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王略修仪轨·甘露圣瓶 | 讲记05

戊二、近奉请

以上已经遥请了八佛海会为我等作依怙,这里再更切近地说明请作依怙的方式。所谓的“近”,就是心愿的迫切,愿诸佛海会在此处降临,联合主坛作集体加持。这是近奉请的中心内容。

犹如佛处广严城,演说本经仪轨时,

今设供具大坛场,此中奉请诸圣临,

奉请即于坛场中,神通悲力顿降临,

各处法座大集会,大悲加持我等众。

为了在念这两颂时,发出具相的奉请之心,需要认识两点:一、迫切的心愿;二、具体的陈词。

一、迫切的心愿

我们这些秽浊的众生,有很深的业障、难以解除的问题,因此迫切地希求诸佛海会,能如当年在广严城,世尊宣说本经仪轨时的药师法会那样,七佛携同无量眷属,在世尊入“警召一切诸佛三昧”的召请之下,顿时降临到坛场。那时,人们纷纷供养七佛主坛,共同宣说琉璃长咒等,作集体加持,发生很大的功效。我们就希求这一点。

请降药师法门坛场,不是想单尊佛、单尊菩萨,以一个较远的方式,或者单独的方式来做。就像世间的大型会议,它是多方力量的合作,我们希望出现一个诸佛海会集体加持的大力量,这个所谓的“奉请作依怙”,就具体到这个方式上了。

二、具体的陈词

理解了这种迫切的心愿后,按照仪轨的文句,发生具体的心。诸佛海会都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会知道我们的心意。

这里把握三个重点的涵义:

第一、在比喻上认识到,这是药师法会的重演,因此念第一颂的时候要想到,就跟佛在广严城里宣说本经仪轨时那种情形相仿,现在在设了诸多供养具的大坛场上,奉请诸圣齐集降临。

第二点是第二颂的前两句,关键在“神通悲力”这四个字上,心里深信诸佛海会具有无碍的神通悲力。“神通”指无障碍,能顿时降临,具有特别不可思议的神足通。“悲心”指具足大悲,面对这样子浊秽无怙有情的祈请,不忍心延误一刹那,一定会降临的。因此以这种信心说,“奉请即于坛场中,神通悲力顿降临。”

第三、请作依怙的方式上具体陈词,最关键落在最后两句的“大集会、大悲加持”这七个字上。在意境上,心里起请求的心,希望圣众海会降临坛场以后,各自处在法座上,作联合主坛,以大集会的方式大悲力量合作,集体加持我们这些病入膏肓的苦众。

到此行者应当非常明确,这次药师大法的迎请是极为特殊的,以此迎请,即将展开诸佛海会共同加持的法门。

连接

以上我等众生对于八佛圣众海会,发出了具体的奉请的呈愿,这就是机感。八佛为主的圣众海会是如意宝性,一定会随着众生的希愿而作满足。这时,我们由智慧非常相信诸佛海会的体性,在当前以具足机感的情况下,将奉请推到极切近的地步。

戊三、极近奉请

此奉请即是以这个极度的信心,祈请诸佛菩萨当下就要出来。而且,这信心的状态是想:我这么一祈请,顿时目前的无量宫当中,诸佛海会已经降临坛场。到此时我们的依怙主已经出现了。然后,就是缘着这样的八佛圣众,修持礼敬、供养、劝请圣心等的药师经法。

无有生灭去来身,随机赴感即现相,

犹如月光出虚空,救护世间祈降临。

八佛海会本是无有生灭去来增减的法身体性,然而随着众生具信心诚恳地祈愿,应着这样的机感将出现无自在的缘起状况。也就是有机感必有胜应,而且,以这样的无碍周遍的法身,以大悲本愿为缘,有不隔一刹那顿时奔赴来济的状况。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既然有如净水般能现诸佛影像的信心,又有无碍顿时来应的智悲力,那一定在祈请的当下会有圣众月影的来临,而且,随着众生是如何的机感的方式,就会有如何的现相。因此,就在我们诚心祈请的此时,如同月光出于虚空般,诸佛海会将作救怙世间的降临。

“月光”,表示诸佛海会的智悲力。照明天下、消除热恼是救护世间的作用,这表明药师大法具有除遣我等浊秽众生身心障难、疾病苦厄的大作用。“月光出虚空”,就是虚空本来没有什么生灭增减代换的相,有光时虚空不成明,无光时虚空不成暗,因此,虚空比喻无有生灭来去的大法身;然而当缘起聚合的时候,将出现月光的现相,这是比喻在众生信心祈求的机感之下,将出现诸佛智悲力的作用;它是具有那样的皎洁、光明及清凉,比喻智悲。也就是,光明就是明照的智;清凉是能救济苦难热恼的悲;出于虚空就是在因缘和合的当下,就出现了诸佛现身,也就现在我们的坛场;而它成为热恼者的依怙,也就是它能够光照天下,破除迷障,止息热恼,给予清凉,这是指有一个救护世间的作用。就像这样,明确了八佛圣众的体性,作这种最切近的祈求。

在作了极切近的奉请后,行者应当深信,所谓的“一请即出”,诸佛海会已经降临坛场了。此时我们的心是非常虔敬的,又是非常庄重、肃穆,同时,对于能依止八佛海会这样的大的增上缘,来实修药师法门,达成迅速消除疾病、困苦、贫穷等障碍的实修大法,有非常踊跃的心。

丁二、奉请沐浴更衣安座应供 分三:一、奉请沐浴;二、呈献天衣;三、奉请安座应供

戊一、奉请沐浴 分二:一、请受用八功德水;二、请沐浴色身

上面作加持时,由作愿已出现充满八功德水的香水浴池,以及预备事宜里,也交待想请作沐浴,事先准备好充满香气的具饰妙瓶、明镜以及衣服,这个“妙瓶”是表示净土浴池。依《药师经》所说,这是香水浴池,因此要充满香气;再者,净土的宝池,无论是池底、池边、池岸,都有妙宝严饰、天花天树映衬的庄严等,因此说要是一种具装饰的瓶子,这个瓶子就代表净土的浴池。缘着它应该想:它实际上是像海一样的宽广,充满八功德水的极妙的浴池。准备的衣服,即是表达圣众浴身后,要更换轻薄柔软的天衣。

己一、请受用八功德水

此时,诸佛海会降临坛场,首先应是在宫殿外的浴池中作沐浴,我们去迎接圣众的时候,首先奉献八功德水。

奉请善逝出有坏,我等已具善福分,

今特献此功德水,伏愿怡然作纳受。

这里边念诵边缘念法义,而发出具相的奉献之心。念第一句时,缘念诸佛具无上功德,而信解为无上福田;第二句,缘念我们在此缘起状况下,有非常好的福分;最后两句,心里深信这样供养诸佛、令佛欢喜,自己得大加持,长大福德,因此以一种非常大的欲乐献出功德水。在呈献时,口里陈词说“现在特意献此功德水,伏愿诸佛怡然而作纳受”。

由于这些文句非常深妙,这里分成三段来作解释:

一、念名忆德,认许为无上福田

当念到“奉请善逝出有坏”时,实际先是念了诸佛无上果位的万德名号。名字就是在表诠真实的功德,因此边念时,边忆念诸佛的功德,这里所出示的是无上果位的德号。在佛的十号中,显示的是两个德号:第一“善逝”,表示已经到了无上的大乐上去了,一切功德无不圆满,一切过失无不消尽,是这样子到了最高峰的诸佛。所谓“出有坏”,是“薄伽梵”的异名,这表达诸佛具体的断证圆满的状况。“出”是已经出离有寂二边,达到了无住大涅槃的境界,“有”是具足无量的功德海,“坏”是已摧坏生死所摄的四魔。这五个字一念就知道这是无上福田,因为具足无与伦比的功德。

二、施此无上福田具大力用,庆幸自身具足福分

如《赞应赞》所说:“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在缘起上,深信佛具有无上的功德,因此具有不可思议的发生大福德的作用。也就是,像虚空界横竖没有边际一样,对于无上世尊作一点利益或者损害,将发生无边际的异熟。那么现在逢遇一切世间不具备的这样的无上福田,是供处中的第一供处,由此起了非常庆幸之心:今天能遇到八佛海会,真是太稀有了!因此是真心地说出“我等已具善福分”。

三、由此心里恭敬地呈献

念后两句时非常迫切地想:八佛海会已经在我面前了,我这样供佛令佛欢喜得大福德。因此有非常大的善法欲,这样真心地陈词:现在我特意地向诸佛献八功德水,我伏在地上,恭敬地祈愿诸佛欢喜地纳受。“功德水”,当然是指净土妙池中具有澄清、清冷、安和等八种无漏功德的香水。

己二、请沐浴色身

诸尊法体自清净,虽无爱等尘缘缠,

然为我等净障缘,奉此净水请沐浴。

在念这一颂时要这样缘念:八佛海会本自清净,然而以大悲为哀愍我,接受我的净水沐浴奉请,为我等清净障缘之故。

那么,边念这四句文句的时候,就要起这样的心:诸佛海会法体原本清净(这里指离垢清净,也就是一切惑业苦的尘垢都是没有的),虽然诸尊没有贪爱、骄慢、愚痴等的尘垢这些障缘的缠缚,但是为了让我们这些苦众净除障缘,在我们奉献这净水的时候,请慈悲接受而作沐浴。

到这里要观想,圣众海会入在如海般辽阔的净土具八功德水的香水浴池当中,接受我们净水沐浴的供养。之后诸佛浴身完毕,我们再作奉献天衣。

戊二、呈献天衣

轻薄柔软天缯服,献彼不坏金刚体,

我以坚信作呈献,愿我亦得金刚身。

为了依文句发出具相的供献之心,这里要明确四个方面:一、供献之物;二、供献之处;三、供献之心;四、供献之愿。

一、供献之物

当圣众海会浴身之后,我们供献非常轻薄、柔软的微妙天衣。

二、供献之处

指八佛为主的圣众,实际并非会坏灭的有漏之身、肉体之身,也就是不是世间人天等的身体,而是无为法的金刚之体。这是已经消除一切生灭的妄相,回归到了法性本身,而此法性并非因缘所成,永远不会有坏灭的。应当明确所供献之处,是极殊胜的不坏金刚之体。

三、供献之心

指不会变坏的坚固信心。这是指对于如来藏发生定解后,坚定地信仰如来是大常法身,不是生灭之法,由于已经得成了定解,一定而永定。这种信心的状况,指对于诸佛的无上体性不会转到别的理解上,这种信心是不会变易、摧坏的,因此说“坚信”。

正是由于深信在一切法中,无上的法就是诸佛的金刚之体、不坏之身,因而有特别大的供养的欲乐,这也是理所当然,这样就发生供献之心。

四、供献之愿

这样作供献,并非只求人天有漏之果,声闻缘觉功德不圆满之果,并非是希求有为法的果报,而是愿我亦得金刚身。也就是愿得如佛般的金刚法身体性。

如此奉献天衣后,诸佛入无量宫,升狮子座,由此作最后的奉请。

戊三、奉请安座应供

洁净宽广宝座上,尊身无著亦无窄,

平等性相居此座,相合诸乐欢喜受。

接着请圣者们坐法座。由于圣人不是凡夫肉身,所谓有身体的体积,也不是有凡夫的染净的分别,所以不能以凡情来看待圣者。我们以俗情,座位搞得很洁净、很宽广,但是圣者们是无著无窄的妙身,没有狭小、拘束感,一切相本无实性,都是平等性,所以请圣众们以平等性的状况来安住此座,这是相合八佛如来的本地风光。最后说“相合诸乐欢喜受”,即以上已经陈设了诸多供品,如衣服、妙食、音乐等等,请圣者们相合着各种乐来欢喜地受用。

这是就佛菩萨庄严而作清净观。当心念着前三句的时候,应当想到诸佛菩萨住于空性平等法界的清净境界。对比而言,凡夫有执著,染和净分得很清楚,洁净的喜欢,污秽的就厌恶;或者有对于各种空间相的执著,座位小觉得狭窄,大了就宽阔。依世间的规矩,要迎请尊贵的圣者们,当然座位宽广、洁净。但是心中要想到,八佛海会本来处在事事无碍的法界,小没有固定的小,小中可以容大,大也没有固定的大,可以容小,一切都是平等性。在一微尘中有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没有染与净的分别,因此是一种无著无窄的身。一切都是法界性,因此全是平等的,而且是圆融的,是以这种状况来居处此座。那么,当这么念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不可思议的清净法界的状况。心念着这种德,起无比恭敬的心。之后请圣者们见色、闻声、尝味等等,为了我等种福的缘故安住于大福田,欢喜地受用,也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境界都处在无漏大乐当中。

以上仪轨的文句非常地巧妙,当念到这些句子的时候,关键就是要忆念诸佛海会的清净境界而作清净观,不能庸俗地看待。诸如“善逝出有坏”,这是讲如来的妙德,已经到了无上法界,断证彻底圆满。之后,说到“诸尊法体自清净”,也是本来没有各种虚妄分别的垢染。再者,“献彼不坏金刚体”,知道这是常身、金刚身、不坏身。之后,念着“尊身无著亦无窄,平等性相居此座”,也知道诸圣本来处在无障碍法界中,就相上没有染净的分别,就事上没任何大小、广狭等的障碍,完全是平等性相安住的。那么这样子一忆念的时候,心住在一个根本的清净观中,从而不会作庸俗地看待。这样子再向八佛海会行礼敬、供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需要注意,这地方假使把庸俗当成清净就麻烦了,那就是在本法的法义上作了颠倒。如果我们能相应这些微妙的文句,心处在深刻的观念中,那正如前面在施身供献时,已经舍掉了三世之我,归于诸佛菩萨,在发心时,已经如诸佛发心而起心,在作观想时,已经作愿如净土一样,接着到这里,也是要处在圣境的观念当中。那么这样子来串习的话,就会把凡情去掉。

丁三、观想圣众入坛安座

如是圣众各由所在刹土,依神通力从空而来,降临坛中。无量妙宫中央,八佛坐于八大狮子座上,经卷亦安奉中央。中间阶上,本经序分所载菩萨等,无量诸菩萨众俱住其位。彼等前方,文殊、救脱、金刚手三尊菩萨会坐一处,劝请诸佛勿忘本愿,及住于作菩提事业中。第三级上,右列梵王、帝释,左列十二药叉大将,四门列四大天王,各住其位,完成誓愿。如是观想之。

这是继偈颂奉请之后,再由长行细致观想,而促成观念的强化。也就是,经过这一番具体的落实以后,心里能发生深刻的作意——圣众已经降在坛场中,而且安住在法座上,从而依着这样的诸佛海会的极殊胜的境,而修药师法门。

“如是圣众各由所在刹土,依神通力从空而来,降临坛中。”

在不急不缓地念诵文句时,心中要很快地发生观念。也就是,东方经过这里四恒河沙刹土,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带领无量眷属,从无胜世界以神通力从空而来,乃至东方过十恒河沙刹土,药师琉璃光如来带领无量眷属,从琉璃光明世界以神通力从空而来,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从所住刹土,带领无量眷属以神通力从空而来。如此,尽十方三世的一切如来各领无量眷属,依神通力从空而来,这样,诸佛海会降临在坛场当中。

接着是诸佛海会入坛安座的方面,重点就药师法门的三宝体系而作观念。此处无量宫具三层规模,上面一层是诸佛所住,中间一层是菩萨所住,最下一层是护法所住。应当明悉,在宫中有这样的三个阶层。

“无量妙宫中央,八佛坐于八大狮子座上,经卷亦安奉中央。”

无量宫的中央部分,在上层有八佛坐在八个狮子大座上面,《药师经》等经卷也安放在中央,这是表达此法的法宝。

“中间阶上,本经序分所载菩萨等,无量诸菩萨众俱住其位。彼等前方,文殊、救脱、金刚手三尊菩萨会坐一处,劝请诸佛勿忘本愿,及住于作菩提事业中。”

中间的阶层,围绕八佛而住,总的就有本经序分所载的观音菩萨、弥勒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等等,无量诸菩萨众都安住在座位上。那么其中特出的,本经的首席代表三大菩萨——文殊菩萨、救脱菩萨、金刚手菩萨,处在菩萨会众的前列,他们作为代表菩萨。要想:他们在劝请诸佛不要忘失本愿,应当为苦难的众生宣说妙法作利益。而三尊菩萨自身,也安住在作菩提事业当中。文殊菩萨自身也护持本法,他发誓以种种方便,使得闻七佛如来名号的净信男子女人,乃至梦中也以佛名令其觉悟等;救脱菩萨宣说供养如来的法式等;金刚手菩萨为欲饶益未来受持本经的行者,宣说陀罗尼咒等,要像这样想到,三尊菩萨处在菩提事业的妙行当中。

“第三级上,右列梵王、帝释,左列十二药叉大将,四门列四大天王,各住其位,完成誓愿。”

第三阶层最外围处,右边有梵王、帝释,左边有十二药叉大将,东南西北四个门处有四大天王。他们各自住在自身的座位上,履行过去所发的誓愿。也就是,他们都有护持世间、护持正法的誓言,现在正完成其誓愿。

“如是观想之。”

随着文句的念诵,要这样思惟。

经过这一道观想以后,我们心里就执定:在此无量宫中,确实八佛海会已经入坛安座。由此心更加地肃穆、敬重,要在这样的无上的诸佛海会前,行礼敬、赞叹、供养乃至祈愿。

思考题

1.念“近奉请”时,迫切的心愿是什么?具体陈词时应把握哪三个重点?

2.喻义结合解释“极近奉请”一颂的涵义(注意把握感应原理)。念这一颂时应如何发起奉请之心?

3.从三段解释“请受用八功德水”一颂的涵义。

4.我们为何要请圣众沐浴色身?念“沐浴色身”一颂时应如何作观?

5.从供献之物、供献之处、供献之心、供献之愿四分,解释“呈现天衣”一颂的涵义。

6.我们应奉请圣众以何种状况坐法座?以何种状况受用供物?

7.念长行时,如何观想圣众降临坛场、安处各级法座?