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经题与品名

第一篇 经题与品名

第一章 经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个经名在七种佛经的命名中,属于人、法、喻具足的经名。“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则是譬喻。以通别二名来讲,“经”是通名,“大方广佛华严”属于别名。

第一节 解释别名

以所证和能证两分来划分。所证是“大方广”,能证为“佛华严”。

以下次第解释:

第一目 所证——大方广

“大方广”这三字表诠的是众生心性的体、相、用三大。“大”指体大,“方”指相大,“广”指用大。这三个大的涵义依次解释如下:

甲、大——体大

“大”字表诠的是心性的体大,有常和遍两个意思,本体横绝边涯是遍,竖无初后是常。

这是就时空两分而安立的。首先,我们从空间方面衡量,作为万法的本体,它不会是住在某个方所的现相。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空间上要显现某个相,一定要观待各个方分和合,不然是显不出相的。既然是观待他法而显现的,就没有独立的自性,而只是虚妄的现相。而本体是真实的法,因此它不是空间某处的现相。再者,观待各个方分,才出现空间上的形体、大小、次第等。而本体不是观待方分所成,所以没有形体,没有处所,也就没有内、外、上、下、四方等的边际相,因此它是周遍的。

再者,从时间方面衡量,本体是无为法,不是因缘造作的,所以既没有生也没有灭。没有生就没有初际,没有灭就没有后际,因此它是常住的。

这样就知道,本体的大是绝待的大,不是相对的大。这又要透过对比来认识。相对的大是指,在自身上并没有大的自性,而只是观待其他法假立出的大。举例说明,桌子自身并没有大的自性,在没有观待其他物体时,无法说它是大还是小;但是在观待以后,就有大和小的安立,相对茶杯就安立它是大,相对房子又安立它是小。如果它有大的自性,应当在面对任何事物时都是大的,不会在面对房子时又变成了小。像这样的桌子的大,只是依他而立的,并不是自身有大的自性。本体的大不是这种假立的大,由于在体中没有任何对待的法,所以是绝待的大。这个大不能想成是空间有个很大的形体,或者想成时间相对漫长。也就是说,在本体里没有任何相对二边的相,所以是绝待的大。

乙、方——相大

“方”字表诠的是心性的相大,有轨持的意思。比如桃花持着粉红的色、柔软的触和芬芳的香等相状,而不会变成其他。就像这样,每个法都持着自己的相状,不和其他法混乱,称之为“方”。

世俗法的范畴里,色法有长短、大小、冷热等的相状,心法有善恶、贪嗔、强弱等的相状,这些仅仅属于妄识的范畴。而这里是指,超过恒河沙数的性功德法,属于自性元成的无为法,在本体上永远持着这些德相,从无漏失,称之为“方”。这也就是世尊成道时所说的: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仅仅是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这里有个问题:既然本来具有智慧德相,也就是本来成佛,那为什么又成了众生呢?

这是因为当初一念无明,不认识本具的真性,反而把自心变起的假相执成真实,这以后就不断地缘着假相分别执著,落入了迷梦般的境界。以这种迷乱力,就变出了无数惑、业、苦的虚妄之法,无法从中脱离,结果沦落成了流转在五道里的众生。

这里还要从正反面这样体会:这本具的智慧德相,随着迷染缘就会现起无数错乱的作用;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能息灭这一切错乱的因果,不再受错乱力的拘束,这本具的智慧德相一定会任运地现起不可思议的奇妙作用,这也就是一切诸佛任运作一切利他事业的大根源。

丙、广——用大

“广”字表诠的是心性的用大,有包博的意思,包是包罗一切,博是广博无边。这是指本体中具有能造十法界因果的力用。

三个大的关系是:由于体大恒常周遍,相大具足智慧德相,因而具有一切力用。要知道,诸佛能证入普贤行海,能流现净土无量依正庄严,能显发事事无碍、不可思议的行境,都是因为心性具足如是用大的缘故。

下面再简要地按照差别义来显示本性用大的涵义。

总的来说,心性随染净诸缘,能显现十种法界的各种差别相。按染净两分大体来说,心性随着染缘显现六凡法界,随着净缘显现四圣法界,凡是十法界中的正报身心、依报世界的一切现相,无一不是心性随缘变造的。所以,在一切法中它的力用是最广、最博的。

对于心性随缘变造的涵义,还要这样结合比喻来认识:比如,水体是不变的,但遇到寒冷的缘就凝结成冰,遇到温热的缘又融化成水,乃至升华成气。这就是水体随缘而变成了三种相。又像金子的本体不变,随着打造的缘能变出各种金器,包括金碗、金盆、金首饰、金佛塔等。心性就像这样,能随缘变造。金子代表本体,打造的缘表示所遇的染净诸缘。

具体地说,心随着造十恶业的染缘,就显现三恶趣法界;随着五戒十善的染缘,又显现人天法界;随着四谛十二缘起的净缘,显现声闻缘觉法界;随着六度万行的净缘,显现菩萨法界;随着大方广的净缘,显现佛法界。由此看出,十法界依正因果都是真心随缘所现,这说明本性具足用大。

唐朝有个宪宗皇帝曾经请清凉国师进宫问法。唐宪宗问:“《华严经》所说的法界是什么意思?”国师回答:“法界就是众生的身心本体。”

从这段对话就知道,大乘佛道所要证入的大方广法界,正是一切众生本具的性体,当性体彻底开发时就是成佛。

以上解释了所证之义。

第二目 能证——佛华严

“佛华严”这三个字是表诠能证入大方广法界的要道。“佛”是觉照的意思,念念不离觉照才能证入法界。先是生起始觉,再合乎本觉,以至达到究竟觉,这就是回归法界的路线。因此觉照是成道的根本。

“华”有感果和严身两层意思。以花作为因能感得妙果,以花的荣耀能庄严色身,这是比喻以芬馥的万行能感得佛地妙果,以荣耀的众德能庄严佛的十身。总的是指修持菩提道有成就佛果十身的作用。

“严”字是从作用宣说,包括“能严”和“所严”两层意思。能严是花,所严是果。就像用花能庄严环境那样,以内心显发心性的体、相、用,就能庄严佛的法、报、化三身。由这佛华严的妙道,能证得大方广法界,所以是能证。

第二节 解释通名

“经”这个字是一切佛经的通称。梵语是“修多罗”,直接翻过来是“线”,意思是像线一样,贯穿了种种妙义。但是在汉文里用“线”字不庄重,所以译为“经”。

从前讲儒教的经典时,是用法和常两个意思来解释“经”。所谓的“万代同规名法,百王不易曰常。”它的意思是说,儒教经典里说到的人伦善道法则,的确是安乐正道,千秋万代都需要共同遵守,所以有“法”的涵义;百世王朝的帝王治理世间时,都不能改动这些大法则,所以有“常”的涵义。

而对于如来的圣教,应当进一步解释为:十界同遵名法,三世不易曰常。这就点出了“经”字的涵义。一来,佛的圣教是十法界有情都需要遵循的法则。这是真理的大教,开示了离苦得乐的正道,因此是“法”;二来,因为真理是不会变动的,所以即使经历了无数的时间,也不会有任何变动,这叫做“常”。

结合本经解释,这部华严经法是以证入毗卢性海为宗旨,其中说到的任何法轨和道果境界都谛实不虚,不会随着时空和因缘的迁变而有错谬,十界有情都要共同遵奉此法道来成佛,因此有法和常的意思,堪称为“经”。


第二章 品名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这是《华严经》里的最后一品。对这个品名,下面从入、所入和能入三分来解释它的涵义。

第一节 入的涵义

这里的“入”是指智慧冥合法界,而不能认为是两个他体的法,一个入进另一个当中,如同人进入房屋那样。这意思是说,过去只是由一念无明,不认识真如,似乎心脱离在真如之外,实际从没有脱离;后来一念顿悟,回归了本心,就叫做“入”。好像一个人本来有头,忽然迷醉了没见到本头,还以为没有头,这时他的心似乎脱开了头,实际没有脱 开。后来一下醒觉过来,发现头就在原处,从没离开。就像这样,彻悟后智慧合于法界,回归了本位,就叫做“入”。

第二节 所入的涵义

所要证入的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

为了理解“所入”的涵义,分成两目来阐述:第一目、何法不可思议;第二目、何故不可思议。

第一目 何法不可思议

这里的不可思议是指远离了客尘系缚、本性力用全体显发的大解脱境界,这又要分成解脱和境界两段来认识:

甲、解脱的涵义

如同《别行疏钞》所说:解脱有两种:一、作用解脱;二、离障解脱。作用自在,脱离了拘束,称为作用解脱。具有如量智和如理智,解脱了事障和理障的缘故,得到离障解脱。二者的关系是,以内在远离障碍的缘故,致使外在的起用不受任何拘束。这断证两种义相资相成,总的称为解脱。

下面具体地解释两种解脱的涵义和关系。为此从流转说到还灭:最初是因为不了知真如,执著虚妄境界里的法实有,认为这边是心,那边是境,不断地以心缘取境,之后意识作种种分别、计较、执著,从而形成了无数的烦恼障、业障等。

由于一发生错乱就会障蔽本性,而且从因的错乱中会现起果的错乱,这样不断地演变,使我们长期陷在迷梦中流转,无法脱出。以致于本有的相、用都无法开发,反而随着错乱力,变现幻梦里的各种虚妄境界和受用等。一旦通过修道,消尽了一切迷乱,从障碍中获得解脱,就叫做“离障解脱”。

“作用解脱”,指离开了一切障碍的缘故,在积极方面,如来藏本具的不可思议力用任运地发挥出来。这样不可思议的行境,叫做事事无碍法界。这时一切事相都互相融通,完全超出迷梦中的境界。

我们由于妄执坚固成性,从中变现出来的现相就不能融通。一多、大小、自他、延促等,彼此之间都有障碍。比如,一中不能容多,大的不能入于小的,刹那中不能容亿万劫等等。其实,一切相都是心变出来的,并无自性,而且本来就是法性,所以在同一法性里没有什么不能融通的。比如,刹那没有自性,是法性,所以在一刹那中能见到三世劫海;微尘没有自性,是法性,所以在一微尘里能容纳十方刹海。

诸佛任运的事业相,根本不是凡情所能揣度的。在这里,一尘中有尘数刹,一念中见三世佛,一刹那遍现在无边法界的一切处中,一音圆演一切法等等,全都是作用解脱。如《维摩诘经》所说:“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等。”(如果菩萨住在不可思议的解脱当中,可以把巨大的须弥山纳入在微小的芥子里等等。)

离障解脱和作用解脱分别表示断和证,断一分就证一分,断圆满就证圆满。以远离一切障碍系缚的缘故,就会彻底现前不可思议的作用解脱,它完全超出原先处在障碍中的状况。

对此,圭峰大师有一段精辟论述。他说:一切诸法,本来都是无障碍的,彼此融通,但是由于内心的妄执,在累劫里缠绵不休,这样以坚固的习气力,就感得外境上有各种各样的阻碍。就如同在平坦开阔的地带露地而睡,旁边有平静的河流,但是梦中却见到四边完全堵塞,险山深水,没办法通过。其实这些无非是梦心变起的假相,正当感觉处处是障碍的时候,实际是处在平坦之处,一旦醒来就无处不解脱。也就是无论是往哪个方向都没有任何障碍。从这里知道,一旦从迷情醒悟,脱离障碍而开发了本智,就在万境之中作用自在。

像这样,事和事之间本来无障无碍,没有性外的事,事本身就是性,因此,任何事相里都可以包含一切。这是不可思议、超情离见的事,也是与凡夫知见格格不入的地方。

普贤行愿就是要入这样不可思议的境界。为此,在因地时要发勇猛的希求心。首先,对于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要有胜解信,之后对于最殊胜的普贤行海就会发生欲乐。这样它就成为你从现在起,直到成佛之间的坚定志愿,完成普贤行愿就成为你生命的目标。今后的每一天、每一座都会主动地按照它来发愿,用它来印持回向。

乙、境界的涵义

首先要认识到佛和普贤的两种境界,之后需要明了二者的关系,会归为不二。依据本品的《别行疏钞》所说:“境界有二:一、分齐境:如国疆域,各有分齐,佛及普贤德用分齐无能及故;二、所知境:事理无边,唯佛普贤方究竟故。”

按照这段阐述,“分齐境”是指诸法自身境界的范畴。如同各个国家自己的疆域范围那样,各种法界也是如此,各有自身的境界。比如,人界、天界等的凡界,罗汉界、菩萨界等的圣界,各有各的领域。每一界又可以分成各种更小的界。这都是由因缘力的差别而导致境界的差别。

在这些当中,以佛和普贤的境界最为高妙,它的功德力用的范畴无人能及,也就是到达了没有丝毫障蔽,彻底圆显自性妙用的境地,这属于果位普贤特有的境界,故称为“分齐境”。

其次的“所知境”,是指智慧照见所知的境界量。要知道,四圣六凡的有情都有认知的境界,所证的地位越高,知见就越深越广。其中,诸佛和普贤的照知境界最为究竟,因为对于无边的事理能够究竟彻知的缘故。也就是说,在消尽客尘障蔽,彻底显发一切种智时,十法界无边的事相和甚深理性无不究竟了知,十方三世一切法无不在海印三昧中现前。

接着在《别行疏钞》里这样说到两种境界的关系:“由证所知无边之境,故成德用无有边涯,二亦相成,总为境界。”

这意思是说,证得了所知境就会现前相应的分齐境,证量越深广,从中出现的功德妙用就越广大。如同《十地经》《入中论》等所讲,随着智慧的增长,从一地到十地之间,所出现的功德数量等也在增长。一旦达到无上的证量,智慧一时缘无边的境,而境包含了差别法界里的一切现相以及平等法界本身,由于境无边际,所以智慧也没有边际。

佛的智慧遍照一切法,十方三世的法都在佛的性海中显现,了了分明,没有一丝错乱。从智慧中,会应着无量众生的机缘,出现无边的普贤行海。这是任运无间、不可思议的大事业相,是独属于果位佛或无上普贤行海的境界。

总之,由于实证了无边的法界(所知境),就会现前广大周遍的普贤行海(分齐境),这时就获得了本自不二的离障解脱和作用解脱。断到彻底,一点妄执也没有时,就全都是自在解脱。这就是我们所向往之处。胜解了这一点,才会发起无上的普贤行愿。我们现在时时都不能失坏这种愿力,在它的引导下,生生世世就会行在普贤大道上,一切时都会为了证得不可思议境界而努力。

第二目 何故不可思议

依据《清凉疏》,做以下四段解释:

甲、事无边故,不可思议

普贤行海的大解脱境界,事相极其繁多。以是无碍遍入遍行的缘故,无有边际,迥超思维、语言的行境。

以恒顺众生的行为海为例来说明,一一身遍入十方世界海,普应无量众生知见海、欲乐海、意行海、习性海等,种种供养、种种承事,事相之繁,境界之广,诚非思维、语言所能及。一一行为海都如此,因此不可思议。

乙、理深远故,不可思议

“理”指一切事相显现的本源。它没有任何形状,所以分别心无法缘取它,不可思议。

佛经中说:“是法非语言分别之所能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都是指理体超越了分别心和语言所行之境。一般认为,分别心的本事很大,什么都能缘,其实它所缘的不过是个影像,而且所缘的此法彼法都落于边上,有固定的相。而本体并不是影像,不会落在某个边上,怎么能把分别心揣摩出的影像当成是本体呢?既然是万物的本体,怎么会落在某个边、某种相上呢?因此分别心缘不到它,语言说不到它,这就叫甚深不可思议。

丙、理事无碍故,不可思议

事与理本自融通无碍,以诸法全空故,不可作有谛实的事体想,以性空缘起故,也不是孤分的理体,故不可思议。也就是说,分别心一次只能缘想一个边,当它缘取事相时,会认为这是有差别义的;它缘念理体时,又认为是无差别义。无论如何,以它的能力都没办法真正达到本来义,总觉得难以透过:差别与平等、无量与不二怎么能无碍呢?一就不是多啊?有差别又怎么是不二呢?既然空寂,又怎么现出万有呢?……这些都是思维语言达不到的地方,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

丁、以性融相、重重无尽故,不可思议

从性显相的缘故,性外无相。因此相即是性,性相不二。以一一事相即理性故,一一事相中包含一切;所含的诸多事相中,又一一即理性故,一一中又包含一切……如是遍入遍摄,一重又一重,重重无尽。分别心如何思维、议论都测不到实际情形,因此属于不可思议的境界。

总的要认识到不是性外实有各种事相,否则就成了各种事相都有自体而不空。实际上,事相唯一以法界为体。以一刹那即法界体故,一刹那中能显现出三世劫海;以微尘即法界体故,微尘中能显出十方刹海。如是,一一事相即法界体故,一即一切,一中能遍摄一切,亦可遍入一切,因此无不融通。

由此不难明确,普贤行愿力所证入的是如是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也就不难把握到他求证的究竟目标是什么,或者说最终要实现什么境界。如果最初没有弄清自己要希求什么,就会导致念一辈子《普贤行愿品》,都不知道如何立愿,更不懂得愿海的甚深旨趣。在自己眼里,各种的愿成了无甚关联的一堆东西,心也是在散乱中左缘右缘,不能目标明确地直接向甚深普贤行海的所缘境上克心立愿,因此效力甚微。以未获得定解的缘故,很难念念由衷地发起至诚的祈愿;以不能融会贯通的缘故,也就没有一气呵成的综合力量。

我们在修学普贤行愿之前,最重要的是对于相关法义生起定解,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对于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生起胜解,有了这个基础,就要进一步对于最殊胜的普贤行海,包括十大愿王的行为内容,以及证入普贤行的一系列道位修行,和由往生西方现前成就此大愿等,都要猛利地发起欲乐。以此欲乐驱使,就能次次都主动地依照一条条愿文作意。当这些誓句真正铭刻在心时,普贤愿王就成了自己乃至菩提果之间矢志不渝的行愿,由此必然造就普贤菩萨。

第三节 能入

能入的是“普贤行愿”,要以普贤行愿来趣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中。

在缘起律上,因和果必须相称,因上没有称性的行愿,果上就难以证到不可思议的境界。其他世间的愿、小乘的愿、权乘菩萨的愿,都不称性、不圆遍。只有普贤行愿大愿王摄尽了三世诸佛、一切菩萨的行愿。任何成道者,都是经由普贤大愿摄持,不断地升进,最终彻证到普贤行海而成佛的。

而且,这是善财童子亲自在普贤菩萨那里得到的教授,普贤菩萨也当场显示了自己成就的果位普贤行。因此,这是所有想证得无上佛果,入于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人,尽未来际都必须遵循、效法的大道。

第一目 行愿

“行愿”,指无上的普贤行愿。说的时候一般会偏重“愿”字,但愿和行要兼具,有了愿以后,就要按照愿的设定来发起相应的行持。如是以愿驱动行,再由行持加强愿,才能行至高远处。就像鸟要双翼并展才能高飞,车要两轮并运才能致远那样。

比如,发下生生世世持净戒的愿,之后就要用行为去成满它,随着所发之愿一条一条地殷重实行。而且,学普贤行愿不是只行持其中几条,而是要完成从性中发挥出的全部普贤行,才能度过大愿海。对于大愿里讲的无边菩萨行海,尚未做到时,属于在此岸;正在实行但未做圆满,属于在中流;已经做圆满,就表示度过它而到达了彼岸。

当然,这不是一生一世就能完成的。虽然有个别人可以即生完成全部的普贤行而成佛,但按一般情形来说,首先心中要具备这种愿力,以它作为行动指南,之后任何行为都随着愿来发起,最终才能实际证到整个大愿海里的无边行为相。

第二目 普贤

“普贤”有人、法二种。其中法普贤又有体、用二种。

“体普贤”,指我们的本觉心体或一真法界。所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心的本体遍一切时处,一切法都以它为体,叫做“普”。这个本体能随缘显现出无量事相,就称为“贤”,即真如理体随着各种染净缘,成就十法界的一切事相。随着染缘就在生死中显现六凡法界,随着净缘就会逐渐证到涅槃,并相应显现四圣法界。但无论怎样随缘而显染、显净,真如本体都没有丝毫变动,这便是体普贤。

“用普贤”,指体上本具恒河沙数的功德妙用。所谓“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贤。”一就是一切,这叫做“普”,一切就是一,就称为“贤”。由于用是以法界为体,所以当它无碍显发时,就能一一随体而周遍显现;也因此,到了果位普贤时,一毛孔里的光、一个音声都能周遍法界。所谓“一身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一音圆演一切音”等等。

人普贤又有位前普贤、当位普贤、位后普贤三种。这是以修道的地位来划分的。

“位前普贤”,指登地以前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曲济无遗”称为普,“邻及亚圣”叫做贤(“亚圣”,指有学位的圣者,“大圣”,指无学位的佛)。意思是说,发了菩提心后,虽然暂时还做不到实际救度群生,但心里常常存有此意乐,叫做“普”。(“曲济”,指并非实际能做到救济,但心里一直这样发心、作意。“无遗”,指缘法界一切众生而发心,无一遗漏。)在修行的道位上,由于跟见道的圣者相邻,就叫做“贤”。

“当位普贤”,指一到十地的有学道菩萨。称其为“普贤”,是因为已经证达法界,开始展现出普贤行。由于通达了一切法空性,所以能逐步地出现周遍的普贤妙行。也就是初地证得十二种百功德,从二地到十地逐渐增胜,到成佛时达到圆满(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

“位后普贤”,指一类已经成佛,但不舍因门的菩萨。所谓“果无不极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果上彻证了法界叫做“普”,以悲愿不舍因行,现为菩萨身而饶益有情,就称为“贤”。他们虽然已经断证圆满,成就佛位,但为了利益有情,隐藏自身的实际功德,示现为处在因地修行的菩萨身份。如《华严经》中,文殊、普贤都示现为菩萨身份,辅佐毗卢遮那佛,并称“华严三圣”,实际都是古佛再来。

以上的品名是《四十华严》总的命名。单从我们这次要学的最后一卷来说,“普贤”二字分开来解释,其中“贤”,是指从“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之间的十种贤妙之行;“普”,指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尽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种类的善行。

普贤行愿是“能入”,如同经文所说:“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后文还说,修学本部《普贤行愿品》能够速疾成佛。由此可知,依照十大愿王修持,决定能证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