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愿海差别

二、愿海差别

分十六:(一)修炼意乐清净;(二)不忘菩提心之道;(三)自在无碍行;(四)利益有情;(五)披精进甲;(六)会遇同分菩萨;(七)令善知识欢喜;(八)常见如来常兴供养;(九)摄持正法;(十)得无尽藏;(十一)趣入;(十二)力;(十三)修习对治;(十四)菩萨诸业;(十五)随学诸佛菩萨回向;(十六)净土愿。

理解以下的经文内涵都需要加上一个“愿”字,因为此后是至心地祈愿,我们念诵时也就要特别注意作愿,而不是口头念空文。

(一)修炼意乐清净

分三:1、修炼常随佛学意乐;2、修炼庄严国土意乐;3、修炼利乐有情意乐。

“修炼”,是经由不断地串习,使意乐达到恒常、猛利的地步。一旦串习到量,就不必造作而自然运转,从而摄持我们的心生生世世如是修学。以此有愿必果的道理来看,我们不能忽略当前的每一念心。一切缘起无不是在心上运转,当我们心中有了欲乐,就会开始祈愿,可谓是“诸法唯缘性,枢要在欲乐”。

1、修炼常随佛学意乐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学习此段的目的是为发起常随佛学的意乐,我们不断地每次修习,都要回向祈愿升华这种意乐。

常随佛学的内容有三:一、我愿随学一切如来而修习普贤圆满行;二、为能随学如来,对于三世一切佛呈现供养。也就是供养能使我们在缘起上相应,以供养故自心与佛心相合,使得随学之行自然顺利、具足缘起;三、我普随三世而修学的目的,是为速疾成就大菩提。

此常随佛学的意乐,应当展拓到无量无边、周遍圆满的地步。也就是尽法界心中有多少佛,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在十方世界的哪一处示现成道,从因至果的一切普贤行我都发心随学,并且让这种随学的意乐达到最究竟圆满。

它的违品是:对于本性的普贤,以自己的妄执分别人为地划成片段,认为我只需学此佛、不需学彼佛,只需学现在佛、不需学过去佛,或者只需学未来佛等等,诸如此类,无疑是心量局限所造成的结果。

普贤愿王则是法界量有多少,即如是而发愿,叫做称性而发。再者,一切佛与自身原本同体,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缘故,诸佛所具有的普贤行,即是自心中本具的普贤行,因此排除取一舍一的偏执,对一切佛的一切普贤行我都发心随学。如是当自心浩若太虚时,如同虚空中映现的一切色法都是虚空中所本有,我们法界心中无论有多少佛陀所现的何等微妙德行,同样也全是自心中所本有。因此,以面见、供养诸佛为助缘,以随学为缘起,以发愿为动力,开发出自心无量无数的普贤德行,从而成就广大菩提。我们应当如是把握此行愿的要点。

再者,譬如地藏有大愿之德,我如是随学就能开发自心的地藏;文殊有智慧之德,我如是随学便能开发自心的文殊;普贤有大行之德,我随学他也就能开发自心的普贤;观音有大悲之德,我如是随学而开发自心的大悲;维摩诘有净明之德,我如是随学而开发自心的净明,等等。如此,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自性德行所表现出来的圆满普贤行无一例外,均应看作自心本有,今以随学的缘起而迅速开发。

依于浩若太虚、无边无尽的心量,自然能够集起极大功德,我便以此随学三世一切佛、修习普贤行的方式,求能速疾圆满无上菩提。

2、修炼庄严国土意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观修时需作意以法界心为体。尽真心中的一切十方刹海都是自性本具,是常寂光净土,具无量的实报庄严,微妙而清净,因此,我今发愿,欲使一切国土变现为普贤境界。意乐方面广大无边,函括十方一切刹海;愿欲方面达至究竟,也就是,土本是心,圆明具德、有着无边的清净庄严的缘故,在此希愿十方一切刹土都显现为如极乐世界般广大清净、微妙庄严。

以上是依报国土的庄严相,正报则是圣贤,时间是无量的菩萨海会、声闻眷属围绕如来都在菩提树王下的不迁变圆满时。其实此颂蕴含了五圆满的祈愿,也就是令十方一切处都住在本自圆满——清净刹土当中,师为诸佛如来,眷属为具足功德的菩萨海会,时为不迁变圆满时,法为殊胜大乘法。以此庄严国土行愿,使一切重新回归清净法界。我们应当再三修炼此意乐。

3、修炼利乐有情意乐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普贤行愿是回归清净法界的大愿海,其中清净意乐是依于三分来修持:一、从自身方面随学一切佛,使自己重归正等觉法界,成就无上菩提;二、修习庄严国土意乐,令十方一切处都回归本有的普贤法界,具足依正庄严;三、此处修炼利乐有情意乐,则是发起大悲心,愿能普济一切有情,使其尽数还归法界。由此普贤行愿的大缘起力,能使我们生入不可思议、重重无尽、微妙庄严的法界,它是最重要、最殊胜、最圆满、最广大、最无尽、无以复加、登峰造极的缘起。我们应当如是珍视对本部大法的修持。

以随学诸佛,我们能与一切佛相应,进而开发出自身的普贤妙德;由庄严佛土的意乐修行,我们将重新回归于清净观中,进而以清净见开发清净之德;从利乐有情分,我们将能启发出大悲意乐,以它的力用遍覆法界一切处、一切种类。总而言之,三分意乐将开发我们自心的智悲力大用。

为能开发大悲,此处先应在法界心中观照,十方刹海所有沉没生死苦轮的众生都在毫无安乐的处境当中饱具忧患。由此以同体大悲自然发心,愿令一切众生远离粗细一切忧患,获得现前与究竟所摄的所有安乐。

为使他们能够离苦得乐,需以悲心摄受,并为他们开示离苦得乐的正道,因而在此发愿,令一切众生得到甚深的正法利益。此悲拔苦要令其达到究竟地步,也就是愿使十方刹海一切种类的众生无余灭尽烦恼,下至最细的人我执和法我执的习气都无余遣除,从此远离迁变之苦,重归大乐法界。

修炼之初,要练习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让善心常常在心中生起。自己想要的,也一定要让众生得到。我想永远脱离生死忧患,也要让我真心中的一切众生永离忧患;我想得到恒时不退的安乐,也愿一切众生得到恒时不退的安乐。

总之,要像对自己一样对待一切众生,就自然会发起贤善的心愿;之后把它扩充到尽法界的范围,尽未来际的时量,就远离了不足或不遍,成为随顺愿王而发愿。此处如果能再配合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菩提心修法,会更加容易趣入。

以上“愿差别”的第一部分——“修炼意乐清净”,又包括常随佛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三部分意乐。“修炼”,指自心数数依照愿文串习,在内心不断发起意乐,并使其强化坚固,才算是大体具备了修学普贤行愿的意乐。

常随佛学,是以三世诸佛为榜样,按照诸佛因行果德的表现,一直修习普贤圆满行。其次分开来说庄严国土和利乐有情的意乐,则是具体完成佛道的必经之路。只有立志成就尽虚空界的清净国土和圆满地利乐有情,才能满足无上的菩提大愿。

(二)不忘菩提心之道

关键是“不忘”。在此科判中,围绕如何在生生世世中不忘菩提心而发愿,来讲述趣入菩提心之道的方法。

首先是在一切生中具足宿命通、不忘前世的愿力;其次(为了保持菩提心,为了一心趣于法道,避免被世事牵缠、落入过患而)发愿恒时出家,守持菩萨净戒;再者发愿常常为有情说法,由此就会时时不忘利益众生;然后是发愿的正行——“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一切时中精勤修习能达至菩提的波罗蜜多之行,包括布施乃至般若,同时不忘失菩提心;继而再发愿消除一切菩提心的违品——“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这几颂都是在如何成就发心的顺缘、免除发心的违品方面励力地发愿。由此使得菩提心未生能生,已生增长,乃至圆满。菩提心是佛道的根本,只有在自身上不断地作愿,不断地在每一次完成功德后,都以这种愿力印持回向,才能使得一切所为、一切力量因缘,都往实现普贤行愿的方面转化。我们应当如是以自身的立愿决定未来一切生修行的方向。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念诵的同时需要随文作意:我为了成就无上菩提而修行时,无论生在哪种生趣,但愿都能成就宿命通,不忘失宿世为菩提所发的誓愿。还要祈愿在一切生中都能出家,修持菩萨净戒,使它无垢、无破、无有穿漏。

以下具体分析。“为菩提修行时”,说明我们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完成无上菩提。三殊胜修法中的加行发心殊胜,也是为菩提而修行的意思。这需要最初就发心:为了普度尽虚空界的一切有情,我要成就无上菩提;为了成就大菩提,我要励力地修行。随后将此愿总贯到一切修行当中。

为使修行从此时起直到成就菩提之间连续不断,需要在任何一趣受生时都成就宿命通、能忆念宿世的立愿。否则就很容易在现前的因缘里迷失方向,忘失菩提大道。

以成就宿命的力量,在一切生中辗转受生时,自然能忆念居家过患和出家利益,从而一心向往出家。如同不动比丘曾发心:在修行一切菩萨行时,乃至没有成佛之间,唯一希求获得比丘所依身。

在家有各种留难,会使自心陷在俗世的尘网中,无法一心投注于修行。由此在趣往菩提的进程上徒增了许多牵缠、缺漏、杂染等因缘。因此,最初即应注意到圣道的第一个要点,发起完全的出离心,希求出家,受持菩萨净戒。(菩萨净戒包括了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其中摄律仪戒当中又有别解脱戒的内涵。)

修普贤行愿要总体把握四个修行要点: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和求生净土。以这四点贯穿外内,摄持一切普贤行愿。最后的导归极乐,则是圆成一切行愿海的殊胜方便。由于此生寿命短暂,只有直接去西方净土,得弥陀愿海加被,才能够迅速完成,所以它属于完成行愿的特殊之愿。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三者则是我们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之间,肯定要经历的修证关要。此处着重说到“不忘菩提心”,因为出离心作为它的前方便,已经含摄在“常得出家愿”中。

从内心深处真实发愿,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例如念诵“常得出家修净戒”时,就要至心祈愿:愿我生生世世都能出家,把身心全部投入到完成普贤行的法道上,不在世间的杂染事业甚至是造恶业的方面分心。这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一因缘。

出家以后的关键则是修持菩萨净戒。犹如一切情与无情的依处是大地,只有依靠大地,才能出生繁花硕果以及各种事业;同样,一切普贤行的依处是菩萨净戒,作为坚固基础的菩萨戒如果缺漏缺失,行者就无法在普贤行的大道上推进。反之,如果菩萨戒持守得清净,打牢了这一基础,就能发生无量无边的普贤行海。因此,为了得到这种殊胜的依处,我们要再再地祈愿:愿我生生世世守持菩萨净戒,达到无垢、无破、无穿漏的地步。

何谓“无垢无破无穿漏”?龙树菩萨以如意珠的比喻解释说:如意珠体性清净,不染尘垢,也不会破裂失坏,没有任何过失;有如意珠所在之处,能够满足一切心愿,远离一切热恼,避免一切疾病,息灭一切横事,出现诸多利益。同样,菩萨的三聚净戒就像如意珠,它是心地的妙宝。

分别而言,首先是以守持菩萨净戒远离小乘发心的过失。因为菩萨戒以成佛利他的菩提愿心为根本,是不可或缺的成佛正因,是极其清净的自性。换言之,菩萨戒一向以“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大愿来摄持,毫不沾染小乘只求一己解脱的下劣作意,这叫做“清净”。

其次,菩萨净戒不染惑业的客尘。住于清净的菩萨行当中,不会以自我为主,发起各种烦恼和业的杂染,所以是“无垢”。

再者,由于内心恭敬一切菩萨学处,不造堕罪,所以会时时慎重地守持,不会失坏学处,或者说没有破戒的过失。

再则,没有三种过失。对于过去法不顾恋,对于未来法不希冀,对于现在法不耽著,心里没有缘三世起各种过失的心,所以是无过。

从正面而言,以守持菩萨戒的力量,会一心趣入利他的修行当中。菩萨戒如意珠不仅能远离一切热恼,能超出生死,成就不生不灭的法身,而且还能满足一切众生希愿,成为一切众生的大受用处。

如实了解菩萨净戒极其殊胜的功能、力用、清净的体性等之后,就应当发愿:愿我一切生中,都守持清净的菩萨戒,使它没有垢染,没有失坏、破损,没有穿漏,直至成佛之间恒时修持。这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二因缘。

还要继续发起随顺有情语言而说法的大愿: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祈愿无论对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任何一类众生,我都以他们的同类音来讲说正法,为他们显示增上生和决定胜的真实之道。这是不忘菩提心的第三因缘。

关键是内心要发起愿力,也就是不断地祈愿:对任何一类众生,都以各种随类的语言为他们说法。既然是“一切”,就包括了整个法界的众生;说到“天龙”等,就包括了一切种类;说到“诸音”,是指适合他们根机、意乐的语言;“说法”,就是一定要给他们传讲安乐之因——能实现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正道。

发起这一大愿后,直到成佛之间都需要如是行持。当然在尚未具备这种能力之前,可以尽力去修行它的同分。而且每次积累功德后,也要以作愿使自心朝往它的方向有所进展,以愿力使我们生生世世不忘失菩提心,这十分重要。

需要再三强调的是,以目前分段式的修习,每次都可以按照所讲的几颂,在内心反复熟悉,并分步逐条地练习发愿。犹如学语言时,首先需要学单词,熟悉之后再串连成句就不困难。否则,如果光是随口或随众迅速念下去,由于内心没有串习纯熟,很难在遇到这些字眼时就猛利地发起行愿。学习普贤大愿王,首先要熟悉每一分愿的理趣,在内心得到胜解并希求发起行愿;之后随着愿文不断地起心;到了坚固、恒常、猛利的地步时,再随文念下去,心中的大愿就会自然生起。这才算是初步进入普贤行愿的修习轨道当中。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祈愿从现在起,每一天我都能勤修清净波罗蜜,时时不忘记菩提心。这两句话实际是一个意思。

说到“勤修”,是指祈愿每一天都尽量地修波罗蜜。“清净”,指达到远离违品的地步,包括远离悭吝、毁戒乃至三轮分别等六度的违品。“波罗蜜”,意为到彼岸。凡夫心前显现能所二取的相,这是此岸;消尽能所二取的妄相,才是彼岸。到达彼岸即现前了实相本身。行为方面,六蔽是此岸,六度是彼岸。当自心被悭吝障蔽时,就没有到达布施的彼岸。其他五度依此类推:被毁戒障蔽,就没到达持戒的彼岸;被嗔恚障蔽,就没到达安忍的彼岸;被懈怠障蔽,就没有到达精进的彼岸;被散乱障蔽,就没到达静虑的彼岸;被邪慧障蔽,就没到达般若的彼岸。从果而言,生死是此岸,菩提是彼岸。目前我们沉沦在噩梦般的生死中,只有杂染的惑业苦,所以要发愿:我要不断地修持到达无上菩提果地的行为——清净波罗蜜,并尽量远离它们的违品。从波罗蜜圆满的角度而言,就是远离三轮分别。达到没有能作、所作和运作三种执著相,一切都在不住相中行持。

“恒不忘失菩提心”,每天早起我们都要记得菩提心,一切所作所为都以菩提心来摄持。由此具备三殊胜修法中的加行修法。如是做任何事都首先以菩提心摄持来进行,期间不落在杂染中,或者不住相而行,最后以大愿印持回向。

“恒”字,是告诉我们要在心里反复立愿:从今天开始,我时时处处都不忘菩提心,每一天都记得,每一座修法都记得,达到“恒不忘失”。因为一旦忘失菩提心,步入其他因缘,就不是在大乘道上行进了。如《华严》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了知缘起的道理,内心确认取舍的关要,之后就要在心里不断地如是祈愿。

以上两句是讲述正式修持菩提心之道,接着是断除菩提心违品的祈愿。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菩提心有无比深广的内涵,包括从初发心直至成佛之间的世俗、胜义两种菩提心。《大乘庄严经论》中则讲到了菩提心的二十种分类。“灭除障垢”,就是灭除菩提心的障碍,包括烦恼障和所知障。分别而言,愿菩提心的障碍,是使今生来世忘失菩提心的四黑法等;行菩提心的障碍,指六度的违品——悭吝乃至邪慧以及三轮分别。

念到“灭除障垢无有余”时是立愿:对于一切障碍菩提心的垢染,我都发誓彻底灭除。串习此愿一旦坚固,自然会自觉地时时在灭垢净障方面努力。

“一切妙行皆成就”,“妙行”,可以解释成以菩提心摄持的初善、中善、后善,这一切贤妙的行为。即使是平时的施一口饭、供一柱香,都要以菩提心摄持——为利益众生成佛而修集善根。摄持后的善根,成为乃至佛果之间永不消失的成佛正因。

或者,以三殊胜摄持的一切行为叫做“妙行”。此句立愿,任何修行都以三殊胜来摄持。行善前以菩提心来驱动,使自心进入大乘的贤妙轨道,即是“加行发心殊胜”。接着在正行中,浅说是心住于善所缘,不落于其他杂染缘;深说就是不住相而行,此等均属“正行无缘殊胜”。每一种功行完成后,都以普贤行愿印持,使善根无尽地增长广大,叫做“结行发愿印持殊胜”。

不忘失菩提心而修行,将使六度所摄的无量菩萨妙行都得以圆满成就,如同初地菩萨的发愿般:“愿一切菩萨行,广大无量不坏不杂。”“一切”,指犹如大海般的无量无数的菩萨行,极其广大。“不杂”,是发心、业行等不夹杂任何世间的有漏体性,以及小乘下劣作意等等。“不坏”,指契合真如本性而不坏。

(三)自在无碍行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随此愿文,要从心里祈愿:愿我成就自在无碍的普贤行,从一切惑、业和魔境等世间道中得到完全的解脱。也就是,断德方面,不染著于任何烦恼、不善业和各种魔境(心不陷入贪嗔等的迷惑中,不落在各种恶性的造作中,不被内外各种魔境所困扰),要做到如同莲花出水而不著于水那样;证德方面,不求三有的异熟果,不耽著私欲而修有漏的福业、不动业等,不落在唯求自利的小乘行为当中,而是一味利他,无私无求,就像日月不住虚空、不断经行一般。

总之,此处祈愿的重点,即对于自在无碍的普贤行有真实的希求心,从而一遍又一遍地祈愿,将一切功德都回向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希求的是如同莲花不著水,心不著在任何三有的因果法上;又如日月经行般,不住在偏空寂灭边,而是一切时都无碍利他。这才是“世间道中得解脱”。

(四)利益有情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学习此愿,重点是启发出内在利益众生的大愿。如何启发呢?遵循愿文所指明的发愿轨道,依照次第,把握好每个细节,不断地随愿文起心;之后再再地练习,使它凝结成强大的愿力。

可以边念边想:尽法界虚空界中的一切恶道,包括三恶趣和生死界众生的一切苦恼,但愿都以我的力量遣除无余(此处“恶道”应作广义理解,包括生死所摄的一切苦。生在善趣同样是陷在生死流转的苦流中,而且终究会堕入恶趣,所以善趣也是一种“恶道”)。对于这一切有情,我都平等地给予他们现前增上生和毕竟决定胜范畴里的一切安乐。念“等”字时,要想到平等地利益法界一切众生,没有一轻一重的差别。念“乐”字时,是要作意给予他们现前、毕竟所有的安乐。

既然是这样广大、周遍、无尽的普贤愿,我们在祈愿时也要在自心出现时、空、种类等方面的周遍相。空间方面是尽十方一切世界海;时间方面是经过佛刹极微尘数的劫数,以世间界无尽的缘故,普利十方世界的心永远没有穷尽之时;种类方面是对于任何一种苦都进行拔除,任何一种安乐都去给予。

如是具体对于此愿的所愿境了解清楚后,就要按照大愿王的量,而不是狭隘地发起利他愿。重点是不断地在内心起愿,一直到坚固为止。首先拓开意境,心中现出十方三世的一切有情,誓愿对他们永远作拔苦与乐的利益,而且要全部实际做到最圆满,做到从现前到究竟所有的拔苦与乐。再者,普贤行愿是无尽的大愿,以众生界无尽的缘故,我的愿也无有穷尽;又是相续不断的愿,以众生界相续不断的缘故,我行持利他的心念也相续不断,身语意业无有丝毫疲厌。普贤大愿王即是如此把利他推展到极致。以这一分大愿的摄持力,我们终将永久行持周遍无尽的利他之行。

章嘉国师解释说:此颂是以慈愍心和大愿力,特意思维如果我投生于六道中,该如何来成办有情利乐的发愿。对此,大家一定要特别用心地,一遍又一遍地立下誓愿,在内心发起慈愍众生和启动善愿这两股力量,再再祈愿:在未来的无尽时劫中,我要行持最广大周遍的利益众生的行为。之后数数引动这种大愿力,使它成为自己的心。

(五)披精进甲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这一颂是发愿披上精进大誓愿铠甲。随着愿文所示轨道,我们应当作意:祈愿一切时中都随顺任何一个有情的心,摄持他顺利趣入大乘;愿我在尽未来一切劫的时间里,昼夜恒时不间断地修持普贤菩萨的广大修行,以此圆满无上菩提的福慧资粮。

关键要特别希求恒时精进,发起披大精进铠甲的祈愿。而且是以愿王的量来立愿:空间上,缘一切世界海的众生;时间上;尽未来一切劫的时间里丝毫不松懈;种类上是恒修无限种类的广大普贤行海,因此不应当局限在任何有限、狭小、偏执的心态中。

颂中“常随顺”的内涵,是希愿在一切生中不分厚薄亲疏地随顺众生的心态和状况而作饶益,彼此相处如水乳交融一般。

在发愿之前,需要反复思维:这条愿说的是什么?愿文如量的内涵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发起?这些细节能否跟随自己的作意而如量出现?

这就需要首先完全吃透恒顺众生愿王的涵义,把握其所缘和行相,无论时间、空间、种类,还是平等、普遍、所希愿处等特点,都应当研究得非常透彻;直到能够在心中清晰显现,并生起胜解信、特别希求发起恒顺愿之后,主动力才会自然出现;具备了这些在内心立愿的条件,接下来的重点是依照愿文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反复串习,通过串习使愿力达到坚固成性、恒常猛利,如同真正刻在心上一般,在一切时处都能起到作用。

偈颂中的“常随顺”,实际是恒顺愿王的归纳。普遍地对于尽虚空界的一切种类众生,无论种种生类、种种住处、种种习性、种种知见等,都以相合他内心的方式来作利益,像敬奉父母、师长,乃至阿罗汉、如来那样。从此披上精进利他的大愿铠甲,恒不退缩怯弱,遇到任何困难都不失坏行愿。如同披着坚固的铠甲进入战场,任何刀箭都无法伤及身体;同样,有精进铠甲在外保护,无论在何种境界、何种魔的扰乱当中,内在的愿力也根本不会遭到破坏。

“尽于未来一切劫”:如是恒常精进的量,是持续行持尽未来际,永远无懈怠,而不是浅尝辄止。

“普贤广大行”,指对于一切极其广大周遍的普贤妙行,自己都发愿恒时勤修,以此方式来圆满无上菩提。

(六)会遇同分菩萨

学普贤愿的关键是发起成满普贤行海的心。对此具足胜解后,才会思维:为成满普贤行海,我一定要具备能入之因,也就需要发愿一切生不忘失菩提心。其中包括一切生不忘宿命、出家持戒、修波罗蜜、不忘菩提心、灭除障垢等等各项支分愿。而此处的“会遇同分菩萨”,是祈愿恒时遇到修普贤行的同行友伴;随后的“令善知识欢喜”,是祈愿能值遇开示普贤行的师长(如同《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寻求善知识时说到:谁能为我开示普贤行等等),自己以使师长欢喜的方式来得到加被;之后的一组“趣入”愿,是希求事事无碍的普贤行海境界;最后的净土愿则是为了现前成满普贤行海,发愿命终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

总而言之,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成满普贤行。从因位、果位、种类、成办的方便等各个要点上建立行愿,能使自心圆满把握普贤大愿王的心髓要点。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与我同行普贤道的菩萨,愿他们直至成佛之间,都在一切处和我共住共济,以同等的身口意业一同修学普贤菩萨的一切行愿。

自己要反复思维:为了完成普贤道,愿我一切处都得到助缘的力量。同分菩萨会增上自己的修行,因此发愿恒时值遇;恶友会破坏普贤行,因此发愿永远不遇。

修学此愿有两个重点:一是祈愿“同集会”,二是祈愿“同修学”。愿心同样需要推展到极致——任何普贤道的同行者,一直到成佛之间,处处集会,永不分离;更关键的是身口意都同等地修学普贤行愿,也就是处处都往法道方向行进,而不是共同行持非法。此愿铭刻于内心,深植于内心,并按愿力要求自己见贤思齐、以道业共同促进,时时不忘普贤行愿,才能成为如同善财童子一般,以此愿力,在未来一切生都常遇同分菩萨,同行普贤妙道。

如《华严经》中初地菩萨发愿:“愿与一切菩萨同一志行,无有怨嫉,集诸善根。一切菩萨平等一缘,常共集会,不相舍离……”即祈愿与一切菩萨具足同等的志愿和行持,都在一乘佛道中修习万行,彼此之间没有怨恨、嫉妒地修集一切善根;一切菩萨都平等具有同类机缘,他们常常共同集会,互不舍离。

(七)令善知识欢喜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我们为了圆满完成普贤道,就需要一直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和加被;为了得到加被,就一定要使善知识欢喜。这就是本愿的中心内容。

首先明确愿文中每一个要点的涵义:“益我善知识”,指纯粹出自悲愍,以无染心开示大乘道的善知识。“无染”即不求名闻利养,唯为利他而显示普贤行的修法。我们对于如此善知识祈愿:一、愿我在未证菩提之间,能够和善知识恒时共处;二、愿我何时也不违逆善知识,专一地成办依止的意乐和加行,使他常生欢喜心,尤其在成办“生欢喜心”的途径上发愿,并契合自己的修行。

如是生起胜解而时时发愿。

依止的要点,如《菩提道次第》所说,意乐上总的要修出华严九心,特别要修出信心和恭敬;加行上,要行持三种使师长欢喜的行为——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以如是修持依止意乐和加行的缘故,会使得善知识常生欢喜心;以生欢喜的缘故,能迅速消除业障、成办功德。

通达依止法的理趣之后,就需要实际发愿:我一定要做到,而且把它作为成佛之前依止善知识永不改变的誓愿。以此使得学习具备更深广的意义。

如何使善知识生欢喜心?时时修行华严九心,特别是常念功德来修信心,常念恩德来修敬重。从生起意乐到付诸实践和修持三喜,都如同善财童子那样以胜解和信念再再祈愿、修行。

(八)常见如来常兴供养

这是非常重要的发愿。读过《华严》就不难知道,登地菩萨每一地都有此愿,不离念佛、念法、念僧,而且对于三宝常兴供养等。只有常常见到如来,对于三宝兴起供养,才能成就无量行愿,满足功德大海。菩萨们了解,其中的缘起和诸佛加被是完成佛道的极大助缘力量,此处修法的关键也归摄于见佛和供养这两个要点上面。

也就是说,诵持此愿不仅是要作为我们尽未来际永无疲厌的大愿心,而且也应该实际以此内心的誓愿来规范未来世行菩提道的方向。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首先明确发愿的行境:前两句是发愿常见诸佛佛子,第三句是愿在诸佛佛子海会中行广大供养,第四句结成无尽行愿。

之后,对于每个环节都具体化地现出所愿境。“常面见”,指恒时没有障碍地亲见十方世界里成为众生怙主的诸佛,以及围绕佛陀的佛子海会众。

如是面见诸佛菩萨,当然应该兴起最广大的供养,而且要发出尽法界虚空界,至极广大、周遍的行愿力。在十方一切佛菩萨海会里,祈愿每一刹那都对他们献上最胜妙的供养,兴起周遍、圆满、如虚空法界般的广大供养。如是恒时亲见、广兴供养,穷尽未来无边的劫数,也没有刹那疲厌的心。以此不断作意而加强愿力。

在供养愿中,需要把握供养境、供养具和供养时三种最大的量。供养境是十方一切佛菩萨;供养具是遍虚空界一切胜妙供物、殊胜的修法或者修持的功德;供养时是尽未来一切劫。

此愿同样也是《十地品》所说初地菩萨的发愿。经中说:菩萨住在欢喜地中,能成就如是大誓愿、大勇猛和大作用。也就是生起了广大清净的决定胜解,对于尽法界的一切佛,无一遗漏地以一切供养具恭敬供养。这种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的境界,这种无尽的行愿,尽于未来一切劫数都无有间断。

内心具足以上要点而再再祈愿,即是此愿的修法。

(九)摄持正法

此愿极其重要。经中说,“住持正法愿”含摄了佛子菩萨的无量行愿。《胜鬘经》中也明确指出,菩萨所有恒河沙数的无量行愿,都应摄在一条大愿中,那就是护持正法。既然这四句话堪称是无量行愿的总持大愿,我们就要格外殷重地在心中确立。而且,以当前立愿为因,会使自己尽未来际自然趋入修习摄持正法的行为;只要对此生起了胜解和希愿心,就会有尽未来际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首先学习此愿的纲要:第一句是愿持一切佛的教法;第二句是发愿宣扬开示成佛之道的教法;第三句是发愿在自心中究竟完成普贤道,也就是祈愿在心中摄持或实证佛法;第四句是结成无尽大愿。

随后还要细致地把握四句所愿之处的要点:这圆满、周遍、无尽的普贤大愿王的行相,每一处都达到了极广大的地步,不会有局限或不足。

第一句中“诸佛”,指三世一切佛。“微妙法”,指每尊佛所说的一切显密教法,包括文句和义理。对此我们要作意:凡是三世诸佛所说法,无论是教法的能诠文句还是所诠义理,我都以不忘陀罗尼清清楚楚地摄持。由此才能不舍弃任何佛法,不但不舍,而且以殷重心住持于心,以勇悍心再再祈愿这一切利乐的根源——正法。

第二句则祈愿能够宣扬正法。“光显”,意为光扬、显扬。就像光明能显示一切万物的相状,说法则能使一切有情见到成就菩提的道法。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说法如光,能让听者内心明朗,如同睁开双目般见到通向菩提果的每一分道路。“菩提行”,指能成就菩提的行门,也就是心上所走的修心成佛之道。在此发愿:我一定要为众生开示成就菩提的内心之路。

第三句祈愿“究竟清净普贤道”(“普贤道”指菩提心),是使菩提心达到究竟清净,实证到无不贤妙的大乘佛道,包括世俗、胜义两分。这是在自心中实证菩提的发愿。

第四句是把前三句的行愿全部拓展为无尽。无论是住持教法、宣扬教法,还是内心实证证法,都要在尽未来劫一切时处恒无疲厌地修习。依于这一愿力,我们尽未来际都会恒时摄持正法,永无停歇,永无懈怠,使自心一切时处入于“心依于法”的正道中。

这也同样是《十地品》所说的大乘行愿:“愿受一切佛法轮,愿摄一切佛菩提,愿护一切诸佛教,愿持一切诸佛法。”第一句,愿能领受一切佛陀所转法轮,对应于“愿持诸佛微妙法”。第二句,愿在心中摄持一切佛菩提,在心中出现佛法现证的功德,相当于“究竟清净普贤道”。第三句,愿护持、弘扬一切佛的教法,相当于“光显一切菩提行”。最后一句是总结,因为护法、传法、证法都叫做“持法”。

学习此颂,关键是要在自心上出现如是行愿,由此得到极大的功德利益。

(十)得无尽藏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龙树菩萨说:这是为了让一切众生获得利益安乐,而发愿获得积聚种种无尽功德之身。

此处关键是要了解发愿的理趣,也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发愿?它的义理上的思路是什么?把握住以后,才能非常明确地发起此愿。

应当思维: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希求无尽功德藏。因为只有自己获得无尽功德藏,才能做到三业不空。换言之,我无论显何种身相、说何种法,乃至内心如何关注都能让众生不空过而得利益,就只有自身成为无尽藏才能办到。为了成就无尽藏,则须在受生一切三有期间,所修的福德、智慧,或者三昧、智慧、方便、解脱等都达到无尽。

发愿的目的,即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发愿的行境,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愿我受生在一切三有中时,不断地修功德,使每一方面都达到无穷无尽的地步。

愿文中以福智为代表功德,宣说例如为利益众生,愿我在福德方面集聚无穷无尽。由此,平时非常注意修福德,下至供一支香、施一碗饭,都以菩提心驱动,以普贤行愿力印持,以不住相来安住等,使所修福德如虚空般无有边际,称为“修福德”无尽。再者,我修持智慧也要让它成为无尽,了达一切世俗和胜义的真实体性,最终成就无有限量的大智慧。

在禅定方面,愿我得到首楞严三昧、法华三昧、海印三昧、狮子奋迅三昧等等,由此无论修行何法,都能住在百千三昧的定境中;从方便而言,愿我在诸有中修行时,出现无量教化众生的方便力;解脱方面也同样,愿我在三有中,能 够“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成就大乘大悲解脱等等。

如是任何一种功德都使之达到无穷尽、无边际的地步,获得共与不共功德的无尽大宝藏,真正实现利他大愿。

清凉国师解释说:“愿于一切时,恒时作利益众生事业,无空过故,亦名三业不空愿。”最终得到无尽藏时,能够恒时利益众生。从众生分上说,只要见闻念触,就能得到利益,绝不会空过;从自身来说,无论身口意三业做什么,也决定会利益众生。

此愿应当结合往生西方净土来完成。正如法王开示里所说:“我们一旦往生西方以后,就像《普贤行愿品》这一颂所讲,再回入轮回时,方便、智慧、精进、禅定、神变等等获得自在。”届时利益众生将有极大能力的缘故,我们理应如是作愿。

(十一)趣入

分八:1、趣入观见一微尘中即十方极微尘数清净器情安住之刹界;2、趣入十方刹海悉皆如是普见;3、趣入佛语;4、趣入转法轮;5、趣入一念入诸劫;6、趣入普见如来入佛境界;7、趣入佛刹;8、趣入往诣如来前。

1、趣入观见一微尘中即十方极微尘数清净器情安住之刹界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我们每一次念诵都应当有发愿的内涵。

发愿时,其实是“我见”要放到最前面,也就是愿我趣入或现见如是不思议境界。首先在最小的单位——一个极微尘里,有极微尘数的刹土;在每一个刹土里,都有难思难议的无数诸佛;每一尊佛都处在无量眷属海会中,恒时宣演成就菩提的无量妙行,愿我能现见或趣入此等境界。

有人会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根本不存在的果还殷勤发愿,岂不是成了空愿吗?譬如,在一个微尘里连一个佛刹中的所有事物都无法见到,此处却说到“三重无量”——每个微尘中有三世极微尘数的佛刹土,每一个佛刹里都充满了无量佛,每一尊佛都处在无量菩萨海会当中宣演无量妙法,这三重无量怎么可能在一个微尘里见到呢?既然见不到,何必如是发愿?不过是一种极其超常的想象罢了。

其实,如果只是想象,确实没必要发愿,然而“三重无量”是法界的真实状况,我们现前所处的境界才是虚妄,所以须要一心发愿,求证本地风光。不以世间虚假的功名利禄为所愿,不以三界里的任何果报为所愿,也不以小乘暂时的寂灭涅槃为所愿,这是以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彻底还归法界为志愿,是每个求道者必具的行愿、大志向,也是无上菩提心的体现。

因此,以下首先解决这类疑惑。只有在内心产生确信之后,发愿才成为证入法界的缘起,并促使自己每天如是发愿,在心中确立殊胜的行愿之王。

回答:这并不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以对比抉择:凡夫虚妄心不可思议的业力所变现的人间境界一重一重,无量无数,上、下、左、右各方都有无数相,乃至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有不为人知的无数信息内容。既然以凡夫妄执所起的业力,都能变现无量无数的幻相,何况以不可思议的智慧,难道还不能在一个微尘里显现无数幻化吗?绝对可以。

此处关键是要掌握万法无自性的原理——在一切皆不是中可以显现一切。若有自性,就无法出现一中含容无量的玄门境界;然而以佛力不思议故,万法无自性故,决定能如是显现。或者说,正因为是幻相,所以可以显现任何法。

其实,这种境界也是当修行者消尽虚妄分别时所现前的。法界本来如此,并非来源于某个人的臆造或空想,而是每位有情需要回归之处。由于无始以来的妄执,我们把诸法看成彼此隔阂、有障碍,不能相容;只有消除妄执,才能发现万法原本融通。以譬喻来说,把一个盛满水的碗放在庭院内,夜空中一切星辰等的庄严,就可以顿时显现在这小小的容器里。天上有多少星星,里面就相应显现多少,岂不是小大相容、广狭无碍吗?

总之,诸法犹如幻影,可以出现三重不思议。一旦对此产生“决定如此”的胜解,确信佛语所指示的现证境界真实不虚,确信它正是回归后的境界(虽然它暂时在凡夫心前成为秘密),以此缘起,就能证入空性。

也就是说,对我们而言,首先需要产生胜解,坚信是所归之处,之后就要一心朝向这方面祈愿。因为,经文所提供的范本是在成道以前始终不应舍离的发愿。

2、趣入十方刹海悉皆如是普见

如上所述,既然“一尘中有尘数刹”,由此推及十方刹海里任何一个微尘或毛端,也必定同样呈现出此等事事无碍的境界,因此进一步发愿普见十方刹海悉皆如是。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在十方一切刹海的每一个毛端里,都有过去、现在、未来无量时间海里的一切佛海和国土海,对此,愿我能周遍地趣入修行或无碍现见。直到穷尽劫海为止,念念都如是趣入而不迷昧。

“遍”,指时空圆融的境界周遍地现在心前,或者周遍地趣入如是境界。“经劫海”是结归无尽大愿。

从现前的虚妄境界里脱出,彻底证达无障碍的法界,是我们在迷梦中的一个极关键的祈愿。

不但要现见无障碍的法界,而且要流现一切身语意的妙用。语方面要趣入佛语功德,如佛一般常转不思议法轮,即是以下两节的发愿内容。

3、趣入佛语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这一颂看起来像在赞叹如来,其实不然。如上所述,理解本颂需要加上一个“愿”字,也就是:愿我获得与一切如来同等的不可思议语功德。

消尽一切粗细障碍的诸佛,达到了最极清净的语言境界:在一个音声上,具足无量无边的种种音声海;这些都是随应众生意乐,最恰如其分的音声;每一个音声,都宣流出如来无量的辩才海。我们所希愿之处正是如此。

只有胜解佛语功德的境界相,才能明确地一心祈愿趣入;为了得到胜解,又要明白缘起的道理以及譬喻所指示处。

如来所具有的圆遍音声,本体空性的缘故,没有什么特定的相,然而在一切皆无实中,顺应一切众生的机感,会自然现出一切音声的影相。譬如天上只有一个月轮,然而“千江有水千江月”,月影相应江河的因缘而处处显现;同样,圆遍的音声随应无数众生的机感,能同时示现别别不同的语言词句。

每一言词并不是别有自性,而是随顺众生的意乐示现。譬如天月本身没有月影,然而一千条江河当中,会出现一千个不同的月影;同样,对于不同相续,如来的音声也相应显现为别别不同。

例如,阿弥陀佛现前了最清净的境界,能够无碍遍入一切众生心。无数众生作观,都会在自己心识前现出一尊佛身影相,每个人的心识不同,这些佛身也就成了别别不同。不仅如此,修行更超胜时,所现的佛身会动转,会显现各种威仪形相、姿态表情等,还会给修观者演说相应的妙法。当然,对汉人说汉语,对藏人说藏语,对英国人就说英语等等。

佛语是如此“一言具众音声海,随诸众生意乐音”的妙境界,而且每一音声都流现无量辩才海。

如今,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愿我趣入无上的佛语功德,之后无碍地为一切众生转妙法轮(即下一颂的发愿内容),丝毫不须功用地无心遍应众感。为了成满普利一切众生的菩提大愿,我誓愿趣入此佛语境界。

随即由此发起以如来圆音转妙法轮的大愿。

4、趣入转法轮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首先在心前现出此颂义理:过去、现在、未来诸佛的无尽语言海,都恒时转动使众生悟入真理的微妙法轮。对于这一切语言海,愿我在一时间以大智慧力能够普遍趣入。

这就是发愿证入华严圆顿的境界。没有时间的间隔,因此说“一时”;不是不圆满,因此说“三世一切佛的一切音声海,所转的一切法轮”。也就是一时间,一切句和义全部现在心前,才是我们的希愿之处。

同时也要了解“理趣”二字的涵义。具一切种智的佛陀随应众生根机意乐,所宣说的无不是成办暂时和究竟利乐的方便,以此间接或直接地把众生心引向无上菩提,这叫做“理趣妙法轮”。换言之,佛说法不会失效,法一旦说出来,就能把众生引到真理当中。佛的语言决定发生启发、引导,使众生悟入真理的作用。因此,每一句圣教都是入理的方便,这叫做“理趣”。(当然,以殊妙佛语的每一音声,又都能摄受众生心,成为趣入菩提的所化。)

由此,我们应当发愿成就一时普入一切圣教句义,恒转无边法轮的境界。

5、趣入一念入诸劫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能”是表达自己的希愿——愿我能够深入于未来,尽未来的一切劫数,在一念中无余地趣入。不仅是未来,连带过去、现在三世所有的一切劫,都无余在一念中完全趣入。此颂是立志证入“一念入诸劫”的不可思议境界。

如果时间有自性,未来无法过渡到现在,现在也无法过渡到过去,更不可能以智慧一念普入一切劫;然而时间无自性、以法界为体的缘故,一念之间便能证入三世一切劫。说到诸佛具有“三世智”,也是指最终彻证时,能于一念中普现三世一切劫。我们对此要发愿证入。

6、趣入普见如来入佛境界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承接上文,此颂发愿在一念间,普见三世一切人中狮子的诸佛,且恒常入于诸佛的境界,如是住在如幻的解脱和不可思议力用中。

所愿境是在一念中见三世一切佛,而且恒时入于跟诸佛同等的不思议解脱境界里,具足如幻的解脱与威力。诸佛身语意的变现,如同幻师作诸幻相,虽无一物可得,然应众生根机,能流现无量不可思议的幻变。

“幻”是最好的譬喻,依此表达清净幻。幻师可以变出各种幻相,对此寻找时了不可得;与此类似,诸佛说法度生,建立刹土等的无边显现也全是智慧力的幻变,是应众生心而任运显现无自性的时空、事物、数量等。因此刹海可以纳入一尘,劫海也可入于一念中,一切事业或解脱无非智慧的自性,无不以法身智慧应缘流现。

7、趣入佛刹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念诵前两句时需要住在希愿的意境里,后两句时再把这种愿境扩大。在一个小小毛端的极微尘中,出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具足庄严的诸佛刹海;不仅一毛端如此,十方微尘数刹土里的任何一个毛端都具足三世一切庄严清净的诸佛刹海,愿我都能如是深入其中而修行。

这里把极微譬喻为毛端,“一毛端”,指极微小的量,“三世庄严刹”,是极广博严净的境界。然而以一多相容、广狭无碍、时空圆融等的缘故,一尘中就具有了三世一切刹。“庄严”意为具德,指一切佛刹都是智慧自现,光明、音声等都圆明具德。“清净”指无垢无染,并非有漏境界。“深入”,是发愿要实证到华藏庄严。

8、趣入往诣如来前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无碍趣入一切刹土后,在诸佛行持事业时,自己分身对每位佛陀作亲近,实现普贤大愿。颂中略举三相作为佛事业海的代表,告诉我们作愿之处。

依于因缘,未来将有无数行者成道,成为照明世间或有情内心的明灯。他们为了救护有情,在众生界中示现成道、转法轮觉悟群生以及事业圆满示现涅槃等,届时愿我都能往诣佛前而亲近、承事。

细致观想从此刻起直至未来的每一个刹那中,在十方刹海都有无量有情成佛,而我都愿顿时分无数身,出现在每一尊成道的佛陀座下,以意乐和加行来作亲近以及殷重承事。此等贤善之行,不是说我已经证果,成了普贤菩萨,就不必再做,而是在任何有情成道时,都出于天性、前往当处示现各种身份来亲近承事。

如是每一时间中,十方世界都会有无数佛为利众生转正法轮,我也发愿同时分身无数,在每尊佛坐下,恭恭敬敬地听闻正法;又在同一时间,有无数诸佛事业完毕,示现趣入涅槃,我也发愿顿时分身无数,现在每尊佛前作种种承事。

“去”时是以智慧力顿时遍现于十方世界,然后对于每一尊佛,都以充满虚空的无量供养云,殷重地供养、赞叹,并绕佛一百次、一千次等等。

以此为例,凡是诸佛示现降天、住胎、学艺、苦行、诣道场、降魔等任何事业相时,我都发愿分身在诸佛前,亲自护持、承事,即是“往诣佛前”的普贤行愿。

直到尽未来际,直到轮回空尽为止,我的大愿都永无穷尽。而且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以如是作愿,即是希求实现普贤不可思议贤善之力的境界;以如是愿力,也必将真实趣入以上所有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贤妙大行。

(十二)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此处对于八力一一随文作意,如是发愿。

“速疾周遍神通力”,是祈愿成就一念之间速疾周遍十方无数刹土的神通之力。如同大日轮,在一时之间,周遍映现在千江万河里;愿我也能成就神通力量,在一念之间顿时现在十方无数世界海里,周遍地利益众生。又譬如观世音菩萨所成就的无作妙力——“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我也发愿毫不延误地对众生作利益。

“普门遍入大乘力”,再祈愿能够成就从一切门遍入大乘之行的力量。

此中又分因、果两方面。也就是发愿在因地成就以一切行为一切时处都能入于大乘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做什么,没有不生菩提心,没有不对众生作利益的。如《净行品》所说,遇到任何境缘,都能善巧地将心引入于大乘。同时也发愿成就普门遍入的果位利他力量。对于无数世界中无数种类的有情,随顺他们的界、根、意乐,以无数种乘的方便,从一切门中普遍摄受,将彼等引入大乘。

总之,因上是自心从一切门入于大乘,果上是从一切门摄引众生,愿能成就如是力量。

“智行普修功德力”,是数数祈愿成就以智慧和实行普遍修集一切功德的力量。

智如眼,行如足。以智慧无误地通达缘起和空性;以实行很娴熟地运转法行,如是目足并运,智行合一,普遍地修集一切功德。或者说,以智慧自然明辨取舍,不会误入歧途;由实行而切实到量,符合标准。具备了智慧和实践的能力,无论任何时处都能成办真实利益,修任何功德都有力量做到初、中、后三善。

以要诀来说,是祈愿具有以三殊胜修集功德的力量,从而圆满所修善法。起初能以无伪的菩提心摄持;中间心能无住离缘,行所无事;最后能以普贤愿王印持回向,使一切功德得以圆满。这就是我们的祈愿之处。

“威神普覆大慈力”是在与众生乐方面祈愿成就极大威神,犹如大云普遍滋润一切禾苗庄稼般,以大慈心的力量施予有情利乐,普覆一切世间界。“威神”,指极为有效、迅捷地刹那间入于众生心中作利益。

为了利益众生,愿我成就无碍入众生心、立时发挥效力,加持他获得安乐的力量。如蒙弥陀佛光照触的三恶趣幽冥之处,众生都马上转恶成善、慈心安乐,即所谓“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等等。或者以慈三摩地的妙云降下雨流,让热地狱的众生当即住在安乐当中。一切以慈心三昧,极迅捷地普遍施予十方世界无数众生安乐的大威神力,都叫做“威神普覆大慈力”。

我们要随经文作意:愿我成就威神普覆的大慈力。具备此意愿后,再依照愿文反复串习,让它坚固地铭刻在心上。

“遍净庄严胜福力”,此愿重在成就福德力,也就是使内身外器清净庄严的殊胜福德力。

“遍净庄严”是福德力的作用。以无欺的缘起律,具有殊胜的福德力,自然使色身正报以及外界的器世依报呈现出清净庄严。诸佛的微妙色身都是行持无量福德所感,以其殊胜的福德,绝不会变现出丑陋、污秽的身心相。于此我们要在因果律上得到体认——色身的一切相好皆由福德而来;外境的悦意美好,也决定由福德而来。

立志成就色身庄严和国土庄严是大乘行人的必修内容,比如《无量寿经》所说,法藏菩萨在因地不断地修集殊胜福德,处处供养三宝、尊敬师长、利益众生等等,身口意都住在贤妙清净的修行中,才成就了如今万德庄严的佛身与极乐刹土。因此,我们也要再再地发愿,早日成就能使根身器界周遍清净庄严的殊胜福德力。之后受愿力驱使,自然就会主动地趣入修集殊胜福德的行为中。

以窍诀来说,“胜福力”是发菩提心所摄持的善行。菩提心是万善中王,在善心的层面上达到了极大的量——上求无上佛果,具足无量功德海;下化一切众生,对任何一个众生,都给予他暂时和究竟的无量利乐。由具如是无量的缘故,菩提心所摄持的任何善行,下至布施一抟之食,都决定出生超过遍满虚空界的福德,因此称为殊胜福。

“无著无依智慧力”的重点在于,祈愿成就无著无依的智慧威力。

“无著无依”是智慧的相。了达一切法空,行持任何事都“于事无心,于心无事”,没有任何依倚、执著之处,内心旷达犹如虚空。又好比空中鸟迹,无相可得。

修这一句时要再再祈愿:愿我早日成就无著无依的大智慧力量,一切时处都以智慧起用,不住在尘缘假相上。

“定慧方便威神力”,是祈愿成就禅定、智慧和方便的不可思议力用。在任何时处都住于三昧不倾动;以智慧明观胜义和世俗,毫无错谬;具足方便的缘故,做任何事都极巧妙而有效力。如是定慧平等,处处以方便利益众生的力量,祈愿拥有。

在念诵“普能积集菩提力”时要注重祈愿:愿我具有能普遍积集菩提之因的力量。其重点落在因上,因为具备菩提的因或者资粮,就必定成就菩提。

这一句是以上七句的总结祈愿。也就是依靠上述诸力,愿能具有普遍积聚成就菩提之因的力量。福德、智慧、慈心、方便、禅定、神通等,不舍任何功德,都能普遍修集直至无余圆满。

总的来说,至心祈愿得到这十种力,还要得到令功德不被违品所夺的坚固住持的力量。也就是说,既然以上是发愿具有力的圆满内涵,分说为十种,那么为了成就这十种“力”,就要消除它的违品——业、烦恼和魔,所以接下来发起修习对治的大愿。

(十三)修习对治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这一颂的前三句是发愿消尽违品,分别对应对治不善业力、烦恼力、魔力,最后一句是结成以消除违品的缘故,圆满一切普贤行海力,即发愿达到普贤行力没有任何障品而无余显发的地步。整个愿文的核心就落在“圆满普贤诸行力”上面——希求圆满出现普贤行的力量,是整个愿王的发愿重点。

我们串修发愿时,就应当一一在心中引起“我要具足这种力”的誓愿,并且让它具体化。

“清净一切善业力”:如何使一切业都成为极清净的善业呢?需要内心的一股力量,能从粗到细逐步净除杂染业。好比水经过净化,一切垢染都得以排除,变得极为清净;同样,在行持一切业时,把不善业、有漏善业等垢染从心中清除,就是具有了清净善业的力量。

这又需要了解违品的状况,才能发愿以“力”净除;继而建立起宏愿,由此确定践行的方向——以行愿力摄持,入于无边普贤行海的修证中。

首先是净除不善业力。不善业决定引生三恶趣,在心中引起对治的力量才能净除它;对治力量没有生起,业力就无欺存在,从而决定发生作用。我们就在心中立愿或一心向往:一定要具足净除不善业的四种力量——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依止力。

我们发愿做到:对于以往所造罪业,自己能呵责、发露忏悔,以后再也不造。其中包含了破恶和恢复两种力量。“破恶”,是自心呵责罪业,对它产生误吃毒药一般的追悔心,使罪业变得轻微;以恢复力发誓再也不造,能截断罪业相续,使其力量变小,乃至消尽。这些发愿需要我们作为努力的方向来实行,乃至由此推展开来,在心中建立一整套的普贤行愿。之后直到成就菩提之间,自心都需要不断地在这些方面努力,才能让自己成为昼夜修习普贤行的行者,成为真正“善得此人身”。

继而发愿具足对治力来清净罪业。过去造罪是由一念愚痴,陷于恶劣的心态和行为中;对治力则是翻转而生起贤善心。比如匝哦之女当初不懂业果,踢母亲的头,(由于对境母亲是极重恩田的缘故,)结果当生就成熟果报而堕入地狱。想当他见到炽热的铁轮在一个地狱罪人的头上旋转时,不禁生悲愍:无数人都造下这种恶业,不得不感受如是苦果,愿他们的苦都由我来代受。发起一念善愿的缘故,不善业当即净除。同样,我们也需要痛改前非,真心祈愿:唯生善心,行一切善。以此颠覆往昔恶心恶行的势力。

还要发愿具足四力中的依止力,即依止三宝和菩提心来净治罪业。包括一心一意发菩提心——在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的一切时中,都为利益无量众生而求证菩提。以菩提心摄持,自相续成为乃至佛果之间连绵不断的极大善行相续,从而净除罪业。

同时还需要把握,证悟法无我是根除业种的方法;对于甚深法生起信解,能遣除堕罪、净除业障。因此发愿,现证法无我空慧,或对于甚深的如来藏法门生起信解,一旦了解真心本有、客尘本无,确信一切都虚假而毫无实义,恶业也如梦中的虚妄造作,就不难从中解脱。

其次,不仅净除恶业,而且发愿净除有漏善业。有漏善业是指行善过程中,杂有贪等烦恼的状况。比如,行善时求名利恭敬;或想和别人竞争;或想出风头显示自己;或者想以善业,来换取今生来世的享受等。诸如此类善业,由于是夹杂烦恼所造,决定会把自相续牵制在三有中感受轮回果报。

凡是愚痴的造作心都背离普贤行愿,都障蔽本性力量的显发,所以有漏业等负面的势力在此立愿一并净除。之后思维:具足什么样的力量才能净除彼等?如今我已了达四谛,了知以有漏业根本就无法解脱轮回,因此我要依靠愿力回向,完全舍弃三有果报,一心希求无上菩提。

缘起的方向是由愿欲决定。如果内心贪求三有果报,那么所造之业决定会将其心识牵入三有当中;一旦不再希求三有果报,唯一求证无上菩提,他的造作当下就转为菩提之因——清净的善业。

不动业属于有漏善业,不另外宣说。

总之,以出离心和菩提心摄持,一心依止无漏道,净除有漏各层面的业,叫做“清净”。

“摧灭一切烦恼力”。违品需要逐次从粗到细来净除,所以要进一步想到:一切业由烦恼引起,烦恼会扰乱身心,障蔽普贤行海。稍稍现起烦恼,就已经落在妄动中了。因此,我要净除一切蒙蔽自心、引发颠倒心态和行为的烦恼力量。

如何以正面的力量来摧灭烦恼呢?心中立愿暂时制伏乃至究竟根除:暂时修习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可以分别制伏贪嗔痴;究竟而言,生起空慧才能断除一切由执著引起的烦恼。而只有远离烦恼的干扰,本性的力量才能无碍地发挥作用。

“降伏一切诸魔力”,是发愿降伏蕴魔、烦恼魔、死魔和天魔等内外魔的干扰力量。魔的力量一旦兴起,就会对普贤行作障碍,因此我要发愿具足降魔的力量,使得一切魔幻无从干扰。

通过以上三种修对治的发愿,最终结成“圆满普贤诸行力”。达到一切粗细违品都无法作障的地步,达到任运无碍实践普贤行的强大力量。

总之,“速疾周遍神通力”等十力,以及遣除烦恼、业、魔的三种对治力完全具足,使得一切普贤行无所障碍地圆满显发,就叫做“圆满普贤诸行力”。为了圆满达成普贤行力,这个总括大愿需要各方面的支分发愿:有些是加行方面的发愿;有些是遣除违品的发愿;有些是展开支分的发愿等等。

(十四)菩萨诸业

此处是对于菩萨事业的发愿。“事业”,指智慧力发挥的业用,如同日轮本具光和热,能发挥照明、温暖等作用。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既然此“八海愿”是属于普贤事业海的大愿,其中“海”自然是表示周遍,表示一切分无不圆满。我们修习时要注意两点——展开意境和发愿趣入。首先在心前现出无边际、周遍的相;之后发愿以圆遍的方式,一刹那完成所有事业。这才符合普贤愿王的量。

“普能严净诸刹海”。首先展开意境:在十方处所里有无量刹土,称为“刹海”。之后发愿:愿我每一刹那都能使无边刹海显现庄严清净,如同极乐世界。

“庄严”是具德,“清净”是无垢。如《往生论注》所说:极乐世界都呈现为实相、无漏相。没有有漏垢染,而且圆明具德,声、光、香、触等都能做佛事。

“解脱一切众生海”。首先了解众生受系缚的状况,分为系缚和能系缚。“系缚”,指众生在三有中不断生死,无从脱离。具体而言就是五取蕴相续不断。“能系缚”指烦恼和业的力量,如同镣铐般把众生羁缚于三有牢狱中。以起惑造业蓄积了轮转的动力,众生只有不自在、昼夜不断地感受老病死等各种苦恼,长劫难以超出。

之后展开意境:在十方无边的三有世界海中,无数众生都悲惨地沦陷于轮回状况中。由此兴起悲愿:愿我以身语意三种神变,让一切众生脱出生死牢狱:以身神变和意神变,使众生欢喜满足;以语神变为之说法,使其内心当下解脱。“一切众生海”,表示所度脱的对境众生具有周遍性。如是认知后,心中再再地立愿,使之成为永不变改的誓言。

“善能分别诸法海”。首先是展开意境:“法”,包括所讲的教法和所修的证法,其中教法指经律论所摄的无量文句,证法指戒定慧所摄、如海般的无量证德。之后发愿:愿我能够一时顿现教法海和证法海的所有行相。也就是对于一切教法和证法之海,以智慧眼在一刹那中别别观见其中每一分,如同大圆镜顿时显现万象般,毫不杂乱,即“善能分别”。

“能甚深入智慧海”,何谓“智慧海”?以所知尽所有相无边的缘故,能够无余了知的智慧就称为“海”。由此发愿 “深入”:愿我一一刹那都能无余照见尽所有相。到极“深”处时,能圆遍地照了一切相。这并非跟所知本体不同的智慧,而是由于智慧如海,所以能一时映现一切所知;以所知无量故,安立智慧无量。

“普能清净诸行海”。首先展开意境:成就菩提的无量善妙之行,称为“诸行海”。“行”,指福慧资粮。其中福资粮能给予众生利乐;慧资粮能现前自心本具的佛功德法。分别就自他二利来说,“资粮”是能力的意思,修集福德就有能力给予众生利乐;修集智慧,就有能力现前佛功德法。譬如阿弥陀佛成满福资粮故,能惠予众生往生净土等无边利乐;成满慧资粮故,开发了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无量功德。

接着了解“净”的涵义,是使每一种菩提行都远离两种违品垢染。一是以人我执引生的烦恼障,如悭贪等,由于执著自我障碍了布施等菩提行;二是以法我执引起的所知障,也就是取相的垢染。“净”指由证得空慧,不执五蕴幻影为我,从而净除烦恼障;了知诸法无实,不住相而行菩提行,没有能作、所作、运作三轮分别,净除所知障。如是清净而行即为“净”。

由此发愿:对于福慧资粮所摄的无量无边的菩提行海,愿我都能清净地行持。

“圆满一切诸愿海”。首先开拓意境,知道自己的本心之量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一切都能成满。以此为依据而作意:我要摄取一切菩萨愿海,无一缺漏。之后发愿趣入:愿我每一刹那都以戒和定的力量圆满一切行愿海。

“戒”,指无有过失垢染;“定”,指有成办的力量。菩萨行无不是由戒和定来成就。譬如弥陀因地时,以戒的力量,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嗔想、害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等;以定的力量,三昧常寂、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等。如是成满一切愿海。果位圆证的状况则是,每一刹那或每一念中都能圆满一切愿海。这种最高的目标——普贤事业海,正是我们应当向往、发愿之处。

“亲近供养诸佛海”。首先开拓意境,了知自己的本心中,有十方无数刹海里示现成等正觉的无量诸佛。之后发愿:愿我一时间普遍趣入于所有世界,对于一切诸佛亲近,并以遍虚空界的普贤供云作供养。

此处同样体现了圆顿的事业相。每一刹那都化现无数身,入于无数土,在无数佛前亲近;之后以遍满虚空界的普贤供云作供养。自己生起深心向往的意乐后,就不断地串习立愿。

“修行无倦经劫海”是总结发愿:对于以上七类事业所摄的菩萨无量事业海,愿我在无数劫中,恒时以精进力毫无疲倦地修行,尽未来际都无疲厌地念念奉行。例如恒常精进地严净一切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等等。

(十五)随学诸佛菩萨的回向

分二:1、随学如来的回向;2、随学菩萨的回向。

1、随学如来的回向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我所修的善根全部回向于随学一切佛的行愿,也就是对于三世佛的行愿,愿我都能供养而圆满修持,以普贤行来现证菩提。

普贤行愿在此时发挥到了极致,总摄了一切如来成就最胜菩提的行愿之海。

首先作意:三世一切佛都在我圆满的心量中,我不排拒任何佛的行愿。无论是阿弥陀佛、释迦佛、药师佛,还是当来的弥勒佛、师子吼佛、胜解佛等,过去、现在、未来的无尽时间中,在无数刹海里,出兴的任何一尊佛,当初为了成就最殊胜菩提所发的一切行愿,我全都至心供养并圆满修持。

此处的“供养”指法供养,一切佛陀如何修持普贤行,我也要像那样来修持。“普贤行”,是称法界心、极法界量的行愿。三世佛与我不二,他们的行愿也就不在我的心量之外,诸佛的行愿就是我的行愿,我都要修习圆满。也就是说,我的志愿是以含容一切、无欠无缺的诸佛所修的普贤行来证得菩提,不是以少分的、不圆满的修行来悟道。只求人天异熟,只求小乘涅槃,或者只修部分行愿等的想法全都要排除。此时一心一意随学三世佛的发愿。

在了解愿义后把发愿的心量开展到遍法界,不把自己当成独立于诸佛之外的个体,就是契合于法界量了。其实,一切佛的行愿都在我们的法界心中呈现,行愿的任何一分也都应当随学。上述十大愿王中的第八大愿——常随佛学,就是以含遍十方三世佛因行果德的方式,来志求与其同等的。

2、随学菩萨的回向

分二:(1)愿等普贤;(2)愿等二圣。

十大愿王中的回向愿王是要达到一切诸佛行愿的量。但如何才能达到呢?根本是要发起文殊智和普贤行。一切行愿都是由此二者来完成,所以回向的重点就落在随学两大菩萨,或者说大智和大行上面。特别来说,本法的核心是以完成无量大行而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而大行又是以普贤来代表,所以首先发愿达到跟普贤菩萨一样。

(1)愿等普贤

于此发愿成就普贤行:愿我的智慧和行为与普贤无别,愿我的身、口、意、行为、刹土与普贤同等。

以上所述都是普贤行的支分,对每一种发希欲心也是支分的普贤愿。此处则是把所有支分摄集在一个要点、一句话的要诀当中,也就是念念希求,或做任何功德都要想到:愿我以此功德,达到与普贤菩萨同等的成就。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一切如来有长子,他的名号是普贤。为什么称他“如来长子”呢?因为无量菩萨行,一切修持普贤行的传记,一切三摩地,所具有的任何功德,他都一一达到究竟,成为万行之王。譬如,一个公司的产业要交给长子,是因为他有能力继承并发扬光大。同样,“如来长子”代表在行持方面全数到量,能继承如来地位。

“华严”指以万行来庄严佛果,而“普贤”代表一切行达到究竟圆满的地步,到达菩萨贤善之行的彼岸。十度乃至无量度所摄的无边行海,完全达到究竟量,就叫做“普贤尊”。他不是某一尊佛的长子,而是一切佛的长子。或者说一切佛都是由普贤行而成满。本经前文也说,要成就佛的不可思议功德,一定要修普贤行愿。普贤行一旦圆满,自然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因此称为“长子”。

由此可知,所做的任何善根都要回向于一切智慧和行为跟普贤菩萨一模一样。这是我们的目标。“普贤”的内涵最究竟、最圆满,是三世诸佛最胜之愿,总摄一切,无欠无缺。即使现前我们还做不到每一刹那都如是回向,也至少每一天或每一座要作普贤回向。否则怎堪称为普贤行愿的行者,或发大心求佛果的人?譬如世人对某件事因为强烈希欲、决定想要得到的缘故,尚且达到念念不忘的地步;如今我们希求的是无上普贤行,怎可不立金刚般的志愿?一旦立下誓愿,从今乃至菩提果之间,一切善根都需要回向于这一关要。

对此我们应当深生胜解。后文“文殊师利勇猛智”两颂,龙树菩萨赞叹极为殊胜,一切愿都摄于其中,丝毫不缺;然而如果把两颂再缩短,即是一句“为得普贤殊胜行。”我的功德就回向到这方面,就贮放在这方面专用。生起如是不可夺的胜解后,它就成为驱使我们行一切善的动力和回向处。由此也必将如上所述:最后刹那,一切诸根、亲属、威势、象马车乘、珍宝伏藏等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往生极乐世界。

相反,如果对普贤行没有胜解,当然也就不会出生这种殊胜果。有人抱怨念了许多遍《普贤行愿品》,为什么没有一刹那间生到极乐世界呢?其实是因为他念得有口无心,只种了个远因。

如是确认或生起胜解后,才能真心发起此愿,乃至任何时处都不忘记普贤行愿。但单有这一点还不足够,还需要把它具体化。怎样才是智慧和行为与普贤同等呢?即在五种清净上达到同等,偈颂说到: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愿我身清净跟普贤同等,语清净跟普贤同等,意清净跟普贤同等,行清净跟普贤同等,刹土清净跟普贤同等,每一方面都达到与普贤菩萨大智慧的成就一模一样。

此“清净”不是有漏境界的清净,而是一切垢染消尽的境界。“身清净”,是达到一身化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等最极清净、事事无碍的身功德境界。“语清净”,是一音圆演一切音,一音普出无尽言辞海等障碍消尽、自然随应众生根机而宣流的语境界。“意清净”,指心中念念现出无边菩萨行海,无碍无著,无不圆遍。“行清净”,指无边的波罗蜜多行海,在每一刹那都达至圆满。“刹土清净”,是一刹那使一切器情全部具足功德庄严。

这就是我们最终要达成的目标。也就是做任何善根都要回向于跟大智慧力用完全展露的普贤菩萨同等。

从本品最初宣说十大愿王,到因行果德如何次第地发愿趣入,最后结归为三世诸佛的行愿摄集于一处,即以普贤行来证悟菩提。为了这一点,又必须成就普贤大行的所有内涵,因此发愿等同普贤;完成普贤行的关键是大智与大行的并运,因此接下来是回向愿等二圣。

一旦把住道的关要就是大智与大行,或者完成一切行愿的精髓恰在于此,就不难确定:我所修的善根,唯一回向在这两个要点上。

(2)愿等二圣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为了周遍地清净一切普贤行海和文殊师利诸大愿,为了圆满彼等的事业,达到无一欠缺的地步(穷尽文殊智和普贤行所成办的一切事业),愿我在尽未来劫海中永无疲厌地修证。

以内心具足定解,才能发出如此猛利的回向。因此,关键不在口头空诵,而在心中有无此种信念。

继而发愿: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先须将意境放至无量,随后在此广大心境中发愿:愿我的修行达到无限无量、无不圆满,穷尽菩萨广大行海的境地,由此获得智慧、慈悲、三摩地、辩才等无量功德之海。愿我住于无量菩萨行海中,以实证而了达一切诸佛菩萨神通力。

“了达”指现证,否则不可能真正了达。为了完成普贤行海,此处发愿依次有三:一、修行上并非空谈,而是担负起一切广大无边修行;二、功德上并非仰望,而是实证到诸佛难思难量的身密、口密、意密功德;三、神通力上不是比量了知,而是真实安住无量菩萨行海中,以实证而了达。

更具体地来说,应当紧密结合于修学文殊智和普贤行。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一切修行、功德、神通等都源于文殊智和普贤行,因此我把善根回向于一切时处跟随两位大菩萨,修学他们的一切智行。

一旦立定道之命脉般的这一志愿,每一次的所修善根就决定回向到这方面。相反,如果失去了它,则绝不可能出现普贤行海,也无法完成佛果和广利众生。

“文殊勇猛智”表示智慧的力量,也就是说,以宝剑般的根本智能够彻断无明。由于当初一念不明自心,我们在法界中迷失,不认识自心所变现的影像,反而缘它分别、执著,陷入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无明染污境界中。本具的力用和妙行事业,则显现为梦中惑业苦的各种迷乱力用。

如今我们希求回归本性,发挥出无量的普贤行海,首先就要以文殊智破除无明、现见本性。从本性发挥的妙用才是真正的“普贤慧行”。“慧”表示以智慧摄持,也就是从体起用、从性起修,以此展开无边普贤行。文殊智证体,普贤行起用;或者说,一者为眼,一者是足,二者密不可分,也无法分判哪个更重要。究竟的文殊和普贤是内在本性的智、行,或者见与行,理与事,体和用,应当如是融会。

当然,见性以前的彼等随顺分,是寻求智慧和实行的阶段。而最终是以行到达大菩提果地,因此普贤行代表的是如来长子。希求证入诸佛不思议解脱境界,就一定要修持圆满的因,即普贤行。为了发起最根本的普贤行愿力,每一天,每一座,甚至每一刹那都应当如是回向:我把三世所修的一切善根,都回向于恒时修学文殊智和普贤行。由此确立尽未来际的根本方向。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这是三世诸佛共同称扬赞叹的最殊胜的菩提行愿,没有比它更圆满、更殊胜、更广大的了,我把它执为唯一的行愿王,并把一切善根都回向于“得普贤殊胜行”。

从上文十大愿王学到此处为止,结归为一句:“为得普贤殊胜行。”这是整部《行愿品》的眼目、心脏、要髓。如果没学懂它,其实就是枉学本品。以下的净土愿也无非是别开成就普贤胜行的方便门,依弥陀大愿加被,使我们一旦往生,必定现前成就普贤殊胜大愿。也就是说,“为得普贤殊胜行”而发愿求生西方,以行愿力跟弥陀本愿的和合,往生见佛、得佛授记、成满行愿、成就无上觉道。因此,全品的关键就在于这句话。

真正学懂此句并不容易,必须从经题开始,一步一步在教理上经过,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被他人语言所转,而在心中确立不夺的信念或胜解信。之后,不必别人强迫,自心会有一种力量,时时刻刻发愿“为得普贤殊胜行”。同时认识到上述文殊智和普贤行则是成办它的如心脏般的要点。

为了在心中真正出现这一句的内涵,首先要认定没有比这三世诸佛所宣说的殊胜大愿更为超胜的。凡夫心往往是认为有更好的就见异思迁、喜新厌旧。但开显本性恰恰需要继承诸佛菩萨的智慧加持,不必企图以虚妄分别另辟蹊径。

三世佛陀都同一心意。如上所述,普贤不是一尊佛的长子,而是一切佛的长子,他代表圆满菩提的大行之海;普贤也不只是一尊菩萨,他是三世诸佛大行的代表,也是我们本性的力用。如果要圆显一切心性的力用而成就无上佛果,再没有较此更殊胜的发愿了。

过去出世的一切佛,都赞此为殊胜的行愿之王;现在出世的一切佛,也如是赞叹;未来出现的一切佛,也必将如是赞叹。既然是十方三世佛的赞叹之处,我们就不必劳神费心:未来佛会不会宣说一个更伟大更殊胜的愿呢?我现在依文发愿万一不值得,该怎么办?如果有更好的,我只是取其次的话,岂不是吃亏了吗?其实,未来任何佛、任何祖师出世,都不可能再宣说更殊胜的行愿。普贤行愿是名副其实的大愿王。

以下以理抉择最为殊胜。

首先内容最胜:诸佛稀有的行为与事业,菩提道从因到果的一切行愿无不含摄在普贤行海当中。更何况每一愿都是称法界心,极法界量,周遍十方三世。法界心有多大,发愿就有多大,怎么可能再超出其上?彻证果地的大行如何,也就如是发愿,哪里还可能有更殊胜的?仔细想一想,有没有比其更殊胜,或内容更多、量更广大的发愿?

再从作用观察:以普贤行愿是不是能速疾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能引生现前究竟的无边利益,成为现证菩提最殊胜的因?的确如此。如本品后文所说“一念一切悉皆圆”,再加上一经于耳,产生信心,就能速疾除灭五无间罪等等,都证明了它是极其圆顿的大法。

由此不难发现:自己一旦发起了普贤行愿力,就能极快速地证入解脱境界;且以普贤行愿摄持善根回向往生,决定是上品往生。因为心力已经开发,它的量级极大,果自然也随着因的状况而显现。

从世俗缘起而言,它含摄十方三世一切善,达到最究竟、圆满、无尽的量。如果我们没遇到普贤行愿,顶多是发愿修集现前的少许善法,哪里能想到尽十方三世无比广大的量?且于一念间顿时圆成,更是我们做梦也梦不到的。然而依于本品愿文的指点,只要我们能随文起观,现前就成办了如是殊胜的缘起。作为菩提心最充分、圆满的展示,它是世俗缘起当中极其稀有、不可思议的事。

就自利而言,它能从当下直至现证菩提之间,产生无量无边的利益。总集万善的普贤行愿,是以最大量的方式在进行,当然也就成为现证菩提的最强因素。

就他利而言,它是以自他无二的同体慈悲而发心,不视众生在自心之外,所以念念以最圆满的方式,加被法界心中的一切众生。乃至轮回存在期间,使得尽虚空界的无量有情,辗转不断地出生无量的利益安乐。

如是从正理的角度不难确认普贤行愿是最殊胜的行愿。更何况三世诸佛没有一尊不称扬赞叹,各派祖师没有一位不奉行提倡。

通过前文由总到分、由分到总,层层横向展开十大愿王极广阔的内涵,纵向从发出离心、出家持戒、发菩提心等直到趣入胜义不可思议清净境界,整个过程舒展开来有无量无尽的行愿,合集起来则是一大总持句——为得普贤殊胜行。因此,自己心中应当确认:正如龙树菩萨所说,这两颂极殊胜的回向句中含摄了一切大愿,是无量普贤行愿海的总摄句。我们理应生起不夺的信解,并以此作为完成每一天、每一座、乃至每一个善根的结行回向。

(十六)净土愿

“净土愿”是在实现普贤行愿的特别途径上发愿。

如上所述,普贤行愿有着极深广、圆满的内涵,但如何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呢?这就需要听从普贤菩萨教导,把善根全部回向于往生极乐净土。以得弥陀世尊加被的缘故,一旦往生即可现前成满普贤行愿海的境界。

对于十大愿王和次第修证的发愿,我们不仅深信为不可思议,而且深心向往,愿意时时把所修作的善根往这方面回向。本科判的颂文则进一步说明了快速实现愿王的方便。也就是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我们还需要借助诸佛不可思议的神力加被。诸佛中又以弥陀与我等缘深,能使凡夫以极简易的方便生到极乐净土。往生以后,自身的愿力与佛的悲愿和合,就能迅速完成普贤行愿。

既然普贤行愿的确是在一生过后就能快速成证的事,我们更应信心百倍。弥陀愿海已经设定,往生者都能现前修持普贤愿行,善导大师也说“十地愿行自然彰”。现前在娑婆世界的发普贤愿,就像入学前做预科准备,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得佛加被,即能正式完成普贤行愿。经由往生而现前普贤行愿之道竟如此顿速,我们应当如是依文回向。

为了如量引发本组大愿,不妨分成四步在心中具体引发相应的祈愿,包括见佛往生愿、顿成愿王愿、得佛授记愿和普利众生愿。贯彻了即生往生净土,乃至迅速成佛、普利众生的菩提道全程的发愿。

但关键还是自心愿意做,把行愿作为切己之事,而不只是口头熟溜。因此,需要反复思维:我是不是应该通过往生西方来实现普贤行愿,走这条特殊的成佛之路?如是内心确定以后,再集中心力坚持奉行,就能真正实现大义。

首先是见佛往生愿: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愿我在临终之时,没有任何身心障碍,面见阿弥陀佛后,顿时往生极乐世界。

我们在心中真实地铭刻誓愿,确定自己一生的归宿是唯一往生弥陀世尊的极乐国土。——不留在三界,也不去其他净土。

如何才能往生呢?《无量寿经》讲三辈往生、《观经》讲九品往生,以及《弥陀经》讲一日至七日一心念佛得往生时都说到,依佛愿力,在行者临终时佛与诸圣众现身加被安慰,使他心不颠倒,正念往生。如唐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说:“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既舍命已,随佛众会,生无量寿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可见,往生的关键在于临终离障见佛。“离障”指离违品,“见佛”即具顺缘,是我们应当着重发愿之处。

凡夫到临终生死关头时,自心根本无法做主,此时四大分解,痛苦极重,平生的业障不断现起。如果自心被障碍所转,就必然流入生死和恶趣险地。因此发愿:在我临终之时,各种苦恼、恶相,忘失正念、贪恋嗔恚、邪见怀疑等一切障碍悉皆远离;阿弥陀佛与极乐圣众亲自现在面前加被我,使我心不颠倒,正念分明,直接随佛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点至关重要。

之后发愿顿成愿王: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此处应着重于“顿”,发愿“现前成就”,而不是经过漫长时日,逐渐接续才终得成就。以自身的普贤行愿力、对弥陀的信心和求往生的愿心,加上弥陀佛力加被的助缘,能迅速成满普贤愿王。这便是往生西方的殊胜处,也是弥陀愿力圆满加被的表现。

也就是说,要契合普贤行愿力和弥陀悲愿而发愿。为了真正发起大愿,对于上述一整套愿海的内涵首先要再再思维、研习,直至通达义理;之后缘普贤行发起全分成就的希求心;再由胜解弥陀大愿这一特殊途径而由衷发愿:一旦往生极乐国土,即得弥陀佛力加被,普贤愿海的无量支分内容都无有欠缺地圆满成就,自此以后,直至虚空界尽之间,对于十方刹海的一切众生都普遍施予利益安乐。

“利乐一切众生界”中的“一切”和“界”表示尽十方世界一切种类的有情。由于现前成就了普贤行愿力,自然就开展出浩瀚无边的利他事业,能在一刹那间普遍分身于无数刹海,直到众生界尽为止,应无数种根机而施予利乐。

具备大乘善根者必定关注此后生生世世的历程,考虑如何圆满自他二利。这就需要在心中建立圆满的行愿力,并把握实现它的捷径。出于对这两方面的胜解,自然会按照此颂十分猛利地发愿。

之后是得佛授记愿——祈愿往生后的最初阶段即得佛授记: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具备行愿力,就决定不会去往边地疑城,而顿时生到莲池海会当中。因此发愿:在我断命根时,当即化生到弥陀世尊清净海会云集的刹土中。届时宝色庄严的殊胜莲花开敷,我亲自睹见阿弥陀如来现在面前(上上品甚至不必花开就直接见佛),佛用右手摩我头顶,为我授记:“你将于某时某刹成佛,名号是……”

一旦得佛授记,迅速成道的大事就确定下来,成为自身上无可逆转的事实。

还有普利众生愿: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得佛授记之后,具备极大功德神力的缘故,能在一时间化出无数百俱胝身,以大智慧力在无量国土中,普遍利益一切众生。由此本性智慧而发出的极广大力用,直到众生界尽为止,行者都会周遍分身在十方无数世界,分身在三时一切刹那做极广大的利益。

为了最终圆满利他事业,我们首先应以求生净土为方便。只要发起普贤行愿力,再把握住与弥陀世尊相应的缘起,就必定能够命终往生。随后顿然见佛,顿然得授记,顿然成满功德,顿然化现在十方世界,实现利他事业。因此,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也不应畏惧菩提道的艰难,一定要不退缩地发起随顺净土捷径门的菩提大愿,得阿弥陀佛愿力加被而迅速成证。

以上的“愿差别”,包括了普贤行愿海各方面的内涵。其中每一条都极其重要,具有不可思议的无比大义。我们一旦对此有所确认,才会主动立愿作意,因此不仅需要一一确认所愿境,在心中生起胜解和希愿,而且要按照愿文深深地在自心上立愿。如此才算学习了愿差别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