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译阿弥陀经 1

唐译阿弥陀经讲记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智圆法师 讲授

这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即是唐译《阿弥陀经》。这部经传到中国经过两次翻译。第一次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后来家喻户晓,普遍流通。大家平常念诵的就是这个译本。数百年后,唐朝的玄奘法师依梵文经本重新翻译,这种译本千年以来很少有人讲闻读诵。

我们这一次为什么要讲解玄奘大师的译本呢?在我看来,两种译本各有千秋:秦译简要流畅,唐译具体详实。我们学习唐译,能够得到很多细节的了解。而且学习之后,能更好地把握秦译的要义,对于平时读诵受持秦本有直接的帮助。

这一次为了便于大多数人理解,主要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对于经文做逐字逐句的解释,以后有机会再对本经作深入的讲解。并且,中间会穿插适当的引导,来帮助大家引生往生的根本——信愿之心。

首先讲解经题: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以及十方诸佛为了以方便,利益安乐本土的有情,各自在自己的国土中劝诸有情信受这个法门,以此因缘,生起信解者决定被阿弥陀佛,以及十方诸佛所摄受,从而无障碍地往生极乐净土。以这个内涵为主题的缘故,这部经典叫做“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以下解释经文:

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其名曰:尊者舍利子、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阿泥律陀,如是等诸大声闻而为上首。

这是经典开头的证信序。为了证明经中所说真实可靠,从而使众生生起信心,佛经的开头通常会标出六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薄伽梵”是主成就,“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是处成就,“大苾刍众等”是众成就(其中包括常随的声闻比丘众、无量菩萨众以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大众)。

结集者阿难说:我是这样听佛亲口说的。一时,世尊在室罗筏城誓多林给孤独园,当时有常随的声闻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他们都是德尊年长、为人们所共识的圣者大阿罗汉。其中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迦叶、阿泥律陀等诸大声闻,作为声闻众的上首。

复与无量菩萨摩诃萨俱,一切皆住不退转位,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其名曰:妙吉祥菩萨、无能胜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

并且有无量无数的大菩萨众。这些大菩萨们都安住于不退转位,以无量功德庄严其心。其中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等诸位大菩萨,作为菩萨众的上首。

从这里讲到的菩萨大众中的上首就能看出,净土法门极其甚深、不可思议。它不仅仅是薄地凡夫、声闻缘觉,乃至地前菩萨所修之法,包括等觉位的诸大菩萨,像文殊、弥勒等,都是这部法的领受者。

其实,净土法门是佛果地所行境界,从如来法身智慧、大悲愿力之中所流现。所以,唯有大智慧者方能真实信受、趋入,因此以文殊菩萨作为上首。而且,净土法门是释迦牟尼佛教法之中,引导众生得到真实利益的大法。因此,要付嘱给补处弥勒菩萨,以便在当来龙华三会度脱众生期间,大力弘传弥陀净土法门。并且,此法门需要以恒常精进,不休息才能成就庄严净土,因此说到常精进菩萨和不休息菩萨。

像这样,参加这场法会的每一位声闻阿罗汉,以及诸大菩萨们,都各自具有殊胜的功德。既然他们都成为本法的受持者,可见无论九法界中的哪类有情,最终都要以净土为归。也就是说,一切修行的最终结果就是还归一真法界,证入常寂光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彻证法性的究竟方便,也是万善同归的法门。

复有帝释、大梵天王堪忍界主、护世四王,如是上首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天子众,及余世间无量天、人、阿素洛等,为闻法故,俱来会坐。

当时参加法会的大众,不仅有南瞻部洲的人类能够见到的众生,还包括我们凡夫看不到的天等大众。

其中有欲界三十三天的帝释天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还有护持四天下的四大天王,他们作为天众的上首,带领百千俱胝那庾多数的诸天子众前来闻法。以及其余世界里的无数天、人、阿修罗等大众,为了闻法的缘故,都来到法会当中安坐。

以下进入正宗分的讲解。首先讲释迦佛未经劝请,直接宣说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

佛说极乐第二

尔时,世尊告舍利子:

“汝今知不?于是西方,去此世界过百千俱胝那庾多佛土,有佛世界名曰极乐。其中世尊名无量寿及无量光,如来、应、正等觉十号圆满,今现在彼安隐住持,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令得殊胜利益安乐。”

当时,释迦牟尼佛告诉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尊者:“你现在知道吗?在我们娑婆世界的西边,过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乃至经过距离娑婆世界百千俱胝那庾多的佛土,有一个有佛住世的世界,名叫‘极乐世界’。住持那个世界的世尊名为‘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如来、应供、正等觉等十号具足。现在于极乐世界当中安稳住持。为佛土里的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让他们得到殊胜的利益安乐。”

安隐住持”指非常稳定的状况。由于阿弥陀佛寿命极长,于无量劫中一直安住极乐世界,因此,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可以永远依止阿弥陀佛。而且,阿弥陀佛“为诸有情宣说甚深微妙之法”,也就是阿弥陀佛会不断地说法,只要我们生入极乐世界,就能时常听闻到各种甚深、微妙的法义。阿弥陀佛会成为我们开发如来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一个强有力的助缘。往生者会因此得到无比殊胜的利益安乐。

这里“得殊胜利益安乐”,主要指获得不退转的利益。意思是说,任何人一旦生入极乐净土,从此之后永远不会退转。也就是再不可能生起执著我和我所的念头,不会起一丝一毫的烦恼,不会造任何有漏业。不会退入流转生死之位,也不会退至二乘道,并且最终达到念念之中流入一切智海。由此迅速圆满自他二利。

因此,不仅是我们,包括已经开悟的人,也非常希求往生极乐世界。一方面来说,初开悟的人就像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虽然认识了本性,但是力量还不足够,也就是遇到违缘的时候还可能退转,即有可能出现所谓“悟后迷”的情况。另一方面,虽然已经了悟自性,但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断障证德速度会比较慢。这时候如果能够直接依止果位佛,就能极迅速地成就佛果。也就是凭借阿弥陀佛愿力的加被,开悟的人一往生极乐世界,就能立即登地,迅速成佛。因此,为了得到弥陀愿海的加持,开悟成就的祖师大德们也非常希求往生极乐世界。

而且,由于阿弥陀佛强大的加持力量,能够使得一切凡圣往生之后,顿时开发本性、显现神通、消灭业障、圆成普贤行愿等等。以这个缘故,普贤菩萨也是带领华严海会的大众,一同往生极乐世界。

“又,舍利子!何因何缘,彼佛世界名为极乐?舍利子!由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另外,舍利子!你知道以什么缘故这尊佛的世界称为‘极乐世界’呢?舍利子!因为那个世界里的一切有情,全部没有任何身心忧苦,恒时唯一受用无量清净喜乐,因此称为‘极乐世界’。”

我们知道,大多数名称都依于事实而安立。在无量无数的世界之中,阿弥陀佛的世界被称为“极乐”,必定有其特殊的涵义。

三界无安,众苦充满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娑婆世界里的众生具足一切身心忧苦。也就是身心上不断地感受苦苦、坏苦、行苦的逼恼,而不得自在。

众生的感受只有三种,苦受、乐受和舍受。如果是苦受,身心会直接受到逼恼。比如在身体方面,出现生病、受伤、感受饥渴寒热等的痛苦,这时会非常难忍。或者在内心里面,出现焦虑、忧愁、抑郁等的情绪,以及出生各种烦恼,这时候也会非常痛苦。这一切刚一出生就会逼恼身心的种种苦受,叫做“苦苦”。

如果是乐受,也就是人们喜爱的所谓快乐。比如看到喜欢的人,遇到喜欢的境界,受用种种悦意的五欲等等,这时候身心会出生喜乐的感受。由于这些悦意的境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无常性,毕竟坏灭。当它们坏灭的时候,以内心当中的贪著得不到满足的缘故,先前的安乐就会成为逼恼内心的因。这时候心里会非常苦恼,难以忍受。比方说,你现在得到了很大的荣誉,心里非常兴奋,也非常耽著这种乐受。当你一旦失去这种荣耀,名誉的光环戴在别人的头上,你变得一片黯然的时候,你心里就会没办法接受,会出生相当大的忧苦,甚至不敢走出来见人。要知道,这世界上所有的圆满、快乐最终必定坏灭一空,那时决定会非常痛苦。所以,一切乐受都叫做“坏苦”。

在不苦不乐的时候,由于众生的识田里面,充满了烦恼种子和苦种子。也就是五取蕴一直随着先前的业和烦恼的力量运转,并且每一刹那都被出生后后烦恼和苦的种子随逐。实际上,这种不苦不乐的舍受,只是暂时没有显现坏苦、苦苦的一种苦因状态。一遇到相应的外缘,立即会引生烦恼和种种忧苦。由于五取蕴完全没有自在,唯一随着先前业和烦恼的势力而转,一切舍受以迁流为苦相,所以叫做“行苦”。

比方说,一个癌症患者,当癌痛发作的时候,他会痛得在床上打滚,感到生不如死,这就是强烈的“苦苦”现行。如果这时候给他服用一些足够量的镇痛药、麻醉剂,使痛苦有所缓解,他就会感觉舒服一些,这就比喻“坏苦”。因为这种状态很快就会消失,又会落到痛苦当中。如果癌症疼痛没有发作,处在一种不苦不乐的状态当中,这就是“行苦”。意思就是,只要他还是一个癌症病人,身体里的癌细胞仍然存在,他的身体就会不断地感受各种痛苦。所以,具有癌细胞的身体叫做苦因,这就好比行苦。

同样,众生在轮回之中不断地流转,每一个刹那都是行苦的自性。因为每一刹那,都背负着具有无量烦恼种子、苦种子的包袱,没有去除。即使生到无色界天,在定境当中安住万亿年,也无法摆脱行苦,就像癌症病人长时间进入睡眠一样。等到他相续当中不动业的势力穷尽之时,马上会从定中出来,那时候烦恼种子、苦种子遇到缘又会现行起来。《涅槃经》中讲到,一个名叫做郁头蓝弗的天人,他过去以欲界身修非想非非想定的时候,在水边林下打坐,由于旁边有很多飞鸟惊动他,他当时就起了嗔心,发誓说:“我以后要变成飞狸,吃掉这些鱼鸟。”后来,他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在定中住了八万劫。八万劫过后,他从定中出来,由于先前业的势力已经成熟,所以他立即变成了一只飞狸,不断地啖食鱼鸟。

因此,沉溺在轮回里的众生,只要没有解脱五取蕴,无论转生到哪里,始终处于苦因当中。就拿我们人类来说,从生到死无非是苦。从我们入胎开始,九个月住在母胎里面受尽了苦;刚一出生就会哇哇哭,宣告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感受痛苦;随着生命不断地迁流,各种的病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等时常逼恼身心。一晃几十年过去,生命很快就结束了。而内心里的烦恼种子、苦种子不但一点没有消除,还增添了许多。卸掉了这个臭皮囊之后,再换一个皮囊,继续走充满苦难的轮回之路。在此期间,即使暂时遇到可意境,感受一种虚妄的兴奋、狂热、愉悦等等,这些也不是真实的安乐。像这样,从前到后整个观察一遍,就会知道轮回纯粹是苦的自性,没有半点真实安乐可得。

无诸忧苦,纯一喜乐

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安乐”呢?就像刚才说的癌症患者的比喻,什么时候通过治疗,他身上的癌细胞彻底从根灭除,从此拥有健康的身体,再不会滋生任何病苦,这样才叫做真实的安乐。意思就是,当你通过修行,彻底灭尽了苦因,解脱了有漏蕴,从此之后再不会发生烦恼、业、苦,这才是真正的安乐。

按照通途的教理来讲,通过自力的修行,在多生累劫当中积累福慧二种资粮,才能最终达到灭苦的涅槃。然而这对于五浊恶世,尤其末法时代的众生来说相当困难。但是,如果乘着阿弥陀佛的愿力,一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能彻底解脱一切身心忧苦。原因就是——“彼界中诸有情类,无有一切身心忧苦”。意思是说,那里没有任何引生忧苦的因缘,既不会现起烦恼、造作诸有漏业,而成为苦因,也不会从身心上出生任何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等的苦相。

具体来说,极乐世界远离八苦:由于往生者全部从莲花中化生,没有肉体的形质,所以没有生苦;而且不会在报体上面,出现任何衰损、变异,所以没有病苦;由于阿弥陀佛的悲愿摄持,国土的天人全部寿命无量,没有老苦、死苦;国土当中全部是诸上善人,清净海众,不会有怨憎会苦;大家都是以法相交,没有世俗的染污之情,因此没有爱别离苦;凡是心中所想,都能随意化现,一切受用自然现前,所以没有求不得苦;最主要是没有五取蕴苦。

我们知道,在娑婆世界,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五蕴是造苦的机器,也是不断生苦的器皿。而一生入极乐世界,这些有漏五蕴就会发生转变。五根所对的境都是清净的色法;根境接触之时,只会出生无漏乐;并且不会起颠倒想,唯一现起如理想、清净想;而且只会引生清净的法行,出生清净的智慧。所以,往生之后,整个五蕴只会不断地涌现功德,成为圆证佛道的工具。

要知道,一旦生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大愿神力就会直接入到你的心里,就会使得你相续之中的烦恼种子、苦种子再不会现行。也就是说,我们的心受到弥陀愿海的加持之后,就会发生转化。从此之后,再不会生起下至一刹那的计执我和我所的念头,再不会现行任何烦恼,也不会造作有漏业。虽然心中还有烦恼和业的种子没有断,但是由于根本不会生起计执我和我所的念头,所以它们丝毫不会现行。就好比虽然种子存在,但是没有水、土、阳光等的助缘,种子也不会发芽。像这样,没有引生烦恼、业等的助缘,又怎么会现起烦恼、出生忧苦呢?或者说,在极乐世界当中,由于一切见色闻声等等都会寂灭你的烦恼,使得你身心安稳。所以不会出生任何轮回方面的杂染法。

这样就知道,你的蕴经过弥陀愿海的转化之后,已经不再是苦因,不再是苦的依处了,也就是“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并且唯一成为乐因,会相续不断地出生无量的清净喜乐,即“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生入极乐世界之后,会恒时受用纯一清净的法喜乐。《往生论》中也说:“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这就说明极乐世界的圣众能够不断地受用法喜乐,就像食物够住持、长养身体那样,圣众以佛法的广大喜乐味和禅定妙乐住持身心,长养善法。比如,在接触净土软宝的时候,唯一出生无漏乐,也就是远离染爱之乐。由于阿弥陀佛的神力加持往生者的心,所以在接触净土万物的时候,会出生殊胜的安乐,并且在生乐的同时心无染著。受用法喜乐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法华经》里讲到,日月灯明佛演说妙法的时候,与会的大众一直安坐听法,经过六十个小劫,就像一顿饭的工夫一样,没有一个人身心上出现疲倦等的感受。这就是由于他们都处在极深的法喜乐当中。

从这些方面就知道,生到极乐世界实在太殊胜了!唯一受用清净喜乐,根本没办法用思维、语言来衡量。而且自从你生入极乐世界,直到成佛之间,不会感受丝毫的忧苦,只会辗转不断地出生无量无边清净、无染的法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由于这个原因,阿弥陀佛的国土叫做极乐世界。

以上解释了“极乐”二字的涵义。总的来说,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就能彻底摆脱众苦,唯一受用极胜妙的法喜乐。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应当生起极大的欢喜,应当立下坚定的誓愿,求生极乐世界。这也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宣说极乐净土法门的原因。所以,我们不要辜负世尊的教导,应当一心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下面释迦佛会给我们具体讲说,阿弥陀佛的世界称为“极乐”的种种原因。也就是,世尊会一项一项地给我们讲,在极乐净土里面有多少种安乐,多少种功德庄严等等。当你真正了解到依报器界、正报有情等各方面的功德之后,必然会由衷地生起求往生的心。

净土法门的学习方法

学习下面的经文之前,我在这里先简单讲讲学习净土法门的方法:

首先,学习经文的时候,要准确把握好经中所讲的内涵。也就是心里对于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要非常清楚,一提起来就能了然现在心前。

之后要反复串习所了解的法义,真实地体会那些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让这些法义渗透到你的心里,成为你自己的观念。当你完全理解经中所讲的内涵之后,就要进行打坐思维。比如这样想:这些宝树、宝网、宝花、宝池、功德水、微妙法音等等多么好啊!极乐净土多美妙啊!要反复地熏习,从而真正生起爱极乐胜过爱娑婆的心。

像这样,熏习得非常纯熟之后,自然会出生一种希求、向往的心。会想:但愿我能早一点生到极乐净土!这样不断地熏习,就会不断地发起求生极乐的志愿。通过不断地加强,这种愿心就会在你的心里占据主导地位。其实,对于净土的法理串习多了之后,就会发生作用。刚开始可能只是文字上的理解。但是通过不断地熏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想起极乐国土里的一切,就不会觉得是在讲一个天方夜谭,或者讲一个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事。心里会认定这就是自己的家园。往生极乐会逐渐成为你自己的一种心愿、一种情操、一种追求。像我自己,现在就常常喜欢读净土的经、讲净土的经。自从确立了往生的目标,心态就跟原来不一样了。会觉得佛经里所讲的每一件事,都是切身相关的。而且看一看佛经里讲的极乐国土功德庄严,心里都很欢喜,想一想这些就很向往。

这样之后,这种愿就能摄持住你的身口意,从这里你会真实发起勤修净土的行,会开始真正修集往生资粮。

总而言之,首先你要对于极乐世界的情况,生起真实的胜解信,把这些法义全部纳入你的心中。之后自然会生起求往生的愿。从你生起真实的愿心,到你真正往生之间,往生极乐就会成为你心里念念不忘、魂牵梦萦的事,这就是真实的净土情感。

就好比说,一个客居异国他乡的人,到年老的时候,自然会有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会经常怀念自己的故土。因为在他的心里,自己的生命跟故土不可分割。一提到那个地方,绝对不是漠不关心、无所谓的态度。而是对于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一幕幕的境相都怀有很深切的感情。

同样,我们学习这部经典,学习净土法门,也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让净土的法义跟自己的心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品尝到净土的法味,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否则极乐世界再殊胜,也跟你毫无关系。因此,我们要培养净土的情感。只有点燃了净土的热情,才能从心底深处涌出净业万行。从此之后,净业修行就会自自然然地全部渗透到你的生活、语言、思想当中。之后它就能够统摄你的生命,使你一心归投净土。这样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净土修行。

其实,说起来道理很简单,也很朴素,没有什么谈玄说妙的地方。关键在于每个人要真实地去做。只有你实实在在地把佛在经中所讲的话,一句一句地全部刻在自己的心版上,真心地去学,才会出生很大的作用。否则,如果只是把这些当作一种知识去了解,法义跟你的心没办法融合,这样就不会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你也很难得到真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