随学,对众生说随顺?懂得了这三个方面才能大致了解“恒顺众生”的涵义,之后才能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恒顺众生的普贤愿王。以下对此依次阐述。

众生的涵义

众生有现相和实相两重涵义。

就现相而言,众生即依随缘起所现胎卵湿化等相。如同《大法鼓经》中所说:迦叶白佛言:“世尊!云何众生?”佛告迦叶:“众生者,四界摄施设,谓内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及入处五根,乃至十三缘起支(如《无尽意经》中云:‘从不正思惟生无明。’故十三支),受、想、思,心、意、识,是名众生法。迦叶当知,是名一切法。……如是和合施设,名为众生。”

由众缘和合而显现故,名为“众生”。也就是依于无明缘行等的缘起的方式,显现出有情的相。或者当下所现之相并非独立存在,而必然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生成。此等缘起现相即为众生相。

其众生相的本来实相,则如同佛成道时所慨叹:“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在佛的眼里,众生即佛。

也就是说,当前所现的身心一合相虽然虚假、了不可得,但在虚妄的心识前,各种现相及其作用无欺显现。仅以这一分而言,确实有无量的种类——以各自不同的因缘,出现不同的相,各种寿量、相貌、性情、命运、名号、形态、威仪等等。“恒顺众生”,主要是随顺此等现相而言。

四大假合的众生相,或者说幻生幻灭的识,既然并非实法,我们就要进一步寻求它的本来实相——如来。《不增不减经》中说:“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法身本性清净,无垢无染,只因误入长夜幻梦,被恒河沙数的烦恼缠绕束缚,从此依随迷染缘起,无始以来不断地在生死幻梦中轮转,起伏不定,漂泊三界,一轮又一轮,这就叫众生。由此可知,在生生灭灭中,并未远离不生不灭之法——生灭是众生的现相,不生不灭就是众生的实相,二者并不矛盾。

随顺的涵义

有随顺真实义和随顺众生心两种。

以前者而言:(一)如果见解上未能随顺众生的真实义,就会对于为何随顺、如何随顺等方面认识不清。也就是,如果认为众生的各种相貌、表现、性情等实有,会落入增益边(对于现而不可得的法执为实有故);另一方面,如果认为即使在现相界也不存在众生,或没有作用等断空,则又落于损减边(因为现相界中的众生有心识,有苦乐,有各种因缘果报、苦乐作用等无欺的缘起规则)。未能随顺此等真实义,当然无法行持普贤妙行。

(二)一旦了达真实义——从性海现起众生相,才能契合中道、恰当地随顺现相界而行饶益。不执著众生实有,也不落于偏空,随缘起用,随众生心饶益,做幻化佛事。了知众生当前的身心状态上确实有苦乐,也就随顺他的意愿来拔苦予乐,这就是利他行。而恒顺众生,即是要把利他行推展到极致,汇入最圆满、广大、周遍、无尽的普贤行海。

其实,第八、第九两大愿函括了菩提心的圆满内涵——上求下化。“上求”,即常随佛学,最后学到与佛同等;“下化”,即恒顺众生,随顺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一切种类的众生,对他们做种种最体贴、最恰当的饶益。

所谓随顺众生意愿是指,利他行应以众生为重,不能以自己为重。众生有何种需要,适合哪种利益方式,都要以众生心为根本,一切围绕众生而转。如同本经下文所说的随顺的行相:“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以及四个譬喻:“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这些都是随顺众生心的妙行。

譬如孝敬父母,就要完全以父母为主、以父母为中心,唯一随顺父母心意而转;奉事师长也是同样——舍弃自己的自主权,一切都顺着师长的意愿去做,以师长为中心;承事阿罗汉乃至如来,同样是舍弃自我,以圣者为中心,随彼而转。这才叫做随顺。

又如良医对病人的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等,都不是为自己而是根据病人的病情,给予安慰以及排忧解难等,一切都完全以病人为中心;又譬如所谓“顾客是上帝”,意为所做的一切,都要围绕顾客的心意来做。(当然,他的动机不纯,由此与普贤行愿相差万里。)又好似一位向导,他不需要为自己画地图或带路,而是为那些迷失的人指示正道。

同样,在现相界中的众生确实匮乏安乐,有各种内心的苦恼,有无始烦恼重病,有无量的身心苦痛……。然而,由于这一切都只是虚妄,并非实法,所以没有必要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虽然如此,此中的幻相却自有无欺作用,当它符合于离苦得乐之道时,就能够止息痛苦、获得安乐。因此,菩萨会随顺众生的形态、根性等,随缘行饶益,施设各种善巧方便的利他行。

《大日经》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真正圆满成道,发挥出无边大用,直到能施展出无量无边的方便妙行,才成满了恒顺众生的愿王,才达到了无上的成就。初发心时既已承诺“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寻求无上佛道”,那么利益众生的相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恒顺众生愿王行持到了极致。具体如何恒顺呢?了知现相界中众生的状况,了知为如同水月般的幻相,对此运智运悲广作救度。

随学诸佛与随顺众生

为什么对于诸佛是“随学”,对众生则是“随顺”呢?

对此可以从顺理和违理两方面来作辨别。

我们唯一应行持的是符合真理的行为,含摄在诸佛从因至果的一切菩提行中。其中的任何一分都是随顺真理而行,都是走觉悟之路,直至最终达到圆满大觉。因此任何一分都值得随学、仿效,意在以佛的智慧之行来启发我们的行为,并逐渐趣向觉悟。

然而众生的行为则颠倒且不符合真理,或者由业果愚驱使,或者由真实义愚驱使,所以只能“随顺”,不可随学,以免陷入迷乱。换言之,如果我们随学众生的邪行,必定只会加重愚痴、迷乱,导致更深层地堕落苦海。

从实相而言,众生与我一体,他有苦如同我有苦,他乏乐如同我乏乐。见他人有苦,也发自天性地会去拔除。譬如对于亲兄弟的疼痛,我们会去帮助;如果说“我不去帮他,我要讲很多条件”,那么大家都会觉得这个人很愚痴,很荒唐。又比如母亲的腿脚不好,借助搀扶才能走路,而子女却说:“必须给我一百块钱,我才搀扶”,人们肯定认为他(她)太离谱,因为这是作为子女本来应做的事。同样,如果我们没有相应本性去做利他行、随顺众生,也不免是一种愚痴。

推而广之,一切众生都是父母,随顺他们作利益也就不应该讲报酬,这是天性使然、决定应做的事,否则我们如何现前本性而成佛?经中说到,诸佛以大悲心为体。如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就能成就诸佛菩萨的智慧花果;反之,如果没有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由此明显可见,要想成佛就必须发起恒顺众生的普贤大愿,直至最终圆满。这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凡夫在多生累世中都以自我为中心,将自身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其实这就是集的根本,是造成一切轮回业行和果报的根源。如果对此不作拔除,势必无法出离;要想得到解脱和成佛,急需逆转凡夫性、反其道而行之,才能恢复自己的真如本性。不发恒顺众生之大愿却想要成佛,则根本不可能,因为两者在缘起上完全相违。

把上述恒顺众生的涵义进一步拓展到圆满、周遍、无尽,即是恒顺的普贤愿王。

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

首先作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里一切种类的众生,都在圆满的心量中显现,无一遗漏。从时间而言,一直到众生界穷尽为止,随顺的妙行才穷尽。但以众生界等不可尽的缘故,随顺的妙行永无止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这也就是以全法界心、遍法界量来作意。

其次应知,随顺的境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一切众生的种类差别。以现相而言,众生是因缘所生法,由于因缘有种种不同,就出现了种种众生相;再从受生的类型、所依之处、种类、受用、性情等方面划分,就有无量无数的差别。

例如:人类、走兽等依地面生存;龙族鱼鳖等依水而住;夜摩天以上的天人依虚空而住。种类方面,不仅有六道所摄的各种种类,而且人类也有四洲人等各种差别。“种种色身”,指有的众生色身坚固,有的脆弱,有的微妙,有的粗陋等。“种种形状”,指有的众生横向爬行,有的竖立直行等。“种种相貌”,即美丑、黑白等各种差别,譬如欧洲人鼻梁高,非洲人肤色黑,亚洲人是黄皮肤等等。“种种寿量”,指有的众生住世长达多劫,但短寿众生仅能存活几秒种。“种种族类”,有的身份高贵,有的种姓卑贱,或者说有各种民族的差别。这都是由于最初始祖的因缘各不相同,导致族类代代相传下来的性情、习俗等也有所不同。“种种名号”,指众生界中的名号千差万别,有一类众生相就有相关的一类名称。

“种种心性”,性情也多种多样——有的强健、有的软弱,有的正直、有的谄曲,有的愚笨、有的聪慧,有的好斗残杀、有的温和慈善等。“种种知见”,指所持见解千差万别。有持一世论、三世论、唯物论、唯心论、常见、断见等,或者有的是苦行派,有的是享乐派,有的主张开放,有的主张保守……由累世串习形成了各种观念。“种种欲乐”,指各种爱好。有的酷嗜美食,有的喜好美衣,有的喜欢做学问,有的喜好经商,有的愿意从政,有的喜欢出家学道等等。其中每一种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种种意行”,指各类众生的心理活动千差万别。他们的起心、想法、思维模式以及心念运行状况都各不相同。

“种种威仪”:众生的行住坐卧,各种形体姿态也不相同。在受用方面,衣服、饮食、住处等千差万别。衣服有各种布料、颜色、款式;饮食有各种风味、各种烹调方法、各种产地;有的众生住在天上,有的住在海里,有的住在陆地等。陆地上也有高原、平原,城市、乡镇、山寨、海岛,各种风格的建筑、各种民居特点等。——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既然生于不同地方,也就易于形成不同的观感和心理倾向。

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也都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差别。有的没有脚,比如蛇;有些有两只脚,如鸟、人、猴子等;有些有四只脚,比如猪马牛羊等;还有多脚的螃蟹、蜘蛛、蜈蚣、百足虫等。或者按照十一生类来说,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再加上总通的一类生。

总之,由于因缘不同,所变现的众生相各种各样,且互不混杂,这便是现象界里的差别相。由此应知,十方三世一切刹海里的无量众生种类,都在法界心中圆满显现,对于其中的每一类,我都发愿随顺其心而普作利益。

无所偏执才能随顺

具体如何行持呢?心不偏在任何一类,没有自我执著、没有自己的立脚点,才能一切都随顺。反之,执著一类法的同时,必定排拒了其他,也就无法随顺了。虚空无心的缘故,能随顺一切,能含容无量种类的色法;镜子无心的缘故,能显现任何物相。同理可知,如果我们内心有个人的偏好执著,或者以自我为中心,就会违背随顺的内涵,成为修学恒顺愿王的最大障碍。

为避免这一障碍,我们当前就要往圆满的随顺看齐,朝此方向发愿,而且要随分随力地修持。以饮食为例,如果自己没有特别的执著嗜好,就容易入乡随俗,无论到哪里都随顺而转,与当地众生贴近,让他们觉得彼此同类,交流起来自然就方便。因为众生的心常常执取同类相,若能随顺适合其心意,则容易行持利他;如果让他感觉格格不入,那连相通的契机都难以建立。譬如到了四川,能跟当地人一起吃辣,就会很快彼此心心相融、打得一片火热。他们会把来者当成自己人,从而接受言语教化。相反,如果非常偏执地根本不接受吃辣,就没办法跟大家一起进餐。估计每次开饭只能分餐,在一旁拿个碗单独吃。这就很容易令他们觉得彼此隔阂,从而难以接受教化。

其他譬如衣服、语言、生活习惯、性情、爱好等方面,如果没有自己的偏执,能随他而转,就很容易得到他人的欢喜接受;而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必定朋友极少。譬如现代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多数人,很难与别人相处。即使是只有两个人在一起,都没办法互相随顺或友好相处。他们做不到事事为别人着想,只希望别人能随顺自己,由此导致心与心之间难以沟通;相反,心量大、能包容、肯付出的人,才能得到预期的一切。

其实,修学普贤愿王即是要展开一切妙行。一切的利他行,最终都落到恒顺众生,因此它是普贤行愿里最重要的一项大愿。也就是在任何世间界里,如果能随顺世人的心理状态,就能由此展开无量的利他妙行。由于息灭了我执,息灭了戏论执著,就自然消除一切障碍,从而以极宽广的胸襟、气象,随顺一切众生。

如上所述,真实中虽然一无所得,无人无法,世俗中却有着各种随缘而起的现相。懂得这一要点后,在不执著任何相的同时,随顺世俗中的显现相状及其作用,把众生引度出生死,让他们得到解脱和成佛。这就需要我们随其心意而作利益,在缘起上首先相合,才能逐步摄化。以不著实有,就能不起偏执,从而无碍遍入于任何世间界中;由不著空,就能处处顺应缘起,恰如其分地作利益。所以,诸佛菩萨都能示现千百亿化身,遍入众生界中,众生应以哪种身得度就示现哪种身而说法、摄化。

犹如明镜,如果有所偏执,就不能平等地显像——现黑即不能现白,现美即不能现丑,现高就不能现低等等;但由于明镜没有执著之处,所以能够随顺实物而现。同样,修普贤行愿是要在众生界、在任何时处都不住相而随顺。以无住的妙行,平等、周遍地随顺,“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不住二边才是契合中道。

那么,以何种态度与行为作随顺呢?

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要求完全以平等心来对待,不因为众生还处在迷梦中就轻视他,而是知道众生在实相中都是万德庄严的佛陀,平等无二,所以不对他作下劣想。如是对于无数种类的众生都没有偏执心,一视同仁地平等做各种承事供养。犹如敬奉父母、奉事师长,以及阿罗汉,乃至如来一般。

等无有异”,指完全平等,没有差异。如何孝敬父母,就以同等之心来服务众生,帮助众生;或者奉事师长时是哪种心,就以如是心来供养众生;对待圣者阿罗汉、菩萨、如来有何等恭敬,就应如是对待众生等等。也就是完全放下自己,把众生视为极尊贵,才是普贤平等的利他行。

因此,不应故意限制心量,或有所保留,应该完全舒展,称性而发起自己所有的心力。由于世间人深重的人法二执,使心思格外地复杂、扭曲,往往以一己之见,把众生分为多种党类,对某些人是一种态度,对其他人是另一种做法。他会说:对我好的人我可以对他好,如果跟我关系不好,那无论他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不去帮他。或者跟自己不同民族、不同观念、不同文化、不同品味的人都是异类,绝对不能给他们任何帮助等等。

其实这种偏执是被虚妄心识的力量控制的结果,是作茧自缚、自我封闭的状态,怎么可能出现周遍无碍的普贤大行、成就如来不可思议的功德呢?对于来自妄心的指挥不是听信而要看破它的伎俩,发起自己的善根力,借助《普贤行愿》,极快速、广大地开发自性。起初就以圆顿大法的姿态开拓胸襟气量,就很容易发展到广大、周遍、无尽的程度。否则,缩小心量、形成一整套错乱的驱动机制,就只会出现各种颠倒的行为,导致越来越堕落。

经中“平等饶益一切众生”的“平等”二字很重要,意为不作区别对待。不会对此者友善,对彼者不友善;对此者尽一分心,对彼者尽半分心乃至更少等等,以此自闭心量。其实,利他即是自利,若未了悟这一道理,取舍方面必致偏差。由于心量受限制,内在的驱动机制便偏离正轨,串习成性后很难策励而发起平等饶益之心。相反,如果了知应如何起心,透彻观察了发心的机制,之后才能每一次运心都不去局限,而是尽可能地全面发起。加上日积月累地熏习,以造作等流的作用力,会使得行者很快成为普贤菩萨。

由此可知,修持随顺行不可带有世俗的“势利眼”,或各种偏执心等各种我所执的产物。也就是首先确立一个“我”,然后在“他”当中分很多类别,每一类别中又有三五九等的各种差别。现在正是要打破这一切狭隘偏执,发愿对任何众生都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区分对待、随顺因缘尽心尽力地来作饶益。即使当前难以真正做到,也一定要发起愿心。所谓“随顺”,不外是拔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桩子,来换成以众生为中心。或可称为“自轻他重”,或者“我爱执转成他爱执”等等,都是同一法义。

以下通过譬喻来了解随顺众生的行为相。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首先体会,“平等”的涵义在于,犹如大医王般,对于任何病人都尽心尽力地医治。他不会分别:“这是我的亲人,我给他好好治;那位患者给了我一万块钱的红包,肯定给他用最好的药;另一个人连医疗费都交不起,我不给他看……”如果都是为了谋求自我利益,心就不能做到平等,会观待别人对自己有多恭敬、给多少利养才去帮助,他必定不是大医王。

其次要理解“随顺”的涵义。例如良医诊病,完全是为病人着想:他得了什么病?病因在哪里?我怎么才能治好他的病?之后唯一按照病人的情况来给予医嘱、对症下药等,念念都以病人为中心。如是为利他众所发起的行为是无量善法的根源,即使仅是世间小善,也必然以能利益对方才叫做善;如果以自我为中心,则将成为一切衰损的根本。

“于失道者,示其正路”,又假如一位路人迷失了正道,需要一名向导来指示。此时,菩萨就要一心考虑他的需要,为他做最恰当的指示。

譬喻的内义在于,众生未曾走过菩提道,不懂得该如何一步一步地修行、踏上正道,所以要给他做详细的指导——指明内心困惑迷茫的根源,讲清误入歧途的相状等等。如果对于他心中的困惑不做排解,反而去滔滔不绝地演说无关的内容,则并不是随顺他的根机,也不会有效果;只有为对方着想而行利他、承事等,才能契合众生心,才叫做随顺。

又如一名厨师,由于考虑到众人口味各不相同,为了随顺大家,就会把饭菜做得合乎每个人的心意,让他们吃得开心、满意。或者开养老院,就要随顺老人们的心而作利益、承事,以此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一心考虑怎样才能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好,才叫做随顺。

“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众生在漆黑的夜里行走、取物、做事等都不方便,就要及时为他带来光明。也就是恰如其分地相合众生心,合乎他的需求,所做行为能起到帮助,才叫做随顺。

譬喻的内义在于,当众生处在无明暗夜中时,尽早以正法的光明来照亮他的内心。

总之,无量无边的利他行,都是恒顺愿王的行为相。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何以故”,为什么要像对待佛一样,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呢?首先详细抉择随顺妙行的理趣、确立正见,行为上就能非常干脆、彻底地行持。也就是说,开知见相当重要,如同睁开眼睛才能看清道路和方向般,一旦见解明朗,之后的立愿、起行等都会自然发展广大;否则,心有困惑、犹豫、怀疑等,就无法猛利地发愿,更不会坚定地行持。

一般往往认为,对于功德圆满的佛当然应该恭敬承事,但众生卑贱下劣、愚痴蒙昧、行为颠倒,有各种烦恼、恶业,为什么要像对待佛一样地尊重、供养呢?其实由于缺乏平等心,导致当前做不到随顺妙行;一旦把其中的道理抉择清楚,在观念上就会发生极大转变,从此精勤修习菩提心,视众生为如意宝、时时利益众生等并不难做到。例如阿底峡尊者遇见一条狗,也会说:“这就是我的母亲。”他是真正以慈悲心对待一切。或如《法华经》所载,常不轻菩萨见到四众中的任何一者时,都会礼拜赞叹:“我深深地恭敬你们,不敢轻慢,你们都将作佛。”

由此可知,如果能随顺众生,其实就是随顺供养诸佛;如果尊重承事众生,就是在尊重承事如来;使众生生欢喜,就是使一切如来欢喜。

转变以往不正观念,让我们试着体会佛心。诸佛视众生如独子,如果我们都能以平等心作饶益,善待每个众生,无疑是佛最欢喜之事。以前曾讲过譬喻:一个父亲有两个儿子,一个只知道索取,只考虑自己;另一个每天都顺合父亲的心去做事,当然父亲会喜欢后者。父亲代表诸佛,如果我们一心随顺众生去作饶益,其实就是随顺诸佛,合乎佛心。又譬如母亲有很多孩子,我们随分随力地帮助兄弟姐妹,就是在随顺母亲的心,是对母亲的大供养,是尊重承事,也是真正能让母亲生欢喜。

所以,我们不妨着重在自心上体会:如何才能随顺佛的心?不外乎随顺众生、利益众生。由能符合佛心,才算做了供养、承事。如果只懂得表面上的供养,却没有更深远的眼光,而认为我只需恭敬佛陀,对众生不屑一顾、轻视嫌弃是理所当然,这就没有合乎佛心,也无法真正令佛欢喜。

通过此处的抉择观察,把这一道理想透彻,之后会很容易发起行愿。因为以毫无疑惑的见解明了其中理趣,如同目见一条笔直的路,以完全正确的方向通往最圆满的境地,就必然会毫无疑惑地踏上去;反之,迟迟不肯前进,不能趣入,是因为见解未明,看不清道路。

其实,任何符合佛法的行持都远离过患,且自利利他、处处有极好的受用,修学以后会越来越欢喜自在,心智开通,行事明达。例如行此“随顺”,若真能发心利他,实际就是利益自己。心开拓得越广,自己所得的利益也会越大。相反,若是心不开通,封闭、狭小,执著深重等,就必会有各种错误的计较、判断。不仅想法有误,行为也未必高尚光明。或者即使做到了一些,却很难真正利益自他,甚至出现负面效果。由此可见,正见犹如眼目般的关键作用,能促使修行快速进展。

再说,不愿利他其实是封闭自心,反而在害自己。如果一直把自己的心量局限在小范围里,就难以跟大法契合从而修行上进。相反,利他即是自利,一旦发起普贤行愿,自心于此随转,将其作为每天的功课、再再串习,如是不断加强等流的力量,心量才会越来越大,逐渐堪能接受乃至修持大法。心量和修行之间有如是很密切的关系。

依于此理,串习以恒顺众生之愿起心直至娴熟,就不会落在局限、偏小、自私等状况中。不仅如此,按照十大愿王的每一愿都如是作意、修学熟悉之后,由于量的圆满、周遍、无尽与广大,每当礼敬、供养、忏悔、回向等时以全法界为所观境,内心的发愿极其彻底,全身的脉络都会活健畅通,整个人的气象也不同,乃至后文的“一念一切悉皆圆”等五种果都将现前。

以下讲述“以大悲心随顺众生即是供养如来”的道理。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总括而言,由于符合如来心的缘故,随顺众生就是供养诸佛。具体则需了知:如来以何者为体?他是如何圆满道业而成佛?我们怎样做才是对佛的真实供养?

诸佛如来都以大悲心为体,能够随顺佛心才成为真实供养。譬如父子种姓既然相同,父亲作何行业,儿子也需要如是行持,这才算体贴父心,成为孝养。懂得此理后,会非常心甘情愿、欢喜地去利益众生,不会抱怨众生耽误了自己亲近、供养佛陀的机会等。

诸佛因地也都是因众生而发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起菩提心,再因菩提心成就等正觉,从始至终大悲心都不可或缺。我们如果能以念念利益众生来长养菩提花果,就合乎菩提道的法则,合乎诸佛如来一贯的行持。如是自心随顺符合如来心,才成为供养;否则,心已背离或不随顺,或者气氛不谐,无论表面上做了多少,也不成为真实供养。再者,利益众生能得十方诸佛欢喜加持,更何况大悲心符合自身的佛性,佛性由此得以开发,将不断地长养菩提花果。这是以悲为方便而得到智慧,其中道理,十分微妙。

以譬喻抉择:在旷野沙漠之中有一棵大树王,如果它的根得到了水,那么枝叶花果都会生长繁茂;否则,枝叶花果都无法发荣滋长。“大树王”,比喻正等觉佛性,它需要借助利他之方便才能显发。否则,缺乏了大悲的滋润,自我封闭的内心如处荒漠之中,诸多枝叶花果般的功德就难以生长。而众生犹如树根,大悲饶益如同以水浇灌,能令本具的枝叶花果滋荣茂盛,繁花硕果,无量无数。

未明此理时,总以偏狭的想法自作主张,自定行为章程,以为要如何如何做才能占便宜、得利益。岂不知那些由无始积习形成的看法,不过是在错觉中做出错误判断的非理观念。终究会发现:跟当初预想的结果截然相反,恰恰事与愿违。以为能利益自己,其实是自我损害;以为对自己有损,实际是得到大利益。

讲记上文一再强调,二我执是障碍自心妙用现前的根本。使我们一直在妄想的小圈子里打转,发出错误的心念、行为,得到的只是由错乱心识变现、毫无实义的果报;认清彼等伎俩后,就要把二我执从内心逐步清除,让自性普贤的力量得以显发,遍现光明、平等的妙行。稍有善根者应能体会到后者完全契合本性,跟前者截然不同。即使只是完整念诵一遍《普贤行愿》,洞见所述广大圆满、周遍无尽的境界超过一切世间量,也会意识到它指示了一条回归本性最直接的路,以此必能真正开发心性的无边妙力。

领悟此理,才能以极大的积极性主动投入于普贤妙行中。以观念的猛醒,智慧的开发,使行为的张力变得无限无边,在任何时处都充满朝气。若能进一步推展这种力量,达至圆满、尽法界的量,就会成为普贤行愿力,能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一直乐此不疲。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疲厌,不外是因为觉得自己吃亏了,有苦了,不理想,或者枯燥乏味,没有乐趣等等。其实还是没有通晓,其中的缘起律最为符合本性,如是行持也最具无穷利益,否则,疲厌自然烟消云散,怎么可能疲厌呢?欢喜都来不及!

菩萨又名“勇士”、“坚固”。意为内心勇悍、不动摇,以此能够度越菩提行海。我们既然誓愿开显本性所有的力用,就首先需要明理,需要具足胜解信。在道理上断除犹疑、得到确定之后,发愿和行持才能有大力量。

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欲求证得诸佛菩萨智慧花果,只要用大悲水利益众生就足够了。悲为方便,智则是方便生,由悲发智。

本具无量的智慧,在众生位被我执封闭,找不到本来的面目,反而一直把妄相看作自己,并以习性的力量固执不已,犹如陷入怪圈一般,不得出脱。只有在根本上将我执拔除,才能“尽大地是法身”;如果死死守住,时时紧盯,认为当下五蕴幻相才是我,则万法就不是自己,也就不随己自在了。虽然以为是在利益自己,但实际只是作茧自缚。这背理而行的我执作为轮回动力的源泉,一切颠倒的心态、行为,各种的违逆、衰损等,全都由它而来。由于无法生发善根,本性的菩提大树就一直枯萎不振,开不出智慧花果。

如今正是要用方便来扩展心量。不以自我为中心,恒以众生为中心。将我爱执转换为他爱执,转换为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等,只要能转换自心,发起菩提心,就有了广阔的心量,不再念念想着:一定要利益我,什么都要供养我,随顺我……

过去世中念念为我,使本来的佛性以妄想而蒙蔽、迷失,从众生内心只会不断地出现贪嗔痴、各种杂染业以及苦恼,成为“法身流转五道”。虽然是以法身起用,但依随迷染因缘与颠倒无明的配合,就只会出现各种贪嗔痴、嫉妒、我慢、谄诳、散乱等烦恼心,乃至无数的惑业痛苦。可见,这种我执的方式完全是颠倒,完全是自损损他、自找苦吃、自找迷乱而已。现今不再任其发展,誓以普贤行愿来及早回归,显发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生命的最终归宿,也就是成就等正觉,或者说现前寂光净土、回归法界等等。

总之,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即是方便,方便生则是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无上庄严的智慧花果,是以修悲心、发菩提心、饶益众生而自然出现的。

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缘故,菩提属于众生。如果缺少了众生,一切菩萨都不能成就无上正觉。因为没有境缘,就无法发起悲心,从而不生菩提心,方便也就无从谈起,又怎能开发本性、成就无上正觉呢?

只有在众生界中随顺众生修行,开启心性的无边大用,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大圆镜智才会无余显发。

本性之中,智悲不二的缘故,启开悲心则智慧的妙用自然出现。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当一个人以悲心为别人考虑时,他的善巧方便也自然能做到种种难行之事。又譬如一位女性出于母爱,自然会做出各种照顾孩子的行为,并不需要他人教导。这也是内心的一分慈悲显露时,一分智慧也就跟随而具足。当然,由于欠缺佛法,悲心和智慧会开发得很局限,且只限于自己所执著的对境。而修行人则应以极远大的眼光,从有限的一点一滴扩展到无量。比如一旦发现随喜之心符合本性,就要尽可能地扩展,无限地扩展,乃至推展到普贤随喜愿王无尽的本性,之后的修行必定突飞猛进。

由此不难看出利他的好处:能够随顺众生,内心就开明而畅通,有助于修行的成长,形成博大的胸襟,乃至升华自心,拓展生命的境界。德性、智慧不期而至,同时,无论到哪里都深受欢迎,因为他在任何时处能体贴、照顾、关怀其他有情;相反,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可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大家会觉得他习性深重,从不替别人着想,只知道为自己考虑等等。

大乘行人既已发誓利他,就要作圆遍的开发。不应只是短浅地注意到一个小范围,而应当怀有一种大气魄,把自己设定的各种屏障,像是民族、观念、心性、文化等各种偏执全部扫空,以法界为量,把自心拓展开来,把关怀遍周法界。任何一种偏执都会成为一道墙,把自心困于其中。譬如以民族观念执著自方,对其他民族一概排拒,就等于自作障碍,不愿包容、随顺所有人。

如果任由偏执心作主,它就只会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东西,把其他一切都拒之门外,又怎能发起普贤大愿呢?它与本性或所证的法界根本不相契合。我们修学普贤行愿,无非是要返迷归悟,全盘改过自新,要意识到自己即是周遍的体普贤,要证到跟普贤菩萨同等的境界。然而,当自己不被偏执所转时,才是真正开始随学。

如何随学呢?观念透彻之后,依经文所说而如是用心、作意,立愿之余实际行为也做到随顺,就直接契合了普贤果地。如此一次又一次地随文作观,自己终将成为普贤菩萨。最初以缘起的慧眼认识到理如是、法如是,观念上的完全确定使心力猛利,乃至一念之间超越无数时空,把所发行愿扩展到尽未来际。这就是以智慧的力量,使得内心无限开发。

若能如此,则此次修学《普贤行愿》才算是具有了实义。否则,对于其中甚深理趣并不理解的人,虽然念诵也有功德,但并没有切中要害。无论修学任何一部法,都需要猛利地变动自心,需要一种很大的感悟,来发起尽未来际奉行不渝的心力。由此才能真正进入角色,不会觉得《普贤行愿》等跟自己无关。拓开了这一根本,才会有“深心渴仰”的内涵,才会开始真正至心受持。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于此总结“以大悲心随顺众生就是供养如来”的理趣。

如果过去以片面的观念,偏要把佛和众生分开看待,不符合平等性,现今则需了知,众生和佛同气相连,我们对众生平等用心,才能成就圆满的大悲,以大悲心随顺众生,恰恰是随顺了诸佛,成为对诸佛的真正供养。相反,如果舍弃众生而供佛,即使再多的供品也不成为真实供养,佛显现上也不会欢喜。譬如母亲有很多孩子,如果自己对兄弟姐妹弃之不顾,却拿很多东西拼命地讨好并向母亲表白,母亲也未必欢喜——不能替母亲分忧,就不成为供养。

可见,任何行为都需要首先以智慧抉择,之后做任何事才能善巧融通。有智慧的人无论在哪个场合,都会随顺众生,一团和气,没有障碍;没有智慧的人则不仅见解上搅扰不清,而且行为上也总出现偏差,前面似乎处处有障碍。其实是因为未随顺缘起规则,未随顺于真理之路,当然就行不通。

古人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遇到挫折、困难,或者各方面处理不恰当,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从自身上找原因。行不通肯定是因为自己没把握好关要,导致打不开心量,走不顺路途。或者一旦背逆正理,则无论是伦理关系,还是自己的心情、环境,方方面面都感觉不通。这些就是业障相。等到调整过来自己的观念,理路顺畅了,方方面面的关系也就顺畅,很多事情自然通行无阻,业障也很快消除。

普贤行正是符合法界,符合本性的缘故,依此行持,必无任何不通畅处。自心开通,方方面面也就通畅,这就是无碍。如是进展下去,必然出现无障碍法界,出现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如果内心排斥普贤行愿,首先落于法我执的罗网当中,进一步落到更低层的人我执的圈套中,一整套的错乱系统会使其处处不妙,处处碰壁,处处不通。同时感觉憋闷、忧郁,内心翻动不已,状况很差。内在系统一团糟,外在也不会感召妙好的境界,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等都越来越不善妙。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随顺愿王最终同样是推展到无尽。《华严》里处处是十无尽句,表示法界没有边。任何局限、边际都是自己的虚妄分别圈定出来的,然而法界没有尽头与边际,所以我们发愿也应当归于无尽——时间无始无终,空间无边无际。

直至虚空界穷尽,众生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的随顺才穷尽,由于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无有穷尽的缘故,我的随顺也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就是我们的行愿,也是我们生命的发展方向。

一般世间人说的是天天要随顺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划圈圈,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等等。始终在这股势力当中缠绕不休,无法出脱,即是轮回。心心念念都在想:我怎么能得利益?或者怎样能使别人供养我、恭敬我等等,一切时处的出发点都是自我。岂不是成了随顺自己而“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比如,每天化妆需要好几个小时,做三顿饭又是很长时间,加上求名求利,求财求色,日日夜夜为自己奋斗不息。这颠倒的“无尽”,无疑是造成无尽轮回的根源。

现在则需反转过来,放下自我、随顺众生。自从内心发起了这种称性的行愿,就已经相合于法界之量,而不会有偏小或不平等的情形。自此,生命的道路可以决定下来——我们希求恒顺众生的普贤行,而且要扩展到无尽的时空界当中,使随顺没有终点、没有结束,成为无尽的行愿。尽法界的一切世界海,一切众生类,无论在哪里,都要建立普贤幢。任何时处都以平等饶益的心,行持随顺众生的普贤行,没有一刹那间断。

如果真能如是发愿,则必定一时之间就摧灭五无间罪,并如同核弹辐射般,极快、有力地消除各种内心的症结与偏执等。之后,由体普贤中任运发展出用普贤,从而速疾证入本有的普贤妙行境界。

第十章 普皆回向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第十大愿——普皆回向。

可分为三:一、所回向的善根;二、回向之处;三、祈愿处。

一、所回向的善根,指从最初礼敬诸佛到最后恒顺众生之间,所有的善根合集(,无所保留地将彼等全部用作回向)。

二、回向处,指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种类的众生。这种没有任何时间、空间、种类等局限的平等、周遍的回向,需要把心量完全打开,以尽法界量来作愿。法界心中有多少众生,就在一时之中把所有善根回向给每一位。

基于自己和众生实际同体,只要如是运心作意,善根就能入于一切众生心中。也就是说,在法界之中,自他并不是无关的他体,而是互摄互入,无有障碍。犹如帝网里一颗宝珠的影像,能遍入于一切其他宝珠;又如身心本为一整体,心里生起的任何念头,对于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会起到相应作用,即使一念善心也能当下滋养全身。因此,我们起心作普皆回向的力量,当即就能入于一切时空而发生效力。总之,法界的运转原理并非机械式,它无法用固有的方程式来表达,而是不可思议的玄门境界。懂得此理后,更应当平等、周遍地作回向。

三、祈愿处:把一切功德都回向给众生,祈愿他们离苦得乐;远离一切邪道,步入一切真实正道;祈愿众生的苦由我来代受,我的一切安乐施予众生。

出于法界同体观,菩萨不会把众生视为异己之外人,而是不区分自他、对待众生等同自己。这就是“推己及人”的精神——推一己置于法界一切处;同时也是“恕道”最极致的发挥。“推己”即“恕”,自己希望如何,也就希望众生如何。以法界大家庭的观念,以一种大心量,把一切众生都视为同胞,乃至同体。由此不再排拒众生,而是把众生之事肩负在自己身上。或者更直接地说,众生之事与自己的责任没有两样。犹如自己脚痛的时候,手马上会帮它揉;脸需要护肤品时,手也马上帮它涂敷一般。

又比如,认为这双鞋是自己所有,就会不计报酬、尽心尽力地把它擦亮;如果认为是别人的东西,则不愿意去擦。这都是因为做了自他的区分。《释量论》中说,烦恼即是从区分自他中生起,由于分别自党他党,就必然对自党生贪,对他党生嗔——比较之后才会有各种不同的对待等。否则,不分判自他,没有此等妄想的动摇,也就容易恢复天然的赤子之心。众多幼儿在一起之所以能玩得很开心,是因为第六意识尚未完全发展,不会太多地去区分是不是“别人”等;长大之后则不同,强盛的自我意识使他不自主地区分党派、高下。加上受到各种戏论文化的影响,城府深沉且自私、狡诈、偏执,常与别人冲突、斗争等等。既然偏离了真理的轨道,回归也就要按照缘起律而修,逐步地从畜生性恢复人性,转成天性,升华成佛性。自己需要以这种方式回归,众生同样需要如是回归。所以,关键也要回向令众生入于真理的法道。

由此可知回向的方法: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如同我希望常常得到安乐、远离病苦般,祈愿一切众生都恒时得到安乐,没有一切烦恼等的生死病苦。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祈愿众生一旦想去行持违背真理的恶法时,他全都做不成;当他随顺真理修善业时,则都能快速成就。这也即是“一切皆成佛”的大愿。

由于深知走真理之路最为重要,因而祈愿自己在生生世世中,心心念念都符合真理,行于离苦得乐之法道中,刹那也不偏离。从此开展出一条光明之路,逐渐步入人天正道,乃至涅槃正道。希望自己走正路,对于一切众生也同样如是祈愿。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祈愿让众生都踏上离苦得乐的正道,入于圆满的菩提道,其中包括了三士道所摄的一切法道。

“恶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是指地狱饿鬼旁生三恶趣。众生由于被业果愚蒙蔽,无视善恶因果的缘起律而造下恶业,结果落入三恶趣的险道中。对此我们应当祈愿,让他们心中都能树立因果正见,按照因果法则断恶行善,以此关闭三恶趣之门、开启增上生人天善趣的道路,即是趣入下士道的修心。

以广义而言,“恶趣”指六道。只要尚未从生死轮回中脱离,就始终落在苦海当中,所以都是险危恶趣。对此祈愿,让众生都能了解四谛与无我之理。轮回唯一是苦性,一如既往愚痴地积集生死业因,只能继续在苦海里挣扎,一旦认识到这一点时,才会开始回头,才会生起求解脱的心;进一步了解到,生死的根源是人我执,由此产生烦恼和罪业;而“我”作为虚妄分别的产物,其实本不存在;认识之后加以修习,轮回的整套运行程序被“切断”、不再发展时,才算是关闭了轮回之门,通向涅槃正路。其中又包括解脱和成佛两种。单从自分上说,是(趣入中士道,)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从普度众生而言,则是(趣入上士道,从而)成就佛果。

如是将所作的一切善根,全部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以善根的力量把他们安置在三士道修心的轨道当中。每一次都要如是回向,关怀遍及法界一切众生。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法界心当中的众生,不是此外毫不相干的法,所以众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都应该关注。区分自他等的造作心态不相应法界的缘故,其实会很累。

譬如为别人做事,如果不去分别就很自然地做;一旦想到这是“他”,就会觉得自己为什么要为他做呢?浪费我的时间!于是内在的程序马上转变,再也没办法很自然地去做。在任何环境里,众生都是如此可笑可叹地以虚妄分别进行诸多划分。又如在一处办公室里,往往会分成几派,他们总是按妄识的习气,去分判自党或是他党。几十人的班级,往往也是同样分为好几个党派。甚至四五个人的小团体也有各种划分。随学普贤行愿则要灭除这一类分别,把身体和妄心扔到东洋大海,将自己回归全法界量。从此,回向的时候是圆满、周遍地展开,发心为全法界心,尽法界量的众生普遍无余地回向。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

去除自他分割的偏执后,就要祈愿,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众生,由三门积集各种恶业所感的一切极重的苦果,全部都由我来代受。这也是自他相换的修法。

过去是想:有苦你去受,有乐给我享;现在与自私观念完全相反,是有苦我来担,有乐全给你。如是反转而修,就能直接破除自我的执著,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利益自己。开通观念后,会心甘情愿地乐于如是回向。

“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修习代众生苦以后,使他们都得到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意为把一切安乐和功德都回向给众生。

譬如自己发了一笔大财,但并不是一个人独吞,而是全部给兄弟姐妹们分享;同样,善根和安乐也不要只想着给自己享用,由于众生都是法界同胞,应该以宽广的心把所有功德都分给大家。

如果坚持“我一定要利益自己”,那就找找所要利益的“自己”到底在哪里?或者认为:“我只有利益自己才是占便宜,才是妥当,利益别人就吃亏了”,那就不妨想一想:这样做真能利益自己吗?其实,我执的行动逻辑让自己苦了无数劫,亏了性德,不符天性,造成无量的衰损,它真正是在损害自己。所以现在应该赶紧回头,把过去的所作所为全盘否认、彻底摧毁,开始逆习气而行,一改过去的行动方式,转去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都得到解脱,成就无上菩提。这种意行不但不会损失自利,反而能快速成佛。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最后仍然是要把回向推展到无边际的量——虚空界穷尽,众生界穷尽,众生业穷尽,众生烦恼穷尽,我的回向才会穷尽,以这些不可穷尽的缘故,我的回向永远不会穷尽。念念相续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每天认认真真地作回向,是修行人理所当然的本分之事,就像每天需要吃饭一样。或者譬如有阳光就会散播热力、有水就会滋润草木,自心有了普贤行愿的“热力”,就一定要回向。而且,由于众生的需求没有穷尽,普贤行愿的回向也就不会穷尽。自从真正信受普贤行愿起,每个人都成了在菩提道上永不停歇的行者。出于胜解信的决定,发起普贤行愿后,就甘愿把一切利生之任往自己身上担负。自此趋入普贤行愿海,并获得后文所说无量无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